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101页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总10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 ≌△DBC.【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4练习.【探研时空】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疑难解析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3.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教具准备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1) (2)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教学过程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教师活动】(出示教具)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理论认知】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信不信?【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1.画线段取B′C′=BC;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3.连接线段A′B′、A′C′.【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 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证明:∵D是BC的中点,∴BD=CD在△ABD和△ACD中∴△ABD≌△ACD(SSS).【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问题思考】已知AC=FE,BC=DE,点A、D、B、F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8练习.【探研时空】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疑难解析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11.2.2 三角形全等判定(SAS)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领会“边角边”判定两个三角形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重、难点及关键1.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难点:应用结合法的格式表达问题.3.关键:在实践、观察中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教具准备投影仪、直尺、圆规.教学方法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操作分析【动手画图】【投影】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生活动】动手用直尺、圆规画图.已知:∠AOB.求作:∠A1O1B1,使∠A1O1B1=∠AOB.【作法】(1)作射线O1A1;(2)以点O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3)以点O1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1A1于点C1;(4)以点C1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1;(5)过点D1作射线O1B1,∠A1O1B1就是所求的角.【导入课题】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连接CD、C1D1,回忆作图过程,分析△COD和△C1O1D1•中相等的条件.【学生活动】与同伴交流,发现下面的相等量:OD=O1D1,OC=O1C1,∠COD=∠C1O1D1,△COD≌△C1O1D1.归纳出规律: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评析】通过让学生回忆基本作图,在作图过程中体会相等的条件,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使学生的知识承上启下,开拓思维,发展探究新知的能力.【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作法.【教学形式】操作感知,互动交流,形成共识.二、范例点击,应用新知【例2】如课本图11.2-6所示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侧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显示例2,分析:如果能够证明△ABC≌△DEC,就可以得出AB=DE.在△ABC和△DEC中,CA=CD,CB=CE,如果能得出∠1=∠2,△ABC和△DEC•就全等了.证明:在△ABC和△DEC中∴△ABC≌△DEC(SAS)∴AB=DE想一想:∠1=∠2的依据是什么(对顶角相等)AB=DE的依据是什么(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学生活动】参与教师的讲例之中,领悟“边角边”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学会分析推理和规范书写.【媒体使用】投影显示例2.【教学形式】教师讲例,学生接受式学习但要积极参与.【评析】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三、辨析理解,正确掌握【问题探究】(投影显示)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教师活动】拿出教具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本质.操作教具: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合在一起,•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线BC的端点B重合,适当调整好长木棍与射线BC所成的角后,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起来(课本图11.2-7),出现一个现象:△ABC与△ABD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相等的条件,但△ABC与△ABD不全等.这说明,•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操作教具、发现问题、辨析理解,动手用直尺和圆规实验一次,做法如下:(如图1所示)(1)画∠ABT;(2)以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T于C、C′;(3)•连线AC,AC′,△ABC与△ABC′不全等.【形成共识】“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形式】观察、操作、感知,互动交流.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0练习第1、2题.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请你叙述“边角边”定理.2.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是:首先分析条件,•观察已经具备了什么条件;然后以已具备的条件为基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来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边或角对应相等,再设法证明这些边和角相等.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5习题11.2第3、4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其中右边部分板书“边角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题.11.2.3 三角形全等判定(ASA)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过程,能运用已学三角形判定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几何推理意识,发展思维,感悟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应用“角边角”、“角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2.难点:学会综合法解决几何推理问题.3.关键:把握综合分析法的思想,寻找问题的切入点.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直尺、圆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在情境问题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巩固学习【知识回顾】(投影显示)情境思考:1.小菁做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风筝,其中∠EDH=∠FDH,ED=FD,•将上述条件注在图中,小明不用测量就能知道EH=FH吗?与同伴交流.(1) (2)[答案:能,因为根据“SAS”,可以得到△EDH≌△FDH,从而EH=FH]2.如图2,AB=AD,AC=AE,能添上一个条件证明出△ABC≌△ADE吗[答案:BC=•DE(SSS)或∠BAC=∠DAE(SAS)].3.如果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一定会全等吗?试举例说明.【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和提问.【学生活动】通过情境思考,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学会正确选择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小组交流,踊跃发言.【教学形式】用问题牵引,辨析、巩固已学知识,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激发求知欲.二、实践操作,导入课题DCB A E 【动手动脑】(投影显示)问题探究:先任意画一个△ABC ,再画出一个△A ′B ′C ′,使A ′B ′=AB ,∠A ′=∠A ,∠B ′=∠B (即使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把画出的△A ′B ′C ′剪下,•放到△ABC 上,它们全等吗?【学生活动】动手操作,感知问题的规律,画图如下: 画一个△A ′B ′C ′,使A ′B ′=AB ,∠A ′=∠A ,∠B ′=∠B :1.画A ′B ′=AB ;2.在A ′B ′的同旁画∠DA ′B ′=∠A ,∠EBA ′=∠B ,A ′D ,B ′E 交于点C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西师大版教案:确定物体的位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1页至第103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学会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理解坐标系的组成和作用。

3. 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实际操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重点: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坐标系模型、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位置。

2. 讲解方向和距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3. 讲解坐标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组成和作用。

4. 利用卡片,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5. 利用地球仪,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6.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距离坐标系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你家附近的一个公园的位置。

答案:我家附近有一个公园,它在我的学校东边,距离学校大约2公里。

2.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表示你家附近的一个超市的位置。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方向和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利用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我们身上的小尺子 青岛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我们身上的小尺子 青岛版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教学内容:教材100—101页教学提示:让学生课前测量身上不同部位的长度,加深谜语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合作测量身体上一些不部位长度的活动过程,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活动中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应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

难点:运用身上的小尺子进行测量,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尺子学生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生:我知道,我们前天学习的时候知道了,我的小手指的宽大约是1cm,要是没有尺子,我可以用我的小手指来量。

生:我还知道,我的两手平伸,稍微向里面一点,就是一米。

师:你身上还有别的尺子吗?刚才那个同学用小指的宽度来测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其实,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个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脚长、拳头一周的长度、一拃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二)探究新知活动二:分组测量,做好记录。

学生按照表格要求分组活动。

单位:厘米1号同学2号同学3号同学4号同学拳头一周的长度脚长一庹长(两臂伸开)一拃长身高学生在测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如:在测量伸开手臂的长度时,被测量的学生的双臂要伸直,十指要伸开;测量身高时,头不能抬太高,也不能太低;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拉直等。

4.1《比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4.1《比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4.1《比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呈现一份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 4.1节《比的意义》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教材第101页的例题以及练习题。

主要内容包括比的定义、比号、前项、后项以及比值的概念。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并能够正确书写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够正确书写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的各部分名称的理解与记忆,比值的计算。

2.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值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比较身高、体重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的方式。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翻到课本第101页,自主阅读比的定义和各部分名称。

3. 课堂讲解:a. 讲解比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b. 讲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号、前项、后项、比值。

c. 示范书写比,强调比号、前项、后项的顺序。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第101页的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

7. 课后作业:课本第102页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比的定义2. 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号、前项、后项、比值3. 比的书写方法:比号、前项、后项的顺序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课本第102页的练习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书写方法。

在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课后作业进行拓展延伸。

二年级《搭配》一课的数学教案

二年级《搭配》一课的数学教案

【导语】做⼀份好的教案,可以让⽼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够强⼤的⾃信。

⽽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独到的见解,可能你的见解是最先进的⼀种⽅式说不准呢?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1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使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数学语⾔表达⾃⼰的观点。

3.培养学⽣全⾯、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有顺序、全⾯的地思考问题并⽤数学语⾔及符号清楚地表达⾃⼰的观点。

【教学过程】 ⼀、情境导⼊ 1.导⼊。

(课件出⽰密码门) 师: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门⼝,发现门紧锁着,想要出门必须先破译门锁上的密码。

这密码是由四个数字0、7、8、9组成的⼀个两位数,猜⼀猜可能是哪个密码。

问:如果不告诉你正确的密码,⾄少需要试⼏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 师:要求⾄少需要试⼏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实际要知道什么? (⽤0、7、8、9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两位数) 2.课堂实践,破解密码。

师:请⼤家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序的组合:有的写的数重复了,有的少写了⼀些数) ⼆、新课讲授 活动⼀摆⼀摆、写⼀写——探索搭配 1.感知搭配。

师:你们做事情真是细⼼,你们是⽼师学习的好榜样。

下⾯就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数。

(把写的有顺序的数放⼀起,把⽆序写的数放⼀起) 师:为什么⼤家的结果会不同呢?⼤家议⼀议。

2.操作理解。

师:下⾯咱们⼀起来验证⼀下,动⼿摆⼀摆,看看到底有多少种搭配⽅法。

(给学⽣提供数字卡⽚让学⽣⾃⼰动⼿操作) ⽣反馈(上台操作展⽰),学⽣在摆时引导学⽣⼀种⼀种的数出来。

操作完后引导学⽣进⾏评价:谁来评价⼀下他摆的怎么样?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摆的怎样?你觉得应该怎样摆能让⼈很清楚的数出有9种搭配⽅法? 师:⽐较⼀下这两种摆法,哪种更好呢?好在哪? 最后引出:我们在搭配中要按顺序,搭配时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才能准确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 竖式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竖式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竖式教案人教版教科书101页例6、例7、例8及“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解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

2、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迁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探索新知,培养创造精神。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体会到美。

教学重点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表内乘、除法口算:7385204729873663246379643426562、指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井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

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2、教学例6:(1)出示例6横式:59=(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因数与因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在模式等号后写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

学生可互相讨论。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

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 先写因数5;② 再写因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③ 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④ 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⑤5乘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位上的“4”写在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⑤ 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市优质课获奖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量筒、长方体和正方体水槽、水、西红柿、橡皮泥、探究表格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情境创设: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曹冲称象”故事。

师:小曹冲没有直接称量大象的重量,而是用了一种我们数学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交流明确:曹冲用了“转化”的数学方法。

2.引入课题。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已经学习了规则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算法,可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物体,他们的体积都无法直接计算出来,那么他们的体积究竟该如何计算呢?我们是不是也能用“转化”的方法找到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拿出不规则橡皮泥,这是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有没有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1)全班交流方法:学生汇报: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因为长方体的体积我们会计算,不规则的橡皮泥转化成长方体,橡皮泥体积也转化成了长方体体积。

(2)师小结:这个同学讲得真好,当我们碰到新问题时不能解决,可以把把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

在这里,我们把一个不规则物体变成一个规则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就用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与老师面对面教案

与老师面对面教案

与老师面对面教案教案:与老师面对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中的第101页。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勇气和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分蛋糕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蛋糕的每一部分。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第101页的例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解题,理解分数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面对面交流(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他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意义1. 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2. 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异分母分数比较:先通分,再比较七、作业设计1. 请用分数表示下列物品的一部分:蛋糕饼干苹果2. 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2/5 3/54/7 5/7答案:1. 蛋糕:1/2,饼干:1/4,苹果:1/22. 2/5 < 3/5,4/7 < 5/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老师应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食物、分配资源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新版二年级上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模板

2023新版二年级上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模板

2023新版二年级上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模板2023新版二年级上数学表内乘法一教案模板1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出示卡片)9×5= 8×7= 7×6= 4×9= 3×6= 5×7=4×8= 3×4= 6×8= 4×7= 9×9= 8×5=3×7= 4×5= 5×6= 8×9=(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 ○ ○ ○ ○○ ○ ○ ○○ ○ ○ ○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5×4=20(个)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乘数乘号乘数积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

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6×9= 9×8= 5×5= 8×6= 3×2= 7×7=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总复习2 101-102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总复习2  101-102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总复习2 101-102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3.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习新课(1)让学生独立完成101页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2)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讲解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4)让学生完成102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4.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总复习2 101-102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或减起;3.哪一位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4.哪一位不够减从上一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注意事项:1. 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3.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明确数量关系。

2019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101页文档资料

2019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101页文档资料

2019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 标-第 -一 -网1 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周长和面积对比教案

周长和面积对比教案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案与反思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101页例1教学目标:1 、使学生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辩论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具:奖状、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小黑板。

学具:长方形纸(同上)每组一份、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表格纸2张、长1厘米的小棒16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优秀班级体奖状)我班今年被评为了优秀班级体,这是学校颁发给我们的奖状,它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形。

师:现在老师想给这张奖状做一个镜框挂在墙上。

如果镜框四周包上铝合金条,面上镶上一块玻璃,请同学们为老师参谋一下,我要买多少的铝合金条?多大一块玻璃?并且买的合适而没有浪费。

想一想,买这些材料之前,要先算出这张长方形奖状的什么?生:周长和面积。

师:谁知道周长和面积都有哪些不同呢?生: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和,而面积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长方形图形的平面的大小。

师:你说的真棒。

可见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么周长和面积究竟还有那些不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二、亲身体验,比较不同1、面积和周长概念的比较。

(1)周长的概念。

师:谁给同学们指一指这个长方形奖状的周长。

(指一生到前边边指边说)师:谁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

生:长方形或正方形四条边的总和。

(多找几个学生说)板书:意义四条边长度的和师:请同学们同桌互相指出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的周长。

生:【活动】(2)面积的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那么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呢?(请一人摸一摸奖状的面,把奖状的面积指给同学们看)师:请同学摸一摸自己课本封面和课桌面的面积的大小. 生【活动】师: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生:四条边围成图形的平面的大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苏教版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0页至101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学生将学习如何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华有3个苹果,他想知道这3个苹果的2倍是多少,请同学们帮帮他。

”2. 讲解:在黑板上展示这个问题,并用粉笔写出解答过程。

写出3个苹果,然后写出一个乘法算式3×2,计算出答案6。

向学生解释,这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3.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练习类似的题目。

例如:求5的3倍是多少,求7的2倍是多少等等。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小明有5个篮球,他想知道这5个篮球的2倍是多少,请同学们帮帮他。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一个乘法算式,例如3×2=6,并旁边注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七、作业设计(1)8的3倍(2)7的4倍(3)6的5倍答案:(1)8的3倍=24(2)7的4倍=28(3)6的5倍=302. 题目:应用题小华有10个橘子,他想知道这10个橘子的3倍是多少,请计算并回答。

答案:10个橘子的3倍=3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等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析的细节。

《总复习1 100-101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总复习1  100-101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总复习1 100-101页》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100-101页的复习题。

2. 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教学重点:1. 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 学生翻开课本100-101页,浏览复习题。

二、复习题讲解1. 老师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思考解题过程,并积极参与讨论。

三、小组合作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些题目进行讨论。

2.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 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知识梳理1. 老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 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知识梳理。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100-101页的复习题。

2. 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题的讲解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老师要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在知识梳理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8单元 1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8单元 1数学广角——搭配(二)-人教版

1数学广角——搭配(二)第1课时稍复杂的排列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稍复杂的排列。

(教材第101页例1)二、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探索排列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101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是组成两位数,并且不能有重复数字。

强调:0不能在首位,因此,十位上的数字只能是1、3、5这3个数,个位上的数字可以是0、1、3、5这4个数。

师:满足要求的两位数有哪些呢,如何才能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呢?(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成满足要求的两位数,比如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字取值,再分别写出此时个位上的数字的可能取值。

师:如果十位上是1,个位上可以取哪些值?(点名学生回答,板书学生答案)师:如果十位上是3或5呢?(点名学生回答,板书学生答案)师:通过我们上面的步骤,同学们认为还有考虑遗漏或者重复的两位数吗?(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明确,所有满足条件的两位数都已经列举出来了,没有重复和遗漏。

因此,用0、1、3、5这四个数一共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板书: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师:通过上面的解题过程,同学们能归纳总结下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吗?写数时有哪些注意问题呢?(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能有效避免重复和遗漏。

当数字中有0时,注意0不能放于两位数的十位上;当十位上已选择某一个数字时,个位上就不能再用这个数字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1页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1页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1页教案————————————————————————————————作者:————————————————————————————————日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1页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1页例4、例5、例6,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除法进行验算,会利用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3.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4.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插图的放大图和有关习题的幻灯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25divide;5=160divide;40=25times;5=40times;4=2.求未知数x.xtimes;6=15615times;x=1203.说一说: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部分内容的?二、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初步学会了如何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进行新课(一)引导探究例41.出示例4的月饼图并提问:你能根据插图提出哪些问题?2.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3.教师组织交流并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如:(1)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有18个月饼和3个盒子)(2)18个月饼,准备平均放在3个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多少个?怎样列式解答?18divide;3=6(个)(3)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4.分小组改编应用题并思考:把上面第(2)题改编成另外两道应用题,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说明这道题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怎样求?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是多少?5.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本组改编的题目和对思考题的理解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另外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6.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组织学生结合刚才的讨论和教师的板书,观察这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归纳概括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7.记住三个关系式: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的改写,由一个关系式推导出另外两个关系式,教给学生记忆的策略.8.练习:(1)把下面的除法算式改写成一个除法算式和一个乘法算式.350divide;7=488divide;61=(2)填表(3)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用两种方法验算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1008divide;24=322540divide;52=48教师:你是怎样验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验算?(二)独立自学例5.1.教师出示例5的题目:求280divide;x=56中的未知数x.2.学生独立解答.3.讨论:(1)你求未知数x时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是求除数,除数=被除数divide;商)(2)你怎么知道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把求出来的未知数x的得数代入原来式子的左边,如果左边也等于右边的56,就说明解答是正确的.)4.同桌的同学相互出两道题进行交换解答,再交换验算.(三)独立学习例61.出示例6的题目:一个数除以48得15,这个数是多少?2.学生独立解答.3.同桌的同学围绕下面的问题讨论、交流:(1)第一步做什么?要求的这个数用什么来表示?(2)列等式的根据是什么?(3)怎样求未知数x?为什么可以这样求?(4)怎样判断自已的解答是否正确?4.推荐一个同学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这道例题.四、巩固练习1.第99页做一做第1、2、3题.2.(1)什么数是28的36倍?(2)1980是什么数的36倍?3.练习二十三第1~4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什么作用?如何利用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一个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中的未知数x?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对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在复习环节中,重点复习了有关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简单应用,为学生学习本节课作好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准备.在新课教学中,例4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的重点摆在第一幅图的分析指导和归纳、概括关系式两个环节上,通过板书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三者的关系;例5以学生独立自学为主,教师重点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可以那样计算的道理和思考的一般步骤.例6也是让学生独立自学完成,教学的侧重点是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列式和求x的根据,知道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对于具体的解题方法则由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讲解.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对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意义、思考方法等进行全面小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101页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1页例4、例5、例6,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2.能够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对除法进行验算,会利用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3.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4.提高学
生合作、交流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插图的放大图和有关习题的幻灯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
算.125&#247;5= 160&#247;40=25&#215;5=
40&#215;4=2.求未知数x.x&#215;6=156 15&#215;x =1203.说一说: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学会这部分内容的?二、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初步学会了如何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方法,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进行新课(一)引导探究例41.出示例4的月饼图并提问:你能根据插图提出哪些问题?2.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3.教师组织交流并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如:(1)
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有18个月饼和3个盒
子)(2)18个月饼,准备平均放在3个盒子里,每个盒子
里放多少个?怎样列式解答?18&#247;3=6(个)(3)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4.分小组改编应用题并思考:把上面第(2)题改编
成另外两道应用题,同时,教师提出要求:说明这道题
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怎样求?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
除数、商分别是多少?5.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本组改编的题目和对思考题的理解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把另外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6.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组织学生结合刚才的讨论和教师的板书,观察这
三个算式之间的联系,归纳概括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 7.记住三个关系式: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的改写,由一个关系式推导出另外两个关系式,教给学生记忆的
策略.8.练习:(1)把下面的除法算式改写成一个除法
算式和一个乘法算式.350&#247;7= 488&#247;61=(2)填表
(3)根据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用两种方法验算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1008&#247;24=32 2540&#247;52=48教师:你是怎样验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验算?(二)独
立自学例5.1.教师出示例5的题目:求280&#247;x=56中的未知数x.2.学生独立解答.3.讨论:(1)你求
未知数x时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是求除数,除数=被除数&#247;商)(2)你怎么知道自
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把求出来的未知数x的得数代入原来式子的左边,如果左边也等于右边的56,就说明解
答是正确的.)4.同桌的同学相互出两道题进行交换解答,再交换验算.(三)独立学习例61.出示例6的题目:一个数除以48得15,这个数是多少?2.学生独立解答.3.同桌的同学围绕下面的问题讨论、交流:(1)第
一步做什么?要求的这个数用什么来表示?(2)列等式的根据是什么?(3)怎样求未知数x?为什么可以这样求?(4)怎样判断自已的解答是否正确?4.推荐一个同学当
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这道例题.四、巩固练习
1.第99页“做一做”第1、2、3题.2.(1)什么数是
28的36倍?(2)1980是什么数的36倍?3.练习二十三第1~4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什么作用?如何利用除法各部分间
的关系求一个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中的未知数x?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各部分间的
关系和对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的基础上
教学的,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在复习环节中,重
点复习了有关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其简单应用,为学
生学习本节课作好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准备.在新课教
学中,例4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引导
的重点摆在第一幅图的分析指导和归纳、概括关系式两
个环节上,通过板书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三者
的关系;例5以学生独立自学为主,教师重点使学生知
道为什么可以那样计算的道理和思考的一般步骤.例6
也是让学生独立自学完成,教学的侧重点是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列式和求x的根据,知道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对于具体的解题方法则由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讲解.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对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意义、思考方法等进
行全面小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