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26课饭钱
三年级上册语文26课

《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场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
两个小学生在比赛中展开了激烈的对决,他们都非常用心地思考着每一步棋。
比赛中,一个小学生偶然走错了一步棋,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思考,最终成功将对手将死。
在比赛中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每一步棋都需要认真思考,不能草率行事。
文章最后提醒大家,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三年级26饭钱

26 饭钱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课6个生字“恳、荣、判、陪、迫、帐”。
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
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
3、体会阿凡提的热心助人、聪慧过人。
教学重点、难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在读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语气。
研读对话,体会提示语的作用,学会学习在提示语中加入动作、神态等描写,让对话更生动,人物个性更突出。
语言训练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不同的环境说不同的话。
为了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使文章语句更加连贯,更加流畅,我们要仔细观察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姿态等,并通过提示语准确、形象地反映出来。
《饭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示语抓住人物的神情”展开生动描写的范例。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学习写提示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师:一身维吾尔族打扮,骑着一头小毛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穷人,戏弄那些贪婪恶毒的人,你能猜到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图片,板书:阿凡提)2、阿凡提有这样一句名言: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播放这句话的录音,学生听写。
)2、出示句子: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学生自己核对)3、指导朗读这句句子,师:“读了这句句子,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板书:善)4、师:阿凡提不仅善良,而且还是个聪明的人(板书:智)。
出示课题:饭钱。
二、初探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1、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另外三位文中人物。
穷人;巴依:地主,他是个有钱人;卡子:当地的法官。
(板书:穷人、巴依、卡子)2、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的读音,能准确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后,说说你对这三个人物的印象。
3、反馈:(1)出示词语:恳求、光荣、判决、陪伴、迫不及待、付账(注意“陪”和“倍”的比较。
(2)说说你对这三个人物的印象。
小学语文 沪教版 三年级上册26 饭钱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重视句子学习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过学习本节课文,培养学生养成从小爱家庭,关爱父母,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3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难点: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过程.~一, 导入新课I 同学们,你们听到阿凡提故事吗?谁来说一说?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探究新知1. 首先老师让学生指名读课文,老师检查预习得怎么样,纠正错音。
2. 老师用慢速范读课文,并把课文领读几遍。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学习课文的读音。
4. 让学生齐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发音清楚。
5. 标出自然段,按自然段指名读。
6. 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难读的句子。
7. 让学生互相提问,相互回答问题,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阿凡提为什么在饭馆前摆摊?(A) A:那里人多B:哪里可以闻饭香C:那里吃饭方便 2.饭馆老板为什么向阿凡提要饭钱?(C) A:他吃了饭馆的饭B:他天天闻饭香C:阿凡提自己决定是否付钱? 3.法官是怎么判这个官司?(C) A:要阿凡提付饭钱B:阿凡提不用付饭钱C:阿凡提自己决定是否付钱 4.阿凡提是怎么处理这个官司的?(A) A:用“钱响”付“饭香”的钱B:坚决不付钱C:给饭馆老板付了钱教学工具:课件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阿凡提为什么在饭馆前摆摊?(A) A:那里人多B:哪里可以闻饭香C:那里吃饭方便2.饭馆老板为什么向阿凡提要饭钱?(C) A:他吃了饭馆的饭B:他天天闻饭香C:阿凡提自己决定是否付钱? 3.法官是怎么判这个官司?(C) A:要阿凡提付饭钱B:阿凡提不用付饭钱C:阿凡提自己决定是否付钱4.阿凡提是怎么处理这个官司的?(A) A:用“钱响”付“饭香”的钱B:坚决不付钱C:给饭馆老板付了钱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阿凡提为什么在饭馆前摆摊?(A) A:那里人多B:哪里可以闻饭香C:那里吃饭方便。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ppt课件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 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
恳求:恳切地请求。
我通过联系上 下文可以知道 恳求的意思。
我是通过查字典 的方法知道的。
面对师长的恳求,白求恩又说了什么?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
反问
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
“争分夺秒”中“争”和“夺”都是抢 的意思。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一组近义词 语的四字词语。
粉身碎骨 眼疾手快 千辛万苦 胡言乱语 欢天喜地 狂风暴雨
面对危险的环境,师长决定让白求恩 离开这里,白求恩是怎么回答的?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 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 在一起,不能离开。”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 听范读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想一想:手术台是谁的阵地?
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
学认字
dòu
战斗
dài
大夫
lián
布帘
拼音开关
bànɡ
当头一棒
ēn
白求恩
chè
撤走
xiǎn wǎ
危险 瓦片
xùn sù
迅速
duó miǎo
争分夺秒
读准多音字
dòu 战斗
斗
dǒu 斗笠 一斗米
危险步步紧逼,就在眼前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 上布满了血丝。
工作时间长 迫切需要休息
表示某种情况持续不变。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 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 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 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 片,丢在盘子里。
近义词
仍然 ——— 仍旧
沉着冷静、医术高超
语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父亲、树林和鸟》原文及教案

【导语】《⽗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是⼩学语⽂S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篇精读课⽂。
课⽂通过“我”和⽗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这种爱也感染了我,使我有了爱鸟意识,展现了⼈与⾃然的和谐与融洽。
以下是整理的(语⽂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6课《⽗亲、树林和鸟》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亲⼀⽣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个春天的黎明,⽗亲带着我⾛过滹沱河岸上的⼀⽚树林。
突然,⽗亲站定,朝幽深的森林上上下下望了⼜望。
“林⼦⾥有不少鸟。
”⽗亲喃喃道。
可我并没有看见⼀只鸟飞,并没有听到⼀声鸟叫。
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的⽗亲。
⽗亲指着⼀棵树的⼀根树枝对我说:“看那⾥,没有风,叶⼦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在动的叶⼦。
“还有鸟味。
”⽗亲轻声说,他⽣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没有闻到什么鸟的⽓味。
“鸟也有味?” “有。
树林⾥过夜的鸟总是⼀群,⽻⽑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的⽻翎,要抖净露⽔和湿⽓。
“每⼀个张开的喙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唱歌了。
” ⽗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亲说。
我知道这⽗亲此时也最快活。
⽗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是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瞬间,也最容易被猎⼈打中。
”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 我真⾼兴,⽗亲不是猎⼈。
【教案⼀】 教学⽬标: 复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课⽂内容,体会⽗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爱鸟、保护⼤⾃然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内容,结合课⽂说说词语的意思,并⽤“舒畅”、“快活”造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理解⽗亲⼀⽣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体会⽗亲的爱鸟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我”的⼼情变化:为什么⼼⾥掠过⼀丝沉重,也由衷地感到⾼兴;教育学⽣懂得爱鸟、保护⼤⾃然。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原文及教案有一天,随着剧情进入*,盖叫天一下子把“西门庆”甩到了楼下,自己也从六米多高的楼上一下子跳下来。
没想到,“西门庆”摔在楼下的时候没来得及躲开,盖叫天一看自己就要砸到“西门庆”的身上,急忙向旁边一跳。
只听“咔嚓”一声,他的右小腿骨折了!断骨从靴子里穿了出来,鲜血染红了戏服。
但是,盖叫天忍着剧烈的疼痛,仍然保持着武松英武的形象,用右腿半跪,高昂着头,正气凛然。
观众没发现这一情况,仍然兴致勃勃地看戏。
盖叫天就一直坚持着,直到舞台的幕布落下来,他才倒在地上。
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个故事,都佩服他的毅力。
盖叫天说:“武松是一个英雄,我决不能让他在舞台上倒下!”1.了解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有哪些感人的表现,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知京剧艺术,感受艺术家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感悟具体描写盖叫天在一次表演中的言行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盖叫天演出的剧照及有关文字资料。
2.京剧录像或录音片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京剧录像或听录音片段,然后介绍盖叫天其人及其京剧表演成就。
引入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请学生自选方式通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或与学伴一起以多种形式合作,完成生字、词语的学习。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
本文写的是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为避免别人受伤而致自己受重伤并坚持演出的感人故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会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出文中盖叫天受伤后的行为。
(盖叫天忍着……)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盖叫天受伤后的言行的句子,让学生想象一下盖叫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此刻你想对盖叫天说些什么?3.对比读。
先读盖叫天说的话,再将文中对盖叫天伤势的描写与带伤坚持表演的描写对比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理解盖叫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言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孙中山破陋习》原文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孙中山破陋俗》原文及教案【导语】《孙中山破陋俗》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缠足所受的痛楚,因此在辛亥革命后,第一废除缠足陋俗的事。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孙中山破陋俗》原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孙中山小时候很爱好自己的姐姐。
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煮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
闲暇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
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常常唱给他听。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姐*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孙中山又是动气又是心疼,便对妈妈说:“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妈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见笑的。
”“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
别人见笑怕什么!”“你年纪小,还不知道这些事。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暂时大总统,他第一废除的就是这个伤害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俗。
【教案】【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⒊掌控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俗的冤仇和他敢于同封建权势作斗争的精神。
【教具准备】孙中山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权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的这方面的故事的。
二、揭示课题:⒈板书课题:孙中山破陋俗⒉说明课题:⑴出示孙中山先生像。
⑵简介孙中山。
⑶陋俗: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公道的习俗。
三、初读指导⒈学习生字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6课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6课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第26课《灰雀》课文如下:
《灰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26课《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word教案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26课《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word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有哪些感人的表现,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知京剧艺术,感受艺术家的爱岗敬业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感悟具体描写盖叫天在一次表演中的言行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具准备:1.搜集关于盖叫天演出的剧照及有关文字资料。
2.京剧录像或录音片段。
PPT课件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0 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 分钟)看京剧录像或听录音片段,然后介绍盖叫天其人及其京剧表演成就。
引入课文题目。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 分钟)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文章写的是谁在表演京剧? 2、文章的那些地方最感人?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5 分钟)自探提示: 1、盖叫天的京剧表演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有描写?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盖叫天热爱京剧艺术?4、盖叫天为什么负伤?负伤后在舞台上是怎样的表现。
1、请学生自选方式通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或与学伴一起以多种形式合作,完成生字、词语的学习。
3、画出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对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作上标记。
二、解疑合探(15 分钟)(一)、全班交流: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
本文写的是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为避免别人受伤而致自己受重伤并坚持演出的感人故事。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标出文中盖叫天受伤后的行为。
(盖叫天忍着)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盖叫天受伤后的言行的句子,让学生想象一下盖叫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此刻你想对盖叫天说些什么? 3.对比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26课课堂笔记

题目:三年级上册语文26课课堂笔记一、课文内容概述本节课的课文为《小兔子乐园》,主要讲述了小兔子们在乡间的田野上玩耍的故事。
小兔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欢笑,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而在夜晚,星星闪烁,小兔子们也在田野上共享着美好的夜晚。
二、课文精读与理解1. 小兔子们在田野上奔跑欢笑,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这个场景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2. 夜晚的田野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通过课文你对夜晚的田野有了怎样的认识?3. 小兔子们的欢乐在课文中得到了怎样的描写?作者是怎样表达小兔子们的快乐和幸福的?三、课文语言特色分析1. 本文描写了乡村的田园风光,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字描绘这些自然景观的?2. 阅读课文时,你觉得有哪些语言特色令你印象深刻?请列举并谈谈你的理解。
四、课文情感体会1. 阅读本课文时,你有怎样的情感体会?是否有让你感动的地方?请谈谈你的感受。
2. 你觉得小兔子们在田野上快乐奔跑的场景能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五、写一篇读后感本课文通过小兔子们在田野上玩耍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它让我对乡村的田园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快乐。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六、问题讨论1. 在我国的乡村,你觉得有怎样美丽的田园风光?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2. 你认为孩子们在田野上奔跑玩耍会带给他们怎样的成长和启发?七、课外拓展1. 你觉得怎样的田园风光是最美的?你渴望拥有怎样的乡村生活?2. 请写一篇抒发对乡村田园风光的感悟文章。
以上就是本次课堂笔记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本节课的课文。
八、课文与乡村生活的通联《小兔子乐园》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小兔子在田野上奔跑玩耍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田园风光的美好。
在我们生活中,也能够发现类似的乡村景致。
在一片宁静的田野上,金灿灿的麦浪随风摇曳,微风拂过,不时传来阵阵清香;碧绿的稻田里,勤劳的农民伯伯正在劳作,一片青翠生机;在村庄边,果树林中果实累累,沟渠旁,小溪潺潺,清澈见底……这些美丽的景色,都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6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前预习课件

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
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率医疗队奔赴马德里前线,
抢救反法西斯战士。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正在
加拿大和美国为西班牙战争募捐的白求恩在讲演中表示,
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白求恩和本文的写 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 来认识这位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医生。现在, 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 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1936年至1937年,白求恩到西班牙作为支持国际反法西 斯志愿者投身西班牙内战。在此期间他创办了一个移动的伤 员急救系统,成了日后被广泛采用的移动军事外科医院的雏 形。为了输血以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 种运输血液的方法,在医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 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1938年4月经延安转 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 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直至以身殉职。他的事迹受到中国人 民的广泛赞扬。
灭了五百多人。 地点
“当头一棒”为下文事 件的发展做了铺垫。
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说一说:在 激烈的战斗中,白求恩是怎么做的?
坚守阵地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
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
下来。
这句话写出了白求恩以 手术台为阵地,不顾生 命危险抢救伤员的原因。
沪教版三年级(上)《第26课 饭钱》同步练习卷(2)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6课饭钱》同步练习卷(2)
二、标题
1.看拼音写词语
kěn qiú
shuǎng kuài
nán áo
pàn jué
pòbùjídài
2.扩词
恳
熬
迫
陪
3.加标点
(1)卡子一看见穷人就迫不及待地叫起来你吃了巴依饭菜的香味怎么敢不付钱
(2)慢一点儿卡子阿凡提走上去行了一个礼说我是他的弟弟他没有钱让我付钱给巴依。
4.学了课文,你对阿凡提一定有了一些认识了吧!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6课饭钱》同步练习卷(2)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恳求;爽快;难熬;判决;迫不及待;2.恳求恳切;煎熬难熬;迫切逼迫;陪同坐陪;3.,;:“;,;?”;“;,;!”;,;,“;,;,;.”;4.;。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6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一课时 教学课件

1.仰望满天星斗. ,挨挨挤挤的小星星,像眼睛一样眨呀眨的, 没有一丝的争斗. ,我不禁感叹:多么和谐呀!
2.我长大. 了要做一名大. 夫。
◆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写注意事项。
术
斗
烈
取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独体结构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的是齐会战斗的时 候,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 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 了六十九个小时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26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第一课时 教学课 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件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第1课时
这就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艰 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多 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 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个英 雄的群体中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国际友人, 他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 国去,毅然放弃了在加拿大优越的生活, 决然的来到了中国。他就是伟大的国际主 义战士——白求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 篇课文讲述的就是白求恩大夫的故事。
初读课文
点击播放音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2)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步:学字词
dòu
战
xùn sù
bàng
ēn dài
当头一 白求 夫
chè
xiǎn wǎ
lián
走危
片布
dòu(战斗)
斗
大
dǒu (北斗)
读一读:
dài (大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要求: 1、读课文5——9节,思考: 阿凡提用什么方法付饭钱? 从中看出阿凡提是个怎样 的人?说说理由。 2、借助提示语,有感情地 读好人物的对话。
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 卡子一看见穷人,就迫不及待地叫起来:“你吃了 巴依饭菜的香味,怎么样敢不付钱?快把钱付给巴 依!” “慢一点儿,卡子!”阿凡提走上去行了一 个礼,说:“我是他的弟弟,他没有钱,让我付钱 给巴依。” 阿凡提从裤腰上掏出一个小钱袋,举到巴依 耳朵旁边摇了几下,问巴依:“你听见钱袋里响亮 的声音了吗?” “什么?啊,听到了,听到了!”巴依说。 “好,他吃了你饭菜的香味,我付给你钱的声 音,咱们的账算清了。”阿凡提说完,拉着穷人的 手,大摇大摆地走了。
26.饭钱
有一个穷人来找阿凡提,恳求说: “可敬的阿凡提,我想求您一件事情,不 知道您肯不肯帮忙?”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 事情,你说吧。”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 “唉!”穷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 “咱穷人过日子真难哇!昨天,我在巴依 开的一家饭馆门口站了一站,巴依说我吃 了他饭菜的香味,逼我付饭钱。我当然不 给,他就到卡子那儿告我。卡子决定今天 判决。您能为我说几句公道话吗?” “行,行!”阿凡提一口答应下来, 就陪着穷人去见卡子。
有一个穷人来找阿凡提,恳求说:“可敬的阿 凡提,我想求您一件事情,不知道您肯不肯帮忙?”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你说 吧。”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 “唉!”穷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咱穷人过 日子真难熬哇!昨天,我在巴依开的一家饭馆门口 站了一站,巴依说我吃了他饭菜的香味,逼我付饭 钱。我当然不给,他就到卡子那儿告我。卡子决定 今天判决。您能为我说几句公道话吗?” “行,行!”阿凡提一口答应下来,就陪着穷人 去见卡子。
自读第1一4小节,思考:穷人要阿 凡提帮什么忙?完成填空:
穷人在(定在这天判决。 穷人请阿凡提( )。
有一个穷人来找阿凡提,恳求说:“可 敬的阿凡提,我想求您一件事情,不知道您 肯不肯帮忙?”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 情,你说吧。”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 “唉!”穷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 “咱穷人过日子真难哇!昨天,我在巴依开 的一家饭馆门口站了一站,巴依说我吃了他 饭菜的香味,逼我付饭钱。我当然不给,他 就到卡子那儿告我。卡子决定今天判决。您 能为我说几句公道话吗?” “行,行!”阿凡提一口答应下来,就 陪着穷人去见卡子。
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卡 子一看见穷人,就迫不及待地叫起来:“你吃了巴 依饭菜的香味,怎么样敢不付钱?快把钱付给巴 依!” “慢一点儿,卡子!”阿凡提走上去行了一个 礼,说:“我是他的弟弟,他没有钱,让我付钱给 巴依。” 阿凡提从兜里掏出一个小钱袋,举到巴依耳朵 旁边摇了几下,问巴依:“你听见钱袋里响亮的声 音了吗?” “什么?啊,听到了,听到了!”巴依 说。 “好,他吃了你饭菜的香味,我付给你钱币的声 音,咱们的账算清了。”阿凡提说完,拉着穷人的 手,大摇大摆地走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阿凡提拉着穷人的 手,大摇大摆地走了。
提示: 1、想象合理。 2、语句通顺连贯。 3、采用2种以上对话形式,用上合适的 提示语。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 是快乐的事情。
因为巴依说( 所以穷人要阿凡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