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生态补偿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综述孟艾红(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摘要]本文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化研究作了综合阐述,从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研究的基本结论:一套广泛适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形成需要BPP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有效实施;而变“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解决补偿标准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用博弈分析法和离差平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分担模型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但是只依靠这些方法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生态补偿的标准问题,不能使生态补偿标准更加精确,更加可行。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研究建议[关键词]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离差平方法;生态补偿标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经济,人们不惜破坏环境,结果造成全球气候升高、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补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及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对此已开展了各种生态补偿理论及实践研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关于生态补偿的标准更是难以确定。

本文就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做一概述。

一、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在当前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此研究它的人也比较多,他们从不同方面研究生态补偿,比如矿山生态补偿,草地生态补偿,海洋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等。

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下面是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关于生态补偿内涵的认识。

美国生态学家Cuperus的定义,认为生态补偿是“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这些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生态经济研究文献综述作者:宋淑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生态危机的全球性蔓延,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内外学者给予“生态经济”相应的关注和重视。

对国内外的主要相关论点作了简要论述,彼得·巴特姆斯对生态足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质疑,国内各学者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趋势。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生态理论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前言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

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

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

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
二 、我 国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制 度 存 在 的 问题
《 中央财政 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基 金 管 理 办 法 》 明确规定 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的使用 、管理等 ,
并进一步确定 和调整 了生 态补偿 的范 围与 标准 。从 总体上说 ,我 国现行森林 生态 效益 补偿制 度在 保护
生态 文 明 具 有 重 大 意 义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 20 0 4年 建 立森 林 生 态 效益 补 偿 制 度 开 始 到 2 1 年 ,中央 8 1号文件 在提 到加 强生态 建设 若 02 个
干政 策意见中 ,共有 6个 1号 文件提 到 建立 和完 善 生态效 益补偿制度 。其 中,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推 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 设 的若 干意见 ( 0 6年 1 文 20 号
2 1 年 第 7期 02
●改 革 之窗
完 善 我 国 森 林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制 度 的 思 考
。 中国林 业物资总公 司 苏秋红
摘 要 :概述 了中国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研 究的发展 历程和 总体状 况,通过对 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 制度 的 回顾 、补偿 现状 的描 述 ,综述相关文献分析 了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 制度存在 的一 些问题 ,并提 出了相应 的建议 。 关键 词 :森 林 生 态效 益 生 态补 偿
中图分 类 号 :F 2 . 2 362
森林不仅有 经济效 益 ,还 具有 极 为重 要 的生态 效益 。森林生态效 益补 偿就 是对森 林生 态 环境本 身 的补偿 ,对个人 或 区域 保护森 林 生态环 境 的行 为进 行 补偿 ,对具有重 要生 态环境 价值 的 区域或 对象 的 保 护性 投入 。森林 生态 效益补 偿制 度是 通过 运用 经 济 、法 律等手段来 调整 森林生 态保 护利 益相 关者 间 的权利 义务关 系的制度 设计 。为确保 生 态安 全和 改 善森林 生态环境 ,许 多 国家都 建立 了森林 生 态效 益 补偿制 度。我国虽然 也建 立 了森林生 态 效益 补偿 制 度 ,但是 随着 经济 的发展 和社 会 的进 步 ,现行 补偿 制度 的缺 陷 日渐 凸现 ,因此 ,有 必要 根据 中国的 国 情 、林情和 国外森林 生态效 益补偿 制度 的成功经验 , 进一步完善我 国的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我 国森林生态效 益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 , 从 18 9 9年提出建立森林生态效 益补偿基 金制度 起 ,我 国开 始 了 森林 生 态有 偿 使用 的探 索 与尝 试 。 经历 了 1 年的探讨 、协调和政策制定过程 ,到 2 0 1 01 年在全 国 1 个 省 ( )试 点 、补偿 资 金 1 1 区 0亿 元 、 补偿 面 积 2亿 亩 ,标 志着 贯 彻 执 行 《 林 法 》 和 森 《 森林 法实施 条 例》 迈 出 了具有 实 质性 的一 步。根 据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加快林业 发展 的决 定》 的 要求和三年 的试点 ,20 04年我 国正式 建立 了森林 生 态效益补偿制 度 ,并 在全 国范 围 内推 广 ,补 偿 资金 2 0亿元 ,补偿面积 4亿 亩。同时 ,中央森林 生态 效 益补偿基金 的 实施 ,带 动 和推 进 了 全 国各 省 ( 、 区 市)地 方森林 生态效益 补偿 基 金 的建 立 ,加 快 了公 益林 业投资 体 制 与 国家 公共 财 政体 制 的有机 衔 接 。 据统计 ,全国 已有 2 个 省 ( 、市)建立 了省级森 8 区 林 生态效益补偿 基金 制度 。建 立森林 生 态效 益补 偿 基金 制度 ,是党 中央 、国务 院 加强 我 国生态 建设 的 重大举措 ,体现 了中 国政 府在 经济社 会 发展 中的战 略思 考和现实 选择 ,对 于加 快发 展现 代林 业 ,推 进

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服务补偿制度研究

我国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服务补偿制度研究

城市 森林 公园由于其公共物 品的属性及外部 性 , 提供的 其 生态服 务价值并没有通过市场价值体现出来 。 随着人们对森林
公园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张 , 确保城市森 林公园提供 高质量的生 态服 务的同时尽量减少人类 活动 对环境的破坏 , 需要 制度的约 束。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在经济增产过程中 , 政府采用正确 的管 理模式 , 生态补偿 制度 , 即 希望达 到生 态阈值之 前找 到一 条通 过库兹 涅茨 曲线峰值 的通 道 , 实现经 济 、 自然可 持续协 调 发展( 姜宏 福 、 温亚 利 ,0 0 o对城市 Biblioteka 林 公园提供 的生 态服 2 1
哺, 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 、 献 综 述 文
城市森林公 园的环境 总价值包括两 个部分 : 用价值和 非 使
使用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 娱乐 、 健康价值 ) 、 间接使 用价值 ( 态功能 、 生 生物 多样性 )非使 用价值包 括存 在 ; 价值和遗赠价值 。
应 的 内部 化 。
3、 共 物 品 理 论 公
国 内针 对公共物 品的生 态补偿 制度设 计研 究领域 主要集 中在公益林( 田淑英 ,0 9 王蓉 ,0 0 、 20 ; 2 1 )流域 ( 游彬 ,0 8 、 20 )湿地 ( 姜宏福 , 温亚 利 ,0 0 谢 屹 ) 自然 保护 区( 昌海 , 2 1; 及 王 温亚 利 ,
21) 00的生态补偿上 。而关于城市 森林 公园的生态服 务补偿制 度设计的研究很少 ,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 外部性理论 、 生态资 本 性理论 等理论依 据 ( 田淑英 ,09和新 森林 法 , 20 ) 从森林 环境 功 能受益的公 共和 私人主体 必须为此支付 费用 ,开展生 态旅游 , 征收生态补偿 税费 、 成立森林环境 补偿基金 ( 刘粲 , 0 ) 过 2 3, 0 通 价格 、 支付 、 激励机制等创建完善 的森林 生态服 务市 场机制 ( 戴 栓友 ,0 3 游彬 ,0 8 , 20 ; 2 0 )同时 明晰 产权 ( 昌海等 ,0 0 , 大 王 2 1 )加 7l 3 4 《 代经济 21 璺 当 》 1 旦圭 o

浅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浅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2 森林 生态 效益 补偿 现状
根 据财 政 部 和 国 家林 业 局 联 合 发 布 的 《 央 中 财 政森 林 生态 效 益 补偿 基 金 管 理 办 法》 ( 农 字 财
[07 2 0 ]7号 ) 的规 定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的对 象 是 承 担公 益林 保 护 管 理 的 单 位 或 公 益 林 经 营 者 和 所 有
种 用途 林 。
我 国对森 林生 态效 益补 偿 的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根据 《 重点 公益林 区划界 定 办法 》,截 至 20 06 年 ,在 全 国近 2 8 .7亿 h 林 地 中 ( 含 台湾 省 ) m 不 ,
经各 地 区划界 定并 由国家林 业局 会 同财政 部 核查认 定 的重点 公 益 林 面 积 10 .4亿 h m ,占全 国林 地 面
3 1 理论 研 究滞后 .
森林 生 态补偿 的涵义 、理 论依 据和 补偿标 准 的
积 的 3 . 3 。2 0 63 % 0 7年 ,财政 部对部 分 省提 出的漏 划 问题予 以认 可 。 目前 ,全 国重 点公 益林 实 际认定 面积 达 到 10 2亿 h .5 m ,约 占 全 国 林 地 总 面 积
的 3. % [ 。 72 2 1
8 0年代 初期 。2 0 0 1年 国家 林 业 局 和 财 政 部联 合 颁
益林 ,并 由地 方 进行 补偿 。 2 1 公益林 的 区域 分布 .
森林 具有 涵养 水源 、保 持水 土 、调节 气候 、保
护生 物多 样性 、保 护和 美化 环境 、防风 固沙 、防灾 减灾 等 巨大 的生态 效益 。然 而 ,森林 生态 效益 由于
其 本 身具有 无形 性 、多效 性 、外 部性 、公 共产 品特 性 以及 受益 主体 的广 泛性 和模 糊性 等诸 多 特征 ,其 本 身 的生 态 价 值 往 往 得 不 到 实 现 ¨ ,因此 建 立 森 J 林 生态 补偿 机制 是其 效益 持续 发挥 和不 断增 强 的必

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我国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出现高峰。 目前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 生态补偿仍是研究 热点 , 由最初 的政 策机 制 研究 逐 步地 向补偿 标准 定量 化过
下发展 。20 年 1 05 2月国务 院颁 布的《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 加强环境保护的 决定》 20 、0 6年发布 的 《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 国
略, 即补偿基金完善 阶段 、 补偿基金与生态税 双轨并行阶段 、 生态税独立运行阶段。 李文华等人( 0 7 提 出以直接投入 、 20 ) 机会成本和森林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作为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 。 现阶段我 国森林生 态公 益林 补偿标 准为 7 5元/ , 主 要是根据 国家财政能力进行 的“ 助” 补 。所 以 , 李文华教授还 提 出森林生态补偿应依 靠 国家及 各地 的财政能 力分阶段逐 步提高补 偿标准 , 根据 地域特 点 、 种 、 林 造林方式等 , 结合地
第2 3卷第 1 期
我 国 生 态 补 偿 标 准 研 究 综 述
杨 国 霞
( 山东师 范大学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济南 2 0 1 ) 5 04 摘 要: 最近几十年来 , 随着生态环境的 日益恶化 , 人们 不断寻求各种途径 来解 决生态 问题。生 态补偿成 为 了 研 究热点 , 生态补偿标准更是研 究中的重点。 系统 阐述生态补偿 的 内涵 , 目前我 国生态补 偿标 准研 究进展 , 讨论 我 国生态补偿 标准 中的不足 之处 , 对研 究提 出新见解 。
费或对保护资源环 境 的行 为进 行补偿 。狭义 的生态 补偿仅 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补偿 。 指对生态功能 的补偿 , 通过制度手 段解 决好生 态投资者 的合 2 2 矿产 资源生 态补偿 . 理 回报 , 激励人们从 事生 态保 护从 而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 矿产资源补偿方面 , 张智 玲 、 王华 东 (9 7 从 资源价值 19 ) 任勇等 (0 6 认为 , 20 ) 较科 学并 符合政策性要求 的生态补 论、 外部 不经 济论 、 偿原则 及边 际机会 成本理论 等方面对 补 偿机制的内涵可 以表述为 : 态补偿 机 制是 为改善 、 生 维护 和 矿产资源开发 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收费 的理论依据作了研究 。 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调整 相关 利益者 因保护或破坏生态 任勇 (0 6 认为 , 20) 对于矿产开发导致外部不经 济性进行 环境活 动产生 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 分配关系 , 以内化相 一是恢复和治理那些 开发 关 活动产生 的外部成 本为原 则 的一种具 有经 济激励 特征 的 补偿 的相关政策依据有两个含义 : 者无法治理和恢复 的, 或者是历史上形成 的大规模 生态景 观 制度。 破坏及其生态功能 的成本 ; 二是矿产资源 开发对 当地居 民生 2 我 国生 态 补 偿 标 准 研 究 进 展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起步相对较 晚 , 始于 18 ,90年 9 0年 19

现代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现代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aySho o te hnogPoic l o mteo C C J a  ̄2 ,h a Pr col fh adn r ni m i P ,i n2 Y1C i ) t S v aC t f e n 5 n
Ab c : e a s te rpd c n u t n o . uo n n i n n e p r d o uc c n mi e e p n hn , n io me t f t B c u e o h i o s mp o frs l  ̄a d e vr me t n t e i fq ik e o c d v l me ti C ia e vrn na f a i eo o i h o o o n l
谐 社会 和科学 发展 观 念 已成 为 我 国 2 世 纪 的 时代 需 1 要 。为 了更 好地 改善 生 态 环境 , 态 补偿 的理论 与 实 生
践 应运 而生 。
认识、 改造、 尊重和服从 的辩证统一过程。但从世界发
达 国家 的发展历史 看 , 态环 境 的 严重 破 坏 已成 为 经 生
标准 等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关键词 : 生态补偿 ; 资源与环境 ; 综述
中 图分 类 号 : 7 . X11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5 112 l)5 47 4 10 —84 (OOO —04 —0
WA NG G e—fn as R sa c mn r a o fM o e n E oo y Co e s t n e e r h S ma i f n o zi d r c lg mp n a o i
现 代 生 态 补 偿 研 究 综 述
王格 芳
(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 山东 济南 212 ) 50 1 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方式研究综述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方式研究综述

理 的反定理 , 其基 本含义是 :在 交易费用 大 于零 的世 界 里 , 同 的杖 利 界 定 , 带 来 不 会 不 同效率 的资源 配置 。所 以, 了优化资 为 源配置 , 产权 制度 的选择是必要的 。 ( 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界定 二) 近年 来 , 森林生态效益 补偿 问题 已成 为公众社会 和学 术界讨论 的热 点 , 但对生 态 效 益 补 偿 的 内涵 仍 存 在 争 议 : 杜群(0 5是 国内第一个给生态补偿 2 0) 以明确 定义 的学 者 , 他将 生 态补偿 定 义 为 :国家或社 会主体之问 , 约定对 损害资 源环境 的行 为 , 向资源环境开 发利用主体 进行收费或 向保护资源环境 的主体提供 利 益 补 偿 性 措 施 , 将 所 征 收 的 费 用 或 补 偿 并 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 式转达到 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 自 身利益受到损害 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 目 的的 过 程 。 李文华 , 李芬(06综合大多数学者 的 20) 观 点 , 出 :生 态 效 益 补 偿 是 用 经 济 手 段 指 激励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维护和 保育, 解决市场失灵造 成的生态效益 的外 部性的补偿 , 并保持社会发展 的公平性 , 达 到保护生态环境 的 目的。
年份

结合以上各学者 的观点 , 笔者认为 , 生 态效益补偿是指相 关部 门对 使用 自然资源 或者破坏 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的人和单位 进 行费用征收 , 并将这些 费用用于对为保 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主体进行的税费 、补 贴 等形 式的补偿 , 达到 保护生态 环境 、 以 平 衡 各 主体 问利 益 的 目的 。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的理论 与实践 三) 1森林生态 效益补偿理论的探索。关 . 巍、 郝雪冰(0 9指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20 ) 是指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 境 保 护 中的 生 态 效 益 而建 立 的 , 过 国 家 通 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 益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森林 生态 效益补偿 基 金 , 于提供 生态效益 的森林 的营造 、 用 抚育 、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 瑞 士 的 凯 恩 林 在 《 于 森 林 效 益 补 关 偿 一 文中提出 “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 森 林 效 益 的补 偿 是有 限 的 , 与 社 会 达 成 要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综述及发展趋势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综述及发展趋势
ma e n t e k y a d d m c l o n s f t e c re t r s a c f e o o i a o e s t n. i .t e d tr n to f d o h e n i u t p i t o h u r n e e r h o c l g c l c mp n a i o . h e e mi a i n o e
补 偿 理 论 研 究 的 进 展 情 况 ,分 析 出 现 阶 段 生 态 补 偿 研 究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是 生 态 补 偿 标 准 的 确 定 和 补 偿 机 制 的 建
立 , 括 基 础 理 论 方 面 、 操 作 性 方 面 和 法理 及 制 度 方 面 , 时 对 国 内的 生 态 补 偿 研 究 发 展 趋 势 给 出 了判 断 。 包 可 同
rz d n r c i e n t i a e , t e r s a c o c l g c l o e s to h o y s e iwe a d t e n l ss s ie i p a t .I h s c p p r h e e r h f e o o i a c mp n a i n t e r i r v e d n h a a y i i
关 键 词 : 态 补 偿 ;补 偿 额 度 ; 补 偿 手 段 ;理 论 综 述 生
Re i w nd v e a de e o v l pm e t e d c l g c l o pe a i n he r tc l r s ar h / n ta nt r n of e o o i a c m ns to t o e ia e e c /Xu Yo gin
c mp n ai n t n a d n sa ls me t f t e c l g c l o e s t n o e s t sa d r a d e t b ih n o h e o o i a c mp n a i me h n s o o c a im, l d n t e a i t e r y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和价值,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系统研究,可以 得出以下结论:资金管理需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 的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资金来源的 多元化是保证资金充足的关键,政府、企业和社会组 织等各方应共同参与;资金使用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经 济效益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资金的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0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概 述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含义
含义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是指政府为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通过对森林生态服务提 供者给予经济补偿的方式,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专项 资金。
目的
提高森林生态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升森林生态 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重要性
促进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给予森林生态服务提供者经济补偿,可以降低保护森林的经 济成本,提高其积极性,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维护和提升森林生态功能
通过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管理和投入,可以维护和提升森 林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资金管理效率不高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主要由各级林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负责,管理环节较多, 流程不够简化,导致管理效率不高。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之间的 协调沟通不够顺畅,也影响了资金管理的效率。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制度建设滞后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与快 速发展的森林生态建设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单位在资金 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规范和指导,导致管理混乱、随意性大 等问题。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

林业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一些地方滥伐林木、破坏林地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旨在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本文就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意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指政府、企业或者个人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补偿的一种经济手段。

这一机制是基于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用以弥补资源利用者对生态系统的负外部性,并激励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关于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对于这一机制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补偿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适用范围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在政策研究方面,学者们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并总结了这些政策的特点和经验。

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国外,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针对私有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强调市场化机制和生态服务市场的建设;欧盟的生态补偿政策则主要关注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重点生物多样性区域,采取了补偿补助和奖励措施。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呈现出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互借鉴的态势。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关键 词 生 态补 偿 ; 究进展 ; 述 研 综 中图 分类 号 F 0 文献0 80 57 6 1(0 8 1— 6 1— 2
Re e r hRe iw oo ial m pe s to i Chi s a c v e of Ec lg c Co n a in n na
i e r s ac e dwa to wa d nn w e e r ht n spu r r 、 r f
Ke r Ec lgc lc mp n ain; s ac o rs ; ve ywo ds oo ia o e s to Re e r hprge s Re iw
究有 所裨 益 。 1 生态 补偿 的定 义 和理 论基础
生, 为解 决 这一 问题 , 客观 上要 求建 立 生态 补偿 机 制来 约束
个体行为 。 A在向 B提供某种有偿服务时, 会附带地也向其
他人 ( 非 同类 服务 的生 产者 ) 并 提供 服 务或 给其 他人 造 成损 害 , 却无 法 从 受 益 方 获 取 报 酬 , 无 法 对 受 害 方 给 予 补 但 也
偿 研究 的热 潮 。 笔者 在 回顾 该领 域 国 内研究 成果 的基 础 上 ,
其负外部性行为 ; 相反 , 生态保护具有典型 的外部经济性 ,
流域 上游 、 区、 耕还林 ( ) 、 牧还 草 区 、 林 退 草 区 退 水源 保 护地
在保护生态环境 的过程中 , 给别人带来 了利益却牺牲 了一 些 自己发展的机会 , 可以采用经济手段( 如付费给生态服务
黎加等国家成功用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 矛盾 。我 国的生态 补偿 理论 研究 和生 态补 偿实 践 均 晚于 西
方 , 近几 年我 国学 者对 生态 补偿 研 究特 别 重视 , 但 在相 关理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实现机制研究综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实现机制研究综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实现机制研究综述摘要:生态系统作为自然资源和自然资产为人类提供至关重要的资源与服务,也是地球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必要基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地球经济的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福利做出贡献。

长期以来,城市扩张、人口增长以及各类社会经济活动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显著变化,而决策者往往忽视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无法实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优化配置,也就无法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大化。

人类活动与自然扰动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而降低。

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生存资料以及各项服务已不能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人类正面对着环境保护和管理需求的双重压力。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现机制引言我国相继提出了“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来保障有限的耕地资源和生态空间,从根本上遏制住了耕地资源快速减少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但许多地区优质耕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仍较为严峻。

而且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为了保障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研究人与自然系统之间如何和平共处,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则是实现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维持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前提。

1平台战略与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的差异在用户需求变化、技术进步及“反垄断”等市场监管政策变化的背景下,战略更新已成为平台生态系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

战略更新概念起源于组织战略变革研究,指组织为维持和提升竞争优势而重建或替换具有战略属性的组织特征的过程、内容和结果,这种组织特征包括目标、产品和服务、资源和能力、声誉等,对其重建或替换会极大地影响组织的长期前景和价值。

战略更新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科层制组织,作为“元组织”的平台生态系统的战略更新尚未受到学界的关注和定义。

林权制度改革文献综述

林权制度改革文献综述

社区林业文献综述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状况班级:林学09b学号:0909030067姓名:严辉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状况【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有关林权制度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大创新和发展,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集体林权;产权制度改革。

1、引言:林权问题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搞好林权改革,不仅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增加,也关系到林农收入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林权制度改革历经近30年时间。

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未收到很好成效。

林业发展依然滞后,林权改革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用材供求矛盾依旧突出,林农依旧处于贫困的底线。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2.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

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

林业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大,就业空间广。

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繁荣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的研究

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的研究

归 宿进行 了经 济分 析 ,为制定 森林 生态效 益补偿 政 策提供 了理论依 据 ,并 提 出 :水 价提 高后 ,消费 者 中的低 收人 阶 层相 对 于高 收入 阶层 来说 要把 支 出的较 大部分 用来 支付提 高 的水价 ,因而受 到 的损 失较 大 。政 府可 以采取 适 当 的形
量少 的树 种 ,以减 少 森 林 对 径 流 总量 的 消减 。廖 浪 涛 等 ( 2 0 0 0 )通 过 实证分 析 的方 法对 水 源 涵养 林 的 主 要 生
态效 益 :涵养水 源 、保持 水土 、防洪 蓄洪 、净化 水质 四个 方 面 的生 态效 益进行 评价 ,同时运用 环境 经济学 与福 利 经 济学 的原 理及 分析 方法 ,对森林 生 态补偿 标准 、补偿 费 的
法 规 4个 因素处 于 系统 的最顶层 ;在 生态 补偿 要素 中 ,补 偿 方式 和 补偿途 径是 核 心因素 ,补偿 标 准 、补 偿主 体和 对
象 是基 础 因素 ;保 护者 的保 护 成 本 因素 处 于 系 统 的 中 间
3 密 云水 库融 资现 状
密 云水 库 ( 北纬 4 0 。 l 4 ~4 l 。 0 5 ,东 经 1 1 6 。 0 7 ~ 1 1 7 。 3 0 )位 于 密云县 城北 1 3千米 处 ,是潮 白河水 系 最 大
[ 文 章编 号 ]1 0 0 5— 6 4 3 2( 2 0 1 3 )1 6 — 0 0 6 1 — 0 2 水质 方 面 ,提 出 了涵养林 生态 价值计 算 的一种新 方法 ,并 得 出结论 :密 云水 库集水 区现存 树种 结构 十分 合理 ,截 流 量最 少 的蒙古栎 的覆 盖 面积最 大 ,截 流量 最大 的桦树 林 面
以 生态旅 游 、水权 交 易、碳 汇 贸 易等手段 为主 ,以起 到 自由竞 争 、资金循 环筹 集 的作 用 ,提 高生 态补偿机 制 的延 续性 。

2010年《绿色财会》杂志总目录

2010年《绿色财会》杂志总目录

现代政府会计体系发展研究
……………… 王宪锋 等
… … ・魏 斐 等
1 2—1 O 1 2—1 3
会计 师事 务所行业专门化研究综述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与思考 ………………… 毛成 龙 ( — 9 4 0)
林业 企业贯彻企业 会计准则的探讨 强化国有林 场经济计 划管理的思考 …………… 赵 风 瑞 ( 4—1 5) …………… 方华雄 ( 0 5— 9) ………… 贾俊: ( 海 5—1 ) 1
陈 雯 ( 0 ) 7— 8
孙银鬟
( O— 9 1 O)
对林业贷款项 目资金管理 的几点认识 ………… 李
推进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变革进程
海 ( 1) 7— 0
浅析温州市 国库集 中支付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关于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单 位会计 制度改革研究
… … … … … … … … … … … … … … … … …

6 莉 争 5—1


















8 王 荣 昶 2—0 2 彝 2—1
会计 监督体系构建 与完善 问题研究 ………… 马萍艳
0 等 5—2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 李 基 于持续经营前提下的短期偿债 能力分析
LF 环境 金 融 工具 的 应 用 与 效 果 IE
… … … … … … … … … … … … … … …

陈 曦 等
1 2一O 6
基于综 合收益理论 的利润表探讨 …………… 张德刚 等 ( 一 3 3 o)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潘兴良;徐琳瑜;杨志峰【摘要】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has long been a focus of research in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an effective policy tool to curb deteriorating ecosystem identified by scholars, policy 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Therefore,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on deifning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identifying objects of payments, describing participants, exploring benchmarks for payments calculation, and developing ways for exchanging ecosystem services, resulting in many conceptual frameworks of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as Coasean Framework featuring market trade, Pigou Framework based on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Ecological Economics Framework, and Social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However, the theoretical defects of these frameworks result them ineffective in avoiding high transaction cost, crowing out and leakage effects, coordinating efifciency, effectiveness and equity. To develop conceptual framework with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additional ecosystem service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gross supply and demand models of economics, simplified and practical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ng ecosystem services has to be created, accounting approach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has to comply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 and a multiple perspective combining ec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must be adopted for determining reasonable scale of different ecosystem services in studying 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生态补偿是生态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都将生态补偿视为应对生态系统退化的有效政策工具。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_马姜明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_马姜明

生态学报2010,30(12):3297—3303Acta Ecologica Sinica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研究综述马姜明1,2,3,刘世荣1,*,史作民1,刘兴良4,缪宁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2.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3.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4.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摘要:森林退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退化的森林进行恢复评价是合理地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

介绍了森林退化的概念,综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评价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恢复目标的确定、参照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定量评价等几个方面。

目前,大多数退化森林恢复评价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植被结构和生态学过程3个方面。

其中,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等;植被结构包括植被盖度、乔木密度、高度、胸高断面积、生物量和凋落物结构等;生态学过程包括养分库、土壤有机质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等。

不同的研究者或管理者由于对恢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存在差异,评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角度也不一样。

恢复评价可以从特殊种群到整个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

在深刻理解森林退化定义的基础上,建立现实的目标和正确地选择参照系是恢复评价的前提。

关键词:森林退化;恢复目标;参照系统;生态系统特征;评价方法A review on restoration evaluation studies of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MA Jiangming1,2,3,LIU Shirong1,*,SHI Zuomin1,LIU Xingliang4,MIAO Ning11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cology of Rare and Endangered Speci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Guilin 541004,China3The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Protection and Assessment,Guilin541004,China4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Chengdu610081,ChinaAbstract:Forest degradation is a problem taking place throughout the world.Restoration evaluation of degraded forests is a base for rational 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of forest degradation was introduced and the common procedures of restoration evaluation on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 were summarized,which included the goal-setting of restoration,the choice of reference ecosystem,establishmen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of restoration evaluation.At present,most of restoration evaluation on degraded forest ecosystems covered three aspects,i.e. species diversity,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Species diversity focused on species richness and abundance,etc.Vegetation structure emphasized on vegetation coverage,tree density,tree height,basal area of trees,biomass and components of litter,etc.The ecological process centered on nutrient pools,soil organic matter and the biological interactions,etc.Due to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demands for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mong researchers and managers,evaluation objective and its indicator system can be different at scales from special population to whole ecosystem.Based on deep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degradation concept,defining the practical goal and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reference system are the premises of restoration evaluation.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3A0402;2006BAD03A100302;2006BAD03A1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2002CB111504);广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0911MS50)收稿日期:2009-10-10;修订日期:2009-10-12*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liusr@8923生态学报30卷Key Words:forest degradation;restoration goals;reference ecosystem;ecosystem property;evaluation approach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质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并具有历史、文化、美学、休闲等方面的价值,在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减免自然灾害和调节全球碳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作者: 彭秀丽[1];孙铄铄[2];严曙光[1]
作者机构: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出版物刊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5-5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3期
主题词: 林业生态补偿;生态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摘要: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在林业生态破坏赔偿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下的林业生态环境受损的补偿制度,在林业开发利用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有偿使用。

对林业生态补偿的内涵、主体、客体、标准及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述,指出林业生态补偿研究重点和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目前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影子项目法和边际机会成本法等。

综上,国内外学者对林业生态补偿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未来研究应朝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 环境服务付费” P y e to c1 i l n i ( am n r 0o c / v f E gaE —
rn na evcsP S 或 生态 效 益 付 费 ( E ) o me tl ri ,E ) S e PB ,
( . ni o e tSa in i uc u n Co n y i i 1 Yu l F r s t t n S ih a u t JAn t in x r vnc JA n 3 3 0 2 Hu z n ng o n Ci i Ja g iP o i e yn f 4 9 0; . aho g
方法 。 ‘
关键 词 : 林 生态 补偿 ; 偿标 准 ; 森 补 补偿 方 式 ; 汇交易 碳
Re iw fF r s oo ia m p n a in v e o o e tEc lgc l Co e s to
Li n g  ̄ u Do g u Li n z i。 W a g Ga g 。 Gu a u n 。 u Li g h ‘ ’ n n( o Yu ny 有效 地森 林 生 态效 益经 济补偿机 制 , 为 笔者 主 要从 国 内外 对林 业 生 态补偿
机制的理论研 究与实践两方面入手, 着重对我国国内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理论、 内容及运行 实践 3部分 的近 期 相 关文 献进 行 阐述 , 积极 探 索适 合我 国森 林 生 态 补偿 机 制 运 行 的 市场 化 并
遍 认 可且 可 行 性 较 高 的 1种 方 法 。Mamia c l n的 l 研 究结 果显 示 : 偿 标 准 与 机 会 成 本 直接 相 关 , 补 而
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 ; 环境费用 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 ; 价格应当反 映资 源 的稀缺性 和全部 价值 , 并有 助 于防 止环境 恶 化 。[ 目前 国 际 上 “ 态 补 偿 ” ,] , 生 比较 通 用 的 是 “ 生
3 6
森林 生态 补偿 相关 研究 综 述
总第 11 7 期
森 林 生 态 补 偿 相 关 研 究 综 述
刘 冬 古 ‘ 刘 灵 芝 ‘ ’ 王 刚 ‘ 郭媛 媛 ‘ 。 。 ’
(. 1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云 岭林 场 吉安 3 30 ;. 中农业大 学 武 汉 407 ;. 490 2华 3003湖北省林 业厅 武汉 407) 309
展起 来 , 特别 是 以 Da y主编 的 《 i l 自然 服务 功 能 : 人
偿 的复杂性 , 多年研究对生态补偿并没有得 出统一 定义。19 年联合 国《 92 里约环境 与发展宣言》 中将 生态补偿定义为“ 在环境政策制定上 , 价格 、 市场和
类社会对 自然生态系统 的依赖性》 为代表。随后 , 森 林生 态 补偿 逐渐 成 为林学 、 态学 与生 态经 济学 生 的研究 热 点 。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森 林 生 态补 偿 标 准 制定 、 生态价值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交易等 方面。 在补偿标准方面 , 机会成本法是被国外学者普
1 国外森林生态补偿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国 外 关 于 生 态 补 偿 ( clgclC mpn a E oo i o es- a t n 的研究 始 于 2 i ) o O世 纪 5 代 , 由 于 生 态 补 0年 但
的土地 所有 者提 供 额外 的 收入来 源 , 以改善 他们 的 生计 [ 纠。 2 世 纪末 , 林 生 态 服 务 补 偿 的 研 究 逐 渐 发 O 森
m a k t e o u t b e f r f r s c l g c lc mp n a i n s s e i i . r e t d s ia l o o e t o o i a o e s t y t m n Ch na m h e o Ke r s o e te o o ia o p n a i n;c mp n a i n sa d r ;c m p n a i n m o e; b n ta e y wo d :f r s c l g c l m e c s t o o e s to t n a d o e s to d c o r d ar
Ag iu tr ie st W u a 4 0 7 ; . b iP o ica o e tyDe a t nt W u n 4 0 7 ) rc l eUn v riy u hn 3 0 0 3 Hu e r vn ilF rsr p rme ha 3 0 9
Ab ta t n o d rt sa ls o e te oo ia e e i a d e n m i o e s t n sse f rl n i sr c :I r e o et bih f r s c lgc lb n ft n c o c c mp n a i y tm o o g t o o me, fo t e r t a ee r h a dp a tc ff r s c lgc l o e s to t o n b o ds se ,t ea — r m h o ei l s a c n r c ieo o e t o o ia mp n ain a mea da r a ytm h u c r e c h t r o u e n a d d srb d rl td l e au eo t h o y,c n e ta d p a tc ,a t ey e po e h ho sf c s d o n e c i eae i r tr fist e r e t o tn n r cie c i l x lr d t e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