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93575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8.png)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渗透途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阶段,很容易出现自卑、自负等不良心理状态,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情感波动较为剧烈的时期,学生们常常会陷入情绪困扰中,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的面对情绪,有效的调节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青少年正处在社交初期,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其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二、渗透途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想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课程,通过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培养情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加强渗透。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周等各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来加强渗透。
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如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调适等方面的课程,这样可以更加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b2e7c6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0.png)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重要策略。
本文将对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是要树立起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它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在心理学课堂上进行一些课程讲解和辅导,更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课程的各个层面,如教师日常教学、学生互动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让全体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营造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传输者,教师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之一就是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通过教师培训课程、讲座、自我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面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打造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渗透。
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漫画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可以举办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管理;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情感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倡导身心平衡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身心疲惫、焦虑和抑郁等问题时有发生。
因此,思想品德课也可以通过渗透身心平衡生活方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锻炼身体、减轻压力等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五、提高家校配合度家庭是孩子的第一道心理庇护,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bdec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1.png)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思想品德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以下是一些探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方法和效果。
1.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带有情感意义的文学作品、组织情感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表达情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技巧。
2. 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一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自我认知、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心理素质水平,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人际关系培养: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友善待人、宽容理解、沟通表达等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技能和情商。
4. 自我认知与自尊心培养: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认同和评价。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特长和潜力,树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培养他们积极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能力。
通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增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f961f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7.png)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备受关注。
如何将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我们需要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公民。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我们需要明确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心理调节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通过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我们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实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讲座、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我们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保障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教师是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b5a16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1.png)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思想品德课作为传统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并不深入,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具体的策略探索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如何更好地整合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各界对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意义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更是备受关注。
而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思想品德课的渗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支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思想品德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思想品德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574529ccbff121dd3683fa.png)
部分 。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包括带领学生进社区服务 、 开展社会小调查 、 参
的静态知识转化 为生 活中不断变化和更新 的动态知识 。 同时这种转化还需要实现
观心理咨询中心 、 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等多种形式 。 其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 中
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 , 以帮助学生形成 良好 的社会认 知能力和心理 调适能力 , 并 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服务能力 , 以帮助他人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 。 课外实践 中 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 的, 教师不仅要 当好课外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 , 同时还要时
二、 初 中思 想 品 德 教 育 渗 透 心 理 健康 教 育 的探 究
从 以上分析 中我们可 以看 出 ,初 中思 想品德课 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 的。 为了保证这种渗透 能够达到应有 的效果 , 在心理健康 教育开展 时 , 课 堂上 的
活动以及一 系列课外活动都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 。 1 . 教 学案例 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教学案例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 中占 据着 十分重 要的地位。 这是 因为教学案例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 , 对于初 中阶段 的
刻关注学生 自身的身心发展变化 ,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道路上 的引路人 。
3 . 课外辅导 中心理健教育开展的典型形式 。教师 的课外辅导 应该 围绕学生独有 的心理特征和
问题 开 展 。 个别辅导应该在 较为封闭 、 安 静 的环 境 中进 行 , 教 师应 该 扮 演 大 哥 哥 、
大姐姐的角色 , 与学生 进行言语和 心灵 上的沟通 , 帮助学生 解决心理 困惑 , 协调
学 生之间 的关 系 , 营造 一个 良好 的班级 氛围 。 在个别辅导有 困难 时 , 可 以根据班 级 的具体情况开展 团体心理辅导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734ff2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3.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人们对学校进行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其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教授法律知识和道德观念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将这两个课程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思考和提高。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
以欺骗、偷窃等不道德行为为案例,让学生分析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原因,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了解到不道德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思考。
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注重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教育内容。
情绪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心理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人际交往是一个涉及到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复杂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分析不同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意识。
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心理测评等形式来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学家来开展相关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并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和经验。
可以开展心理测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提供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心理测评,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b9d4a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3.png)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一、明确教学目标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从内心出发,以人的自我发展、实现和满足为目标。
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心理教育应该是一项重要内容,并贯穿整个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
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个性特点、家庭教育环境等,设定具体、可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例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情感、客观看待自我和他人等。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教学行为和评价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内容1、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思想品德课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问题、揭示心理障碍的根源等,为学生全面、科学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提高心理素质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2、强化个性教育,塑造独特个性个性发展是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品德课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强调个性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潜力,扩展自我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同样也要尊重自己,培养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和优点,强化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了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小组活动、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成就感。
2、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索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情景刻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求问题的深层次、内在本质,推动学生成长成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人才。
结语: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5486c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8.png)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教育工作者之一,学校教育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将对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一些思考和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状态,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往往在这个阶段形成。
而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往往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逐渐显现的。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思考和实践。
要注重情感教育。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师可以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对比等方式,了解各种情感和情绪的表现形式,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控。
要注重人际关系教育。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往往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友谊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帮助他们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学会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
要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的辅导、案例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增强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e9bf8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6.png)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要注重教材内容的引导。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中渗透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理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可以在讨论社会现象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心理健康背后的原因,例如通过讲述一些成功人士的心理成长历程,让学生了解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在教材中还可以加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引导。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教导他们一些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
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压力,学会积极的心理预期,学会自我调节乃至心灵成长。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认知,学会如何去发现并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要注重学校文化的铺陈。
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
学校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学校还可借助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载体,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到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要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
学校可以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告诉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13b023ee06eff9aef807ec.png)
在 此期间 , 教 师 应 当 与 学 生 一 同参 加 , 使 学生充分 感受 到教师不
使得 学生的心理与生理 未能得到共 同的发 展 , 所 以对初 中学 生进 仅仅是活动 的组织者更是活动的参 与者 。在活动中既能够保持亲 密 的师生关系又能够在学生出现困难时进行及时有效 的帮助 。综 行 及时有 效 的心理教育 能够有效 地帮助 其形成 良好 的心理 素质 上所述 , 在我 国初 中思想 品德教 育中选取合理 的教 育方式并配合 与健 全 的人 格 。
身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上 的渗透教育 能够使学生在 应当使用较为灵活 的方式与学生进行 沟通 , 更好地 了解学 生的心 遵守基本行 为准则的 同时逐渐追求 一种更高 的思 想道德 目标 , 弘 理困惑并 给予其合理 的解答 。教师在具体 了解学生 的心理问题后 扬 民族精神 , 树立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共 同理想 , 逐渐 形成 正确 的 应给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 以引导 的方式 帮助学生解决 问题 。此 世界观 、 人身观 、 价值观 。同时培养学生成为我 国有理想 、 有道德 、 过程 中一定要帮学生保守秘密 , 建立一种师生互相信任的关系。同 有文化 、 有纪律的四有公 民。由此可见 , 在初 中思想 品德教育 中加 时, 要 与家长进 行有效 沟通 , 了解家 长在 日常 生活 中是 否会 出现 强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这不仅是 当今学 忽 略 孩子 的现 象 , 指导 家 长也 积极 参 与 到学 生 的健 康教 育 中 。 校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 , 更是初 中思想 品德课程 中的重点 目标 。 总之 , 在进行 日常思想品德教育时开展丰富多彩 的课外活动 , 2 . 学生成长必然需要 不 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 内容 , 也能够提高 学生 的实践能力 。理 论 教师 在思想 品德课 堂 中渗透 心理教 育是根 据学 生的 实际心 和实践 的有效 结合 , 能够 有效增强 学生 的社 会适应能 力 、 动手 实 理特点而定 的。初 中阶段是学生 向成 年人 过渡 的重要 时期 , 由于 践能力 、 创新 能力 , 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 的基础 。学生 在 这一阶段 的学生 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且渴望 独立 , 学生 的可 塑性较 课 外活动开展 期间 , 可 以锻炼 自己的组织性 、 纪律 性 、 自制力 等 。 强。虽然在 日常教育 中教师与家长通常较为关注学生的生理成长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5d23c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c.png)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此次,我将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进行阐述。
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们需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而在这个成长的路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桥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中十分必要。
教师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并着手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渗透,教师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并处理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影、音乐等媒体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生动地向学生传递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愿意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教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们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教导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应对,保持乐观的心态。
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培养了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建构的时期,教师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多次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通过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展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五、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学习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们还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4a7f1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5.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期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实践情况和效果等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往往对外界更为敏感,更易受到各种负面影响。
面临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许多初中生在面临压力和挑战时,缺乏应对的能力,甚至有的因此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何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它主要倡导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心理调适的能力。
将这两种教育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心理压力,增强心理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增强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
另一种实践模式是情感教育融入。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通过对一些与情感和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诗歌等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感悟内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入,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
通过实践,一些学校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师生关系方面,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频繁,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更加融洽。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806674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f.png)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思想品德课这个重要的教育平台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内心的情感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友谊、家庭关系、压力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分享、倾听和互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以及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教授心理健康知识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知识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如抑郁症的症状和应对方法、焦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等。
通过传授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认识到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处理和应对。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素质是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心理稳定和积极态度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心理训练,如冥想、放松训练等,帮助学生增强调节情绪和压力的能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塑造正面的心理模型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树立正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心理成长经历,讲述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塑造正面的心理模型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1b175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7.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融合,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成熟和自信。
本文将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行详细阐述。
1.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而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在当今社会,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业压力、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等。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 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内容,例如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习压力管理技巧等。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创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3. 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心理健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案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1.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可通过讲述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心理健康问题,培养他们的正确心理观念和心理素养。
2. 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问卷调查等活动,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f1539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c.png)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通过实践案例来说明这一探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道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
2.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道德规范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3. 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 教师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比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培养其情商和自我管理能力。
2. 课外活动的开展。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并结合道德与法治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一些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心理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某初中开展了一项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案例,重点讲解了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
学校还组织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a45d7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4.png)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论文【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首先要求任课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然后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学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把握,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有些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问题学生随之增多。
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偏激、任性、冷漠、自私、孤独、自卑、嫉妒等等。
更为严重的会出现因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有时会发生犯罪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危害到家庭和社会。
因此,教育的责任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理。
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做点实事。
作为教育核心阵地的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可行的教育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合理帮助和正确指导。
而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这也符合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要求。
二、学会赏识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期新接的初三级,基础薄弱,落后面大,有不少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纪律涣散。
面对这群学生,笔者第一节课就给他们上了一节心理课,列举往届后进生转化的成功例子,并激励他们,一个学生不是天生的差生,老师不会追究他过去的错误,只欣赏他现在的进步。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e0c8e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5.png)
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索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将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策略探索的角度,探讨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将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知行合一是最重要的基本理念之一。
这意味着,学生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了解人类的价值观和生命观,更需要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在讲解人际关系方面,可以引入社交技巧、沟通技巧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打交道。
在心理调适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情绪认知,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通过这样的知行合一教育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和实用。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故事,以启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比如,在讲述压力管理或情感调适方面的内容时,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案例,与学生分享,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效果和效率。
比如,通过讲解PPT、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视频和游戏等来加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与学生的交互互动,激发其参与积极性。
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和考核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82d57b8852458fb760b56f5.png)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探《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要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形成和谐课堂互动,鼓励、表扬与实践融合。
标签: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民主和谐;表扬实践《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只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能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精神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相融合,在师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中,真正使学生在教师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学生心理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由于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常常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如刚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于新的学习环境感到陌生,在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出现了学习不主动,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并对症下药,建立学习的信心,真正使他们成为了学习的管理者。
初中学生由于自身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是初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要求 “ 中 小学要 由 ‘ 应试教育 ’ 转 向全面提高国民素 质的轨道,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 的思 想道德 、文化科学 、 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 素 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如何 在学 校 现有资源和办学理 念下, 开展最 为有效 的心 理 健康教育 , 这 一直是教育界所关 注 的一个
1 . 营造好氛 围。 在传 统教 育 中,师 生之 间是上 下级关 系 ,这在 一定程度上 造成 了学生 的心理 障 碍, 这显然也不利 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 透 。因此 , 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 民主和 谐 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 心理环 境, 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 。这是在思想 品德课 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保证 。 心育 的渗透 首先是 课堂上 老师 与学生 建立合作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 系, 营造 良 好 的课堂心理气氛 。例如在讲七 年级上册第七课 “ 乐观幽默 的生活态度” 时,
教育探索 2 0 1 3 年1 0期 ( 中)
初 中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赖 晓 菡 ( 南平水东学校 福建 南平 3 5 3 0 0 0 )
摘要 : 作为对 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品德课教学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 长期以来, 一直沿着传统教 育的轨道, 偏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 育而较小涉及心 理素质的培养。在课 改条件 下, 初 中思想品德教 学中渗 透 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初 中生的l 心理特点为前提, 试 图从营造好氛围、寻找结合 点、适 当巧移植 三方面对初 中思想品德教 学中如何渗透l 心理健康教 育作 了探讨。 关键词 :初 中;思想品德教学 ; 理健康教 育
丢 面子 的事 , 也很容易影 响他的情绪 , 使演 出质量大打折扣 但那位钢琴家并没有为这 难堪, 他 在演奏前 对观众 说 :“ 你们城市 的 人很有钱 ,每个人都定了 3个 座位 。 ”观众 愣 ,随后便会心的微笑起来 , 并 长时问地 为钢琴家的幽默鼓掌 。幽默 的故事 ,打破 了 课堂 的沉闷 , 缓解了紧张 的情绪 , 融 洽了师 生 的感情 , 活跃了课 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 愉快 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 心育 的渗透还 应该 在课堂 营造 心理相 融 的环境。要做到师生心理相融 , 教师必须 得首先接纳学生 。 接纳是师生心理相融 的切 入点 。 无论学生说出不佳 的观点 , 做 出不 良
一
给对方带来积极 的情绪体验。而适 当赞赏别 人 的优点应 是教师着 力培养 的一个心 理 品 质 。因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 几乎每个人 都乐意听赞美的话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 可结合有关教材 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 同学之间 , 适当赞赏对方 的优点或长处 , 会 大大改善彼此问的关系。如教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 创建新集体 》 一课时 , 可让学生联 系课文 , 结合实际 , 说说个人 与集体 的关系 , 谈谈在班级中你与 同学合作得怎样 , 鼓励学 生要相互尊重 , 团结协作 ,共同创造美好的
2 . 寻 找结 合点 。
教材 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 。 教师只要善于发现,找准切人点 , 都能进行 心理品质 的教育。教师可根据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品德教材 的内容 ,确定丰富的心理素质的结合点 。 在实施课堂教学 的过程中 , 一方面遵循
《 课程标准 》确定 的教学认知和行为要求 , 完成教学 目标 , 另一方面 , 可以针对学生 的 实 际,有机地渗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一
的权利 ,以最大的热忱帮助他们解决其心理 问题 。教 师要进入 学生复杂 多变 的内心世 界, 分享他们的喜 、怒、哀 、乐 , 使得学生 相信教师能够懂得他 的体验 , 并且 与他有 同 样 的感受 ,能够知道他们 的孤独 , 懂得他们 的失望 ,理解他们 的气愤等。分享学生 的感 受, 能有效地将师生置于平等地位 , 使学生 容 易接受来 自教师的各种帮助。特别是在 营 造 良好 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时 ,教师要面 向 每一个学生 ,尤其要重视那些品德 、智力、 心理有障碍的学生。 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是 否成功 的重要因素。
我 针对学生在挫折 ( 考试 失利 、家庭纠纷) 之 后产生 的紧张、消极 、 伤心 、气愤等消极情 绪讲 了一个钢琴家 的故事 : 一个钢琴家到一 个城市举办独奏音乐会 ,谁知 。 首场演 出, 观众不足三成。这对钢琴家来说 ,实在是很
3 . 适 当巧移 植。 思想 品德 教材 中有许 多心 理健康 教育 的内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 , 有 许 多知识点蕴涵着心理健康教育 的因素。教 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这一资源 , 通过适 当的 教学方式 , 进行巧妙的移植 ,以此培养学生
话题 。
课改 的实施, 为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 的 开展提供 了广阔的空 间。 在学科教学中渗 透 心理健康教育, 我认为在 《 思想品德 》 教学 中, 老师的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 效 的教育方法。实际上 《 思想 品德 》新课程 中蕴藏有不少心理辅导的 内容素材 , 教学过 程 中还会 经常 出现有利 于实施心理 辅导 的 教育情景 。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 。 定 可收到心理辅导 的实效。下面笔者以初 中生 的心理特点为前提, 试图从 营造好氛 围、 寻找结合点 、 适当巧移植三方面对初中思想 品德教学 中如何渗 透心理健 康教育 作 了探 讨。
的健 康 心 理 。
教 师要挖 掘教材 内部 蕴涵着 的教 育 因 素,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 方法和情境 , 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 中, 能学会 与不 同对 象交往 的方法 , 能感受合作 ,尝试合作 , 并 逐渐走 出 “ 以我为 中心”的阴影 ,从而能较 好地调适人际关 系,形成稳定 的合作心理。 ( 1 )欣 赏对 方。学会欣赏别人可 以缩 短 人与人 之间 的距 离 ,形成 良好 的人 际关 系。欣赏对方有很多方法 ,如称赞 、夸奖 , 有 时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 , 也往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