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区别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

英汉语言词汇对比一、英汉语言词汇的发音对比。

1. 音节结构。

- 英语:- 英语单词的音节结构较为复杂。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元音(vowel)或一个元音加上一个或多个辅音(consonant)组成。

例如,“cat” [kæt],是一个单音节词,由辅音[k]和元音[æ]以及辅音[t]组成;“apple” [ˈæpl],有两个音节,第一个音节是[ˈæ],以元音开头,第二个音节是[pl],由辅音[p]和[l]组成。

- 汉语:- 汉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一个音节由声母(initial)、韵母(final)和声调(tone)组成。

例如,“妈”mā,声母是m,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

“好”hǎo,声母是h,韵母是ao,声调是第三声。

2. 重音与声调。

- 英语:- 英语中有重音(stress)现象。

在多音节单词中,重音位置不同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或意义。

例如,“'present(名词,礼物)”和“pre'sent(动词,呈现)”。

重读音节通常发音更响亮、更清晰。

例如,“banana”[bəˈnɑːnə],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

- 汉语:- 汉语依靠声调来区分意义。

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

例如,“mā(妈)”“má(麻)”“m ǎ(马)”“mà(骂)”,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二、英汉语言词汇的词性对比。

1. 名词(Noun)- 英语:- 英语名词有可数(countable)和不可数(uncountable)之分。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例如,“book”(单数) - “books”(复数),复数形式的变化规则有多种,如加 -s(books)、加 -es(boxes)、变y为i加 -es(city - cities)等。

- 发音上,有些复数形式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如“house”[haʊs](单数) - “houses”[ˈhaʊzɪz](复数)。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 • • • • • • • •
译成并列句(例3); 将定语从句译成谓语(例4); 省去不译(例5)。 3)Anna, who was here a moment ago , left this note. 安娜刚才来过,是她留下的这张条子。 4)We used a plane of which almost every part carried some ind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我们驾驶的飞机几乎每一个零件上都有国 家的标志。 5)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 第二,在翻译时还应注意英语和汉语中介 词搭配的习惯。例如:“在阳光下”应译 为“in the sun”而不是“under the sun”, “在床上”是“in bed ”,而不是“on bed”。 • 第三,要注意英语动词和不同的介词搭配 时会产生不同的短语动词,意义可能会相 去甚远。
• 1)He put his hands into his pockets. • 他把手插进了口袋。 • 2)They had their lunch at half past twelve today. • 今天他们十二点半吃的午饭。 • 关系代词是英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在翻 译含有关系代词的句子时,除了按照其功 能把它们翻译成相应的句子成分外,还可 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 由动词的分词构成的形容词,其涵义不同, -ed分词有被动和完成的意味,-ing分词 • 有主动和正在进行的意味。试比较: • 3) The book is interesting. • He is interested in the book. • 4) The film was very moving. • All the people were moved by the story. •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这类词的用法: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1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

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

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

英汉语法对比

英汉语法对比
汉英语法特征对比
0. 汉语和英语语法特点最本质区别:
第一,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 的。汉语语法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第二,汉语语法是柔性的,英语语法是刚性 的。
1.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语法上所谓隐性implicit和显性explicit是指有无 外在的形式标志。
就英语和汉语而言,隐性和显性的内容相差较 大,形成明显对比。
身体 牛马 烟酒 街道 云贵 衣帽 肢体
成语:平仄、四声八调、阴阳上去
阴阳上去:生财有道 山盟海誓 诸如此类
5.4 英语的贴近律:英语中除形态外影 响语序的重要因素是“邻近原则”:语 义相关的成分放在一起
形容词作定语尽量靠近所修饰的名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形容词、副词、介词、
连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不及物动词 副词修饰及物动词时,不得隔开动词及
英语句子的扩展或复杂化是在主干上进行,不改变主干。
英语句子的分析顺序:先切分主谓,再切分谓语部分, 然后切分附加成分。
二、汉语的竹式结构
汉语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树杈之分。
汉语句子的构造方式就像竹子一节一节地,这样的竹节可 多可少,是开放性的。构成句子的竹节可能是词、词组、 分句。
逻辑律的第一个表现:时序上的先后律
构词:古今 早晚 先后 教学 兴亡 生死 父子 子孙 老少
成语:春夏秋冬 冬去春来 一朝一夕 穿针引线
时间表达:1995年10月13日下午3时 汉语所谓连动、兼语,大都按时间顺序:进城卖菜、
送他上路、去医院看病
逻辑律的第二个表现:空间上的上 下-大小律。即从大到小、从上到下、 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符合人观察 周围世界的逻辑顺序。
汉语语法的隐性造成汉语语法单位界限的 模糊不清。

英语:英汉十大区别

英语:英汉十大区别

英语:英汉十大区别英语:英汉十大区别英语:英汉十大区别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汉异同点归纳

英汉异同点归纳

英汉异同点归纳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异同。

对于英汉的相同点,汉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对于英汉的不同点,要努力摆脱汉语的影响,以免犯错。

一、英汉相同点1. 陈述语序:英语和汉语陈述句的语序大概一致:主语+谓语+宾语。

如:I like apples. 我喜欢苹果,这个相同点有利于中国学生掌握陈述句。

2. 主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主格人称代词分类大致一致,一一对应:I我, she她, he他, it它,we我们;一对多:you(你,你们), they(他们,她们,它们)。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分类大致一致,一一对应:my我的, her她的, his他的, its 它的,our我们的;一对多:your(你的,你们的), their(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虽然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汉语的分类有一致的地方,但使用时也不能完全逐字翻译。

如:这是我哥。

不能译成:This is I brother.这里的“我”实际上是“我的”,对应着英语中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应为:This is my brother.二、英汉不同点和易错点1. 倒装语序英汉不一致:英语的倒装语序:汉语的在疑问句后加疑问词即可,如:你是中国人吗?在句子末尾加“吗”和问好“?”即可,而英语则要变换主语和谓语及其构成部分的语序,如:Are you Chinese? Can you speak Chinese? Does she like the book? 而且变疑问句的时候还存在借助助动词do, did, does的情况,这时候实义动词要还原成动词原形,譬如She likes the book. Does she like the book?2. 宾格人称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汉语中主格代词跟宾格代词一样,如:我喜欢她(我,主语;她,宾语),她喜欢我(她,主语;我,宾语),而英语中主格和宾格不一样:I like her. She likesme. 宾格的使用也是中国学生的易错点。

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

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

实用!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不少学英语的小伙伴总会苦恼于自己说出来的“中式英语”,有时还会陷入交谈的时候别人好像听不懂,或者产生误会的尴尬境地。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除了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之外,还要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脱离语言外壳,更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让对方觉得你是在“说人话”。

英汉的10大差异0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功不可没,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 )一书中,他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所谓形合,即表示句内种种逻辑关系,须用连接词,如if, although, because, when, in order that, 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缺少了此类连接词,或者逻辑标记,如:It is late, I must leave. - It is late之前,缺少了because,如此英语表达,native speakers一般不说。

所谓意合,顾名思义,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句子靠意思,就能“捏”在一起,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

如上句的对应汉语说法:迟了,我得走了。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句话英汉间的差异: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②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以上2句,讲究形合的英句中的but, who皆不可省略。

汉句则干净利落,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

02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应该成为句子的“重心”,但就“重心”位置而言,“英前汉后”。

英汉的区别

英汉的区别
六、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英语的习惯是尽量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单词或是词组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而汉语就不同, 汉语喜欢用同一个词汇来增强自己说话的语气或是强调。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 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think",第二次再用"Ithink"显然就很乏味, 应该换成"Ibelieve"或"Iimagine"之类的表达。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 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 #: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 relations, 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nited States better and vice versa. 此处的vice versa 是官方的措辞,也体现了语言的变化,汉语则经常使用重复来加强语气。
2.代词 汉语中词语在形式上看不出主语、谓语、宾语等。 而英语有形态标定。 例如:“她爱我”和“我爱她”中,作主语和作宾语毫无区别。 而在英语中,“She loves me.” “I love her.”
3.谓语动词 汉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只要语义一致,无任何形式上的要求。 英语的主谓则要求在数、人称、时态上一致。 例如:“我是学生,他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谓语都是“是”, 而英语则不同,“I am a student; she is a student;we all are students.”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现代汉语受西方语言的影响,句子也比清代以前的长了,虽然如此,仍比不上英语。 英语句子复杂而不流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句子成分之间或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 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的原则,使句子结构受到形态的约束,因而句式严谨、规范、刻板,缺乏弹 相比之下,汉语的主谓结构要复杂得多。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它可表示施事、受事,也可 时间、地点;可用名词、动词,也可用形容词、数量词;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还可以变 语并予以隐含。汉语句式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有完全句,也有大量的不完全句,或称“小句”。 #: 累得我站不起来了。can’t stand up. *: In respect of mere luxury, it may be doubted whether there is not as much to be said for a bad mem as good one. #:如果只讲享受的话,记忆力坏比记忆力好究竟差到哪里去,还真是大可怀疑呢! 将“大可怀疑”放在了句 尾,不仅符合了汉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也将原文的悬念放到了句 末,幽默传神。如 英语分段成三句就不再是“葡萄”而是“竹竿”了。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中英文不同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式、口音等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微小的变化。

以下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

一、语序不同中文有固定的主谓宾语的语序,而英文却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其语序。

例如:•中文:我吃苹果。

•英文:I eat an apple. 或 An apple I eat.在英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而在中文中则是后面。

二、冠词英文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而中文则没有冠词。

例如:•英文:The cat is playing with a ball.•中文:猫正在玩球。

三、动词变化英文的动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的变化。

而中文的动词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例如:•英文:I am eating.•中文:我正在吃。

四、数词英文的数词有单复数之分,而中文则没有。

例如:•英文:There are five cats.•中文:有五只猫。

五、名词性格英文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中文的名词则没有这种区别。

例如:•英文: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中文:杯子里有些水。

六、代词英文的代词种类较多,包括主、宾、物主等。

而中文的代词比较简单。

例如:•英文:He gave me his book.•中文:他把他的书给了我。

七、词汇用法两种语言的词汇用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文: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中文: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八、语气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英文:Could you help me, please?•中文:请你能帮助我吗?九、拟声词中文的拟声词较多,而英文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文:咕咚(水声)•英文:drip(滴水声)十、表达感情中文在表达感情时比较直白,而英文则更为委婉。

例如:•中文:我爱你。

•英文:I love you. 或者 I adore you.总的来说,中英文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

英汉十大差异

英汉十大差异

任何接触过考研英译汉题目的人无不感叹:太难了!的确,5个划线的句子大约是150个词,也就是说,每个句子差不多是30个词。

对于这么长而复杂的句子,不是基础很扎实的人不犯晕才怪呢!但是,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英译汉也毫不例外。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其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不了解这些差别,翻译时肯定会四处碰壁、头破血流。

因此,要解决翻译中的难题,一个很关键的步骤是了解英语跟汉语的区别。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英语跟汉语的十大区别,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这十大区别: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 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2001年第72题)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 特征上的最主要区别之一。所谓形合是指主要靠 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是指主要靠句子内 部逻辑联系。 英语句法特征是“形合”,注重语法形式和功能。 句子要按照语法规则来组织句子,其主语和谓语 要求在人称、数、时态、语态上保持一致,主句 和从句之间要用关联词语衔接起来。因而英语结 构紧凑严密,其句义的明确,主要是靠严谨的句 子结构,分明的逻辑关系,注重句篇中句子之间 的排列、衔接、连贯等。例如:
• 3.A national link-up of computers could mean that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will be supplied to anyone who uses the system. • 把全国的电脑连接起来意味着可以向任何使用该 系统的人提供大量信息。 • 4.This nuclear power plant which is completely automated and computer-controlled serves the entire city. • 这个全部自动化和电脑控制的核电厂供应全市的 用电。
五、英语主语显著,汉语主题显著 英语主语显著, • 在句法结构上,英语和汉语另一个主要 区别就是: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 则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句子结构通常 是“主语+谓语”结构,汉语句子则通常是 “主题+述题”结构。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 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 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 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例如:
英汉句法对比 正是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有着不 同的语言类型、文字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词法上 的差异,因此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 异。英译汉时必须使用汉语的句法来表达英语的 意思。违反汉语表达习惯。反 之,汉译英时也必须采用英语的句法来表达汉语 的意思,尽可能适应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 此,熟悉英汉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对正确地进行英 汉翻译十分重要。

英汉语言的差异

英汉语言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义合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汉语动词功能强英汉句子的重心不同在复合句子中,英语的主句为主要部分,一般放在句首,即重心在前。

而汉语则一般按照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形成后中心例如:Nothing has happened since we parted. 自从我们分别之后没发生什么事They parted enemies.Table the motionSedanSaloonKnocked up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晚饭后我出去散步He cannot be operated upon as he is very weak 他身体太弱不能动手术His chief contribution was making me realize how much than knowledge I had been getting from him. Common sense他使我认识到,我从他那里学来的,远远不止是知识,这是他的最大贡献。

It was been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postpone the visit which I intended to pay to China in January我原来打算在今年一月访问中国,后来不得不推迟,这使我非常失望4英语there be 结构与虚词it 的结构用得比较广泛一词多义现象Phase常用词意:阶段物理学:相土壤学:分段数学:位相动物学:型天文学:周相军事学:战斗阶段建筑学:第几期工程Siren’s songBrokenA broken manA broken soldierA broken timeA broken sleepA broken record of argumentChallenge1.I challenge my own conclusion2.t he American hegemony is under greater and greater challenge3.n one of them challenged the validity of those resolutionsIntroductionStill to come; a car called the violet in Japan, but due for a new name before American introduction 蝌口骡拉Saudi Arabia has had problems with Iraq and South Yemen but he tired hard to maintain in touch with leaders of both states好汉做事好汉当A true man has the courage to accept the consequences of his own actions/deeds二:词的增减所谓词汇增益就是英汉互译时增词而不增义,减词不减义1)英文动词的时态,情态,语气以及非谓语动词译成汉语时,一般都要适当增词,而汉语的同样内容译为英语时一般都要减词2)英语的抽象名词或代表特殊意义的名词译成汉语一般要增词,而汉语的抽象名词或一些具体名词译成英语时则需要减词Restraint in crises must be augmented by cooperation in removing the causes of crisis 英文当中抽象名词(通常由形容词转化过来)的具体化,把英语之“虚”化为汉语之实CorrectnessDependencePossibilityCommercializationAbstractionJealousyArroganceIrregularityIn the future you will be exposed to more and more, not less3)英语中的许多代词译成汉语都要加词,回译时需要把复杂的词化为代词The powers of Europe were content to leave the last negotiations to England and Germany who could be trusted to enforce it.约翰很快在灌木丛后面蹲了下来,他想爬进树丛但树丛却长满了刺。

二、英汉词汇的主要差异

二、英汉词汇的主要差异

第二,在翻译时还应注意英语和汉语中介词搭配的习惯。例 如:“在阳光下”应译为“in the sun”而不是“under the sun”, “在床上”是“in bed ”,而不是“on bed”。 第三,要注意英语动词和不同的介词搭配时会产生不同的短 语动词,意义可能会相去甚远。 look after 照顾 look for 寻找 look at 看 take off 起飞,脱去 take sth. for granted 想当然 take…for… 误以为 take out 拿去 take in 吸入,接收,理 解
2)词的内涵意义不一样。 内涵意义即它们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某种联 想。 如汉语中的“荷花”一词在中国人的头脑里 就可能产生“出淤泥而不染”的联想,而英 语中的lotus flower就没有这种内涵意义;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意味着高洁淡雅, 而在有些西方文化中却具有“死亡”的内涵 意义。
同样,各语言中的颜色词也往往具有不同的 内涵意义。 如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黄”字常与天子联 系在一起,而在英语中yellow一词就没有这 种文化意义。 yellow dog 忘恩负义之徒 yellow journalism 耸人听闻的报道
英汉语的词义对比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最广义的意义划分为7种不同 的类型: Denotative meaning 外延意义(即概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内涵意义 Stylistic meaning 风格意义 Affective meaning 情感意义 Reflective meaning 联想意义 Collocative meaning 搭配意义 Thematic meaning 主题意义
关系代词是英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在翻译含有关 关系代词 系代词的句子时,除了按照其功能把它们翻译成相 应的句子成分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译成并列句 Anna, who was here a moment ago, left this note. 安娜刚才来过,是她留下的这张条子。 将定语从句译成谓语 We used a plane of which almost every part carried some ind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我们驾驶的飞机几乎每一个零件上都有国家的标志。 省去不译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英语与汉语的差别

英语与汉语的差别

浅谈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摘要作为英语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其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法,发音是必要的,但如果能在了解英语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所学的汉语,体会两种语言的差异,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主要从词汇,语法,思维,文化等的方面介绍英语与汉语的差异,便于英语方面的学习,也有助于对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一、英语与汉语思维上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汉语是可以想象的,因为中国人强调直觉和图像;英语语言更加功能化,因为英欧语系强调理性和逻辑。

中文写成的字符最初的形式里是事物或观念的图像。

在当前高度发达的形式中,汉字不是用图片传递文字,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意象来传递想法的复杂手段。

例如,“水”就像是船在海上漂着,“瓜”(melon)是根据植物果实的树干二引申出来的汉字,“森”是由三个木组成,意味着大片的树木覆盖大地。

一些词汇的意思,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字形而直接理解其含义,汉语的描述能很生动的介绍图像,形状和材;而在英语中,他只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汉语经常把图像作为隐喻或抽象的观念来表达感情。

“蚕食”用蚕宝宝吃桑叶来慢慢啃咬宵夜的方式来比喻逐步侵略和占领。

“酸甜苦辣”往往描述了食物的味道,有时我们会用在对于生活的描述上,生动的代表了生活的滋味。

中国人偏向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向分析思维,汉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整体表达功能,往往凭主观直觉,英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词汇丰富,汉语则是动词丰富,因此英语中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常常使用动词。

汉语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观性,认为任何行为都可能是人的行为主体完成的,折射在表达形式上,西方人主张理性分析,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重视自然客观,思维目标常常指向外界。

中国人偏向曲线思维,习惯跳动,迂回,环绕的方式,而西方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是按照直线逻辑思维方式进行的二、英语与汉语文字上的差异中英文文字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三条。

首先是两种文字的记录方式不同,英文记录文字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而用来记录音素的基本符号是字母或字母组合;而中文记录的最小单位音素是音节,用来记录汉字的基本符号是汉字,每一个汉字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浅析英汉互译的区别

浅析英汉互译的区别

浅析英汉互译的区别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汉英语言的主要区别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其中汉英语言的动态与静态以及物称与人称的使用使我感触颇多。

一、汉英语言的动态与静态汉语是动态语言,倾向于多用动态词,而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叙述成静态。

英语名词化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而汉语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且常常可以重复或重叠增加动态感,所以英汉互译常常是静态与动态互相转换的过程。

比如如果将“他学习很用功”翻译成英语,大多数人都会译为:He works/studies hard. 但英语是一种倾向于静态的语言,人们自然地多用静态句。

更多说:He is a good/diligent/hard-working student.同样,他抽烟抽得很厉害”译成He smokes heavily/seriously 就显得非常不自然,应该说He is a heavy smoker. 反之,汉语里不会有人说:“他是一个厉害的抽烟者。

”如此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如果在汉译英时能有意识地学习采用这种静态句,译出来的英语会地道得多。

二、汉英物称和人称汉语是主体意识,而英语是客体意识。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

而汉语则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这两个方面。

英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而汉语则较常用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比如“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就译为“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因此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加有灵动词,而汉语的有灵动词一般只能与人称搭配。

比如:“Beijing has witnessed many great historical events.”因此汉英互译时常常要在非人称主语和人称主语或其他主语中转换。

英汉的区别:汉语泛动词化,英语去动词化

英汉的区别:汉语泛动词化,英语去动词化

外教一对一英汉的区别:汉语泛动词化,英语去动词化英汉的区别:汉语泛动词化,英语去动词化。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英文里面动词不少啊,而且还有时态变化,麻烦死了。

英文里面动词是不少,但是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情况下,英文倾向动词名词化、介词化、形容词化。

这又回到我反复提到的一个理念:我们传统的体制内英文教学,过于纠缠于语法,尤其在动词的时态上落力甚多,琐碎之极。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英超读书指南》,讲英超球星都看什么书。

讲到英格兰中场大将兰帕德的时候,文章说,兰帕德读书不少,却经常分不清to be 后面该接什么时态。

想想看,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的英国人(兰帕德的智商高达150!),居然分不清to be后面跟什么时态。

其实有什么奇怪呢,如果有语言学家把我们每天说的汉语进行语法分析,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句话都有语病,但这影响我们交流吗?我不是说语法不重要,而是说,我们学外语的目的别忘了:交流!从一般交流到深度交流!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说话带些语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反倒是你字斟句酌,会bore the receiver’s pants off。

好了,我们来看一些例句:[中文] 研究下那封信,我们觉得有问题[英文] A study of that letter makes us doubtful.[中文] 托尼写的作文[英文]Composition by Tony[中文]没有不带刺的玫瑰[英文]no rose without a thorn[中文] 今晚放什么电影?[英文] What moviewill be on this evening?[中文] 他带着微笑向我走来[英文]He came to me with a smile[中文] 他怕困难,就去睡觉了[英文] Afraid of difficulties, he prefers to sleeping.[中文] 对他的所作所为羞愧不已,他把头深深地低下了[英文]Ashamed of what he did, he ducked his head.从上面这些例句可以清楚地看到,英文不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以动词开道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有意识地在表达中多使用名词、介词、形容词来取代动词,你的英文频道的第三个要点就开始建立起来了。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英汉语言主要区别

英汉语言主要区别

1.语音和书写系统的对比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英语一个词可能多个音节。

汉语有四个声调,英语没有声调。

2.英汉句法结构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它以形制意,而汉语则是一种重意合的语言,它以意骇形。

英语中也有意合,汉语中也有形合,这只是一个量的问题,而非质的问题。

英语重形合,属屈折语,靠词形变化组句,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如英语名词有单、复数之别,非谓语动词形式有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分别用“to,-ing”及“-ed”的标志加以区分,其形合作用十分精微。

而汉语则仅凭词序来决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及句子的意思,并无任何词形变化。

汉语是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特点。

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述。

逻辑词英语中表示逻辑的语言连接词是表述逻辑关系时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

汉语是综合型的直感语言,多数情况下疏于语法,句间讲究意合,汉语句子的词法、句法和语义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环境和语言的内在关系来体现,只要语义搭配合理,就可以联结在一起,组成句子,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式的。

介词介词词组是英语重要的形合手段之一,汉语中却没有。

英语大量使用介词来连词造句。

汉语是介词贫乏的语言,故大量使用动词。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数量和使用频率远不及英语。

长句英语的形合使得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必不可少,地位突出,成为英语句子中的普遍形式。

英语句形合的突出特点是空间搭架形式,即以主谓结构为之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形式关系的动词不定式、分词、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把句子其他各个成分层层搭架,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

因而无论语句多长,均可借助主、谓等范畴和与其对应的各种形态手段来发掘语句的逻辑关系和信息结构。

汉语句意合特点的突出表现则是时间的先后顺序,即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或流水句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和事理推理的方法,呈现的是一个时间顺序的流水形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一些常用被动句型的习惯译法: It is hoped that... 希望,有人希望 It is assumed that... 假设,假定 It is claimed that... 据说,有人主张 It is believed that... 有人想信,大家相信 It is reported that... 据报道,据通报 It is considered that... 人们认为,据估计 It is said that... 据说,有人说 It is supposed that... 据推测,人们猜测 It has been announced that... 已经宣布 It is asserted that... 有人主张
It is proposed that... 有人提出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It was told that... 有人曾经说 It was first intended that... 最初就有这样的想法 It will be said that... 有人会说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 由此可见,因此可知 It was noted above that... 前面已经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必须承认,老实说 It has been illustrated that... 据图示,据说明 It is stressed that... 有人强调说 It is stressed that... 有人列举出了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 无可否认
英语与汉语的十大区别
一,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 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television, and the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 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玩 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机前休是学会驾驶 拖拉机。到九岁的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 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He hated failure; 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 risen above it, and despised it in others.
门口放着至少有12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雨伞。 门口放着一堆雨伞,少说有12把,五颜六色,大 小不一。
三, 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 with whom he is compared, 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 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ac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他讨厌失败,他一生中曾战胜失败,超 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七,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英语结构复杂,表达抽象
Disintegration Ardent loyalty Total exhaustion Far-sightedness Careful consideration Perfect harmony Feed on fancies With great eagerness Lack of perseverance Await with great anxiety Make a litter contribution 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译:work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2. 你不知道,谁知道?
译:if you don’t know, who knows?
二,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It is rumored that... 有人主张 It is rumored that... 听说,谣传
It is noticed that... 有人指出,人们注意到
It is suggested that... 有人建议,建议 It is reputed that... 人们认为,可以认为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It can be said without exaggeration that... 可以毫不夸张 的说 It is sometimes asked that...人们有时会问 It was felt that... 有人认识到了 It i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 人们普遍认为 It is unanimously agreed that... 大家一致同意 It is alleged that... 据说 It is calculated that... 据计算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已经证明 It has been found that... 人们已经发现 It is still to be hoped that... 我们仍然希望 It is well-known that...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我们应该认识到……
九, 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
1. Ambition is the mother of destruction as well of evil. 2. 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good, with the wicked, evil. 3.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译文:许多人认为,普通人的思维活动根本无法与科 学家的思维活动相比,并且这些思维活动必须经过某 种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注意:有些英语被动句需要把主语议 成汉语的宾语
举例:
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 …
六,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译文:尽管关于历史的定义几乎和历史学 家一样多,现代实践最符合的一种定义, 即把历史看做是对过去历史事件的再现和 解释。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练习: 1. I am not quite sure of his having said it. 2.This is the surest guarantee that we shall be successful. 3.He made a sure step out of mud. 4.She had a sure grasp of the subject. 5.He is very sure in his beliefs.
译文: 除非人类最终意识到要把人口减少到这 样的程度 —— 使地球能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饮 食,否则将不得不接受更多的“人造食品”。
八, 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英语中有两句俗语: 1. 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要知义如何,关键看词
1.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Until such time as mankind has the sense to lower its population to the point where the planet can provide comfortable support for all, people will have to accept more “unnatural food.”
I think…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e monkey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