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对比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对比黄小花【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10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检测,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心脏彩超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远远高于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过程中,心脏彩超的检出率更高,且能明确患者左心室的肥厚状况及其类型,判定有无合并症,与心电图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8(000)035【总页数】2页(P6-7)【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价值【作者】黄小花【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5【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的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前期的心脏病变常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很难获得早期诊断。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等检测手段判断高血压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为对比二者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报告内容整理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基本情况: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龄为(51-72)岁,平均(60.2±1.4)岁,高血压的病程为(1.4-20)年,平均(10.5±2.3)年;高血压类型:原发性高血压19例,继发性高血压30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7例,合并冠心病患者22例,合并心力衰竭8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签署自愿协议书。
1.2 仪器与方法1.2.1 仪器选择心电图机(FX-7000,日本福田公司等)。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IE33,美国飞利浦公司;阿洛卡-α 10,日本日立公司等),相控阵探头,探头频率为1-5MHz。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对比分析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 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资料,比较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阳性率。
结果: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阳性率为96%,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阳性率为89%,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阳性率略高于心电图,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阳性率差异不大,但特异性上各有价值,心脏彩超可早期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而心电图可评定高血压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可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提高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率。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心脏病;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97-0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发患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心、脑、肾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而高血压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目前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和简单易行等特点,能够初步筛查高血压心脏病,进而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分别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检查,旨在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其彩超及心电图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为43-78岁,平均年龄为60岁,病程2-16年,排除心梗及支架患者,每位患者均给予彩超及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与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比较

213羊水的等进行常规测量等。
彩超技术是我国近年来临床疾病诊断的突破性技术进展项目。
不但可以实时动态的展示孕妇腹中胎儿图像,同时还能多角度、多方位观察胎儿的生长与发育情况,有利于提高胎儿发育异常诊断的准确性[3]。
为了深入了解彩超诊断技术在胎儿发育异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对彩超科接受产前检查孕妇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评价,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诊断,研究和回顾性分析全部孕妇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根据诊断结果,接受彩超技术诊断的孕妇总数为124例,其中胎儿发育异常共检查出9例,约占7.26%,异常部位主要包括心脏、面部、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和消化道系统等方面。
其中2例心脏异常中,1例为室间隔缺损,1例为肺动脉狭窄;1例面部异常为唇腭裂疾病;1例泌尿生殖系统异常为单侧肾积水;1例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脑积水疾病;3例四肢异常中,1例为足部缺损,1例为足内翻,1例为多指;1例消化道系统异常为十二指肠闭锁疾病。
彩超诊断正确人数有8例,正确率为88.89%。
彩超诊断对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结果较为理想,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漏诊情况,有利于提高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水平。
研究结果表示,彩超诊断技术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少胎儿发育异常发生情况,可以成为胎儿发育异常诊断的首选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1]秦朗,赵福敏,陈娇,等.产前经腹胎儿超声诊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胎儿鼻骨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4):389-395.[2]罗柳萍,杨维民,陈莞春,等.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对胎儿发育异常诊断率及其影像学差异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13(2):67-69.[3]唐小娟,龙平荣,青泓江.分析实时动态四维彩超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5):223-225.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动脉血压上升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处于长期升高的状态下必然会影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引发心肌、冠状血管的改变,从而导致一些器官功能性疾病。
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

心脏 B 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1-08-30T09:25:14.0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朱小娟[导读] 目的探究总结针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病B超以及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差异朱小娟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省无锡市214153摘要:目的探究总结针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病B超以及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差异。
方法抽选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分别采用心脏病B超以及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效果。
结果种检查方式的诊断项目结果存在明显区别,心电图以及心脏B超检查左室肥厚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B超应用在心脏结构方面的改变进行观察时,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程度、类型以及相关并发症问题,临床上实际运用中将需要心脏B超与心电图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心脏B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机体血压长时间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导致对于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使患者的左心室产生了代偿性的肥厚扩张,这种心脏病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高血压问题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问题,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影响[1]。
对于这种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尽早,主要是可以采取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从而能够得到良好的预后。
临床医学方面主要是采用心电图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检查,但是这种方式的确诊率却存在一定的限制性问题。
近些年来,彩色超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心脏B超成为了高血压性心脏病问题的主要辅助检查方式,本文对60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方面的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50岁至79岁,平均年龄(60.28±5.33)岁。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目的:在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比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对比二者应用效果。
结果:诊断结束后,观察组中对左室肥厚患者、左房增大患者、左室增大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75%、96.67%、85.71%,而对照组中对左室肥厚患者、左房增大患者、左室增大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0.00%、97.10%、57.14%;在观察组诊断过程中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4.44%、2.27%、95.56%、97.73%,均要低于对照组的25.00%、31.25%、75.00%、68.75%。
结论:在对高血压性心电图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超声心动图的应用价值高于心电图。
标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临床中患有高血压患者人数急剧增加,如果不及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将会引起心脏结构与心脏功能的改变,即会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1]。
该病症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部憋悶、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胸闷气短等,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3]。
本文就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两种诊断方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诊断方式提供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8人。
观察组中共有24例男性患者与24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8岁,最小的是45岁,平均年龄是(55.97±2.53)岁;而在对照组中共有25例男性患者与23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是79岁,最小的是44岁,平均年龄是(56.18±2.46)岁。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

电轴偏左 ,但一般不超过. 3 0 0 。
1 . 4统计学分析
主动脉扩张的检 出率为 6 1 . 1 1 %,主 动脉弹性减退检 出率为 1 2 . 9 6 % ,通 过 心 电图检 测 ,1 0 8 例 患者 中左 室肥厚 的检 出率为 3 0 . 5 6 %,左房增 大 的检出率为1 1 . 1 1 %,左室扩大的检 出率 为1 0 . 1 9 %,心脏彩超 的检 出率 明显高于心 电图 ( P < 0 . 0 1 ),有统计学意义 。
1 6 2 ・临床研 究 ・
M a y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 1 5
心脏彩超与心 电图诊 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的对 比分析
刘 惠聪
( 新郑市人民医院超 声科 ,河 南 郑 州 4 5 1 1 0 0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心脏 彩超 与心 电图对 高血 压 性 心脏病 的诊断 价值 ,提 高高血压 性 心脏 病 的诊 断率 。方法 对 我 院 2 0 1 2年 1月至 2 0 1 3 年 1月在 我 院进 行 治疗 的 1 0 8例 高血压 性 心 脏 病 患者 同 时进行 心 脏彩 超检 测 与心 电图检 测 ,比较 心 脏彩 超 与心 电图对 高血 压 性 心脏 病 的诊 断率 。结果 通 过 心脏彩 超检 测 ,1 0 8例 患者 中左 室肥厚 的检 出率 为 7 3 . 1 5 %,左房 增 大的检 出率 为 3 8 . 8 9 %,左 室扩 大的检 出率 为 3 4 . 2 6 %,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及准确度评价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及准确度评价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准确度。
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收的所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
比较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及单一心电图的诊断准确度及对不同心脏病变的检出情况。
结果: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为98.78%,高于单一的心电图诊断结果(8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对主动脉扩张、左心室扩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肥厚、主动脉弹性减退、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心电图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均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与单一的心电图诊断相比,将两者进行联合诊断可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度,能够为临床医师明确患者心脏病变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联合诊断;准确度;诊断效果高血压属于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具有终身性,发病率极高,且多集中于中老年人[1]。
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不断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如肿瘤、精神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尤多,此病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肥胖、抽烟喝酒、精神过度紧张等[2]。
患病后,若是未能有效控制血压,随着病情发展将可对心脏造成损伤,引发心脏增大或肥厚症状,即所谓的高血压性心脏病。
随之会引发代谢紊乱、心肌细胞负荷过重等现象,进而会对其全身系统造成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及时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以影像学技术为主,心电图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一定诊断效果,但并不够全面,具有一定局限性[3]。
因此,还需要寻求更为有效、安全的诊断方式。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

10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2月 第2卷第4期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发病率也有所提升,高血压性心脏病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很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肺水肿等。
早期有效诊断是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为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检出率,便于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患者资料,对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56岁~78岁、平均年龄(63.5±5.0)岁,高血压病程5~10年、平均病程(6.8±0.9)年,所有患者采用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资料完整,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以及心脏彩超实施诊断,对应的方法如下:心电图:心电图检查仪器为GE MAC 800数字化心电工作站,按照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方法对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
心脏超声:采用的是GE VIvid 7心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3.0MHz,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检查中采用左侧卧位,完成常规心脏扫查,以左室长轴切面做M型取样,在检查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心腔大小、室壁厚度。
选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对患者舒张期血流频谱实施测量,其中晚期血流峰值速度对应的最大速度为A峰,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对应的最大值为E峰,峰值速度比为E/A。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对不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变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方法诊断后的记录数据进行整理,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同病变检出情况使用百分率(%)表示,不同组之间的数据比较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分析

高血压容易引发心脏与血管等系统的病 变,如左室肥厚与冠脉血流异常等症状,影 响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最终引发高血压性 心脏病,通常在长期高血压患者中出现。该 病早期或由于没有剧烈的身体异样症状,使 得患者不做重视,因此大部分患者在该病早 期阶段较难发觉病变。但当剧烈身体异样发 生时,患者病情已经发生恶化,错过了最佳 防治时机,因此及早发现高血压心脏病对于 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医学
1.2 检测方法
超 声 检 测 采 用 ALOKA-A5 型 超 声 检 测 仪,探头频率在 2.0-3.5MHZ 间。患者在休息 几分钟后进入超声检测室,采取左侧躺卧体 位进行检查,选取病患胸骨旁的左室长轴切 面二维超声心电图,在二尖瓣检索水平放置 M 形取样线,选取左室 M 曲线,并测量患者 左室舒张后期内径与收缩后期内径,将患者 左室舒张后期容积与收缩后期容积通过计算 求得,同时计算左室 EF 值,选取心尖四腔的 切面,通过多普勒脉冲测量舒张二尖瓣口的 血流频谱。左室舒张的初期与后期血流峰值 速度记作 E、A,测算 (E/A) 比率,并进行记录。 心电图医师常规分析同期 12 导联心电图。
方法
心脏 B 超
例数 70
表 1:经心脏 B 超检测结果
左室肥 左房增 左室增 厚(%) 大(%) 大(%)
24
39
6(8.57)
(34.29) (55.71)
主动脉 主动脉
弹性减 扩张(%)
退(%) 41
3(4.29) (58.57)
E/A>1 (%)
58 (82.86)
1 资料和方法
表 2:经心电图检测结果
临床经验
心 脏 B 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分析
李 娜 陕西省西安市秦通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价值对比

合计
18
17
35
敏感性 特异性
83.33% 76.47% (15/18) (13/17)
表 3 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情况
分析 (例)
超声心 动图 阳性 阴性 合计
金标准
有病或阳性 无病或阴性源自127610
18
17
合计
19 16 35
敏感性 特异性
66.67 58.82 (12/18) (10/17)
·38·
临床医学研究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价值对比
严金兰
【中图分类号】 R5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21)03-0038-03 【摘 要】 目的:在临床中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时选取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使用情况和价值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某医院
法 的 敏 感 性 、特 异 性 ,结 果 显 示 :实 验 组 诊 断 方 法
的敏感性、特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表 3。
表 2 实验组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情况
分析 (例)
超声心
金标准
合计
动图 有病或阳性 无病或阴性
阳性
15
4
19
阴性
3
13
16
χ2
6.104
P
0.039
左室增大 5/6(83.33) 2/5(40.0)
7.225 0.033
左室肥厚 21/24(87.50) 20/25(80.0)
8.093 0.021
2.2 两组患者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比较 以病理
诊 断 为 金 标 准 ,比 较 两 组 患 者 两 种 不 同 的 诊 断 方
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

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8-08-02T13:35:46.0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5期作者:李娟[导读] 与心电图相比,心脏B超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心脏结构,对于判断高血压性心脏并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德州市中医院山东德州 2530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8例,对患者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心脏彩超的左室肥厚检出率为50%,心电图图左室肥厚检出率为25.86%,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心电图相比,心脏B超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心脏结构,对于判断高血压性心脏并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脏B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患者长期受高血压的影响,左心室负荷明显增加,造成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扩张。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乏力等,对患者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尽早对该病做出诊断并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目前临床上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为心电图,确诊率不理想。
随着近些年来彩色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推广,心脏B超已经成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辅助检查方式,为探讨其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8例,对患者分别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8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6.8±8.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1.1)年。
典型性心绞痛患者36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22例,心律失常23例。
1.2 研究方法分别对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对比分析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5-12-29T10:53:28.6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作者:毛迪汪琳[导读]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高血压性心脏病指的是由于长期没有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
毛迪汪琳(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 430072)【摘要】目的:对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于2013 年11 月-2015 年8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7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心电图进行诊断,对两种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心脏彩超的左房增大、左室扩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以及主动脉弹性减退的检出率分别为44.8%、55.2%、77.6%、25.4%以及19.4%,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测的17.9%、20.9%、49.3%、0.0%以及0.0%,t=8.72,9.31,9.84,8.12,7.8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优于心电图,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临床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心脏病【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05-01 高血压性心脏病指的是由于长期没有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心脏负荷加重而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对高血压心脏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对提高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本院对2013 年11 月-2015 年8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检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 年11 月-2015 年8 月期间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并且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7 例,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30 例和37 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9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9 岁,中位年龄:(58.8±7.7)岁;病程:2.5-14年,平均病程:(6.1±1.5)年;均以胸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其中心律失常患者22 例,典型性心绞痛患者26 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 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19 例;合并症: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9 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3 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0 例,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5 例。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比较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简称HHD)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1月来院治疗的124例疑似HH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62例,分别行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效果。
结果:除左室高电压外,A组的心脏异常检出率均高于B组(P<0.05);诊断阳性率高于B组(P<0.05)。
结论:HHD诊断中行心脏彩超诊断的效果优于心电图,其诊断阳性率高,可明确诊断出心脏异常表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率【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8-0078-02HHD。
其高发于老年群体,原因是该群体的血压水平较高,心脏排血能力下降,患上HBP的风险性高。
临床认为,尽早诊断能够取得较佳预后,但诊断方式多样,阳性率存在差异。
本研究以124例疑似HH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心脏彩超的诊断效果对比于心电图,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1月来院治疗的124例疑似HHD患者,纳入标准:初诊为疑似HHD;具备沟通能力;主动配合该项检查。
排除标准:伴有冠心病或是心肌病;临床资料缺失;参与本院他项研究。
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62例。
其中,A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范围是30~70岁,平均(45.35±0.84)岁;病程范围是2~14年,平均(6.85±0.75)年。
B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范围是31~68岁,平均(45.51±0.72)岁;病程范围是3~13年,平均(6.44±0.43)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B组行心电图诊断:嘱患者保持平躺仰卧位,仪器为心电图机,诊断前,用酒精擦拭连接管,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脏活力,并打印心电图,由专科医生阅片。
不同方法(心脏B超、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不同方法(心脏B超、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心脏B超、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80例患者,先后给予心脏B超诊断(观察组)和心电图诊断(对照组),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
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心脏B超检查出患者左室肥厚几率显著高于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心肌缺血患者67例(83.75%),心率异常、心律失常患者17例(21.25%)。
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效率显著高于心电图,尤其是对左心室肥厚的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脏B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效果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指的是患者由于长期的血压较高增加了左心室负荷,使左心室肥厚,因此,需要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健康。
近年来,医疗水平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重要的意义[1]。
临床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采用的诊断方式是心电图检测,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2],但是临床上发现,其对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不明显。
心脏B超检查显示的是心脏的内部结构异常、房室大小的变化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本文中主要对我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以下是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80例患者,先后给予心脏B超诊断(观察组)和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均自愿进行本次调查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23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55.6±14.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2.1±0.6)年,排除患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分析

1.1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1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采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其中男性患者107例,女性患者103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63.5±6.5)岁;有64例Ⅰ级高血压,有68例Ⅱ级高血压,有78例Ⅲ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121例,继发性高血压89例;合并糖尿病72例,冠心病75例,合并脑血管疾病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88-02
高血压心脏病在临床上是指以动脉血压上升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压并发症之一。由于代偿作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无明显心脏病临床特征,容易发生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1]。目前临床上检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方法是心脏彩超与心电图,但是对于两种方法的高血压心脏病阳性检出率存在不同认识[2]。本次研究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均可检测出患者心脏发生的异常变化,但心脏彩超检查的敏感度大、左室增厚,是早期心脏病变的显著特征,当患者血压增高时,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左室充盈压升高,左房的后负荷增加,导致左房不断扩大。本次研究中,采用心脏彩超检查的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检出率为71.43%,要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46.67%的阳性检出率。在特异性方面两种方法各有侧重,通过对比心脏彩超与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可以发现,左心房增大往往要早于左心室肥厚,而发现左心房增大心脏彩超要早于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率较高,而心电图检查可以准确评定病变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发表时间:2018-09-28T14:41:42.2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作者:陆尊慧刘含刘海霞[导读] 心脏彩超能够直接观察心脏各心房、心室的形态大小、室壁厚度,且其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较心电图更高。
(湖北航天医院湖北孝感 4320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心脏彩超、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差异。
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1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差异。
结果:118例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有40例左室肥厚、28例左房增大、25例左室扩大;而经心电图发现32例左室肥厚、21例左房增大、12例左室电压增高,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为78.81%,较心电图检查的55.08%明显升高(P<0.05)。
结论:心脏彩超能够直接观察心脏各心房、心室的形态大小、室壁厚度,且其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阳性率较心电图更高,可成为临床辅助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选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心脏彩超;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R540.41;R5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02-02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随着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患者的机体若长期处于高血压水平,则会增加患者的左心室负荷,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1]。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会随着病情的恶化而使心脏收缩功能受到障碍,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在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为探究心电图、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差异,选择我院1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
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效果对比

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效果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将抽取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心脏B超以及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手段诊断结果。
结果使用心脏B超检查出来的左房增大、左室增大以及左室增厚明显多于心电图检出,差异显著(P<0.05)。
结论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更高于心电图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该检测方式。
关键词:心脏B超;心电图;高血压心脏病前言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心脏病类型,该疾病主要由于患者长期处在高血压状态,左心室负荷严重,左心室代偿过程中发生了增厚、增肥以及扩张等,最终导致心脏器质性病变[1]。
心电图是临床常用来进行心脏兴奋性评估的客观指标[2],但在临床中为了更加确诊病情,常会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辅助检查,对心脏大小以及室壁厚度进行探测,该检查方式可以有效对高血压心脏病进行诊断[3]。
本文主要对比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效果,本次研究将抽取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以及WHO制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本院接受心脏B超以及心电图诊断。
本次研究中无合并心脏瓣膜病以及冠心病等患者。
其中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为43~76岁,平均年龄为(60.35±6.54)岁;将其按照高血压分级:20例Ⅰ级,12例Ⅱ级,8例Ⅲ级;病程为2~20年,平均病程为(6.87±4.32)年。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均大于40岁;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心电图检查:检查前,应让患者进行10min静坐休息,让心跳恢复,检查时让患者保持平躺,检查医师为本院专业心电图医师,由其为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
心脏B超检查:研究仪器为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3.5MHz。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心脏超声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心脏异常的检出率。
结果:经心脏超声异常检出率96.23%,经心电图检出异常77.36%,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具有重复性、经济性与无创性等优势,对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异常诊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效果对比【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17-02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出现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进而引发左心室肥厚与扩张,造成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
因此,临床上需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脏检查,及时有效的诊断出心脏异常情况并实施治疗。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进行检查,不同检查方法具有的诊断价值存在差异性[2]。
本研究探究了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比较,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这一期间,所有患者都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心肌梗死病史者,排除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排除精神系统障碍患者。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心脏超声检查与心电图检查。
患者中,有44例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65岁,年龄最大77岁,平均年龄(67.85±5.89)岁;病程最短5周,病程最长11周。
高血压Ⅰ级42例,Ⅱ级36例,Ⅲ级28例。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祁慧
【期刊名称】《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4)3
【摘要】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价值。
方法:选择疑似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61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超声心动图与心电
图检查,分析各个方案检出情况、诊断效能,阳性阴性者检出情况。
结果: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心动图真阳性29例、真阴性29例;心电图真阳性21例、真阴
性24例;以综合评估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心动图灵敏度(93.55%)、准确率(95.08%)、阴性预测值(96.67%)高于心电图,与金标准一致性(kappa值)为0.876;阳性者左心
房内径、室间隔肥厚检出率、左心室肥大检出率、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左心房增大检出率高于阴性者,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阴性者(P<0.05)。
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
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亦可明确患者心脏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合
理方案提供参考,值得借鉴与实施。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祁慧
【作者单位】信阳市精神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比较
2.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临床比较
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比较
4.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7T03:19:45.29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8期作者:杨威[导读] 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
方法:取样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比较检查方法,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样本采样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4月,均对80例患者实施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探究其诊断结果(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扩张)。
杨威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
方法:取样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比较检查方法,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样本采样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4月,均对80例患者实施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探究其诊断结果(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扩张)。
结果: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方法相较,心脏彩超检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扩张等结果准确率有明显增高,(P<0.05)。
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疾病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可有效对该疾病进行检出,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脏彩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使得高血压患者数量呈不断增多趋势,同时,若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水平,而无法进行合理控制时,易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损伤以及多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高血压性心脏病为常见高血压并发症之一,当患者出现该疾病后会,出现血流不畅以及左心室供血压力增大等问题,随着疾病发展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等问题,加大患者治疗难度。
因此,应当及时对该疾病进行有效诊断,并根据诊断数据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生存几率。
本研究取样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样本采样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4月,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详情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作者:张婕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35期
【摘要】目的对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比较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的检出率。
再选取该时间段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的检查者作为对照,成立对照组,由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组成观察组,分别检测其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
结果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心脏超声;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5..02
由于病患体循环动脉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或血压处于长期升高状态,增加了病患左心室的负荷,因代偿致使左心室慢慢肥厚扩张的器质性心脏病就是高血压性心脏病[1]。
左心室肥厚扩大、左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全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2]。
心电图可以将病患的心脏从兴奋到传播兴奋直至恢复正常的整个过程反应出来。
心脏超声可以将病患的心脏大小与室壁厚度反应出来,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升起来。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50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这50例病患进行检查,分析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33例男性病患,17例女性病患,年龄范围为38~81岁,平均年龄为(55.89±3.21)岁,病程时长1~30年,平均病程为(24.33±2.97)年,有17例合并糖尿病病患,12例合并冠心病病患,18例合并脑血管疾病病患。
不典型性心绞痛、不定型心绞痛、典型性心绞痛、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是这50例病患的主要临床特征。
将患有精神障碍、做过经冠状动脉心脏搭桥手术、有心肌梗死的病患排除。
该50例病患均接受此次研究邀请,愿意进行配合。
对照组中有26位男性,24位女性,年龄范围为37~79岁,平均年龄为(55.76±3.18)岁。
比较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分别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对50例病患的心脏超声检查与心电图检查,时隔
60 min以内。
具体方法如下。
(1)心脏超声检查
让病患以侧卧位进行常规检查,让专业医师负责操作超声诊断仪,确保探头以2.0~3.0 MHz的频率工作,检测病患心脏腔室、室壁厚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心率。
取样病患的心尖四腔心切片,放置于二尖瓣口,详细记录病患在舒张期的血流频谱,具体包括减速时间、加速时间、E峰最大速度、A峰最大速度。
(2)心电图检查
让专业医师负责操作MAC-800检测机,检测病患的心脏活动情况,并且将其打印出来,处理分析。
1.3 观察指标
(1)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测
比较观察组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测对病患主动脉扩张、左房增大、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弹性减退、心律失常、ST-T改变的情况。
(2)各项指标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患的E/A比值、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左房内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脏超声的检查效果比心电图更好,心脏超声的检出率比心电图高,P
2.2 各项指标
对照组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及左房内径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病患往往仅仅会因高血压而出现轻微不适,所不及时诊断治疗,会导致病患出现血压快速上升、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脉搏洪大等问题,甚至会引发粥样动脉硬化病变[3],严重威胁着病患的生命安全,所以尽早诊断出病情非常重要。
心脏超声可以通过探头发射的超声波对病患体内心脏组织回声进行识别并放大成影像,检查过程无痛、无放射性也无任何损害,对患者而言是该检查并无痛苦,且可以重复进行[4]。
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可以得到病患身体组织影响,具有实体感,类似于解剖结构,对于早期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心电图是对心脏疾病进行的常规检查,可以对心电活动在心肌机械收缩前的向量进行记录,但是对于心脏肥厚等方面的检查效果并不理想。
4 总结
通过分别用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对本院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进行检查可以发现,心脏超声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比心电图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 田敏,韩晓云,郭晓东,等.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1005-1006.
[2] 张景锋,卢永昭,李奇,等.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59-1360.
[3] 华玮,许燕,施仲伟.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准确性评价[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3)244-247.
[4] 华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检测老年人群心脏病的比较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08-409.
本文编辑: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