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英语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摘要】商务口译不仅仅是传递语言信息的双语活动,也是一种沟通不同文化内涵的交际行为。因此,商务英语口译员不仅要深刻了解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还要掌握熟练应对这些差异的技巧。本文通过归纳分析中英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探讨了应对这些差异的策略,即如何提高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文化差异;应对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引言

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往来越趋频繁,商务口译人才在国际交往和交流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口译员只是担当着交际过程中语言转换专家的角色,而现在,众多的口译实践已经证明口译员的角色绝不仅限于此,他必须担当起一个新的角色——文化的传播者。只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商务知识还不足以成为合格的口译员,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口译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士之间交流的顺利进行。译员在交际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还要排除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二、中英商务口译中的文化差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宗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每种语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汉语和英语

是被具有不同生活经历和风俗习惯的社会成员所使用的,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冲突。不了解不尊重这些差异,有时候可能会引起不快,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口译员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需要了解各国不同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语言习惯。

1.称谓差异

由于文化的差异,各国在称谓上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同。不少中国人认为西方人都很随意,喜欢别人直呼其名。实际上,美国人也许如此,但欧洲人可能习惯更正式一些,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姓加头衔,日本人则更注重头衔,而且正式场合都使用敬语。所以译员对待称谓应谨慎,最好先使用对方的性,如对方要求,再使用名。译员有时还会碰到中国东道主使用外方的名加头衔的做法,如称jack wilson为“杰克先生”,mary jones“玛丽小姐”,译员在翻译时最好不要译成:mr.jack或ms.mary,而是按照英文的习惯译成

mr.wilson或ms.jones,或者视场合和双方的关系使用名字。

在中国,我们往往用职务加上姓氏来称呼某人,如张经理、王主任、李科长等等,但在英语中职务只是社会的分工不能用来作为称呼,翻译为“mr.manager”、“mr.director”、“mr.chief”才比较妥当。再如,像小李、老王这种称谓在中国司空见惯,但直接译成英语“little li”、“old wang”却不太合适,因为英美人士会误以为“老”、“小”是对方姓名中的一部分,可以视双方的关系和具体场合直呼全名或称“mr.li”、“mr.wang”比较合适。

中美人士商务谈判时,美国商人有时会表明喜欢中方直呼其名(first name),由于根深蒂固的称谓习惯,中国商人会觉得直呼对方名字不礼貌而坚持使用职务或头衔加姓称呼对方,比如“manager mcintyre”、“chief barman”,这样会使对方感到不舒服,甚至误认为中方不是很愿意合作。此时,译员需要尊重或提醒雇主尊重对方的称谓习惯。因此,在商务口译的过程中,译员应尽量贴近译入语国家的称谓习惯才能做到翻译准确、得体。

2.问候、套语差异

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英汉语都有各自独特的问候和交际套语,口译员要深谙双语文化中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问候、套语等,翻译时也要谨慎。比如,在机场接人,中国人很可能会说:“一路辛苦了!”这句话如果直译成:“you must be tired after the journey”,对方可能会想:我难道看上去很累,很憔悴吗?在这种场合,译员要考虑到中英问候方式的差异,按照英语语言文化习惯译成“did you have a good journey\flight?”最为合适。

又如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时为表示尊敬,主人可能会说:“您应该比我年长,您请上座。”如译员不加思考地直接译成:“you must be older than me.you take the upper seat.”西方女士很可能会觉得不愉快,心想:我看上去有那么老吗?这样中方本想表示尊重的本意不但不能传递,反而适得其反。其实译员可以将这句话译成:“as our guest of honor,would you take the upper seat?”

英美人士想结束谈话时往往会说诸如“it’s been interesting to talk with you.”之类的套语,如果译员简单地译成“和你谈话很有趣!”而不告知雇主这句话的语用涵义,他可能会继续滔滔不绝,那么对方则会觉得很不高兴,结果导致会谈失败。从语用意义讲,这句话意味着“和你谈话真有趣,是不是今天就谈到这?”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口译员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还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正确理解并准确传达交谈双方的语用意图。

3.餐桌文化差异

因为中国人好请客文化,所以酒桌上谈生意很常见,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工作和个人生活是明显分开的,他们谈生意多半会在公司里,所以会对在餐桌上谈生意不理解甚至反感。宴请外宾前,译员有责任提醒雇主尊重对方国家的用餐文化。中国人举行商务宴会时,对着满桌子佳肴也会说“菜准备得不好,请多多包涵”,如果译员把这些话直译过来会使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很不理解,“既然做得不好,为什么还请我们吃?”因此,译员应根据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做出相应的变通,改译为“i hope you like it”或“please help yourself”。另外,中国人在餐桌上有帮客人夹菜、频繁向客人敬酒并且要一干而尽的习惯,这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怕客人没有喝好吃好。但是有些英语国家的人并不理解,对于频繁敬酒,有的人甚至有些反感。因为西方的文化中,除了几次正式的祝酒外,大家喝酒随兴,不喜欢被劝酒或喝得太多。如果餐桌上出现不愉快的气氛,译员可以发挥“润滑剂”的作用,向双方做一些必要的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