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微
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探微

新课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探微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广泛开展,给了老师们很大的启示,老师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于是更多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应用在教学中。
本文所说的是高中生物这门学科,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中生物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促进有效教学效果的达成。
关键词:高中生物激发兴趣生动有趣教学方法一、利用多种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指的是想达到而没有达到的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冲动。
悬念对人的诱惑力是很大的,会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与急于求知的紧迫感和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给学生创设这种悬念,让学生迫切想要进行学习、了解未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创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很多老师都会在自己的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措施,指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引起注意,从而主动学习。
高中生物课堂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感充沛、趣味盎然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生物知识是如此的有趣,进而情绪激昂,对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老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实际情况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有想赶紧学习的冲动,使得教学取得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从教材的潜在内容上去寻找有效的教学情境。
(2)善于从自身的内在因素去寻找合适的教学情境。
(3)老师上课时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氛围是轻松与和谐的,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励求新以获兴趣。
老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鼓励学生求新,永远保持一种内心的求新诱惑力,使学生兴趣大增,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知识。
4.探索中寻求情趣。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机械地听讲、机械地记笔记的过程,教学的艺术性表现在老师要不断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习新知识,学会以自己的眼光看待知识,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较好的教学效果的达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引领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生物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模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课堂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开展实验、观察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参与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分工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彼此的认知发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生物课堂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
可以通过设置启发性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高中生物课堂模式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些模式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观念,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实践,多探究。
本文从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其中最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并且具体阐述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一)教学方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都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而定,不能一成不变,自始至终的使用一种同样的教学方式,这会让学生觉得不耐烦,甚至觉得乏味乃至厌烦。
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心理特征,只是主观的、一厢情愿的采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长期下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实现生物教学目标,最终会降低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和过程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在生物教学中部分存在着对教学目标认识不明确、不具体的现象,生物教师没有认识到课标要求的学科重点和难点,与课程要求的重点难点不相符,背离了课程的要求,与课程要求相距甚远,也背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接受特点等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切合学生的认识现状。
长期这样下去,课堂教学也就出现了缺陷。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在授课时,教学内容没有重点,随意性太强,完全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教学,而不注重新课程要求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的明确区分。
平铺直叙、没有重点的讲解会令学生很难把握课堂教学重点,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教材内容印象深刻,导致重点内容被忽略。
长此以往,老师把握不住重点,学生学不到重点,课堂教学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探微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探微为适应课堂改革的大形势,积极创建高中生物课改的成效,更好的创建具有生物特色的高效课堂。
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这完全遵循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的要求与教学规律,从而使新课程的新方式、新理念及其应该产生的效果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活”与“动”的统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开始,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一、用好教室这块阵地,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在我国现行的国情下,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左右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在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合理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教室这块主要的阵地。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我国学生知识掌握最充实,又是最累的学习阶段。
生物是高考必考的学科之一,又应该如何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呢?①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生命向哪些方面发展?我国在基因工程方面有那些主要的贡献?生男生女是由谁决定的?为什么美国的生物圈二号没有成功?人类能在月球上能生活么等等。
通过一些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探究问题的热情。
②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在新的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材主要从非生物界到生物界这个顺序揭示了这个根本观点。
无机元素组成有机元素,有机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细胞。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即与非生命世界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具有多种生命功能的的糖类和脂质。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每个学生都身处于生命的世界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实验、引人入胜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引发学生对生物技术的热情;利用实验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规律的探究欲望。
通过生物学科知识的有趣呈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改下的生物课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结构,从而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利用实验让学生探究遗传规律,从实践中理解遗传变异的原理。
通过参与实践,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新课改下的生物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调研报告、课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生物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或科学文章,拓展生物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独立探究,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跨学科整合新课改下的生物课程强调跨学科整合,教师需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相关学科进行整合。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生物与化学、生物与地理、生物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科学。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课程也随之调整。
新课改下,生物课堂的授课策略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也有所提升。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变化。
新课改与传统课改最大的区别在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
生物课堂作为新课改下的重点改革对象之一,其教学策略也得到了相应的更新和补充。
从传统的单纯讲授到新课改下的交互式授课,生物教育已经开始逐渐注重学科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
1.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新课改要求生物教育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和实践环境。
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科内容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和发现问题,注重学科的实际应用。
在生物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增强亲身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2.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果在新课改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生物教育借助了多媒体技术对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
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约学习时间和节约教学资源,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鼓励互动式授课,增进师生互动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单向讲授的方式,在屏幕上呈现出一张张图片和文字,让学生进行各种问题的解答。
但新课改意味着着重师生互动,鼓励提问、总结和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由发言。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有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拓展自己的思维。
1.提高学科质量新课改要求生物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科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实验操作和科技创新,培养学生拥有开源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科技创造能力,提高学科的实用性和质量。
2.重视学生主体意识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围绕“启发性教学”的理念展开。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探究:一、激发学生兴趣1.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2. 实践体验:组织实验、观察、探索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直观感受生物现象和实验结果。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1. 激发好奇心: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2. 提供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提供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
3. 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项目学习:通过选题研究、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方面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开展讨论、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1. 問題解決教學:設計複雜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創造力訓練:通過啟發式教學、討論、詞匯拓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 启发性提问: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考方式。
五、评价的改革1. 焦点评价:评价侧重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多元评价:包括描述性评价、探究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
3. 反馈与引导: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提供进一步指导。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供探究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改革就是新课程教改。
新课程教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探究式学习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即将学习者置于研究的环境中,通过自主思考、实践操作和合作探究来深入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其积极探索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掌握实验技能。
例如,在植物的组织结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切片、染色和观察,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真实的植物组织结构,从而加深对植物生理和生态的理解。
二、多元化教学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广泛,包括了生命起源、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多样化。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科普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通过多元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学科素养。
三、合作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涵盖面广,知识复杂,学生单独学习难以完全掌握和理解知识点。
因此,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探究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运用小组讨论、集体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们交流、分享知识点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理解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四、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可借助虚拟实验、数据分析软件、多媒体展示等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生物课程教学。
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创新评价新课改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认为评价既是学习的结果,更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需要采取创新评价方法,既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微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微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积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大大提升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准,尤其体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资源的整合之中。
在对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积极对新课改的环境进行深度剖析,并了解具体的教学要求,可以帮助教师灵活地调整策略,这对于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此,教师还要充分了解新课改环境之下的各项变化,进而在巩固教学改革成果的同时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引言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科学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课堂学习,强化整体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得到更大的收获,实现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推进现代教育发展。
为了进一步明确高中生物教学如何科学构建高效课堂,特此进行本次教学研究。
1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首先,高中生物课时较短,而新课程规定的生物教学内容繁多,教师难免感到力不从心,以致忽略了对高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采用的教学理念也较为单一、传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由于教育理念存在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念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
要提升教学效率,发散学生思维,教师就需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
然而,当下生物教师普遍忽略了这一点,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生物知识的教授,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缺乏有效的问题设计,以致学生的互动性、参与性较弱。
最后,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足。
一直以来,实验都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难点,然而高中生物实验的探究仍停留于课本,学生更多的是“听实验、看实验”,没有经历“做实验”的过程,获取的实验知识也停留于课本,导致其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无法提高。
2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微2.1合作学习,改进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平等的教学课堂。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调整与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中。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一变化。
通过引入探究式学习、实践性教学策略以及跨学科整合教学等新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学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改革,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1.2 研究意义高中生物课程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课改的实施则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非常重要。
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了解和探讨新课改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影响,能够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提倡探究式学习、实践性教学策略、跨学科整合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中得到了强调,研究这些策略的实施效果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结束】2. 正文2.1 新课改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影响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摘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涉及到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的调整与创新。
通过基于实践教学的探索,探讨问题解决模式和引入跨学科知识与技术支持等方式,可以为高中生物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结论指出新课改为高中生物课堂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教学策略的优化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同时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实践教学、问题解决、跨学科知识、技术支持、学习效果、综合能力、可能性、优化、探究、调整、创新。
1. 引言1.1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学策略的调整与创新。
通过基于实践教学的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探讨问题解决模式的引入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引入跨学科知识与技术支持,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改为高中生物课堂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教学策略的优化将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正文2.1 新课改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新课改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之一,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使得高中生物教学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新课改提倡跨学科融合,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这促使高中生物教学不再孤立于生物学科本身,而是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而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探讨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新课改下,生物教学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或者实例,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强调实验探究,培养科学素养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生物学知识的来源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三、跨学科结合,拓展生物学知识四、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化应用性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五、提倡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新课改下的生物学教学应该提倡多元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题目、探究性任务等方式进行评价,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教育不断推陈出新,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国自2001年开始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而生物作为中学必修课程之一,在新课改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
如何有效地利用新课改的理念和措施,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意义高中生物课程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重大。
研究新课改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通过研究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和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深入探讨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
通过引入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及引入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方法等,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构建富有活力和创新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找出适合当前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的最佳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从课程
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改进。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在课程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传统的生物课程
设计往往重复、死记硬背和细节繁多,学生缺乏对生物知识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而新
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突出问题解决
的能力培养。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立让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科学
研究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
能力,将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探索。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都有了一些改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
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还
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和课程设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该采用哪些策略?这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培养” 转变。
对于生物教育来说,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方式、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要求。
1. 建立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和探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玉米花粉,发现异形核,并利用自己的知识想象异形核的意义和功能,推断异形核带有什么遗传信息等,进而让学生理解遗传基因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教育中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方法、实验设备的使用、数据处理等。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基因克隆的原理和方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分析结论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讲述生物进化过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辨析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群体遗传变异的程度、速度对生物进化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一复杂过程。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新课程改革提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多媒体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生物教育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引言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任务型教学模式成为主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任务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主流。
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
学科整合的需求更加明显新课改提倡跨学科、综合化的教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学科整合。
比如,在生物学和化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将生物知识与化学反应、生物群落与地形地貌等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断升级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比如,借助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生命现象,借助在线课件和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教与学的割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大,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这种教与学的割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不足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少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这也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教育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加强虽然教育技术的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其普及程度还有待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技术意识还有待提高。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解决方案倡导探究式教学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割裂的问题,建议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微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微章节一:绪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近些年来,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也逐渐深入人心。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课堂观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探讨了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章节二:问题解析高中生物教学是教科书知识的传授和应用的学习,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听课并记笔记,试图通过反复操作实现记忆。
这种方式过于机械,让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课程。
同时,教师总是将重心放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充分关注其与实际应用及真实世界的关联。
这导致学生陷入被动获得信息的状态,同时,没有真正理解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章节三:改革思路改革生物教学的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更具体的措施包括: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生物教学中也不能例外。
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对生物世界产生兴趣并思考。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需的学习方式,如通过PPT、互联网、阅读文献等方式获取信息。
2.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实践,学生既可以消化理论知识,又可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与教师一道研究生物、考察生物、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等等的活动,能引导学生深入生物世界。
3.强调生物教学的综合性新课程改革强调跨学科教学,生物不是孤立的学科,课程应该把多个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生物教学中。
这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阅读食物链的知识时,学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等角度分析此概念。
章节四:实践探索通过调查、观察和实践,我们发现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更好地促进生态环保、健康饮食,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论学习。
以下是探索实践的具体措施:1.关注实践教学在课堂外,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实验室等方式,近距离接触生态环境和生物,从而增加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2.注重生态素养教育课堂上,可以通过关注环境问题、承认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保护措施、了解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培养生态思维和环保意识。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探讨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圆圆缘愿园园) 费云春●摘 要:当前社会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推行,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按照高中生物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分析当前生物教学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分析,并根据问题找出有效的改革方案.本文就以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问题为研究课题系统的进行阐述和探析.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06-0095-01 新课标改革下对于高中的生物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结合当下的学生学习情况,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当下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一、传统教学课堂下的教学问题分析1.传统生物课堂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改革之前,传统的生物教学教师都是以自己为主体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且这种生物教学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的生物知识不仅没有得到积累,还出现排斥生物课程的现象,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困难.2.传统生物教学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新课标推行之前所有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生物教学只有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认真听取教师对课本知识的教讲解,但是在这绝大部分的学生中只用少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教师所说的知识结构,而最后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在课堂之上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完全消化,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导致生物教学的失衡现象. 3.生物课堂中学生的“自学意识”薄弱,创新思维不足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习惯扮演观众的角色,而忽略了对课堂生物知识的吸收,使得整节课下来听得“模模糊糊”,但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选择大胆提问,也不翻阅生物课本进行查阅,就出现了问题搁置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不会的问题越积越多,在课堂之上消化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不仅造成学生听课困难,还影响学生最终的生物知识考核.二、新课标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1.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下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就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改革,首先教师要将学生放在生物教学的主体位置,自己则是扮演辅助性教学的角色,在生物课堂上多尝试互动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让学生有被动的学习变成对知识主动的吸取,这样不仅加快了教师讲课课的节奏,而且还能让教师留有一定的时间,针对学生课堂上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2.采用串联、设问的方式教学高中的生物教学是一门串联性较强、知识相关性较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串联的方式进行提问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例如,在讲述细胞核的成分、功能、结构的同时将整个细胞的组成成分和功能进行依次串联.例如细胞中的双层膜结构有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单层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无膜结构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这样不仅避免学生遗忘,还能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大大的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除此之外,因为高中生物具有探究性较强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重知识的整合性教学外还应该巧妙的应用课堂知识进行设问,如在讲述细胞学知识的同时,对细胞中各种成分组成及功能作用进行提问.例如,核糖体为什么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的无膜结构有哪些、细胞中的RNA的种类是哪几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已经学过知识的复习,还能够在提问的同时补充新的知识给学生,从而逐渐的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此外,教师采用这种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还能增强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3.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标之下的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这几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自己的教学方法、理念、模式进行转变,才能称之为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改革.关于生物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听课习惯以及知识的接受能力选择讲授法、实验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还应该注意针对生物教学的不同模块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或结合,例如一些实验性比较强的生物教学模块则需要采用实验教学法和问题法的方式相结合,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则需要采用问题教学法和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结合,但要注意课堂气氛的把握.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很多高校也正在积极的实习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和理念.但对于高中的生物教学来讲,新课标下的改革问题主要暴露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因此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生物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到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参考文献[1]刘玉娥.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激活点浅谈[J].速读(下旬),2014,(4):246-246.[2]罗辉.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9):42.[3]杞艳明.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6):253.—59—All Rights Reserved.。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课改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性和引导性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活动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记忆,注重考试成绩。
而新课改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讨论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讲授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
而新课改中,老师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开展实地考察,参与科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 小 纸条 ,把 自己的一些 反 思和 想法 写上 去 ,然 后交 给 我 , 这样 不 但可 以让 学生 与老 师之 间沟 通方 便 ,更 调动 学生 思 考的
一
积极 性 。 二 、改 变传 统 的教 学观念 。创设 实例式教 学情 景 传 统的 教学 ,老师 教学 生多 少知识 ,几 乎就 要求学 生 掌握 多少 。学生 所学 的 知识 是死知 识 ,学生 掌握 的技 能是没 有 创新 的技 能 。教 师在 授课 过 程 中 ,要改 变 “ 满堂 灌 ” 、 “ 一 言 堂”
的授课 方式 ,教 师 的教 学地位 不再 是教 学 的主 角。在 学 习过程 中 ,学 生才 是学 习 的主 角 ,学 生才 是教 学 的主体 。传 统教 学方 式 把 教师作 为教 学 过程 中 的主角 ,忽视 学生 的地 位 。生物 学科 是一 个 实 验 科学 ,这 就 要 求在 学科 教 学 中 ,创 设 各 种 问 题情 景 ,引导学 生 自主 、探 究 、合 作 式 的教学方 式 进行 学习 。在教 学过 程 中 ,教师 要 有选 择地 对学 生进 行 目的教 学 。不 要 忽视学 生创 造性 地学 习 ,不要 限制 学生 思维 的发展 ,不 要 忽视 学生在 学习 过程 中 闪光 的地方 。高 中生 物 的教学 中有 很多 设计 实验 的 题 目 ,教 师要让 学 生大 胆去 设计 ,开 拓 自己 的思想 。教 师可 以 组织 学生 对 每 位 学 生 的设 计 思 路进 行分 析 比较 ,找 出 不 足之
学 习生 物的 积极性 , 培 养他 们的多 元化 能力, 已经成为 生物 教学工 作者 的一大 挑 战。为此 ,本文 就新课 改 下如何 实施 高 中生物 课堂教 学 浅谈 心得 - 关键词 :传统 模式 创新 方法
转 变传统 教学 模式 。调动学 生积极 性 在一 部 分 学 校 中 ,忽 视 了 生物 学科 的 地 位 ,认 为 可 有可 无 。老师 没有 积极 地去 转变 教 学思想 ,从 而更 加恶 化 了学生学
一
、
于他们 的个 人独 立思 考 的能 力都是 一个 良好 的 锻炼过 程 ,创 新 能 力也 因此得到 了提 升。 四、针对 不 同年龄层 次学 生 ,运 用不 同教学 方法 高 中 学生是 刚从 初 中毕 业 ,他们 的知 识储 备水平 有 限 ,我 们 在教 学 中不 能一蹴 而 就 ,而是要 循 序渐 进。针 对不 同的年 龄 段 ,运 用 不同 的教学 方 法 。对于 高一 的学 生 ,我们应 该 以培 养 他 们 学习 生物课 程 的兴 趣为 主要 教学 目标 ,在课 上用 简 单的 图 例和 动画 告诉 他们学 习生物 的重要 性 。比 如 ,我会结 合 当前 的 社会 热点 ,让 学 生认 识 到生 物与 社会 、生 活 、经济有 着 重要 的 联 系 ,因此提 升 了他们 学习 生物 的兴 趣。 而到 了高二 高三 ,我 们就 要 以拓展 学 生知识 为 主要 目标 ,可以 在讲 解完课 本 内容 之 后 ,额外 增加 一 些课 外知 识 。比如 ,讲述 D N A 的结构 、蛋 白质 的分 子结 构时 可 以与化 学 的物 质结 构相结 合 ,讲述有 丝和减 数 分裂 过程 中染 色 体向 两极移 动 时需 与物理 的力 学 方面 的知识 相
新课改下 的高中生物课堂教 学探微
云 南省 保 山市腾 冲 县第 四中学 彭正 留
摘 要 :作 为 高 中教 学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的 生物 学 科, 是 一 门实 验 性学 科, 在 如 今却 处 于 尴尬 的 地位 。部分 学 校认 为生 物 是 “ 副 科 ”, 对于 教学的 重视 程度 不够 , 导致 学 生对 于生物 学科 的兴趣 不 高, 教 学质 量 随之 下 降。如何 使 高中生 物改 变 目前 的困 境, 调 动学 生
处 ,进行 改 正 ,教 师在 整个 的学 习过 程 中 ,是 一个 指导 者 ,是
“ 照本宣 科 ” ,很多 学 习对 学 习生 物学提 不 起兴 趣 ,因此也 就 对 这 门学 科 比较 淡漠 。如何 行 之有 效地使 学生 “ 有兴 致 ,多关 注 ,乐 意 学” ,作为 生物 教 师 ,这 确实要 引起 重 视 。事实 上 , 生 物学 知识 与 日常生 活密 切相 关 ,选择与 实 际相 联系 的话题 , 创 设 与生 活相关 的情 境让 学 生学会 去思 考 ,学会 去提 问,开 展 师 生之 间 的互 动是一 个 可行 的方法 。因为有 实 际生活 的体 验 , 学 生 的参 与性很 高 ,普遍 都 能融人 情境 。例 如 在讲授 “ 细胞 的 癌 变 ”这 一 内容时 ,可 并不 急于介 绍课 本 书面 知识 ,而是 创 设 这 样 的情 境 :在你 的周 围 ,在你认 识 的人 当 中有癌症 患者吗 ?
结合 。或 者利 用 课堂 最后几 分 钟 ,给他们 看类 似 《 探 索时代 》 等科 学性 的短 片 ,可 以更 、创设 生活情 境 ,引导学生 提 问 现在 的高 中学 生 大都习惯 于 接受式 学 习 ,而 老师 则习 惯 于
习生 物 的心理 。 因此 ,需要 正视 生物 的地 位 ,我在 这几 年工作 实践 中提出 了 “ 让 学生 爱生 物 ,提高 生物 教学 质量 ”为 主题 的
课题 研究 ,以转变 教学 方式 为 最终 目的 ,把培 养学 生学 习生 物
学 科 的 自主 学 习 能 力 ,提 高 生 物教 学质 量 作 为 教 育 的核 心 目 标 。在课 堂 中转化 师生 关 系 ,让老 师与学 生处 在 同一个 平 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