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环境管理学-20200820-刘汝海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

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

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环境管理学是一门涉及环境保护、环境修复、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环境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学科。

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主要涵盖了环境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管理学相关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实践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环境管理学复习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基本要素环境管理学是研究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环境管理学的基本要素包括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法律和政策等。

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环境管理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自然生态保护、环境舒适度和人体健康保护等方面。

其中,环境污染治理分为三个方面:污染源控制、废物处理和环境修复。

自然生态保护一方面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另一方面则包括环境中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环境舒适度和人体健康保护是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衡量环境舒适度和人体健康所受到的环境影响,提出环境改善和保护的措施。

三、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自然与人工要素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和评估的行为,主要目的是了解和评价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的存在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环境修复和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涉及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噪音和辐射等各个方面。

四、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指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其主要目标是减少或消除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

环境治理包括环境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修复和环境规划等方面,其中最常见的环境治理措施有污染源控制、环境修复、生态修复、城市绿化、排污许可制度等。

五、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中所存在物质与能量的特定质量水平,它是评价环境状况的基本指标。

环境质量涉及空气、水、土壤、噪声和辐射等方面。

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主要目的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六、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计划中的新建、改建、扩建或重建工程,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环境管理学(第二版)复习要点

环境管理学(第二版)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

2.环境管理的目的:人们终于意识到首先必须改变自身一系列的基本思想观念,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了的自然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的新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这就是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

3.环境管理的任务: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

4.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5.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使其不对后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6.三生共赢: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与生态改善。

7.共赢原理: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

8.界面: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共同的部分或联系渠道。

9.三种生产理论:他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是物质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

整个世界系统的运动与变化取决与这三个子系统自身内在的物质运动,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状况。

10.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11.环境生产: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

环境管理学(系统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学(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1.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分为1)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2)次生环境问题——人为因素2.环境问题的根源:不正确的三观(自然观、人-自然关系观、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基本观念)4.环境管理定义(叶文虎):环境管理是运用多种手段更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观念,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1)宏观环境管理: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

2) 微观环境管理:在宏观环境管理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对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

总体:宏观环境管理是从参与综合决策入手,解决发展战略问题,其实施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微观环境管理是从执法监督入手,解决具体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问题。

6.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改变自身一系列的基本思想观念,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了的自然环境,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新的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地、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

7.环境管理的主体(三大):政府(主导)、企业、公众与非政府组织0.环境管理的对象: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0.环境管理的内容:1)环境质量管理a.环境质量管理: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生存和健康所必须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

b.环境质量:适宜程度c.评价依据:环境质量标准d.核心:主要是浓度管理,现逐渐由浓度管理→总量控制管理2)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人类对自己参与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的管理8.环境问题的三个阶段: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第九章 我国的环境管理1.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2.同步发展指导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管理学概述PPT课件

环境管理学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 环境管理学概述
1.1 环境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1.1 环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1.1.2 环境管理思想的萌发 1.1.3 环境管理学的特点 1.1.4 环境管理学的发展动态
1
1.1.1 环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环境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
• 环境科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分支学科包括环境地学、 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 程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和环境管理等。
• 墨西哥会议
– 在人类环境会议之后,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UNEP)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 联合召开了资源、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
5
• 人类环境会议,已经构筑起了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理论的 总体框架,明确提出自然资源保护原则、经济和社会发展 原则、人口政策原则、国际合作原则,以及通过制定发展 规划、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科学技术 研究等多种途径加强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环境对策是环境政策的扩展和延伸。 指导性对策(对环境政策的原则性解析与规定,非程序化的 原则要求)和具体对策(对环境政策的具体解析和规定,是 程序化和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例如关闭小的企业等)
7
•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 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 热内卢召开。183个国家代表团、102位政府首脑或国家 元首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讨论了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 与发展问题,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 纪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和公约。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环境管理学的产生就成为客观必然。
2
1.1.1 环境管理学产生的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二〇〇九年四月甘日培养方案修订前言本研究生培养计划是在2008年版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学位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由环境学院全体教师辛勤努力而进行的再次修订。

在学院学位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由刘新会、夏星辉、曾维华、徐琳瑜、孙涛、田贺忠、全向春、李艳霞和王培等老师负责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工作。

本培养方案的修订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提高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席杨志峰二〇〇九年四月甘日目录一、培养领导小组构成 (7)1.1 学位委员会环境分会 (7)1.2 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7)二、环境学院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导则 (8)2.1 培养目标 (8)2.2 培养方式 (9)2.3 课程模块 (9)2.4管理与质量控制环节 (9)2.4.2 必修与选修课 (10)2.4.3 弹性课程模块 (10)2.4.4 自学课程 (11)2.4.5 补修课程 (11)2.4.6 跨专业课程 (11)2.4.7 实践环节 (11)2.4.8 学位论文 (12)2.4.9 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2)2.4.10 国际研究生(含港澳台研究生)培养 (13)三、核心课程与教师(学院平台课程) (13)3.1博士研究生核心课程 (13)3.2 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 (15)3.3教师队伍 (15)四、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 (1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7)4.1.1 环境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17)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7)2 专业研究方向 (17)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21)5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22)6 环境科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22)4.1.2环境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25)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25)2 专业研究方向 (26)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26)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28)5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29)6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30)4.1.3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32)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32)2 专业研究方向 (32)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33)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35)5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36)6 环境生态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36)4.2 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38)4.2.1 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生培养方案 (38)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39)2 专业研究方向 (39)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40)5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40)4.2.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40)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41)2 专业研究方向 (41)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41)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42)5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42)6 环境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43)4.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46)1 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46)2 专业研究方向 (46)3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47)4 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48)5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49)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硕士课程一览表 (50)附录1: (53)附录2: (64)附录3: (68)附录4: (76)附录5: (80)一、培养领导小组构成由学位委员会环境分会和环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负责环境学院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环境评价-20200820-刘艳玲

环境评价-20200820-刘艳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环境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系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类型和内容,以及地表水、大气、噪声、生态、海洋等不同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掌握环境影响报告编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related concep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development process, working procedures and management procedures, types and conten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document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elements such as surface water, atmosphere, noise, ecology and ocean・Through the course study,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and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hina,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actu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2.设计思路: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同时环境评价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在防治环境污染、减缓生态破坏、实施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落实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巨大作用。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

第一章环境管理学概述教学目的:通过介绍环境管理学的产生、学科地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使学生了解关于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对环境管理学的理论根源、理论和方法体系有深刻认识。

教学重点:环境管理学的概念、环境管理学体制、环保战略,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存在问题、环境管理方法。

教学难点:环境管理与环境管理学的区别与联系;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特征;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中理论与方法研究关系;战略、政策、对策之间的关系。

本章设置:本章共设四节:第一节:环境管理学的产生第二节: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一节环境管理学的产生一、环境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见朱庚申2-3)120世纪的科学知识体系2环境科学是知识体系中一门最年轻、发展最快的科学3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4环境管理学二、环境保护实践发展的需要(见朱庚申3-6)1.从环保实践中产生和发展2.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工作领域(1)作为一门学科(2)作为一个工作领域①缺乏理论上的指导a: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b:认为环境管理仅是微观层面的环保工作,把环保工作的重心和注意力放在了局部污染预防和治理上,忽视了宏观的环境决策和管理c:阻碍了环境实践的深入和发展。

②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的理论研究脱离中国的环保实践a:环境管理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b:缺乏总体上的规划和指导:出现超前性和滞后性两种趋势3、《环境管理学》应运而生4、意义(1)是环境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提炼,环境管理理论的升华和发展。

(2)标志环境科学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第二节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学科地位一、环境管理学的概念1环境管理学——(见朱6)2环境管理——(见沈3-5)(1)休埃尔定义(2)1974年定义(3)我国学者定义(4)广义的环境管理3两者关系(1)区别:前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包括了后者的研究范围和对象(2)联系:环境管理学以环境管理实践为基础二、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1.学科体系构成方法论基础学科A专业基础学科B技术基础学科C2.环境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学科(见朱P8-11框图)环境哲学环境数学:运筹学——环境决策;环境统计学——环境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环境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3.环境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医学环境地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化学、污染气象学、环境土壤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污染化学环境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空气动力学、热学4.环境科学的技术基础学科(见朱11-12)环境评价学环境决策学环境工程学:大气、废水、固废、噪声、生态工程环境信息管理三、环境管理学在环境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见朱12)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为学科、作为工作领域1作为学科的环境管理学组成:(1)理论基础a:管理社会学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控制论、行政管理学b:管理心理理论c:系统理论核心是系统协调理论(2)专业基础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法学、环境生态保护、环境经济学、环境监理(3)技术基础环境评价、环境预测技术、环境决策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环境信息管理技术2作为工作领域的环境管理学面对和解决的环境问题包括了环境科学的全部实践内容(1)领域环境管理(资源环境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2)要素环境管理(水、大气、噪声、固废、海洋)(3)专项环境管理(城市、乡镇、农业、生态)(4)行业或部门环境管理(冶金、电镀、电力、印染、造纸)第三节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二、研究对象的构成三、研究对象特征1层次性:(1)系统结构层次性:一个系统从属于更大的系统。

【2019年整理】环境管理学第二版第01章

【2019年整理】环境管理学第二版第01章

理想行为
充足的环境预算 重视政府的环境公共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战略 清洁生产和零排放 通过ISO14000认证 循环经济 关注企业环境形象、责任 和道德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节约能源、资源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 工程
环境 管理
通过法规、行政、经济等 多种手段,规范、控制和 调整一次性塑料餐盒生产、 消费、回收、处理,其中 涉及到一次性餐盒“生命 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中多 个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关系, 形成表现为制度、机制、 体系、体制等形式的相关 主体的行为规则,从而达 到预防和消除污染的目标
上海治理一次性餐盒污染的成功经验 ——“三分钱”模式
Urban Areas 城市面积
贫困是导致城市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贫困人口在稀缺资源面前没有竞 争力,缺乏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免受有 害环境的威胁,受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最 大。据估计,全球有1/4的城市人口生活 在贫困线以下。 城市垃圾收集和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造成 城市污染和健康灾害的主要原因,尤其 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里。发达国家的 城市虽然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但较完 善的城市规划可以减少对土地保护的需 求,同时还为能源保护提供了机会,使 循环利用的效率更高。
阅读材料:
在一次性餐盒污染防治中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体现
各学科对一次性餐盒的研究
研究塑料餐盒化学组 分、潜在的有害成分、 自然环境降解规律、 对土壤、大气、景观 的环境影响、等等
环境 科学
一次 性餐盒
研究制造污染较少的纸 质餐盒或更容易降解的 塑料餐盒;研究塑料餐 盒的工程填埋、处理、 焚烧、资源化技术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和 道德 环境无价 分析的科学 恶性消费
和道德

环境管理学第二版第01章

环境管理学第二版第01章
(采伐1460万公顷, 重造林520万公顷)
S. AMERICA
热带雨林采伐率: 每年1%
森林减少、退还
90年代 减少2.4%
农业用 地增加
其他行 业过度 消耗
贫困、 人口增长
政策
……
自然 因素
政策反应:斯德哥尔摩大会
1 定义森林是生态系统中最大、最 复杂且能够永久自我更新的部分;
2 强调制定合理的土地与森林使用 政策,监控世界上的森林状况, 介绍森林资源管理计划。
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
EUROPE
ASIA
AFRICA
OCEANIA
N. AMERICA
物种减少与灭绝
目前认为: 12%鸟类,24%哺 乳动物面临绝迹 危险。
S. AMERICA
政策反应: 1 开始出现
政府
伙伴 组织 关系
非政府 私营 组织 部门
2 国家会议 1973年 濒临灭绝动物的国家会议; 1979年 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 90年代 主要采纳、批准并实施生物多 样性公约。
阅读材料:
在一次性餐盒污染防治中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体现
各学科对一次性餐盒的研究
研究塑料餐盒化学组
环境
分、潜在的有害成分、 自然环境降解规律、
科学
对土壤、大气、景观 的环境影响、等等
一次 性餐盒
环境
环境
工程
研究制造污染较少的纸
管理
质餐盒或更容易降解的
塑料餐盒;研究塑料餐
盒的工程填埋、处理、 焚烧、资源化技术等等
1 生存 2 发展 3 可持续发展
1 农业文明阶段 2 工业文明阶段 3 环境文明阶段

环境管理学课后答案

环境管理学课后答案

环境管理学课后答案第一章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环境问题是指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a远古时代:基本上不存在环境问题b农业文明: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问题c工业文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当代文明:环境文明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

3、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包括哪些?简单介绍一下。

a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局部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严重。

b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水蒸气、氟利昂等,温室气体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损害人类健康和破坏生态平衡,控制臭氧层破坏的方法是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

d酸雨:引起酸雨的物质是SO2和氮氧化物,酸雨的危害包括1.形成酸湖,鱼虾难存2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3危害动植物4腐蚀建筑材料5影响人类健康。

e自然资源的短缺和耗竭f 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

g固体废弃物堆弃4.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a人类思想或人类哲学深处的不正确的自然观和人-地关系观。

b 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支配下,人类的发展观、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消费观等都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和弊端。

第二章1.环境管理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概念:依据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目的:通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使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至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决策、计划和个人的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协进的要求,并以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社会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管理问题,本课程以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通过环境管理的理论思想、战略、政策、制度到具体的区域管理,在环境规划中落实这些思想和理论,以应用到环境管理的实践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在环境环境规划中主要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等。

2.设计思路首先通过介绍环境管理在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作用,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环境管理的对象,学习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从环境管理规划的理论思想、环境战略、环境政策的制定,再到具体的区域管理、环境规划、企业环境管理,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应用、从宏观到微观,结合国家新的政策、法律、案例进行系统学习。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环境评价;并行课程:环境经济学;后置课程:无。

本课程与这几门课程等构成了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内容、手段、基本理论等知识,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在学习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环境和资源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基础上,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2)掌握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并应用到区域环境管理规划、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规- 1 -划等具体的管理实践规划实践中;(3)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管理有一定的了解;(4)掌握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等规划方法。

(5)学习严格执法进行环境管理的态度,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共赢,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要求要求选课学生经过环境科学基础教学课程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管理问题。

本课程以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学习环境管理的理论思想、战略、政策、制度,并在环境规划中落实这些思想和理论,应用到环境管理的实践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规划部分主要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等。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a cor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not onl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economic problems, but also a management problem.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technical methods and management theori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theoretical ideas,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re studied, and these ideas and theories are used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mainly includes the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ater environment planni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so on
2.设计思路
经过前期学习积累了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仅仅掌握科学技术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不够的。

通过环境科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加强对政府、企业、人的环境行为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其它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为本门课程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目标
- 4 -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管理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学习环境管理规划的基本理论、内容、方法,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法律等,并应用到环境管理与规划的实践,培养对环境规划方案进行研究思考的能力。

(1)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认识到环境管理是一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认识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社会科学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2)学习掌握环境管理与规划的方法手段,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等在环境预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3)能够识别城市、农村、流域、资源、全球环境管理的特点,利用所掌握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度,综合应用到具体的环境管理实践。

针对不同环境规划的特点,应用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水、大气、生态等要素环境规划。

(4)环境问题不断发展,问题越来越复杂,环境管理和规划也要有针对性不断提高和改进,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环境问题交流和讨论、案例的分析中培养。

三、学习要求
要求选课学生经过环境科学基础教学课程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课下多阅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环境管理和规划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将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学习。

每节课前预习指定书目的章节内容。

授课过程中,分小组围绕教师给定问题进行讨论,接受教师提问。

参与随堂测验。

答疑时间内与教师积极互动。

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

四、教学进度
- 4 -
- 4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叶文虎等编著,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 郭怀成,环境规划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2) 尚金城,城市环境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 张宝莉,徐玉新,环境管理与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