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最新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必做练习】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第0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f39f88f0c22590102029d80.png)
2 祝福(第1课时)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_______和_______《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_______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
《彷徨》收入鲁迅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_______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
《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2.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谬()种俨()然瑟()瑟有声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荸荠()呜咽()驯()熟桌帏()瞥()拗()不过蹙()缩窈()陷歆享()牲醴()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 14 113.dùn;xuān;tà;jiàn;sǒng;chóu chú;miù;yǎn;sè;hái;jiá;yíng;bí qí;y è;xùn;wéi;piē;niù;cù;yǎo;xīn xiǎng;shēng lǐ1.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序幕: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倒序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2.小说中有几处突出的肖像描写,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请找出并分析。
【精】最新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精】最新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68b91c4172ded630b1cb67e.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精】最新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第02课时)(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文学常识填空。
(1)《祝福》选自《》,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
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
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五经”指《》、《》、
《》、《》、《》五部经典著作。
2.肖像描写的两种方法
(1)白描法
特点:不用或少用色彩浓重的修饰性形容词,不加渲染、烘托,
也不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数语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
优点:节俭、经济、节奏快,有利于情节发展,符合读者的欣赏
习惯。
(2)工笔法
特点:讲究人物微观的具体展示。
往往从人物的整体面貌上用墨,既写面部,又及全身,给人以整体的印象。
多用于比较陌生的人物和
主要人物。
优点:让读者了解并熟悉所写的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1.(1)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高中语文1.2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1.2祝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186aa2310a6f524ccbf85ad.png)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 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 残酷的现实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代之而起的 却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推翻,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 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祝福》里淋漓尽致地展 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 受害者,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束缚着她们的身 心,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祝福》这 篇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反映了劳动妇女 的悲惨命运。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文章具体写了哪几次祝福?各有哪些作用? 提示:(1)文章写了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时,祥林嫂是 一个年轻能干的寡妇,受到众人的赞扬。第二次“祝福”时,祥林 嫂是一个被鲁四老爷认为“败坏风俗”的罪人。第三次“祝福” 时,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怀着对地狱的恐惧悲惨地死去。 (2)作用:①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 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②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这 样的环境里,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 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这对旧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讽 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234
4.词义辨析 (1)简捷 简洁 辨析 两者都有“简明”的意思。“简捷”表示直截了当,简便 快捷,多用来形容速度快;“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 有多余的内容。 应用 ①Windows Phone提供了卓越的用户体验,帮助用户更好更 简捷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②新款保时捷的内饰更加豪华精致,简洁的设计中透露着时尚与 大气,选材与用料更是考究。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课内阅读《祝福》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课内阅读《祝福》课后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58a6e6294dd88d1d26b3e.png)
《祝福》试题选粹﹙一﹚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钝响﹙dùn﹚幽微﹙wēi﹚镯﹙zhuó﹚桌帏﹙wěi﹚B.夹袄﹙jiā﹚负疚﹙jiù﹚烟霭﹙ǎi﹚彷徨﹙páng﹚C.胆怯﹙què﹚监生﹙jiān﹚咀嚼﹙jiáo﹚讪笑﹙shàn﹚D.门槛﹙kǎn﹚驯服﹙xùn﹚惴惴﹙zhuì﹚草窠﹙kē﹚答:1.D (A.桌帏wéi;B.夹袄jiá;C.胆怯qiè监生jiàn,咀嚼jué)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踌躇怨府寒喧少不更事B.利害缪种俨然话不投机C.呜咽鄙薄诡秘沸反盈天D.惊惶窈陷拆罪瘦消不堪答:2.C (A.喧—暄;B.缪—谬;D.拆—折,消—削)3.下列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四婶,﹙﹚后来雇佣的女工,大抵﹙﹚懒﹙﹚馋,﹙﹚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也还提起祥林嫂。
A.只有因为非即或者所以B.只是由于非就而且因此C.只有因为或还或者所以D.只是由于或或而且因此答:3.A4.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B.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C.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D.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答:4.C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A.“太太,我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
B.看她模样还周正,又只是顺着眼,手脚都壮大,不开一句口,很象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C.“就是——”她放低了声音,走近两步,极秘密似地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D.说是刚刚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很像夫家的堂伯。
答:5.A( B.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限,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第03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125a69955270722192ef7aa.png)
2 祝福(第3课时)1.解释下列词语。
寒暄:悚然:惶急: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百无聊赖:沸反盈天:2.感悟名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问)寒(问)暖。
指人们见面时说些客套话。
暄:太阳的温暖;惊惧的样子;惶恐焦急;第一个意思是指“犹豫”,第二个意思指“得意的样子”;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
更,经历;坏东西(骂人的话);这里指摆出十分庄重的样子;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形容人声暄嚣杂乱。
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
盈:满。
1.文章具体写了哪几次祝福?各有哪些作用?(1)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时,祥林嫂是一个年轻能干的寡妇,受到众人的赞扬。
第二次“祝福”时,祥林嫂是一个被鲁四老爷认为“败坏风俗”的罪人,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
第三次“祝福”时,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怀着对地狱的恐惧悲惨地死去。
(2)作用:①年底的“祝福”作为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②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
这对旧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之一?柳妈和鲁迅的许多作品中的看客一样,他们既是那个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被损害者,又不自觉地成了畸形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成了杀害祥林嫂的帮凶,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她自己也是封建道德、封建思想的受害者。
3.是什么使祥林嫂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①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
四叔、四婶、柳妈是典型代表。
他们嘲笑和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导致精神崩溃。
②导致祥林嫂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对象的事件之一是被迫改嫁,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b11b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4.png)
案件实质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 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注定悲惨的一生,表现了旧社会 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示其吃人的本质, 表达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 要性。,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懦弱与情感隔 膜。
案件背景
《祝福》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 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探索的问题。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 的帝制政权,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封建的思 想观念和礼教仍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 是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精神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 “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 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启蒙知识分子
报 案 人
——善良、同情 应觉醒的新青年
——彷徨、软弱
or
嫌
疑
调查结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人
·“我”以见证人身份揭露了礼教杀人的真相,有对祥
“
林嫂之死的悲哀、负疚感;也有自己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
我 ”
力:更有对人们自私自利及炎凉世态的不知所措。 ·“我”不是鲁迅,但具有鲁迅的一部分特征,因为现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 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 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 ,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 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 福。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 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 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b6ae1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7.png)
是鲁镇上的所有人“杀死”了祥林嫂!
目 录
学习小结
祥林嫂的死因:
旧的封建思想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 把拐卖推向祥林嫂,并认为祥林嫂改嫁是一个错误。
柳妈让祥林嫂去据门栏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没有改变,这使祥林嫂的 心灵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祥林嫂的死亡。
鲁老四爷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认为祥林嫂是不幸之人,但是刘老四爷的胸 长以及冷酷无情直接造成祥林嫂悲剧。
总的来说,杀死祥林嫂的直接凶手是社会黑暗以及封建礼教对妇 女的摧残和压迫,人们的冷嘲热讽冷酷无情人吃人的封建社会, 使祥林嫂失去生活的希望造成心灵的创伤,成为行尸走肉的一具 尸体,最后在人们的嘲笑声中走向死亡。
3.眼睛:顺着眼角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死者体貌特征
生死前相遇: 1.花白的头发,今已经全白,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2.脸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死者生前经历
死者生前经历
①二十六七岁:春季死了丈夫,冬初逃出来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②二十七八岁:被婆婆抓回去,改嫁 ③二十八九岁:改嫁后,年底生小孩,孩子叫阿毛,这个时候的人生相对平稳 ④三十,三十一岁:家里出现重大变故,先是丈夫患了风寒而死,然后是自己的孩子被狼给 叼走了,然后重新回到鲁镇做短工 ⑤三十二三岁:在鲁镇做工,经常说起孩子被狼叼走的情景,捐门槛,祭祖事件,头发花白, 记忆尤其坏 ⑥三十七八岁:最后沦为乞丐,死于鲁镇的大街上
找出真凶
是鲁镇上的所有人——
祥林嫂碰人就开始反复说着阿毛被狼吃掉的事,但她不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 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在柳妈将与祥林嫂之间“改嫁”的话题传扬开后, 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祝福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祝福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24f6ffa26925c52dc5bf18.png)
2.祝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2、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封建社会广大下层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不幸遭遇,关注社会发展,体味人生意味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了解作家及其文学常识,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环境等),小说所表现的具体内容等。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欣赏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种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的手法进行训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形成一定的鲁迅小说的讲课方法思路模式,尽量在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小说教学。
甚至发展会写小说了。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出示封例图片)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山之祖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代文学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阅读排行榜上,鲁迅先生的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分别雄据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从而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他的这两本短短的小说集,内容深切,格式特别,茅盾先生在《读呐喊》一文中说: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见到了绚丽的阳光。
感受是那样的至深至切。
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拓者,今天让我们走进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被旧制度所吞噬。
本文写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
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
二、学生速读,并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有关祥林嫂的哪些事情?三、文本研读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板书:情节、人物、环境2、谁来说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根据文本逐段落实内容)明确:序幕(1—2) 鲁镇的年底结局(3---33)祥林嫂带着“疑惑”死去开端(34—53)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发展(54—65)祥林嫂被抢被卖(改嫁)高潮(66—111)祥林嫂再次到鲁镇尾声(112)鲁镇祝福景象和我无奈的感受3、我们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画完整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手段有哪些?板书: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细节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教学课件(34张)(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25bbc0a58da0116c174921.png)
五张账单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 ▲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五百文 ▲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一千七 百五十文 ▲卖祥林嫂的钱:八十千;娶亲费 用:五十千;剩余:十多千 ▲捐门槛的价钱:十二千(十二元 鹰洋)
暗 示
社 会 环 境 自 然 环 境
封建迷信的毒害 封建礼教的束缚 封闭的农村社会 群众的淡薄、冷漠 鲁镇 旧历的年底 雪天
论特点
安分 再受打击,内 心痛苦 精神有些麻木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 一丝希望
初到鲁镇—
不让祝福— 失神、窈陷 行乞— 眼珠间或一轮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人物形象——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 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 强,但在旧社会她却不但不能掌 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为一个被 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 的人物,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政 权
族 权
封建礼教
封建迷信
夫权
神 权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 的人、冷酷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
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
上增加痛苦。
——丁玲
研究阅读
1、小说描写了几次“祝福”?在
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Hale Waihona Puke 祝福祝福1:揭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
根源,预示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语言特色:
沉郁的色调传达 悲哀的感情
老舍:一篇作品须有个情调。情调
是悲哀的,或是激昂的,我们的语 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合这悲哀或激昂。 比如说,我们要传达悲哀的感情, 就须选择些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 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 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 的暗淡而感到悲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22a66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d.png)
第一次来 鲁镇时
第二次来 鲁镇时
外貌(穿着 )
白头绳,乌 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 白头绳,乌 裙,蓝夹袄 ,月白背心
外貌(神情)
为何来鲁 镇
脸色青黄,两颊 死了丈夫 红的,顺着眼
脸色青黄,两颊 没了血色,顺着 眼,眼角带泪痕 ,眼光没之前精 神。 眼睛窈陷 下去,精神更不 济了。胆怯,怕 暗夜,怕黑影, 惴惴地
鲁 迅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
莫 言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
一路走来,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背景
•பைடு நூலகம்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1924
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
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
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
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
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
“我”、鲁镇的人们
活动三:你认为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说出你要举证的人,并向法 官说明你的举证理由。思路:指出举证谁+举证理由
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
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逃 撞
躲避被卖 不愿二婚
“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
捐
向封建迷信低头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 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
祝福(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祝福(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a6b4d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d.png)
初读感知
三从
未嫁从父
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 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 本性的指导意义;
既嫁从夫 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
辈、教育幼小;
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分,想
夫死从子 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
[学习拓展]
合作讨论:
(7)她用自己全部的积蓄捐了门槛,希望在精神上获得宁静,希望能取得与别人 相等的生活上的权利,她满以为这回是大功告成了,所以“眼光也分外有神”; (8)然而祥林嫂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失败了,四婶依然将她作另类人看待,这时 “她不但眼睛窈陷下去了,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作者正是通过对祥林嫂眼睛 精心的刻画和描摹,将她所受到精神的折磨越来越深重的现实写了出来。 (9)临死前的眼睛是“那眼珠间或一轮”,这表明她在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摧 残之后,已经完全麻木了。
散文、散文诗集 杂文集
《朝花夕拾》《野草》
《坟》《热风》《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写作背景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 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辛亥革命虽然 推翻了清王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 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 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 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 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是旧社会中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虽然同情祥林嫂,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 深,最终也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我”:是全文的线索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 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 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 也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祝福》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祝福》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74e33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d.png)
《祝福》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的《祝福》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通过对《祝福》这篇课文的学习,了解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分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探讨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祝福》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成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成因,理解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祥林嫂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图片展示、思考讨论、新课导入。
2. 课文阅读与解析:教学环节:自主阅读、教师讲解、问题探讨。
3. 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环节: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4. 悲剧命运成因探讨:5. 社会现实批判:教学环节: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
(2)从课文情节出发,谈谈你对祥林嫂悲剧命运成因的认识。
2. 答案:(1)祥林嫂形象特点:勤劳、善良、质朴、无知、逆来顺受。
(2)祥林嫂悲剧命运成因:社会环境、家庭压迫、个人性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祥林嫂的形象及其悲剧命运有了深入了解,但在分析社会现实批判方面,学生表现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传》、《呐喊》等,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
板书设计:1. 《祝福》2. 主要人物:祥林嫂3. 悲剧命运成因:社会环境、家庭压迫、个人性格4. 社会现实批判:封建礼教、人性冷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成就,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关注社会现实,提高自己的批判意识。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讲)(基础,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讲)(基础,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20fdb9e0cc7931b764ce1570.png)
高中语文专题02 祝福(讲)(基础,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专题02 祝福〔讲〕【学习要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
2.分析祥林嫂的死因。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重点字音钝响应酬瓦楞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雪褥形骸荸荠絮絮呜咽桌帏讪讪怔怔渣滓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反应矫正】钝dùn响应酬xuān 瓦楞wǎléng 朱拓tà间jiàn或悚sǒng然踌蹰chóuChú不更gēng事谬miù种雪褥rù形骸hái 荸荠bíqí絮絮xù呜咽yè桌帏wéi 讪讪shàn 怔怔zhēng 渣滓zhā zǐ拗niù不过蹙cù缩门槛kǎn 窈yǎo陷惴惴zhuì歆享xīn xiǎng 牲醴shēng lǐ蹒跚pán shān☆课堂探讨☆要点一:梳理小说的情节。
【探究活动】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几局部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是按这这个结构梳理小说的情节。
【教师释疑】这是一道梳理小说情节的题目,注意抓住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讨论明确】情节内容起讫段落时间及情节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课堂提升】小说采用那种方式进行表达的,这种方式有何作用?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答案】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表达的,而是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其作用是: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同时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锋利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讲)(提升,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
![高中语文 专题02 祝福(讲)(提升,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efebf60bfab069dc51220173.png)
高中语文专题02 祝福(讲)(提升,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新人教专题02 祝福〔讲〕【学习要点】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课堂探讨☆要点一:探究小说的艺术特色。
【探究活动】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以下句段。
1.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四叔为什么骂祥林嫂是“谬种〞?〕2.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特意〞“满足〞表现了这些老女人怎样的心理?〕3.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说“大家咀嚼赏鉴〞祥林嫂的悲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
“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我想,这真是……。
〞〔柳妈是善女人,不杀生,可是为什么认为祥林嫂应该“撞一个死〞?〕5.“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四婶前后两次不让祥林嫂动祭具,祥林嫂两次反响大不相同,为什么?比拟一下,“祥林嫂,你放着罢!〞和“你放着罢,祥林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6.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清楚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能不能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清楚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教师释疑】这是一道分析小说语言的题目,注意这些语言有动作描写,有心理描写,答题时注意分析这些语言后面隐含的人物的心理,进而解释人物的性格特征。
2021-2022年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21-2022年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db359af9915f804d2a16c1cc.png)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02祝福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9分)卞毓方20年代中期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
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
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
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
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
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
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
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
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镜头闪跃。
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
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
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
往事如海,涌动着跨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
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
“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
”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
语文:1.2《祝福》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必修3)
![语文:1.2《祝福》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1e61fa3a5e9856a57126058.png)
②悚.然( sǒnɡ ) ④窈.陷( yǎo ) ⑥雪褥.( rù ) ⑧形骸.( hái ) ⑩桌帏.( wéi ) ⑫蹒.跚.( pán shān ) ⑭唾.弃( tuò ) ⑯歆.享( xīn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多音字
①拓朱开拓拓..((
tà tuò
) )
②削瘦 削.削 皮.((
xuē xiāo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基于·鉴于 鉴于:觉察到、考虑到,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 理由。前面一般不用主语。 基于:根据,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 动的基础。 例如: 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 一些死刑冤案,更 基于 近年来我国“少杀”“慎 杀”死刑政策的重申,不少学者提出,对于死刑案 件应当实行比非死刑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
) )
③炮炮大烙炮.((
páo pào
) )
④嚼咀 嚼.嚼 舌.((
jué jiáo
) )
⑤间间中.或间.((
jiàn jiān
) )
⑥更更 更.加 事((
ɡēnɡ ɡènɡ
) )
⑦拗拗 拗. .不 断过( (ǎoniù) ) 拗.口( ào )
⑧强坚倔强强..((
jiànɡ 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祝福(第1课时)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新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小说集有_______和_______《呐喊》收入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_______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
《彷徨》收入鲁迅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_______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
《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小说。
2.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
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谬()种俨()然瑟()瑟有声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荸荠()呜咽()驯()熟桌帏()瞥()拗()不过蹙()缩窈()陷歆享()牲醴()1.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呐喊》《彷徨》 14 113.dùn;xuān;tà;jiàn;sǒng;chóu chú;miù;yǎn;sè;hái;jiá;yíng;bíqí;yè;xùn;wéi;piē;niù;cù;yǎo;xīn xiǎng;shēng lǐ1.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序幕: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倒序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2.小说中有几处突出的肖像描写,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请找出并分析。
第一次(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
第二次(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
第三次(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
3.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4.请给本篇小说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大致的分类。
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柳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诡秘(guǐ)形骸(hái)炮烙(pào)朱拓(tà)B.镯子(zhú)惊讶(yà)搭讪(shàn)呜咽(yè)C.监生(jiàn)正月(zhēng)草窠(kē)赎罪(shú)D.谬种(miào)恐吓(xià)蹙缩(cù)模样(m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歆羡竣工以儆效尤源远流长B.殓葬赋与摩肩接踵寥若晨星C.沧桑残骸徇私枉法毋用置疑D.荒谬蜇伏韬光养晦自立更生3.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寒暄.(太阳的温暖)形骸.(身体)收敛.(收拢聚集)B.歆.享(喜爱、羡慕)蹙.缩(紧迫)间.或(偶而)C.沸反盈.天(满)窈.陷(幽深)安逸.(安闲)D.素.不相识(向来)鄙.薄(轻蔑)折.罪(抵作)4.下列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组是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一支竹竿。
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③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的能打柴的小叔子。
④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依次填入下面①—④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①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②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③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④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①②③④A.;;。
B.,;;。
C.;;。
:D.;;;:6.对祥林嫂向“我”打听灵魂的有无时的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祥林嫂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精神麻木,灵魂有无都无所谓,只想弄个明白。
B.祥林嫂希望有灵魂,能和自己的儿子阿毛相见,慰藉自己孤独的心。
C.祥林嫂怕有灵魂,害怕死后在地狱被锯开来。
D.祥林嫂既希望有灵魂,又希望没有灵魂,心情十分矛盾。
7.下面四句话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②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简直是一个木偶人。
③这实在是叫做“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④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A.①夸张②比喻③引用④比喻B.①拟人②比喻③引用④拟人C.①拟人②拟人③夸张④比喻D.①夸张②比喻③夸张④拟人8.散曲是浓缩的艺术,它往往只截取人物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来反映深刻的主题。
有人根据《祝福》这篇小说作了一支散曲,请你具体说说这支散曲所表现的内容。
【仙吕】寄生草·祥林嫂似木刻尚未有机灵性,似飘篷尚未进尘芥堆。
一支竹竿撑不起你大山压着的单薄背,半弯竹篮装不下你平生受过的牛马罪,满头白发挥不去你奴隶流出的辛酸泪。
饥寒交迫颤巍巍,风狂雪猛这世界那有你穷人的容身地!(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②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③“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④“是的。
”⑤“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⑥我万料不到她却说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⑦“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⑧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⑨“也许有罢,——我想。
”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⑩“那么,也就有地狱了?”⑪“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⑫“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⑬“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
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⑭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
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
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1.对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A.祥林嫂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我”,老熟人的偶然相逢让她既觉得意外,又感到高兴。
B.遭遇了一系列痛苦与打击的祥林嫂,内心压抑了太多、太沉重的苦闷,急于向人倾诉。
C.“我”有文化,又见多识广,祥林嫂认为“我”能解决她心中的疑惑,因此饱含希望。
D.在遇到“我”之前,鲁镇上的人对她都很冷漠,而“我”能同情她,给她一点安慰。
2.对第⑭段中的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被祥林嫂问得不知如何回答,怕她继续穷根究底却无言以对,因此选择离开。
B.“我”感觉到了祥林嫂话中的异样,怕自己的回答让她想不开,于是抓紧时间离开。
C.“我”经不住祥林嫂追问,只能含混其辞,但心有愧疚,同时对她的命运有些担心。
D.“我”了解祥林嫂的经历,却不愿意明确回答对方的问题,这反映了“我”的冷漠。
3.祥林嫂“走近两步”之后对“我”提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并说明她产生这些心理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团圆饭江岸王宏生在大年三十凌晨回到了黄泥湾。
那时候,东方天际还未露出鱼肚白,四周一片漆黑。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回来,引起村庄零乱的狗吠。
老婆田玉花提前收到他发来的短信,悄悄地从热被窝里爬起来,给他开了门,没有惊动睡梦中的爹娘和一双儿女。
王宏生背着一个干瘪的背包,怀抱一个六七岁的女娃。
女娃被紧紧地裹在他的黑呢大衣里,闭着眼睛,小嘴半开半合,犹自打着细微的鼾声。
田玉花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夸张地咧成了一个水瓢。
王宏生轻轻地“嘘”了一声,顺手关了客厅的灯。
他们家的小楼是几年前盖的,总共两层半。
一、二层住人,上面半层阁楼没有装修,搬进来之后,堆放一些杂物。
田玉花早把阁楼清理过了,铺的盖的都已准备停当。
两口子蹑手蹑脚地钻进了阁楼。
王宏生把怀里的女娃安顿好,转身一把抱住了田玉花,没头没脑地亲她。
天蒙蒙亮的时候,田玉花慢慢从阁楼里拱出来,轻轻关上阁楼的门。
她溜到一楼,发现爹已经起来,在客厅里摆弄鞭炮。
田玉花这才听到了村庄各处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刚才居然一直没注意。
大年三十早晨放一挂鞭炮,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习俗。
山里人在中午吃全家团圆的年饭。
吃罢早饭以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年饭。
王家人忙年饭,却一直不得消停,老有人上门打扰。
田玉花和爹娘只好停下手中的活计,应酬一番。
宏生哥回来了吗?宏生兄弟在家吗?俺找俺宏生叔……前来打听王宏生的,全都是村里的青壮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