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2)精品课件精品中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PPT课件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制作PPT课件

迁都洛阳
平城 494年北魏迁都洛阳
洛阳
10
下一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说汉语: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
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改汉姓: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通汉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用汉制: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学汉礼: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0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下一页
11
改易服饰
12
下一页
学习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 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 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 加降黜。”
请用现代文解释以上文字,指出这一措 施的历史作用。
下一页
13
改用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14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下一页
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 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 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 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下一页
15
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2、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七年级历史第20课课件

七年级历史第20课课件

洛 阳 龙 门 石 窟
平城
洛阳
返回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94年) 平城气候干旱,农业不发达 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 原 统治中原 因 保守势力大,不利于改革 北方柔然的进攻威胁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 1、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 学说汉语,改穿汉服
改用汉姓,与汉通婚 实行汉制,学习汉礼法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你能做对吗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C、李悝变法 A、氐 B、鲜卑 B、管仲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 )
第 20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 • • •
• •
• • • • •

• • • • • •
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222年----581年) 时代特征:封建国家在分裂中民族融合,继续发展. 考点: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江南的开发;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一.三国鼎立的形成: 1.官渡之战:①经过:200年,河南的曹操(实行屯田, 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在官渡大败骄 傲轻敌的河北袁绍(以少胜多).②意义: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2.赤壁之战:①经过:208年,统一北方的曹操意统一全国,率领20万军队南下,南方的刘备 与孙权被迫联合(诸葛亮和周瑜)共同抗曹,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曹军.②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 的局面. 3.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魏,定都洛阳(北方),东汉灭亡.②221年刘备, 成都称帝,建蜀(西南).③222年,孙权称王,建吴,定都建业(今南京)――(江南).④意 义:结束长期混战割据,实现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基础.⑤三国时间段:(222年 ――魏灭蜀). 4. 夷洲:今天的台湾。最早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二..西晋:(226年—316年) 短暂的统一 1. 建立:①过程:266年司马炎篡夺魏国帝位建立西晋定都洛阳;②统一全国:280年灭吴国结束 分裂重新统一全国。 2. 灭亡:原因:统治的腐朽(皇帝弱智);八王之乱(争权的内乱)耗尽国立;压迫少数民族。 过程:316年内迁匈奴起义灭亡西晋。 三.五胡内迁:①时间:东汉末年以来;②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迁往黄河流域。③意 义: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南方的经济开发。 四.淝水之战: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②北方:氐族人 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 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有利条件。 .相关成语: 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战前 投鞭断流,战中 草木皆兵, 战后 风声鹤唳。 五.江南经济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a.自然条件优越;b.南迁的人民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c.统治者的 重视;d.人民的辛勤劳动;e.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a.开始使用绿 肥b.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36
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 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 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37
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族拓拔部落 386年,拓拔珪建立北魏 都城: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拓拔珪
5
北魏统一北方, 初步结束了前秦瓦 解后北方的分裂局 面,北方出现了民 族融合的趋势。
6
什么是民族融合
• 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 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互 相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 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 新民族。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打我国古代一少数民族)
2
风 天 笼天 阴 敕
----
吹 苍 盖似 山 勒
草 苍 四穹 下 川
《 低 野 野庐
敕 见茫
勒 牛茫
歌 》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
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
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
3
鲜卑
鲜卑
西

4
一、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38
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把下面几个关键词 按先后排列一下吗?
民族融合趋势 迁都洛阳 北魏的统一
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 族融合
39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民族大融合
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指汉语)。其年三十以上,习性 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献文六王传》
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他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十二月……魏主 引见群臣于光极堂,颁 赐冠服(注:赐冠服以易 胡服)。”
——《资治通鉴》 卷一四0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元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
想一想
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 些措施?
他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什么?
想一想 汉服的流行 说明了什么现象?
魏晋北南魏北帝朝后妇礼女佛服图饰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 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对民族融合有了 哪些认识?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 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指各民族 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 同发展、融为一体的过程, 更是中华文明的进步过程。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背景
1.鲜卑拓跋部统一黄河流域 439年 2.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迁都洛阳 2、汉化措施
三、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北魏骑马俑






鲜卑
北魏
鲜卑
北魏
鲜卑人的活动区域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平城 洛阳
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改用汉语 •改穿汉服 •改姓汉姓 •与汉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敕勒歌》是鲜卑语的民歌, 为什么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南想一想Fra bibliotek北 朝

【初中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ppt7 人教版

【初中历史】北方民族大融合ppt7 人教版

中华民族五 千年的文明是各 民族在融合中共 同创造的。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优秀课件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优秀课件

皮皮课件 鲜卑
鲜卑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由鲜卑语 译成汉语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拓跋珪
1北魏政权的建立者
鲜卑族拓跋部 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都皮皮城课:件平城(山西大同)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七 年 级 历 史 上 册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背景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民族交融的表现(从经济、习俗、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
经济习俗方面
政治方面
皮皮课件
内迁人民学习汉族农业技艺、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
从事农产;汉族人民学习畜 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
牧经验,接受北方各族人民 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四岁继皇位, 是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继位19年时,祖母冯 太后去世,开始真正掌握政权。孝文帝自幼在 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 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 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 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 皮皮即课件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 的,要罢官降爵。




北 方
皮皮课件





南北朝 并立形势
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 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 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 合的趋势。
3迁都洛阳
皮皮课件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 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 力排众议,494年迁都 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 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 民迁到中原。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影响:
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 他为什么不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原汉族 地区,却要向汉族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
其一,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其二,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 的教训,深知鲜卑族必须适应占中原主流的汉族人 的文化; 其三,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比游牧文化更 为先进,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
D.使孝文帝统一了黄河流域
北齐
隋 的 统 一
西魏
北周
南朝:宋



错改正,对打勾。
1、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将都 城从洛阳迁到平城。 洛阳 平城 2、孝文帝在实行汉化的过程中,带头将自己的 姓氏由“拓拔”改姓“陆”。 “元”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D) A.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 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 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鲜卑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 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 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 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2.迁都之后的改革措施:
鲜卑服饰俑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北方的民族汇聚”的课程要点:民族汇聚的原因:东汉末年以后,北方民族大量南迁,与汉族杂居相处,推动了北方的民族汇聚。

北魏的崛起:鲜卑族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政权,逐渐强大起来,并在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民族融合的进程:在北魏时期,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中华民族。

改革和民族交融的关系: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北朝对历史的影响: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为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汇聚过程、北魏的崛起和改革以及民族融合的进程。

同时,通过对比南方的发展状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和统一进程。

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三是改自玄姓,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的 父亲原名叫玄朗,赵匡胤就下令天下玄姓 改为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们是一个 民族融合的大家庭。
分组讨论: 评价孝文帝?
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 存在了。 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改革 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 族及其文化和语言很快消亡,所以 他是千古罪人”。 但也有人认为孝文帝是一个杰出 的改革家。 你同意哪种观点? 为什么?
2、合作探 究
1、平城气候干燥,出产的粮食不 能满足都城众多人件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广 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孝文帝改革的改革措施
1 语言上 2服饰上 3姓氏上 4血统上 5制度上 6风俗礼仪
北 魏 改 孝 文 革 帝 改 措 革 施
洛阳 。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 鲜卑语 ; 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汉族 服饰;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汉族 姓氏;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⑥采用 汉族 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 汉族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结汉亲 用汉制
学汉礼
鲜卑服饰俑
汉族服饰俑
北魏文官俑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拔 丘穆陵 汉姓 元 穆 陆 鲜卑姓 贺赖 独孤 贺楼 汉姓 贺 刘
步六孤

3.北朝的演变
东魏 北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① 439年, 鲜卑 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背 景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中原 农耕民族 (汉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 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 定都平城,他们依靠骁勇善战的骑 兵部队,长驱直入中原,迅速吞并 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439年, 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请问: 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 数民族是?定都哪里? 2、这是东汉以后黄河流域的第几 次统一?3、第一次统一黄河流域 的是谁?

七年级上第20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七年级上第20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2、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圈点信息,认真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2、积析参与课堂讨论,搞好基础知识巩固落实3、回扣学习目标,搞好基础知识巩固落实(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方的统一北魏的建立:统一:(2)民族的融合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原因:(2)目的:(3)概况: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1)措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文化(2)作用:(3)北朝: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爱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三、课堂小结我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老师的总是:四、自主检测1、单项选择题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A.氏族B.鲜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北魏建立时的都城在:A、洛阳B、建康C、平城 D.荆州4.北魏政权建立的时候应属于:A、西晋末年B、前秦时期C、十六国时期D、北朝时期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A.长安B.许C.洛阳D.殷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是:A.383年B.386年 C.439年D.494年7.五胡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A. 促进迁入地的生产方式更先进。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1 语言方面 2服饰方面 3姓氏方面 4婚姻方面 5制度方面 6风俗礼仪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与汉姻
用汉制
学汉礼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 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 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 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 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 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 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 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shì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 气。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 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 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原因
孝文帝 迁都洛阳
1、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 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 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 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 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生活习俗 生产技术
北魏统一后,北方出现什么新现象?
民族融合 趋势已经出现
北 魏 士 兵 俑
请 观 察 他 的 衣 袖 , 特 点 是 ?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zhe北魏骑兵俑穿裤褶的南朝乐队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 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但在 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 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 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件(人教版)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件(人教版)
本站版权所有
融合高潮
① ② ③ ④
语言: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拓跋改为元; 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本站版权所有
与汉族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 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 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 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 为姻亲。
本站版权所有
学习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 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 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 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 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本站版权所有
融合高潮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哪些方 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生产技术、生活习俗) 本站版权所有
融合开始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1、北魏的建立:
时间
都城
民族
原因:
平城
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 的历史文化名城,你还记得我们 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里建都?
①客观原因:气候干燥; 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②根本原因:位置偏北, 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 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
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
③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 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①保守的鲜卑贵族会怎么想?(保守者) ②北魏孝文帝又会怎么想?(改革者) (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面分析) 本站版权所有
2、迁都洛阳
本站版权所有
融合高潮
孝 文 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东汉末年以来统一过黄河流域 的政权有哪些?
时间:3分钟 任务:快速阅读“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并思考下列问题: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1、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7.北魏的都城最初建立在( ) A.建康 B.洛阳 C.长安 D.平城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B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C
10.下列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 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 1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A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 尊老、养老的风气。
孝文帝改革还有哪些影响?
1、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3、加速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孝文帝对于北方汉族来说是一个征服者,他为什么要向被 征服者:汉族学习,实施汉化政策呢?
其一,汉族文化经过长期发展,各方面都有比游牧文化更为先进,孝文帝推行 汉化政策客观上讲是顺应时势。 其二,孝文帝从小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热衷于中原文化; 其三,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坚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终失败 的教训,同时鲜卑族 相对较少,必须学习汉族人的文化才能统治好国家;
将鲜卑族的姓氏 改为汉族姓氏
材料四: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 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 汉族高门。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材料五:孝文帝命令采用采用汉族官制,照 搬照抄汉族政府机的设置以及汉族人的 法令。
材料六: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 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北魏文官俑
鲜卑服饰俑 汉族服饰俑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 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 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鲜卑姓 拓跋 贺楼 邱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前秦政权的灭亡使得黄河流域 再次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在 这种乱境中哪个民族将会再次 统一黄河流域呢?这次统一还 会是短暂的吗?
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 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 影响。
时间:3分钟 任务:快速阅读“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并思考 下列问题: 1.黄河流域的又一次统一是被谁在何时统一? 2.什么是民族融合?
D
)
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 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 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请回答:
(1)例举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一次中国古代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2)你知道这场改革的前后 ,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吗? 语言、服饰、姓氏、婚姻、官制、礼节
B
D C
5、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B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东魏
北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西魏





南朝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C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莽改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根本目的:
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 名城,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 里建都?
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
时间:3分钟 任务:快速阅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 施”,回答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有哪些?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 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 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