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螺旋16排增强扫描对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关键 词】 层 医院 ; 基 临床检验科 ; 生物安 全; 管理 di1. 99 j i n 10 o:0 3 6 /.s .0 6—1 5 .0 1 0 . 1 s 99 2 1.7 6 8 文章编号 :0 6—15 ( 0 1 0 10 9 9 2 1 )一 7—3 9 0 3 1— 1 检验科是医院内非常重 要的科室 , 它的职责是 为患者 检验血 液或 者排 泄物等中的各项 指标 , 从而 更好地服务 于其它科 室。但是 近几年 检验 科 出 现的生物安全的例子屡见不鲜 , 究其原 因, 医务工作人 员的安全 意识太淡 是 薄, 再加 上各 种感染率高的病毒都出现在检验科 , 因此对 于检验科生 物安全 管理 的探讨 就有 了很实际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浅谈 如何 如基层 医院临 床检验科生物安全的管理更加有效。
消毒 。
2 2 整个工作区域分区可适 当分为无 生物传染 危险性 的“ . 非污染 区” 和有潜在危险性 的“ 污染 区” 非 污染 区” 。“ 用于工 作人 员的休息 、 水 、 饮 数 据处理及办公 , 染区” 是进行 F常检 测 的工 作区域 , “ “亏 则 t 在 污染 区” 口 人 处应有 明显 国际通用的生物传染危 险性标 识 , 禁止 在工作 区饮食 、 吸烟 、 处 理隐形眼镜 、 化妆及储存食物 ,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2 3 检验科室 中的标本要进行封 闭处 理 , . 避免外界 的细 菌感 染标本 或 者标本不小心被碰到而溢出 , 与此 同时, 标本在运输过程 中要采 取相关 的保 护措施 , 防止标本的碰撞等 , 以往 的生物安 全事故 来看 , 也是需要 重视 从 这 的地 方 之 一 。 3 加 强 检 验 科 废 弃 标 本 的 处理 . 检验科 的标本在检测过后就得进行 处理 , 而这些 标本 中常常含有 大量 的病毒或者病菌 , 因此如果不加处理就抛 弃的话极有可能对环 境产生污染 , 因此需要对这些废弃的标本进行杀菌处 理 , 除此之外 , 还应对和标 本接触 的 容器 、 器械等进行消毒 , 防止标 本 中的病毒 和病菌残 留在容 器或者 器械 中, 可 以使用酒精或者其它消毒液对它 们进行 消毒 , 操作 的桌 面地面等进 行杀 菌消毒 , 以使用 1 %的氯酸钠 进行 拭擦 , 而 杜绝从 这些地 方感 染。另 可 5 从 外, 对于检测的结果和申请检测的报表分开 , 这也是杜绝检验科室 中感染 的 方法之一 。总之 , 对于需要抛 弃的标本 , 要经 过谨慎处 理 , 如果 是那些 病毒 比较 罕 见 或 者 常 规 方 法不 易 杀 死 的要 经 过 特 殊 处 理 后 才 进 行 抛 弃 处 理 , 同 时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疾病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患者先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进行增强扫描,再将两者进行影像学对比、分析和观察、研究。本组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的病例中,头颈部9例、胸部10例、上腹部54例、下腹部10例、肺动脉6例、下肢深静脉8例。结果采用增强扫描技术后,对各类疾病的诊断依据更加充分、可靠,大大地提高影像学诊断信心。本组病例诊断结果汇总如下:1、头颈部疾病:①垂体瘤2例。②脑膜瘤1例。③腮腺混合瘤1例;2、胸部疾病:①肺癌4例。②炎性假瘤3例。③肺结核1例。④肺栓塞1例;3、肝脏疾病:①肝囊肿15例。②肝血管瘤9例。③肝癌2例。④肝转移性肿瘤2例。⑤肝脓肿1例;4、肾脏疾病:①肾囊肿16例。②肾癌5例。③肾结石2例。④肾错构瘤1例。⑤肾结核1例;5、胆囊疾病:①胆结石6例。②胆囊炎2例。③胆囊癌1例。④胆管癌1例;6、胰腺疾病:①胰腺癌3例。②胰腺囊肿1例;7、脾脏疾病:①脾撕裂伤1例。②脾大1例;8、消化道疾病:①胃癌2例。②十二指肠壶腹癌1例。③结肠癌1例;9、盆腔疾病:①前列腺癌3例。②前列腺肥大2例。③膀胱癌1例;10、下肢血管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结论在平扫的基础上再进行增强扫描,在显示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范围、结构特征等方面更加明显、更加清晰,对疾病的性质判断(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加科学和可靠的影像学资料,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指导信息。
3讨论
CT是利用X线对人体扫描所获取的信息,经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重建图像。由于CT的密度分辨率高,能够分辨各种软组织结构间的微小密度差异,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
3)胆囊疾病:①胆结石6例。②胆囊炎2例。③胆囊癌1例。④胆管癌1例;
16排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 关键词 】 肺动脉栓塞 ; 体层摄 影术 ; X线计算机 ; 血 管造影术
近 年 来 , 着 临 床认 识 的 不 断 提 高 和 检 查 手 段 的 日益 完 善 , 随 肺 动脉 栓 塞 ( um nr e o s P 的 确 诊 率 明 显 上 升 。P p l oay mblm, E) i E
中 外 医学 研 究
21 0 0年 1 第 8卷 1月
第2 7期
C I E E A DF R I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影 像 与 检 验
性 I 阳性 率 逐 渐 升 高 , 可 能 与 本 地 区所 处 的地 理 环 境 , 及 g E 这 以 随 着年 龄增 大 食 用 这 类 致 敏 食 物 的机 会 增 多 有 关 , 般 人 们 对 一 鱼 、 、 等 的敏 感 将 是 终 生 的 。 随 着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虾 蟹 由
2 4例肺动脉栓塞 患者 , 肺段 以上肺 动脉全部 显示 。发现各
级受 累肺 动脉 共 计 12支 , 中 左 、 肺 动 脉 受 累 5例 , 侧 3 5 其 右 右 例 , 侧 1例 , 侧 均 受 累 1例 ; 级肺 动 脉 受 累 1 共 3 左 两 叶 1例 8支 ,
nr agorp yC P 的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 ay ni a h ,T A) g 探讨其应 用价 值。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收集 2 0 08年 1月 ~ 0 9年 1 行 C P 20 2月 T A检 查确诊 的肺 动脉 栓塞病 例 2 4例。其 中男 1 , 9例 , 5例 女 年龄
者 CP T A检 查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结 果 2 4例 中 , 发现 各级 受 累肺 动 脉 共 计 12支 , 可 显 示 肺 动 脉 充 盈 缺 损 直 接 征 象 , 分 病 例 显 示 5 均 部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附18例报告)

查手段及临床医生对此病 的认识不足而被认为属于 少见病 。但近年来 随着 螺旋 C T技术 的发展及普及
应用 , 肺动脉栓塞 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 明肺动脉栓 2 结 果 说 塞在我 国也是 一种 常见 病 。本 文 通过 分析 1 肺动 8例 2 1 肺动脉栓塞的部位 以原始横断位 图像作为诊 . 脉栓塞患者的 1 排螺旋 C 资料 , 6 T 探讨 1 排螺旋 C 断标准 , 6 T 1 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 累及肺动脉主干 1 在诊断、 评价肺动脉栓塞 的临床价值。 支, 左肺动脉 5 , 支 右肺动脉 8 , 支 叶肺动脉 3 支 , 2 段
结论
1排螺旋 C 6 T增强扫描是一种安全、 有效、 快速的肺动脉栓塞诊 断手段 , 原始横 断位 图像及 M R重建图 P
像是 显 示栓子 的主要 方 法 , P及 VR则是 显 示栓子 的有 力补 充手段 。 MR
【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螺旋 C ; T 增强扫描 【 中图分类号】 R844 1 。 【 文献标识码】 A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临床 资料 . 我 院 20 0 8年 9月 至 2 1 00年 1 收 月
肺动脉 8 支 , 13 。不 同重建方法显示肺动脉 7 共 3支 栓子 的结果 见表 1 。 表 1 1 患者 C 8例 T增 强扫描
不 同重建 方 法显 示肺 动脉 栓子 的结 果 ( ) 个
( R 。图像分析包括肺动脉 内充盈缺损的部位及类 V )
填 ;3 附壁性充盈缺损 3 () 4个 , 表现为血栓与血管壁
l4 52
丝
! :
: 兰
:
粘连 , 血管腔中心为高密度造影剂 , 围为边缘欠光 周 整的低密度栓子 ;4 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 2 () 0个 , 被 栓塞 的血管呈低密度而无高密度造影剂充盈 , 多为段 肺动脉内栓塞。 23 间接征 象 ( ) . 1 肺动脉高压 6例 , 表现为栓塞 部近端肺动脉管径增粗 ;2 肺梗死 2例, () 表现为肺 内近三角形阴影 ; 3 局 限性肺气肿 3例, () 表现为受 累的段、 叶肺透亮度增高 , 纹理稀疏 ;4 合并胸腔积 () 液 2例 。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

使用东芝 1 6 层螺旋 C T扫描机 , 患者仰 卧, 先
行 常规 平 扫 , 扫 描 范 围 自肺 尖 至膈 上 。常 规 平 扫
难及胸痛 的主要原 因之一…。肺栓 塞致死率 高 , 若不接受治疗 , 其死亡率接近 1 / 3 [ 2 3 。以往 医疗水
代 自伦
( 内江市 中医医院 放射科 , 四川 内江 6 4 1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 l 6 层螺旋 c T 肺动脉造影术在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
肺栓塞 的 3 9例患者行 1 6层螺旋 C 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后 重建技术 , 后重建 方法选择 多平面 重建 ( MP R ) ,并进
危 害性 , 部分接 受检查 者会 出现 非致 死或致 死性 合 并症 J 。随着 C T技 术 的 发 展 , C T肺 动 脉 造 影 可
任 医师对 C T扫描 的影像资料进 行分析及评 价。 出现意见分歧时 , 另加 1 名主任对影像结果进行集
体 讨论 。
以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本研究对 2 0 1 2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选取 3 9例于 2 0 1 2年 3月 ~ 2 0 1 3年 4月 接受 治疗 的的肺 栓 塞 患 者 。其 中男 性 患 者 2 3例 , 女性 患者 1 6例 。年 龄 2 6—7 1岁 , 平均( 5 3±4 . 5 ) 岁。
3 9 例均可清晰显示不 同部位肺动脉段及其分支 内 有不 同程度充盈缺损或血管中断, 其中 1 8例患者 为 双侧 病变 , 栓子 位 于 左 、 右 肺 主 动 脉 主干 及 其 分
16排螺旋CT扫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肺疾患的常见病 因, 造成肺栓塞 的主要原因是深静脉血栓 形成, 其脱落 并随血流走行而最后堵塞在肺动脉主干及分 支 ,侧支循环又无有效建立 ,即形成肺 栓塞,8.0 09 %的 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 , 其次是盆腔 、 前列腺静脉及心脏 疾 患。高危人群包括:下肢肿胀,静脉炎,术后患者 ,有 外伤史,长期卧床病患者等 , 肺栓塞灶易继发细菌感染而 出现发热,多误诊为呼吸道炎症或肺部炎症 。 肺栓塞多为
在一次屏气 状态下扫描范 围 白肺 尖至膈上水平 ,常规扫 描 ,后增 强扫描,通过高压注射器 经肘前静脉快速注入
非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 海 醇 )8 ml 速 25 . /,在 碘 0 ,流 .~35 s ml
1  ̄2 s 4  ̄6 s 0 及 5 0 分别进行动脉 期和静脉期 扫描 。 8 扫描 参数 , 电压 1 0 10 c 电流 3 0 2 ~ 3k , 5 mA, 建 层 厚 1 5 m , 重 .m 2 螺距 1 7 m 5 m,扫描 时间 1s 右,扫 描结束后经工作 3 0左 站进行 多平面重建 ( R) MI MP , P重建及三维重建血管 内
瘤 病 史 2例 ,有 哮 喘病 史 8例 , 糖 尿 病 史 3例 。 1 方法 使用美 国 G 6排螺旋 C ,患者取仰 卧位 , . 2 E1 T
3 临床表现 随着 医学的发展 ,恶性肿瘤 、心肺疾病 . 2 患者发病率增加 ,且生存期延长 ,各种手术操作及创伤 引起 的凝血功能紊乱 ,使肺栓塞 发病率 逐年增加口。P ] E
窥镜等后 处理。 2 结 果
2 6例肺 动脉栓塞患者 , T平扫表现不规则斑片状实 C 变 密度影 5 ,磨玻璃样影 4例,典型楔形变 4例 ,“ 例 马
螺旋CT增强扫描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脉 4个 , 下肺 动 脉 背段 动 脉 及基 底 动 脉段 总计 1 两 3个 。 结论 单 层 螺 旋 c 增 强 扫描 对 肺 栓 塞 能 明 确 T 诊断, 安全 、 是 元创 、 快捷 的诊 断 方 法 。
组 5 曾有 头部外 伤史 , 例 2例 一年前 曾患 过“ 脑囊 虫 病” 其余 2 , 9例均无 头颅 外伤或 颅 内炎 症疾病 病 史 ,
约 占本 组 的 ( 9 3 ) 0 6 , 2 / 6 8 . 因此 , 者 认 为 颅 内蛛 笔
边形 , 其次 为扇形 、 圆形等 。而 本组 囊 肿 发病 部 位 类 以 后 颅 凹 多 见 , 灶 形 态 大 多 呈 类 圆 形 。对 于 颅 内 病
网膜囊 肿大 多数 为原发性 ( 天性 )病 因所致 。 先
3 2 各 部 位 蛛 网 膜 囊 肿 与 癫 痫 发 作 之 间 的 关 系 .
文献报 道 蛛 网膜 囊 肿 并 发 癫 痫 的 发病 率 不 等 , — Ar ry 【 发 现 1 9 的癫痫 病人 有 蛛 网膜 囊肿 , r - o o4 . Moi o k _ 也发 现 5 a5 6例 中颅 窝 蛛 网 膜 囊 肿 病 人 中 1 1例 (96 ) 1 . 有癫 痫病 史 , 本组 癫痫 发 病 率 占( 8 3 ) 而 1 / 6 5 . %高于 文献报 道 。本 组进 行颞 区蛛 网膜囊 肿 与 00 颞 区外 蛛 网膜 囊 肿 癫 痫 发 作 统 计 学 比较 , P : 其 0 0 2 P < 0 0 , 明颞 区蛛 网膜囊 肿 癫痫 发 病 率 .2 , .5 说 高于 颞 区外 蛛 网膜 囊 肿 癫 痫 发作 , 内蛛 网膜 囊 肿 颅 癫痫发 作与囊 肿部 位有关 , 其是 颞 区 包括 颞 窝 、 尤 四 叠 体池 。外 侧裂池 及环 池等囊 肿 者可 以引起 继 发 性 癫 痫发作 , 至形 成 颞 叶 癫 痫 。颞 叶 由于 其解 剖 和 甚 组 织结构 的特 殊性 , 缺血 缺 氧 和损 伤 极 为敏感 , 对 认 为海 马 区特 别 容 易受 损 而 形成 致 癫 灶 ; 马结 构 主 海 要 传人纤 维来 自内嗅 区 , 来 自扣 带 回和 隔核 等 处 , 也 而穹 隆是 其 主 要传 出纤 维 , 见 海 马结 构 与 大 脑 其 可 它部位有 广泛 的联 系 , 以颞 叶是 癫 痫 的好 发 部 位 。 所 鉴 于 上述 电生 理 和解 剖 病 理 特点 , 以解 释 为 什 么 可 本组 颞 区蛛 网膜囊肿 病人 引起 癫痫 发 作 的发 病 率 较 其 它 部位 的囊 肿 高 , 区蛛 网膜 囊肿 长期 压 迫 颞 时 颞 的结构 导致硬 化可能 是癫 痫发作 的原 因之 一 。 3 3 颅 内蛛 网膜 囊 肿 的诊 断 与鉴 别诊 断 颅 内 蛛 . 网膜囊 肿一般认 为 大 多数 位 于 外侧 裂池 ,其 次 是 后 颅 凹 , 次为 中颅 凹及大脑 凸 面 , 再 病灶 形 态大 多呈 四
肺动脉栓塞多排螺旋CT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肺 动脉 栓 塞 多排 螺 旋 C T的 诊断 及 其 临 床 意义
朱培欣 刘 艳 陈新晖 陈锦州 景晓刚
( 南 省 平 顶 山煤 业 集 团 公 司 总 医 院 C 河 T室
[ 摘 要] ① 目的
平 顶 山 4 70 ) 600
采用 ( C 的肺 动脉血管成像特点及其在肺动脉栓 塞( E) 断 中的应用价值。② 方法 P 诊
( R) 曲 面 重 建 ( P 、 管 内 窥 镜 ( E V 、 C R) 血 V )及 多 平 面 重 组
注: 图4~图6肺动脉栓塞患者多排螺旋 C T表现 , 1— 图 4为同一患 者, 1 图4肺窗示左下肺动脉供血区肺纹理稀疏: R重组 图像示 图 、 图2V
左 下 肺 动 脉 多 发栓 塞 , 端 血 管 大 部 分 栓 塞 , 近 中远 段 可 见 “ 道 征 ” 远 轨 ,
司 lhs e l 四排螺旋 c 行肺动脉血管成像 , i t ed u g P ps T 回顾性分析 3 例临床 怀疑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 C 2 T血管造影( S T ) M C A 表现。③ 结果 3 2倒临床拟诊 P E患者中, C A诊 断2 MS T 6例 , 且经临床追踪 复查或 D A造影证 实。2 S 6例 M C A均显示了肺动脉栓塞的的部位 、 ST 类型和
范围。其中左肺动脉主干栓塞 8例, 右肺动脉主干栓塞 5例 , 左肺动脉及亚段肺 动脉分 支2 7支, 右肺 动脉及亚段肺动脉分 支2 5支。④ 结 论 多排螺旋 c T血管成像是诊 断肺动脉栓 塞的一种无创伤的可靠方法, 具有 重要的临床 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 术 x线计算机 血 管造影术 [ 中图分类号 ] R5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6 3 (0 8 0 — 3 0 0 8— 63 20 ) 1 0 0— 2
16排螺旋CT多部位联合增强检查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黑龙江科学HE&LONGJANGSC&ENCE第12卷第2期2021年1月Vol. 12Jan2202116排螺旋CT 多部位联合增强检查临床应用效果分析陈锦华(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211)摘要:探讨16排螺旋CT 多部位联合增强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
为减少患者所受射线的辐射剂量,为疾病的检出及治疗提供强有 力的支撑,选取260例来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进行胸腹联合增强CT 检查的患者,先进行CT 平扫,再进行多部位联合增强 CT 检查,根据图像质量结果及检查方式评价16排螺旋CT 联合增强扫描的优化方式。
通过对不同扫描方式的对比,16排螺旋CT多部位联合增强检查提高了患者病变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
关键词:16排螺旋CT ;多部位联合检查;增强扫描;辐射剂量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02 -0045 -02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Multinle Sites En+ancement Examination of 16-slicc Spiral CTChen Jonhua(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Fou —h People s Hospital , Foshan 528211, China )Abstract :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feet of multiple sites enhancement examination of 16-slicespiral CT. In o rder to reduce the radiation dosage received by patients , and to provide strong suppo — for the detectionand teeatmentoethedoseases , 260 patoentswhoeeceoeechestand abdomen comboned woth enhanced CTon Foshan Coty Nanhai Distect Fouth People's Hospital are selected. They receive CT plain scan first , then multiple sites enhancementexamination.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multiple sites enhancement examination of 16-slice spiral CT is evaluated though image quality result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ough the compa —son of diUeont scanning methods , multiplesites enhancement examination of 16-slice spiral CT improve the diagnosis e —icience and accuocy of patients lesion , and eeduceeadoatoon doSageoepatoent.Key words : 16-slice spiral CT ; Multiple sites joint inspection ; Enhancement scan ; Radiation dosage在我国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医疗器械的 发展速度突飞猛进。
16排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1 . 2 损 伤 类 型 及 修 复方 法
1 . 2 . 1 十 二 指 肠 穿 孔 3例 均于胆道探查时探针损 伤 . 术 中 胆 道 冲洗 时 发 现 十二 指 肠 穿 孔 。 予 以一 期 修 复 。修 复 方 法 为
离 胆 囊 时应 紧贴 胆 囊 壁 顿 锐 结 合 , 避 免 大 块 结 扎 。进 入 胆 囊
胆 总 管 探 查 时 应 动作 轻 柔 . 部 分 术 者 因经 验 欠 缺 。 探 子 通 过 奥迪 氏括 约肌 时手 感 较 差 。在 十 二 指 肠 炎症 水 肿 明显 的 情况下 , 更 容 易 导致 十 二 指 肠 损 伤 。 此 类 损 伤 的 关 键 是 不 能 漏 诊 置 管 后 胆 道 冲洗 时 , 应对 十二 指 肠 做 专 门检 查 。 修 补 前
三角 区“ 冰冻 层 ” , 应 动 作 轻 柔 。副 肝 管 常 位 于 胆囊 壶 腹 处 , 故
此处 的游 离 更 应 谨 慎 , 游 离 切 断 后 均 应 予 结扎 。
3 讨 论
穿孔修 I b + 胃肠 减 压 管 置 入 十 二指 肠 、 营养管置入空肠 , 术 后
肠 内 营养 , 1 w后 进 食 , 一期愈合。 1 . 2 . 2 胆 总 管探 查 术 后 黄 疸 1例 1例 胆 总 管 探 查 术 后 2 4 h 出 现 黄 疸 急 诊 探 查 时 发 现 T管 远 端 置 人 胆 总 管 十二 指 肠 夹 层. 致胆总管下端梗阻 , 重 新 放 置 后痊 愈 出 院 。术后 1 年 因反 复 胆 道 感染 再次 行 胆 管 一 空肠 R o u x — e n — Y吻 合 术 1 . 2 . 3 医源 性 胆 道 损 伤 1 6例 均 为 炎 症 水 肿 期 开 腹 胆 囊 切 除. 黄 疸 均 于术 后 1 2 ~ 4 8 h内出 现且 进 行 性 加 重 。 其 中 6例行 MR C P检 查 发 现 胆 总 管 横 断 或 狭 窄 。所 有 1 6例 均 于 4 1 2 d 内剖 腹 探 查 . 术 中发 现 胆 管 部 分 结 扎 。其 中 6例 因胆 管 壁 钳 夹 范 围大 . 拆 除结 扎 线 后 胆 管 壁 坏 死 缺 损 范 围> l _ 5 e a. r 行 胆
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例 , 多发 2 ; 右侧 例 单发 8 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 象: 肺动脉 管腔 内低 密度栓 子; 间接征 象: 肺梗死、 动脉 高压、 肺 胸腔 积液等 。结论 1 6层螺旋 c T肺动脉成像是诊 断肺动脉栓塞 的快速 、 有效、 无创伤 的方法, 对诊 断肺 动脉栓塞 有重要价 值 , 为急诊和普通 ・床工作 中怀疑该病 时首选的影像 学检 查方法。 可作 临 【 关键词 】 肺动脉栓塞 1 6层螺旋 c 肺动脉成像 诊断 T
临床和实验 医学杂 志 2 1 年 1 第 1 0 1 2月 0卷 第2 4期
・1 4 ・ 9 5
1 6层 螺旋 C T在 肺 动 脉 栓 塞诊 断 中的应 用
王燕 ( 阴市人 民 医院 C 江 苏 江 阴 2 4 0 ) 江 T室 14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1 6层螺旋 c T肺动脉 成像 ( T A) C P 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方 法 对2 8例经 1 6层螺旋 c T
早期肺癌 。本组 1 6例恶性 病变 中组 织病 理学诊 断 5 早期周 围型肺 癌 1 4例 , 中腺 癌 1 例 , 癌 3例 , 其 1 鳞 均 经 手 术 证 实 。而 1 4例 早 期 周 围 型 肺 癌 , 基 细 胞 液 学直接诊断 为恶性 的 1 例 , 1 提示穿 刺液基 细胞学 在 肺癌 的早期 诊 断 中有 重要 的应 用价 值 , 尤其 是 在 临 床 无 明显 症 状 , 像 学 不 能 明确 诊 断 时 , 临 床 价 值 影 其 不可忽视 。但是液基 细胞学技 术用 于肺 占位 病变 穿 刺检查仍存 在 一些 不 足 , 穿刺 过程 中因定 位 、 向、 方 取材等 因素 , 可能 无法 检测 到 肿瘤 细胞 造成 假 阴 有 性或漏诊 ] 。尽 管液基 细胞学 分型 与组 织病理学 分 型符 合 率 较 低 , 作 为 一 种 改 良 的细 胞 学 制 片技 术 , 但 其本身 已具备特异 、 感 的特 点 , 敏 组织病理 学和液 基
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15例的诊断价值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1-0050-03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 ciences)2008∶28(1)肺动脉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急性肺栓塞发病急、症状重、病情凶险,如不及时行抗凝溶栓治疗,病死率极高[1]。
美国估计每年约有65~70万新发病患者,其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
我国由于对肺栓塞缺少易为患者接受的检查手段和足够的警惕而被认为是少见病。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肺动脉栓塞也是我国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尤其是多层螺旋CT(M SCT)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该病在国内的检出率逐渐增高。
作者应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出肺动脉栓塞15例,并分析总结其CT图像,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9~74岁,平均54岁。
临床症状:呼吸困难9例,胸闷10例,胸痛4例,咳嗽咯痰5例,咯血3例。
采用美国GE Lig hts肺动脉栓塞16层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面水平,层厚2.5~3.75mm。
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入碘海醇(300mgI/ml) 100ml,注射速度为3~3.5ml/s,对比剂注入后延迟25s开始扫描。
扫描结束后,利用原始数据进行1.25mm薄层轴面重建处理。
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 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
图像分析包括肺动脉内充盈缺损的部位及类型、栓塞动脉的数量、受累肺动脉扩张与否、是否合并肺梗死及其他肺实质变、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纵膈及胸壁病变等。
2结果2.1肺动脉栓塞的部位15例受累及肺动脉共72支,其中主肺动脉4支,左肺动脉8支,右肺动脉13支,叶或段肺动脉47支。
2.2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增强图像显示血栓在肺动脉内呈不规则、条形、斑片状充盈缺损。
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

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方法:患者采用螺旋CT 对胸部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必要时行薄层扫描,发现16例肺动脉栓塞。
结果:16例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①6例栓子位于血管中央,呈中心性充盈缺损;9例栓子附着于管壁一侧,呈不规则状充盈缺损;2例栓子完全阻塞肺动脉。
②肺动脉主干扩张8例,右心室增大6例。
③肺缺血表现3例。
④肺梗死表现5例。
⑤胸腔积液8例。
患者经对症治疗后,10例病情好转出院,6例死亡。
结论:螺旋CT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但对于亚段及远端肺动脉内血栓敏感性有限。
标签:肺动脉栓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入肺动脉引起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栓塞[1]。
此病在西方国家常见,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居第三位[2],在我国则相对少见。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
大部分肺动脉栓塞患者可无症状,但也可导致突然死亡,而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3-4]。
据文献[5-8]报道,肺动脉栓塞的漏诊率达67%~79%,病死率达20%~30%,其中,44%死于症状发生后15 min,22%死于2 h内。
如能快速诊治,病死率可降至8%。
我院自1999年开始采用螺旋CT扫描对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改变,探讨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螺旋CT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25~93岁,平均58岁。
临床表现为突发胸闷、呼吸困难、胸痛8例,心脏疾病5例,外科手术后4例,义务献血时血液反流、空气反流导致栓塞1例,有高血压病史7例。
5例行B超检查,3例提示深静脉血栓,2例未见异常。
5例行心脏彩超检查,2例提示肺动脉高压,1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心包积液,1例未见异常。
16排螺旋C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

对 比有统计学意义 ( P均G0 . 0 5 ) 。见表 2 。
量 的 日渐重视[ 1 ] , 高辐射 剂量 的常规扫描技 术受 到限制 , 再 者受心脏搏动常规扫描心脏层面图像伪影较大 , 肺动 脉成 像
1 . 4 . 4 评分标 准。肺动脉血管显示 清晰, 边缘清楚为 3分 ;
肺动脉血管显示较清 晰, 边缘 略模糊 为 2分 ; 肺 动脉血管 显 示不清 , 边界模糊为 0分 。
1 2 0 4 n J Me l a T h e or &P r oc V o 1 . 2 6 , No . 9 , Ma y 2 0 1 3
2 0 1 3 年第 2 6 卷第 9 期 隧 拳 理 论 与 鞋 艇
1 6 排螺旋 C T心 电门控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
石惠君 河北省石 家庄市 中医院 0 5 0 0 5 1 摘要 目的 : 探讨 1 6 排 螺旋 C T心电门控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 脉栓 塞( P E ) 中的应用价值 。方 法: 对7 0例 P E患
者行螺旋 C T肺动脉成像 , 按 扫描方式 随机分 为 2 组: A组 : 心电 门控扫 描 , 手动 控制降低管 电流 ; B组 : 常规胸 部强 化扫描 , 管电流采用实时 自动曝光剂量调节 自动曝光 。比较 2组间 的有 效射剂量 和图像质量评 分 。结果 : 2 组 患
2 结 果
质量较差 。而心 电门控扫描以辐 射剂量低 、 图像清晰等优 点
肺动脉栓塞在螺旋CT中的应用价值

对社 会康 复 的需 求 Ⅱ,中国康 复 医学杂 志 ,20 ,1( :3 4 】 00 5 ) 4 . 6
[ 2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Ⅱ, 】 中华
神 经科 杂志 ,19 ,1 6 96 2( ):39 7. 【 3 】霍 文景 , 泮克 勤 , 建权 . 卒 中偏 瘫患 者的 综合康 复治 疗U , 殷 脑 】 中国康 复 ,2 0,( :19 02 1 6. 3)
( < ,1 P 00 ),这 充分说 明早期 康复 护理 的介 入 ,可 避免 患者 肌 肉萎
at a o Ⅱ s o e 0 2 3 ) 6 0 1 1 . c r n 】  ̄ k ,2 0 ,3 ( :1 1 — 6 8 if i 6
【 6 】曾进 胜 , 华,范玉华 ,等. 】大脑皮层梗死后 中枢神 经 系统 李 实验 生 相 关部位 的神 经可塑性 Ⅱ,中国康 复 医学杂志 , 03 72:6. ] 20 ,1( 9 )
最大 密度投 影 ( P 和表 面遮 盖显 示 (S 重建 。 果 本组 2 MI ) S D) 结 5例 P E行 S T A 检查 , CP 中央型 P 2 例 ( 2 , 围型 P 2例 ( %) E3 9 %) 周 E 8 。
主肺动 脉 、左 及 右肺 动脉 、叶 间肺 动脉 、叶肺 动脉 、舌 支肺 动 脉 的显示 率均 达 10 0 %,对 段肺 动脉 的显 示率 达 9 . %,对 亚段肺 动脉 的 77 7 显示 率达 6 . %。P 受累血 管主 要集 中在叶 、段 肺动 脉 ,受 累率 在 4 .8 7 . %之 间 。结 论 螺 旋 C 50 0 E 6 %—_ 0 5 50 T肺动 脉血 管成像 是脉 栓塞 的
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3-04-15T17:16:55.8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谢立旗王前李燕隋爱新[导读]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症。
谢立旗王前李燕隋爱新 (401医院CT室山东青岛 266071)【关键词】多排螺旋CT 肺动脉栓塞【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72-02 肺动脉栓塞(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症。
引起肺动脉栓塞的栓子99%来源于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 boem bolism,PTE)[1]。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有的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被发现,故临床上常发生误诊或漏诊[2]。
急性PE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未经治疗的PE死亡率高达25%~30%。
据Stien等的统计,住院患者尸检发现肺动脉栓塞占14%~26%,而生前未被临床发现的占2/3。
而经过治疗的PE死亡率下降至8%。
因此,正确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而影像诊断又是最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多层螺旋CT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最快、无创、诊断正确率高的检查方法,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
多层螺旋CT(MSCT)不仅能够对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等大动脉的栓塞进行诊断,而且还能够诊断亚段肺动脉的栓塞[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3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2-80岁,平均55.7岁。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咯血等。
1.2 方法使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640层螺旋CT机。
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进行正、侧位双定位像扫描定位,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肋膈角水平,计算患者BMI指数,自动调节mAs大小,120Kv,层厚0.5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对2010年1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使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增强扫描完成临床诊断,时间为1次屏气时间,位置从肺尖部到膈水平处,先为常规扫描,最后增强扫描。
结果: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栓子缺损,累及主肺动脉2例(5.00%),左肺动脉4例(10.00%),右肺动脉4例(10.00%),左叶肺动脉6例(15.00%),右叶肺动脉6例(15.00%),左肺段动脉8例(20.00%),右肺段动脉10例(25.00%),共检出229支肺栓塞和分支栓,其中包括混合型12例(30.00%),中心型18例(45.00%),周围型10例(25.00%)。
直接征象包括:中心性充盈缺损32个,部分性充盈缺损74个,附壁性充盈缺损43个及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28个;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高压16例,肺梗死8例,局限性肺气肿10例及合并胸腔积液6例。
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对产生栓塞的栓子进行显示,可以此来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诊断;应用;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057-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29
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被栓子阻塞后,影响到正常的血液流动。
本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肺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危险性均较高,病死率约为25%,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
肺动脉栓塞常见的高危因素为糖尿病、高血压、妊娠、长期骨折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和血液的高凝状态。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甚至晕厥等,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用常规方法进行诊断时常常容易误诊或者漏诊,因此需要通过影像学技术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为临床专业治疗提供最佳的时间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能够对产生栓塞的栓子进行显示,以此来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依据,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可以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具有覆盖面广、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现广泛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中[2]。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扫描过程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平均64.9岁。
其中糖尿病18例,心脏病12例,妊娠2例,骨折3例,不明原因5例。
所选患者均同意行16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采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增强扫描完成临床诊断,患者仰卧位、头先进,然后在患者进行1次屏气时间内快速完成扫描[3]。
首先进行常规扫描,然后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
扫描时采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对患者注射非等离子造影剂,常用注射剂量为75~90 ml,维持注射速度为4~5 ml/s,在肺动脉根部建立感兴趣区,阈值定为80 hu,延迟4 s后进行扫描[4]。
将进行扫描时的参数设定为:管电流值200 ma,管电压100 kv,而重建层的厚度定为1~2 mm。
扫描范围从肺尖部开始直到膈肌水平位置,扫描时间为6~7 s,速度为0.5 s/圈[5]。
1.2.2 图像分析由2位以上临床诊断经验比较丰富的医师共同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将原始图像通过多平面、曲面及斜面和血管四维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断面进行重建处理后,最终得到患者的完整诊断图像,分析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部位、严重程度及累及范围,共同研究得出一致的临床诊断结果,并签字确认[6]。
检查人员要对所有患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然后做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肺动脉栓塞区域,记录栓子的数量、形态、边缘的形状及栓子分布的范围。
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对肺部周边及胸膜的情况也要观察仔细[7]。
1.4 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1.4.1 直接征象(1)中心性充盈缺损:血栓在血管腔的中心位置,表现为条状的充盈缺损,平行于血管腔,周围是对比剂呈现的轨道样改变,称为轨道征;(2)部分性充盈缺损:栓子在血管腔的某一侧,另一侧则为高密度的对比剂充填;(3)附壁性充盈缺损:血栓粘连在血管壁上,在血管腔中心处充填有高密度的造影剂,周围部分为低密度的栓子,边缘欠光整;(4)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栓塞的血管呈现低密度,但是未见高密度造影剂充盈,大部分为段肺动脉内栓塞。
1.4.2 间接征象(1)肺动脉高压:主要表现为栓塞部位的近端肺动脉的管径增粗[8];(2)肺梗死:主要表现为肺内的近似三角形的阴影;(3)局限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栓塞受累的叶肺及段肺的透明度明显增高,肺纹理变得稀疏[9];(4)合并胸腔积液。
2 结果
4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栓子缺损,累及主肺动脉2例(5.00%),左肺动脉4例(10.00%),右肺动脉4例(10.00%),左叶肺动脉6例(15.00%),右叶肺动脉6例(15.00%),左肺段动脉8例(20.00%),右肺段动脉10例(25.00%),共检出229支肺栓塞和分支栓,其中包括混合型12例(30.00%),中心型18例(45.00%),周围型10例(25.00%)。
直接征象包括:中心性充盈缺损32个,部分性充盈缺损74个,附壁性充盈缺损43个及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28个;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高压16例,肺梗死8例,局限性肺气肿10例及合并胸腔积液6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肺动脉栓塞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肺动脉栓塞是指由于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相应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嵌塞物质进入到肺动脉及分支后阻断了血液的正常供应,出现病理和临床表现,嵌塞物质常见的就是血栓,少见新生物细胞、气泡及脂肪滴等[10]。
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及肿瘤等,骨折、妊娠和肥胖等也可以引起,这些因素大部分为暂时性的,具有可逆性。
但是由于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未见任何不适症状,临床诊断中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如果未能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明显降低临床治疗效果。
因此要尽快采用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及时有效的溶栓及防栓塞治疗措施干预。
临床中应用普通影像诊断技术特异性不高,采样扫描时间比较长,而且图像很容易受到患者呼吸情况的影响出现一定的误差,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帮助不大。
而16排螺旋ct扫描机覆盖面比较广,可以使患者在1次屏气这样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ct扫描,对图像的分辨率和普通的相比高很多,可以清晰地显示主肺动脉中存在的血栓栓子,而且能够检测出小血管栓塞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显示肺内对诊断肺动脉栓塞比较有价值的辅助征象,例如肺实变征,楔状、条带状和线状高密度阴影,因此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增加。
临床中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扫描具有速度快、创伤小、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等优点,配合经验丰富的临床诊断医师对图像的专业分析,可快速完成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率,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