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合集下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1.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这就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

2.比较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与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需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向和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应当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从重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

推动制造业由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打造先进制造业,提高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增强国家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占比。

服务业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要着力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引导消费升级,带动内需增长,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三、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清洁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更加平衡、包容和可持续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应当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由规模扩张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教育体系
优化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 和技能培训,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
引进高层次人才
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海 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 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和生活待遇,激发其创新创造
活力。
0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 影响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
案例三:北京市绿色发展的探索
北京市通过发展绿色能源、推 广节能环保技术等措施,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
北京市加大对生态保护和修复 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环境质量。
北京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 施,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 经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北京市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等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推动绿色发展。
和人力资源水平。
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将使我国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国 际地位。
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将有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建设。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将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01
02
03
增强创新意识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 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
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 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
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 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和服务,推动产业技术创 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从过去注重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向注重质量效益为主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

其基本思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

1.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布局,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降低传统产业的比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对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的支持,培育壮大新动能。

2.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深化国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企业。

加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3.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环境监管,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系统保护。

5.促进人口素质提升。

加强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等社会领域和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6.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稳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和贸易竞争力。

加强外商投资管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7.加强政府作用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和推动者,优化政府行政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推动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

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

1.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既有的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的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

二是集群式创新。

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

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2. 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全面的结构优化主要包括: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3.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知识经济成为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独立经济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是当今经济结构诸多变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础性的变化,它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二元经济的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从开源节流,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新的、科学的管理方式等等方面着手,降低生产、加工成本的同时也为保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就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其收入而开展的,这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同时也是在为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准备;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可参照前文,基本没有大的出入,大目标一致,意义大同小异答: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环静生态,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争力。

最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三、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1、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尽然要求。

3、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4、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6、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7、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安定和边疆安全。

8、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的意义:1、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答:(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重大意义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a.经济发展方式复杂化。

经济增长是对不同时期的产出量而言,主要指数量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

b.更加注重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的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协调。

c.内涵更加丰富。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重大战略。

原有的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经过长期探索,现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是,从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看,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只有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协调,才能打破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措施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

传统的重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需要逐步减少,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更多的创新人才。

3.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4.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技术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民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创新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5.深化: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

要深化经济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企业创新和竞争,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6.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

7.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农村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领域。

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8.深化对外开放: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扩大外商投资,促进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国际市场拓展,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

9.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具有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的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经济向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须先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思想理论

转变发展方式须先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思想理论

转变发展方式须先实现“三个根本转变”思想理论
“三个根本转变”思想理论是指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三个根本的转变,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结构。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要从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方式。

这意味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其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要从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追求质量增长和效益增长的发展方式。

这要求要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由规模扩张向结构调整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转变经济结构是指要从传统人力密集型产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并重的经济结构。

这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经济发展的结构合理性和稳定性。

实现这三个根本转变的思想理论,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增长和效益增长转变,由传统的人力密集型产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并重的经济结构转变。

这对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求有三个转变:一是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生产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一)考核主体与考核标准单一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政府部门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占有者及使用者,其往往存在盲目使用、浪费社会资源,或者提供对一般公众实际意义不大的服务的情况,“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即为特例。

当这些所谓的民生工程完成后,再由政府自己有针对的设定标准来评估此种服务的绩效,这样就出现了“自己给自己打分”的现象。

该种评价考核方式导致的结果即是对一些真正关系公众实际利益的问题重视不够,而对公众的真正需求,却又忽略或者难以满足的现象发生。

此时,就会导致相关的各种社会资源的白白浪费、流失,并最终导致公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其考核评价结果的公信力自然难以维系。

另外,单纯以地方GDP的增长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是另一个明显的缺陷性特征。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以此带来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

除此之外,医疗、教育、就业等经济发展伴生问题也频繁出现,而这些都不能不说是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政府政绩考核若仍单纯以GDP的增减作为考核标准,无疑会更进一步增加上述社会问题的发生,也必然导致在此评价模式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而且,单纯的GDP评价标准也已经无法准确衡量整个地区以及区域间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二)考核制度不健全现行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一般多以政府颁布的文件为基本的考核标准,其内容也主要是围绕地方政府的日常重点工作来确定。

这样,即出现针对已经确定化的对象而制定考核标准的现象,造成的结果除考核主体、考核标准单一外,还会造成考核对象的、考核内容的单一,从而使整个考核体系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全版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全版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全版1. 推动创新2.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绿色能源等,同时逐步淘汰传统产业中的过剩产能和落后技术,提高整个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 提高能源效率能源效率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节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管理和监管等,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政府应该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设备,同时加强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4. 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广环保技术、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等,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环境质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5. 改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人口教育、提高女性就业率、加强老龄化社会管理等,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政府应该鼓励生育和人才引进,同时加强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建设。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推动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人口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推动创新1. 科技创新(1)提高科研经费投入。

政府应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2)优化科技项目布局。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和民生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审查和执法力度,保护创新成果和企业家精神。

(4)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人力支持。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及其措施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为实现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所选择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

在中国的开放历程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必然的选择。

下面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及其措施。

一、主要内容1.从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

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将绿色可持续发展摆在了优先位置。

主要措施包括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等。

2.从依靠资源输入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

依靠资源输入驱动的发展方式容易陷入资源约束和技术低端的困境,对于国家长远发展而言不可持续。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要不断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要措施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研机构的作用,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等。

3.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内外需协调发展的发展方式。

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波动和风险。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政府提出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能力,培育内需市场。

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民众购买力,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体化提高,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

4.从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将人民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主要措施包括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加大扶贫力度,推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体化提高,增加居民收入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杨 祥忠:"(生产线是)我们自己根据我们产 品的结构进行研制的,所以我们每一条新 的生产线在前一条生产线的基础上,都会 提升一个档次,质量上都比以前要高."
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走的是先 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以后,开始注意了环 境保护,但往往局限于本国, 而且不少国家向第三世界转嫁 了环境污染,以至温室气体大 量排放,气候变暖,灾害频发, 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瓶颈。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委 员会的报告,发达国家人口只 占世界的13%,却排放了50% 的二氧化碳;有的专家估计, 如果发展中国家每一个人拥有 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需要有9 个地球才能吸收这些染!
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差距
1、发达国家美国经济增长模式是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
从资本形成总额、消费支出及净出 口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情况 来看,消费支出处于绝对的第一位,且 非常稳定,投资居第二位,净出口排第 三位。换言之,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力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2、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创新项目与工程和国外相比相差较远
当孝昌县通过引入资金,引进技术跳跃式发展的时候,在汽车零 部件行业实力并不强的湖北三环电器,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也找到了符合自己发展的“蛙跳”之路。
记者 刘巍:"走进三环电气的喇叭生产 车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每一条生产线都不同,后建的生产线 比前一条占地面积更小、技术更先进。 "
全国贫困县——孝昌在五年前,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规模企业掰着指头都数的 过来,如何在白纸上“作画”,在低起点上谋求高发展,他们选择“蛙跳”战术,将 引进的目光瞄准了“尖板眼”。 今年3月,正鑫电子手机,笔记本电脑生产线在孝昌投产,这家来自深圳的企业 不仅带来了新技术,还吸引了8家配套企业,一期工程投资规模加起来将近2个亿, 孝昌电子产业链初具雏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知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知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知道1.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强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合作交流,打造创新驱动的综合性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产业。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兴产业。

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绿色发展。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强区域间合作与协调,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水平,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深化开放。

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市场竞争机制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

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外贸结构,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高国际经济交往水平。

5.加强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

加大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升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6.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

加大社会保障和福利力度,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加强教育、卫生、住房等领域的和发展,提高民生水平。

减少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7.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和监管。

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加强监管能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维护市场秩序与公平竞争。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和开放为手段,同时注重社会公平、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

主要举措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开放、加强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主动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本文将探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首先,我国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此外,还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我国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要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升级。

同时,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僵尸企业的淘汰和优胜劣汰,减少无效供给。

第四,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要加大对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六,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和投资引导,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解决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

总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创新驱动型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持续健康发展。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指从以高速扩张为主的投入和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向以创新、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是以出口导向和对外开放为主的发展模式,以高速扩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特征,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资源浪费性和环境污染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转变和调整措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

在宏观政策、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逐渐转向推动科技与资本、资本与策略相融合,加快经济结构升级,推动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

例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推进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促进居民消费与投资等。

这个转变符合市场需要,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才。
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环保治理
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和修 复工程,加强对环境污 染的治理和监管,推动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展清洁能源
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 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 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 排放。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良性互动。
强化人才培养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国 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治理,加 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技术交 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THANK YOU.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03
创新政策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创新等措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微观政策
企业改革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等措施,激发企业活 力和创造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 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高 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 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 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
0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与挑战
取得的成效
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转型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 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 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1.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这就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

2.比较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

目前,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1.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这就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

2.比较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品质量。
品牌建设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 值和市场影响力。
多元化发展
通过拓展产品线和市场覆盖面 ,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 的抗风险能力。
国际化战略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学 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
中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05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政策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和地区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产 业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企业结构调整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 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推 动企业和地区自主进行经济结 构调整。
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 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益,推动经济 长期稳定发展。
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 升级、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方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培育创新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创新人才队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 供人才保障。
营造创新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 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对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 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 补贴、税收优惠、政府 采购等措施,鼓励企业 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循 环利用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论文论文题目: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践课时:9学时学生姓名:侯华郑春峰余芹吴腾腾周乐君何鹏学号:A08114217A08114229A08114208A08114227A08114230A08114216班级:08纺织品设计(2)班指导教师:肖香龙实践时间:20010年5月学年学期:2009 年——2010年第2学期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08纺织品设计(2)班 A08114217 侯华 08纺织品设计(2)班 A08114227 吴腾腾08纺织品设计(2)班 A08114229 郑春峰 08纺织品设计(2)班 A08114230 周乐君08纺织品设计(2)班 A08114208 余芹 08纺织品设计(2)班 A08114216 何鹏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低碳经济恰好符合要求。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关键词:转变低碳经济挑战实施途径“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 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2006 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 年7 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 年12 月3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泰国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该“路线图”为2009 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 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

“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 年“世界环境日”(6 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 年7 月,G8 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 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1 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9份,回收问卷69份,有效问卷69份,有效率100%。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的年龄为19~22岁,平均年龄21岁。

问卷内容是对“低碳经济”政策的认识及相关建议方面的问题。

答案分单选和多选两种。

采用无记名的形式,学生自主选择填写,答题后网上交卷。

问卷结果利用网站统计系统进行处理。

2 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2.1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了解和理解程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调查之前都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个概念,只有极少数没听说过。

但对低碳经济中“低碳”的理解被调查的大学生分歧比较严重。

有24.64%的大学生认为”低碳”指减少碳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1.74%的大学生认为“低碳”指降低含碳物质使用、排放量,而21.74%的大学生认为它是指降低所有有害的含碳物质的使用量、排放量,另有31.88%的大学生认为是指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有害物质的使用、排放量。

具体人数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理解的统计图图1说明虽然绝大部分大学生听说过“低碳经济”,但对其的理解不够深入,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实实在在深刻了解国家政策。

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其本质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3 大特征。

首先是经济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 也降低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这两个“不降低”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

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支持情况以及低碳经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有86.96%的被调查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表示明确支持,5.8%明确表示不支持,另有7.25%表示中立或不清楚。

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支持这一国家政策,他们应该看到了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好处。

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大势所趋。

从战略的层面,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低碳经济的竞争,超前部署就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大国负责形象的展示,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机遇所在,是缓解外部压力和内部约束的重要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向低碳经济转型必然需要淘汰、限制之前高耗能等产业的发展,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阵痛”。

发展低碳经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多年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率先完成了产业调整。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要。

近些年,国家相继出台淘汰相关行业落后生产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降耗力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正是为了大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起草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将在部分重点行业和地区率先进行试点,这也意味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将从呼声落实到产业政策。

有专家预测,低碳经济有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低碳经济也将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2.3 大学生如何看待低碳经济所带的影响以及低碳经济面临的困难2.3.1 大学生如何看待低碳经济所带的影响图2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负面情况的看待图3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是否会影响正常的生活的意见由图2与图3可知大学生看待低碳经济比较理性,认为低碳经济短期来看会有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有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生活,既看到有利的方面,又看到不利的方面,比较辩证地看问题。

低碳经济既有利又有弊,但利大于弊。

虽然利大于弊,但我们大学生还应该看到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3.2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难点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

“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

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

8万亿美元。

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资料显示,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

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

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

4%。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

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

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图4是反映大学生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难点认识。

图4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的难点认识3 低碳经济的实施途径3.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少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