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
乙酸乙酯(乙醚)是一种常用有机溶剂,在医药、农药、染料、石油化工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能溶解很多水溶性物质,也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一般来说,乙酸乙酯的制备原料是乙酸和乙醇。
我们可以采用催化加氢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下面我们介绍一种简单的实验过程:
准备:
1.放入惰性气体控制容器:乙醇200ml,浓硫酸80ml,催化剂4g;
2.准备到室温下的缓冲液:氢氧化钠30ml,蒸馏水200ml;
3.推荐实验应用:根据用量选择实验设备,如加热减压装置;
操作步骤如下:
1.在反应容器内先放入乙醇,然后加入浓硫酸,接着加入催化剂,反应容器内保持温度控制在30-35摄氏度;
2.把缓冲液加入反应容器中,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这时,用加热减压装置调节反应容器内的气压;
3.接着于不断搅拌反应容器中的反应物,使他们保持温度和压力稳定;
4.反应持续3-4小时,最后采用离心分离乙酸乙酯;
5.用干净干燥的容器收集乙酸乙酯,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此实验的步骤需要实验者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认真执行,同时还要注意化学安全。
以上就是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简单介绍。
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步骤,在适当的设备条件下就可以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乙酸乙酯,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
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乙酸乙酯(又称乙二酸乙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工
原料,在涂料、染料、香料和合成树脂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乙酸乙酯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乙酸和乙醇是制备乙酸乙酯的两种主要原料。
按照配料比例,分别准备适量的乙酸和乙醇。
2. 缓冷塔制冷:乙酸和乙醇通过冷凝、分离和洗涤等步骤得到较纯的乙酸和乙醇。
这两种物质进入缓冷塔,通过制冷装置进行冷却,使温度降低到适宜反应的范围。
3. 固液分离和蒸馏:经过缓冷塔冷却后的乙酸乙醇混合物通过固液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上层的液体乙酸乙酯和下层的乙酸。
然后将上层液体通过连续蒸馏器进行精馏,分离出较纯的乙酸乙酯。
4. 反应釜反应:将精制的乙酸和乙醇按照一定的物料比例,加入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通过加热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控制温度和压力,使反应进行顺利。
5. 蒸馏分离: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经过蒸馏分离,分离出乙酸乙酯以及副产物如乙酸、乙醇和水等。
6. 后续处理:将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通过洗涤、脱色、脱水等步骤进行后续处理,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7. 储存与包装:经过后续处理后的乙酸乙酯进入储罐进行储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包装和标识。
以上是乙酸乙酯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压力和物料比例,以保证反应的效果和产品的质量。
此外,还需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乙酸乙酯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满足市场需求。
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
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其结构式为CH3COOC2H5。
它由乙酸(CH3COOH)和乙醇(C2H5OH)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其制备原理主要包括酯化反应和分离纯化过程。
首先,乙酸乙酯的制备需要通过酯化反应进行。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反应,其可以将酸和醇反应生成酯。
在制备乙酸乙酯过程中,酸催化剂通常选择硫酸(H2SO4)或磷酸(H3PO4)等。
这些酸催化剂可以提供H+离子作为催化剂,促使反应进行。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反应发生时,乙酸和乙醇分别提供酯的酯基(乙酸根离子)和芳香基(乙醇根离子),它们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酸中心桥连在一起形成酯键。
反应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同时也会生成水。
水是酯化反应的副产物,可以通过分离纯化过程去除。
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反应物可以选择在液相或气相状态下进行。
在液相反应中,乙酸和乙醇被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后进行搅拌混合。
反应温度一般在50-70范围内,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系统实现。
反应时间一般在几小时到几十小时之间,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和酯产率。
反应完成后,需要进行分离纯化过程,从反应混合物中纯化出乙酸乙酯。
分离纯化过程可以通过常用的方法,如蒸馏、萃取、结晶等进行。
蒸馏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通过加热反应混合物,使其沸腾并将汽相乙酸乙酯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并收集液体乙酸乙酯。
蒸馏温度一般在60-80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蒸馏压力来控制温度。
萃取法是一种通过溶剂提取目标物质的方法,可以用于分离纯化乙酸乙酯。
在乙酸乙酯制备中,可以通过将反应混合物与适当的溶剂进行混合,使乙酸乙酯在溶剂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纯乙酸乙酯。
结晶法主要适用于乙酸乙酯的纯化,通过在低温条件下使乙酸乙酯结晶出来,然后经过过滤和洗涤等步骤得到纯品。
乙酸乙酯的合成
乙酸乙酯得制备一、 实验目得1. 掌握乙酸乙酯得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可逆反应提高产率得措施。
2. 掌握分馏得原理及分馏柱得作用.3. 进一步练习并熟练掌握液体产品得纯化方法。
二、 实验原理乙酸乙酯得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与乙醇反应制取,也可由乙酸钠与卤乙烷反应来合成等。
其中最常用得方法就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与乙醇直接酯化法。
常用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作催化剂。
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用量就是醇得0、3%即可。
其反应为:CH 3COOH +CH 3CH 2OHCH 3COOCH 2CH 3H 2O+CH 3CH 223CH 2OCH 2CH 3H 2O +CH 3CH 2OH 24H 2O +CH 2CH 2主反应:副反应: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提高产率得措施为:一方面加入过量得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生成得产物与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得方向移动。
但就是,酯与水或乙醇得共沸物沸点与乙醇接近,为了能蒸出生成得酯与水,又尽量使乙醇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了较长得分馏柱进行分馏。
蒸馏装置五、 实验流程图4ml 乙醇5ml 浓硫酸2粒沸石10ml 8ml 73-80 的馏分,℃六、 实验步骤在100ml 三颈瓶中,加入4ml 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 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
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中间口安一长得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上图).仪器装好后,在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 乙醇与8ml 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 得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得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与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分钟,直至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
馏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与醋酸等,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品中加入饱与得碳酸钠溶液(约6m l)至无二氧化碳气体放出,酯层用PH 试纸检验呈中性。
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
1. 反应方程式:
乙酸 + 乙醇⇌乙酸乙酯 + 水。
2. 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是通过酯化反应实现的。
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需要乙酸和乙醇作为反应物,酸作为催化剂。
3. 催化剂: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氯化亚砜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提供质子(H+),促进酯化反应的进行。
4. 反应条件:
酯化反应通常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在酒精的沸点以下。
反应容器中的乙酸和乙醇按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然后加入酸催化剂,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生成的乙酸乙酯可以通过蒸馏提取。
5. 原理分析:
酯化反应是一个酸催化的酯化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乙酸中
的羧基(-COOH)和乙醇中的羟基(-OH)发生缩合,生成乙酸乙酯。
反应的平衡常数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产物的生成量。
6. 应用:
乙酸乙酯广泛应用于溶剂、涂料、油墨、胶水、香水等工业领域。
它具有低毒性、挥发性好、溶解力强等特点,在化学实验室中
也常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溶剂。
总结起来,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通过酸催化的酯化反应,乙
酸和乙醇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制备乙酸乙酯需
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同时控制反应时间和摩尔比例,
以提高产率和纯度。
乙酸乙酯的制备
前言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应用比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广泛,世界需求量很大。 其主要工业制备方法有乙酸酯化法,乙醛缩 合法、乙醇脱氢法和乙烯加成法。 本次我主要讲的就是用乙醛缩合法制备乙酸 乙酯。
生产流程
1,在氯化铝和少量的氯化锌存在下将铝粉加
人盛有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物的溶液中溶解 得到乙氧基铝溶液。 2催化剂制备装置与主体装置分开,制备反应 过程产生的含氢废气经冷回收冷凝物后排放, 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溶液搅拌均匀后备用。 3,乙醛和催化剂溶液连续进人反应塔,控制 反应物的比例,使进料在混合时就有约98% 的 乙醛转化为目的产物,1.5%的乙醛在此后的搅 拌条件下转化。
工艺图
乙醛缩合法的优缺点
优点;该法不存在大量水的共沸问题,容易得
到纯度为99.5%以上的优级品。因而,与直 接酯化法比,该法具有下列优点:反应条件 温和、反应转化率和乙酸乙酯的收率高、原 料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 缺点:一是催化剂制备技术难度较大且在水 中易被水解;二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需要 用温度较低的冰盐水冷却。
生产流程
4,通过间接盐水冷却维持反应温度在0
℃, 反应混合物在反应塔内的 停留时间约1h后进 人分离装置。 5,分离装置中粗乙酸乙酯从塔顶蒸出,塔底 残渣用水处理得到乙醇和氢氧化铝,将乙醇与 蒸出组分一起送人精馏塔,在此回收未反应的 乙醛并将其返回反应塔,乙醇和乙酸乙酯恒沸 物用于制备乙氧基铝催化剂溶液。如有必要, 乙酸乙酯还可进一步进行干燥
乙酸乙酯的几种制备方法
乙酸乙酯的几种制备方法
1.乙酸乙酯的交换反应制备法
乙酸乙酯的交换反应制备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是乙酸和乙醇,交换反应可以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当把乙酸和乙醇混合在一起时,乙酸水溶液中的乙酸会与乙醇中的乙醇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结晶:
C2H5OH+CH3COOH→CH3COOCH2CH3+NaOH
把乙酸乙酯、氢氧化钠沉淀分离,再经过精馏、过滤等工艺处理,最终即可得到用于后续应用的乙酸乙酯产品。
2.乙酸乙酯的外加电解法
外加电解法也可以用来制备乙酸乙酯,主要原料可以是乙酸和乙醇,也可以是乙酸和乙醛,可以在室温下进行,乙酸和乙醇或乙醛混合后将其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在混合物上加载阳极和阴极,而后在电压作用下,乙酸水溶液中的乙酸离子与乙醇或乙醛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及碳酸:
CH3COOH+C2H5OH→CH3COOCH2CH3+HCOONa
通过过滤等工艺处理,最终即可得到用于后续应用的乙酸乙酯产品。
3.乙酸乙酯的加压工艺。
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常用于涂料、胶水、油墨、溶剂等领域。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热酸酯化反应、酯化脱水反应、醇酸酯化反应和乙酸酯化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对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热酸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热酸酯化反应是将乙酸和乙醇在酸催化条件下,加热反应制得。
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反应中,可以选择使用无水硫酸、磷酸或甲基磺酸等酸性催化剂,常见的有硫酸-甲醇体系或硫酸-磷酸体系。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酸催化剂,在干燥条件下称取正确量的硫酸或磷酸,然后与足量的甲醇或乙醇混合,迅速搅拌,以求充分溶解。
2)在一个圆底烧瓶中,称取适量的乙酸和乙醇,加入先前制备好的酸催化剂,搅拌均匀。
3)将反应混合物置于沸水中加热,使反应温度保持在80-100℃之间,反应3-5小时。
4)反应完全后,用碱溶液中和酸催化剂,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5)用脱水剂(如无水硫酸钠)处理有机相,去除其中的水分。
6)最后,经过过滤和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2.酯化脱水反应:酯化脱水反应是将乙酸和乙醇在较低温度和空气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反应方程为:2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具体实验操作如下:1)在一个圆底烧瓶中称取适量的乙酸和乙醇,加入少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或磷酸)。
2)随后,加入酯化脱水剂(如氢氧化钠),混合均匀。
3)放入反应管,加入少量的铜丝促使其起火,用来加热反应。
4)在摄取器中接收生成的乙酸乙酯。
5)反应完全后,通过乙酸乙酯的沸点较低,进行简单的蒸馏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乙酸乙酯。
3.醇酸酯化反应:醇酸酯化反应是将醇与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生成酯的一种方法。
乙酸乙酯的制备即可以通过乙醇与乙酸酯化反应得到。
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实验步骤如下:1)在一个圆底烧瓶中称取适量的乙酸和乙醇,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如硫酸铵)混合均匀。
制备乙酸乙酯
1、乙酸乙酯的制备方程式:CH3COOH+CH3CH2OH=可逆反应=(浓硫酸,加热)CH3COOC2H5+H2O。
2、实验过程为:(1)配制乙醇、浓H2SO4、乙酸的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次序是:先乙醇,再浓H2SO4,最后加乙酸。
在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的时候,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迸溅,应当边加边振荡。
当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这是为了防止乙酸的挥发而造成浪费。
(2)此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酯化反应是指“酸和醇起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发生酯化反应的时候,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和醇分子里的羟基氢原子一起脱去,结合形成水,其余部分结合形成了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由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需要适当增大廉价原料乙醇的用量使反应尽可能生成乙酸乙酯,同时也可以提高成本较高的乙酸的转化率。
故实验中需要使用过量的乙醇。
(4)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注意:酯化反应需要用浓硫酸,而酯的水解反应需要用稀硫酸。
(5)实验加热前应在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暴沸。
(6)试管B中盛装的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混于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Na2CO3反应而被除去),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溶液分层,析出乙酸乙酯。
同时还可以冷却乙酸乙酯,减少乙酸乙酯的挥发。
注意:饱和Na2CO3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因为NaOH溶液的碱性太强,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而重新变成乙酸和乙醇。
(7)装置中的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防止未反应的乙酸、乙醇因蒸发而损耗。
(8)导气管不宜伸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的原因:防止倒吸。
(9)反应的加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小火微热一段时间,再大火加热将生成的乙酸乙酯蒸出。
小火微热是为了防止将尚未反应的乙酸、乙醇蒸出,后期的大火蒸发是为了使乙酸乙酯脱离反应体系,有利于可逆反应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有机化学实验之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原理: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H2O用含氧的同位素18 8O的乙醇跟乙酸实验研究,发现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 O原子,从而证明酯化反应的过程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相互结合生成酯。
即:酯化反应即属于可逆反应,又属于取代反应。
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三、反应特点:1.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较小。
2.反应是可逆的,乙酸乙酯的产率较低四、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1.加热。
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2.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3.以浓硫酸作吸水剂,可以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五、实验时要注意: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2.用盛Na2CO3饱和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一方面中和蒸发出来的CH3COOH、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
即: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易分层析出。
3.导管末端不能插入到Na2CO3饱和溶液中,以防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4.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和液体的大量沸腾。
5.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作用。
6.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六、例题分析:【例1】以CH2=CH2和H218O为原料,自选必要的其它无机试剂合成CH3CO18 OC2H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现上述合成的反应步骤。
【例2】将A连续进行两次氧化可得有机物B,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A和B反应形成的化合物(酒精灯等在图中均以略去),填空:(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B和A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实验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乙酯的制取
乙酸乙酯的制取
乙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溶剂,也被广泛用于涂料、胶黏剂、香料和药物等领域。
其制取方法主要有酯化反应和醇解反应两种。
一、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通常是指在硫酸催化下,将乙酸和乙醇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酸和乙醇按照一定摩尔比混合,通入反应釜中,并加入硫酸催化剂。
2.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将反应釜中的空气排出。
同时,加热反应釜,使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经过蒸馏分离,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乙酸乙酯。
二、醇解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醇解反应是将酸酐与醇反应,生成酯的一种反应。
其中,乙酸酐可以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具体步骤如下:
1.将乙酸酐和乙醇按照一定摩尔比混合,加入催化剂,如氢氧化钠。
2.将反应液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反应进行。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分离、蒸馏,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乙酸乙酯。
总的来说,两种方法都可以制备乙酸乙酯,但酯化反应法需要
使用硫酸这样的催化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醇解反应法则使用氢氧化钠等碱性催化剂,对环境污染较小。
因此,醇解反应法在工业上更加常用。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在化学实验室中,制备乙酸乙酯是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
乙酸乙酯,也称为乙二酸乙酯,是一种常用的酯类化合物,具有水果味。
本文将介绍在实验室中制备乙酸乙酯的步骤和反应过程。
材料准备
•乙酸
•乙醇
•硫酸
•水浴锅
•分液漏斗
•玻璃棒
•漏斗
•烧杯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取一定量的乙醇,并加入适量的乙酸,混合均匀。
2.将混合溶液转移到有分液漏斗的水浴锅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
剂。
3.将水浴锅中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使其保持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同
时用玻璃棒搅拌。
4.反应完成后,待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相液体,收
集有机相的乙酸乙酯。
反应机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为乙醇和乙酸在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具体反应机理为: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乙醇和乙酸在硫酸的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实验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气体,必要时佩戴手套和口罩。
•在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不宜加热过高,以免发生危险。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发生。
制备乙酸乙酯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可以加深对酯类化合物的认识,并掌握实验室中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基本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
2、提纯
(1)向粗产物中慢慢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直到有机相的pH 值呈中性为止。分去水相,有机相用 10 mL 饱和食盐水洗涤 后,再饱和氯化钙洗涤两次,每次10mL 。弃去水层,酯层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
CH3COOH + HOCH2CH浓3硫△酸 CH3COOCH2CH3 + H2O
〔说明〕:该反应经历了加成-消去的过程。质子活化的羰基被 亲核的醇进攻发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脱水成酯。酯化反应是可 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为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 常常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及时分离出 去(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或将水吸收)。
(2)将干燥后的乙酸乙酯滤入 25mL 蒸馏瓶中,蒸馏,收集 73-78 ℃馏分,称重或量取体积,计算产率 。
纯粹乙酸乙酯的沸点为 77.06 ℃,具有果香味。
六、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所用仪器必须无水,包括量取乙醇和冰醋酸的 量筒也要干燥。 2、加热之前一定将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否则容易炭化。 3、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4、用10%碳酸钠水溶液洗涤有机相时有二氧化碳产生,注 意及时给分液漏斗放气,以免气体冲开分液漏斗的塞子而 损置影响流出温 度,温度计水银球的上沿与蒸馏头下沿一平。
6、有机相干燥要彻底,不要把干燥剂转移到蒸馏 烧瓶中。
7、反应和蒸馏时不要忘记加沸石。
8、用CaCl2溶液洗之前,一定要先用饱和NaCl溶 液洗,否则会产生沉淀,给分液带来困难。
七、思考题
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本实验如何创造条件使酯化反应 尽量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2、本实验有哪些可能的副反应? 3、如果采用醋酸过量是否可以,为什么? 4、在纯化过程中,Na2CO3溶液、NaCl溶液、CaCl2溶液、 Na2SO4粉末分别除去什么杂质?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通用4篇)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报告(通用4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大全实验要求及说明:1、基本要求是程序必须实现部分。
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对程序功能进行增强和增加。
程序功能的增强可以获得额外的成绩。
2、程序的书写应符合规范。
应具有适当的缩进、空格和空行,清晰的注释。
函数名和变量名应尽量有意义,能够反映用途。
(书写不符合要求的程序要扣分)3、实验报告中,要对每个程序要有详细的功能描述、输入和输出说明,程序代码和程序运行结果。
(功能描述不清晰、输入输出说明不准确对报告要扣分)4、除规定的实验内容之外,每人可以提交一个自己设计的程序,要求同上。
(有附加分)5、合格条件:1)完成三个实验。
2)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3)独立完成。
6、上述说明在提交的报告中删除。
实验一:数据分析程序编写一个程序,从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并计算数据的统计特性,如均值和标准差。
在显示器上输出数据的总数、均值和标准差。
具体说明如下:数据文件名作为程序参数输入。
2. 数据文件中数据的个数预先未知,应从文件中得到。
数据文件的格式可自定义。
程序的`各功能应由不同的函数完成。
实验二:形状表示程序基本要求定义三角形(Triangle)、矩形(Rectangle)和圆形(Circle)三个形状类。
编写一个程序,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生成相应的形状类对象。
将形状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和文件中。
具体说明如下:1. 三个形状类应包含构造函数和成员函数(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根据需要自己定义):Set——设置形状Display()——显示形状,格式为Rectangle(left, right, width, height), Circle((x, y), r),Triangle((x1, y1), (x2, y2), (x3, y3))GetArea()——计算形状的面积GetPerimeter——计算形状的周长2. 用户根据提示选择要生成的形状类型,并设置形状的位置。
运行结果;C++简单的程序设计。
乙酸乙酯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含量测定
乙酸乙酯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羧酸酯常用的制备方法 2. 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操作 3. 用 进一步掌握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仪的使
2
乙酸乙酯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含量测定 二、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的制备:
CH3COOH + C 2H5OH H2SO 4 CH3COOC 2H5 + H2O
4
乙酸乙酯的制备、结构2. 利用红外光谱表征的依据是什么? 3. 气相色谱法定量的方法有几种?使用归一化 定量方法的前提是什么?
5
利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对制备的乙酸乙 酯进行结构表征和含量测定。
3
乙酸乙酯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含量测定 三、实验内容
1. 乙酸乙酯的合成 2. 结构表征及含量测定
将合成的乙酸乙酯的红外光谱图与标准样的 红外光谱图对比,如两者一致,则可确定产物为乙酸乙 酯。 将合成的乙酸乙酯气相色谱图与标准样的色 谱图的保留时间对比,确定乙酸乙酯的保留时间,通过 归一化法确定产物中乙酸乙酯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乙酯的制备
目的
1.通过乙酸乙酯的合成直接酯化反应。
2.进一步掌握蒸馏和萃取的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反应是可逆的,通过加入过量的淳和除去产物(如水)来提高产率。
浓H₂SO₄
CH₃COOH + CH₃CH₂OH ←----→ CH₃COOCH₂CH₃ + H₂O
△
实验用品
仪器:三口瓶,圆底烧瓶,冷凝管,锥形瓶,滴液漏斗,温度计,蒸馏头,接受管
试剂: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饱和碳酸钠,无水硫酸镁,石磊试纸
使用操作
合成:圆底烧瓶加9.5ml乙醇,6ml冰醋酸,2.5ml浓硫酸,小火加热
精制:馏出液中加入3ml饱和碳酸钠,震荡,分液;酯层用5ml饱和氯化钠洗涤,再分液,加饱和氯化钙,再补加饱和氯化钠,然后用1g无水硫酸镁干燥15min,用棉花过滤;蒸馏有几层
实验过程图
乙酸乙酯:3.17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