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

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

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第三章重商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1.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思想是什么?基本经济思想:认为金银是货币财富,对外贸易才能产生财富,国内贸易不增加国家的货币财富,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1)社会财富观念——货币即金银才是财富的唯一形态,积累金银才是积累财富。

(2)财富源泉观点——财富的来源有二,一是金银矿的开采,二是“贱买贵卖”的贸易利润,而且主要是对外贸易的利润(3)对外贸易的原则——对外贸易中应遵循少买多卖的原则,才能获取货币财富。

(4)、强调国家干预——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的商工业和贸易利益。

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主张多卖少买,甚至不买(货币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主张多生产,不反对进口,出口手工业品,进口原材料,全部对外贸易要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差额论)2.晚期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的主要代表人物(1)英国,托马斯?孟代表作:166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又称《贸易论》)一书。

提倡国家干预、保护政策、贸易平衡论。

(2)法国,柯尔培尔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首先鼓励发展本国工业,其次,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最后,实行较为严格的保护关税政策。

3、柯尔培尔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4、重商主义是16、17世纪时期反映商业资本利益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其在英国的主要代表是托马斯·孟,在法国的主要代表是柯尔培尔。

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货币或能够实现为货币的物品才是财富,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渴望。

重商主义者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根本不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从而把财富归结为货币、将金银同货币混为一谈。

5.货币平衡论早期重商主义主张禁止货币外流,在贸易上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并要求国家通过法令和政策,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主张通过对货币运动的调节来达到积累的目的,也可以概括为“货币平衡论”6.贸易平衡论晚期重商主义则用资本家的眼光来看货币,他们不再反对货币的输出,当输出的货币能带来更多货币时,甚至支持输出货币。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中国经济史复习题

xx经济史复习题一.思考题1. 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

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

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2.简析中西方古代社会结构的异同及原因(作业)3.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 、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4.为何说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以个体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色,是一种劳动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约农业。

这种集约农业最显著的两大优势是单位面积产量与耕地复种指数都很高。

1. 我国在公元前2000 多年前,黄河流域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

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1)夏、商、西周、春秋精耕细作的萌芽期,以黄河流域“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

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复习要点导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史的时空架构?空间结构:是从共时性角度来考察世界经济史。

这种研究即可以对世界不同区域和民族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进行比较,又可以考察各地区不同经济形态的相互影响和演变。

从共时性角度来考察,可以区分出核心经济形态和边缘经济形态。

所以世界经济史才从地缘结构上考察,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中心和三个核心经济形态,即东方经济形态、西方经济形态和西亚经济形态。

其中,东方经济形态以中国为代表,西方经济形态以古希腊罗马和中古及至现代的西欧为代表,而西亚经济形态为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为代表。

日本、印度、拜占庭和俄罗斯等,都属于边缘经济形态。

第一讲关键术语古代奴隶制:普遍奴隶制:东方国家都存在过奴隶制,这些国家的奴隶制并不发达,没有出现发达的奴隶制形式,而广泛存在的是所谓“普遍奴隶制”。

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或债务奴隶,尽管有时奴隶的数量还是很大的,但无论奴隶的数量有多少,都不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不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作为主要生产者是在国家统治下,被组织在村社中的广大农民。

私有制:经历了分工、交换、私有观念、私有财物、私有土地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便形成了私有制。

私有制在原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阶级的产生,社会分为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宗法—国家制度:中国由家而国的途径进入阶级社会,产生独特的宗法—国家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宗法血缘关系对于社会的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宗法和政治高度结合造成家国一体的特有体制,家就是国,国也是家,国家的组成、政治结构与国家活动,都以家族血缘与政治的结合为基本形式。

鲁国初税亩:“初税亩”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鲁国初税亩的实施等于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初税亩则是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

也就是说,初税亩更接近于现代的税收思考题1.简述古罗马帝国城市与中等阶级衰落的原因。

①帝国的苛捐杂税十分严重,导致城市中等阶级的衰落②城市在进行公共建设、兴建剧院、浴场等方面依旧挥金如土,这就导致了许多城市处于破产状态③市政官员为了维持城市支出,不得不压榨商人和店主,这就进一步导致了中等阶级的衰落,并使城市陷于恶性循环之中2.从经济史视域论古希腊、古罗马留给欧洲近代化的资产。

经济史复习资料

经济史复习资料

经济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史农业领域内与简陋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或者说,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私有的统一。

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在自然条件下。

采用人力,蓄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生产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已然发挥重要作用。

工商食官:工商食官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

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什,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坊市门禁制度:坊市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

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便是坊市门禁制度。

匠籍制度:匠籍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为“匠户“。

其职业由于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

这样,统治者就可以十分方便的征调各类工匠。

匠户设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的束缚。

朝贡贸易制度:朝贡贸易是指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

封建时代,前来中国的外国使节称为:“贡市”。

外国使节来华的任务,就是前往京城朝见皇帝,递交和接受两国文件,并把一些珍贵的本国土特产贡献给皇帝。

中国皇帝也回赠礼物,并根据所进行的贡的物品价值回赠相当物品,这就是所谓的朝贡。

三征结构:三征结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政府财政收入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逐渐应用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牛耕推广使得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成为主要生产形式。

以此为背景,财政收入制度也发生重大变革,形成税、赋、役三征结构。

税即土地税,履亩而正;赋即人头税,计丁口而收;役即兵役,徭役按人而课。

票号:票号是山西商人资本中的货币经营资本形式。

中国经济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经济史期末复习资料

1、中国古代资源与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变化:逐步变冷,温暖期时段逐步变短,寒冷期逐步变长。

生态环境:天然植被缩减,栽培植物替代天然植物,最早黄河,魏晋长江,唐代扩展到珠江土地资源:土地资源集中在东北,受土地的限制,主要为单一的农业种植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历史上出现北煤南运人文环境:重农抑商,黜奢崇俭成为习俗和生活形态。

(食之者重,生之者寡;求田问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2、中国人口突然在清代以后快速增加的原因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外来农作物的推广疆域扩大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空间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口增长的物质基础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与清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为人口增长扫清了障碍3、小农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自给自足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以自给自足为目的包含:自耕农、佃农发展条件:具有较多的自由;小农经济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农具、土地、耕畜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手工业家庭相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者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弊端:生产经营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旧,难以技术革新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2、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3、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4、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标志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

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标志: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实施改革,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复习要点第二章:古典经济学的产生一、什么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p32亦可)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其起源于货币的极度短缺和拜金主义的狂热,重商主义者坚持财富的货币形式,认为金银量的多寡,乃是一国富强的标准。

(1)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标的。

其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2)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是金银矿的开采;二是发展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3)认为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

(4)国内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应大力支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的发展。

(5)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

(6)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

二、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累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作财富的主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加货币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相同点:1.都把金银货币看成是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态;并且都认为财富的源泉除开采金银矿以外便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

2.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活动。

主张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工商业。

3.以货币积累为目的。

不同点: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主张国家以行政手段禁止货币外流(金银输出),鼓励通过对外贸易的多卖原则吸收外国货币, 使本国货币增加并储藏于国内,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

因此,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世界经济史整理资料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世界经济史整理资料

一.名词解释1.梭伦(前630年~前560年)改革经济改革主要内容:解负令遗产自由,容许分割氏族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

评价及结果恩格斯高度评价梭伦改革,指出: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结果:一方面形成了新阶级即从事工商业的富人对旧的贵族权力的胜利竞争,而另一方面,也使旧的氏族制度的残余失去了它的最后地盘。

2.罗马法:是罗马社会奴隶制和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部世界性法律,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

3.井田制:是封建领主制度下的土地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

所有土地分为“公田”与“私田”。

公田是领主的自营地,依靠农奴的无偿劳动耕作;“私田”是农奴的份地,农奴通过为领主无偿耕种“公田”而取得耕种“私田”的权利。

4.鲁国初税亩: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弃劳役地租,行实物地租,实质上并未改变了土地制度5.日尔曼所有制(日尔曼氏族公社公有制):日尔曼制度起源于日尔曼氏族公社所有制,这个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一是领主表现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占有者;二是大量公地的存在,归公社,即后来的公国所有,从而也就归大公所有。

6. 抑商政策:措施:官工业制度+土贡制度+禁榷制度+规制交易原因1.保证农业基础。

2.抑制土地兼并。

3.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维护国家大一统。

如行会:见于隋唐,起源于肆。

行:主观上“入行”,客观上“投行”明清时期增加“海禁”7. 庄园经济:8.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国家在大规模海外探险中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对通往东方新航线的开辟9.工业革命:广义上所指的是由生产技术创新所引发,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及市场、贸易及其规模以及这些方面的扩散等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革。

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技术的诞生,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升,经济结构轻工业化。

经济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People色诺芬雅典富人家庭。

苏格拉底的学生。

拥护寡头政治,反对民主政治。

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第一部论述经济问题的著作,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①财富观。

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效用价值思想:使用+交换②对分工的看法。

肯定分工的必要性③对农业的重视。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鄙视手工业和商业④对价格变动的看法。

意识到商品供求的变化会引起其价格的变化,而价格变动会影响到资源配置⑤对货币的看法。

已触及流通手段、贮藏手段职能,并指出两者联系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殖民地。

柏拉图的学生。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35年,创立逍遥学派。

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

著作:《政治论》、《伦理学》①关于社会分工。

自然分工:用天生的人的差别来论证奴隶制度的合理与自然 ②“经济”和“货殖”的看法。

家务管理 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货殖” 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赞成小商业,反对大商业③对货币职能的看法。

物物交换→商品交换<为买而卖>→资本流通<为卖而买>在简单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在货币增殖过程中,货币执行货币资本职能。

④价值思想。

使用(本身固有的)十交换(非固有的)。

剩余→交换→互惠。

交换原则:等一性。

效用递减,价值受稀少性影响⑤对财产私有的辩护。

托马斯·孟美国晚期重商主义的典型代表。

《贸易论》①对外贸易是使国家富裕的工具②取消禁止货币出口禁令③政府取消关税④出超⑤“财货”概念补充:十二条纲领(扩大对外贸易)的一部分 生财之道1、充分利用荒地,扩大生产以抵制外国商品进口;2、纠正人们使用外国货的偏见,认真节约;3、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在国际市场获胜;4、重视本国航运业的发展,用自己的船只运输出口商品,增加收入;5、节约原料消耗;6、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发展渔业;7、大力发展转运贸易,使英国成为一切外国商品的货站;8、发展同偏僻地区贸易;9、输入货币,扩大贸易;10、进口原料并加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11、保护关税政策;12、增加人口,提高生产者技艺;威廉·配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政治解剖》、《政治算术》、《货币略论》①价值理论。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经济史:是指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去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因而它具有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和特点。

经济史属于动态经济学的范畴,其研究任务就是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

2.中国经济近现代化: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经济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在中国也就是工业化和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表现为:生产力从手工生产转向采用机器生产;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政治上由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转向民主共和。

近代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化。

3.工商食官:西周由官府经营的工商业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理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

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的主要来源是官府的手工业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业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

4.井田制: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块为一百亩,作为一个耕种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

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

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的贵族所分得的土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是不得随意转让买卖的,这里就是“田里不鬻”,因而称为“公田”。

西周晚期以后随着私田的出现,井田制逐步衰落。

5.授田制:西周末年到春秋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表现为奴隶主贵族的藉田经营的没落。

各国统制者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田制和税制改革。

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对国有土地的分配运动,授田的对象是个体农民和有功于国家的人,土地一经受与,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

时间即久,即成为个人私财。

6.均田制:是北魏时期颁布的土地政策,一直延续到唐朝中叶。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2.0(完整版)一、常识题1.古罗马提出了庄园经营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的是(加图)。

2.以下属于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是(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源泉)。

3.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完全竞争市场机制)。

4.“斯密教条”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

5.亚当•斯密研究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基础是(分工和交换学说)。

6.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是(马尔萨斯)。

7.马尔萨斯最有名的理论是(人口理论)。

8.李嘉图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

9.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分配理论)。

10.最早提出建立“纯粹经济学”主张的是(西尼尔)。

11.萨伊的销售论认为(供给为本身创造需求)。

12.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发生经济危机的是(西斯蒙地)。

13.数理经济学的鼻祖是(古诺)。

14.“和谐经济论”的提出者是(巴斯夏)。

15.魁奈依照社会上人们与“纯产品”生产的关系,把社会上的人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

16.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涉及的一般法则包括(生产法则、消费法则、分配法则)。

17.斯密关于资本的用法包括(农业家的用法、矿业家的用法、制造者的用法、批发商人的用法、零售商人的用法)。

18.威廉•配第的重要经济学著作有(《赋税论》、《政治算术》、《货币略论》、《爱尔兰的政治解剖》)。

19.斯密的赋税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经济原则、便利原则、确定原则)。

20.纯产品理论在魁奈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核心。

21.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理论。

22.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

23.加图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农业志》,认为农庄生产应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主。

24.瓦罗在《论农业》中将奴隶当成工具,瓦罗在农业生产上看到了雇佣劳动比奴隶劳动优越。

25.尼科尔•奥雷斯姆《论货币的最初发明》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本专门讨论某一经济问题的专著。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要点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要点

1、色诺芬的经济思想1、经济—“家庭管理”:奴隶主如何管理财产,对奴隶进行剥削使财富不断增加的经济学说2、财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区分了商品的两种功能:使用和交换3、劳动分工—效率提高4、重视农业—庄园经济的管理5、增加收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6、货币的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2、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代表作:《政治论》2、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利益3、生财之道:家务管理与货币增殖4、对零售业(获得使用价值)与大商业(货币的无限增值)的不同看法;区分了货币和资本,前者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后者是资本职能。

5、市场主体与市场客体的提出。

他用这种观点论证了“货殖”不合乎自然,比色诺芬更明确的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

3、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1、两个阶段:早期:15世纪-16世纪中,强调“少买”货币差额论或货币平衡论(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不重视商品生产,重视行政立法手段,以储藏货币形式积累财富。

晚期:16世纪下-17世纪中,强调“多卖”贸易差额论或贸易平衡论(真正的重商主义)重视商业,重视保护关税政策货币资本2、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思想3、代表资本原始积累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评价:最早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以资本主义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说—资产阶级最早的经济学说。

最早吐露资本主义生产秘密的经济学说—目的是追求利润(赚钱)。

最早对资本主义经济起促进作用的经济学说。

在财富源泉问题上的错误性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前提随着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取代流通占支配地位,产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必然超过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重商主义必然崩溃。

4、配第的价值理论1、配第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它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第一个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从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2、他研究商品的交换规律时,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3、分析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4、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5、未把价值与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格区分开来。

辽宁大学-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辽宁大学-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永佃制: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一些发达省份盛行的一种由农村下层自发形成的特殊租佃制度。

永佃制最早出现于宋代官田的经营中,主要是出于鼓励垦荒的目的,后来在私田的经营中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是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李静博士论文〕。

在土地占有关系上,永佃制表现为土地的所有权同耕作权的分离,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

永佃制放松了地主对佃农的人身隶属关系,佃农有了更大的人身自由,生产生活亦较有保障。

即将地权分为田底权、田面权,地主享有前者以收租;佃农享有后者〔耕作权〕,可以转让,地主不能干涉剥夺。

2、条约制度:自1842年《XX条约》签订起,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侵略特权,包括割地、赔款,而它们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就是以条约特权的享受为基本特征的。

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对外扩X的产物,也是中国被迫和资本主义世界建立新的关系的产物,。

作为中国蒙受屈辱的标记,它产生和形成于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

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被迫卷入国际市场,同时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

〞3、子口税:是指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时期,外商在交纳进出口商品的5%关税外,如果要把进口洋货自通商口岸运入中国内地市场,或将中国土货从内地运往口岸出口,只须再纳一次从价2.5%的子口半税,就可在中国广大内地通行无阻,不再交纳任何捐税。

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称子口半税,这种“子口税〞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内地征税主权的一种税制,阻碍了民族产业发展。

4、厘金:商品过境税。

厘金是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最初为商品过境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3.抽象演绎法4.系统分析法5.区域与比拟经济史研究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

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XX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

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

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

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XX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1 、自然环境的变化•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2 、生态环境的破坏〔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4.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开展的四个阶段〔p16〕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开展的第一个台阶。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完整版

《世界经济史》复习题(1-16章)1、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PPT1-6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

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

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

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

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并平行的两个分支学科。

经济史与经济学说史不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用经验和事实说话。

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一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面,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

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简述农业革命的特点。

PPT2-61)经济活动的特点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社会生活的特点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考试说明:1.共三个题型:名词解释(5分×4个)、简答题(10分×5个)、问答题(15分×2个)2.古代和现代部分不考,如果下面资料中有相关问题,大家自动忽略。

如果遇到答案明确的,大家可以自己归纳答案。

3.特别鸣谢:罗时晨、邓跃升、郭昱佐、刘春龙、杨川、李琴、张宇瑶同学的辛勤劳动。

4.要去打印的,根据自己情况排版。

按章节整理:第一章1.简要谈谈经济史的分期及其依据。

(注意时期的划分涉及古代和现代)一)1883年之前为政治周期:第一,划分的理由:(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

(2)以土地为基础、道德压制欲望的财富观,约束了个人理想的发展(即个性被禁锢),由此强化了国家-农民二重结构的稳定性。

(3)法制上,中国缺乏一个正式的制度。

(4)文化上,中国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偏好于稳定、封闭等特征,影响了竞争的社会属性的形成。

第二,时期的划分:一是西汉以前,整个社会的组织因素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西汉到宋以前,社会的发展仍带有军事偏好,尚未形成文官管理的体制;三是宋到1842年之间,社会的发展完全集中到文官管理的体制中;四是1842-1883年之间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在西方列强的干扰下,以前独立、自由发展的封闭状态被中断,自然经济的化解开始从沿海开放口岸向内地伸展。

二)1883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第一,划分的理由:1、中西方的时空距离已经完全改变,加快了中国卷入到世界市场之中。

2、中国传统价格决定权的丧失,开始围绕西方旋转。

3、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自然经济已经开始松解,依赖市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第二,阶段的划分1、1883-1914年为第一增长阶段;1914-1937年上半年为第二增长阶段;2、1937-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战时经济阶段;3、1949-1952年为过渡时期,以前公私共同生存阶段的结束,经济发展完全集中到公有制时期,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耧车是西汉时发明的播种工具;唐朝的犁耕 工具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翻车和唐朝筒车是灌溉工具。
5、春秋战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和 郑国渠,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新疆有地方特色的 坎儿井。
6、由于生产工具原始,西周的井田制采取大规 模简单协作方式。春秋战国以后——“男耕女 织”式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它有较 高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比较稳定;自给自足,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规模小, 同时承受风险的能力差;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1、夏、商、西周、春秋是青铜器时代,大约 发展了15个世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是司母戊鼎。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 南北朝灌钢法达世界最高水平,北宋普遍用 煤冶铁。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碳冶铁。
2、中国是丝绸之国,唐朝出现革丝工艺。 宋末元初,由于棉花种植的普及以及棉纺织技 术提高(黄道婆),棉纺织业发展,松江成为 全国棉纺织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 主要衣料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1、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起来 的;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2、中国是南稻北粟的格局。北方黄河流域农耕 经济的代表是:半坡遗址——以旱地作物粟麦 为标志。南方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代表是: 河姆渡遗址—以湿地作物水稻为标志。
3、原始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使用 石器工具。 春秋战国时,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是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标志着我国以精耕 细作为特点的农业技术开始形成。
2、17世纪荷兰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海 上马车夫”,但其以商业、贸易为主,工业不够发达, 军事力量不强大,最终无法与英国抗衡。
3、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它是新 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实力最为雄厚, 拥有强大的 海军,最终打败所有对手成为世界霸主。
3、中国也被称为“瓷器之国”。“china”在 英文中也是瓷器的意思。最早在东汉时期出现 了青瓷。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白瓷。唐朝制瓷业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 绸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宋代的景德镇成为 “瓷都”, 元代进入彩瓷时期, 明代有斗彩 和五彩瓷,清代以粉彩和珐琅彩有名。
4、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技术水平高。 明代中叶后,官营手工业丧失主导地位,实行雇 募制。 同时私营工商业显著发展,由家庭副业 和城镇小作坊形式发展为大规模手工作坊和孕育 了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
5、宋代城市打破唐朝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打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晓市以及专门的 鱼市等,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 能加强。 明清时期兴起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城镇。 这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6、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因为它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等特点,与强 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1、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市场,以赚取高额 利润。(根本) 《马可·波罗游记》使欧洲人狂热地 希望到东方寻求香料、黄金。基督教会热衷于向其 他地区传播基督教。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积极扩张,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这一切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四条航线的开拓者、方向、地点、支持者。
2、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商业经营的方式变化;开始了 欧洲殖民者对外扩张的历史,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 界。(“发现世界”)
第八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1、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利用暴力手段掠夺财富,但其仍为封建专制国家,缺 乏雄厚的工业基础,殖民掠夺的财富用于个人享受, 因而很快衰弱。
在农耕时代初期,对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 发展稳定、巩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作用; (如战国商鞅变法“重农”);但它也有阻 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在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严重, 成为我国社会长期缓慢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基本形态
1、商周井田制是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不得转让和买卖。由于生产力的进步(铁农具 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开始瓦解,战国时期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 它使租佃关系日趋普遍,明清时成为农村经济 的主要形式。此外,还产生了没有契约关系的 雇佣劳动关系,他们能和市场发生联系,促进 商品经济的发展。
3、西汉时期开辟的中国与西亚、欧洲的陆路为主的通 商之路,当时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品,故名“丝绸之 路”。汉唐时期它一直是主要的对外通商要道。
4、唐宋以来,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大量出口,陶瓷易碎,主要由海上运输。因此沟通 东西方的海上通商之路,称为“陶瓷之路”。也称 “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它一直是主要的对外 商道。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商业。商朝出现 职业商人。明清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 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劳动力 成为商品,出现大商帮。明朝中后期出现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原始社会以贝壳为币,秦代圆形方孔“半 两钱“,通行天下,奠定此后2000多年中国 铜钱的基本形制。北宋四川出现交子——世 界上最早的纸币,明代形成以白银为主、以 铜钱为辅的货币流通制度。
引进了玉米、蕃薯等高产作物,私营手工业占 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有雇佣关系(资本主义) 的手工工场。白银广泛使用,商业资本异常活 跃,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镇,国内生产总值在 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长率高。
2、清朝由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原因,也由于统治者 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失去了海外市场,阻碍了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 机。是造成近代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