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设备部工作总结及14年设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设备部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设备部 2013.12.19
2013年设备部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一 2013年设备部工作总结
设备部2013年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在各管理部门、及二氧化硅分厂的协作、配合下,按照部门职责以及设备管理规定,立足内部,细化管理,科学规划,创新工作,完成了保证公司各系统设备正常运转的主要工作目标。

2013年设备部一方面紧抓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服务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公司规范化管理推进工作要求,对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生产设备台账、生产设备档案、备品配件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等相关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现在就对2013年设备部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做如下详细总结安排。

(一)、设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不断提升,为稳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检维修各种生产设备290余台次,保证了二氧化硅分厂连续安全生产。

2、2-3月份连续40余天组织检修班完成了2013年第一次A、B线装置改造工程。

在此大修改造期间,我们设备部克服了检修人员少、工种不全等重重局限性困难,发挥连续作战精神,40余天全体检修人员无节假日休息、每天加班抢修改造至晚上11、12点,共改造安装设备30余台套,完成钛管、铝管、碳钢管、PP管等各种规格配管工作3000余米。

3、7-9月份组织完成了2013年第二次A、B线生产装置改造工程。

此次改造我们设备部共安装改造设备16余台套,完成钛管、铝管、碳钢管、PP管等各种规格配管工作1200余米。

4、设备维护力度加大,备件管理、修旧利废措施得当和隐患整改、技改技措等工作得以落实。

在保证生产设备维修保养,C线项目安装组建的基础上,我们合理利用零散空闲时间修复各种阀门80余个,价值约1.5万元;修复利用旧设备20余台,价值约30万元,降低了备品配件材料消耗费用,使得设备总体运行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

(二)、设备基础管理工作的扎实开展,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软件保障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公司实际生产设备管理需要,在公司领导及设备部的合理统筹下,由原来无法满足生产设备检修管理需要的不足10人,根据实际工种技能需要扩增人员编制至现在的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其中
一名兼职检修工段长)、设备技术管理员2名、焊工5名、钳工5名、管道工一名,基本满足了目前生产设备检维修及管理需要。

2、完成生产设备台账、档案建立工作。

以二氧化硅分厂目前实际在用生产设备为准收集、整理出在用209台套设备的技术管理台账,共建在用生产设备档案90册。

原计划申报建档管理费用2000余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们设备部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搜旧利废,充分合理利用废弃闲置档案盒,以最快最少的时间和原材料建成了目前基本满足实用需要的在用生产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实际使用费用不足100元,为公司实际节约建档费用近2000元。

3、因地制宜、结合二氧化硅分厂生产设备实情,依照质量体系认证对设备基础管理工作的要求,层层细化各区域设备,建立健全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陆续完成《设备部职责范围》、《大修管理办法》、《房屋建筑物管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监督管理标准》、《设备部岗位工作标准》、《设备部管理标准》、《设备动力管理规定》、《设备防腐与防护管理规定》、《设备检修管理办法》、《设备密封管理规定》、《设备巡检管理制度》、《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生产分厂设备员工作标准》、《特种设备管理规定》14部规章制度及相关记录表,即将编写拟定《锅炉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和《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要求》、《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检和实施规定》、《压力容器设计、采购、验收、安装、改造、使用、维修、报废管理规定》、《电梯定期报检制度》、《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实施细则。

4、根据设备使用运行状况,2009年底至2013年尤其是今年以来、对经常制约生产稳定组织和产品质量的设备隐患、缺陷及防护装置进行改进、改造,完成如下项目:利用钛碳钢复合板替代纯钛板制造水解炉、聚集器等设备,节约材料费、安装费等采购成本30余万元,同时改善了生产运行条件、减少了计划停车频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5、依据元宝山区安监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完成了特种设备检测和台账组织建立工作。

共检测二氧化硅分厂压力容器25台,锅炉2台(报停1台),并初步完成了全公司100余台套特种设备台账的组织建立。

(三)、不断提高备品配件管理水平,为公司连续生产运行作出了贡献
1、一年以来设备备品配件管理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基本摸索出全线200余台套设备易损、消耗件的使用更换周期和消耗定额,做到备品配件计划申
报和审核工作的准确、合理、统一和严肃性,使备品配件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加工制造供货周期和资金定额能相互衔接;主要生产设备备品配件管理正在实施A、B、C分类细分、将逐步按“三化”(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规范转化各台套设备备品配件的管理。

2、日常作业中不断开展设备零部件的修旧利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完善备件在长寿化方面的应用,如:空压机干燥器中Al2O3颗粒的改进、四氯化硅抽料泵机械密封动静环配套的改进等;一年来修旧利废累积完成200余种,累计为公司节约备品配件成本40余万元。

二 2014年设备部工作设想
2013年设备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困难和不足同在。

展望2014年,我们充满信心,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不足,规划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设想:
(一)、逐步完善实行特种设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保障公司生产安全有序运行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完善补办在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依据元宝山区安监局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建立或完善《锅炉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和《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要求》、《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检和实施规定》、《压力容器设计、采购、验收、安装、改造、使用、维修、报废管理规定》、《电梯定期报检制度》、《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相关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及其相应控制监察运行记录,将特种设备管理使用逐步拉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正轨,确保我公司生产安全有序持续的运行。

(二)、进一步加强备件的管理工作,合理储备,保障生产及日常维修所用
1、逐步建立或完善各台套设备备品配件、消耗和易损件的基础数据库,朝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做好设备备品配件技术管理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学习、资料收集和强化看图识图业务技能的提升,尤其是到货实
物验收交接环节;按备品配件管理规范要求,最终实现A、B、C分类管理,确定各台套设备的备件储备表、划分A、B、C类别,在保证安全储备的前提下、使实际库存循环向理论库存循环转变,实现主要生产设备的备品配件与其相对应的设备技术管理台账无缝对接,达到统一细化管理。

2、建立健全设备成本管理机制,实行成本否决制度,将成本指标分摊落实到各部,争取能得到相应的检维护装备水平,不断开展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修旧利废和改造改进方面的应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备品配件材料消耗额。

(三)、保障现有A、B线生产设备安全有效运转,抢抓C线建设
1、夯实设备检维修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修旧利废力度,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保障现有A、B线生产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为公司安全生产运营奠定扎实基础。

2、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合理统筹,有计划的完成C线设备的安装及配管工作,为公司扩建生产、扩大规模贡献力量。

3、完成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

设备部 2013.1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