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平衡、步行速度及ADL的关系[1]
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与下肢三维运动学及动力学相关性分析
t n Me iie 0 2 7 5 :4 2 4 7 i d cn ,2 1 ,2 () 4 - 4 o
A bsr t t ac
obet eT nlz h o e t n b te n gi fn t n ad tredmes n3 1knma ca d knt aal jci :o aaye te cr l i e e a u c o n he i n i (D ie t n i i p rn - v r ao w t i o i ec e
矩 相 关 ( < .1 。 P 0O )
结论 : ①步长是脑卒 中偏瘫患者步态异 常的重要 参考指数 ; ②髋关节 和膝关节 伸展 , 关节背伸和跖屈 是步态异常 踝 的重要表现 ; ③下肢髋 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和踝关节背伸肌群 的力量是影响步行能力 的重要 因素。
关键词
脑卒 中; 三维步态分析 ; 步行 能力 ; 运动力学 ; 康复治疗
摘 要
目的 : 通过对 脑卒 中偏瘫患者下 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 的分析 , 寻找偏 瘫患者步态特点 , 比较分 析步行能力与运动
学 和动力学之问的关 系 , 从运动力学角度探讨偏瘫 患者异 常步行 的原 因 , 寻找康复治疗 中需解决 的关键 问题 。
方法 : 选择 首次脑 卒 中后 可 以独 立步行 1 m以上 的右侧偏瘫 患者 2 例 为实验组 , 常健康 中老年人 1 例为对 照 0 O 正 6
c nto g o . Vio s se o r l r up c n y t m wih o c p ae wa u e i g i, 3 t fr e l t s s d n at D k n m ai a d k n tc nay i. i e tc n i e i a lss
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关系
T e do e lx。m us ul rt nson a d co n n r fe c a e i n lnusa e t e de i i g f t s t ot rf nc in( < 0 05) a d b l nc un ton( r h cd n acor o m o u to P . n aa ef ci P< 0. 5) of 0
ja i n,e 1 t .Gu n d n 9 a n H o pi l a a g o g 9 9 Br i s t ,Gu n h u 5 0 1 a a gz o 1 5 0,Ou n d n a g o g,C i a hn
Abta t src :Obetv ic s h eain hp mo g s a t aay i a dmoo u cin aa c u cina do h rciia jcie Tods u st erlto s isa n p si p rlss n t rf n t ,b ln ef n t n t e l cl c o o n
侧 下 肢 临床 痉 挛 指 数 、 g— y r 测 评 下 肢 运 动 功 能 , r Fu lMe e 法 Beg平衡 量 表 测定 平衡 功 能 。对 偏 瘫 下 肢 临 床 痉 挛 指 数 与 运 动 功 能 、 衡 平
பைடு நூலகம்
能 力 临 床 变 量 之 间 进 行 P a s n相 关 分 析 , 后 进 行 逐 步 回 归 分析 确定 影 响 临床 变 量 最 重 要 的 下 肢 l 痉 挛 指 数 因 素 。 结果 患者 e ro 然 临床 偏瘫侧下肢临床痉挛指数与运动功能 、 衡之间负相关( 平 P< 0 0 ) 偏 瘫 侧 腱 反 射 、 张 力 、 挛 分 别 是 下 肢 运 动 功 能 ( < O 0 ) .5 , 肌 阵 P .5 、 平 衡 能 力 ( < O 0 ) 重 要 的 决 定 因 素 。 结论 脑 卒 中 患 者 的 偏 瘫 侧 下 肢 临 床 痉 挛 指 数 可 显 著 影 响 患 者 肢 体 运 动 功 能 、 衡 的恢 P .5最 平 复, 合理 的评 价 和 改 善 偏 瘫 侧 下 肢 l 痉 挛 指 数 , 优 化 康 复 治 疗 程 序 有 重 要 意 义 。 临床 对 [ 键 词 ] 痉 挛 ; 瘫 ; 肢 ; 动 功 能 ; 衡 关 偏 下 运 平
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重点
赖步态,3~5级为非依赖步态,等级越高则步行能力越好。 3.移动能力评定:采用起立一行走计时测试(timed
and go get
up
test,TUGT)评定患者的移动能力¨“,在康复治疗室走廊
上选取3 m的距离,将椅子放在起点,患者从椅子站起开始计 时,独立行走3 m后沿原路返回,再坐回椅子,计时结束,共评测
6
min),取平均值,单位为S。
梯进行评测,记录患者上下公交车阶梯所用时间,共评测3次, 取平均值,单位为s。 8.跌倒指数(faU index,FI)评测¨“:采用以色列Sunligh医 疗器械公司生产的Omnisense7000型的平衡诊断与训练系统, 该系统采用的是四点测量法,可敏感地评测肉眼不能观测到的 微小变化。该系统可通过FI跌倒指数以及图表显示患者平衡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6.09.008 d。
2.不同环境下的步行、步态训练:要求患者在治疗师或家属 的陪同下进行室内上下楼梯、室外上下斜坡、穿越医院内马路 和医院广场上人流的训练。每日1次,每次1 h,每周训练6
d。
作者单位:050091石家庄,河北省以岭医院康复科 通信作者:李新,Email:996700958@qq.COB
主堡塑堡堕堂量鏖复苤查垫!!至!旦箜!!鲞箜!塑
堡!也!里!!!翌鲤堡!!!!!!!!!P堡里!竺!!!!:!!!:!!:堕!:!
・679・
.临床研究.
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 步行能力的影响
李新段金伟
【摘要】
目的
周梦夏
齐文亮
观察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偏瘫病程>6个月,且功能性步行量
表1
关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肉功能障碍的研究综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67期33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关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肌肉功能障碍的研究综述马宇飞1,2,云阳1,甄希成1(1.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5;2.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5)0 引言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致残原因。
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偏瘫侧肢体常因中枢神经功能的异常,发生肌肉力量下降或肌张力增高等异常肌肉功能障碍,从而影响下肢肌肉功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1]。
本文主要针对肌力、肌张力和神经控制三个方面对于偏瘫患者下肢肌肉功能的影响综述如下。
1 下肢肌肉肌力量变化对下肢肌功能的影响肌力是反映人体运动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脑卒中后受影响最严重的肌群是髋关节伸展肌、踝关节背屈肌以及髋关节内收肌。
肌力的下降被认为是决定脑卒中后下肢功能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脑卒中急性期,大多数患者肌力处于低下的状态,严重影响患者下肢肌肉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
所以,改善患侧下肢的肌肉力量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是脑卒中后康复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
1.1 影响脑卒中患者肌力的结构性因素。
脑卒中后偏瘫侧下肢肌肉体积降低24%。
导致脑卒中后患者肌肉力量降低的因素之一就是肌肉横截面积的减小。
横截面积的减小会导致绝对力量产生的减小。
一项研究通过对横断面扫描估算了肌肉体积,报告称与非偏瘫侧相比,偏瘫侧股四头肌体积减少了24%。
同时,有研究证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的肌纤维长度明显短于健侧。
肌纤维长度是反映肌肉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肌纤维的长度与肌肉收缩力量、速度和爆发力等方面有关。
1.2 影响脑卒中患者肌力的“运动”因素。
脑卒中后,肢体的不运动或制动也是造成肌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因为肌肉放松会产生多种适应性反应,引起废用性肌萎缩。
有报道称,住院患者发病急性期时,每天的运动量不足40分钟。
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的评估及训练
摆动频率越低,平衡越好
视觉、本体感觉、前庭 感觉与平衡有重要关系
三大系统: 1.牵张反射 2.不随意运动 3.随意运动
四、平衡的训练方法
☆根据三级平衡评定方法逐级训练 ☆根据影响平衡的几个条件来增加难度 ☆以站立平衡训练为例
静态平衡训练:
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然后 进行独立站立训练。
患者取上述站立位,开始时 可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待 患者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一 定时间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 练。
3.结合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训练 ①选择性腹肌活动的再训练
②伸髋时抑制伸膝
③选择性伸髋
④伸膝分离运动
4.具体训练方法举例
①站立平衡训练 ◇平衡仪或VR模拟训练 ◇站立位向各个方向取物 ◇站立位拍打悬吊球 ◇站在不稳定的平面 ◇ 站在平衡板上保持平衡
②步行平衡训练 ◇绕开障碍物 ◇走S形路 ◇走振动的平衡杠 ◇走着仍球进篮 ◇边走边半蹲拾物 ◇跨步抛接球训练 ◇侧方走
无帮助不能 完成
能做但要帮 助
正常完成
4 X 25 = 100
二、步行功能的评定
1.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2.Hoffer步行能力分级
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Hoffer步行能力分级
三、影响平衡的几个因素
平衡的条件
感觉作用
支撑面积越大,越 有利于平衡
重心,高度,范围
其大小取决于支撑面的 大小和性质,大、硬、平 整时稳定极限大
六、平衡反应的诱发
如果患者要随意移动而不必害怕跌 倒及行走时不用拐杖,必须重新建立平 衡反应,并形成一些保护性机制
如果手表现出明显的联合反应,以 痉挛模式强烈地屈曲,将影响到患者 的步行,妨碍平衡反应
偏瘫患者早期会出现害怕心理, 加上由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不 敢再步行,因此会出现害怕跌倒, 恐惧等问题。只有充分的平衡, 害怕跌倒的心理才会消失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疾病,会导致局部性的脑功能受损或丧失,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脑卒中康复的过程中,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ADL训练的相关概念ADL指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须完成的各种活动,包括个人卫生、穿衣、进食、上厕所、行走、坐卧转移等。
ADL训练是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模拟训练或特定动作练习,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康复。
一般来说,ADL训练要根据患者的丧失程度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并且应该进行逐渐加强的训练。
ADL训练的目的是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状态,增强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ADL训练的作用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中的各项能力,例如:1.改善运动能力:ADL训练能够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2.提高日常生活技能:通过ADL训练,患者可以逐步学习如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3.增强社交能力:ADL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4.促进认知功能:ADL训练可以刺激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他们的经验积累和记忆力。
通过ADL训练,患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提高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
ADL训练的具体方法ADL训练的方法因个体差异和康复过程而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生理功能恢复方面ADL训练的生理功能恢复方面主要包括肢体功能、平衡、运动协调等,可以通过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进行训练,如:1.坚持进行康复锻炼,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
2.提高日常活动量,增加肢体活动,如行走等。
3.通过运动治疗来刺激肢体肌肉。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方面ADL训练的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的训练,可以通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着重训练生活自理技能,如洗漱、穿衣等。
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
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 ADL能力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9-22T06:58:50.788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4期作者:张永伟田利华[导读] 目的:观察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改善效果。
张永伟田利华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250200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改善效果。
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运动控制训练,运用下肢简化Fug-Meyer运动量表、Hoden步行功能分类、Berg平衡量表、改良的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8周前后的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并且评价治疗8周的综合疗效。
结果:两组Fug-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在8周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Hoden功能步行分级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动控制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促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运动控制训练;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突发性并是急性期的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部供血量不足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其中缺血性的发病率大于出血性的发病率,男性且多于女性。
目前我国排名第一致死率的疾病是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凝视等临床症状。
有研究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可以防止时间长导致的肌肉萎缩等症状,从而增加其肌肉的活动量加强对肌肉本身的刺激,还能促进脑部血流量的循环,对脑细胞缺血的恢复有帮助,对其肌肉、神经、脑血流量都有正向促进的趋势[1]。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30例,其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5-65岁之间,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5-65岁之间。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目标一:恢复受损肌肉力量脑卒中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损害。
在康复训练中,恢复受损肌肉的力量是其中的首要目标。
通过科学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可以促进衰退的肌肉纤维修复和再生,增加肌肉收缩力量,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目标二:增加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除了力量的恢复,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还应注重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通过特定的肌肉锻炼,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反射机制,促进肌肉的协同协调,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目标三:提高肢体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常常受限,包括握力、平衡、协调等方面。
因此,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患者的功能性运动能力。
通过针对具体功能的训练,如手指灵活度、手臂抓握能力、腿部平衡能力等,可以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目标四: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
因此,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还包括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科学的肢体锻炼,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肢体血管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目标五: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脑卒中偏瘫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身体功能受限,心理状态也常常受到抑郁、焦虑等问题的困扰。
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训练项目,患者可以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标主要包括恢复受损肌肉力量、增加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提高肢体的功能性运动能力、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针对这些目标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帮助偏瘫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
WS M I2L FMA2L
BBS F IM2A 年龄
对照组 (n = 10)
10814 ±816 100 34 56 35
4914 ±1213
低速组
(n = 14)
1617 ±719 4416 ±1612 1712 ±312 4114 ±515 2019 ±219 5316 ±1017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 he value of walking speed at t he evaluation of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in hemiparetic patients after stroke. Methods Fifty2five cases were assessed in t he study. The walking speed , motor function , strengt hs of t he paretic lower limb ,bal2 ance and ambulation of ADL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wit h t he 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 Test ,Fugl2Meyer Assessment , Motricity In2
MWS 与其 M I2L 、FMA2L 、BBS 和 F IM2A 之间存在中
度相关性 ,而与 BBS 相关性最高 。当 MWS 仅为标准
值的 15140 %时 ,BBS 已达标准值的 73190 % ,因为患
者具有较高水平的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是独立步行的
先决条件[14 ] ;此结果也说明 ,对于低速患者 ( < 3010m/
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
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影响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组。
对照组给予传统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连续治疗60天。
分别采用Fugl-Meyer 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与10米步行评定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与步行能力进行测评,且需在护理前、护理30天和60天后分别进行一次测评。
结果观察组的FMA、BB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米步行所需时间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速度以及平衡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标签: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步行速度;平衡能力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让其恢复步行能力是最重要的目标,因为只有恢复了步行能力才可以让患者出院之后实现生活自理[1]。
但是下肢功能的恢复是一个缓慢而且困难的过程。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念、方法以及技术得以实现,如运动想象疗法、主动性功能训练、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等,这些方法中,以CIMT(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疗效最为显著,发展最为迅速[2]。
CIMT主要针对脑卒中有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设定的一种全新的康复治疗手段,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和平衡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组。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4~68岁,平均年龄(55.0±15.0)岁;病因:脑出血6例,脑梗死19例;偏瘫肢体:左侧为7例,右侧为18例。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 引言 •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理论基础 •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实践效果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ADL训练的定义和重要性
ADL训练是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 它涵盖了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如吃 饭、穿衣、洗澡、如厕等。对于脑卒 中患者来说,ADL训练是康复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 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和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指南推荐
国际和国内康复医学指南均推荐将 ADL训练作为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手 段之一。
临床实践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ADL训练被广泛应 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03
ADL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洗漱、穿脱衣物、如 厕、转移等基本生活技能。
独立穿衣
训练患者使用患侧手进行抓握、穿脱衣物等动作,提高独立穿衣的能 力。
改善生活质量
1 2
提高社交能力
通过ADL训练,患者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交场合, 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社交能力。
增强自信心
训练过程中,患者的进步和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 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生活积极性。
3
促进家庭和睦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疗、 康复、护理等资源,提供全方 位的康复服务。
政策支持与社区参与
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政策 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社区参
与康复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失去的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在脑卒中康复中,ADL训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专业的ADL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独立进行日常生活 活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生活。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往往受到了很
大的影响,因为偏瘫意味着肌肉运动能力减弱,使得患者开始依赖于家庭照顾或者专业护理。
为了改进这种状况,许多医生建议患者在治疗时通过运动和学习来提高他们的ADL。
因此,本文将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首先,了解运动再学习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指通过进行特定的运动活动和实用技能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性和手眼协调,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运动能力。
在运动再学习的过程中,患者通过增加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来逐渐恢复肌肉强度和控制力,从而降低依赖性,帮助患者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
其次,运动再学习方法对ADL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证实。
在一项研究中,偏瘫患者参加了为期4周的运动再学习课程。
结果表明,在运动再学习结束后,患者的ADL水平显著
提高,包括日常生活中独立洗澡,睡觉,梳头和穿衣的能力。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患者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运动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ADL水平,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
在
康复医学中,运动再学习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和综合的康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他们的最佳状态。
因此,建议急性脑
卒中偏瘫患者及其家人和医生应该积极推广运动再学习方法,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ADL,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功能康复护理中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
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功能康复护理中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脑卒中偏瘫是指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部受损,从而引起偏瘫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
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面临着运动障碍、肌肉无力、协调能力下降等康复问题。
运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脑功能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偏瘫患者脑功能康复护理中运动康复护理的应用。
一、评估患者情况在运动康复护理中,首先需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神经肌肉功能、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二、康复护理目标的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康复护理目标。
康复护理目标应该具备可实现性和可评估性,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通常包括改善肌肉力量、促进协调能力的恢复等,长期目标则着重于重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功能。
三、运动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主动运动训练: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包括手臂、腿部等肌肉群的运动。
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范围,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提高和功能的恢复。
2.被动运动训练:当患者无法主动完成运动时,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被动运动训练,通过外力辅助进行运动。
被动运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肌肉的柔韧性,减轻肌肉萎缩。
3.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平衡感觉。
可以利用平衡板、气垫等辅助设备进行训练,让患者逐渐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4.协调训练:通过协调训练,促进患者的运动协调能力的恢复。
可以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刺激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身体控制能力。
四、康复护理的注意事项1.安全保障:护理人员在进行运动康复护理时,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训练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状况,避免可能导致二次损伤的情况发生。
2.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康复训练的内容和强度。
3.持续监测:康复护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康复效果。
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患者常常会出现下肢肌力下降、肌无力、肌肉萎缩等问题,导致行走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制定运动再学习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这篇文章将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首先,运动再学习方案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下肢肌力。
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再学习方案中,常常会包含以增加肌力为重点的康复训练。
通过此种训练方式,患者能够增加腿部肌肉的收缩力,提高运动效率,增加行走能力和质量。
实验表明,持续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方案对下肢肌肉力量的提高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肢体功能受损程度较轻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其次,运动再学习方案可以提高下肢的协调性。
在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中,肢体的各个部分都需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正常运动。
而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下肢运动失调的情况,导致步态不稳定,行走不流畅。
针对这种情况,运动再学习方案中常常会包括加强平衡性和协调性相关的训练。
通过一些平衡训练和节奏练习,患者的下肢协调性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其行走更为平稳。
最后,运动再学习方案还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再生。
不同于其他身体组织,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非常有限。
然而,在一个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案中,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神经再生促进的训练,如磁刺激、物理刺激等,从而加速神经再生的过程并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总之,运动再学习方案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力、提高协调性和神经再生速度,从而加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开展运动再学习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特点,从而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及行走能力的影响。
[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评定采用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erg 平衡功能评分、Bathel 指数评分以及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Berg 平衡功能评分、Bathel 指数评分以及Holden 步行功能分级P<0.05),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
[结论]平衡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和行走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平衡训练;步态;行走能力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balance training on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gait and step. [Method]Randomly divide 50 cases into treatment group(1) and control group(2), 25 in each; group 2 takes routine medicine and healing therapy; group 1, added with balance training, with Berg quantity table; take improved Barthel index for ADLevaluation,and Holden index for stepping function evaluation after 8w. [Result] There’s no marked difference on Berg, Bathel and Holden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they were much improved, the group 1 was more than group 2. [Conclusion]Balance training can promote recovering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gait and stepping ability.Key words: stroke; balance training; gait; stepping ability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偏瘫步态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1]。
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训练
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训练摘要】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对1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结果经6~8周训练后,15例患者活动能力评估总分由训练前平均分44.5分增加到训练后的85分。
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提高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恢复能力训练【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82-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在心理上消除患者的依赖心理,增强独立自主精神,争取生活自理,并可进行必要的家务和户外活动等。
包括日常生活动作的习熟和生活辅助器的使用等,一般在坐位训练开始的同时即可进行。
自2012年09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效果较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从坐位训练开始的同时进行。
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家属的密切配合和护士的耐心指导。
(1)进食:进食活动包括进食固体、半流质及流质的食物及饮水,此项训练在确认患者无明显吞咽障碍,已开始正常进食后才能进行。
一般单手可以完成,必要时使用自助具。
例如,在用患手进餐时,可用粗柄的勺子以便抓握,用有支架的筷子便于两支筷子分开,用可套在手指上防止筷子滑落的带套圈的筷子。
水杯要轻且便于抓握,必要时用吸管饮水。
为防止餐具滑动,可在餐具下放防滑垫子。
每日三餐都要训练。
(2)修饰:包括洗脸、刷牙、剃须、梳头、简单化妆等头面部的个人卫生和基本形象的保持。
此项为最简单的ADL内容。
病后早期就应鼓励患者用单手进行,当患者可保持坐位后就可以去洗手间。
各种用品位置要便于患者取放。
毛巾要小,可套在水龙头上用单手拧干;刮胡须可用电动胡须刀。
(3)二便:早期要在床上进行,在病情平稳并达到坐位平衡二级后,就让患者学会床椅转移,使用床边坐式马桶。
一旦患者学会操纵轮椅或可步行就可去厕所排便,卫生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患者转身上下轮椅和坐便器,便器应是坐式的,旁边有扶手和呼叫器,手纸长度应适宜。
分析快速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循环、营养神经改善药物,同时,进行重心转移、坐立平衡、躯干控制、起坐等训练,每天1次,每次20分钟;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增加C-Mill系统步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先为患者固定好安全保护装置,采集患者机体数据,并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目标及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每周3次,每次约20分钟,连续治疗3个月。
【关键词】快速步行训练;脑卒中;偏瘫;步行功能
研究表明[1],在常规康复训练中增加任务导向性步行训练,结合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下肢站立、行走、平衡能力恢复,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特收集我院接收5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C-Mill系统步行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C-Mill系统快速步行训练,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提升患者步行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柏京,吴华,李亮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5):364-366.
[2]赵光标,吴冬玲,黄文锋等.步行训练时机选择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40-42.
2结果
观察组(25例):治疗前,FMA评分(15.12±2.75)分,步速(0.43±0.21)m/s,BBS评分(25.12±2.58)分;治疗后,FMA评分(28.27±2.13)分,步速(0.71±0.32)m/s,BBS评分(36.89±2.72)分;对照组(25例):治疗前,FMA评分(14.58±2.46)分,步速(0.45±0.30)m/s,BBS评分(24.41±2.46)分;治疗后,FMA评分(23.78±2.24)分,步速(0.63±0.22)m/s,BBS评分(32.05±2.54)分;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步速及BB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步速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能力的影响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与运动能力的影响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康复期,肌痉挛、ADL以及运动能力是重点关注的方面,早期康复对这些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首先是肌痉挛,在急性期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痉挛症状,包括肢体强直、牵拉等表现。
早期康复针对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
物理治疗包括通过按摩、理疗等方式缓解并消除肌肉痉挛,药物治疗则主要采用肌松剂等药物,通过化学调节身体机能,达到消除肌肉痉挛的目的。
经过早期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肌肉痉挛症状显著减轻,肢体活动也变得更加灵活自如。
其次是ADL,即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自理能力通常会因为肌肉痉挛、运动障碍等方面的影响而受到明显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主要通过日常生活训练、职业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训练内容包括个人卫生、生活起居、用餐、洗漱等各个方面,通过系统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患者不仅可以自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还能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等活动。
最后是运动能力。
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的运动能力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肌力减退、协调性差等方面。
早期康复主要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逐步建立恰当的运动训练方案,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运动能力,包括平衡、协调性、肌肉力量等方面。
经过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自主进行一些基础的体育锻炼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ADL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非常显著,通过系统的治疗方案和专业的康复队伍,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康复治疗,增强康复成效。
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
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金荣梅;沙碧源;唐文慧;陈鸿;张丽荣;董艳霞【期刊名称】《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2)0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治疗, 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学习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配合头针留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偏瘫肢体的综合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总页数】2页(P43-44)【作者】金荣梅;沙碧源;唐文慧;陈鸿;张丽荣;董艳霞【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运动再学习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钱红;黄勇;朱守政2.头皮针刺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J], 傅建明;顾旭东;王佳宇;姚云海;顾敏;任芸;尹汉逵;李亮3.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常虹4.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 [J], 钱红;黄勇;朱守政5.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与腕运动功能的影响 [J], 金荣祥;刘丽娟;胡斌;裴小龙;顾春雅;陶万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因素
临床经验96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对脑卒中的诊治和抢救措施做了很大的改善,已经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脑卒中造成的病患死亡,但是还不能完全避免病患在康复治疗之后仍然存在的功能障碍问题。
脑卒中患者住院康复治疗的最大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患者ADL能力,使其能够更快的适应家庭日常生活。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相关因素,为患者康复治疗提供了相应的正确指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病例的选择标准严格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确保所选患者符合该标准的诊断 [3],并且所有病例患者都经过CT或者MRT影像学确诊;生命体征稳定,不存在神经病学体征的进一步加重现象;存在明显的偏瘫;无意识障碍,可配合检查和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91例,男122例,女69例,年龄的分布范围在42-84岁,平均年龄65.18 10.83岁,病程2到23月。
经过CT或者MRT确诊之后进行入院康复治疗,在这些患者中,分别包括脑出血患者87例和脑梗死患者104例。
1.2 研究方法1.2.1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的评价时间规定在患者入院的时间以及在接受康复治疗2个月以后,根据这段时间进行患者活动功能的观察评价。
在本次研究中,功能评价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以神经功能缺失的恢复状态为依据,分别以ADL0和ADL1来表示。
病患的病史考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指标,并按照不同的指标标准分别标注,以便明确患者的病史考察记录,主要包括:(1)患者的年龄:记为患者发病时的年龄,年龄的分布范围在42-84岁。
(2)患者的性别:男、女,分别将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因素谷艳侠邢台市第三医院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影响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相关因素。
方法:通过选择可能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有影响的因素,以入院康复治疗一个月后的改良Barthel指数为标准,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 于 以 上 原 因& 在偏瘫患者康
复过程中对肌力的评价和治疗往 往 较 少被 关 注 % 但 是 调查了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和下肢康复 通 常 采用 的 干 预 方法效果的 M 现有的神经康复方法缺乏 / 8 0 分析指出 & 令人 信 服 的 证 据 证 实 其 有 促 进 运 动 功 能 恢 复 的 功
瓮长水 ! 毕胜 ! 田哲 ! 于增志 ! 徐军 ! 霍春暖 ! 高丽萍 ! 王军
" 摘要 #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 能 " 平 衡" 步行速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等临床变量之间的 G X L$ 相互关系 % 方法 对 # 用M 用N 用( P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 8 1 9 2 9 8 ; > : M / / 1法评测下肢运动功 能 ’ / 1 < 指数评测患侧下肢肌力 ’ = < =平 衡 测定 " 用独立功能量 表 # 测量 G 平 衡" 步行速 量表测定平衡功能 ’ *7 最大步行速度 ’ N [ M$ X L 能 力%对 偏 瘫 下 肢 肌 力 与 运 动 功 能" 度和 G 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 定 影 响 临 床 变 量 最 重 要 的 下 肢 肌 力 因 素 % 结 果 患 X L 能力临床变量之间进行 U / 0 1 . 5 相关分析 & 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 " 平衡 " 步行速度和 G $ ’ 偏瘫 侧 踝 屈 曲 肌 力 " 膝伸 X L 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 6m* F P + &R* F # " "& F"* F * * "
中图分类号 $ % & J $ ! ’ 文献标识码 $ G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著录格式 # 瓮长水 & 毕胜 & 田哲 & 等 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 " 平衡" 步行速度及 G ) 中国康 A X L 的关系( K A ! # $ * 复理论与实践 & & * * !& " * " " ) + !+) + )A
合理地评价和改善偏瘫侧肌力 & 对优化康复治疗程序有重要意义 % G X L 能力的恢复 & " 关键词 # 脑卒中 ’ 偏瘫 ’ 下肢 ’ 肌力 ’ 运动功能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G X L$ & &> & ; ) 3 % + # ’ * 9 # ) + > ) ) ’* + " ) ’ + 9.+ 9 )/ % " ) + # 03 > ) "3 # $ 5% ’ 2$ + " 5 % 3 % ’ 0 ) % 3 Z # ’ ) ) 2 4 O S. "9 ) $ # % " ) + # 0* + " Z )/ % + # ) ’ + * ( /5 , ,* / / JN#$A < * ’ ( = < @ && : ,B < 1 ’ ! , "#O < 1& 1 ) * 23 4 1 * 6 ) 7 1 ’ ) 8 1 < * K & 2 & ) * ) & 8 ’0 1 ? & ; & ’ 1& ! < 1$ 1 ’ 1 6 * 2D 8 = & ) * 28 G "& : 1 & ( . .& 5 9M 5 9F & ’ " * * # P ’& A < & ’ * E .& ( ) 6 & & 4 5 * + " % 0 + 5 ) 0 + # ( ), 9 5 D / . 8 9 0 8 / 8 3 /1 / > 0 8 9 5 . 3 9 / 8 6 / / 5. 8 1 / 5 8 34 8 3 /@ 0 1 / 8 9 2 > 6 / 1 > 9 7 ?0 5 %7 8 1 4 ; 5 2 8 9 5 ? 0 > 0 5 2 / = @? = 7 & &6 6 0 > I 9 5 / / % 0 ? 9 > 9 8 4% 0 9 > > 9 D 9 5 G X L$ 9 53 / 7 9 0 1 / 8 9 2. 8 1 I /@ 0 8 9 / 5 8 . A 8 ) + 9 2 *# P. 8 1 I /. ; ? / 2 8 . 3 -6 / 1 /0 ? > /8 -6 0 > I9 5 =. @ << =# @ c &6 & & & / 1 // D 0 > ; 0 8 / % 9 5 8 3 / . 8 1 / 5 8 34 8 3 /@ 0 1 / 8 9 2 > 6 / 1 > 9 7 ? 7 8 1 4 ; 5 2 8 9 5 ? 0 > 0 5 2 / 6 0 > I 9 5 / / %0 5 %G X L6 9 8 3M 8 1 9 2 9 8 8 3 /. 8 ; % = =. @ < < & & & [ 5 % / ^ N ; > : M / / 1G . . / . . 7 / 5 8 ( / 1 0 > 0 5 2 /B 2 0 > / " *7 6 0 > I 9 5 / / %8 / . 80 5 %N ; 5 2 8 9 5 0 > [ 5 % / / 5 % / 5 2 /M / 0 . ; 1 /# N [ M$ A, 3 / = < =( =. @ @ > / D / > .4 0 . . 2 9 0 8 9 5? / 8 6 / / 58 3 / 76 / 1 // ^ 0 7 9 5 / %6 9 8 3U / 0 1 . 5 a .2 1 1 / > 0 8 9 52 / 4 4 9 2 9 / 5 8 .0 5 %6 9 8 37 ; > 8 9 > / > 9 5 / 0 11 / 1 / . . 9 50 5 0 > . / . @ = < & ; ) * 1 3 + *B 8 1 / 5 8 3 .4 8 3 /@ 0 1 / 8 9 2 > 6 / 1 > 9 7 ?பைடு நூலகம் / 1 /. 9 5 9 4 9 2 0 5 8 > . 9 8 9 D /1 / > 0 8 / %8 -7 8 1 4 ; 5 2 8 9 5 ? 0 > : ? . 9 5 3 /. 8 / 6 9 . /7 / 8 3 % A = = <@ <; =8 @ &6 $ & & 0 > I 9 5 / / %0 5 %G X L# 6m* F P + &R* F # " "& F"* F * * " A , 3 /@ 0 1 / 8 9 20 5 I > /% 1 . 9 4 > / ^ 1 . I 5 / // ^ 8 / 5 . 1 . 3 9 > / ^ 1 .6 / 1 / 9 7 : 0 5 2 / =. @ @4 & # $ & # $ 1 8 0 5 8 2 > 9 5 9 2 0 > 4 0 2 8 1 8 -2 5 . 9 % / 1 9 5% / 8 / 1 7 9 5 9 5 8 1 4 ; 5 2 8 9 5 M m* F ’ $ $& F"* F * * " ? 0 > 0 5 2 / M& m* F ’ & "& F"* F * * " 0 5 %6 0 > I : @ =7
一侧大脑半球的损害造成对侧肢 体 肌 力下 降 是 脑 卒中后偏瘫患者最典型的特征之 一 % 但 神经 康 复 领域 中的传统观点认 为 & 痉挛是制约运动功能恢复的最主 要因素 & 在治疗 策 略 上 强 调 使 肌 张 力 正 常 化 和 促 进 正 常运动模式的形成 % 另外一个基本的 治 疗 观念 曾 被 广 即剧烈的 " 用力的或高强度的 肌 肉 活动 会 使 痉 泛相信 & 挛状态恶化和诱 发 异 常 的 运 动 模 式 & 并导致运动的恢 复偏离正常的 轨 迹
& " 平衡# " 步行速度# " 展肌力和髋屈曲肌力 分 别 是 运 动 功 能 # M m* F ’ $ $& F"* F * * "$ M& m* F ’ & "& F"* F * * "$ M& m* F " $ ’& F "* F * * "$ & # & $ 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 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下 肢 肌 力 明 显 影 响 着 患 者 运 动 功 能 " 平 衡 " 步 行 速 度 和 G X L M m* F ! & F"* F * * "
) & : ’ 效( % 近年来 & 对脑卒中患者肌力 评 价 和训 练 方 法 的
研究 愈 发 受 到 重 视 & 认为对偏瘫侧肢体进行肌肉力量
作者单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康 复 医 学 科 % 作 " * * # P ’ 北京市 & 者简介 * 瓮长水 # $ & 男& 天津市人 & 副主任医师 & 主要 研 究 方 向 * 脑卒 " + ) ) : 中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