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编制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
课程标准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或选用教材、实行课程教学、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为了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贯彻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课程建设要求,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学院决定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现就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中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人才定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切实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突出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在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
二、基本原则
(一)服从人才定位,培养专业人才能力的原则
课程标准要严格遵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准确定位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使课程教学始终服务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贯彻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开发的原则
课程标准要按照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入开展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规格的调查研究,构建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有一定前瞻性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课程标准。
(三)对接职业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课程标准要通过校企合作和研究分析,特别关注与课程相关的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技术领域的要求,把工作任务、生产过程、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标准等融入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来,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四)遵循教学规律,顺应中高职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的原则
课程标准要遵循中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既要有适度的理论知识要求,又要有强化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措施。理论知识以职业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教学要规范一定的时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指导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利于推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五)充分利用资源,利于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原则
制定课程标准时,既要根据现有资源和条件,使课程标准在实际指导课程教学实施中切实可行,又要充分利用资源,并能着眼于教学条件和中高职课程的长
远发展,使课程标准在实际指导课程教学实施中,能较好地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能服务相关行业企业和技术的发展,打造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的能力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精品课程。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依据
(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二)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要求,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确定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评价要求。
(三)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四)参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标准。
四、编制课程标准的程序
(一)专题调研。根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开展行业企业岗位工种、工序、项目技术所需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调研,形成课程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资料。
(二)编写初稿。在研读教学文件资料和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课程结构的框架,把职业分析和教学任务分析转化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初稿。
(三)专题研讨。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和有关专业教师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送审稿。
(四)专家审定。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课程标准送审稿进行审定,确定为试行性课程标准。
(五)组织实施。按照试行性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组织课程实施,系(部)要建立课程标准教学台帐,及时收集、整理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
(六)修订完善。根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试行课程标准进行滚动修订,不断提高课程标准质量及实施成效。
五、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可包括课程概述、培养目标、与前后课程的联系、课程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建议(主要包含:建议教材、建议教学参考资料、教师业务素质要求、教学场地及设施要求、考核方式与标准、学习情景设计)及其它等六部分。
(一)课程概述。主要阐述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性质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以及课程类型等内容。
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述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思路应将教学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阐述课程总体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内容结构、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安排说明与考核评价方法等内容,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二)课程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是对学生课程学习预期结果的综合概括,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课程的具体体现。课程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明确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可从素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