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学案 必修一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一)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 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特征、速度变化和周期。
2.理解黄赤交角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3. 了解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
【学习过程】一.导学提纲二.自主学习内容及要求:自主预习P14—15的相关内容,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学科王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如何?其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2.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3.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长?学科王4.黄赤交角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的度数是多少?产生什么影响?5.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运动范围将如何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基本规律方向:轨道:速度:周期:黄赤交角形成:影响:三.小组合作探究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有何规律?如何用图示来表示这种变化规律?2.如何判读二分二至图?四.达标检测1.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C.公转周期为365天或366天D.公转速度是均匀的2.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7月初B.1月初C.夏至日D.冬至日3.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A.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B.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C.黄赤交角的存在D.太阳光线的直线传播4.当我们欢度春节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A.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5.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约4°N)在一年中有几次阳光直射()A.0次B.1次C.2次D.3次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平面,B表示___________平面。
学科王(2)A、B两平面之间的夹角β的度数为___________;地轴与B平面之间的夹角α的度数为__________。
(3)若A和B两平面之间的夹角减小到20°,则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在图中CD之间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 鲁教版必修1
学案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明确地球自转的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熟练掌握光照图的类型并依此进行地方时的计算、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变化的判读。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①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② 方向旋转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③____________,旋转360°。
3.速度⎩⎪⎨⎪⎧⎭⎪⎬⎪⎫角速度:约④ /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 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a .昼夜半球⎩⎪⎨⎪⎧ 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⑥ 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⑦b .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⑧________(圈),AOB 为⑨____线。
(2)昼夜交替a .成因:地球的⑩______。
b.周期:1个⑪________。
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⑫____。
(2)地方时⎩⎪⎨⎪⎧ 概念:因⑬ 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⑭。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 ⑮ 小时(3)时区与区时a .时区:全球划分为⑯___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⑰______。
b .区时:每个时区⑱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期界线⎩⎪⎨⎪⎧ 自然界线:⑲ 经线人为界线:⑳ 经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21____________。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22____偏,南半球向○23____偏,赤道上不偏转。
【问题思考】1.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何处?一艘在大海上行驶的帆船,船上何处的线速度最大?2.晨昏线有什么特征?它是怎样运动的?3.如果在长江口南北两岸选一处建一个河港,你认为建在哪里比较合理,为什么?探究点一地球运动与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称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这就是昼夜现象,这种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没有关系。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
①地球上以经度每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
②7.5ºW~7.5ºE为时区或0时区,其中央经线的经度数为。
③东十二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度,合为一个时区。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对话单班级姓名
④北京所在时区是。
(4)区时:
:
作为日界线,它是“今天”和“昨天”
天;反之,当由东向西跨
四、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力。
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偏转;
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偏转;
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偏转。
身边现象: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长江岸冲刷严重。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D.相对位置偏西的地方,时刻要早些
B.东八区的区时
D.0°经线的地方时
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二、判断题
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刻不同。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范围都为15°。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沿同一经线向赤道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产
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
,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点,
点。
三地。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学案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2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忧化整含有序识记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1)北极上空俯视:呈 ________ 方向旋转(如图B)。
⑵南极上空俯视:呈 ___________ 方向旋转(如图C)。
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 周期3•速度【思考】你知道同步卫星与地面对应点相比,自转速度的异同吗?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①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仅干煤I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_________②昼夜界线:AB线所在大圆为(圈),AOB为线。
(2) 昼夜交替①成因:地球的。
②周期:1个。
2. 产生时差(1) 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丁概念:因不同而不同的(2) 地方时时刻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小时(3) 时区与区时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__ 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_____ 。
②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_________ 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 日期界线{自然界线:经线人为界线:经线3.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___ 偏,南半球向 _____ 偏,赤道上不偏转。
【误区警示】(1) “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有所不同。
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时间较早。
⑵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在116 °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 °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或0。
经线的地方时。
重点难点■关玻解疑常握核心有的施矢考点一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应用【典例导入]1•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学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word学案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2.说出四季更替的缘故。
【学法指导】细读教材,深入摸索;动手动脑,用示意图关心明白得问题。
【学习过程】复习回忆:(1).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在什么位置?什么时段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什么时段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什么时段太阳直点向北移动?什么时段太阳直点向南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有何关系?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段,了解:(1)概念:昼弧。
夜弧。
(2)昼长=昼弧的度数÷15°(小时)夜长=夜弧的度数÷15°(小时)(3)昼夜长短状况的描述:当昼弧大于夜弧时,昼夜长短状况为。
当昼弧小于夜弧时,昼夜长短状况为。
当昼弧等于夜弧时,昼夜长短状况为。
2.读教材图1-3-9,观看:(1)春秋分,全球昼长纬度分布出现什么规律?(2)夏至日,哪些地区显现极昼现象?哪些地区显现极夜现象?南北极圈之间昼长随纬度变化出现什么变化规律?冬至日呢?摸索:(1)春秋分,晨昏线和经线什么关系?冬夏至,晨昏线和极圈什么关系?(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各地昼长随纬度变化出现什么分布规律?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呢?3.读图观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地昼长出现什么变化规律?(1)当太阳直射点由①②③④⑤移动时,位于北半球的地点A其昼长在如何变化?位于南半球的地点B呢?(2)当太阳直射点由⑤④③②①移动时,位于北半球的地点A其昼长在如何变化?位于南半球的地点B呢?摸索:(1)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在如何摆动?摆动的最大幅度是多少?(2)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在如何变化?南半球各地呢?从冬至日到次年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在如何变化?南半球各地呢?4.规律总结:(1)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邻近地区显现极昼现象;现在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邻近地区显现极夜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4 精品
例题2:根据光照图计算昼夜长
注意:相邻经线的经度差与时间的换算 昼夜长=图上时间的2倍 同一纬线上昼夜状况相同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极圈内是极夜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南半球昼最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 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 的季节,也是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的季节,也是太阳辐射最低的季节.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纬度带---中 纬度 ----__
五带的划分
1、划分方法:
北极圈 北回归线
D
A
南回归线
C
Hale Waihona Puke 1次2次D活动:p16页画出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轨迹.
夏至 (6.22) 夏至 (6.22)
秋分(9.23)
春分 (3.21)
冬至(12.22)
思考:5月1日----10月1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北——南
当黄赤交角变为30°,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日期 3月21日 前后 节气 春分 直射点位置 赤道 运动趋势 北
6月22日 前后
9月23日 前后
12月22日 前后
夏至
秋分 冬至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
南 北
北极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来回移动
北回归线 赤道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 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 多。
0°
南回归线
高一地理:1.3《地球公转的的地理意义》学案 鲁教版必修1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学案导学【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变化,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现象;2、理解黄赤交角;总结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范围及原因;能够绘制两分两至光照图;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光照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知识链接】教材14页,阳光花园不阳光了!这与地球公转有何影响?你身边有这样的情况吗?买房时怎样分析?本节内容将为你解答。
【学习内容】一、地球的公转(一)公转基本特征活动1:阅读课本14页第一段内容,对地球公转的性质作出总结:公转自转轨道方向周期速度近日点角速度远日点线速度思考:观察公转图,公转中地轴始终指向。
从地球的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公转方向,会是怎么样的呢?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来,标出两分两至及日期,并画出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标注出时间。
近日点速度最。
远日点速度最。
(二)黄赤交角活动2:阅读课本15页内容及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倾斜角度是多大?在左图标注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及度数,北极星2、请绘出黄赤交角为零的公转图,观察直射点一直在。
3、黄赤交角度数为,在一定时期内视为定值,太阳直射点移动在和之间移动。
因此,回归线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
4、假设: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直射点位置如何变化?回归线位置如何变化?5、动动手:完成教材16页活动题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活动3:(1)阅读课本“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回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从直射点向递减。
所以: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②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③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值;反之,达最值。
阅读课本“北半球某地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可知:①夏至日时: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地区达最小值;②冬至日时: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地区达最小值;③二分日时: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鲁教版必修一1.3地球公转
高一年级地理课时学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一、基础知识黄赤交角: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示意图:二、巩固训练1.地球运行至近日点的时间是()A.1月初B.7月初C.1月中旬D.7月中旬2.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3.国庆节这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4.8月20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移动方向 (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5.读右图,若θ角增大1°,则( )A.L 1、L 2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B.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D.地球上温带范围扩大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改正。
(2)图中字母代码表示的含义是:A 为___星; B 为___面;c 为___面。
α、β二角中, ___为黄赤交角,度数是______。
(3)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度数关系是____;与地轴倾角的关系是___;地轴倾角与极圈度数的关系是____。
7.读图1—22,完成下列问题。
图1—22(1)图中a 、b 、c 、d 四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时间分别是:a_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 _ ,d______ _ 。
(2)在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 _,角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_。
(3)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时,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_位置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_位置附近。
(4)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的位置是________,直射在南回归线时的位置是___________,直射在赤道时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必修一课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
③由赤道向两极昼夜变化幅度有何规律?
变大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冬至(dōngzhì) 12.22
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夜长
D.北极圈以内出现(chūxiàn)极夏昼季
第三页,共37页。
自主学习1:从概念角度出发(chūfā),了 解昼长、夜长。
1、昼弧、夜弧的概念(gàiniàn)
晨昏线 将纬线圈(24小时(xiǎoshí))
分为昼弧和夜弧。
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 昼弧 ,位于夜 半球的部分叫 夜弧 。
昼弧与夜弧的长度,反映了该纬度地区昼和夜的 长度(昼长、夜长)。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补充:昼夜长短 (某ch地á(nmgǒduudǎìn)4)时的日计出算,该地昼长
16小时 (xiǎoshí)
第三十页,共37页。
43、读6月22日太阳(tàiyáng)照射图。完成下列填
空(共10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图
中所示地区是
季。 北 夏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2)图中AEC表示(biǎoshì)晨昏线,其中AE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的时间为 点。
晨线 6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3)写出该图太阳(tàiyáng)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
23°26′N
90°E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4)这一天(yī tiān),A地昼长
E地夜长
小时。
12
春分或者 (huòzhě)秋分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1
(2)比较地球赤道上空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与其对应的地球表面某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
(3)说出影响地表某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
对话二:阅读教材P12图1-2-3和活动内容,并结合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1)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
点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小于地球自转线速度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7.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D.昼夜现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选做题)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课前预习】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自转
从北极上空看:时针(如下图中的图)
1.方向:自向
从南极上空看:时针(如下图中的图)
2.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为1日,即时分秒。
3.速度:
(1)地球自转角速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2)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2.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教材P11~P12和《高中地理图册》P9相关内容,完成【课前预习】。
2.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写出来。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速度的变化规律。
2.能理解昼夜的形成和昼夜交替的原因。
3.能在各种类型光照图上正确判别晨线和昏线。。
(2)比较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
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鲁教版地理学案 必修一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____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①北半球夏至日⎩⎪⎨⎪⎧一年中最大值: 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 各纬度②北半球冬至日⎩⎪⎨⎪⎧一年中最大值: 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 各纬度③春、秋分日:________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昼夜长短的变化误区警示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2)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把一年中白昼最长、 的季节定为夏季北温带国家四季: 月为春季,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季节(3)五带的划分辨一辨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日出时间为5时,则当地该日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且与海口相比白昼较短。
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典例导入 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
B,C,D。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填“变大”或“变小”)。
五带将怎样变化?疑难剖析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
高中地理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鲁教版必修1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及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复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自转方向、速度周期及地理意义。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读图“阳光花园”正午太阳变化示意图,思考问题:“阳光花园”一楼在六月份阳光充足,到了一月份阳光怎么就被前排楼房挡住了呢?[讲授新课]:一、地球的公转【观察】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速度等特点,并试着回答。
【讲述】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
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
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
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
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公转的
. A
23°26'
23°26'
c
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H) 的分布规律
二、空间变化规律 1、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间)
以直射点为中心,分别向南北两侧 呈等距离对称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节 气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时 间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课堂思考:
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 A 海口 B 汕头 C上海 D北京 (假如是夏至日呢?海口什么时候H=90度,一年有 几次可以等于90度?)
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54′N), 新 加 坡 ( 1°N ) , 汕 头 ( 23°26′N ) , 海 口 (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 是( ) A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二、空间变化规律 1、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 律(同一时间) 2、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 律(同一时间) 三、时间(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正午太阳 Nhomakorabea度的概念
太阳高度角( h )
太阳光线
h
地平面
白天:
h>0
思考:一天中
晨昏线上: h=0
以直射点为中心,分别向南北两侧呈等 距离对称递减
2、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同一时间)
同一天,在同一纬度上的所有点正午太 阳高度(H)相同
33°26' N
P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鲁教版地理必修1学案: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意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规律;通过绘图分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变化规律【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见上图)。
(2)写出地球由A点出发经B点再回到A点所用时间:______ __。
(3)读图理解并掌握下表: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最B点7月初最2.(1)黄赤交角(如下图)(2)影响Ⅰ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⑫__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
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a.移动轨迹b.周期:⑬________,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角:⑭____________与⑮________之间的夹角。
(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⑯______。
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⑰____________的南北移动。
3.变化规律(1)时间变化节气规律 夏至日 由⑱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 由⑲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春分日和秋分日由⑳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 (2)纬度(空间)变化【探究一】地球的公转1.2010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
在图上画出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表示地球,同时画出地轴)。
【探究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的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1/2热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北(南)寒带的范围。
(4)黄赤交角变大变小对五带范围的影响是 什么?【解惑提高】黄赤交角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2022-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9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目标导航课标要求目标解析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2.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3、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学问回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缘由。
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四季和五带是怎样形成的?学习学问阅读P18教材第一自然段内容,结合上两节所学分析完成:地球公转地球自转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五带小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运用学问1、四季更替的根本缘由在于( )A. 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自转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2、地球表面某地点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少一般利用()来衡量。
①正午太阳高度②当地地理纬度③当地地理经度④太阳高度⑤海拔高度⑥昼夜长短A. ①③④⑥B. ①⑥C. ①④⑤⑥D. ①②③⑥◆自主探究二: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学习学问阅读P18-19“学问窗”内容,结合图1-3-11“四季的划分”,思考:1、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太阳高度最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太阳高度最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
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
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头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____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①北半球夏至日⎩⎪⎨⎪⎧一年中最大值: 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 各纬度②北半球冬至日⎩⎪⎨⎪⎧一年中最大值: 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 各纬度③春、秋分日:________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昼夜长短的变化误区警示 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区别(1)昼夜现象与地球为不透明球体有关,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它们都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赤道地区最小,纬度越高,变化越大,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2)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把一年中白昼最长、 的季节定为夏季北温带国家四季: 月为春季,依次每3个月为一个季节(3)五带的划分辨一辨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日出时间为5时,则当地该日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且与海口相比白昼较短。
考点一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典例导入 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的节气名称和所在的纬线名称。
B,C,D。
(2)写出∠α的度数和表示的含义以及存在的结果。
(3)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填“变大”或“变小”)。
五带将怎样变化?疑难剖析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
(2)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和速度及五带范围的影响(3)黄赤交角对气候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等气候。
(4)黄赤交角变化对四季五带的影响若黄赤交角为零,地球上将不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特别提醒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①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2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21热带范围。
②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③μ=α=90°— 极圈的纬度数=晨昏线的纬向移动角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考点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主题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典例导入 2.(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①③D .③①②疑难剖析 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③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需时间较少,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运行时间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2)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以上可概括为: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
主题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典例导入 3.图1为“甲、乙、丙三地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1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2)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疑难剖析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由图可知:(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由此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即近大远小(离直射的纬线越近越大,越远越小)。
(2)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3)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空间图示(2)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曲线图示Ⅰ.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图甲中:①北回归线;②代表23°26′N~66°34′N之间的地区;③代表北极圈;④代表北极点。
Ⅱ.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图乙中:①代表南回归线;②代表23°26′S~66°34′S之间的地区;③代表南极圈;④代表南极点。
Ⅲ.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图丙中:①代表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②代表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思维拓展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正午太阳高度则是一天中太阳最高时的高度,即当地正午的太阳高度。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上);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在一天当中,由日出至正午太阳高度增加,正午至日落太阳高度减小,不同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具有不同特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1)位于极昼区的极点的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2)正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各地,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
(3)极昼区除极点和正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各地外,各地太阳高度均在0°以上,且0时最小,12时最大。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ΔH=23°26′+Φ(Φ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确定房屋朝向——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
(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地区,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阴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使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
考点三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典例导入 4.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成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当日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1)~(2)题。
(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天空B.正午时,太阳直射当地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2)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B.此日从乙地向北,昼越来越长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疑难剖析1.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1)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考点四 与地球公转运动相关的主要计算问题 主题1 昼夜长短的计算典例导入 5.下图是“巴黎(采用东一区区时)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判断出巴黎的经度是 ( )A .27°30′WB .27°30′EC .2°30′WD .2°30′E(2)这一天巴黎的夜长约是 ( )A .8小时B .10小时C .12小时D .16小时疑难剖析1.根据昼(夜)弧的长度计算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2.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计算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23.昼夜长短的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
(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40°N 的昼长等于40°S 的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