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传记阅读

合集下载

2013届状元360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考点25 传记阅读

2013届状元360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考点25 传记阅读

(1)事件和细节。 事件和细节是传记最富有文学性的两大元素。不写事件, 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品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传 记通过事件和细节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2)行动和语言。 记叙人物行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方法。“言为心 声”,人物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无不表现在他们的语 言中。语言描写也是表现人物面貌的重要方法。 (3)虚构与想象。 合理的虚构和想象弥补了客观事实在叙述中的缝隙,使传 主的形象变得丰满,也使作者的情致在想象的审美中得到彰显,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1.选材处理——详略得当 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表达中心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详 写;与主题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次要的内容,则略写,甚至一 笔带过。
2.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 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 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 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 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品的考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考查; (2)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 (3)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 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4)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 (5)对传记中的一些难点以及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 探究。
自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常用事务文书,是干部履 历文件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它文字平实、简洁,比较客观 地展示出传主的社会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轨迹。另一种属于自 述性文学作品,比较接近于传记文学,是一种第一人称叙述的 人物传记。可以贴近人物的心灵来写,字里行间氤氲着自然、 亲切与真切。我们一般阅读的作品主要是指后一种。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传记阅读14.4课件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传记阅读14.4课件

五 部
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 十
传记阅读

第4讲
传记评价探究 2 题型
传记评价探究类题目中有两种重要的题型:一是评价传主的主要 观点和基本倾向题,二是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题。这两种 题型各具特色,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传记思想内容的深度理解能力。
题型一 评价传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3 角度+3 步骤”评价传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昌硕、蒲华等海派著名书画家的影响。十年间,陈半丁既全面继承了 吴昌硕书画印的衣钵,又得任伯年人物、翎毛的真传,还有转益多师 的博取,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1906 年,他应邀在宁波会馆作画, 与金城偶遇,金城甚为叹服,遂力邀陈半丁北上。
②清末民初,陈半丁先后成为无声诗社、宣南画社、冰社、造型 美术研究会成员,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委员,国立北平艺专教授,成 为“南风北渐”的重要画家,又为“南风北渐”以及“京派”的形成 做出贡献。1927 年当选为中国画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标志着他开始跻 身“京派”的领军人物行列。他与会长周肇祥一同改组画会,继续倡 导精研古法,博采新知,先求根本之稳固,然后发展本能,保国画之 精神,形成了与海派、岭南派鼎足而立的“京派”。
①陈半丁(1876~1970),名年,号半丁,绍兴柯桥人,世代以行 医务农为业。他 6 岁丧母,9 岁时父亲和外祖母又相继去世,转由叔 婶收养,学业中断。14 岁被赶出家门,先后在大来商店和一家钱庄做 学徒,虽饱受人间苦难,但“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19 岁被 表叔吴隐带到上海小长芦馆做伙计,他工作之余一心学画,后深受吴
【例】 (2015·全国卷Ⅰ)阅读《朱东润自传》(文本见第 3 讲[例 1])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 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 分)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

2019年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高考语文传记阅读专题复习一、【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好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好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好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精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愿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索和推断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3)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二、【考查方向】①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②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实力的考查;③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④对作者作传的观点看法的把握;⑤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

三、【阅读方法】①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学问,留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②要抓住传记主子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化了解传记主子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③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挚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④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实行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三、【传记有关学问】(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验、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郭文卿刘灿章的书画,爽朗大气,厚重却不失灵动,技法娴熟,笔墨功夫深,以书写意,以画抒情,入古而出古,笔墨线条间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隐约有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深感安时处顺的悠然自在。

书画同源,先生书画相得益彰。

书法千锤百炼的线条艺术、枯湿浓淡娴熟的用墨技巧,为绘画提供坚实的笔下基础及鲜活之气。

书法亦融合绘画中的自然精神,显得灵动。

先生书法兼具各体,尤以草书为盛。

主要师法王献之、王铎、怀素、黄庭坚。

草法烂熟于心,下笔如飞,自成一体,跌宕绵延,纵意肆流,一气数字,结成大势,颇具神韵。

所用线条素简,随意流出,疏朗活泛,毫无拖沓之感,极具节奏;遵章法而不囿,自然流露的率真、质朴气质,耐人寻味。

先生所画,题材广泛。

山水、花鸟,无所不能。

山水气势恢宏、苍茫浩渺,笔墨洗练,线条遒劲,布局有方,格调高雅,墨色变幻,让人感觉或空灵奇妙或浓重繁茂或温润亲和,有文人画求诗意的气质,却也有独特的笔墨语言。

先生的作品气质万千,恐怕与他对艺术的态度不无联系。

除却天分与勤奋的因素,更多的是他对艺术的真诚、赤诚之心。

他自幼喜爱书画,正是这种对艺术天然的热爱,促使年幼的他在墨与写字的笔结成冰碴儿的冬天,也不放下手中的笔。

他绕村子跑几圈取暖只为写字,而那时的纸也只能是四处苦寻来的报纸或厕所粗手纸。

在生命最青涩的年纪,这样的冬天一直陪伴着他,更别说春暖花开的季节了。

18岁他参军入伍,他所到的部队恰恰是相对闭塞的一支。

因其能书会画,获得了放电影的差事。

彼时,放电影不仅要画海报、放幻灯片,还要背着沉重的机器四处跑,先生强健的体魄与那时的四处奔波锻炼有着莫大的联系。

他心系读书,写字,画画。

下连队放电影间隙,深入巴山秀水,深山老林,眼前景色成为他最好的素描素材。

放映任务结束,他的时间都被这些美事填满。

对那些从城里来的字帖与画册,他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爱恋,反复临摹,不知疲倦,这样的痴迷,深深潜藏在满是军规的军营里,竟然长达十几年。

新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及解析

新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及解析

新高中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及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志士兵逢甲“春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的1896年,丘逢甲回到广东蕉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春愁》,其拳拳爱国心也成为今日两岸同胞共同的纪念。

丘逢甲出生那年恰逢甲子年,其父认为是吉兆,故而命名为逢甲。

丘逢甲自幼就志向高远,十分崇拜郑成功,以郑成功凛然的民族大义自许。

郑成功这位反清复明的民族英雄也是甲子年生,更使他从小就刻意向先贤学习,言行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意识。

丘逢甲生性聪颖,十四岁时以《西江月》词牌填词一首:“兴起八叉手健,吟成七步方雄。

列兼经史满怀中,只觉大方适用。

却布知时甘雨,愿乘破浪长风。

他年位若至三公,定有甘棠雅颂。

”十六岁考取秀才,二十五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因不愿做官告假离职返台,开始从事教学,培育民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预见台湾前途危难,以“抗倭守土”为号召创办义军,并动员亲属入伍。

1895年4月17日,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

丘逢甲愤然召集台湾乡绅咬指血书,联合电奏清政府抗争,表明“万民誓不服倭”,要求废约抗战、保卫国土。

但清廷回电称“台抗京危”,不予理睬。

在台湾人民“无主可依”、“无人肯援”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悲愤至极的一介书生丘逢甲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

丘逢甲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义军,横刀跃刀与日寇浴血奋战。

经过二十多个日夜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气壮山河的保台抗争失败。

经部将劝说,丘逢甲不得不挥泪内渡,回到祖籍广东镇平县。

回到大陆后,丘逢甲仍想着收复台湾,他写诗自勉道:“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

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

天下闾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把握传主形象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把握传主形象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一次他到弟子许麟庐家,那天正好许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 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还有一次, 他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你喜欢画吗?”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什么,答说青蛙,老人 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齐白石对于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从来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1935 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 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 人一幅画作纪念。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也从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 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 不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 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典例] 中关于齐白石的细节描写极为突出。如第 3 段中“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 出两碟待客的点心”,还有“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临别时白 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二元人民币,一人一元”等,找出这些细节描写,然后筛选概括便可找出 白石老人节俭,关爱学生等性格特点。 (2)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根据作品 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相关链接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困顿,早年就是一个普通木工,直到 27 岁开始拜师学诗、学画,57 岁时独闯 北京,本以为能在北京画画谋生,但早期不顺,画作卖不出去是常有之事。60 多岁后,作品方得到认可, 终于卖出了好价钱。也正是由于早期的颠沛流离,加之晚年卖画是其主要谋生渠道,因此无论是卖画还是 卖印,无论买家是谁,概不赊账,绝不还价。 (何暖之《大师另一面:齐白石小气出名》)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学案4:传记阅读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优质学案4: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考情解读】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重点知识梳理】一、传记的有关知识和阅读要求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具有文学性。

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情感,采用了一定的艺术手法,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传记的分类如下:①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等。

②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从篇幅的长短看,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

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2.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规定,传记的阅读要求是:①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②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③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④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⑤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方法从传记阅读的命题看,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还要求阅读者要能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原因的概括与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原因的概括与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原因的概括与分析原因的分析概括是指传主作出贡献、取得成就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概括,因为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这与个人的天赋、良好的性格、环境的影响、后天的努力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高考也常常在这方面设题。

分析概括传主贡献、成就、个性成因,注意“3联系”分析概括传主作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者其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别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

具体思考时应注意“3联系”: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关注“相关链接”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

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

例3阅读传记《一代通儒顾炎武》(文本见本专题学案2[例2]),完成下面题目。

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教你分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有“经学大师”“世人楷模”“为什么”,由此可知此题属于“分析传主成就的原因”题型。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你分析]学问广博考证经世致用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尝试答题]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档:第2部分专题2传记阅读

专题二传记阅读传记属于写人记事文本,类似于小说文本,有专家认为传记就是“真实的小说”,因此本专题重点突破传记不同于小说的地方。

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依据文体特点,从明事、知人、辨法、察情以及选择题等五个方面突破,至于“语句赏析”和“句段作用”两个考点同小说的“理解赏析语句”与“分析情节作用”类似,不再涉及。

每一考点在突破时都紧扣传记文本特征,采用“试一试”——“讲一讲”——“考点对点练”的顺序进行,这样通过“试一试”,明确高考或典题怎么考,“讲一讲”掌握解题技巧;“考点对点练”形成解题能力。

一、研究考情明考点近三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考查情况统计如下:年份及题目题号、题干、分值题型题型题号、题干、分值年份及题目2016·高考全国卷甲《吴文俊的数学世界》(1)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内容概括与分析题内容概括与分析题(1)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传主的奉献、成就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题概括传主事迹题(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2016·高考全国卷甲《吴文俊的数学世界》(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概括传主事迹题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题(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6分)迹题主的人生经历题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14年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选考部分 专题二十四 传记阅读

2014年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选考部分 专题二十四 传记阅读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 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级。画线 部分的文字,处于文章的最后一段,有总结和拓展全文的作用。 “如果有人„„他应该看看宗岱, 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 人„„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唤醒自己„„”这一句子,实 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梁宗岱如何,二是读者应该从他那里 得到那些启迪。要答好这道题,首先要回顾全文,归纳梁宗岱 先生是如何对待生活的,这就是“总结‛(归纳);然后,针对 ‚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这两种 情况,对照梁宗岱先生,回答‚我们得到哪些启迪‛,这就是 ‚拓展‛。这两部分内容缺一不可。
2.按照第⑦段中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 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作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鉴赏评价能力, 能力层级为 D 级。在第⑦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根据自己的
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
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 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
⑧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
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
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
多相似之处吧。
理解,用自己的话回答。相关的句子有:中国学问的特点——
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治学态度—— 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 责,五曰不窃。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人物传记阅读(共33张PPT)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人物传记阅读(共33张PPT)

• ⑦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 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 ⑧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 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 的柜台上。帐 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
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 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 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 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 ⑪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 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 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 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 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 季节的活力。
• ⑫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 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一个字 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 魂——/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 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 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 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 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完 全排除我们自己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自己个人 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自己个人 的是非为是非。
• (2)“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当答案集 中在某一部分时,要将原文中密密麻麻的 一大片文字变成按点列出的答案(要点数 可根据分值推断),原则是条理清晰,语 言简练。方法是“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征? •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4.怎样评价主人公? • 5.文章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有何特点? • 6.文章写作上有何技巧?表达上有何特色?
效果如何? • ……
• (一).如何筛选并概括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 1.综观全文,着眼大局
• 先读一遍文章,勾画关键处,力求对文章的基本观 点、作者的感情倾向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如,传主 具备什么性格特点?文章写了哪些事体现传主的性 格特点?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及解析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陆孝彭1958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

为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

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

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

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斗机的总体设计。

1949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

1952年,他曾在沈阳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

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

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型,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

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

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

几万张图纸,几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

有时为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

但他深情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4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000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那锥形的机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线形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

(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传记阅读 14.4练习不分版本

(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四 传记阅读 14.4练习不分版本

(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传记阅读14.4练习不分版本传记阅读(XXXX·湖南长郡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周有光先生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早年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做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

在他主导下,中国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

百岁过后,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

错位的人生10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

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一年后升入中学,与后来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

1923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得亲友资助,凑齐了200元学费,遂入学。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因仰慕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周有光离开原本就读的东京大学,转考入京都大学。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他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方案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方案几乎都打破了。

〞走过那样一个充满动乱与不安的世纪的人生路,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提起那些往事,老人总是感慨连连。

在近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传记阅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十四传记阅读

二十四一、下边的文字,达成1~3 。

中国的因斯坦——束星北重生①上世 80 年月的一个春季,海某港,一派、的氛围。

本来里正在行航天事的一重要:星回竣工程。

依据算,星将于 2 分后落入眼前的水域。

人一个个屏住呼吸,两眼直瞪着蔚的天空。

2 分后,“ 物”忽然突如其来,落入海洋,水柱冲天。

快艇快速劈波浪,去迎接位“天外来客”。

,岸上、船上的官兵和民众情不自禁地又跳又叫,声雷。

② 在激人心的刻,人不会忘了算星落点而熬多不眠之夜的首功之臣束星北教授。

③ 束星北出生于江邗江。

其父束曰璐曾是南通謇集的有名人士。

束星北自幼明勤学,才华人,童年入私塾,深得秀才老夫子魏楚。

1924 年束星北以良成考中三江大学。

两年后又渡重洋,入美国拜克大学。

身在异邦,束星北克勤克,矢志苦。

当,他父是巨子,生母家是江都望族,可他却的助,搬住在美国三藩市同会内,与工人一道参加体力,得收入以支付学。

④束星北游在浩大的知海洋中。

1929 年,他因斯坦相生了烈的趣。

几近一年,他屏人事,埋首。

智慧之然开放出奇葩——研究“相”的两篇文脱稿了。

探究神奇未知世界的望,化开了冰,“四空”的科学犹如一神灯在方,引他走向新的境地,去找今世物理大因斯坦。

⑤ 此的因斯坦已经是旭日东升,蜚声全世界。

他身材矮小,容和。

于个来自的徒,他一如故。

他彻夜达旦,大誉了束星北的两篇文。

不久,大从柏林大学替束星北争得,物理界的巨星和新星合作了。

作大科学家因斯坦的助手,束星北工作一年,步更快,造更深,果累累,从多方面展了“相”。

更大的利润是,束星北承了大“自由同等的波学”。

因为希特勒排犹之日盛,因斯坦被迫离德,束星北大安排,于1929 年 10 月到大学、丁堡大学研究,在天体物理方面有,博士学位。

1930 年登上美国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台,开始了他漫的物理学教课生涯。

⑥身国外学人的束星北,向来心祖国。

1931 年“九·一八”事此后,他断然辞聘而,准弃文就武,抗日救国。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分析文体特征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分析文体特征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传记阅读》:分析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笫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分清题目类型,选准答题角度1.从凸显人物的角度分析选材。

传记的材料是为传主服务的,有关传主的材料要能体现传主的品格和性情,要真实和典型。

2.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分析选材。

作者为传主作传,有其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旨,一个人物一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之所以选这些材料,与要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

3.从表现手法及语言的角度分析选材。

传记不是流水账,需要讲求一定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因此作者常常采用对比、映衬、点面结合、详略结合等手法,这些手法在选材上都有体现。

语言方面,可从语言风格、句式等角度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十四 传记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公元前523年,孔子29岁。

仲春三月,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官道上,一辆马车在缓缓行驶,曾皙御车,孔子手扶辕木,直立车上。

他默默无语,独自欣赏着窗外春色。

因为他从来乘车不说话,不回顾。

孔子此番出游,专赴临城,拜师襄子为师,请教弹琴的若干学问。

②孔子有着超群的音乐天赋,各种乐器,无不炉火纯青。

师襄是鲁国的乐官。

师襄子闻听孔子来访,忙迎出大门,让于客室,以上宾之礼接待。

他们已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相互敬仰。

孔子是个急性子的人,从不愿浪费一分一秒的时光,所以三言两语便转于学琴的正题。

③第二天孔子起得很早。

这是他的生活习惯,无论头天夜里睡得怎样晚,第二天都要四更起床,先到旷野空气新鲜的地方活动一下筋骨,然后秉烛伏案晨读。

吃过早点,像小孩子进家塾一般,师生又对面盘腿而坐,开始了新的讲授内容。

④师襄子弹奏了一曲。

孔子在一旁静听,感到此曲非同凡响,是他闻所未闻的。

那指法、技巧也脱俗超群,出神入化…… ⑤师襄子弹完,孔子站起身来,连连施礼说:“孔丘如井底之蛙,今闻夫子谈琴,聆听神韵,方知苍天竟如此之大!丘欲于空室中静坐操琴,若有疑点,再求指教。

不知夫子意下如何?” “一切请便,不必见外。

”师襄说着将孔子引入后轩中,任凭孔子习琴。

⑥孔子于后轩习琴,一连三日,不出门户。

一日三餐,前厅里师襄都为孔子备下丰盛酒宴,但他俱不到场,只让曾皙拿些干粮过来,填塞辘辘饥肠。

⑦第四天,师襄子听孔子曲调已经弹熟,来到后轩祝贺说:“此曲你已弹熟,可以再学新曲了。

” 孔子离案施礼说:“感谢夫子教诲!该曲虽已练熟,然技巧尚未纯熟。

容丘继续练习。

” ⑧又是三天过去了,师襄子听着后轩中孔子的琴声技巧纯熟,音调和谐,韵味无穷,不断点头赞赏。

步入后轩,夸孔子弹奏得胜过高妙的琴师,劝他另习新曲。

孔子说:“夫子过奖了。

弟子的指法、技巧虽已练熟,但尚未领会此曲的志趣神韵,更未体察到曲作者的为人,想象出其风貌特征。

请容丘再练三日!” ⑨孔子习琴的第十天,师襄子站在院中如醉如痴地谛听。

琴声把他带进了浩瀚的大海。

大海的胸怀是那样宽广博大,神情是那样深邃,内涵是那样丰富,性格是那样富于变化。

他仿佛看到了大海在怒吼,浪涛汹涌,疾恶如仇。

又好像温柔多情的贤妻躺在他身边,正与他窃窃私语。

琴声把他带到了春天的花园,叶绿了,花开了,鸟在高唱,水在低吟,游人在欢笑,一切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和谐。

琴声把他带到了广袤的草原,绿草像无垠的地毯,羊群似天上的白云,牧民在放声歌唱…… ⑩师襄子还想继续听下去,琴声戛然止住。

师襄不解其意,信步走入后轩,只见孔子正襟危坐于琴几之前,凝神深思,如痴如呆。

脚步声惊动了他,他抬头瞥见师襄子站立身旁,猛然爬起,不顾一向重礼,激动地双手抓住师襄子的肩头说:“孔丘正在操琴,弹着弹着,面前站立着一位古人,只见他面黑有威,身长一丈,目光如电,性情温柔敦厚,与太庙中文王的形象一模一样。

敢问夫子,此曲可是出自文王手笔?”师襄子闻言,如雷贯耳,连连作揖说:“好极了,好极了!我的老师传授此曲时,正说此曲为文王所作,名‘文王操’。

仲尼,你真聪明过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乐之精义!老夫枉活一把年纪,自愧不如!”说着,拽着孔子在地上转圈,像两个调皮的孩子。

孔子说:“全仰仗夫子教导!要学技艺,无名师指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遇名师,便蓦然出洞穴,眼前一片光明。

孔丘不虚此行,明天就要告辞了。

” 孔子吩咐曾皙设酒宴答谢,两人依依话别。

师襄子祝贺孔子琴艺绝世,他说,音乐的希望在孔子,天下的希望也在孔子。

(选自曹尧德、宋均平、杨佐仁《孔子传》第六章,有删改) 1.从孔子学琴的经历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⑧⑨⑩段中用了大量的文字写师襄子谛听孔子弹琴的感受及与孔子的对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请推想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研究学问的情形是怎样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臧克家:诗比人更长寿 余 玮 念过中学的人,没有谁不熟悉这么一段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中国当代诗坛大师臧克家的《有的人》教育了几代人追求真善美,以耐人寻味而深深“烙印”在亿万国人脑海里。

臧克家从小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家庭的文化空气很浓。

父亲和祖父都好诗,他的庶祖母给他讲《聊斋》,说《水浒》,话《西游记》……“这些故事,常引出我同情的眼泪和美好的幻想。

”臧克家永久也不能磨灭这些烙在心上的深深的印记。

小克家喜欢整天跟穷人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他们,热爱他们。

童年的一段乡村生活,使我认识了人间的穷愁、疾苦和贫富的悬殊,淳朴、刻苦、良善……我的脉管里流入了农民的血。

我高兴,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

不错,我是‘泥土里的人’。

” 1923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臧克家受到“五四”新文学思潮的影响。

这时期,他读的新诗很多,如饥似渴地吞咽下去,也写了不少诗作。

1930年,臧克家被国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

这期间,在闻先生的指导下,他以难民、洋车夫、渔翁等一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着笔点,创作了不少好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朱自清评曰:“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王统照称道:“(臧克家的出现)真像在今日的诗坛上掠过一道火光。

” 臧老经历了20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全部过程,入过学,作过战,随军采访,主编杂志……这种生活境地、职业的变更,令诗人有了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素材,也正是这些,触发了诗人的灵感。

也正是这样,他在诗中抒发一个热血诗人的沸腾之情。

激情勃发的臧克家,由“农民诗人”成了“人民诗人”。

臧老的床头高高地排放着一摞摞书刊,上面少不了他的圈圈点点或评论。

他历来嗜书如命,到老年却自觉心里空虚,因此更以补课的心情拼命读书。

他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全部活动的三分之一,孤灯夜读,思接千载,名篇佳作,会心动情,是他生活的又一大乐趣。

他不仅读,而且写。

其中,不少文章文情并茂,精辟独到颇有见地。

臧克家从不想自己“来日无多”,只是笔耕不辍,依旧诗涌成潮,虽在文坛已耕耘了60多年,但他那颗跳动的诗心充满活力。

他从未停止过写作,就是在病魔缠身、卧床不起的情况下仍不放下手中的笔。

他把写作视为与病魔斗争的一种手段,进入九秩仍坚持天天定时伏案工作。

近年,他还出版了《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臧克家序跋选》、《放歌新岁月》,并主编了《毛主席诗词鉴赏》等书籍。

尽管因为年长,作品数量大为减少,但诗的内涵却愈加醇厚。

诗作《我》寥寥10字,却滚热发烫:“我,/一团火。

/灼人,/也将自焚。

”这诗是他性格、人格的写照。

以往每年,请求题词、题诗、题名、作序、写评论的接连不断,来访者络绎不绝,这可忙坏了我们的臧老先生,挤占了本来很忙的诗人时间。

然而,热心肠的臧克家只是尽最大的能力“应酬”,再累也心甘情愿。

在臧克家的心目中,感情这座天平上,友情的砝码是重于亲情的——他对朋友的满腔热情真像火一般炽烈。

诗人还有一个特别而又不特别的爱好,那便是喜爱跟孩子在一块。

老先生已经走过了99个人生历程,99个春秋使他经历了世间沧桑,饱览了人生百态,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

以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见到了他,总是老远就“臧爷爷”喊个不停。

他们的臧爷爷也乐于与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

当小孩有什么不快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

这时,臧老只得边哄小孩别哭边给他们些糖果吃。

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

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

”同时,诗人甚为关心儿童事业的发展。

“年景虽云暮,玮光犹灿然”,他的诗句唱出自己的夕阳情,从中可以感到老诗人一颗年轻的心在跳动。

在“希望工程”刚开始启动时,他便长期资助甘肃武威市失学女孩常清玉;一次,某地“希望工程”向他求字,他二话没说,当即写了“爱心如火”4个大字,表现出诗人的激情和爱心;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破土动工,他得知后无偿捐献自己刚收到的10000元著作稿费…… 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今天,用来送别诗人自己仍是最好的挽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有删改) 1.为什么说臧克家由“农民诗人”变成了“人民诗人”? 2.传记往往撷取传主的几个侧面加以介绍,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臧克家的? 3.思考臧克家的艺术人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所认识的盖茨 张亚勤 我第一次见比尔·盖茨是在1990年,在拉斯维加斯的Comdex大展上,盖茨做一个名叫“信息尽在指尖”的演讲,当时的盖茨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

真正接触盖茨是在1992年亚特兰大的一个展览会上,那次他来展会做的主旨演讲是Windows 95,他称之为“芝加哥计划”。

我当时在从事视频方面的研究,在展会的一个展台向众人演示我的视频压缩技术。

忽然间,一个很特别的声音传了过来,问我压缩的速率是多少,压缩比例是多少,我回头一看,那个人就是盖茨。

盖茨已经看过了好多个展台,他停留下来,我们就数字视频的传输和通信展开交流,聊了20分钟左右,那是第一次真正和他交流。

1998年我加入微软后,回国和李开复博士一起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

2000年我开始担任院长,经常向盖茨汇报工作。

我第一次向他汇报工作是2000年夏天,我和微软研究院的十几个同事到雷蒙德微软公司总部,向盖茨汇报在网络多媒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汇报刚开始时,我认为他肯定对网络多媒体领域不太懂。

令我惊讶的是,他不停地提问,问题都问得很深入,甚至走上前台去询问技术细节,比如做小波变换的编码、如何分层、频率分布、容错率等。

他不是网络多媒体领域的专家,但他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并能问出很深刻的问题。

2004年1月,我被调回总部出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按照微软的“导师制文化”,回到总部,我就需要一个导师,我找到盖茨,说希望他能做我的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