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课时作业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六单元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件

统编版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二 第六单元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件

【深化点拨】医疗保障是解除国民疾病后患并提高其身体素质的 制度安排,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医疗保障制度是否健全 和完善,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
知识点二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任务驱动·基础认知】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影响
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 的改善
——摘编自朱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特点 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特点: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保障覆盖面和受益人群范围逐 步扩大;政府注重利用法律法规保障民众基本权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完 善提高。作用: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2.(2021·天津高二检测)“鉴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 用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 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C.遏制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 D.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
西方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其药品供应也得到了基本 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逐步把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加大 医疗扶贫力度,有效缓解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情境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情境一】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 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 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 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直观认识;
3.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模拟医疗保险办理、疫情防控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分析不同时期医疗卫生体系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掌握传染病、非传染病的主要类型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了解疫苗、抗生素等医疗技术的重要作用;
3.理解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4.分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是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卫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及其重要作用;
3.掌握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4.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医疗卫生问题。
(三)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例如,通过介绍我国抗击非典、新冠病毒等疫情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了解医疗卫生体系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1)简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列举三种传染病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分析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1955年5月,山西省高平县某乡成立卫生保健站,经费来源主要有三:农民群众的保健费、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益金和医疗业务收入,社员看病时只收药费。

该举动得到卫生部肯定,并在我国部分地区推广。

由此可知,当时农村()A.生产关系调整推动社会保障变革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C.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以解决D.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1980年,国家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进一步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的指导原则。

这有利于()A.强化全民的卫生意识B.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C.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D.形成多元主体办医格局3.1951年,我国成立卫生宣传处,负责组织协调国家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山西在1952~1955年间训练群众性卫生防疫人员14万人、乡村卫生员5032名。

山东德州平原县组织17个剧团下乡宣传,使得全县84%的人口都受到卫生教育。

据此可知,新中国爱国卫生运动()A.满足了群众基本医疗需求B.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C.解决了城乡卫生防疫问题D.为强化民众卫生意识创造了条件4.1952年,由非政府组织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在美国问世,该手册共130页,列举了106 种精神疾病。

2013年,该手册第五版付印,其篇幅也达到947页。

这表明现代美国()A.基础医学突飞猛进B.注重公共卫生建设C.全民卫生观念增强D.愈发关注精神卫生5.1940年底,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规定了产妇待遇、婴儿保育、托儿所设立的要求等,要求各级政府设保育员,专司孕母、产妇、儿童的调查、登记、统计、卫生、保护等工作。

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重视母婴健康工作B.坚持理论联系实践C.完善医疗保障体系D.倡导文明生活方式6.《德国史纲》写道: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十五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十五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十五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价格低廉。

这一变化说明( )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院的全面普及2.1949~1952年,在中央防疫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地迅速掀起了群众性卫生运动的新高潮,即“除四害运动”。

仅半年里,全国就清除垃圾1500多万吨,共扑鼠4400多万只,消灭蚊、蝇、蚤共200多万斤。

60年代初,我国全面消灭了天花,白喉和百日咳的发病率也逐年降低。

这反映出( )A.文学与艺术事业繁荣B.国民经济基础全面高速发展C.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D.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3.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大量不脱离农业集体劳务、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到1975年全国已有150多万名。

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都能拥有2名深受群众欢迎的“头戴草帽身背药箱、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出现( )A.提高了国家整体的医疗卫生水平B.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C.推动了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发展①爱国卫生运动消除了困扰民众的重大疾病②群众性运动促进了卫生管理机构发展③爱国卫生运动与城市环境治理相结合④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80年的62.8岁增长到2019年的72.6岁,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9年的77.3岁。

其原因是( ) A.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B.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C.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D.中国医学水平领先世界6.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村掀起了“两管、五改”工作,“两管”就是管水、管粪,“五改”就是改良饮水、厕所、畜圈、炉灶、环境。

这项工作( )A.解决了农村公共卫生问题B.顺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C.利于强化农民的卫生意识D.体现了乡村成为医疗工作的重点7.1953年,江西省通过宣传、调查和预防实验,普及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A.新中国的医疗技术领先世界
B.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C.西医必须学习中医才能发展
D.中、西医团结合作能够取长补短
3.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下列对于人口增长原因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
③乡村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改进④净化饮用水和科学处理垃圾与污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鉴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本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是阎锡山在太原创办的一所纯授西医的高等学校,它的前身是1919年8月创办的“以中医为主,兼授西医,以期发明中国医理,改进中国医术”为目标的山西医学传习所,后随着西医的逐渐深入,进而转变成为一所纯授西医的高等院校。私立川至医专的设立()
A.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B.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A.国家重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B.民众缺医少药问题愈发突出
C.农民投身经济建设热情高涨D.中医药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承
15.20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爆发鼠疫,俄国和日本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名,要求独立主持东北防疫事宜。外务部施肇基坚决反对俄、日的主张,并进一步提出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堵住列强之口,而且主持东北防疫的绝不能是外国人。由此可见,当时东北的防疫()
A.坚决反对国际医疗援助B.遏止了西方列强侵华野心
C.关乎到民生与国家主权D.确立了近代公共防疫体系
16.“人民医疗为人民,强大祖国才可靠,医疗制度要完善,政府引导不可缺,卫生组织要做好,各级服务不能少,医疗保障有基础。”下列对中国卫生组织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20世纪初,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是()A. 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B. 西医在中国的普及C. 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D.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2、以下关于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B.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C. 21世纪初,我国提出“医疗卫生事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D. 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了“公费医疗”制度3、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特征?A、普及性B、公益性C、私人化D、专业化4、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各国逐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应的卫生防疫机制。

这一时期的卫生防疫机制主要以预防为主,而非治疗。

以下哪项措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卫生防疫理念?A、大规模接种疫苗B、大规模治疗疾病患者C、加大医疗物资的供应D、推动环境整治和卫生教育5、阅读以下材料:A. “20世纪初,中国医学教育开始将‘西学’(西医)作为教学内容,而‘西学’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中医。

”B.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

”C. “1978年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机制逐步引入。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中国医学教育在20世纪初发生了变革。

B.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完善。

C.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市场机制得到了充分运用。

6、以下哪项不属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A. 提高人均寿命。

B. 保障公民健康。

C. 促进社会稳定。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摘编自郭岩等《全球卫生及其国家策略研究》
[观点解读]史料说明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相互联 系和依存进一步加深,全球性的疾病问题和生态问题增多,并日益成为各国面临 的共同问题,因此“全球卫生”取代“国际卫生”,适应了解决全球性卫生问题的需 要。
【史论阐释】 一、西方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史料证史——新中国现代卫生防疫体系建立 史料 自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就开展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①,大力推行种痘, 进行霍乱、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国家不仅注意城市公 共卫生的发展②,而且在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县设卫生 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任务③。这些基层机 构的卫生医务人员相互配合,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公共卫生活动④,成功执行公共 卫生计划。通过努力,我国逐步组建了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比 较完整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⑤。
合作探究
【体系构建】
主题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及其影响
【史料探究】 1.问题探史——西方国家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史料 北美地区早期的医院是居民个人出于非营利的目的自愿筹建 的。……1798年,美国联邦政府真正介入卫生保健领域。19世纪中叶,美国出现 的城市化和移民浪潮加剧了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蔓延,从1866年开始,纽约等许多 城市和州建立了卫生委员会,担负公共卫生方面的责任。1873年,美国各种类型 的医院仅有178所,199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5 579所。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2.了解“两大特点”:全方位、普惠性 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历史解释、
3.理解“三重影响”:健康状况改善;生活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人民日报 2020年1月28日
西方民众“反口罩、反 5G、反疫苗、反封锁”
的示威游行
【练习】
1. (2020·天津·高考真题)1910~1911年 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 报》刊载了天津官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 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 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报刊宣传
《经济与社 会生活》
医 农 工 商 住 行
Ⅴ 医疗与 公共卫生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

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概念解读
橄榄叶: 一圈橄榄 叶象征着 世界团结 一致守卫
蛇杖:古希 腊医神埃斯科 拉庇俄斯手持 蛇杖治病救人、 云游四方
一、现代医疗卫Biblioteka 体系的建立 中西方医疗资源比较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2.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
中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为国家免费提供,所有适龄儿 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
12种疫苗可以预防新生儿乙肝、结核病 性脑膜炎、乙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 疹、流行性腮腺炎、乙脑、流脑、甲肝 等12种传染病的感染。
C
4.我国规定对于1岁以内儿童接种卡介苗、脊
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活
疫苗,以防治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等传染病的发
生。这种进行防接种的方式称为( )
A.自然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计划免疫
D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
随后,我会提出一系列思考性问题,如:“你们认为医疗卫生事业对社会生活有哪些影响?”“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我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发展、医疗制度的改革等方面。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过程,包括我国医疗卫生政策的发展、医疗制度的改革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2.理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细节上,对于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学生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接触过医疗卫生知识,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2.通过实例讲解,展示医疗卫生事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如疫情防控、健康扶贫等。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6.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组反映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图片,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赤脚医生、改革开放后的医疗制度改革、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等。通过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在案例设计中,我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人性化的语言进行阐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时,案例中避免使用机械性的机器语言,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构成,如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
2.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历史变迁,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政策的演变;
2.强调作业的完成要求,如字数、观点明确等;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的案例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贴近生活:案例以我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为主线,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案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
5.教学目标明确:本案例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展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案例中设置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让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程中的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

唯物史观: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史料实证:认识公共卫生观念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

知识梳理1.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西方国家①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

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②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

③二战后,各国推广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北欧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为民众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物质支持。

(2)现代中国①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

②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国家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

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有效缓解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③大力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使全民病有所医。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①西方发达国家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为治疗一系列威胁人们健康的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

重视防疫工作,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乃至较彻底的消除。

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增长。

②现代中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成就。

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①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建设,培养个人卫生习惯。

②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①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传染病的预防、食品药品与公共卫生的监管,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取得巨大进步。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一、巩固基础知识点1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2023辽宁鞍山二模]德国著名卫生学家弗兰克(1745—1821)就提出政府在保护和增进公民健康的问题上有道德责任。

19世纪,公共卫生问题在西欧颇受关注,医学界一些学者从理论上阐述公民健康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D.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2.[2023天津武清区月考]1950年起,国家拨巨款成立并完善了专门研究防疫制品的北京、长春、兰州、成都、武汉、上海等地的大型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检定所,还在全国县以上行政单位建立了防疫站,在有地方性流行病的省、区、市陆续建立防治站和专科医院。

这些举措( )A.有利于改善城乡医疗资源的不均衡B.推动了我国防疫体系的正规化建设C.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科研体系D.使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大幅度降低3.[2023湖南岳阳三模]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分类表。

据此可知( )类别主要享受对象资金主要来源合作医疗(互助保险制)农民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劳动保险医疗(企业保险制)企业单位的工人和职员企业福利费留成公费医疗(国家保健服务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预算支出A.国家培养全民卫生健康意识B.城乡医保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D.国家治理市场化机制初步形成知识点2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4.[2023重庆八中月考]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截至2003年底,全国有各类体育场馆85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已达1 914.5亿元。

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体现了( )A.中国体育强国梦的实现B.群众运动推动健康理念普及C.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D.人民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5.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图是1952年的宣传画——《人人防疫,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该宣传画可以反映( )A.农民阶级反帝卫国意识的高涨B.防疫是当时对美斗争主要任务C.新中国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完备D.国际形势和卫生宣传紧密联系6.1988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法》,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引入竞争和激励体制,强调个人在医保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倡多种形式的医保,将互助、风险共担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后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后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历史年级高二学期春季课题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作业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公共卫生治理工作。

各大城市都组织了大规模的卫生防疫宣传活动,以宣传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健康的关怀和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宗旨为重点。

这些做法()A.推动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形成B.有利于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C.使抗疫医疗队伍得到了扩充D.迅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面貌2.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发现的能够有效抵抗疟疾,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的新型药物是()A.青霉素B.阿莫西林C.青蒿素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3.下列生活景象,在21世纪初中国没有出现的是()A.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B.科学处理污水与粪便C.普通人也重视心理健康D.城乡均享受公费医疗4.201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截至2011年年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医保”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3亿,比预定目标增加3000多万,参加率达到了95%左右,超过计划5个百分点。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有利于()A.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5.1992年,中国开始要求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家长支付。

2002年,乙肝疫苗免费,但家长仍需支付少量接种费。

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全国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全部免费。

这体现了我国()A.各层级医疗机构的建立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C.基本医疗体系日益改善D.公共疾病防控力度加大6.下图为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1.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的状况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

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颁布。

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 )2.下面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

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具体措施《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预防和一些卫生保1941年11月健知识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1942年5月和防治制度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3.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该地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

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卫生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

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4.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说明我国( )5.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计划,目前我国实施的基础免疫计划中有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儿童可以免费接种这些疫苗。

这表明( )6.“人民医疗为人民,强大祖国才可靠,医疗制度要完善,政府引导不可缺,卫生组织要做好,各级服务不能少,医疗保障有基础。

”下列对中国卫生组织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群众性卫生组织②中国红十字会属于群众性卫生组织③卫生监督机构属于卫生行政组织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属省人民政府管辖⑤中国医学科学院属于医学科学研究机构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7.《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要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由此可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逐渐在国家机关中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1988年,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

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629万人。

材料表明( )①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②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③中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④公费医疗已全部被医疗保险所取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9.1883年,德国通过了工业化国家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医疗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第一部《老龄和残疾保险法》。

这三大保险法的颁布( )10.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这是中国召开的首次国际卫生会议,来自英、日、俄、德、法等12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聚集一堂,确定了很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

该会议的召开( )“卫生”常与“养生”相连。

1905年,在借鉴日本等国国家卫生行政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

这表明( ) A.“卫生”“卫生”概念获得国家认同12.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等,使西北欧的人口死亡率从1800年的每千人30%左右降低到1914年的每千人15%左右。

欧洲人口数量从1750年的14000万上升到1850年的26600万。

这表明,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得益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起,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

伦敦、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84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公共卫生法,该法明确规定政府必须设立国家和地方卫生委员会,为英国的卫生改良运动奠定了改善城市卫生和市民健康状况,控制结核病、伤寒、霍乱等传染病的基础。

当时的英国社会和卫生改良运动的内容包括反对消费烈性酒,降低婴儿死亡率,进行监狱和精神病院改革,建立妇幼保健院、公立医院和药房等。

19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注重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及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

欧洲一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材料二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奠基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949年10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并颁布多项除疫法规条例,以及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1949年11月,设立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

国家注意统筹城市乡村公共卫生协调发展,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任务。

这些基层机构的卫生医务人员相互配合,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公共卫生活动,成功执行公共卫生计划。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医人才少,又多集中在城市,数量在西医十倍以上的中医大夫们活跃于乡村与城市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中西医结合成为新中国卫生医疗系统组织的指导方针之一。

通过努力,我国逐步组建了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

新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上的成绩和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获益”的“中国模式”,并在世界其他国家宣传和推广。

——摘编自胡克夫《试论新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似之处,并简析中国与欧洲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意义。

(2)根据材料,概括与英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形成“中国模式”的优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流于形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西方传教士和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在部分地区组织开展了有限的乡村卫生工作。

除此之外,红军也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理”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

截止到1956年,全国农村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发展到1万个,从业医务人员约10万人。

经过努力,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材料二“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曾设想提供政府医疗保险,但终因耗资巨大且牵涉太多资本势力而放弃。

二战后,杜鲁门提倡的国家强制性医疗保障因有“社会主义公费医疗”之嫌而作罢。

继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则认为国家计划“根本行不通”。

20世纪60年代,由于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排斥弱势群体的现象突出,覆盖弱势群体的政府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最终确立。

但随着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美国的医改重点由提高覆盖率转向减少日益膨胀的政府支出。

此后的里根、克林顿、奥巴马的医改都是在这二者之间摇摆,但始终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摘编自高芳英《美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医疗体制的变化,并简析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公共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

综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改善卫生环境,所采取的措施推动了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城市化进程使人均寿命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供水系统的改进”反映了其具备供水系统,不是缺失,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答案:B解析:表格中的防疫措施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完善,这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呈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对疫病的预防,并未提及疫情,不能得出A 项;近代卫生体系包含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仅由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预防工作无法反映这一体系的成熟,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答案:C解析:20世纪50年代,国家通过努力基本控制了西南地区长期肆虐的疟疾疫情,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疫情防控成效显著,C项正确;西南疫情的基本解决不能说明地域发展差异的缩小,也不能说明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更与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无关,故A、B、D三项错误。

4.答案:B解析:从1982年宪法做出规定到2004年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B项正确。

材料主旨并非法制建设,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享受社会福利的群体扩大,排除C项;D项中“全面”不能得出,排除。

5.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重视公共疾病的防控,在免疫计划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故B项正确。

材料只涉及儿童的疫苗接种问题,并没有提到接种疫苗后儿童的健康情况,故A项错误。

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包含很多内容,材料只涉及儿童疫苗的接种问题,故C项错误。

儿童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终生免疫,故D项错误。

6.答案:B解析:卫生监督机构属于卫生服务组织,③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由国务院管辖,④错误。

①②⑤说法均正确,故本题选B。

7.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四个最严”的要求可知,国家重视医疗卫生问题,C项正确;仅根据材料内容不能得出当前药品供应问题严重的结论,加强医疗立法只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相关法律,排除A项;B项中“完善”的说法不准确,排除;材料只是强调我国加强医疗立法并提出相关要求,无法说明“卫生事业进入新时期”,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部分发展历程,①正确;从材料中的数字来看,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比较广,②正确;中国的医疗保险系统也包含农村,农村中的医疗保险内容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③错误;公费医疗在部分城市中仍然存在,④错误。

故A 项正确。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国医疗保障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部社会保险法案的颁布有利于完善医疗保障制度,A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国家统一,排除B项;“根本改变”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这三部法案无法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初国际卫生会议召开的意义。

由材料信息可知,1911年国际卫生会议的召开,确定了很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推动了国际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