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7306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e.png)
综合评估
结合以上三种评估方法,对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评估。
员工安全意识提升途径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标语、海报等多种形式,
向员工传递安全知识和安全文化。
建立安全奖惩机制 对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员 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
进行惩罚。
开展安全活动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练等活动,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机制
事故报告
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实验室人员在发现安全事故后及 时上报。
处理流程
制定安全事故处理流程,明确事故处理的程序、责任人和处理要求。
事故分析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改进措施
根据事故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 高实验室安全水平。
加强日常安全管理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 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员工在一个 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06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建设
管理体系框架构建要素
实验室安全政策与目标
明确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方向和目标,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检查表
制定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列出需要检查的项目和标 准,以便进行系统的检查。
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措施
隐患排查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隐 患排查,包括设备设施、 危险源、环境因素等方面。
整改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 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明 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 和整改要求。
整改验收
整改完成后,进行整改验 收,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 效落实。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daba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d.png)
05
实验室安全检查与隐患 排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周期
根据实验室风险等级,设定不同 周期的安全检查,如日检、周检
、月检等。
检查内容
包括实验室设备、设施、环境、 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检查方式
采用定期巡查、专项检查、季节 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等多种方式
进行安全检查。
隐患排查方法
观察法
道畅通。
04
05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 等危险物品,必须严格遵守
存储和使用规定。
应急处理措施
如遇到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应迅速切断电源、气源,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进 行灭火,同时报警并疏散人员。
如遇到化学品泄漏、中毒等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如关闭阀门、戴 防毒面具等,同时报警并寻求专业救援。
通过直接观察实验室环境、设备、人员操作等,发现存在的安全 隐患。
问卷法
针对实验室人员发放安全问卷,收集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 议。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评估,提出专业性的隐患排查意见和 建议。
整改措施与跟踪管理
整改措施
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包括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等。
维护实验室财产安全
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
实验室安全不仅关乎人员和财产安全 ,还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不安全的实验环境可能导致数 据失真或实验失败。
实验室设备昂贵,一旦发生事故,不 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引发连 锁反应,导致更大范围的财产损失。
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
01
国家法规
我国已颁布一系列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实验室生物安
行。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2eb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f.png)
提前通知参与演练人员,做好演练前的物资准备、人员分工等工作。
演练实施
按照演练计划进行演练,记录演练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和改进。
演练后总结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完善应急预案和 演练计划。
应急事件报告与处置
事件报告 事件处置 信息发布 总结反思
发现实验室安全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说明事件情 况、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安全行为规范
制定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行为规 范,如穿戴防护用品、规范操
作等。
安全知识普及
加强实验室安全知识普及,提 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氛围营造
营造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实 验室氛围,鼓励人员积极参与
实验室安全工作。
02
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 评估
危险源识别方法
01
02
03
现场调查法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询 问等方式,了解实验室存 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情况 。
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环境是实验顺利进 行的必要条件,可以避免因安全事故 导致实验中断或失败。
维护财产安全
实验室通常配备昂贵的仪器设备和重 要资料,安全事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资料丢失,给科研工作带来巨大损 失。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准入制度
进入实验室前需接受安全培训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
培训时间
根据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 保培训效果。
培训方式
可采用线上或线下培训方式,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方式
可采用问卷调查、考试、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安全 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室安全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d5f2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9.png)
应急处理演练
教授新员工应对实验室突 发事件的正确方法,如火 灾、化学品泄漏等。
在职员工安全教育
定期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在职员工参加安 全培训,确保他们持续掌 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 。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验室事故案例 ,让员工了解安全漏洞和 风险,提高警惕性。
安全文化推广
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推 广,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实 验室安全管理。
。
保障数据可靠性
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和 完整,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
有力支持。
实验室安全法律法规
国家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颁布的实验室安全相关法律 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等。
地方规定
行业标准
遵循相关行业的实验室安全标准和规 范,如《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等。
化学品储存
遵循化学品储存规定,分类存 放,避免混合存放,并定期检
查化学品标签是否清晰。
紧急救援措施
急救箱和急救用品
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和Hale Waihona Puke 救用品,如绷带、 消毒液、止血带等。
联系紧急救援服务
熟知当地紧急救援服务的联系方式,以便在 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寻求帮助。
紧急疏散路线
定期演练紧急疏散路线,确保在紧急情况下 能够快速、有序地撤离。
风险评估
对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 应的防范措施。
专业评估人员
聘请专业的安全评估人员,对实验室进行全面、 专业的评估。
安全检查结果反馈与改进
结果公示
将安全检查结果进行公示,让实验室人员了解当前的安全状况。
问题整改
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
![实验室安全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7bba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目录
CONTENTS
• 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 •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
01 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
CHAPTER
实验室安全定义
实验室安全是指在进行科学实验、研 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时,为确保人员 、财产和环境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 措施和规定。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 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 化学防护手套等。
遵循操作规程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遵循实验室制定 的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控制使用量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控制使用量,避 免大量使用或误用导致安全事故。
废弃物处理
使用完的化学品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 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 员造成危害。
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紧急疏散路线
02
每个实验室都应标明紧急疏散路线,并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都
熟悉疏散程序。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03
通过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可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和自救能力。
实验室急救措施
1 2
学习急救技能
实验室人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 止血等。
熟悉急救用品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05 实验室生物安全
CHAPTER
生物安全级别与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级别
根据实验活动的危险程度,将实验室 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安全级别,如 BSL-1、BSL-2、BSL-3等。
操作规程
针对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制 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操作、 废弃物处理、消毒灭菌等环节,确保 实验活动的安全可控。
《化学实验安全》PPT课件
![《化学实验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5cbc55e53a580217fcfe13.png)
(4)用无毒或毒性小的试剂代替有毒试剂。 (5)防止汞中毒:进入体内会引起慢性积累性中毒。
洒落后:尽量收集,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收 集的汞要水封;房间用硫化氢熏蒸
2021/2/25
精选ppt
7
(6)中毒时必须急救中毒者
如果中毒是由于吸入煤气或其它有毒气体、蒸气,应 立即把中毒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 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呕吐以 排除胃中的毒物,立即送医院。并尽可能告知吞食的毒 物,以利于针对性治疗,使中毒者早日康复。
酸铝,云母粉,
、文件记录和遇水燃烧等物品的初起火灾
滑石粉,石英粉
CF2ClBr
灭火效果好,主要应用于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器 设备、精密仪器等失火
精选ppt
5
2 防爆措施
(1)挥发性有机药品营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处所、冰箱或铁柜内。远离火 源。室温过高,启用易挥发物时应设法冷却试剂瓶。
(2)严禁氧化剂与可燃物一起研磨,不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 (3)爆炸类物品,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得与其它易燃物放在一起。 (4)取用危险物质坚持最小量原则。并且绝对不能直接加热。
2021/2/25
精选ppt
12
⑶含砷废水
①石灰法 将石灰投入到含砷废水中,使生成难溶的砷酸盐和亚砷酸盐。如: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fb96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6.png)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 责任人,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04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规范的防 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 口罩等,以降低实验过程中化学、生 物和物理等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避免使 用手机等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防止 意外事故的发生。
培训内容
03
包括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实验操作规程、应急处理能力、消
防安全知识等。
安全教育形式与效果评估
安全教育形式
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如讲座、培训班、宣传册、网络教育等,以便实验人员灵活选择学习方式 。
安全教育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进行评估,以确保安全教育的效果。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紧急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 演练和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 保障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05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与环保
废弃物分类与处理流程
废弃物分类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废 弃物分为有害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和 可回收废弃物。
处理流程
对各类废弃物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处 理,遵循“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资 源利用”的原则。
腐蚀
某些化学物品具有强烈的 腐蚀性,可能对皮肤和眼 睛造成严重损伤。
中毒
化学物品可能产生有毒气 体,长期接触可能对身体 健康产生影响。
生物风险
感染
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等,可能 导致感染。
过敏
接触某些物质可能导致过 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 难等。
放射性
实验室中可能存在放射性 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身 体健康产生影响。
《实验室安全知识》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526e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e.png)
针对性预防措施制定和推广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 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1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 个人防护用品,为实验
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03
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和处理机制,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05
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安全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确保实验活动的规范化
和安全化。
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案例一
某生物实验室高压反应釜爆炸事故。事故原因:反应釜超压运行,安全阀失效 。后果:实验室严重损毁,两名实验人员受伤。教训: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 备,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案例二
某化学实验室气体钢瓶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气体钢瓶阀门损坏,气体泄漏引 发爆炸。后果:实验室及周边设施受损,一名实验人员死亡。教训:加强气体 钢瓶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部件。
眼镜
佩戴时要确保眼镜与面部贴合紧密, 防止有害物质从缝隙中进入;使用后 要及时清洁和消毒。
个人防护用品保养与更换周期
防护服
定期清洗和消毒,发现破 损或污染严重时要及时更 换。
眼镜
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 ,发现镜片模糊或损坏时 要及时更换。
手套
使用后要及时脱下并清洗 手部,发现破损或穿孔时 要立即更换。
辐射安全
放射性物质和辐射设 备使用不当可能对人 体和环境造成辐射危 害。
机械与电气安全
实验室机械设备和电 气设备操作不当可能 引发机械伤害、触电 等事故。
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
01 国家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对实验室安全提出明确要 求。
02 行业标准与规范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ad1c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3.png)
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综合考 虑多种因素,对实验室风险进行全 面评估。
实验室风险等级划分
低风险等级
危险源较少,风险较低,可采取常规管理 措施。
高风险等级
危险源众多,风险较高,需采取严格的管 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中风险等级
存在一定数量的危险源,风险适中,需加 强管理和监控。
极高风险等级
存在重大危险源,风险极高,需立即采取 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泄漏引发爆炸。
输标02入题
案例二:某生物实验室发生病毒泄漏事故,造成人员 感染和环境污染。事故原因是实验室管理不善,导致 病毒样本外泄。
01
03
以上案例提醒我们,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 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实验
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04
案例三:某物理实验室发生辐射事故,造成人员辐射 损伤。事故原因是实验设备故障,导致放射性物质泄 漏。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 课件
汇人:
2023-12-21
目录
• 实验室安全概述 •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 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与应急处理 • 实验室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 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文化建设
01
实验室安全概述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01 保障人身安全
实验室涉及各种危险源,如化学品、高温、高压 等,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 至危及生命。
02 仪器设备安全
涉及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如设备老化、 操作不当等可能引发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
03 生物安全
涉及病原微生物、基因工程等方面,如生物样本 处理不当、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生物污染和 人员感染。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课件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8a89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e.png)
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包括实验室基本安全知识、实验操作规范、危险品管理、应急处 理等方面的内容。
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实 验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培训周期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操 作技能。
安全意识培养与提高
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实验室运行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不符合绿色环 保理念。
噪声与振动
实验室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和振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可 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03
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化学药品管理
分类储存
专人管理
将化学药品按照性质和危险等级分类 储存,避免不同药品之间发生反应或 产生危险。
培养安全意识
01
通过日常宣传、警示标识、定期检查等手段,培养实验室人员
的安全意识。
提高警惕性
02
加强实验室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敏感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
安全风险。
持续改进
03
定期评估实验室安全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不断提高实验室安全水平。
06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分析
化学药品事故案例
总结词
腐蚀性
一些化学药品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 浓硫酸、氢氧化钠等,接触皮肤或眼 睛可能造成严重烧伤。
反应性
某些化学药品之间反应剧烈,甚至可 能产生有毒或易燃物质,如硝酸与金 属反应可能产生氮气和氢气。
物理风险
高温
低温
实验室中经常使用高温设备,如电炉、烘 箱等,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烫伤。
低温设备如冰箱、冷冻机等可能造成冻伤 ,特别是直接接触冷冻管路或液体时。
实验室安全(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
![实验室安全(PPT课件(初中科学)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469add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0.png)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火灾类型
燃烧物质
灭火器 材
注意事项(灭火效果)
可燃性气体(天然 干粉灭火 干粉灭火器灭火时间短、灭火能力强。
C类 气、城市生活用煤
器
禁用水、酸碱式和泡沫式灭火器。
气、沼气等)
严禁用水、酸碱式、泡沫式和二氧化碳
灭火器灭火。扑灭D类火灾最经济有效的
材料是砂土(注意消防用砂土应该应该
实验室安全
1、防护用品
1.1 实验服 (工作服、隔离服) 1.2 防护镜 1.3 隔热手套 1.4 防毒面具
2、穿着规定
2.1 进入检验区域要穿上实验服 2.2 不能穿凉鞋或拖鞋 2.3 防护眼镜
3 实验室安全常识
人们在长期的化学实验工作过程中,总结了 关于实验室工作安全的一句俗语:“水、电、门 、窗、气、废、药”。这七个字,涵盖了实验室 工作中使用水、电、气体、试剂、实验过程产生 的废物处理和安全防范的关键字眼。下面,分别 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2. 含砷废液的处理
加入氧化钙,调节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
钙沉淀。或调节pH为10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 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3. 含铅、镉废液 用消石灰将pH调节至810,使Pb2+、Cd2+生成 pb(OH)2和Cd(OH)2沉淀,加入硫化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使之沉淀.
4. 含氰废液 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10以上,加入过
可燃性金属(钾、
清洗干净且放置在固定位置)另外:偏
D类 钠、钙、镁、铅、 砂土 硼酸三甲酯(TMB)灭火剂,因其受热分
钛等)
解,吸取大量的热量,并在可燃性金属
表面生成氧化硼保护薄膜、隔绝空气。
原位石墨灭火剂:由于它受热迅速膨 胀,生成较厚的海绵状保护层,使燃烧
实验室安全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3775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7.png)
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
•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
安全事故处理
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并加强安 全教育和培训。
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执行 。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实 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应急演练与评估
演练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演练计划,包括演练 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
准备等。
效果评估
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响应时间 、处置措施、协调配合等方面,并针
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进行演练,并做好记录和影 像资料的留存。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应急处理流 程和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的应 急处理能力。
中等风险
在常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员安 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高风险
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 配备专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等,同时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 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极高风险
立即停止相关实验或操作,采取紧急措施消除危险源或降 低风险等级,同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和处 理。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对危险源进 行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制 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与监控
识别实验室内的危险源,包括化 学品、设备、操作等。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 监控和持续改进。
风险等级划分与管控措施
低风险
采取常规管理措业 救援队伍的到来,同 时提供必要的现场信 息。
2024版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
![2024版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da18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b.png)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实验室安全概述•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目•实验室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教育录实验室安全概述0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实验室涉及各种潜在危险,如化学品、高温、高压等,确保安全是首要任务。
维护实验室财产安全实验室设备昂贵,安全事故可能导致重大财产损失。
促进科研顺利进行安全稳定的实验环境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化学品安全设备安全用电安全个人防护0102030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不当。
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
电气线路老化、违规使用电器、超负荷用电等可能引发火灾。
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违规操作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
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学校/机构规定如实验室安全设计规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等。
各学校或研究机构制定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030201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标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02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措施,签署安全承诺书后方可进入。
实验室人员准入开展实验项目前,需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实验过程对人员和环境无害,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
实验项目准入所有进入实验室的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经过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实验室设备准入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责任分工根据实验室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形成层层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
明确安全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责任追究对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
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制定实验室安全检查表,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检查针对实验室存在的特定安全风险,开展专项检查,如危化品管理、电气安全、生物安全等。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897b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7.png)
手套可以防止化学物质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 适的手套材质,如化学防护手套、橡胶手套等。
呼吸应使用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以防 止吸入有害气体。
洗眼器和紧急冲淋装置
在实验室内应配备洗眼器和紧急冲淋装置,以便在眼睛或身体接触到 化学物质时能够及时冲洗。
安全检查与整改
02
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设
施、设备、化学品等符合安全要求。
报告与记录
03
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记录制度,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和异常情况,
并做好记录,以便总结经验教训。
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
倡导安全价值观
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使安全意识深入人 心。
02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
总结词
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储存和使用要求,遵循安全操作规 程,防止化学品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发生。
熟悉化学品的危险性
了解化学品可能产生的危害,如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 等。
储存要求
确保化学品储存于指定区域,远离火源、热源和潮湿环境 ,遵循先入先出原则,定期检查储存容器是否完好无损。
生物安全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实验操作不规范或实验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病 菌、病毒等微生物泄漏。
事故后果
可能引发感染或传播疾病,对人员健康造成威胁。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 确保生物安全。
05 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与责 任担当
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的方法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课程,确保实验室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 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培训PPT课件
目录
实验室安全教育幻灯片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教育幻灯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7170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7.png)
6.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必须配备 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保持其能正常使用状 态。
二、剧毒品、易制毒品安全
1、剧毒化学品的定义 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
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 药)和天然毒素。
3.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 总电源开关,再用灭火器熄灭,并及时通知供
第二节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 常用危险化学品主要特性分八大类:
① 爆炸品 ②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③ 易燃液体 ④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⑤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⑥ 毒害品 ⑦ 放射性物品 ⑧ 腐蚀品
闪燃与闪点
➢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 能蒸发蒸气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 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发 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火光,这种现象称为闪燃。
许多实验室要经常接触各种化学试剂、易燃易爆 及有毒物质,实验中要使用氧气、氢气、氮气、 乙炔气、石油气等压缩气体。
有的实验要在高温、高压、强磁、微波、辐射、 病菌等特殊环境下进行,涉及到声、光、热、电、 振动、辐射、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微生物 细菌等,这些物质中许多都是有害物质,工作中 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和仪器设 备损坏事故,严重的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 中毒、污染甚至导致人身死亡等重大安全事故。
8.临时出现停止易燃气供应时, 一定要随即关闭一切器具上的开关、分 阀或总阀,特别是煤气。以防恢复供气 时,室内充满易燃气,发生爆燃危险。
9.在易燃气器具附近,严禁放置 易燃易爆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 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Ⅳ级(轻度危害) 5种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11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分类 硫酸
主要致毒作用与症状
救治方法
接触:硫酸局部红肿痛, 重者起水泡、呈烫伤 症状;硝酸、盐酸腐 蚀性小于硫酸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 氢钠水溶液冲洗,然后清水冲洗
3
二、防火、防爆
1、实验室内应具备有灭火用具(灭火器、灭火毯)、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材,化验员 要熟知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 2、煤气灯及煤气管道要经常检查是否漏气。 3、操作、倾倒易燃液体时应远离火源 。 4、加热易燃溶剂必须在水浴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5、易爆炸类药品,如苦味酸,高氯酸,过氧化氢等应放在低温处保管,不应和其他易 燃物放在一起。 6、蒸馏可燃物时,应先通冷却水后通电。 7、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着人进行,必要时操作人员应戴面罩或使用防护挡板。 8、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灯火,以防着火。 9、严禁可燃物与氧化剂一起研磨。 10、易燃液体的废液应设置专用储器收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燃爆事故。 11、煤气灯、电炉周围严禁有易燃物品。电烘箱周围严禁放置可燃、易燃物及挥发性 4 易燃液体。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气的物料。
实验室安全 与
防护措施
1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 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 防火、防爆 ❖ 灭火 ❖ 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 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理 ❖ 气体钢瓶的安全使用 ❖ 电气安全
2
一、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
1、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2、严禁试剂入口及以鼻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 。 3、处理有毒气体、产生蒸气的药品及有毒有机溶剂(比如氮氧化物、氯、汞、砷化物、 乙腈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取有毒试样时必须站在上风口。 4、取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浓过氧化氢等,尽可能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操 作后立即洗手。 5、稀释硫酸时,一定要注酸入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缓慢将酸加入到水中!溶解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时,大量放热,也必须在耐热的容器中进行。 6、取下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需先用烧杯夹夹住摇动后再取下,以防使用时液体突然剧 烈沸腾溅出伤人。 7、切割玻璃管(棒)及将玻管插入橡皮塞极易受割伤,应按规程操作,垫以厚布。
三、灭火
常见的灭火器有: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各种 易燃、可 燃液体和易燃、 可燃气体火灾以 及电气设备火灾
5
三、灭火
泡沫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各种 油类火灾、木材、 纤维、橡胶等固 体可燃物火灾
6
三、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 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火灾,还可扑救仪器 仪表、图书档案、工 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 等的初期火灾。
13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预防中毒的措施主要是: 1、改进实验设备与实验方法,尽量采用低毒品代替高毒品; 2、有符合要求的通风设施将有害气体排除 ; 3、消除二次污染源,即减少有毒蒸气的溢出及有毒物质的撒落、泼溅; 4、选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如眼镜、防护油膏、防毒面具防护服装等
14
五、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理
盐酸 硝酸
吞服:强烈腐蚀口腔、食 初服可洗胃,时间长忌洗胃以防穿孔;
道、胃黏膜
应立即服7.5%氢氧化镁悬液60ml,
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12
四、化学毒物及中毒的救治
分类
主要致毒作用与症状 接触:强烈腐蚀性,化学灼伤
救治方法
迅速用水、柠檬汁、2%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 洗涤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吞服:口腔、食道、胃黏膜糜烂 禁洗胃或催吐,给服稀乙酸或柠檬汁500ml, 或0.5%盐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 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实验室有毒化学物质有废气、废渣、废水 1、汞蒸气及其他废气
1)长期吸入汞蒸气会造成慢性中毒,为了减少汞液面的蒸发,可在汞液面上覆盖 化学液体,其效果甘油>5%NaS·9H2O>水;
2)溅落的汞,应尽量拣拾起来。拣过汞的地点可洒上多硫化钙、硫磺或漂白粉, 或喷洒药品是汞生成不挥发的难溶盐,干后扫除;
3)吸附在墙壁、地板及设备表面上的汞可以用加热熏碘法除去; 4)另外,也可用紫外灯除汞,紫外辐射激发产生的臭氧可使分散在物体表面和缝 隙中的汞氧化为不溶性的氧化汞。可以利用无人的非工作时间辐射。 实验室的少量废气一般可由通风装置直接排至室外,排气管必须高于附近屋顶3m, 毒性大的气体可参考工业废气处理办法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等方法处理后排放。
7
三、灭火
8
三、灭火
9
三、灭火
灭火 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Ⅰ-ⅠⅣ级
级别
Ⅰ级(极度危害) 13种
毒物名称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除外)、氯乙烯、铬酸盐与重铬 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 机化合物、氰化物
15
五、有毒化学物质的处理
2、废液 实验室的废液可分别收集进行处理。
1)无机酸类 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 相中和,之后用大量水冲洗。
2)氢氧化钠、氨水 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 3)含汞、砷等离子的废液 控制酸度0.3mol/L(H+),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淀。 4)含氰废液 加入氢氧化钠使pH≥10,加入过量的3%高锰酸钾溶液,使CN-氧化 分解。若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5)含氟废液 加入生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6)可燃性有机物 用焚烧法处理。 3、废渣 废弃的有害固体药品严禁倒在生活垃圾处,必须经处理解毒后丢弃。
Ⅱ级(高度危害) 26种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 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 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 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Ⅲ级(中度危害) 1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