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是政府管理模式的全面变革
吉林大学22春“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吉林大学22春“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政府创新(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政府管理创新是指由于行政环境、行政任务的变化而引起的行政职能、行政方式、行政作风、政府政策法规、行政体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
2.中国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十分完善了,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投入,而且投入巨大。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设备越先进越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电子政务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B.司法机关C.立法机关D.广义的政府机关参考答案:D5.A.公平理念B.系统理念C.创新理念D.安全理念参考答案:A6.WEB服务(名词解释)参考答案:Web \r\n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交互操作的应用程序。
7.北派以核心技术为特色,理论核心是“中国模式电子政务必须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目前,国际上关于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有多种划分方法,采用的标准不同,类型也各异,欧委会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动依法行政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电子政务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府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这句话表明实施电子政务应具有的基础是:()。
A.管理基础B.信息资源基础C.技术基础D.法律政策基础10.办公自动化标志着政府信息化的成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1.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部门必须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其战略和结构,即需要运用电子政务再造公共部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数据挖掘(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 in \r\nDatabase,KDD),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
行政管理学简答题
第一章三、简答题:1.简述行政管理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行政管理,就是指政府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行政管理的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2.简述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政府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2)政府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事务的管理。
3.简述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特点。
P16(1)行政管理学理论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
(2)行政管理学由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多基础,行为科学、系统理论、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等成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基础。
(2分)(3)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态更加完善。
4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何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2分)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意义:(1)有助于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1分)第二章三、简答题:1.行政环境具有哪些基本属性?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
4)动态性。
2.简述政党组织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等方面较为专业、系统的信息,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2分)(2)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及时地把行政系统的有关政策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对象双方,这日益成为当代行政系统得以有效运行、改善政民关系的重要保证。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的理解和认识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的理解和认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简要介绍全面依法治国的概念和背景,为读者提供一个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初步了解。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要求,也是中国共产领导的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坚持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通过法治化的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标志和方向。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矛盾和矛盾问题更加多元化,对于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旨在建设一个公平、公正、法治的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可以从中国历史文化、法治传统等角度来解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尊法治国、重德法治的传统一直深植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同时,中华法律和宪法也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国际背景下,全面依法治国也是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
中国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法律体系建设,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
总之,全面依法治国在中国国家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全面依法治国的概念、重要性和意义,并对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实施路径和策略进行剖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在文章结构中,说明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脉络。
最后,在目的部分明确阐述本文的目标和意义,即全面解析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为推进国家治理深化革命提供相关思考。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概念与背景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意义。
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依据或法律授权,严格遵照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和关键,是走向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廉洁、务实、高效政府的理性选择。
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保障公民权利,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依法行政的历史进程及现实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是党的十五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又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新时期,各级政府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认真贯彻执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监督三项基本准则。
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步转变,行政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
但是,目前政府法制建设还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政企职责不分,政府职责“错位”、“缺位”的问题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权力与利益挂钩、与责任脱钩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
法律是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依据,也是评判权力运用是否合法恰当的标准。
严格依法行政,并不是把行政管理活动披上合法性的外衣,重要的是要以追求法律、法规有效控制和约束行政权力的行使。
2012年南安市《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教育试题与答案
2012年《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南安市教师类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已成为关系群众健康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的是()。
保健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该项是标准答案)2、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
“一体化”“双向管理”“一个模式,十项制度”(该项是标准答案)“两手抓,两手硬”3、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的要求是()。
每月一饮(该项是标准答案)每周一次每季一次每年一次4、在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规定残疾儿童可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的年龄界定在()。
5 岁以下6 岁以下(该项是标准答案)8 岁以下10 岁以下5、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的切入点是()加强警力和资金投入打造高素质的警务人才开发民力资源,发挥群众作用打造治安防控网络,改革警务运行机制(该项是标准答案)6、我国率先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领域是()。
就业住房教育计划生育(该项是标准答案)7、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户籍制度改革,关键是坚持()。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以人为本(该项是标淮答案)可持续发展8、下列不属于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体系的做法的是()。
全面开展安全达标(该项是标淮答案)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加快安全生产技术研发9、为保证全员信息采集的准确和全面,实行推进的方式是()。
重点式地毯式(该项是标准答案)点对点式跳跃式10、下列不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的是( ) 。
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有所提高大多数人未婚对薪酬的要求比普通农民工要高(该项是标准答案)成长及心理趋同于城市同龄人11、先期抓紧建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的数量是()。
5 个7 个(该项是标准答案)6 个8 个12、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指()。
社会养老体系和服务体系社会救济体系和就业体系社会医疗体系和就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该项是标准答案)13、依法追究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得到此项责任追究的是()。
我国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绪论从世界范围来看,依法行政的原则和制度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立国之初。
尽管各国的称谓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如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美国将“依法行政”包含在“法治”原则之内,德国称为“依法行政”,日本则称为“依据法律行政”或“法治行政”;但有一点则完全相同,那就是“依法行政”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世纪“人治政府”的结束,代表着近代“法治政府”的开始。
行政权既是国家权力中最动态、最有力的一种权力,也是对经济、社会和公民民主权利与切身利益影响最直接、最关键的一种权力。
没有对行政权的规范和制约,就既不可能实现国家法治和社会法治,也不可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一、如何理解依法行政(一)涵义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应包括法律规范,还应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
依法行政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行政主体合法。
行政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条件。
该项内容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公务组织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地位、资格和组织条件。
如果进行行政活动的主体不是依法成立的或者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其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
2、行政权的取得和行使合法。
具体包括:一是行政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
行政机关的权力不是固有的,而是来源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赋予的;二是行政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该项内容包括行政活动必须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否则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权利义务的行为;行政活动必须在法定的权限范围内活动,越权无效;行政主体不仅有消极的义务遵守法律的规定,而且要积极地采取行动或措施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施;行政行为不仅要符合实体规定,也要遵守程序性规定。
3、行使行政权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权责统一。
具体包括:一是,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相统一;二是,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相一致;三是,责任与违法相对应,违法必须受追究;四是,基于行政主体的地位和公务的要求,行政公务人员还有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如对公务员的纪律要求。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管理事务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照法定程序和程序规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种工作模式。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
1. 依照法律法规行使职权。
政府和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2.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政府和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要尊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
3. 实行公开、公正、公正的行政程序。
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要遵循公开、公正、公正的原则,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程序合法。
4. 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政府和行政机关要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水平。
5. 建立健全行政责任制。
政府和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行政责任制,明确权责、明确标准、明确程序,实行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行政机关的社会责任意识。
依法行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
保障。
政府和行政机关要切实履行依法行政的职责,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水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依法行政理念
依法行政理念一、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依法行政,简言之,就是行政机关自身的设立、行政机关的运行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遵守相应程序,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法律的监督,违法行政应承担法定责任。
依法行政作为一个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是法治主义在行政领域的体现。
由于国情的差异和对法治的理解不同,依法行政原则的表述也因国而异:在称谓上,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日本称为法治行政;在具体内容上,英国主要反映为越权无效原则和自然公正原则,美国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德国为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
各国尽管在依法行政的称谓和具体内容上理解不一,但是行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在法律之下进行是共同的。
与西方建立在深厚的法治传统基础上不同,我国提出依法行政口号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
从*年彭真同志提出要从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依法办事,到*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再到*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依法行政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道路,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我国的依法行政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受制于转型期种种现实情况的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还带有大量的人治因素和现象,过于注重形式上行政的“合法性”,忽视行政的实质目的、法本身的正当性,这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后新形势对政府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不仅给依法行政事业本身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16大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些要求,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并在推进中实现自身由形式主义向实质主义的转型,是今后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论纲演讲范文
一、引言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目标。
《决定》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和存在的五大问题,总结了六大经验,科学、及时地作出了加强五大执政能力的对策。
《决定》不仅对我党的执政能力从战略的高度加以规划,从理论的层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而且从战术角度具体提出了全面推进的步骤。
它对于我党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意义深远。
作为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员,笔者更加关注“依法执政”概念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法执政理念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深化,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而与“依法执政”相临近的另一个范畴——依法行政又是依法执政的最经常的体现。
本文正是想通过对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的厘清以阐明三者的内在联系,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一点理论上的贡献。
二、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一)依法执政与依法治国的涵义所谓依法执政,按照《决定》的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它主要体现在:1、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3、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种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5、以保障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密不可分。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在行使权力和管理社会事务时,必须依据法律规范来进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而依法行政则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来行使职权,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关系紧密相连。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依法行政是政府行使权力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法治化目标的关键一环。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坚实基础,是防止权力滥用和执行效力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的价值是通过依法行政的实践来实现的。
除此之外,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在意识形态、法律机构、行政管理和社会风气等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意识形态方面,依法治国倡导尊重法律、尊重法治,依法行政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的权威性,在人们的意识中树立了法律的正面形象。
在法律机构方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而依法行政需要依靠这个法律体系来进行具体实践。
在行政管理方面,依法行政促进了行政权力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透明化。
在社会风气方面,依法行政有助于消除一些不合理的风气和习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虽然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密切相连,但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依法治国的重点在于法治建设,而依法行政的重点在于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法治的建设。
其次,依法治国是一个全面性的治理模式,包括法律系统、司法系统、行政系统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而依法行政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与行政管理相关。
最后,依法行政实施起来也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政府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管理事务和开展工作时,思路清晰、程序合法、过程透明,才能做到完全依法行政。
在当前的中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文明的重要战略,成为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为了更好的把两者有机融合,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依法行政的内涵与意义-课件讲义
1.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及其活动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对处于被管理者地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及其活动提出的要求,否则,就会发生法治的错位。
依法行政的构成,从其字面意义来看,涉及到行政要素、法律要素、行政与法律的关系要素以及保障因素四个方面。
(1)行政要素行政是一定的国家组织或社会组织为实现国家职能而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它具有如下特征:主体的特定性、事务和目的的公益性、活动的整体性与能动性、过程性、法定性、裁量性。
(2)法律要素即行政所依之法。
对法的理解,一般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人们权利、义务或权力,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从法理上来说,行政所依之法,应当是“良法”,具体来说,一是人民意志的反映,即法要体现人民意志,体现公意。
二是内容科学,合乎理性。
从法律形式来说,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解释以及规章、国际条约等。
(3)行政与法律的关系要素总的来说,就是法规范行政,所谓规范,是指支配、驾驭的意思。
它是一个中性词,既包括正面的鼓励和引导,也包括告诫和限制。
其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是防止行政权力的行使者滥用行政权力从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另一方面,则是使行政权能有效运作,使行政活动发挥效能为人民服务。
法对行政的规范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权限规范、组织规范、行为规范、裁判规范等。
2.3.理解依法行政需要深刻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2)在法治理念上必须从以法治民、治事向依法治官、治权转变。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依法治权而非治事,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
我们必须摒弃法律仅仅是用来治民、治事的工具主义意识,确立法律首先是用来治官、治权的法治主义意识,在此前提下通过地方和部门的依法治理,让法律真正贴近百姓,使法律成为百姓信赖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3)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同时强化政府责任转变。
我国现行立法比较重视设定公民责任,不太重视设定政府责任。
依法行政知识
依法行政知识
摘要:
一、依法行政的定义与意义
二、依法行政的主要原则
三、依法行政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四、依法行政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五、依法行政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与挑战
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正文:
依法行政知识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依法行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益、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定义与意义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治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依法行政的主要原则
依法行政的主要原则包括:合法原则、合理原则、效能原则、责任原则、透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
三、依法行政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体现在加强立法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等方面。
四、依法行政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依法行政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规范化、法治化,推动政府职能的科学化、精细化,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五、依法行政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与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依法行政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环节。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仍面临立法质量不高、行政执法不规范、行政监督不足等问题和挑战。
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篇一: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袁曙宏:依法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而且是各国据此原则所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法律制度;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和行政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20xx年3月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规划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实施蓝图,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全面确立了我国未来10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继往开来,意义重大。
面对依法行政的大好形势和艰巨任务,广大公务员迫切需要在认真学习、宣传和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更加全面地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要坚决按照胡锦涛同志所明确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
”一、依法行政的涵义和基本要求(一)依法行政的涵义在现代社会,行政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这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尽管各国在其不同的法治发展道路上,形成了关于“依法行政”的不同称谓,但在现代法治国家中,依法行政都实质性地成为行政机关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并由此构成了各国建立行政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根据。
对依法行政内涵的理解,首先源于对法律与行政二者关系的确定。
从历史发展来看,法律与行政并无必然关联。
在近代法治产生以前,行政领域本质上是由人而非法支配一切的,它所造成的结果是专制和不民主。
依法行政的提出,旨在从根本上确立议会制定的法律对行政的支配和控制地位,保证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以防止行政权专横和滥用。
在依法行政中,“依”取依据、根据之义,指行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这不仅远比“不违反法律”严格,而且也比“符合法律”要求更高。
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
学习行政法心得体会【篇一:行政处罚法学习心得体会】《行政处罚法》学习体会根据办公室统一要求,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行政处罚法》,通过这次学习,我思想上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上有了新的思路,增添了自己的动力和干劲,为以后的工作扫清了思想障碍,在这里,我就学习和领会《行政处罚法》精神实质的情况,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行政处罚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该法以法律的形式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以及行政处罚的执行和法律责任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行政处罚法》中的所有规定要求,无论是处罚执行还是处罚决定都体现了它的公正和公开性,很好的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目前我们执法监督情况来看,我市各行政执法部门都较好的贯彻落实了《行政处罚法》中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执法程序有章有序,遵循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在日常的行政执法中,没有不文明的执法行为,同时也没有发生过违法的处罚行为,很好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必须重点把握《行政处罚法》的实施程序在国家颁布实施的几部法律中,《行政处罚法》是和我们联系最为密切的,因为我们作为政府法制部门,经常性的要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法》在执法部门落实的好坏,成效如何,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我们的监督检查是否落到实处。
《行政处罚法》的实践性、操作性、专业性都很强,所以,必须对本法中的实施程序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从实施程序上的规定来看,必须要求执法部门做好行政处罚的每个细节,做到程序上不违法,使法的原则和精神得以真正的体现。
在实际的操作中,执法部门要较好的按照《行政处罚法》中相应的规定程序去执行,但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和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不足,有时执法部门在行政处罚执行的某些程序上由于对某些规定的理解不到位,不透彻,从而导致在行政处罚的执行时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相应规定。
这就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完全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中相应的法定规定去实施,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其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行政管理和决策。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合法、公正、公平地进行行政活动。
依法行政是一项重要原则,它确保了行政机关的合法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核心是在法律框架下,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行使行政权力,确保法律的平等适用和司法程序的正确实施。
首先,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职权。
行政机关的职权来源于法律授权,它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行使职权,不能越权行使职权,也不能滥用职权。
这是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前提。
其次,行政机关在具体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规范行为的准则,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决策和管理,不能凭借个人偏好或私心行事。
行政机关的决策和行为应当合法、合理、公正。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还要求在决策和行为过程中尊重法律所确立的权利和义务。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尊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能违反合法权益或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益等基本权利。
同时,行政机关也应当履行好自身的法定义务,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与制约非常重要。
一方面,行政机关应当接受上级机关、人大、民主党派、工会、群众团体等的监督;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当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经过法律的审查合法效力才能成立。
总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一项重要的原则,它确保了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合法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维护了市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行政机关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更好地履行依法行政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为社会各界提供公正、公平、高效的行政服务,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电大公共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全部简答论述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三、简答题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特点。
答:(1)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2)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的学科;(3)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4)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5)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四、论述题1、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答:(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
五、重要名词1、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行政环境三、简答题1、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
答:(1)复杂性;(2)约束性;(3)特殊性;(4)不稳定性。
2、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3、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
答:(1)组织成员的同一性程度;(2)团队精神;(3)对人的关心程度;(4)组织的一体化的程度;(5)风险承受程度;(6)民主程度;(7)报酬标准;(8)重视结果;(9)控制程度。
4、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答: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任人惟亲,实行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制度;二是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民主行政,官员一发任命,依法行政;三是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公共行政模式,它既有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也有工业社会公共行政的某些特点,是两者混合体。
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177社会治理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依法行政的内涵所谓依法行政,是指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效管理,是指宪法及宪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事项及其他社会事项法律。
要求各行政机关和国家职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的规定,全面行使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行政职能,依法,并且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不得失职、越权或非法侵犯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有。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公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公务员的要求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对法律与相关的行政管理知识了解不足。
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宗旨意识不强,在新形势下,他们不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文化、经济和社会事务。
对待法治的认识不足,容易台上讲法治,台下讲人治。
由于我国缺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传统,地方政府的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依法妨碍了行政实施。
一部分官员没有充分理解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无视法律规定,不执行依法行政,妨碍依法行政理念和依法行政战略的实施。
现存的行政执法体制不顺。
现行的依法行政体制尚未与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转变形成完整的联系,依法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明确,影响了法律的实施效果规定。
没有没有政企分开,政企不分。
比如,工商服务业控制市场,兼任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局面,导致人的监督效率低下;各服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行政对比、各自为政的服务权力纵向集中,部门壁垒,缺乏协调与合作,导致执法不力、相互制约、效率低下,责任重叠、不明确。
例如,个体工商户的管理涉及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诸多执法服务。
由于同一类型法律行为的不同法律适用基础重叠,少数行政法适用官员行为不客观、不规范或者行为困难。
行政执法的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虽然形成了比较严密的行政制约和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法不依、适用不严、违法行为查处不力、腐败现象严重等,说明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权责脱节,对于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到位。
法定机构管理模式
法定机构管理模式
法定机构管理模式是指国家法律所规定的管理机构,如政府部门、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依据法律规定行使权力,承担管理职责,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利益等。
这种管理模式通常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旨在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与其他管理模式相比,法定机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依法行政。
在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下,政府部门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依法行政,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公正、透明。
2.权责分明。
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下,各级政府部门、机关和职能单位的权责都有明确规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或滥用。
3.职能专一。
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下,各级政府机构都有各自的职能范围和职责,避免重复、交叉,提高政府部门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4.民主参与。
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下,政府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和协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民主参与的实现。
总之,在法定机构管理模式下,政府和各级机关必须依法行政、权责分明、职能专一、民主参与,旨在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现代化。
- 1 -。
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
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来源:法制办主站发布时间: 2009-05-15 10:44 阅读次数:袁曙宏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和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而且是各国据此原则所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法律制度;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和行政观念的一场深刻革命。
为了加快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实施;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始施行;三是《国务院工作规则》重新修订。
这三件大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施政理念和施政规划,系统规划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实施蓝图,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全面确立了我国未来10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继往开来,意义重大。
面对依法行政的大好形势和艰巨任务,广大公务员迫切需要在认真学习、宣传、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更加全面地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要坚决按照胡锦涛同志所明确要求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
”一、公务员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就必须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是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的前提。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严格依据法律行使行政权,是依法行政的本质涵义。
它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二是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三是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将行政权严格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正是依法行政的真谛所在。
为此,广大公务员要在观念上实现三个重大转变。
一是在人民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
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和目标(一)
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和目标(一)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和长远目标一、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依法行政,简言之,就是行政机关自身的设立(包括职能的确定、组织设立、权力来源)、行政机关的运行(尤其是行使行政权力)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遵守相应程序,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法律的监督,违法行政应承担法定责任。
依法行政作为一个原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是法治主义在行政领域的体现。
由于国情的差异和对法治的理解不同,依法行政原则的表述也因国而异:在称谓上,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日本称为法治行政;在具体内容上,英国主要反映为越权无效原则和自然公正原则,美国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德国为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
各国尽管在依法行政的称谓和具体内容上理解不一,但是行政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在法律之下进行是共同的。
与西方建立在深厚的法治传统基础上不同,我国提出依法行政口号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
从1984年彭真同志提出要从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依法办事,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再到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依法行政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道路,作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我国的依法行政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受制于转型期种种现实情况的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还带有大量的人治因素和现象,过于注重形式上行政的“合法性”,忽视行政的实质目的、法本身的正当性,这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后新形势对政府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不仅给依法行政事业本身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行政不仅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而且是各国据此原则所建立的一整套行政法律制度,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在观念、组织、人员、职能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的全面转变,是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真正深刻的革命。
衡量这场革命进行得是否有力,是否全面,是否彻底,主要可以看以下十大标志:
一看行政观念:看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真正实现了从人治行政向法治行政的观念转变;是否真正做到了不唯权,不唯上,只唯法;是否真正能自觉地在法律之下,而不是在法律之外、更不是在法律之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看行政组织:看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内设机构是否真正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是否真正跳出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周期率;是否真正理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行政组织设置的科学化和法定化。
三看行政人员:看我国是否真正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勤政务实、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是否真正建立了包括考试录用、考核奖惩、选拔任免、教育培训、薪金保险等各项内容的一整套完善的公务员法律制度,并切实得到执行。
四看行政职能:看行政机关是否真正完成了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是否真正做到了政企分开、社事分开、政社分开,还权于企业、事业和社会;是否真正实现了行政职能配置的科学化和法定化。
五看行政立法:看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是否真正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是否真正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而非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行使行政立法权;是否真正实现了行政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六看行政执法:看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是否真正杜绝了执法上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是否真正消除了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粗暴执法、随意处罚等腐败现象;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七看行政监督:看各级行政机关是否真正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体系严密的内部监督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是否真正发挥了监察、审计等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核心监督作用;是否真正通过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来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八看行政程序:看各级行政机关是否真正将行政程序法提高到与行政实体法同等重要的地位;行政程序在保障公民权利、防止违法行政、促进行政效率等方面是否真正起到了重大作用;以行政程序法典为核心,涵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政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各方面的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是否真正得以健全和完善。
九看行政诉讼:看各级行政机关是否真正自觉地接受司法监督和善待原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否真正敢于状告政府;人民法院是否真正依法行使审判权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十看行政赔偿:看各级行政机关违法侵犯公民、法人人身权、财产权并造成损害时是否真正愿意赔偿;整个社会机制是否真正保障了行政相对人对违法行政行为-一追到底并获得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是否真正得到了严格实施。
实现依法行政的上述十大要求,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既要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完成,又要按照总体目标设计予以整体推进。
只要我们提高认识,脚踏实地,不懈地做出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依法行政,进而达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