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戴国强(四)汪洋(动画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8年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后移至北京。
发展的三个阶段:
194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行使中央和商业银行的职能 1979~84年,恢复成立、农行、建行、人保、中行、工行等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央行制度形成。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集美轻校 汪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表现: 1.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 2. 代理国库(财政收支):通过在央行开立的各种账户进行。 3. 发行债权和融资:发债主要是弥补赤字。融通有2种: 直接向政府放款:(我国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 购买政府债券:我国央行不得直接认购,但可以间接在 二级市场上购买,即”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工具之一) 4. 经营管理国际储备:储备总量、结构调控;资产保值、增值。 5. 代表政府参加、处理国际金融事务。 6. 对金融业实行监管,为政府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集美轻校 汪
货 币 银 行 学
第四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集美轻校 汪
第三篇 商业银行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第14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15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职能 1. 存款准备金(前提和保证):首先,增加央行资金实力。 其次改变准备金率可调节贷款,控制货币供应量。 2. “最后贷款人”责任(1873年由白哲特提出)。 A.目的:避免银行倒闭引起经济危机短期资金头寸拆借 调节货币供应量(改变准备金率)。 B. 融资方法: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方式、信用放款方式。 3.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 通过各银行在央行的账户之间划拨资金成为最简便的清算方法 央行据此:掌握商业银行的头寸状况。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二、央行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 1.地位:核心和监管者的地位。 2.责任: 监督责任:加强参与者的资格审查,完善支付系统操作规则 运作责任:清算的执行正确、稳定。 政策责任:清算的效率、政策制定和引导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三、央行行间支付清算系统: 1.分类: 差额清算:通过系统将金融机构的净结算头寸(收入-支出)进 行划转。 全额清算: 定时清算:营业日某时刻集中清算 实时清算:营业日期间 2.清算运行原理: V型 Y型 L 型 T 型
集美轻校 汪
每笔转账业务 一一对应结算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五)中国中央银行历史: 1905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1908年更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改组为中国银行。 1907年交通银行成立 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上海设立中央银行。
1932年共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4.金融业的稳定问题:银行间的过度竞争,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
5.政府融资问题:政府支付需要固定的银行,方便其融资。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产生: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政府赋予其货币发行权。 中央银行产生主要是通过法律赋予某普通银行货币发行权; 对其他银行提供清算服务;为政府提供筹资、存贷款便利服务等。 (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920~42,40多国家中央银行成立 1944~73,1.欧美国家中央银行国有化政策 2.亚非国家普遍设立 1998.7.1 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由银行时代的缺陷: 1.信用货币发行问题: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接受程度和 流通范围不同,没有统一的兑换标准,只限于地区使用。 2.票据清算问题:银行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成本高、效率低。 3.银行支付保证能力:各银行规模小资金有限。为了多营利, 常常保留较少备付金,易出现支付危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范围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பைடு நூலகம்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
1.严格监管:准备金制度、利率控制 2.提供清算,流动性支持等服务
商业银行
(一)银行的产生: 钱庄 新资本银行 银行 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 促进了货币、信用和经济的融通,商品交 易成本大幅下降,效率提高。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责: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央行制度形成 2003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一、清算服务的主要内容: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票据清算成为银行间清算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为:大额商品交易中票据是主要的支付工具之一) 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双方无开户行的异地结算,通过中央银行的 “大额支付系统”来进行资金跨行划拨清算。(如:人行的电 子联行系统) 3.为私营清算机构参与者之间提供差额服务: 4.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 因风险较大,需央行提供单独系统进行清算。 5.跨国支付系统:银行采用国际上使用范围较广的支付系统来完成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责任 1.保持货币流通顺畅。 2.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币值。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业务对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含 义
2.业务往来:包含银行所固有的“存、贷、汇”等业务特征
3.管理角色:对商业银行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对其监管。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展的三个阶段:
194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行使中央和商业银行的职能 1979~84年,恢复成立、农行、建行、人保、中行、工行等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央行制度形成。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集美轻校 汪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表现: 1.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 2. 代理国库(财政收支):通过在央行开立的各种账户进行。 3. 发行债权和融资:发债主要是弥补赤字。融通有2种: 直接向政府放款:(我国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 购买政府债券:我国央行不得直接认购,但可以间接在 二级市场上购买,即”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工具之一) 4. 经营管理国际储备:储备总量、结构调控;资产保值、增值。 5. 代表政府参加、处理国际金融事务。 6. 对金融业实行监管,为政府提供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集美轻校 汪
货 币 银 行 学
第四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集美轻校 汪
第三篇 商业银行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第14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15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职能 1. 存款准备金(前提和保证):首先,增加央行资金实力。 其次改变准备金率可调节贷款,控制货币供应量。 2. “最后贷款人”责任(1873年由白哲特提出)。 A.目的:避免银行倒闭引起经济危机短期资金头寸拆借 调节货币供应量(改变准备金率)。 B. 融资方法: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方式、信用放款方式。 3. 组织、参与和管理全国清算: 通过各银行在央行的账户之间划拨资金成为最简便的清算方法 央行据此:掌握商业银行的头寸状况。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二、央行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 1.地位:核心和监管者的地位。 2.责任: 监督责任:加强参与者的资格审查,完善支付系统操作规则 运作责任:清算的执行正确、稳定。 政策责任:清算的效率、政策制定和引导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三、央行行间支付清算系统: 1.分类: 差额清算:通过系统将金融机构的净结算头寸(收入-支出)进 行划转。 全额清算: 定时清算:营业日某时刻集中清算 实时清算:营业日期间 2.清算运行原理: V型 Y型 L 型 T 型
集美轻校 汪
每笔转账业务 一一对应结算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五)中国中央银行历史: 1905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1908年更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改组为中国银行。 1907年交通银行成立 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上海设立中央银行。
1932年共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4.金融业的稳定问题:银行间的过度竞争,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
5.政府融资问题:政府支付需要固定的银行,方便其融资。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产生: 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政府赋予其货币发行权。 中央银行产生主要是通过法律赋予某普通银行货币发行权; 对其他银行提供清算服务;为政府提供筹资、存贷款便利服务等。 (四)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1920~42,40多国家中央银行成立 1944~73,1.欧美国家中央银行国有化政策 2.亚非国家普遍设立 1998.7.1 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由银行时代的缺陷: 1.信用货币发行问题: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接受程度和 流通范围不同,没有统一的兑换标准,只限于地区使用。 2.票据清算问题:银行间债权债务的清算成本高、效率低。 3.银行支付保证能力:各银行规模小资金有限。为了多营利, 常常保留较少备付金,易出现支付危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范围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模式的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பைடு நூலகம்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
1.严格监管:准备金制度、利率控制 2.提供清算,流动性支持等服务
商业银行
(一)银行的产生: 钱庄 新资本银行 银行 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 促进了货币、信用和经济的融通,商品交 易成本大幅下降,效率提高。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责: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标志央行制度形成 2003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一、清算服务的主要内容: 1.组织票据交换清算:票据清算成为银行间清算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为:大额商品交易中票据是主要的支付工具之一) 2.办理异地跨行清算:双方无开户行的异地结算,通过中央银行的 “大额支付系统”来进行资金跨行划拨清算。(如:人行的电 子联行系统) 3.为私营清算机构参与者之间提供差额服务: 4.提供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清算服务。 因风险较大,需央行提供单独系统进行清算。 5.跨国支付系统:银行采用国际上使用范围较广的支付系统来完成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责任 1.保持货币流通顺畅。 2.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币值。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1.业务对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含 义
2.业务往来:包含银行所固有的“存、贷、汇”等业务特征
3.管理角色:对商业银行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对其监管。
集美轻校 汪
第13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