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师生》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全集(Word版)1师生( 教案)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教法:启发、引导、朗读法学法:自主探究、写一写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一、设境引入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配音乐,范读)板书课文标题。
二、展示目标。
三、自主学习,初读感知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五、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分段读课文。
七、课堂检测:1.抄写词语。
恭敬兄弟打扮培育仍然身临其境茂盛拐杖引人入胜娓娓动听戛然而止2.组词。
尾(结尾)炊(炊烟)恍(恍惚)娓(娓娓动听)吹(吹风)晃(摇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在语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对教师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教法:谈话、引导学法:朗读、交流、感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二、展示目标。
三、合作学习,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师生》教案

1、师生师恩难忘预习提示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2.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解题激趣,引入新课1.板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问:“师恩”是指什么?(指名说)(师恩是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
)师:师恩中蕴含着很深的意味,同学们只有仔细地读课文,才能体会到。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的书本,及时表扬在书上做记号的同学,并就做规范记号提出自己的意见。
)出示金钥匙:阅读时,在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或直线”。
2.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边在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不懂的词句以及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划出的词句,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3.师:会读书的孩子每次读书都有自己的收获,现在,老师想请你再把课文快速读一遍,看有什么收获?学生读书,交流读书感悟。
4.小组相互交流,解决自己在读书中不懂的地方,教师提示学生在已获解答的问题旁注记号或写简短的答案。
4.指名班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三)整体感知,积累词句师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讲了作者上小学时候的事情,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他的老师。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文中的田老师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到现在也没有忘记这位小学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文章,把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做好批注笔记。
课堂检测:一.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师生1师恩难忘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师生1师恩难忘备课教案北师大版【教材分析】《师恩难忘》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园丁之歌”这个主题单元的首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到九自然段写“我”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第二部分是第十到十一自然段,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根据一首小诗编了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
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并终生难忘。
学习全文受到的情感熏陶以及获得思想启迪。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能“悟”出一些语文的规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另外他们已初步学会记摘录笔记,能独立识字、学词学句,但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来授课。
本设计从理解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紧扣“师恩”这一中心,读、思、议、悟,正确理解,细心品味,感情朗读。
在此基础上,学生随堂完成摘录笔记,意图通过本文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并大胆实践。
【教学目标】1、认会写会13个生字,学习“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师恩”一词中体会到田老师对“我”的巨大影响以及“我”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在自读课文时画出自己的问题,初步学习做批注笔记。
【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能互动交流,乐于表达,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师生”单元教学设计

继续做摘录笔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板书设计:孔子和学生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日常规作业。
2.熟读课文。
全班交流。
齐读课题,质疑。
学生按照老师交给的学习方法,四人小组学习活动。
自由读,解决不认识的字
同桌相互读并正音。
开火车游戏,扩词。
主要内容: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我终生怀念田老师。
第一段:(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3、指名读,集体评议。
4、教师示范读,学生听后再齐读。
5、说说句子的大概意思。
6、读背句子。
(四)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1.生质疑:爸爸的老师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
4.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
5.全班汇报交流。
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
(三)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
1.生尝试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向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2.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
(三)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
2.制定活动计划。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4.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5.集中交流:(1)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师生》教案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评价《师生》中 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模仿《师生》中的写作 技巧进行创作。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培养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 美意识,能够欣赏《师生》中 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设计作业
多样性
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 题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 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提升。
开放性
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 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在《师生》的授课过程中,我采用了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程内容?
学生参与度
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较高,这是否说明我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内容是否充实
我在《师生》的授课中,涵盖了师生关系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等方面,这些 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重点与难点
我在授课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重点讲解,对师生关系的未来 发展进行了难点解析,这些内容是否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
在《师生》的授课过程中,我对时间 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得各个环节能 够有序进行,这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
课堂氛围
我努力营造了一个积极、互动的课堂 氛围,这样的氛围是否有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THANK YOU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师生》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师生》这篇课文选自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关爱与信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体会课文中师生情的美好。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尊敬老师、关爱同学,从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此外,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此外,我还会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又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业包括:
1.抄写本节课学到的生字、成语,并掌握其正确书写方法。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在朗读过程中,我会适时讲解生词、成语和优美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课文中,老师是如何关心学生的?”“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每个教学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自我提升。同时,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师生》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师生》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内涵,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同学的良好品质。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视频3.学生作文素材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师生关系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2.理解“师生”关系(1)教师简要介绍“师生”关系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3.感受师生情感交流(1)教师分享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4.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作文题目:“我眼中的师生关系”。
(2)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
5.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6.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师生关系的作文。
(2)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学习、交流。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写作成果:评价学生的作文质量,看是否能准确表达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相处过程中的态度,是否尊重老师、关爱同学。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师生关系,有温馨的、有严肃的,有欢乐的,也有感动的。
2.学生思考: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师生关系?你们与老师之间有哪些感人的故事?”3.学生发言: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二、理解“师生”关系1.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师生”关系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学生分享:学生们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进一步理解师生关系的内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师生》教案、教学设计

a.根据文章内容,用词语形容师生关系。
b.仿写一个关于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c.画出文章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3.学生互评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
(五)总结归纳,500字
3.精讲多练,提高能力: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感悟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会尊敬和关心他人。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根据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我的老师”的作文,要求字数在300字左右,内容真实、具体、生动,表达出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家长协助孩子搜集有关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通过阅读、讨论,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师生情的实例,拓宽视野,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尊敬老师的品质。
3.价值观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学师生关系的理解尚处于感性阶段,对文章的情感内涵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深入理解和表达尚需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师生之间的友谊和关爱。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提醒学生注意课后的巩固和拓展。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师生 孔子和学生》公开课教案_9

走近孔子教学目标:1、在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中,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树立民族自信心。
2、通过诵读《论语》,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近孔子师:孩子们,在第一主题单元《师生》中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千百年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尊奉敬仰他,(出示图片)他就是“万世先师”——孔丘(孔子)理解“子”字。
师:在字典中,“子”的解释有很多,老师选择了三种,你认为,孔子的“子”选择哪一种?师:这里的“子”读第三声,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他们的名字。
生:孔子师:还有哪些人,也被后人尊敬地称为......“子”?生:我还知道韩非子、墨子、庄子生:我知道的有荀子、文中子、孟子一、基本情况师:在《孔子和学生》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孔子的基本情况。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生读。
师:孔子除了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之一,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出示PPT)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师:什么是因材施教?他是怎么因材施教的?生:针对学习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师: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儿看出有教无类的?(点播品德高尚)师:是的,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显贵还是低贱,只要你愿意学习,他都会诚心地收入门下,无私地......他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所以被大家尊称为“孔子”。
他的教育思想记录在《论语》中。
出示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习态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师生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周第一单元师生教案语文教案四年级第1周教案(831—94)一.周学习内容:周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师生》为主题,编排了《师恩难忘》《孔子和学生》两篇主体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学习重难点:1生字:一类字19个,二类字3个。
2积存:▲品读文,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宝贵。
▲知道教师对自己教育时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教师的付出。
▲阅读“语文天地”中的名句格言。
▲通过“各抒己见”“开卷有利”“初现身手”等环节的学习,再次体会师生间真挚情感。
作文:题目:《教师,我想对您说》。
训练目的: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请把你想对教师说的话写在日记里或贺卡上。
写作要求:▲内容形式不限▲试着加入心理描述。
三.周学科融合:,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宝贵,知道教师对自己教育时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教师的付出。
四.周学情分析:在本周的学习中,教育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师恩难忘授时刻:周﹍﹍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文记叙了田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小孩学习古典诗词,培育小孩成长的旧事,表现出他巧妙的教学方式,歌颂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教师的崇拜之情。
学法教师导法激趣导入启发式教学学生学法以小组合作,自学为主学习目标1明白得目标▲有情感地朗诵文、体会师生间情感的宝贵。
▲划出文中的重点字词。
▲知道教师对自己教育时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回报教师的付出。
2积存目标:▲经历文中的名句。
▲积存词语:娓娓悦耳身临其境戛但是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3生字目标:兄描娓姥叨恍窍畔杖恭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这篇文讲了一什么事?▲文通过什么描述,表现田教师口才,文笔都专门好?▲表现了我如何的情感?我又是怎么做的?2细读感悟点:▲文共几个自然段?可划分几个部份?▲从哪里能够看出田教师在教学上颇费心思?▲田教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阻碍?▲通过学习文,你明白了什么?如何感恩教师?3能力训练点:▲熟读文▲生字:兄描娓姥叨恍窍畔杖恭▲说出明白得私塾桃李娓娓悦耳身临其境戛但是止引人入胜等词的意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师生 孔子和学生》公开课教案_1

第三自然段:体会到孔子在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也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告诫大家都需要不断学习。
从“颜回很讲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可是旁人不容仪接近他。”体现了孔子能够指出学生的不足。
从“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还要不断学习啊!”体现孔子告戒大家人人需要不断学习。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当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时候,要注意提示。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孔子教育思想的两个词语。
(2)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3)从哪里能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找出有关语句。
(4) 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
三、学生想学什么?(学生需求)
1、本文的人物有哪些?
2、孔子是怎样教学生的?
3、孔子对后人的影响。
四、我想教什么?(教学目标:字词、课文、读写)
1、认读并且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学生继续学习写摘录笔记。
2、理解孔子的为人,了解他的教育思想。
3、理解课文时能结合句子写下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第五、怎么教?(教学过程)
出示: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指的什么?这句话什么意思?
在这段中,子夏和孔子的神情如何?(子夏迷惑,孔子和颜悦色)
大家能试着读一读吗?
(3)再读读二三段,如果你是子夏的话,你会对孔子说什么?及时做好批注。
(4)小结:正象同学们所说的,大教育家孔子能够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并且能够虚心向学生学习;在发现学生不足的同时,鼓励大家不断地学习。他曾经这样说过: (出示)“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师生师恩难忘预习提示1.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2.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解题激趣,引入新课1.板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师问:“师恩”是指什么?(指名说)(师恩是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
)师:师恩中蕴含着很深的意味,同学们只有仔细地读课文,才能体会到。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教师检查学生的书本,及时表扬在书上做记号的同学,并就做规范记号提出自己的意见。
)出示金钥匙:阅读时,在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或直线”。
2.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边在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不懂的词句以及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划出的词句,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3.师:会读书的孩子每次读书都有自己的收获,现在,老师想请你再把课文快速读一遍,看有什么收获?学生读书,交流读书感悟。
4.小组相互交流,解决自己在读书中不懂的地方,教师提示学生在已获解答的问题旁注记号或写简短的答案。
4.指名班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三)整体感知,积累词句师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讲了作者上小学时候的事情,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他的老师。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文中的田老师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到现在也没有忘记这位小学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文章,把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做好批注笔记。
课堂检测:一.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摘抄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教会学生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理清文章主要内容,讨论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9自然段);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
二.自读第一部分,你了解到田老师的什么特点?三.学习第二部分,变序自读1.默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质疑能力。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由提出问题。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阅读思考,并讨论思考,师作必要点拨。
A.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B.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相机理解“娓娓动听”)C.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D.从哪儿看出我听得入了迷?(相机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E.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怎样的影响?(相机理解比喻句“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这句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 默读课文,想一想:(1)哪些词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2)儿时的一位乡村小学老师为什么这样令作者难忘?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五.分组比赛朗读六。
总结全文1.再读全文。
2.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课堂检测1.说一说自己的老师。
2.自制贺卡,在教师节送给你现在或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实验小学伍红霞)孔子和学生预习提示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自学或互助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把课文读通读顺。
2、继续联系在自读中作批注,做好摘录笔记,圈点问题,在课上展开展开讨论。
3、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教学重难点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度: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他一生教过3千名学生,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
(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三、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有爱心谦虚伟大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善于教育大教育家四、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
(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
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二)、第二、三段的学习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⑶、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四句话)⑷、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⑴、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⑵、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⑶、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
(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
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⑴、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⑵、指名分角色朗读。
⑶、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
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
(板写:万世先师)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五、课外拓展。
1、(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课堂检测1.背过“三人行……”2.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实验小学邱茹娟)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2、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3、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4.说说我们的老师,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习作,题目自拟。
教学重难点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写写自己的老师。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将要重点学习摘录笔记,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一课时,我们是怎样摘录笔记的。
学生交流回忆,并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小组内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同学参加班内的展评。
教师找出写得符合要求的同学进行讲评。
二、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1.读完思考: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读课文解疑。
三.理解短文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4.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
5.全班汇报交流。
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
7.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
2.与学生讨论自己的设想,制定制作计划。
3。
9月10日赠送。
(同学们可以讨论赠送活动的形式。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4.办展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自读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1、导语: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为我们前进的道路点亮明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
请大家自渎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2.自读短文,边读边圈点。
3.全班交流: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4.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
5.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6.读、背格言警句:过渡:“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格言。
”格言警句是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使人们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