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7月21日新教材直播精讲课程配套讲义[下载打印版]

合集下载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程精讲第一篇第二章火灾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课程精讲第一篇第二章火灾

第二章火灾一、火灾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火灾分类: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例: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

例:汽油、煤油、甲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例: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例:钾、钠、镁、钛、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例:变压器等设备。

F类火灾:烹饪物。

例:动植物油脂。

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①特别重大火灾②重大火灾③较大火灾④一般火灾分类指标:①死亡人数:3、10、30人;②重伤人数:10、50、100人;③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5000万、1亿元电气火灾在各类火灾源中居首位。

三、关于火灾的几个概念:1、火灾的传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烟气扩散速度:①水平方向为0.1-0.3m/s;②垂直方向为1-5m/s;③竖井内(烟囱效应)可达6-8m/s3、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外界风的作用、空调系统的影响4、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然:约600°C)和衰减阶段(80°C)5、建筑室内火灾的特殊现象:轰然和回燃。

6、回燃:是指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

1)回燃通常发生在长时间通风不良的室内火灾门窗被打开或者破坏的时候。

2)处于气相的可燃混合浓度和室内的氧浓度是回燃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3)回燃发生的征兆:着火房间开口较少、通风不良、蓄积大量烟气;门窗把手温度较高,开口处流出脉动式热烟气等。

四、防火的基本方法:1、控制可燃物2、隔绝阻燃物3、控制引火源知识点总结:灭火机理1、冷却:水的冷却性能最好2、隔离:泡沫灭火或切断可燃气体来源3、窒息:氧≤15%或水蒸气≥35%4、化学抑制:干粉、七氟丙烷5、乳化:不溶液体6、稀释:可溶液体。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解析)(二)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解析)(二)

4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下列配置灭火器的场所中,危险等级属于严重危险级的是()A.中药材库房B.工厂分控制室C.酒精度小于60度的白酒库房D.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库房【答案】B【解析】工厂总控制室、分控制室属于灭火器配置严重危险级,中药材库房、酒精度小于60度的白酒库房、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库房属于灭火器配置中危险级42.某建筑高度为156m的公共建筑设有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该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为40PaB.封闭避难层的送风量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25m³/h确定C.前室与走道之间的压差为25PaD.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按服务区段高度分段独立设置【答案】B【解析】封闭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避难走道的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3/h计算。

4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关于洁净厂房室内消火栓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B.可通行的技术夹层应设置室内消火栓C.消火栓同时使用水枪数不应少于2只D.消火栓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7m【答案】D【解析】洁净室的生产层及可通行的上、下技术夹层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应小于10L/s,同时使用水枪数不应少于2只,水枪充实水柱长度不应小于10m,每只水枪的出水量应按不小于5L/s计算。

44.某大型商业建筑,油浸变压器室,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均位于建筑地下一层,油浸变压器室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经计算得到水喷雾系统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总计0.13MPa,最不利点处水雾喷头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之间的静压差为0.02mpa,则该系统消防水泵的扬程至少应为()。

A.0.30mpaB.0.35mpaC.0.65mpaD.0.50mpa【答案】D【解析】用于灭火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35MPa;扬程至少应为0.13+0.35+0.02=0.5MPa45.某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地下三层,每层建筑面积30000㎡,地下一层为商业和设备用房,地下二层和地下三层为车库,设备用房和商业用房,该人防工程的下列防火设计案中,错误的是()A.地下一层设置的下沉式广场疏散区域的净面积为180㎡B.地下二层设置销售各种啤酒的超市C.地下一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为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D.地下一层防火隔间的墙为耐火极限为3.00h的实体防火隔墙【答案】D【解析】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下沉式广场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广场内疏散区域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第6章安全疏散
第7章建筑电气防火 第8章建筑防爆
第10章建筑装修、 保温材料防火
第9章建筑设备防 火防爆
第11章灭火救援设 施
第1章概述
1.1建筑防火措施及技术方法(图2.1-1) 1.2建筑防火重要规范及术语
第2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2.1生产的火险性分类(厂房) 2.2储存物品的火险性分类
目录分析
第1章燃烧基础 知识
第2章火灾基础 知识
第3章爆炸基础 知识
第4章易燃易爆 危险品基础知 识
第1章燃烧基础知识
1.1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1.2燃烧的类型 1.3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1.4高聚物的燃烧产物
第2章火灾基础知识
2.1火灾的分类 2.2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2.3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9.1信息机房分级 9.2信息机房的防火设计要求
第10章古建筑防火
10.1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0.2古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
第11章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11.1人民防空工程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11.2人民防空工程的防火分隔措施 11.3人民防空工程的安全疏散设施 11.4人民防空工程的消防设施配置
第2章火灾风险评 估方法
02
第10章防 烟排烟系统
03
第11章消 防应急照明 和疏散指示 系统
04
第12章城 市消防远程 监控系统
06
第14章消 防供配电
05
第13章建 筑灭火器配 置
第1章概述
1.1建筑消防设施分类(图3.1-1) 1.2建筑消防设施重要规范及术语
第2章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
2.1消防给水设施 2.2室外消火栓系统 2.3室内消火栓系统

新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三章 爆炸

新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电子版: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三章 爆炸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整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三章爆炸第一节爆炸的定义及分类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通常伴有发光和声响。

火灾过程有时会发生爆炸,从而对火势的发展及人员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爆炸发生后往往又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一、爆炸的定义爆炸指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

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

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功能,有高压气体生成或释放出高压气体,这些高压气体随之做机械功,如移动、改变或抛射周围的物体。

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这是由于构成爆炸体系的高压气体作用到周围物体上,使物体受力不平衡,从而遭到破坏。

二、爆炸的分类爆炸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其中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

(一)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例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

(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爆炸速度快,爆炸时产生大量热能和很大的气体压力,并发出巨大的声响。

化学爆炸能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特别是后一种爆炸,几乎存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危害性很大,应特别注意。

1、炸药爆炸炸药是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氧,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寻找火源引起。

消防基础知识1-4章

消防基础知识1-4章

2018年全国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精讲班主讲老师:钟委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学习要求:了解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特别注意:燃烧不仅在空气(氧)存在时发生,有的可燃物在其他氧化剂中也能发生燃烧。

如: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

燃烧本质(近代连锁反应理论):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1.1 燃烧条件可燃物:气、液、固。

引火源:明火、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

氧化剂: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链式反应:1.2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1)着火: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某一温度,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

①点燃:使用外部热源使混合气体局部受到强烈加热而着火;②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分为热自燃和化学自燃。

2)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一)气体燃烧1)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与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

2)预混燃烧可燃气体预先同氧化剂混合后的燃烧;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从管口喷出燃烧,流速过大会脱火,流速过小会回火。

(二)液体燃烧液体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蒸发出来的蒸气燃烧。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产生碳烟。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碳烟。

(二)液体燃烧某些醚类燃烧时,液体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含有水分、粘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燃烧时,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

1 黄明峰-2018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班-前言

1 黄明峰-2018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班-前言

2018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精讲班233网校:黄明峰前言一、新教材简介2018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变化章节2018年页码2018年教材2017年教材第一篇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消防职业道德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P1第一节一到九的小标题中“关于”两个字在新教材中全部删除P1第一段删除“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删除“改法共7章74条”P3四、2)中增加“第十二条”四、3)第三行,新增“《消防法》第三十条规定”P2二、7)“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合格”变为”“经消防机构检查合格”P3四、2)第四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变为”“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P4五、2)“明确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变为“明确了消防机构实施……”章节2018年页码2018年教材2017年教材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二节相关法律P5一、第一段新增“根据2015年4月24日……修正”P4最后一句“改法共7章70条”删除P5-6(三)城乡规划的制定中1)2)3)4)点在新教材中提炼出了小标题,内容无变化P6二、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8章85条”删除P7P7第一段最后一句“该法共6章74条”删除章节2018年页码2018年教材2017年教材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节部门规章P16●第三节第一段“本节主要介绍……9部部门规章”变为“本节主要介绍……10部部门规章”●(一)中把公共娱乐场所分为5个类别(三)39号令表述变为“《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P13最后一行“该规章共23条”删除P14二、“该规章共10章48条”删除第四节规范性文件P25P20“本节主要介绍……3个规范性文件”变为“本节主要介绍……几个规范性文件”第二章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第一节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概述无变化第二节……无变化第三节……无变化第四节P36二、(一)政治理论修养变为“理论修养”内容无变化第二篇建筑防火检查第一章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第一节建筑分类P38P30第一段最后一句“防火检查中……技术标准的要求”放到了内容一下面第二节建筑耐火等级P41第一段新增“建筑耐火等级……的能力”第二章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第一节总平面布局P45第一段:总平面布局概述发生变化一、城市总体布局的消防安全由原来的8点变为9点,新增第(2)点: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第二节平面布置无变化第三节救援设施的布置无变化第三章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第一节防火分P62一、防火分区的区分防火分区主要包括……整段内容变化P52 P632)……其中,当分拣等作业区采用防火墙与储存区完全分隔且建筑的耐P53区火等级和消防设施配置符合一定条件时,……储存区的防火分区最大允建筑面积和储存区部分建筑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规范原规定值增加3.0倍。

2018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
1、对于原油储罐,当罐内原油发生燃烧时,不会产生()
A.闪燃
B.热波
C.蒸发燃烧
D.阴燃
答案:D
2、汽油闪点低,易挥发,流动性好,存有汽油的储罐受热不会()现象
A.蒸汽燃烧及爆炸
B.容器爆炸
C.泄露产生呢过流淌火
D.沸溢和喷溅
答案:D
3、根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102,建筑材料及制品性能等级标识GB8624B1(B-S1,d0,t1)中,t1表示()等级
A.烟气毒性
B.燃烧滴落物/颗粒
C.产烟特性
D.燃烧持续时间
答案:A
4、下列关于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试件失去承载能力,则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和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B.如果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则自动认为试件的个人性不符合要求
C.如果试件的隔热性被破坏,则自动认为试件的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D.A类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应以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作为判定条件
答案:C。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一)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一)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标重点知识精讲及习题(一)目录第1级 (1)第2级 (2)第3级 (3)第1级 (4)第2级 (5)第3级 (6)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第一节燃烧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但要导致燃烧的发生,不仅需要满足三要素条件,而且需要三者达到一定量的要求,并且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燃烧的充分条件可进一步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

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明火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电弧、电火花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高温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四、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解析) (一)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解析) (一)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1.木制桌椅燃烧时,不会出现的燃烧形式为()。

A.分解燃烧B.表面燃烧C.熏烟燃烧D.蒸发燃烧【答案】D【解析】硫、磷、钾、钠、蜡烛、松香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蒸发燃烧。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燃烧形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些可燃固体的燃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

例如,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的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阴燃、表面燃烧等形式。

木制桌椅材料为木材,故选D2.某电子计算机房,拟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下列气体灭火系统中,设计灭火浓度最低的是()。

A.氮气灭火系统B.IG541灭火系统C.二氧化碳灭火系统D.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答案】D【解析】通信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七氟丙烷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

3.下列气体中,爆炸下限大于10%的是()A.一氧化碳B.丙烷C.乙炔D.丙烯【答案】A【解析】一氧化碳在空气中、氧气中爆炸下限均大于10%,丙烷、乙炔、丙烯在空气中、氧气中爆炸下限均小于10%4.下列可燃液体中,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是()A.戊醇B.氯乙醇C.异丙醇D.乙二醇【答案】C【解析】火灾危险性分别为:戊醇为乙A,氯乙醇为乙B,异丙醇为甲B,乙二醇为丙A5.下列储存物品仓库中,火灾危险性为戊类的是()。

A.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身重量比为1:3)B.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身体积比为3:5)C.水泥刨花板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D.硅酸铝纤维制品仓库(制品无可燃包装)【答案】D【解析】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陶瓷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身重量比为1:3)为丙类火灾危险性,玻璃制品仓库(制品可燃包装与制品本身体积比为3:5)为丙类火灾危险性水泥刨花板为丁类火灾危险性,硅酸铝纤维为戊类火灾危险性。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培训课件(PDF 146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培训课件(PDF 146页)
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教材精讲班
主讲老师:宿吉南
篇名
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章名
技术 实 务
单选
多选
分数
2015 2016 2015 2016 2015 2016
章比重
2015
2016
篇比重 2015 2016
第八章 1
1
00ຫໍສະໝຸດ 110.83% 0.83%
第九章 9
9
2
2
13
13 10.83% 10.83%
(二)根据监视范围分类 1)点型火灾探测器,即响应一个小型传感器附近的火灾 特征参数的探测器。 2)线型火灾探测器,即响应某一连续路线附近的火灾特 征参数的探测器。 此外,还有一种多点型火灾探测器,即响应多个小型传 感器(例如热电偶)附近的火灾特征参数的探测器。
第一节 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系统分类
第10章 2
3
1
0
4
3
3.33% 2.50%
第三篇 第11章
2
1
0
0
2
1
1.67% 0.83% 46.7% 50.8%
第12章 0
1
0
0
0
1
0.00% 0.83%
第13章 4
4
0
0
4
4
3.33% 3.33%
第14章 2
3
0
0
2
3
1.67% 2.50%
第九章 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
学习要求: 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分类和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组成与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组成与 设计、消防控制室的设计等要求。

201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

201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

201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一、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二、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一、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二、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三、固体燃烧:蒸发燃烧——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分解燃烧——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表面燃烧——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第四节燃烧产物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

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

一级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华讲义课件笔记教材勘误_政中强

一级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华讲义课件笔记教材勘误_政中强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华讲义+教材勘误+规范图示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精华讲义+教材勘误+规范图示
精华讲义:浓缩《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精华,将考试重点高频考点萃取。原教材 600 多页,而本 讲义只有 200 页。本讲义不仅可以完全满足你的应试要求。也可以帮你减轻学习负担,和节省学习时间。 教材勘误:2018 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依旧存在很多错误,建筑防火章节相关内容没有根据最 新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更新,内部装修章节的错误也没有进行更正,其他的一些错误仍然存在。 本人根据相关最新规范对教材几十处错误进行了更正。 规范图示:本讲义插入相关规范条文图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教材。 考试大纲:帮助考友了解考试范围,不要盲目学习。 历年分值:帮助考友了解考试重点,把握重点。 PS:讲义中的缺少的序号为删掉的教材上考试不重要的部分。 政中强整理 2019 年 1 月 18 日
第 1 页 共 197 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华讲义+教材勘误+规范图示
目录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6 第一章 燃烧......................................................................................

消防安全培训讲义12页word

消防安全培训讲义12页word

消防培训消防是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火灾的燃烧原理、灭火方法以及燃烧的特点和燃烧产物等方面的知识是消防的工作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为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燃烧方面的基础知识(一)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二)燃烧的必要、充分条件1、燃烧的必要条件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发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剂(助燃物)、着火源。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可燃物。

自然界中可燃物种类繁多,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

类可燃物,如煤油、乙却、汽油、甲醇等。

(2)助燃物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一般是指氧气。

另外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氧化剂也是助燃剂。

(3)着火源着火源指能引起可燃物和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统称为着火源。

如火焰、电火花、化学反应热、机械冲击火花等。

二、火灾的基本概念(一)、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伤害。

可见,火灾是可燃物违反正常用途,违反人们的意愿而发生或扩大的燃烧现象。

(二)火灾分类。

按照燃烧对象的不同,火灾分为A、B、C、D 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引起的火灾。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tai\gao)锆、锂、铝镁合金等引起的火灾。

三、常见发生火灾的原因(一)人为造成火灾。

1、使用明火不慎引起火灾。

在着火的三个条件中,可燃物和助燃物是客观存在的,到处都是。

因此从防火的观点来看,重要的条件是火源,货源火源主要是明火。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课件

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课件
(五)消防安全评估 1.火灾风险识别。 2.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总分值3分)
考点
单选题量
多选题量
总分值
分值比例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1
1
2.5%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1
2
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研究表明,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 了具备上述3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 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多数 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 团和原子这些中叫产物瞬间 进行的循环链式 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 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现现象。
(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 任何可燃物。 (4)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 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 热等。 (5)自燃起火。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 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 起火,如黄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 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 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 2.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 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 的肉然燃烧, 称为自燃。自燃点是指可燃物 发燃的最低温度。
(1)化学自燃。例如金属钠在空气中自 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这类着火现象 通常不需想外 界加热,而是在常温F依据A 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 自燃。 (2)热自燃。如果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 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 当浞合物 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 (这时着火发牛.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 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 称为热自燃。

201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201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2018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总20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2018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笔记)2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一、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二、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一、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二、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三、固体燃烧:蒸发燃烧——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分解燃烧——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表面燃烧——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第四节燃烧产物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

《2018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记录(完整版)

《2018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学习记录(完整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部分消防基础知识1. 2. 3.4. 5. 6. 7.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燃烧根据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特点分为:着火(点燃、自燃)和爆炸。

气体燃烧分类:扩散、预混燃烧。

液体燃烧分类:闪燃、沸溢、喷溅。

固体燃烧分类:蒸发、表面、分解、阴燃。

分解燃烧: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樟脑、萘等。

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

评定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气体——自燃点和爆炸极限;液体——闪点;固体——熔点、燃点。

最低温度:闪点(可燃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燃点、自燃点。

完全燃烧产物:C——CO (气),H——H O(液),S——SO(气)。

2 2 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

六类火灾:A、固体物质火灾B、液体或可熔固体物质火灾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火灾F、烹饪器具的烹饪物火灾。

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

火灾发生常见原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雷击。

热量传递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扩散蔓延主要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烟气流动扩散一般有三条路线。

第1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楼层——室外;第2条:着火房间——室外;第3条: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室烟气流动特点和规律:烟气羽流、顶棚射流、烟气层沉降。

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和外界风的作用。

建筑室火灾发展的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

建筑室火灾的特殊现象:轰燃和回燃。

防火的基本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控制引火源。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

2018年消防工程师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章节练习试题

2018年消防工程师安全技术实务精讲班章节练习试题

第一篇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下列()的火灾危险性最大。

A、苯(闪点-14°)B、二硫化碳(闪点-30°)C、乙醚(闪点-45°)D、甲醇(闪点11°)2、火灾中死亡人员中的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这是因为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CO)、氰化氢(HCN)、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而()是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

A、COB、HCNC、SO2D、NO23、某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还可再燃烧,则燃烧生成的物质为()产物。

A、分解燃烧B、不完全燃烧C、完全燃烧D、蒸发燃烧4、燃烧产物的特点中不属于对灭火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C、影响视线,引起恐慌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5、木炭燃烧属于()。

A、蒸发燃烧B、表面燃烧C、分解燃烧D、动力燃烧6、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B、化学、生物C、物理、生物D、生物、物理、化学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A、自燃点B、闪点C、沸点D、燃点8、不属于发生阴燃的条件的是()。

A、空气不流通B、加热温度较低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D、与氧化剂接触9、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动力燃烧和()五种。

A、闪燃B、扩散燃烧C、预混燃烧D、阴燃10、沥青的燃烧属于()。

A、表面燃烧B、沸溢燃烧C、蒸发燃烧D、扩散燃烧11、下列属于液体燃烧类型的是()。

A、扩散燃烧B、分解燃烧C、蒸发燃烧D、表面燃烧12、扩散燃烧是()物质的燃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着火四面体 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出了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三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
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小试牛刀】2015 年技术实务-1.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
2015--2017 年 0 1
1.333 2.667
5
2015--2017 年 0.00% 0.83% 1.11% 2.22% 4.17
第三部分:精讲内容的讲解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 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二、燃烧分类
1.着火房间内的烟气流动 灾过程中,由于热浮力作用,燃烧产生的热烟气从火焰区宜接上升到达楼板或者顶棚,然会改变流动
方向沿顶棚水平扩散。由于受冷空气掺混以及楼板、顶棚等建筑围护结构的阻 挡,水平方向流动扩散的烟 气温度逐渐下降并向下流动。【烟气羽流、顶棚射流、烟气层沉降】
2.建筑内部烟气扩散路线 ①着火房间 → 走道 → 楼梯间 → 上部各楼层 → 室外(主要)。 ②着火房间 → 室外。 ③着火房间 → 相邻上层房间 → 室外。
初期增长阶段
灭火的最佳时期:从出现明火算起,开始火焰较小,与敞开环境相似,易扑救
轰燃发生,分区内产生的可燃气体与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一起燃烧,整个房间被火焰 充分发展阶段
包围。火灾中最危险的阶段,室内温度可达 800-1000℃。
衰减阶段
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 80%算起,可燃物挥发分大量消耗,燃烧无法持续
2015--2017 年 0.00% 3.33% 1.11% 0.83% 2.50% 1.11% 0.00% 3.33% 0.28% 0.56% 1.11% 1.94% 16.1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篇 :消防安全评估 概述
火灾风险识别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
合计
2015--2017 年 0 7
7.333 3.333
1 6.667
4 0.667 12.67
5
2015--2017 年 0.00% 5.83% 6.11% 2.78% 0.83% 5.56% 3.33% 0.56% 10.56% 4.17%
第 1 页 共 48 页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B.粉尘中含有足够的水分
C.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
D.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参考答案:B
)。
第二节 爆炸极限 一、爆炸极限
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 中的质量( g/m3 )等来表示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 范围。 二、爆炸极限的特点
第 4 页 共 48 页
优质教育·成功之路

【实战演练】燃烧产物是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可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下
列物质中属于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是(
)。
A.CO
B.H20
C.SO2
D.CO2
参考答案:A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一、火灾的定义
地铁防火
第四章
城市交通隧道防火
第五章
加油加气站防火
第六章
发电厂防火
第七章
飞机库防火
第八章
汽车库、修车库防火
第九章
洁净厂房防火
第十章
信息机房防火
第十一章
古建筑防火
第十二章
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合计
2015--2017 年 0 4
1.333 1 3
1.333 0 4
0.333 0.667 1.333 2.333 19.33
①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②爆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③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
1、常见爆炸引火源
火源类别
火源举例
机械火源
撞击、摩擦
热火源
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
电火源
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化学火源
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
2、最小点火能量(mJ)
A.石蜡
B.沥青 C.钾
D.棉布
参考答案:D
)。
第三节 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
热传导:接触传热
热量传递 热对流:流体存在温差,各部分产生相对位移
热辐射:以电磁波传递热量的现象不需要任何介质。 二、建筑火灾烟气的流动过程
第 5 页 共 48 页
优质教育·成功之路

死亡人数 N<3
3≤N<10 10≤N<30
N≥30
节点靠上,从重原则。
重伤人数 R<10
10 ≤R<50 50 ≤R<100
R≥100
直接财产损失(元) M<1000
1000≤M<5000 5000≤M<1 亿
M≥1 亿
【小试牛刀】2017 年技术实务-55.下列物质中,火灾分类属于 A 类火灾的是(
第 3 页 共 48 页
优质教育·成功之路

图2
图3
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上图,图 2,图 3 )
沸溢和喷溅:在含有水分,粘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燃烧时,其中的水汽
化不是挥发形成膨胀气体使液面沸腾,沸腾的水蒸气带着燃烧的油向空中飞溅,这种现象称为沸溢(扬沸
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的起爆最小点火能量。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第一节 爆炸品
一、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
特性
定义
爆炸性
猛烈的化学反应→大量气体和热量短时无法逸散→温度迅速上升,压力突增→爆炸
敏感度
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
【实战演练】下列不属于爆炸品特性的是(
1、轰然:轰燃是指室内火灾由局部燃烧向所有可燃物表面都燃烧的突然转变。室内轰燃是一种瞬态 过 程,其中包含着室内温度、燃烧范围、气体浓度等参数的剧烈变化。
2、回燃:根据美国消防协会的定义,回燃是指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
第 6 页 共 48 页
优质教育·成功之路
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
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第三节 燃烧产物 一、燃烧产物
概念
燃烧产物 分类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 ①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中的 C 被氧化生成的 CO2 (气)、H 被氧化生成的 H2O(液)、 S 被氧化生成的 SO2 (气)等; ②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物、氧化剂、引火源和( )。
A.氧化反应
B.热分解反应
C.链传递
D.链式反应自由基
参考答案:D
第二节 燃烧类型及其特点 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
闪燃: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或者可燃性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火灾的分类 按燃烧对象的性质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 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 类火灾:气体火灾。 D 类火灾:金属火灾。 E 类火灾:带电火灾。 F 类火灾:烹饪物火灾。
按火灾事故所造成 灾害损失程度
火灾类型 —般火灾 较大火灾 重大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
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一、爆炸的定义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二、爆炸的分类
2.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形成条件
可燃粉尘爆炸的条件
(2)粉尘爆炸的特点 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连续性爆炸。
(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和喷溅)。
【小试牛刀】2016 年技术实务-1.对于原油储罐,当罐内原油发生燃烧时,不会产生( )。
A.闪燃
B.热波
C.蒸发燃烧
D.阴燃
参考答案:D
【小试牛刀】2016 年技术实务-2.汽油闪点低,易挥发,流动性好,存有汽油的储罐受热不会产生( )
现象。
A.蒸汽燃烧及爆炸
B.容器爆炸
C.泄露产生流淌火
2015--2017 年 0.00% 2.50% 2.50% 5.83% 3.89% 6.11% 1.39% 1.67% 0.56% 3.06% 3.06% 30.55%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三篇 :建筑消防设施 概述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 细水雾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 干粉灭火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防排烟系统
①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②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 ③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粉尘浓度 环境条件
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含量
第 7 页 共 48 页
优质教育·成功之路

【实战演练】粉尘爆炸往往会引起巨大的危害,下列选项不属于粉尘爆炸形成条件的是(
A.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

名称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合计
2015 年--2017 年 三年平均分值 0.667 1.333 0.333 0.667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