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花手帕精心备课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5b4fef5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8.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0. 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用手工制作花手帕的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手帕的基本折法、剪纸、贴画等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花手帕的样式,供学生参考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手帕的制作过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花手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个性的花手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手帕的基本折法、剪纸、贴画等制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手帕的基本折法、剪纸、贴画等制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花手帕。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颜色和图案的纸张、剪刀、胶水、手帕等制作材料。
2.准备投影仪、电脑、投影屏幕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漂亮的花手帕,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花手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花手帕的步骤和技巧,边展示边讲解。
重点讲解手帕的基本折法、剪纸、贴画等制作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和技巧,自己动手制作花手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学生在评价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加独特和美观的花手帕。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给予指导。
10. 花手帕-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0. 花手帕-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641e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3.png)
10. 花手帕-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手帕的历史与文化。
2.学会使用水彩笔描绘花卉图案。
3.了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花手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
2.黄草堆画法介绍和练习。
3.使用水彩笔绘制花卉图案。
4.手工制作花手帕。
三、教学流程1.花手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
–导入思路:请学生想象一下,在旧时代没有纸巾和卫生巾的情况下,当人们需要擦拭或者保护自己的东西时,会使用什么?–讲解花手帕的起源和历史,让学生了解花手帕的文化内涵。
2.黄草堆画法介绍和练习。
–讲解黄草堆画法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练习黄草堆画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这项技能。
3.使用水彩笔绘制花卉图案。
–讲解如何使用水彩笔绘制花卉图案。
–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水彩笔的使用方法。
4.手工制作花手帕。
–教学如何制作花手帕,让学生动手制作花手帕。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感受分享。
四、教学评价1.综合评价学生在黄草堆画法、水彩笔绘画和手工制作花手帕方面的表现。
2.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
3.鼓励学生请教其他同学、老师和家长,多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观察花卉,了解花语和寓意,并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体现出来。
2.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文化,例如:脸谱、香包等。
3.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和创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花手帕》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花手帕》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c3c67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4.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花手帕》湘美版教学内容《花手帕》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十课,本课旨在通过对手帕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对日常物品的美感认知和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手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手帕制作的具体步骤。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手帕的历史与文化意义,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块具有创意的手帕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爱护,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 图案设计的创意构思。
2. 手帕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3. 如何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表达个性和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手帕历史与文化介绍的PPT,图案设计示例,手帕制作视频。
2. 学具:白色手帕,彩色笔,剪刀,胶水,装饰物品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介绍手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对手帕的起源、用途和文化意义有所了解。
2. 新授:展示不同的图案设计示例,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色彩搭配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块手帕的图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制作:学生根据设计的图案,使用彩色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手帕。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手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 手帕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作业:1. 设计并制作一块手帕。
2. 写一篇关于手帕制作过程的反思日记。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完成作品。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它们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所在。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37f1bd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6.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10. 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通过手工制作花手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如剪纸、水彩画、手工刺绣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手工制作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如剪裁、涂色、折叠等。
但在创作能力和想象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手工制作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手帕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通过制作花手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完成一件具有个性的花手帕作品。
2.教学难点:创意设计花手帕图案,运用合适的制作方法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展示制作花手帕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2.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花手帕制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花手帕制作教程、示范作品、手工材料(如彩纸、水彩、线等)。
2.学生准备:手工材料、画纸、画笔、剪刀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花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花手帕制作教程,讲解制作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教程,分组合作,开始制作花手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花手帕图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ff944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06.png)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花手帕》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以花手帕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民间传统染缬工艺,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折、染等方法,让学生亲手制作出美丽的花手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花手帕作品,包括传统的蓝印花布手帕和现代的彩色染纸手帕,让学生感受花手帕的多样性。
同时,教材还详细介绍了折染法的步骤和技巧,为学生的制作提供了指导。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花手帕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美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民间染缬工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点。
(2)掌握折染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能够制作出色彩鲜艳、图案美观的花手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民间染缬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染缬工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让学生掌握折染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通过小组合作和作品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制作花手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掌握折染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制作出色彩鲜艳、图案美观的花手帕。
四、教学难点1.折染过程中的折叠方法和染色技巧。
2.创意设计花手帕的图案。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民间染缬作品图片、折染法步骤演示视频等。
(2)示范用的花手帕、宣纸、颜料、毛笔、调色盘等工具材料。
(3)展示用的画框、夹子等。
2.学生准备(1)宣纸、颜料、毛笔、调色盘等工具材料。
(2)旧报纸、抹布等。
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美术上册《花手帕》教案1
![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美术上册《花手帕》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622b7d908a1284ac9504316.png)
2.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小组评价,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
第二课花手帕
步骤:
1.折纸
2.染纸
提问:你们用的手帕是什么样的?
艺术字书写课题
提示多媒体展示
教学准备
生宣纸、颜料、调色盒、范作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播放儿歌《丢手绢》(让学生跟唱),引出本课课题。
一、欣赏感受:
1.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平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 (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教学课题:第二课花手帕
教学课时
2
主备老师
柳华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2、能力目标: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认知目标: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难点: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三、观察分析
1.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自主表现
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交流评价
3.板书课题:花手帕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0b453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5.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用手工制作花手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花手帕的图案设计,以及制作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这些图案和制作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手工花手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手工制作活动充满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剪纸、折纸、泥塑等多种手工制作方法。
因此,在《花手帕》这节课中,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手工制作方法,结合教材中的图案设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手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花手帕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通过设计制作花手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手帕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创新设计花手帕图案,以及动手制作。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展示花手帕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花手帕的制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
2.教具:手工剪刀、彩纸、彩笔、绳子等。
3.学具:学生自带的手工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笔等。
4.课件:花手帕的制作过程演示文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花手帕,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喜欢这些花手帕吗?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花手帕,大家想不想学?”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花手帕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
重点讲解如何折叠彩纸,以及如何剪裁、拼接图案。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图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花手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花手帕教案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花手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7bc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1.png)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花手帕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花手帕的制作方法。
2.发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花手帕的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
2.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工具使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本课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了解花手帕的概念和历史。
2. 学习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1.通过展示一些花手帕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特征,颜色、图案等。
2.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相互搭配,了解颜色搭配的基本原则。
3.让学生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让同学评价和点评。
3. 学习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工具使用1.介绍花手帕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2.让学生了解花手帕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步骤。
3.进行现场制作教学,让学生跟着老师逐步实践制作花手帕。
4. 实践活动1.让学生在自己的手帕上设计自己的图案,并用所学方法制作。
2.互相传递作品,让同学欣赏和点评自己的成果,发掘自己的制作潜力。
5. 总结反思1.回顾当天学习和制作的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提供自我评价和修改建议,并让学生认真完成作品。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和点评学生在制作花手帕的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制作技巧等方面的表现。
2.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相互点评和欣赏,感受到做事有成就感。
3.对于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鼓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学生兴趣爱好提高设计和制作能力,老师创设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老师需要更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避免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混乱的情况。
同时,要在评价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为学生提升更多的动力和激情。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0 花手帕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0 花手帕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bab37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c.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0 花手帕湘美版教学内容《花手帕》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手帕的文化背景,学会欣赏手帕上的传统图案,并掌握基础的绘制和设计技巧。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人特色的手帕图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手帕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识别手帕上的常见图案,并独立设计简单的手帕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自然元素和几何图形融入手帕设计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对手帕艺术产生兴趣,并认识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自然元素和几何图形转化为具体的手帕图案,同时保持设计的创新性和个人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 手帕样品或图片- 绘画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笔)- 素描纸或手帕布料- 课件或投影设备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手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示不同风格的手帕图案,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手帕样品或图片,讨论图案的特点和设计元素。
3. 技巧讲解:讲解如何将自然元素和几何图形融入手帕设计,并展示一些基本的设计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手帕图案设计,鼓励创新和个人表达。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全班共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手帕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关键要素,包括:- 手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常见的手帕图案和设计元素- 设计手帕图案的步骤- 学生设计的评价标准作业设计学生将在课后独立完成一个手帕图案设计,要求结合课程中学到的设计技巧和元素,体现个人风格。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手帕设计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展现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调整教学方法,以期在未来的课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难点在《花手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自然元素和几何图形转化为具体的手帕图案,同时保持设计的创新性和个人风格。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花手帕》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花手帕》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d6abaa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7.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0. 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制作花手帕,掌握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和色彩搭配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现实生活中的手帕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图案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手帕的制作方法和色彩搭配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手帕的基本制作方法,学会简单的图案设计,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手帕的制作方法,图案设计,色彩搭配。
2.教学难点:图案设计的创新,色彩搭配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示范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谜语“红口袋,绿口袋,里面装着小宝宝”引起学生兴趣,展示手帕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手帕的美。
2.基本技能学习:a.讲解手帕的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b.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图案的特点,讲解图案设计的方法。
c.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制作手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5.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花手帕》、制作方法、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关键词。
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作品的美观程度。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0 花手帕-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0 花手帕-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faa62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a.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10 花手帕-湘美版教学内容《花手帕》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十课,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实践,学会运用简单的图案和色彩,设计制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帕。
教学内容包括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色彩的搭配技巧以及手帕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能够独立设计并制作出手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图案设计的创新与美观。
2. 色彩搭配的和谐与统一。
3. 手帕制作的技巧与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示范作品。
2. 学具:白色手帕、彩色颜料、画笔、调色板、剪刀、胶水、装饰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图案美丽的手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手帕的设计与制作。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色彩的搭配技巧,展示手帕制作的步骤。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手帕。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优点与不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技巧。
板书设计1. 课题:《花手帕》2. 教学内容: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色彩的搭配技巧、手帕的制作过程。
3. 教学目标:了解图案设计的方法,掌握色彩搭配技巧,独立设计制作手帕。
4. 教学难点:图案设计的创新与美观,色彩搭配的和谐与统一,手帕制作的技巧与方法。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和色彩搭配技巧,设计一幅手帕图案。
2. 家庭作业:回家后,尝试制作一幅手帕,注意图案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8160e0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9.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10. 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用手工制作花手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手帕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手工制作活动充满兴趣。
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技巧上的困难,如剪裁不整齐、颜色搭配不当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手帕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创意设计和颜色搭配。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2.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花手帕样品、剪刀、折纸、胶水、彩色笔等。
2.材料:学生自带废旧手帕、彩纸等。
3.课件:制作花手帕的步骤图片、学生作品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花手帕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引发学生对花手帕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花手帕是怎么制作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制作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花手帕的步骤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步骤如下:(1)选择手帕材质,如废旧手帕、彩纸等。
(2)设计花纹,可采用折纸、剪裁等方法。
(3)选择颜色,进行绘画或染色。
(4)将剪裁好的花纹粘贴到手帕上。
(5)最后进行装饰,如添加珠片、丝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制作花手帕,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制作过程中的困难。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7adbad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4.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花手帕》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以手工制作花手帕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制作花手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图案设计,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手工艺术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和审美能力。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而且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新意识较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图案设计,学会制作简单的花手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图案设计。
2.教学难点:如何将创意融入花手帕的制作过程中,创作出独特且美观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教学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示范教学等手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花手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图案设计,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为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花手帕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图案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花手帕教案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花手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5dfe7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8.png)
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花手帕教案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本教案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内容中的“花手帕”这一章节。
本节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习绘制花朵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学习绘制花瓣、花蕊、茎叶等细节;•学习色彩的基本运用。
教学目标•学会绘制花朵的基本形状和颜色;•学会绘制花瓣、花蕊、茎叶等细节;•熟悉颜色的基本运用和搭配。
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花手帕的绘制方式和颜色搭配的规则。
而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亲手绘制,带着实践的经验完成自己的花手帕,同时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流程本教案的教学流程如下:1.引入(5分钟):了解花手帕的由来及重要性,并预告本节课教学内容与目标。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讲解基本颜色运用技巧和绘制花朵的方法。
3.实践练习(35分钟):学生自行绘制花手帕,老师指导学生落实知识点。
4.巩固与展示(10分钟):学生自行完成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绘制思路和心得。
教学步骤1. 引入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花手帕”的由来及重要性,引导学生对“花”这一文化和自然元素有初步的了解。
2. 知识点讲解本节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绘制花朵的基本形状和颜色,以及花瓣、花蕊、茎叶的细节处理。
为此,老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基本颜色的运用技巧和方法,以及正确的画法。
3. 实践练习在数分钟的讲解之后,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开始练习。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绘制,并在绘制过程中与老师共同探讨相应的问题。
4. 善后巩固最后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互相分享作品,互相评价,了解不同的花卉和不同的颜色。
同时分享自己的绘制思路和心得,共同提高。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花手帕的基本绘制方法和颜色的基本搭配规则。
通过实践过程的练习,学生也能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相信这一节课程将让学生在绘画和创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花手帕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花手帕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52b23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4.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花手帕︳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手帕的基本特征,学会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手帕,提升审美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手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富有个性和美感的手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手帕颜色和图案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手帕,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手帕,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引发他们对手帕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手帕的基本特征,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装饰手帕,以及如何设计出富有个性和美感的手帕。
3. 实践环节: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和图案,共同设计并装饰手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手帕装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装饰手帕,还提升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意,设计出了许多富有个性和美感的手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美术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重点细节补充与说明在上述教案中,实践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此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过程。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美丽的花手帕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美丽的花手帕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9bc29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b.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美丽的花手帕︳湘美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手帕图案设计,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手帕图案的设计方法。
2. 点、线、面等基本元素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运用到手帕图案设计中。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块漂亮的手帕,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手帕?”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手帕是一种小巧的纺织品,可以用来擦汗、擦嘴等,是我国传统的日用品之一。
二、新课讲解1. 教师简要介绍手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手帕的演变过程。
2. 教师展示一些手帕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手帕图案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设计的?”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手帕图案通常采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设计,图案要美观、大方、富有创意。
三、示范讲解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手帕图案设计,并讲解设计方法。
2.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案的设计过程。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自己动手设计一块手帕图案。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展示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手帕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强调手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手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了手帕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第10课花手帕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0课花手帕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70d4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f.png)
第10课花手帕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形的特点,掌握折叠、剪、印的方法制作花手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对称形的概念2. 折叠、剪、印的方法制作花手帕3. 花手帕的图案设计4. 花手帕的用途与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折叠、剪、印的方法制作花手帕。
2. 难点:花手帕的图案设计及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印泥、范例作品等。
2. 学具:剪刀、彩纸、印泥、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手帕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对称形的概念,分析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花手帕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花手帕2. 课题:对称形的概念、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图案设计3.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练习、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款花手帕,要求图案美观、富有创意。
2. 写一篇关于花手帕的作文,内容包括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制作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方法。
3.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图案设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4. 改进措施: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开展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图案设计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756b4a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1c.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0. 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用彩泥制作花手帕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步骤清晰,既有绘画,又有手工制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彩泥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手工制作尤其是用彩泥创作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能够较快地掌握制作花手帕的方法,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手工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彩泥制作花手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彩泥制作花手帕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花手帕作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学生制作花手帕的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4.相关图片素材5.视频播放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花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花手帕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尝试制作花手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互相学习。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花手帕作品。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手帕的制作方法和创作要求。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方法,制作一件花手帕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b19c2e7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1.png)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0. 花手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0. 花手帕》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习用彩绘和拼贴的方式制作花手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括彩绘手帕的方法、拼贴手帕的技巧以及如何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花手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图案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见过各种各样的手帕,对手帕的用途和制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花手帕,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彩绘和拼贴手帕的制作方法,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对手工艺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彩绘和拼贴手帕的制作方法,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花手帕。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花手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彩绘和拼贴手帕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彩纸、颜料、画笔、剪刀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2.准备一些花手帕的样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3.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彩绘和拼贴手帕的制作方法、优秀作品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花手帕的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手帕制作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手帕的认识和用途。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彩绘和拼贴手帕的制作方法,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同时,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如何设计出独特而又美观的花手帕?”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老师提供的制作方法,开始制作花手帕。
第10课花手帕(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0课花手帕(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af388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3.png)
第10课花手帕(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帕的起源、用途以及手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手帕的基本制作方法,学会用彩绘、拼贴等技法装饰手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手工艺品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手帕的起源和用途2. 手帕的制作方法3. 手帕的装饰技法:彩绘、拼贴等4. 手帕的保养与收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手帕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技法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彩绘、拼贴等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帕作品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帕制作工具、彩绘颜料、拼贴材料、PPT课件等2. 学具:手帕、彩绘颜料、拼贴材料、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手帕的起源、用途以及手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手帕的相关知识。
2. 教学示范:教师现场演示手帕的制作方法,包括剪裁、缝制、装饰等环节,并讲解彩绘、拼贴等技法的运用。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手帕,运用彩绘、拼贴等技法进行装饰。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帕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优秀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手帕的起源和用途2. 手帕的制作方法3. 手帕的装饰技法:彩绘、拼贴等4. 手帕的保养与收藏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块富有创意的手帕,要求运用彩绘、拼贴等技法进行装饰。
2. 搜集关于手帕的民间故事、传说,了解手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手帕的制作和装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手帕的起源、用途以及手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彩绘、拼贴等技法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手帕
一、魔术导入
1.魔术表演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给你们变个魔术,想看吗?我能把一张纸变成花手帕,请同学们仔细瞧着!
教师边表演边讲解:先折一折,再染一染,看,变成了一块花手帕。
2.小结:这个魔术借用了传统的民间工艺——染缬(xié)的制作方法。
我们来了解一下染缬的历史和特点:它是我国民间传统染色工艺的统称,包括扎染、蜡染等。
印染的图案神奇多变、简洁质朴,色泽鲜艳明快,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制作一块花手帕。
3.揭示课题《花手帕》。
二、认识材料
看,我们需要宣纸,染料,调色盘,纸巾
三、制作方法
1.总结制作步骤
师:通过刚才观看魔术,谁能说一说变化手帕分为哪两步?
学生回答:折、染。
2.共同探讨制作方法:
(1)折怎么折?有哪些折法?
师:要比比谁最聪明了,这里有一块手帕,你知道怎样这才能染出这样的图案吗?
小组讨论,汇报,找生上台演示。
总结:我们把这种折法叫田字折法。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跟我一起来练习一下这种折法,是不是很简单呢?(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田字折法)这只是多种折法中的一种,要做出更多更丰富的图案,你还能想到其他折叠方法吗?这给你的同桌看一看,看谁的折法最多,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台展示,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有那么多种折法。
你有几种折法,愿意上台展示一下吗?
(2)染
学会了折,下一步要染了,那怎么染?又有哪些染法呢?
①浸染:把这号的纸尽在水里叫浸染。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提示:浸染的时间越短,染的颜色就越少:浸染的时间越长,染的颜色就越多。
②点染:(出示点染的手帕)
师:猜猜这个手帕上的点是怎么染上去的?
学生回答,并让该生上台演示。
总结:这种用笔上点的方法叫点染。
发现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他点的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点的太轻没染透。
解决问题:染不透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反面甚至打开进行补染(教师演示)
思考:点染只能染出点吗?我们还能用点燃的方法染成线或面。
提示:染制时要注意色彩搭配,以3—5种颜色为宜。
最后用纸巾洗去多余的水份,这样打开时不容易揭破。
这样通过折一折、染一染,一块漂亮的花手帕就做好了,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三、作品赏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吧。
图片展示花手帕作品。
四、作业要求
看到这么美丽的作品,你们是不是也想做一做呢,看作业要求:将生宣纸按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用水性颜料染色,尝试染制几块美丽的纸手帕。
五、自主创作
师:同学们,你们快动手试试吧。
播放轻松音乐,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示评价
大手帕: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块手帕,由学生的小手帕组成一块大手帕。
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教师点评:你们指导老师最喜欢哪块手帕吗?老师喜欢的是由你们这些小手帕组成的这块大手帕。
七、课后拓展
出示生活中的染缬图片:扎染还可以用来装扮服饰和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