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之间的区别
英汉语义对比浅析
英汉语义对比浅析
对“英汉语义对比”来说,内涵上是同一个概念,但从表达方式上却有着不同的差异。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探讨英汉语义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英汉语义对比浅析
1. 介绍
中英文有不同的发音,文法构造,在表达上也有大小不同,因此在语义上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文将对英汉语义对比进行浅析。
2. 英汉语义不同
(1)首先,汉语的语义旨在把准确的实际意义传达给接受者,而英语的语义则是把伦理道德、文化价值以及社会现象等连续性的概念或行为传达给接受者。
(2)其次,汉语的语义往往以“语言”的形式表达,这就导致汉语语义比较立体化,而英语则倾向于表达“释义”。
一个字可以表达多种不同
的意思,而一个英文单词只能表达一种含义。
(3)最后,汉语的语义更多地侧重于细节,而英语的语义则侧重于语句的整体意义。
这种差异使得汉语比较简洁明了,而英语更加动态富
有表现力。
3. 结论
英汉语义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会对二者在表达上带来不小的影响。
翻译者需要综合考虑语义、文法、习惯等因素,才能够把字面意思完
整地转化为准确的实际意义,进而达成良好的语言沟通。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的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五、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六、英语多抽象词,汉语多具体词七、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八、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九、英语结构紧凑,汉语结构松散十一、英语好静,汉语好动十二、英语重物,汉语重人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 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译文】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 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 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 2】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 allotted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himto order without delay.【译文】 (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 when 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 "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 (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 … 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 his 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 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 order 是名词,表示规“则” ,不能硬译为命“令”。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Practice:
• Put into Chinese:
• (1) 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causes, of which one goes much deeper than the other. • 译: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美国人不能如想象 中那样幸福呢?我认为原因有二,而两者 之间又有深浅之分。
Ten 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 1. synthetic vs. analytic 综合性与分析性 • 2. hypotactic vs. paratactic 形合与意合 • 3. pre-emphasis vs. post-emphasis 前重心与后重心 • 4. associative vs. logical 引申与推理(第3讲) • 5. static vs. dynamic 静态与动态 (第4讲) • 6. abstract vs. concrete 抽象与具体 (第5讲) • 7. substitutive vs. repetitive 替换与重复 (第6讲) • 8. passive vs. active 被动与主动 (第7讲) • 9. impersonal vs. personal 物称与人称 (第7讲) • 10. roundabout vs. straightforward 间接与直接 8
• 英语句子头轻脚重,汉语则相反;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本文旨在比较英汉问候语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两种文化及其语言的理解。
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问候语使用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英汉问候语的差异对于提高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本文以英汉问候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包括英语和汉语的教科书、口语教材、电影、电视剧以及实际交际场景中的英汉问候语使用情况,来探究其差异。
差异分析1.语音方面:英语中的问候语发音一般较为简单,通常是升调,而汉语中的问候语发音相对复杂,调型多变,有时甚至会出现降调。
2.词汇方面:英语中常使用“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词来表达问候,而汉语中则倾向于使用“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词。
3.用法方面:英语中通常在首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之间使用正式的问候语,而在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则使用非正式的问候语,如“Hey”、“Hi”。
而在汉语中,无论面对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一般的问候语都是“你好”,只有在特殊场合如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才会使用较为正式的问候语。
原因探讨英汉问候语差异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历史、文化、语言地位等方面进行考虑。
在历史方面,英语和汉语的发展历程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了问候语上。
此外,英汉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因此英语中的问候语使用较为简洁直接;而汉语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所以汉语中的问候语使用较为温和礼貌。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地位也有所不同。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而汉语则主要在中国及海外华人社区中使用。
这也导致了英汉问候语的差异。
启示与建议通过比较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首先,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在交际过程中,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融入对方的文化环境。
其次,教育机构在开展外语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法。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
从中式英语谈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许多差异和相似之处。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常犯的错误或
使用不规范的表达方式。
接下来,我们将谈论一些英汉语言之间的对比。
英语是一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
这就导致了英汉语法和句
法结构的不同。
汉语是以主谓宾的顺序进行语序的,而英语是以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进
行语序的。
在翻译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语法和句法的正确性。
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和词义上也存在差别。
英语的词汇量相对较大,而汉语的词汇量相
对较小。
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语境和常识,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和词义。
英语中大量使
用动词和形容词来描述事物,而汉语更加倾向于使用名词和成语来表达。
这也导致了英语
和汉语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英语和汉语的发音和语音也有很大的差异。
英语的发音比较独特,有许多元音和辅音,而汉语比较简单,只有四个声调。
这也导致许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会出现发音错误的情况。
英语和汉语的文化背景也是两种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
英语是以西方国家为主要使用
地区的语言,而汉语是以中国为主要使用地区的语言。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文化差异和表达
方式的不同,以确保原意的准确传达。
英汉两种语言有许多差异和相似之处。
了解这些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英汉两种语言。
也需要注意翻译中的语法,词汇和文化差异,以确保正确传达信息。
中英文化之间的十大差异
中英文化之间的十大差异导语: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
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
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
如:“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如:"You're not a student, are you?""Yes,I am. "("No, I am not. ")2、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得男女平等。
如: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3、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4、问候用语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考方向。
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 isn't it?5、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英汉语法对比
0. 汉语和英语语法特点最本质区别:
第一,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 的。汉语语法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第二,汉语语法是柔性的,英语语法是刚性 的。
1.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语法上所谓隐性implicit和显性explicit是指有无 外在的形式标志。
就英语和汉语而言,隐性和显性的内容相差较 大,形成明显对比。
身体 牛马 烟酒 街道 云贵 衣帽 肢体
成语:平仄、四声八调、阴阳上去
阴阳上去:生财有道 山盟海誓 诸如此类
5.4 英语的贴近律:英语中除形态外影 响语序的重要因素是“邻近原则”:语 义相关的成分放在一起
形容词作定语尽量靠近所修饰的名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形容词、副词、介词、
连词 副词前贴所修饰的不及物动词 副词修饰及物动词时,不得隔开动词及
英语句子的扩展或复杂化是在主干上进行,不改变主干。
英语句子的分析顺序:先切分主谓,再切分谓语部分, 然后切分附加成分。
二、汉语的竹式结构
汉语不存在一个主干结构,也没有主干和树杈之分。
汉语句子的构造方式就像竹子一节一节地,这样的竹节可 多可少,是开放性的。构成句子的竹节可能是词、词组、 分句。
逻辑律的第一个表现:时序上的先后律
构词:古今 早晚 先后 教学 兴亡 生死 父子 子孙 老少
成语:春夏秋冬 冬去春来 一朝一夕 穿针引线
时间表达:1995年10月13日下午3时 汉语所谓连动、兼语,大都按时间顺序:进城卖菜、
送他上路、去医院看病
逻辑律的第二个表现:空间上的上 下-大小律。即从大到小、从上到下、 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符合人观察 周围世界的逻辑顺序。
汉语语法的隐性造成汉语语法单位界限的 模糊不清。
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
实用!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不少学英语的小伙伴总会苦恼于自己说出来的“中式英语”,有时还会陷入交谈的时候别人好像听不懂,或者产生误会的尴尬境地。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除了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之外,还要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脱离语言外壳,更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让对方觉得你是在“说人话”。
英汉的10大差异0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功不可没,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 )一书中,他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所谓形合,即表示句内种种逻辑关系,须用连接词,如if, although, because, when, in order that, 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缺少了此类连接词,或者逻辑标记,如:It is late, I must leave. - It is late之前,缺少了because,如此英语表达,native speakers一般不说。
所谓意合,顾名思义,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句子靠意思,就能“捏”在一起,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
如上句的对应汉语说法:迟了,我得走了。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句话英汉间的差异: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②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以上2句,讲究形合的英句中的but, who皆不可省略。
汉句则干净利落,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
02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应该成为句子的“重心”,但就“重心”位置而言,“英前汉后”。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中英文不同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式、口音等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微小的变化。
以下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
一、语序不同中文有固定的主谓宾语的语序,而英文却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其语序。
例如:•中文:我吃苹果。
•英文:I eat an apple. 或 An apple I eat.在英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而在中文中则是后面。
二、冠词英文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而中文则没有冠词。
例如:•英文:The cat is playing with a ball.•中文:猫正在玩球。
三、动词变化英文的动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的变化。
而中文的动词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例如:•英文:I am eating.•中文:我正在吃。
四、数词英文的数词有单复数之分,而中文则没有。
例如:•英文:There are five cats.•中文:有五只猫。
五、名词性格英文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中文的名词则没有这种区别。
例如:•英文: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中文:杯子里有些水。
六、代词英文的代词种类较多,包括主、宾、物主等。
而中文的代词比较简单。
例如:•英文:He gave me his book.•中文:他把他的书给了我。
七、词汇用法两种语言的词汇用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文: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中文: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八、语气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英文:Could you help me, please?•中文:请你能帮助我吗?九、拟声词中文的拟声词较多,而英文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文:咕咚(水声)•英文:drip(滴水声)十、表达感情中文在表达感情时比较直白,而英文则更为委婉。
例如:•中文:我爱你。
•英文:I love you. 或者 I adore you.总的来说,中英文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英两国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密切。
虽然英汉两国均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但是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
本文将会从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一、语音语音是一种基本的语言要素,英汉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
对于英语的元音而言,发音时重点是强调嘴唇的形状,肌肉的收缩与舌尖的位置。
而汉语元音的发音则更多地依靠声带震动的强弱。
比如在英语中, [i:]与[ɪ]两个音是区分大小写音的,而在汉语中,[i:]和[i]的区别更多体现在声调上。
对于辅音而言,汉语和英语又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后面加了一个[i],则会变成音[ʧ]和[ʤ],而这在汉语里并不存在。
汉语中则有四个声调的区别,对于英语来说,同一音节发音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重音位置。
二、语法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尽相同。
英语句子的语序、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修饰语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规律。
在英语中,形式主语it动词倒装、有些情况下there做形式主语出现,而在汉语中强调句子中的主语。
同时,英语中主语一般要位于动词前面,而汉语中主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例如“他吃饭了”。
英语的格语法是一大特点,同样没有直接对应的语法在汉语中,表达方式不彻底迂回,但表述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还涵盖了动词及其进行的方向,在说明过程中给予了更多的提示。
汉语则在两个意象之间加以比喻或比对,以描述含义深刻或比较精细的情形。
三、词汇在词汇方面,英汉两语言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英文中有大量的拉丁语单词,例如psychology、geography等,在与汉语不同的语言背景下,英文单词的计划性、规律性都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而在汉语词汇中,常常喜欢用象声词、象形词等短语表示具体意思,例如“哗啦啦”、“嗷嗷待哺”等,精细致思,特别能描绘出直观生动的场景和情感。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英文和中文各自独特的网络语言也有很大差异。
英语单词和汉语的差异
英语单词和汉语的差异学生初学英语,几乎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汉对比。
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单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从词义和词性两个方面入手1.比较词义英语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词义很难等同,而学生往往把与汉语字词与相应的英语单词机械地套用,出现“see a book”(看书)、“kick football”(踢足球)这样的错误。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词义的不同,可使学生正确理解单词本意,尽快摆脱母语的干扰。
2.比较词性英汉词性格有异同,有时用法差异很大。
如汉语动词可直接用作名词充当主语,而英语中必须用其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再如汉语中常成对地使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样的连词,而英语中because和so、though 和but则不可连用,必须去掉其中一个。
通过对比可使学生分清其中的从属连词、并列连词、副词的区别、避免类似错误。
当然,单词的英汉对比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在句子中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英语单词之间的对比英语单词之间的对比主要涉及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词性、词形等内容。
1.比较词义主要是利用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进行比较。
词义完全相同的词极为少见,单词意义上的相似,相近而不同,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有必要进行比较。
如:⑴我向窗外(看)去,(看)到他进了教室。
⑵他仔细(听),但什么也(听)不到。
两句中分别出现了两个“看”和“听”,但前者需分别使用look或listen表示有意识的动作,后者分别用see或hear,表示无意识的结果。
一些易被误认为是同义而实为汉义的词更需通过比较指出区别。
如:我昨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今天早晨(借)给小李了。
前一个“借”用brrow,表示“借人”,后一个则用lend,表示“借出”。
词义对比还需注意单词在句中的搭配。
如:我做作业(用)了两小时。
“用”时间可用take或spend,但前者主语是“做作业”,需用it形式主语,而后者主语是“我”。
探讨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上的异同点-教育文档
探讨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上的异同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中,英语和汉语是使用最多的语言,如果能够精通这两门语言,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应该是没问题的。
笔者在本文中从两者发音和语法方面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一、两者发音上的异同点现在把英语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字母作如下的对比,让我们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1. 英语音标中的元音与汉语拼音字母的韵母元音,汉语韵母长短适中,没有太长或太短的,但是地方话里存在长短之分. 英语l、m、n都可以放在音节的末尾,如tall,Tom,ten,汉语只有n可以. 汉语里说“泥”“捏”的时候,声母可以是n,也可以是??k,??k是一个英语里没有的音;英语里没有ü。
对于中国有汉语拼音知识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知道二者之间发音相似的地方,那么学习英语的难度就减小了。
二、两者语法上的异同点对学习各种语言的人来说,学习语法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高辨别语言运用中正误优劣的能力,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对汉英语法方面进行比较,以便启迪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世界上各种语言都有自己完整的语法系统,每种语言的语法系统都有自己的特点。
作为一种语言的语法,大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 概括性斯大林说:“语法的特点就在于它给以词的变化的规律,不是指具体的词,而是指没有任何具体性的一般的词;它给以造句的规则,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句子,而是指一般的句子,是与某个句子的具体形式无关的,因此语法把词和语加以抽象化,而不管它的具体内容。
”这表明语法规则是从具体的词、具体的句子中总结出来的抽象的规则.语言之中客观地存在着这种规律,人们的言语活动受它支配着。
比如英汉语中都有一种造句规则“主――动――宾”,按照这种造句规则可以造出许许多多的同类型的句子来表示各种各样具体的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语法具有概括性.2. 稳固性斯大林说:“语法结构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它在语言中已是根深蒂固,所以它的变化要比基本语汇更慢。
英语与汉语的差别
浅谈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摘要作为英语学习者,不断地学习其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法,发音是必要的,但如果能在了解英语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所学的汉语,体会两种语言的差异,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主要从词汇,语法,思维,文化等的方面介绍英语与汉语的差异,便于英语方面的学习,也有助于对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英语汉语差异一、英语与汉语思维上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汉语是可以想象的,因为中国人强调直觉和图像;英语语言更加功能化,因为英欧语系强调理性和逻辑。
中文写成的字符最初的形式里是事物或观念的图像。
在当前高度发达的形式中,汉字不是用图片传递文字,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意象来传递想法的复杂手段。
例如,“水”就像是船在海上漂着,“瓜”(melon)是根据植物果实的树干二引申出来的汉字,“森”是由三个木组成,意味着大片的树木覆盖大地。
一些词汇的意思,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字形而直接理解其含义,汉语的描述能很生动的介绍图像,形状和材;而在英语中,他只具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汉语经常把图像作为隐喻或抽象的观念来表达感情。
“蚕食”用蚕宝宝吃桑叶来慢慢啃咬宵夜的方式来比喻逐步侵略和占领。
“酸甜苦辣”往往描述了食物的味道,有时我们会用在对于生活的描述上,生动的代表了生活的滋味。
中国人偏向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向分析思维,汉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整体表达功能,往往凭主观直觉,英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词汇丰富,汉语则是动词丰富,因此英语中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常常使用动词。
汉语注重思维形态上的主观性,认为任何行为都可能是人的行为主体完成的,折射在表达形式上,西方人主张理性分析,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重视自然客观,思维目标常常指向外界。
中国人偏向曲线思维,习惯跳动,迂回,环绕的方式,而西方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是按照直线逻辑思维方式进行的二、英语与汉语文字上的差异中英文文字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三条。
首先是两种文字的记录方式不同,英文记录文字的最小单位是音素,而用来记录音素的基本符号是字母或字母组合;而中文记录的最小单位音素是音节,用来记录汉字的基本符号是汉字,每一个汉字记录汉语中的一个音节。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
英汉构词法比较是一种比较两种语言的构词方式的比较,它通常用于比较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方式。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英语和汉语的构词方式之间的差异。
首先,要比较英汉构词法,需要先定义“构词”一词。
在英语中,构词是指将单词组合起来创建新词汇的过程。
此外,英语有三种不同的构词方式:派生法、合成法和缩略语法。
而在汉语中,“构词”的概念并不存在,汉语更像是由字组成的语言,因此没有明确的构词方式。
其次,当比较英汉构词法时,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
1. 英语构词法更加灵活多样,因为它允许创造新的单词。
例如,可以将两个不同的单词组合起来创造新词,而汉语则没有这种能力。
2. 英语构词法更为精确,可以准确表达特定的意思,而汉语则更加笼统。
3. 英语构词法更加简单,有很多规则和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创建新的单词,而汉语则更复杂,很难创建新的单词。
4. 英语构词法更有效,因为它能够准确表达一个想法,而汉语则会使用多个字比较宽泛的表达方式。
最后,当比较英汉构词法时,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构词灵活性、精确性、简单性和有效性上。
虽然英语构词法与汉语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英汉构词法也有一些相同之处,比如都可以通过合成法进行构词,两者也都可以使用词根词缀法进行构词。
英汉双关语对比分析
英汉双关语对比分析人类有着复杂的语言文化,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认知的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习惯。
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双关语,也被叫做双重意义词,它是一种具有多重讽刺性和幽默意味的表达。
双关语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很常见,但是它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讨论这两种语言双关语之间的差异。
第一,英语双关语比汉语双关语更加直接。
英语双关语之间通常没有太大的语义上的距离,一般有两种意思:一般意思和具有讽刺性的意思。
英语的双关语一般是以一种变通的方式来表达,其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论更加有趣,更能让人发笑。
比如:“It was so cold I almost got married”(天气太冷我差点结婚了),这里就将结婚和冷暗联系到一起,充当双关语。
而汉语双关语则更加抽象,比英语的双关语更加隐晦。
汉语的双关语,通常有两个或多个意思,并且一般要通过语境来确定其真正的意思,比如“考试中因为把答案给写错,既是失败也是获得教训”,这里的“失败”和“获得教训”实际上是相反的,所以也可以当做双关语来使用。
第二,英语双关语更加幽默,汉语双关语更加讽刺。
英语因为更加简洁直接,其双关语更加贴切,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笑声,而汉语则更加抽象,并且在双关语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讽刺和警醒之意,而不仅仅是一种幽默。
比如“走路要小心,有时候路就在脚下”,这里的意思既“走路要小心”也是“别让自己陷入困境”,他的警示意味更突出。
综上所述,英语和汉语双关语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英语的双关语更加直接,更能让人发笑;而汉语的双关语更加抽象,更多是带有讽刺或者警示性的意味。
归根结底,无论是通过英语还是汉语,人们都可以通过双关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双关语在当今社会影响仍然很大,并且会持续影响很长时间。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来。
以下是15个常见的英汉文化差异:1.礼貌与用语:英国人重视礼貌,他们注重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而中国人可能更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不一定强调言辞上的礼貌。
2.饮食习惯:英国人多以肉类为主,他们喜欢吃炖菜、腌肉等重口味食物。
而中国人更注重谷类、蔬菜和豆腐等,擅长炒菜和凉菜。
3.社交规则:在英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谈论私事、收入等话题是不太常见的。
而中国的社交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亲密感,会谈论更多私人话题。
4.时间观念:英国人非常守时,迟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而中国人可能更加灵活,在一些情况下对时间有弹性。
5.穿着和外表:英国人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和穿着,注重时尚。
与之相比,中国人可能更注重舒适和实用的穿着。
6.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英国社会相对来说更注重地位和职业。
而中国社会注重家庭和亲戚关系,更加看重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利益。
7.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英国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人更注重纪律和应试能力,更注重知识的灌输。
8.人际关系与友谊:英国人更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空间,友谊可能更加注重自由和平等。
中国人更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友谊可能更加注重互相帮助和关心。
9.传统与文化节日:英国有许多传统和文化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他们有各种庆祝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加注重家庭团聚和祭祀。
10.宗教观念:英国是一个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信仰参差不齐。
而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信仰众多,以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为主。
11.运动与娱乐:英国人非常热衷于体育运动,足球、板球、高尔夫等都非常受欢迎。
而中国人更热衷于桌面游戏、舞蹈和太极等传统体育活动。
12.环保意识:英国人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他们非常重视做出环保选择。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改进。
13.家庭观念:家庭对于英国人非常重要,他们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相支持。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
英汉社交称谓语差异对比社交中的称呼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称呼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中英文社交称谓不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的称呼,可以更好地了解两个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英语中,称呼通常包括Mr.、Mrs.、Miss、Ms.等。
Mr.是对男性成人的尊称,在正式场合中往往用于对未婚男性的称呼,例如Mr. Smith。
Mrs.则是对已婚女性的称呼,例如Mrs. Brown。
Miss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例如Miss Jones。
而Ms.则用于女性成人的称呼,不分已婚与未婚,例如Ms. Chen。
在正式场合中,称呼通常以姓氏为主。
相比之下,中文的称呼更加繁琐复杂,一般包括姓氏、职业、学位等因素。
例如,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尊称,可以用“先生”和“女士”等词语,例如张先生、李女士等。
对于一些职业人士例如医生、教授,可以用其职称和姓名来称呼,例如张医生、李教授等。
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敬称,可以加上一些特殊词句来称呼,例如“尊敬的”和“敬爱的”等词语。
虽然中英文的社交称谓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的社交场合中,人们也会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地位、关系等因素来选择称呼。
例如在英语中,多数情况下姓氏加Mr./Mrs.就可以了,但如果和朋友交往再熟悉一些可能就会用名字或小名称呼。
在中文中,如果是同龄人之间或者是比较熟悉的人,则可以用亲昵的称呼,例如“哥哥”、“姐姐”、“妹妹”等。
总的来说,社交称呼是反映出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文社交称谓虽有差异,但爱存亲情、朋友之间的互动同样充满了友好和亲切。
随着跨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交称呼进行比较研究,也能帮助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建立友谊与合作关系。
英汉异同点归纳
英汉异同点归纳了解英语和汉语的异同。
对于英汉的相同点,汉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对于英汉的不同点,要努力摆脱汉语的影响,以免犯错。
一、英汉相同点1. 陈述语序:英语和汉语陈述句的语序大概一致:主语+谓语+宾语。
如:I like apples. 我喜欢苹果,这个相同点有利于中国学生掌握陈述句。
2. 主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主格人称代词分类大致一致,一一对应:I我, she她, he他, it它,we我们;一对多:you(你,你们), they(他们,她们,它们)。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分类大致一致,一一对应:my我的, her她的, his他的, its 它的,our我们的;一对多:your(你的,你们的), their(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虽然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汉语的分类有一致的地方,但使用时也不能完全逐字翻译。
如:这是我哥。
不能译成:This is I brother.这里的“我”实际上是“我的”,对应着英语中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应为:This is my brother.二、英汉不同点和易错点1. 倒装语序英汉不一致:英语的倒装语序:汉语的在疑问句后加疑问词即可,如:你是中国人吗?在句子末尾加“吗”和问好“?”即可,而英语则要变换主语和谓语及其构成部分的语序,如:Are you Chinese? Can you speak Chinese? Does she like the book? 而且变疑问句的时候还存在借助助动词do, did, does的情况,这时候实义动词要还原成动词原形,譬如She likes the book. Does she like the book?2. 宾格人称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汉语中主格代词跟宾格代词一样,如:我喜欢她(我,主语;她,宾语),她喜欢我(她,主语;我,宾语),而英语中主格和宾格不一样:I like her. She likesme. 宾格的使用也是中国学生的易错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翻译讲解
I.英汉之间的差别: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地差别。
”------吕叔湘
国内学者的共识是:汉语是综合性的,描写性的语言,而英语是分析性的,逻辑性的语言。
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地的对比(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在句法方面,有学者形象地把英汉比喻为以下几种:1.雄孔雀/雄狮-----即英语习惯于把最着重的事物放在句首先说出来,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一步步交代,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形成一条头短尾长地线性链,象头小尾大地雄孔雀。
而汉语则相反,其线性序列的展开好比画龙点睛,先把外围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水到渠成,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形成雄狮型头大尾小地局式。
例如: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
译文: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
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又如:The assertion that it was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for a people to enjoy its basic rights unless it was able to determine freely its political status and to ensure freely it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now scarcely (不足地,不充分地;一定不,绝不)contested (斗争;比赛).
译文: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自由地决定其政治地位,不能自由地保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要享受其基本权利,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容易的。
这一论断几乎是无可置辩的了。
2.葡萄/竹竿-----即把英语句子比作“葡萄型”结构,葡萄主干很短,其上附结着丰硕的果实。
而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叙述,逐步展开,内容像竹竿一样一节一节展开,常称为“竹竿型”结构。
She was beautiful, with long dark hair and brilliant green eyes.她长得很美,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双晶莹明亮的绿色眼睛。
She has smooth akin as pale and iridescent as the moon shining over a snow-covered landscape.她光滑的肌肤白里透红,宛如皎洁的月光洒在茫茫血地上。
3.多枝共干----英语句子中还有两个或几个动词共受一个状语修饰,共有一个主语或宾语,或者两个或几个状语共同修饰一个动词,两个或几个主语或宾语共一个动词,这就好比几根树枝长在同一根树干上,我们称为“多枝共干”式结构。
4.也有学者认为英语是一种弥漫着“男子气”的语言。
逻辑性、组织性和理性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的思维支撑点,从而就形成了英语的“阳刚之美”。
而汉语自有汉语之美。
汉语不注重对客观现实作符合逻辑的形式的描摹,不执着于形式结构的规范,中国人的思维支撑点似乎更具有抽象,深邃和疏放的取向,由此繁衍生出的是显赫的暗示和幽远的意境从而形成汉语的“阴柔之美”。
汉语的魅力在于她的流散和疏放,系于她超凡地暗示力和意境性。
所以汉语的形式机制很弱,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定,主谓间关系松散,宾语无定格,无定位,主语的超句承接功能很强。
如果说汉语是一种“人治”语言,那么,英语则是一种“理性”语言。
汉语能化逻辑为内在,英语则必须将逻辑外化,化作种种行合的标记,化作启转承合的纽带。
英语语法规范森严,理性十足;英语形式逻辑缜密,滴水不漏。
5.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一种艺术语言。
寥寥数词,就能出意境,出氛围,出画面。
当然,英语表情达意的优势也不能低估。
比如,metaphor比喻就是英语最大的优势。
这个比
喻并非狭义上的把A比作B不使用比喻词如as, like, as if等的隐喻/暗喻,而是广义上英语词汇的比喻义。
换言之,也可以说是英语词汇denotation(本义)之外的connotation(转义)。
试译:
1.She was in a flood of tears. 她泪流如注。
The corridors were flooded with girls.走廊里挤满了女孩子。
Strawberries flooded the market and prices dropped down.草莓充斥市场,价格下跌。
Beer flooded from the glass.啤酒从杯中溢出。
2.她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成年累月地工作着。
This is how she carries on her work, rain or shine, all the year round.
3. 人言鼎沸:Many people talk together and the noise they make is like the bubbling of water boiling in a cauldron.
4. 面如菜色:hungry looking; look famished
5.西湖如明镜,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奇丽。
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 s and deep cave s of enchanting beauty.
6.The stage of mental comfort to which they had arrived at this hour was one wherein their souls expanded beyond their skins, and spread their personalities warmly through the room.
他们那时所达到的欢畅阶段是:神游身外,脱却形骸,满眼生花,满室生春。
7.《红楼梦》袭人说:一百年还记得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边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
“I will remember if I live to be a hundred” said Aroma. “I am not like you, letting what I say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 forgetting what’s said at night by the next morning.”
8. We had plenty of company in the way of wagon-loads and mule-loads of tourists---and dust. 同路的有许多旅客,有乘旅游马车的,也有骑骡子的---一路尘土飞扬。
9. Clearly, when it comes to marriage, practicing beforehand doesn’t make perfect.
显然,在婚姻问题上,婚前同居并不能令婚姻生活趋于完美。
10. Change is part of life and the making of character. When things happen that you do not like, you have two choices: Y ou get bitter or better.
变化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塑造了人的意志品德。
当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了,你有两种选择:要么痛苦不堪,要么痛快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