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算法
2分查找算法
2分查找算法二分查找算法,也称为折半查找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种常用的查找算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待查找的数据集合分成两半,然后通过与目标值的比较,确定目标值可能存在的范围,再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目标值不存在。
二分查找算法适用于有序的数据集合,可以快速定位目标值的位置,时间复杂度为O(logn)。
下面以二分查找算法为中心,详细阐述其原理和应用。
一、算法原理二分查找算法的原理非常简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查找范围:将待查找的数据集合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并确定查找范围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2.计算中间位置:通过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计算出中间位置。
3.比较目标值:将目标值与中间位置的值进行比较。
-如果目标值等于中间位置的值,则查找成功,返回中间位置。
-如果目标值小于中间位置的值,则目标值可能在前半部分,将查找范围缩小到前半部分。
-如果目标值大于中间位置的值,则目标值可能在后半部分,将查找范围缩小到后半部分。
4.缩小查找范围:根据比较结果,缩小查找范围为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并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目标值不存在。
二、算法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二分查找算法,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个按升序排列的数组[1,3,5,7,9,11,13,15,17, 19],我们要查找目标值为9的位置。
1.确定查找范围:起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9。
2.计算中间位置:(0+9)/2=4,中间位置为4。
3.比较目标值:目标值9大于中间位置的值7,所以目标值可能在后半部分。
4.缩小查找范围:将查找范围缩小到[9,11,13,15,17,19],起始位置更新为中间位置+1=5,结束位置不变。
5.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计算新的中间位置(5+9)/2=7,中间位置为7。
目标值9小于中间位置的值15,所以目标值可能在前半部分。
6.缩小查找范围:将查找范围缩小到[9,11,13],起始位置更新为5,结束位置更新为中间位置-1=6。
二分算法详解
二分算法详解二分算法,也称为二分查找,是一种常用的查找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查找的区间不断二分,缩小查找范围,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确定目标元素不存在。
二分算法的思路相对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广泛的用途。
它适用于有序数组或有序列表,能够快速定位目标元素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二分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我们需要确定待查找的有序数组或有序列表。
假设我们要查找的元素存储在一个升序排列的数组中。
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假设数组名为arr,长度为n。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目标元素的值,假设为target。
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待查找区间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初始时,起始位置指向数组的第一个元素,结束位置指向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假设起始位置的索引为low,结束位置的索引为high。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迭代查找。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需要计算待查找区间的中间位置。
假设中间位置的索引为mid,计算方法为mid = (low + high) / 2。
然后,我们需要比较中间位置的元素与目标元素的大小关系。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等于目标元素,说明我们已经找到了目标元素,算法结束。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大于目标元素,说明目标元素可能在中间位置的左侧,我们将结束位置移到中间位置的前一个位置,即high = mid - 1。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小于目标元素,说明目标元素可能在中间位置的右侧,我们将起始位置移到中间位置的后一个位置,即low = mid + 1。
然后,我们需要判断迭代是否结束。
如果起始位置大于结束位置,说明目标元素不存在于数组中,算法结束。
如果起始位置小于等于结束位置,说明目标元素可能存在于数组中的某个位置,我们需要继续迭代查找。
通过以上迭代过程,我们可以在有序数组中快速定位目标元素的位置。
二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其中n为数组的长度。
相比于线性查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O(n),二分算法的效率更高。
除了在查找中的应用,二分算法还可以用于其他问题的解决。
NSGA2算法中文版
Pt+1 = [ ]
i = 0
while len(Pt+1) + len( F[i] ) < N:
crowding_distance_assignment( F[i] )
Pt+1 += F[i]
I = sort( I, objFun ) #按照目标函数objFun进行升序排序
I[0] = I[ len[I]-1 ] = ∞ #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个体的距离设为无穷大
for i in xrange( 1, len(I) - 2 ):
在NSGA进行非支配排序时,规模为N的种群中的每个个体都要针对M个目标函数和种群中的N-1个个体进行比较,复杂度为O(MN),因此种群中的N个个体都比较结束的复杂度为O(MN2),即每进行一次Pareto分级的时间复杂度为O(MN2)。在最坏的情况下,每个Pareto级别都只含有一个个体,那么需要进行N次分级所需要的时间复杂度则会上升为O(MN3)。鉴于此,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快速非支配排序法,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N2)。
该算法需要保存两个量:
(1).支配个数np。该量是在可行解空间中可以支配个体p的所以个体的数量。
(2).被支配个体集合SP。该量是可行解空间中所有被个体p支配的个体组成的集合。
排序算法的伪代码如下:
def fast_nondominated_sort( P ):
else if p < q: #如果p被q支配,则把np加1
np += 1
if np == 0:
p_rank = 1 #如果该个体的np为0,则该个体为Pareto第一级
基本算法2-递推法实例
一般地,设原来的符合题意的n-1条直线把这平面分成 个区域,再增加一条直线l,就变成n条直线,按题设条 件,这l必须与原有的n-1条直线各有一个交点, 且这n-1个交点 及原有的交点互不重合。这n-1个交点把l划分成n个区间,每 个区间把所在的原来区域一分为二,所以就相应比原来另增 了n个区域,即:
const max=100; var
f1,f2,s:array[1..max] of longint; i,j,k,l,n:longint; begin readln(n); f1[max]:=0 ; f1[max-1]:=1; {F0=10} for i:= 1 to n do
begin f2:=f1; k:=0; { ×7 } for j:= max downto 1 do begin k:=k+f1[j]*7; f1[j]:=k mod 10; k:=k div 10; end;
end.
var a,b:array[1..100] of longint; i,j,n:longint;
begin readln(n); a[100]:=4 ; b[100]:=1; for i:= 2 to n do begin for j:= 100 downto 1 do b[j]:=b[j]*2; for j:= 100 downto 2 do if b[j]>=10 then begin b[j-1]:=b[j-1]+b[j] div 10 ; b[j]:=b[j] mod 10; end; for j:= 100 downto 1 do begin a[j]:=a[j]+b[j]; if a[j]>=10 then begin a[j-1]:=a[j-1]+a[j] div 10 ; a[j]:=a[j] mod 10; end; end; end; j:=1; while a[j]=0 do j:=j+1; for i:= j to 100 do write(a[i]) ;
2遗传算法介绍
对控制参数的改进
Srinvivas等人提出自适应遗传算法,即PC和Pm 能够随适应度自动改变,当种群的各个个体适应度 趋于一致或趋于局部最优时,使二者增加,而当种 群适应度比较分散时,使二者减小,同时对适应值 高于群体平均适应值的个体,采用较低的PC和Pm, 使性能优良的个体进入下一代,而低于平均适应值 的个体,采用较高的PC和Pm,使性能较差的个体被 淘汰。
对遗传算子的改进
排序选择 均匀交叉 逆序变异
(1) 随机产生一个与个体编码长度 相同的二进制屏蔽字P = W1W2„Wn ; (2) 按下列规则从A、B两个父代个 体中产生两个新个体X、Y:若Wi = 0, 则X的第i个基因继承A的对应基因,Y 的第i个基因继承B的对应基因;若Wi = 1,则A、B的第i个基因相互交换,从 而生成X、Y的第i个基因。
模式阶用来反映不同模式间确定性的 差异,模式阶数越高,模式的确定性就越高,
所匹配的样本数就越少。在遗传操作中,即
使阶数相同的模式,也会有不同的性质,而
模式的定义距就反映了这种性质的差异。
模式定理
模式定理:具有低阶、短定义距以及平 均适应度高于种群平均适应度的模式在子代
中呈指数增长。
模式定理保证了较优的模式(遗传算法
的质量越好。适应度函数是遗传算法进化过
程的驱动力,也是进行自然选择的唯一标准,
它的设计应结合求解问题本身的要求而定。
选择算子
遗传算法使用选择运算来实现对群体中的个体 进行优胜劣汰操作:适应度高的个体被遗传到下一
代群体中的概率大;适应度低的个体,被遗传到下
一代群体中的概率小。选择操作的任务就是按某种 方法从父代群体中选取一些个体,遗传到下一代群
遗传算法应用于组合优化
按时间抽选的基2FFT算法
按时间抽选的基2FFT算法基2FFT算法(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是一种高效的算法,用于在计算机上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
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分治策略和递归操作,在O(nlogn)的时间复杂度下完成离散傅里叶变换。
基2FFT算法的关键步骤如下:1. 将输入的序列划分为两个子序列:偶数位置和奇数位置上的元素分别组成两个子序列。
2.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两个新的子序列。
3. 将两个新子序列的元素按照原始顺序交替排列,得到最终的结果。
基于以上步骤,可以利用递归操作来实现基2FFT算法。
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1. 如果输入序列的长度为1,则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直接返回该序列作为结果。
2. 如果输入序列的长度大于1,则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分割和计算。
3. 首先将输入序列分为偶数位置和奇数位置上的元素组成的两个子序列。
4.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递归调用基2FFT算法,得到两个新的子序列。
5. 将两个新子序列的元素按照原始顺序交替排列,得到最终的结果。
基2FFT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如下:假设输入序列的长度为n,则每一层递归的时间复杂度为O(n),总共有logn层递归。
因此,基2FFT算法的总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基2FFT算法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高效地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从而实现信号分析、频谱分析和频域滤波等操作。
同时,基于基2FFT算法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还能够应用于多项式乘法、高效计算卷积等问题的求解。
总之,基2FFT算法是一种高效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通过利用分治策略和递归操作,能够在O(nlogn)的时间复杂度下完成计算。
它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2FFT算法(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一种高效计算方法。
2的模幂算法
2的模幂算法
2的模幂算法也被称为二进制幂算法,用于计算一个数的幂对另一个数取模的结果。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指数转化为二进制形式,并利用指数的二进制表示来计算幂的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指数转化为二进制形式。
2. 从二进制的最低位开始,逐位检查指数的二进制表示。
3. 若当前位为1,则将结果乘以底数。
4. 将底数自乘。
5. 重复步骤3和4,直到指数的所有位都被检查。
6. 最后的结果即为幂的模运算结果。
例如,计算2的13次幂对7取模的结果:
1. 将指数13转化为二进制形式:1101。
2. 从右向左逐位检查指数的二进制表示。
3. 第一位为1,将结果乘以底数2,结果为2。
4. 底数自乘,得到4。
5. 第二位为0,不做任何操作。
6. 底数自乘,得到16。
7. 第三位为1,将结果乘以底数2,结果为32。
8. 底数自乘,得到64。
9. 第四位为1,将结果乘以底数2,结果为128。
10. 底数自乘,得到256。
11. 指数的所有位都被检查完毕,最后的结果为256对7取模的结果,即4。
因此,2的13次幂对7取模的结果为4。
二阶电路算法
二阶电路算法摘要:1.二阶电路算法的概述2.二阶电路算法的求解方法3.二阶电路算法的应用案例4.二阶电路算法的优缺点分析正文:一、二阶电路算法的概述二阶电路算法,顾名思义,是一种针对二阶电路的计算方法。
二阶电路是指由两个电感或电容元件、一个电阻元件以及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组成的电路。
在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领域,二阶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二阶电路算法的求解方法求解二阶电路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欧姆定律法:适用于电阻型二阶电路,通过欧姆定律可以直接求解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2.电容或电感定律法:适用于电容型或电感型二阶电路,通过电容或电感定律,可以得到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3.复数法:也称为相量法,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用复数表示,通过复数的加减运算,可以求解二阶电路。
4.微分方程法:将二阶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建立成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电路的解。
三、二阶电路算法的应用案例二阶电路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案例,例如:1.RLC 电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滤波器、振荡器等。
2.LC 振荡器: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常用于无线电、广播电视等领域。
3.音频放大器:由电容、电感和晶体管组成的放大电路,用于音频信号的放大。
四、二阶电路算法的优缺点分析二阶电路算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适用范围广:可以解决多种类型的二阶电路问题。
2.计算简便:通过简单的加减运算或微分方程求解,计算过程较为简单。
缺点:1.对于复杂电路,求解过程可能较为繁琐。
2.需要掌握一定的电路理论知识,对于初学者可能有一定难度。
总之,二阶电路算法是一种重要的电路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node2vec算法原理
node2vec算法原理
node2vec算法是一种用于学习节点嵌入的方法,它可以在图形数据中捕获节点之间的复杂关系。
该算法由斯坦福大学的Aditya Grover和Jure Leskovec于2016年提出。
node2vec算法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随机游走(Random Walks),node2vec算法首先通过随机游走来模拟节点之间的邻近关系。
随机游走是指从图中的某个节点出发,按照一定的策略选择下一个访问的节点,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达到预设的步数。
这样可以得到一系列节点序列,反映了节点之间的邻近关系。
2. 节点嵌入(Node Embedding),在得到随机游走的节点序列后,node2vec算法通过将这些序列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中,从而得到每个节点的嵌入表示。
这个嵌入表示可以捕获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使得在低维空间中相似的节点在向量空间中距离较近。
3. 两种随机游走策略,node2vec算法引入了两种不同的随机游走策略,分别是广度优先搜索(BFS)和深度优先搜索(DFS)。
这两种策略可以在节点之间进行局部性和全局性的探索,从而更好
地捕捉节点之间的结构信息。
4. 通过优化算法学习节点嵌入,最后,node2vec算法使用优化算法(如随机梯度下降)来学习节点嵌入,使得节点在嵌入空间中的相对位置能够最好地反映它们在原始图中的结构关系。
总的来说,node2vec算法通过随机游走和节点嵌入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学习图中节点嵌入时充分考虑节点之间的邻近关系和结构信息,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节点表示。
这使得node2vec算法在网络分析、社交网络挖掘、推荐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年级信息科技二分算法
六年级信息科技二分算法摘要:一、算法简介1.二分算法的概念2.二分算法的应用领域二、二分算法的原理1.基本思想2.实现步骤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三、二分算法的实际应用1.搜索问题2.排序问题3.其他应用场景四、如何教授二分算法1.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讲解2.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3.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正文:一、算法简介二分算法,又称折半查找法,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某一特定元素的搜索算法。
这种算法每次将待查找的区间缩小一半,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查找区间为空。
二分算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技等领域。
二、二分算法的原理1.基本思想:二分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查找的区间不断缩小,从而降低搜索的复杂度。
算法从数组的中间元素开始,如果中间元素正好是要查找的元素,则查找成功;如果中间元素小于或大于要查找的元素,则在小于或大于中间元素的那一半区间内进行查找,依次类推,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查找区间为空。
2.实现步骤:a.确定待查找区间,初始化左右边界。
b.计算区间的中间元素。
c.判断中间元素与目标元素的大小关系。
d.根据判断结果,更新左右边界。
e.重复步骤2-4,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区间为空。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二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其中n 为数组的长度。
三、二分算法的实际应用1.搜索问题:二分算法可以用于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如搜索引擎、文件查找等场景。
2.排序问题:二分算法可以用于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排序算法中,提高排序效率。
3.其他应用场景:二分算法还可以应用于图论、动态规划等领域,帮助解决复杂问题。
四、如何教授二分算法1.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讲解: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子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二分算法的原理。
2.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二分算法,让学生了解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阶矩阵算法
二阶矩阵算法
二阶矩阵算法是指对一个2x2的矩阵进行运算的算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阶矩阵算法:
1. 矩阵加法:两个相同大小的矩阵可以相加,即两个2x2的矩阵相加得到另一个2x2的矩阵。
矩阵加法遵循相同的规则,即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
2. 矩阵乘法:两个大小不同的矩阵不能相乘,因此两个2x2的矩阵相乘得到一个2x2的矩阵。
矩阵乘法遵循特定的规则,即第一个矩阵的行数必须等于第二个矩阵的列数。
3. 矩阵逆:一个2x2的矩阵有一个逆矩阵,逆矩阵是将其颠倒后得到的矩阵。
例如,对于一个2x2的矩阵A,其逆矩阵是A的行列式倒数乘以A的伴随矩阵。
4.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于一个2x2的矩阵A,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计算。
特征值是复数,而特征向量是对应于每个特征值的向量。
这些是常见的二阶矩阵算法,它们在数学、物理和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生活中的二分查找算法
二分查找算法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特定元素的高效算法。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二分查找算法应用于许多场景,以提高搜索效率。
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字典查找:当我们使用字典查找一个单词的定义时,通常会从中间的页码开始查找。
如果所查找的单词在中间页码之前,则在字典的前半部分查找;如果在中间页码之后,则在字典的后半部分查找。
这种查找方式就是应用了二分查找算法。
2. 电话簿搜索:在电话簿中查找一个联系人时,我们可以先大致估计联系人姓名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估计的位置进行查找。
如果找到了联系人,则搜索成功;如果没有找到,则根据姓名首字母在电话簿中的位置,判断联系人可能在前面或后面的部分,然后相应地缩小搜索范围。
这也是二分查找的一种应用。
3. 有序数据库查询:在数据库管理中,当我们需要根据特定关键字查询数据时,如果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有序的,我们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来加快查询速度。
例如,在电子商务网站中根据价格排序的商品列表中查找特定价格的商品。
4. 软件更新:在软件更新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根据特定条件(如版本号)在大量更新文件中查找对应的更新包。
通过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我们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更新文件,从而提高更新效率。
5. 排序比赛:在某些排序比赛中,参赛者需要根据特定的规则对一系列数据进行排序。
在这种情况下,参赛者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来确定自己的排名,从而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
总之,二分查找算法在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都有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2 算法的控制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4.结构综合
通过将2、3中的流程进行整合,让学生体验到,很多时候,一个算法完整的描述是需要多个结构协同完成的。
此时,提出第二个疑问,如果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数据需要处理,当前设计的这个算法还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出:
5.循环结构
通过一个班学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循环结构就是重复执行,并且需要通过条件控制,总结循环结构的特点:
①条件满足,循环体重复执行,直到条件不满足,退出循环结构。
②循环结构必须是在条件控制下的一种可控的重复,避免“死循环”。
6.综合应用
总结算法的三种控制结构,和学生一起完成“计算某班级全体学生BMI”的算法描述
7.课堂总结与提升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为学生举例:停车场车位指示灯——分支结构;超市自主结算系统——循环结构;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算法结构,无论哪个算法,只要抓住基本、掌握基本结构的特征,拆解算法就能化难为易。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multi2加密算法原理
multi2加密算法原理
multi2是一个多算法混合加密系统。
它是由多种不同的加密算法构
成的一个加密系统,其中包括了DES、AES、IDEA、RC5以及一个自定义的
混合加密算法。
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加密算法,multi2可以更好地处理多种加密攻击。
它采用分组加密技术,分组可以是任意长度(即8字节、16字节等)。
Multi2采用了多个算法同时进行加密,每个算法的加密次数都是
不同的。
具体的加密过程是:生成一个128位的密码密钥后,将明文分成多组;然后,每一组明文都分别用多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加密;最后,将加密后的
结果进行混合,生成最终的密文。
multi2加密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分组技
术的应用,以及使用多种不同加密算法来实现加密。
因此,multi2具有
良好的强度和安全性。
lzma2压缩算法
LZMA2是一种高效的压缩算法,它结合了LZ77和算术编码,提供了比许多其他压缩算法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好的压缩性能。
LZMA2算法在许多应用程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游戏和媒体播放器。
LZMA2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匹配和替换数据块中的重复模式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存储空间的使用。
它使用一个称为LZ77的算法来查找和替换重复的文本块,并使用算术编码来精确地表示剩余的文本。
算术编码是一种用于表示离散值的编码技术,它允许在非常小的空间中表示大量的数据。
LZMA2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其高度优化和并行化实现。
它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如多线程和位操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压缩和解压缩速度。
此外,LZMA2算法还具有很高的压缩比,能够将数据压缩到更小的空间中,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时间。
在实践中,LZMA2算法通常与其他压缩算法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例如,它可以与LZ77或LZSS等算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压缩效率。
此外,它还可以与其他编码技术(如Huffman编码或游程编码)结合使用,以进一步优化压缩性能。
总的来说,LZMA2是一种高效、优化和并行化的压缩算法,具有很高的压缩比和良好的压缩性能。
它在许多应用程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继续成为数据压缩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LZMA2是一种专利保护的算法,这意味着某些应用程序可能受到专利许可的限制。
在使用LZMA2时,请务必了解相关许可要求,并遵守任何适用的许可协议。
二分算法详解
二分算法详解二分算法,也被称为二分查找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查找算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查找范围逐步缩小,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目标值不存在。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分算法的原理、实现方式及应用场景。
一、原理二分算法的原理非常简单,它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目标值的过程如下:1. 首先,确定数组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通常起始位置为0,结束位置为数组长度减1。
2. 然后,计算中间位置,即起始位置加上结束位置的一半,若数组长度为奇数,则向下取整。
3. 接着,将目标值与中间位置的元素进行比较。
4. 如果目标值等于中间位置的元素,说明找到了目标值,算法结束。
5. 如果目标值小于中间位置的元素,说明目标值在数组的前半部分,此时将结束位置更新为中间位置减1,然后重复步骤2。
6. 如果目标值大于中间位置的元素,说明目标值在数组的后半部分,此时将起始位置更新为中间位置加1,然后重复步骤2。
7. 如果起始位置大于结束位置,则说明目标值不存在于数组中,算法结束。
二、实现方式二分算法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以Python语言为例,介绍一种常用的实现方式。
```def binary_search(nums, target):left, right = 0, len(nums) - 1while left <= right:mid = (left + right) // 2if nums[mid] == target:return midelif nums[mid] < target:left = mid + 1else:right = mid - 1return -1```其中,nums为有序数组,target为目标值。
算法使用一个循环来逐步缩小查找范围,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目标值不存在。
如果找到目标值,则返回目标值在数组中的索引;如果目标值不存在于数组中,则返回-1。
三、应用场景二分算法在很多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数独2 分数算法
数独2 分数算法数独是一种经典的数学游戏,通过填写9x9的方格,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3x3的小方格内都包含1至9的数字,且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3x3的小方格内只能出现一次。
数独2分数算法是一种用于评估数独难度的方法,通过对数独的解空间进行搜索和计算,给出一个综合的难度评分。
数独2分数算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计算数独的难度分数:1. 计算解空间大小:解空间指的是数独的所有可能解的数量。
通过采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遍历数独的所有可能解,统计解的数量。
解空间越大,数独的难度越低。
2. 计算解的复杂度:解的复杂度是指解空间中每一个解的难度程度。
一般来说,解的复杂度与解的生成过程的复杂程度相关。
解的复杂度越高,数独的难度越高。
3. 计算求解时间:求解时间是指通过计算机算法求解数独所需要的时间。
求解时间越长,数独的难度越高。
4. 综合评分:根据解空间大小、解的复杂度和求解时间,综合评估数独的难度分数。
一般来说,解空间越大、解的复杂度越高、求解时间越长,数独的难度分数越高。
数独2分数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数独的难度,帮助玩家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独游戏。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数独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对于高手来说,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数独挑战自己的极限。
除了数独的难度评分,还有一些其他的衡量数独难度的方法。
比如,通过数独的空白格数量来评估难度,空白格数量越多,数独的难度越高;通过数独中给定数字的位置分布来评估难度,给定数字分布更加均匀,数独的难度越高;通过数独中的启发式规则来评估难度,启发式规则越复杂,数独的难度越高。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评估数独的难度,都需要建立在数学算法和逻辑推理上。
数独作为一种数学游戏,既考验玩家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考验玩家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解决数独问题,可以锻炼玩家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独2分数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解空间大小、解的复杂度和求解时间来评估数独难度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思考与交流:
1.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人对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能写成两 个
质数之和”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检验6=3+3, 第二步,检验8=3+5, 第三步,检验10=5+5, „„ 利用计算机无穷地进行下去! 请问:这是一个算法吗?
二分法定义
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 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 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 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bisection).
对于方程 x 2 0( x 0) ,给定d=0.005.
2
1 x 5
③
第三步 ②-①×2,得 5y=3 .
④
1 5 3 5
第四步
解④,得
3 y 5
第五步 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x y
思考3:参照上述思路,一般地,解方程 组
a1 x b1 y c1 ① (a1b2 a2b1 0) 的基 a2 x b2 y c2 ②
1.1.1 算法的概念
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 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 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
知识探究(一):算法的概念
思考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x 2 y 1, 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2 x y 1
x 2 y 1, 2 x y 1
①
②
第一步 ①+②×2,得 5x=1 . 第二步 解③,得
第一步,用2除89,得到余数1,所以2不能整除89. 第二步,用3除89,得到余数2,所以3不能整除89. 第三步,用4除89,得到余数1,所以4不能整除89.
……
……
……
……
第八十七步,用88除89,得到余数1,所以88不能 整除89.
因此,89是质数.
思考4:用2~88逐一去除89求余数,需要87个 步骤,这些步骤基本是重复操作,我们可以 按下面的思路改进这个算法,减少算法的步 骤. (1)用i表示2~88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并从 2开始取数; (2)用i除89,得到余数r. 若r=0,则89不 是质数;若r≠0,将i用i+1替代,再执行同 样的操作; (3)这个操作一直进行到i取88为止. 你能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一个“判断89是否 为质数”的算法步骤吗?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谈谈你的收获 与体会.
●
算法的概念 算法的特征:
●
明确性
有限性
有序性
作业: P5练习:1,2.
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若是,则n 不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将i 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五步,判断“i>(n-1)”是否成立,若是, 则n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 第三步.
理论迁移
例2、设函数f(x)的图象是一条连续 不断的曲线,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 f(x)=0的一个近似解的算法.
本步骤是什么?
a1 x b1 y c1 ① (a1b2 a2b1 0) a2 x b2 y c2 ②
第一步,①×b2- ②× b1,得 这五个步骤就是解 ③ (a1b2 a2b1 ) x b2c1 b1c2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b2 c1 b1c2 第二步,解③ ,得 x 一个算法. . a1b2 a2b1 第三步,②×a1- ①× a2 ,得 (a b a b ) y a c a c . ④
第一步,取函数f(x),给定精确度d.
a+b 第三步,取区间中点 m= . 2
第二步,确定区间[a,b],满足f(a)· f(b)<0.
第四步,若f(a)· f(m)<0,则含零点的区间 为[a,m],否则,含零点的区间为[m,b]. 将新得到的含零点的区间仍记为[a,b]; 第五步,判断[a,b]的长度是否小于d或f(m) 是否等于0. 若是,则m是方程的近似解; 否则,返回第三步.
算法设计: 第一步, 令i=2; 第二步,用i除89,得到余数r; 第三步,若r=0,则89不是质数,结束算 法;若r≠0,将i用i+1替代;
第四步,判断“i>88”是否成立?若是, 则89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 返回第二步.
一般地,判断一个大于2的整数是否为质 数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第一步,给定一个大于2的整数n; 第二步,令i=2; 第三步,用i除n,得到余数r;
练习1:如果让计算机判断35是否为质数,如 何设计算法步骤?
第一步,用2除35,得到余数1,所以2不能整除35. 第二步,用3除35,得到余数2,所以3不能整除35. 第三步,用4除35,得到余数3,所以4不能整除35. 第四步,用5除35,得到余数0,所以5能整除35.
因此,35不是质数.
思考:整数89是否为质数?如果让计算机 判断89是否为质数,按照上述算法需要 设计多少个步骤?
a1c2 a2 c1 第四步,解④ ,得 y . a1b2 a2b1
1 2 2 1 1 2 2 1
b2 c1 b1c2 x a1b2 a2b1 a1c2 a2 c1 y a1b2 a2b1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算法的定义 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
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知识探究(二):算法的步骤设计
例1:如果让计算机判断7是否为质数,如何 设计算法步骤?
第一步,用2除7,得到余数1,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用3除7,得到余数1,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用4除7,得到余数3,所以4不能整除7. 第四步,用5除7,得到余数2,所以5不能整除7. 第五步,用6除7,得到余数1,所以6不能整除7. 因此,7是质数.
a 1 1 1.25 1.375 1.375 1.406 25 1.406 25 1.414 625 1.414 062 5
b 2 1.5 1.5 1.5 1.437 5 1.437 5 1.421 875 1.421 875 1.417 968 75
|a-b| 1 0.5 0.25 0.125 0.062 5 0.031 25 0.015 625 0.007 812 5 0.003 90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