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创伤的自救与互救(生产制造企业)
7各类灾害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7各类灾害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2c7fa059b307e87101f6967f.png)
教学安排内容备注授课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要知道怎么防止和排除事故,还必须知道并熟练掌握,在一旦遇到意外灾变时,怎么样确定而又迅速地进行自救和互救,使自己和其他人员能够脱险得救。
第一课时一、矿井瓦斯、煤尘、水灾、火灾、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顶板事故自救互救及避灾路线:(一)瓦斯与煤尘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
最好用衣物盖信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的风流中。
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30-50米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
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了呼救信号。
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要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
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果进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应迎风撤出灾区。
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
生产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生产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c1d6b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1.png)
生产现场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第一,生产现场常见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1.摔伤:应及时检查患者受伤部位,防止感染并寻找骨折等迹象。
根据伤情给予相应的紧急救护。
2.烧伤:应立即将烧伤部位放入流动的冷水中进行冷却。
避免用冰水或浸泡时间过长导致低温烧伤。
救护时注意避免感染,并对伤口进行适当的覆盖。
3.中暑:应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保持空气流通。
给患者补充大量水分。
若症状较重,应及时送医院就医。
4.中毒:应立即切断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尽快将毒物排出体外,如通过引诱呕吐、用药物解毒或其他方法。
同时紧急送医院就医。
5.窒息:应立即按照CPR急救原则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尽快使患者恢复呼吸和心跳。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可考虑给患者进行氧气供给。
第二,生产现场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快速: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
时间对于伤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2.救护:生产现场救护是指对事故伤员进行初步扎敷、包扎和转送医疗机构前的必要处理。
在救护过程中,应做到稳定伤员体征、保护伤员安全、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
3.安全:在进行应急救护时,应将自身的安全放在首位。
避免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4.可操作性:在生产现场应急救护中,应选择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和工具,确保现场工作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
5.紧急转运:如果伤者伤势较重,应及时将其转送到较好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治疗,确保伤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第三,生产现场应急救护人员素质的要求1.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技能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2.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有效与伤者和其他救护人员进行沟通与协作。
3.具备冷静、果断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4.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等。
5.具备一定的体力和耐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护工作。
生产现场是一个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环境,应急救护的培训应注重提醒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同时提供必要的急救技能和知识。
车间工伤急救
![车间工伤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16a60d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d.png)
车间工伤急救工业车间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场所,工人在这里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伤害。
因此,车间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车间工伤急救中,正确的急救方法和紧急处理程序可以挽救伤者的生命,减少伤害的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车间工伤急救的常见情况及相应的急救方法。
1. 擦伤和割伤在车间工作时,擦伤和割伤是最常见的伤害。
一旦发生擦伤或割伤,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避免感染。
如果出血较多,应该及时压迫伤口,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2. 烧伤车间内常常会有高温设备和化学品,因此烧伤也是常见的工伤情况。
一旦发生烧伤,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降温,并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 中毒工厂内可能会有各种有毒化学品,一旦工人中毒,应立即将其移到通风处,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的情况,以便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骨折在操作重型机械时,工人可能会发生骨折。
一旦发生骨折,应立即用固定夹或木板将骨折部位固定,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 电击在维修电气设备时,工人可能会发生电击。
一旦发生电击,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绝缘材料将伤者与电源隔离,然后进行心肺复苏术,并及时送往医院。
在车间工伤急救过程中,除了及时的急救措施外,预防工伤同样重要。
工厂管理者应加强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定期组织急救培训,使员工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同时,车间内应配备急救箱,并定期检查急救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总之,车间工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正确的急救方法和紧急处理程序可以挽救伤者的生命,减少伤害的程度。
因此,工厂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重视急救工作,加强安全意识,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煤矿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PPT
![煤矿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99fa0e19e8b8f67d1cb901.png)
6. 佩戴方法
(1)揭开红色粘贴,撑开封印条,扔掉封口带 。
(2)揭开上外壳扔掉,拔掉启动针.
(3)套上脖套,注意隔热垫应靠近身体.
(4)拔掉口具塞。
(5)咬口具,若气囊未鼓起,应向气囊内吹气 ,将气囊吹鼓。
(6)夹鼻夹
(7)戴矿帽,佩戴完毕匀速撤离灾区.
图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揭
救 器
掉 红 色
佩
粘 贴
戴
图 解图
孙家湾煤矿“2.14”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2月14日15时01分,辽宁省阜 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 煤矿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 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 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
第四章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
第一节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基本知识
一、自救互救的基本概念
5.ZH30(C)结构
(1)外部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上外壳 2、封口带 3、腰带环 4、号码牌 5、下外壳(生氧罐) 6、扳手粘贴 7、扳手 8、铭牌 9、减震套
(2)内部结构
12
7 3
4
8
9 5
10 6
1、口具塞 2、口具 3、鼻夹 4、呼吸导管 5、隔热垫 6、脖带 7、气囊 8、初期生氧装置启动拉环 9、初期生氧装置 10、下外壳(生氧罐)
(2)压缩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压缩氧 气供氧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是一种可反
复多次使用的自救器,用于有毒气体或缺 氧的环境条件。
(3)化学氧自救器:它是利用化学生 氧物质产生氧气,供矿工从灾区撤退脱险
用的呼吸保护器。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 氧或存有有毒气体的条件下。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与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与应急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27095a783e0912a2162a49.png)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第六工程项目部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3)二、事故报告制度 (7)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7)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8)五、坍塌救援 (8)六、高处坠落救援 (9)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9)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9)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一、急救知识与技术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①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骨折固定。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0193593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a.png)
1、将中毒者抬到上风侧安全的地方。 2、检查中毒者的精神状态,呼吸与心脏 跳动,损伤,确定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 应的急救措施。 3、对于轻微中毒者(头疼恶心、眩晕呕 吐等),可嗅醋酸或送医院治疗。 4、对于中毒较重者(意志模糊、呼吸微 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应立即在现场 用苏生器补给氧气,待中毒者恢复知觉、呼吸 正常后,送医院治疗。 5、对于严重中毒者(意志完全丧失、停 止呼吸等),应在现场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 初级心肺复苏)并和医务人员磋商抢救措施。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自救、互救 与创伤急救
一、救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二、避难和自救器 三、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自救互救措施 四、现场急救
第一节 救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自救与互救的概念
1、自救 当发生事故灾害时在灾区的人员进行避
灾自救保护自己生命的行为。 2、互救 在发生事故灾害时灾区没受伤的人员在
在有烟雾的楼道、巷道中撤退时,应尽 量弯腰、低头前进。若烟大看不清或高温时, 则应尽量贴着楼道、巷道底板撤退。在高温 浓烟楼道、巷道中撤退时,应注意用水浸湿 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浇水,以降温防烧伤, 或用湿衣物包头防高温烟气刺激。
总的原则:应尽快自身安全逃生;第一 时间报警;无法撤退时,可以到安全地点暂 时躲避等待救援;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去营 救别人;注意到安全地带,防止爆炸事故发 生……
四、触电事故时的救护措施
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困 难、血压升高、昏迷、痉挛,直至呼吸中断、 心脏停跳等险象,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如 果未见明显的致命外伤,就不能轻率地认定 触电者已经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 施行急救。有效的急救在于快而得法。即用 最快的速度,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护, 多数触电者是可以复活的。
生产安全事故对伤者的处理流程
![生产安全事故对伤者的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1260eb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1.png)
生产安全事故对伤者的处理流程
1、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2、急救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救运。
3、常用急救方法:
(1)包扎:伤口包扎绷带必须清洁,伤口不要用水冲洗。
如伤口大量出血,要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并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要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2)碰伤:轻微的碰伤,右将冷湿布敷在伤处。
较重的碰伤,应小心把伤员安置在担架上,等待医生处理。
(3)骨折:手骨或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上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20厘米的木板或竹片绑缚在肢体的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伤势。
(4)碎屑入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时,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火柴梗及别的东西楷擦眼睛。
(5)灼烫伤:用清洁布覆盖伤面后包扎,不要弄破水泡,避免创面感染。
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送医院治疗。
(6)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服,但勿使受凉。
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则施行人工呼吸抢救。
(7)触电: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或用干木等绝缘物把电
线自触电者身上拨开。
进行抢救时,注意勿直接接触触电者。
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应使其仰卧地上,解开衣服,使其呼吸不受阻碍。
触电者呼吸停止,则应进行人工呼吸。
煤矿安全规程--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及应急处理
![煤矿安全规程--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及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1c4f7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8.png)
《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条款
《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条款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编 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提升机、抽采瓦斯泵、地面安全监控中心等主要设备房,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设备房的配电装置。
向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应当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当来自各自的变压器或者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采掘工作业时,隔离式自救器应当悬挂或者存放在其3m的范围内。
第二百二十条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避难硐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装置、隔离式自救器、远距离爆破等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百一十三条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者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应当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第六百八十五条矿井应当设置井下应急广播系统,保证井下人员能够清晰听见应急指令。
第六百八十六条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隔绝式自救器。
矿井应当根据需要在避灾路线上设置自救器补给站。补给站应当有清晰、醒目的标识。
生产车间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
![生产车间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0554ac650e52ea551898fd.png)
生产车间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
生产车间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
(1)止血
①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②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
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2)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在肢体骨折时,又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搬运送医院。
①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②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有脊椎损伤可能,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
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感谢您的阅读!。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课件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8d37f43968011ca2009186.png)
住喉咙妨碍呼吸。各种有效的人工呼吸
必须在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进行,才能
获得成功。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 仰卧压胸法和俯卧压背法三种。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6
复苏技术操作程序
1.判断患者反应,确定意识状态 ,应在5~ 10s内完成。
• 在判定事发现场安全、易于就地抢救后,急救 人员在患者身旁快速判断有无损伤,是否有反 应。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21
• 3、俯卧压背法
• 此法与仰卧压胸法操作方法大致相同, 只是伤员俯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 两侧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因为这 样做便于排出肺内水分。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22
• 吹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者,人工呼吸有效,技术良好;
无伏者,口对口吹气无效,可能气 道通畅不够、吹气不足或气道有阻塞, 应重新开放气道或清除口腔异物。
• 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胸廓起伏,
• 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如只做人工呼吸,以后每隔 5s吹1次气,相当于每分钟12~15次。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20
• 2、仰卧压胸法 让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 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 头之下,借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肺内空气, 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 性自然扩张,使空气吸入肺内,如此有节律地进行, 要求每分钟压胸16~20次。此法不适用于胸部外伤 或SO2和NO2的中毒者,也不能与胸外心脏挤压法同 时进行。
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知识
13
(1)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抢救
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 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 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
机修车间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自救、互救、创伤急救】
![机修车间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自救、互救、创伤急救】](https://img.taocdn.com/s3/m/bbd69beacfc789eb162dc893.png)
自救、互救、创伤急救】机修车间O 一二年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自救、互救、创伤急救】一、机修车间内与入井事故的分类㈠、按照伤亡事故的性质可分为:机电事故、运输事故、放炮事故、火灾事故、水灾事故、其他事故。
1、顶板事故。
指矿井冒顶、片帮、顶板掉牙、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矿滑坡、坑槽垮塌等事故,底板事故也视为顶板事故。
可能造成人员骨折、大量出血、窒息等伤害。
2、瓦斯事故。
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中毒、窒息。
可能造成烧伤、中毒、窒息等伤害。
3、机电事故。
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
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可能造成电击伤伤害。
4、运输事故。
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可能造成人员骨折、大量出血等伤害。
5、放炮事故。
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可能造成人员骨折、大量出血、烧伤等伤害。
6、火灾事故。
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可能造成烧伤、一氧化碳中毒、窒息等伤害。
7、水害事故。
指地表水、采空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
可能造成人员溺水。
8、其他事故。
以上7 类以外的事故。
二、机修车间内与入井造成的伤害及急救措施机修车间内与入井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有:电击伤、热烧伤、一氧化碳中毒(窒息)、骨折、大量出血、溺水等。
㈠、电击伤1、什么叫电击伤?当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
雷击也是一种电击伤。
轻度电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
自觉精神紧张,四肢软弱,全身无力。
昏倒者多由于极度惊恐所至。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触电是如何造成的?⑴、带电违章操作设备,造成操作人员触电。
⑵、电气设备发生漏电现象,周围人员没有察觉,导致周围作业人员触电。
⑶、管理不到位,没有执行停送电制度,误操作导致触电。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3e54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5.png)
创伤急救与自救措施创伤是指外界暴力、物体撞击、切割等导致身体器官损伤的一种情况。
在创伤发生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急救和自救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损伤并保证生命安全。
创伤急救血管出血当出现大面积出血时,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进行止血。
•用自己的手掌均匀地按压在伤口处•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加压直接覆盖在伤口处•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控制出血,可以用扎带或绷带进行止血,具体方法是先在伤口下方结扎一个结,在结扎的地方向上调节扣子即可止血请注意,夹紧大血管,夹在伤口与心脏之间。
最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骨折当发现患者受伤后出现强烈的疼痛,不能正常活动四肢,很可能是骨折。
此时的急救措施如下:•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和安全•给患者进行止痛处理,可以使用止痛药或冰包冷敷,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然后利用硬物作为支架,保护患者受伤的部位,并使其稳定不动。
•需要搬运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淤血当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了淤血现象时,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来促进自身的恢复。
•利用冰敷或保温带进行冷热交替处理,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使用一些外敷药物来加速局部的代谢•如有必要,按摩患处,以促进淤血的消散•应该避免活动过度,过度活动会导致患处加重,还需要增加医生的治疗难度创伤自救除了以上的急救方法外,我们在遭遇创伤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救措施来减少损伤。
抗血块如果我们因为伤口或者其它原因出现了凝血或血友病等疾病,就需要使用药物来帮助我们化解血块。
抗感染当我们的伤口发生感染时,可以使用一些口服药物来加快恢复速度。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需要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敷药对伤口进行敷药既可以防止感染,又可以缩短恢复时间。
远离危险区域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些危险的区域时,应尽快逃离危险区域,保障自己的安全。
总结创伤急救和自救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相关救护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在受到创伤时处置迅速、安全、正确地促进自身的恢复。
请注意,遇到严重的急救情况,应尽早寻求专业救护人员的帮助,不可轻易尝试自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止血带以橡皮条或橡皮管为好,不宜用布带、 电线、铁丝等无弹性的带子代替 确认止血带已将动脉完全压闭 ◦ 上臂的上1/3和大腿上中部为好 ◦ 小腿和前臂不能上止血带 捆扎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不超过1小时) 要放松l~2分钟 ◦ 上止血带要记好时间
2、 包扎 2.1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 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 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包扎要求动作轻快、 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 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 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 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臵要避开伤口和 坐卧受压的位臵。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 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常见创伤的自救与互救
城市
农村
交通
自然
创伤死因
纲 要
急救的新概念
创伤的现场救护原则和目的 特殊伤口的处理
创伤的处理 急救箱的使用
一、急 救 的 新 概 念
现代医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二、创伤的现场救护目的和原则
1、现场救护的目的: ◦ 抢救延长病人生命 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降低伤残和死亡率 ◦ 减轻伤病员的痛苦 ◦ 防止并发症 ◦ 保护伤口 ◦ 固定骨折 ◦ 快速转运
5.2、刺伤: 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 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 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 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 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 字型口,将刺拔出, 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 内,应到医院在X 光下取出。 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损伤,常并发感染, 可予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 的发生,宜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7、化学品烧烫伤 有些化学品碰到水后会起化学反应,同时还会放 出热量,所以对这类烧伤,需用大量的冷水冲洗, 然后揩干净,再用纱布包好,去医院治疗。对于 酸、碱性化学品造成的烧伤,必须立即送医院治 疗。 7.1、眼睛的化学品烧烫伤 使伤侧的脸部在下,健侧脸部朝上,水从鼻粱处 向受伤眼一侧的脸颊部冲洗。注意要用淋浴器, 水不能开得过大。如化学品是固体,可以用棉棒 剔除,包好送医院。
数量 两支 一条 两支 两支 一瓶 两瓶 一支 一把 适量
10
甲紫
100ml/1瓶
旧安全理念
• 1、把工厂当战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2、赖宁旧安全理念 :救火成十佳少先队员 • 3、生命与集体、国家财产的关系旧安全理念 • 4、舆论导向。舍己救人,奋不顾身???
如肢体未完全断离,可用木板将未完全断离的 肢 体扶托固定,用装满水或小冰块的塑料袋将未完 全 断离的肢体包裹,以提高断肢对缺氧的耐受性, 为 断肢再植赢得时间。
四、创 伤 救 护
1、 止 血:
1.1 止血的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 防止休 克挽救生命。
1.2失血量估计及症状。 ◦ <500ml没有症状, ◦ >800ml(20%)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冷汗,手脚 发凉,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轻度休克。 ◦ >1600ml ( 40% )大脑供血不足,视物不清,口 渴头晕、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重度休克。
7.4寒冷季节的烧烫伤 可以用冷、湿毛巾捂着上医院。注意冷敷的程度 不能过度,其它部位应采取保暖措施。如果用冷 水冲洗时间过长,反会使体温下降,引起其它疾 病。对于烧烫伤的急救处理,最基本的是注意清 洁,以防感染;其次是冷敷中的保温,尤其是对 孩子和老人。
五、急 救 箱
1、急救药箱的分配: a、药箱数量根据每班组或车间一个药箱的原则予 以配臵; b、药箱分配地方包括:办公室、仓库、生产车间、 食堂; c、药箱统一编号从XXX一直到XXX,方便记录管理; d、药箱固定在员工方便拿取的地方且由专人负责 开启。
怎样减少或避免创伤 ;遭遇创伤后怎样救治 ;怎样减 少危险和遗患 ;多一份医学知识就多一份安全 ;什么是 决定生死的“黄金时间”.
创伤后一小时内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对伤员的预后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称为“黄金一小时”.
2、 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割伤
刺伤
裂伤
伤口种类
枪伤 撕裂
擦伤
瘀伤
人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组织撕裂或损害。引 起外伤的原因很多,根据有无伤口,可 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4、闭 合 性 外 伤 由钝力造成,无皮肤、体表粘膜破裂,常见的有挫 伤和扭伤。 4.1、挫伤: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 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瘀血、肿胀、 压痛。 4.2、扭伤:扭伤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 腕等处。
6.烧烫伤的处理 1.烧烫伤现场处理原则: 1.1脱离热源。 1.2用冷水冲洗或浸泡20分钟至无疼痛感觉时,如 面部烧烫伤可采用冷毛巾冷敷20--30分钟。 1.3轻轻拭干伤处,用干净布类遮盖,保护伤口。 1.4严重烧伤,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 1.5不涂药,不挑水泡。
2.要点
2.1、烧烫伤后用冷水冷敷是很重要的。不要在烧伤 部位涂药,应马上送医院。 2.2、挑破水泡,伤口不作处理者,会引起创面甚至 全身感染。
3.7
骨折与固定的急救原则
l、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有 大出血者应先止血。
2、休克者立即抗休克.注意保温,若无腹部或头 部损伤可饮热茶。
3、对骨折可疑的伤员.均按骨折处理。
4、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繁琐的操作.一切动 作要谨慎,轻柔、稳妥。
5、开放性骨折,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
2、急救药箱药品的分配: a、每月底统计药品数量、种类,根据季节的不 同 和急救药箱药品清单配备药品,确保每种药 品 都有; b、如药品不齐全,应立即申请; c、员工用药一定要登记清楚,并内附在药品箱 内。 3、急救药箱的清洁整理: a、每周定期对药箱进行内外清洁,确保药品在 保质期内且药箱内干净整洁;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是外伤救护的五项基本技术。
三、特殊伤口的处理
处理原则:
大而复杂的伤口现场不冲洗、不复位、不用药
1、肢体断离伤处理: 将断肢用干净的布 包好,放入不漏气的塑 料袋中,扎紧口袋,再 放入一个盛有冰块的塑 料带或容器中,随伤员 一起送往医院。
2、肢体未完全断离处理:
1.3出血的种类
部位:皮下出血、外出血、内出血
1.4出血的血管来源
◦ 动脉出血(鲜红,与脉搏节律一致的喷射状) ◦ 静脉出血(暗红,缓慢,持续) ◦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渗出,无明显的喷血点,常可自 行凝固止血,不用结扎)。
1.5外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 血法、指压法、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止血 带法)
3.8
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1.有出血情况时.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然后使骨折 处固定,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先就地固定, 再移动伤员。 3.固定要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端的上、下两个关 节。 4.使用的夹板或其他器材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 时,用一些棉花、碎布、毛巾等柔软的东西垫在夹 板和肢体之间,尤其是夹板两端和有间隙的地方, 可适当加厚,以免引起皮肤损伤,并且使其牢固 。
5. 绷带松紧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松 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 6 .固定四肢时,要露出手指足趾,以便于观察有无 苍白、青紫、发冷、麻木等,有上述情况时,应立 即松开重新固定。 7.对四肢骨折固定,应先捆绑骨折断处上端,后绑其 下端,如顺序颠倒,则导致断端再度错位.增加伤 员痛苦。 8.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着绑(屈肘状) 。下肢固定 时, 肢体要伸直绑。
2.3、大面积、头面部或深度烫伤时,应立即送医院。
2.4、小面积烫伤后,应马上冷敷,越快越好。可 用 净水冲在烫伤部的略上方部位,水不要开得 太 大,可连续冲十几分钟。这样不仅可缓解疼 痛,也可防止烫伤向深部延伸。 2.5、如果烫伤部位出现水泡,不要去挑破,而应 该 用干净的纱布垫着再用绷包扎好,去医院处 理 千万不要用氧化锌油膏、酱油等土办法去处 理 伤口,因为很容易引起伤口感染。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药(物)品 医用手套 创可贴 碘伏 医用酒精 生理盐水 纱布 棉签 胶布 绷带
数量 三双 不少于20片 100ml/1瓶 100ml/1瓶 500ml/1瓶 适量 适量 一卷 二卷
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药(物)品 云南白药 止血带 氯霉素眼药水 京万红烫伤膏 红花油 风油精 无极膏 剪刀 医用药棉
外伤总的处理原则: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 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 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 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 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 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伤害,由热能引 起,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皮肤功能障碍、液体 丢 失、细菌感染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2简单包扎
先用清洁的纱布、棉垫覆盖伤口 再用有氨纶绷带或弹性绷带缠绕 注意事项:
包扎不宜过紧 顺伤口方向包扎
2.3处理伤口和止血时不宜使用 的
• • • • • 外用止血药 用香灰、泥土、烟草止血 用纸币盖在伤口上止血 卫生纸 其他可能污染伤口或影响伤口愈合的材料
3、骨 折 3.1骨折的种类: ①闭合性骨折 与外界不通(皮肤、肠道) ②开放性骨折 与外界向通 3.2骨折的程度: ①完全性骨折 骨连续性完全中断 ②不完全性骨折 颅骨裂纹、青枝骨折 ③嵌顿性骨折 3.3骨折固定的目的:减少疼痛、减少出血和肿胀、 避免进一步损伤、便于搬动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