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整理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
——Made by 503
1、填空:
1.宋元话本有一定的体制,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
2.今存的宋元说经话本,只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3.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其剧作“琼筵醉客”,汪洋恣肆,慷慨淋漓,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
4.关汉卿的代表作及主人公:
《单刀会》敷演三国时关羽应鲁肃邀请到江东赴宴的故事,是关羽戏中最有特色、成就最高的一个,体现了他泼辣沉雄的创作风格,构思上反复渲染、铺垫。
在历史剧《西蜀梦》中,以深沉笔触,提出了一个令人气结、发人深省的问题,主题是英豪死了,英豪轻易死于小人之手的时代,谁来救天下苍生,是《西蜀梦》的潜台词。
《救风尘》赵盼儿仗义将宋引章从周舍手中救出——关通过本剧表明英豪在自己人中间。
《望江亭》谭记儿—杨衙内,颂赞平凡者的不凡,张扬弱小者战胜恶势力的信心和力量。
《金线池》《谢天香》中的女主人公杜蕊娘、谢天香都是风尘女子。
《玉镜台》--刘倩英。
《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命运是最具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
5.关汉卿是元代剧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其剧作“琼筵醉客”,汪洋恣肆,慷慨淋漓,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
6.关汉卿的的艺术特征:场上之曲、尽快入戏、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善于设置悬念、本色当行的戏剧语言。
7.元人杂剧一般以四折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则有五本二十折,像是由几个杂剧连接起来演出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王实甫在第五本第四折“清江引”一曲中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终成了眷属。
”
8.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
9.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赵氏孤儿》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剧中虽有恶人交杂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处于其主人
翁之意志,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10.《看钱奴》贾仁这一守财奴的形象,概括了剥削阶级里许多人物的共同特征,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我们从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中的卢至、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等吝啬鬼形象身上,可以看到此剧的深远影响。
11.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
12.名词解释: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
13.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后人称其为“词曲之祖”。
14.《琵琶记》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三不从”而展开的。
15.琵琶记的双线结构: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是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16.元代著名的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17.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18.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最优秀的是虞集—典雅精切。
19.《三国志演义》全书约可归纳为五条线: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为魏、蜀、吴三方的兴衰。
这几条线,此起彼伏,交互联络,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20.《三国志演义》所用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文言,雅俗共赏,形成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的独特的语体风格。
21.《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
上半部是以人为单元,下半部则以事为顺序,连环钩锁,层层推进。
22.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高启是最有成就的诗人,所谓“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23.明初三大家高启、宋濂、刘基。
24.刘基寓言散文颇有特点,元末弃官归青田后所著《郁离子》,具有一定代表性。
25.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
26.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然。
27.吴中四才子:唐寅﹑视允明、文征明、徐祯卿。
28.嘉靖年间,以归有光为代表的的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在创作主张上,强调文以明道。
29.《四声猿》包括了《狂古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凤得凰》。
30.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
31.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署名王世贞的《鸣凤记》。
其中《浣纱记》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是一部极为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
32.《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称之为一部哀书。
33.瞿佑的文言小说《剪灯新话》在明初轰动文坛。
34.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性灵说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口号。
35.竟陵派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文学观念上提出重“真诗”、重“性灵”。
36.名词解释:小品文体制较为短小精炼,与舂荣大篇相区别。
体裁上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
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趋于生活化、个人化。
37.在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的游赏之作中,张岱的作品尤显出色。
其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
《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都是名篇。
38.三言二拍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旨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在暴露贪官污吏的篇章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硬堪案大儒争闲气》矛头指向朱熹,在小说中他是一个挟私报复,心灵卑鄙,刑讯逼供,诬陷无辜的小人。
39.三言、二拍的作者在鞭挞奸臣、贪官和种种社会恶势力的时候,主要是用一颗正直的知识分子良心来关照的,在刻画清官形象时,则往往较多的带上市民化的色彩。
在精明公正,为民做主的过程中,不忘自己捞点实惠。
《滕大尹鬼断家私》;或者以官府权为月老,去成全有情人的越礼行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40.以气节高尚而被敬仰的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学者。
顾炎武的《精卫》讽刺了专营安乐窝的燕雀之辈,表示“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决心。
41.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
42.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
43.浙西词派的开创者是朱彝尊,和陈维崧并称“朱陈”,执掌词坛牛耳,开创清词新格局。
推崇词体,崇尚醇雅,宗法南宋,以姜夔、张炎为圭臬,提出词的功能“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投合人文学子由悲
凉意绪转入安于逸乐的心态。
——《卖花声·雨花台》
浙西词派在其影响下,标举清空醇雅风格,蕴藉空灵。
(课本
P225)
44.《蕙风词话》作者周颐甚至把纳兰性德推到“周初第一词人”的位置。
45.康熙诗坛上,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施闰章、宋琬并称“南施北宋”。
46.苏州剧作家除了李玉外,还有朱素臣、朱佐朝、叶雉斐、毕魏、丘园等人。
朱素臣有传奇19种,最著名的是《十五贯》(双熊梦),朱佐朝的《渔家乐》广为传唱。
丘园最著称的是《虎囊弹》、《党人碑》,叶雉斐——《琥珀匙》,毕魏——《三报恩》
李玉,字玄玉,号苏门啸侣,晚期代表作是《清忠谱》
47.南洪北孔: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48.明清之际的小说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十二楼》。
49.吴敬梓理想的人物是既有儒家传统美德又有六朝名士风度的文人,追求道德和才华互补兼济的人生境界。
杜少卿是作者殷情称赞的理想人物。
杜少卿是一个既有传统美德又有名士风度的人物,既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又闪耀着时代精神,带有个性解放色彩,与贾宝玉同为一类人物,不过传统思想的烙印更深一些。
50.四大奇人:荆元、王太、季遐年、盖宽,是知识分子“琴棋书画”高雅生活的化身。
51.中国古代小说多以传奇故事为题材,从《金瓶梅》开始,以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
而真正完成这种转变的是《儒林外史》。
52.鲁迅评说《红楼梦》的价值:“其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为不同,所以其中所叙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53.沈德潜——格调说
54.翁方纲——肌理说。
肌理说内容
55.袁枚———性灵说。
56.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属于性灵派,和乾隆三大家对称的后三家是舒位、王昙、孙原湘。
57.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58.沈复的自传体笔记式散文——《浮生六记》。
59.常州派——张惠言开山,至周济发扬光大,蔚为宗派。
2、名次解释:
1.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称为“话本”。
2.神仙道话剧:产生于“全真教成为文人精神的避难所”的特定文化背景,在这些剧本中,马致远借鉴、吸取了全真教的思想主张,宣扬人生在世,应与世俗社会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求取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化解生活中的痛苦。
代表作有《黄粱梦》、《陈抟高卧》。
3.杨维桢(元末最具个性的诗人)的铁崖体:杨维桢不满平稳、甜熟的文风,追求构思的超出寻常和意向的不凡,他的古乐府形成了狂怪的“铁崖体”,以横绝一时之才,险怪靡丽之笔,抑扬顿挫的声情,长短疾徐的句法,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标新立异,自创新体,驰骋异想,风格奇诡。
杨维桢的“铁崖体”以自由奔放的古乐府为主要体式,这本身就标志了诗风的变化,多以史事及神话传说为题材。
6.临川派或玉茗堂派:戏曲史上往往将宗汤、学汤(汤显祖)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临川派”,或者以汤显祖的室名称之
为“玉茗堂派”。
7.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从题材上说《牡丹亭》和《紫钗记》属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记或曰政治问题戏。
8.李贽—童心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所谓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说即要求诗文写作时作家要有真情实意。
由李贽提出。
清官市民化:
浙西词派:
三、简答
1.王实甫—《西厢记》四个高潮:
1)第一个:孙飞虎事件中,张生计退贼兵,本来答应婚事的老妇人突然赖婚,封建势力与年青一代的矛盾激化,剧本出现
第一个高潮。
2)第二个:王实甫在赖婚以后,让戏剧冲突转移到年青一代内部,“赖简”一折中,莺莺、张生不甘封建家长摆布,以“非
法”的行为追求情感的满足,本折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崔、张
与红娘的性格冲突,表现封建礼教和反抗力量斗争的深化。
3)第三个:“酬简”崔张如愿以偿,但受到封建力量的粗暴干预,“拷红”一场老夫人发现莺莺“语言恍惚,神思加倍,腰肢
体态,比往日不同”。
她气急败坏审问红娘。
4)最高潮:第五本中,张生中举,衣锦还乡,郑恒出现,本来就希望亲上加亲的老夫人听信谗言,再次要赖掉张生的婚
事。
然而莺莺张生爱情始终不渝;红娘据理力争;白马将军
也给予有力支持,这时候相互对立的力量当面折证,剑拔弩
张,全剧冲突推上最高潮。
后来,郑恒自讨没趣,一头撞
死,老夫人不能再赖,有情人终成眷属。
2.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1)是叛逆封建礼教和封建门第婚姻的贵族少女的典型。
(2)才貌双全、品行出众。
(联吟依韵和诗,听琴能知音,以诗传简)(佛殿相遇)(寺警三计五便)
(3)痴情赤诚,大胆追求爱情,反抗封建礼教。
(佛殿初遇回顾“旦回顾觑末下”违背了封建礼教、道场偷瞧、联吟、佳期、蔑视功名富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把情字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抛却功名
(4)矜持多疑、外冷内热。
矜持多疑(闹简、赖简)外冷内热(挖空心思,生出许多假意儿,对张生顾忌和尴尬,对红娘—相国小姐的身份、地位、教养及对红娘的顾忌)看见红娘送来张生的简帖儿,勃然变色,装腔作势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其实传去的缺失私约张生相会的情诗,到赴约时又把张生数落一番。
3.《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物性,神性、人性的统一。
(1)《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有其特色,即物性、神性、人性的统一。
(2)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
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就是他们的性格,也往往与之相称,如猴子机灵,老鼠胆小,松柏有诗人之风。
这些动植物一旦成妖,就有神奇的本领,具有神性,从真转化为幻。
然而,作者又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它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人性,将幻与人间的、更深层次的真融合,从而完成独特的艺术形象创造。
(3)孙悟空就是其塑造的典型物人神结合的形象。
物性上具有猴子的特性毛脸雷公嘴,机敏,急躁。
好动的习性;神性上他神通广大,具有七十二般变化;人性上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同时又有容易冲动、心高气傲等凡人的弱点。
他就是一只石猴在神化与人化的交叉点上创造出来的幻中有真的艺术典型。
清代文学
4.《聊斋志异》故事结构的模式:
(1)是人入异域幻境,其中有入天界、入冥间、入仙境,入梦,入奇邦异国。
在《聊斋志异》里,这一切都被形式化,多数情况是用作故事的框架,任意装入现实社会的或作家个人心迹的映像,比如《仙人岛》和《梦狼》。
在《聊斋志异》里,幽冥世界的形式化最为明显。
蒲松龄对冥间及鬼官的描写,没有屈从渗透进民间信仰中的本有的观念和固定模式,而是随意涂抹。
比如《考城隍》,最值得称道的《公孙九娘》。
人鬼遇合是子虚乌有,而吐诉的却是真实的血泪,幽婚式的故事里装入的是现实政治主题。
(2)狐、鬼、花妖、精怪幻化进入人世间。
这类非人的形象,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已经出现了。
《聊斋志异》的异类,尤其是女性的,是以人的形神、性情为主题,只是将异类的某种属性特征融入或附加在其身上。
比如《花姑子》和《绿衣女》。
这种幻化、变形不是神秘的,而是艺术的幻想。
狐鬼形象更只是写其为狐为鬼,带有些非人的特点,性情完全与常人无异。
《聊斋志异》里的狐鬼花妖精怪形象,也是用作关照社会人生的。
还有一种狐鬼花妖,他们的性格、行为表现的是一种情志、意向,可以成为象征性的文学形象。
如《黄英》中的黄英是菊花精,被赋予高洁品格。
5.《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讽刺艺术(举例不展开)
思想内容:
(1)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科举制度,从这一万恶之源来揭示士宦群体的命运。
(2)把批判科举制度和批判理学及礼教的道德规范结合起来,普遍反映了末世社会人伦衰败。
(3)把批判科场和批判官场结合起来,对整个官僚体制做了历史反思。
艺术特点:
(1)长篇结构的新形式。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独特形式。
冲破了传统通俗小说靠紧张情节互相勾连、前后推进的通常模式,按生活的原貌庙会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写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
全书主体分为三部分,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叙事艺术的新特点。
①以凡人为主角,写随处可见的的日常生活和人的精神境界。
例如书中既有士林各色人物,也有高人隐士,医卜星相等三教九流人物。
②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尊重客观再现,通过精细的白描再现生活,塑造人物。
例如在描写马二先生游西湖时,没有惊奇的细节,只是按其游湖路线,所见所闻,淡淡的写去。
③通过平凡的生活写出平凡人的真实性格;人物摆脱了类型化,富有个性;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例如甘露寺老僧对牛布衣的照料及为他照料后事;吝啬的严监生;王玉辉劝女殉节内心的波澜。
(3)“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写实主义讽刺艺术。
①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通过逼真的细节和夸张的描写将讽刺对象的戏剧性真实性结合起来。
例如写严贡生的无赖行径时“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②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
例如在写五河县盐商送方老太太入节孝祠时把崇高、庄严与滑稽、轻佻结合在一起,
③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
例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王玉辉劝女殉节的大笑。
《儒林外史》将中国讽刺小说提升到与世界讽刺名著并列而无愧的地位。
四、论述
1.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一)宝钗黛爱情婚姻悲剧和大观园的毁灭
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线。
贾宝玉是贾府的继承人,希望所在,应该走科举荣身之路,以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他应该有一个“德言工貌”俱全的女子作妻子,主持家政、继续家业。
但他力图摆脱名利的枷锁,做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而不走仕途之路,违背了封建家庭意愿。
他不考虑家族利益、门当户对;不按传统道德要求选择封建淑女,追求心灵契合的感情。
林黛玉,美丽而聪慧,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寄居贾府,但是任情率性、保持了自然性情和较多自我。
在人际关系冷漠的大家庭里,孤高自许,贾宝玉是唯一的知音。
既没有为争取婚姻成功而屈服环境,也没有劝说宝玉,我行我素,以高傲性格环境对抗环境,以诗人才华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为保持人格尊严和纯洁爱情而献出生命。
(二)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
《红楼梦》中的荣宁两府,系开过勋臣之后,是康乾时期贵族世家的典型代表。
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主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大家族
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至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富贵家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贾府是封建特权阶级,靠剥夺和奴役维持生存。
特权维护贾府,也制造罪恶。
依靠贾府的官僚贾雨村,故意葫芦判案,开拓薛蟠的人命官司。
靠剥夺占有而及其富贵的贾府,府第华丽,充斥着美器珍玩,享用精美的饮食,让刘姥姥惊诧不已,奢华靡费养成了贾府主子们享乐、纵欲的本性。
女主子只知享受荣华富贵、勾心斗角的维护个人权利,男主子们精神空虚,比如贾敬妄求长生,服丹致命;贾赦作威作福、沉湎酒色;下一代的贾珍、贾琏都是道德堕落的淫乱之徒。
真事“一代不如一代”。
贵族之家背后是淫乱和罪恶。
尤其深刻的是,在贾府生活画卷中,显示出维持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庭
内“温情脉脉面纱”内的种种激烈矛盾和斗争。
政治、经济危机,内部矛盾、社会矛盾
社会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主奴矛盾、高利贷资本和市民矛盾、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封建思想的矛盾
(三)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宝玉是出生于贵族世家的叛逆者,他的性格基调是:呆傻、顽狂、痴情、颖悟。
他的叛逆主要表现在:A 抛弃功名,远离仕宦B 讨厌富贵、反对传统C 提倡平等、尊重个性D 追求自由、主才情—泛爱众美,爱博心劳
面对朝夕相处的林黛玉、薛宝钗这两个才貌双全的才女,贾宝玉顺从了情志的选择。
宝钗虽然爱宝玉,但是并不了解宝玉那颗童心,对他的任性乖张不以为然,所以难以获得宝玉的赤子之心。
而宝玉和黛玉
的“木石前盟”象征着他们在太虚幻境中就有刻骨铭心的感情,经过试探和折磨,宝玉选择了从不劝他显身扬名,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的林黛玉,然而在贾府日益衰败的条件下,贾薛两家希望宝玉和宝钗结成金玉良缘,以“德貌工言俱全”的宝钗作为宝玉的贤内助,主持家政,继承祖业。
在关系家族兴衰的问题上,封建家长绝不会让步,只能扼杀他们的爱情,造成宝黛的爱情悲剧。
象征着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缘”被象征着富与贵结合的“金玉良缘”取代,虽然贾宝玉和薛宝钗最终结婚,但“到底意难平”,最终“悬崖撒手”,造成了宝玉与宝钗没有爱情的悲剧。
(四)林黛玉
口才伤人,文才伤己。
文化性格的完美样式。
忧郁敏感,率真任性;孤标傲世,才情横溢;还泪之爱,叛逆悲情。
葬花是黛玉命运的缩写,是一个语言,是个前兆,也是个结局。
黛玉形象的精神魅力:作者把当时进步的文人意识、价值观念、主体意识乃至文才风度、浪漫情趣注入了他的精神,使她不仅仅是一个大观园里的才女,而且是一个理想意义的女人。
精神层面的意义:一是恃才傲物、自命清高、目下无尘的文人骨气和精神洁癖;二是冲淡平和、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的隐逸追求;三是感伤主义、人生虚幻的时代悲哀。
(五)女奴的悲剧—渴求自由与爱情
大观园里的女奴,命运极为悲惨,“心比天高、身居下贱”的晴雯,被逐出大观园,抱恨夭亡;司棋因为被剥夺了婚姻自由以死抗争,撞墙自尽。
这些悲剧一部分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
大观园里的悲剧是爱情、青春和生命之美的悲剧,作者不仅哀悼美的被毁灭,而且深刻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这是对封建社会和文化进行的深刻反思,一种精神的觉醒。
(六)宝黛爱情的社会意义及局限性
社会意义:
(1)冲破了过去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俗套,以悲剧作为结局,一个悲愤而死,一个离家出走。
(2)宝黛爱情是建立在反封建的共同思想基础上的知己之爱。
她们不仅在爱情上反封建,而且在对待仕途科举、功名富贵等问题上也具有叛逆的思想。
局限性:
(1)虽然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但它本身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二人虽不满意封建包办的婚姻,但不过把婚姻的实现寄托在家长身上;没有在行动上突破封建礼教的限制;在爱情表达上也隐晦曲折,不敢采取直率的方式,这表明在爱情观上仍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
(2)宝黛爱情的思想基础虽然在相当程度上背叛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观念,但仍然带着封建地主阶级的烙印,这与二人的身份和生活与封建贵族家庭的环境分不开。
(3)宝黛二人追求自由爱情,但又把爱情当做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这也与他们贵族地主阶级悠闲地生活环境与地位分不开。
(七)结合贾宝玉的形象,谈谈你对《红》中爱情悲剧的理解
A在宝玉身上,集中体现了小说的核心主题,即新人的人生追求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