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科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4张PPT)

安石( )
3.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姜 夔( ) 4.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
二、可以唱的文学——宋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唐朝时已出现,流 行于宋。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很多宋词
中都体现了关心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的主题。
豪迈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 《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 雄奇阔达、气势磅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
关汉卿
拓展延伸
想一想,宋元都市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1.宋元经济在“隋唐盛世”基础上继续发展,为
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相对安定;
3.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对外交往发达; 5.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本课小结: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
斗蟋蟀
卜卦
读教材,戏剧表演的 主要形式是什么?兴 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 代分别是什么时候? 杂剧。宋代和元代。
元杂剧演员
宋 杂 剧 舞 蹈
传统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便已经有了,比如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放鞭炮 元宵节挂彩灯
端午节赛龙舟
你知道以下诗句描写的是哪些节日吗?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 )
D.娱乐兼商业活动地方
一课精练: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
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C.陆游 B.辛弃疾 D.李清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1张PPT)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余秋雨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 在中国的宋朝。
汤因比
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 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李约瑟
制作旅游攻略比赛
请完成一份回到宋元时期的旅游攻略。
1.每人把自己的导学本拍照上传; 2.各组汇总、讨论,选出一份代表 作品,补充到最完整,再拍照上传; 3.四组pk,选出最强版的旅游攻略。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大门
傀儡戏 开封城
皇家乐队
挂彩灯
瓦子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说书
药材
算命解字
旅店
勾栏
专供演出的圈子
说书
傀儡戏
Kuǐ lěi
[cù jū]
蹴鞠
吹口哨 舞蹈
吹笛子 击节板
勾栏
元曲—《窦娥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 关汉卿 《窦娥冤》
《宋词》 比较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
街市
唐朝长安城
北宋开封城
旅游小贴士
敬爱的旅客: 您好!如果你回到宋元时的开封,首站建议去 商业中心—勾栏,如果是清明节,可以欣赏到皇 大相国寺 元宵节 家乐队的演奏。有幸遇到李清照,他的词特豪放 苏轼 飘逸,可以向他学习何如填词。还可以去专供演 勾栏 出的瓦子,在那里可以看到说书的…… 除了开封,你也可以去杭州、南宁这两座国际 大都 大都市转转祝你旅途愉快! ——新民历史旅游组
中考链接
1. “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 终日喧嚣不已。”上述文字描绘的城市生活 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3张PPT)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关汉卿
三、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曲
2、“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关汉卿
“元曲四大家”
本课小结: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都市生活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和杂剧
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
文化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一课精练:
1.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有一座5A级风景区——清明上河园。有 一片建筑高挂“瓦子”的标志,瓦子是北宋东京城里 (
D
)
A.专供演出的圈子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D.娱乐兼商业活动地方
一课精练: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
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C.陆游 B.辛弃疾 D.李清照
(
D
)
一课精练:
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 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 年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这一天,人们还祭月、赏月、
拜月、观潮、燃灯、猜谜、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
灯、烧塔等。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端午节
一位爱国诗人,在流放途中听说楚怀王客死他乡和 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投入了汩罗江中,后来人们把食 物投入到江中,以便诱食蛟龙水兽,使他的尸体免遭伤
北 宋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 市和文化
目标导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24张PPT)教育课件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人
的
一
生
说
白
了
,
也
就
是
三
万
余
天
,贫穷与富贵,
都
是
一
种
生
活
境
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36张PPT)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 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 死系矣。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南宋《诸蕃志》
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指南针的使用 给航海带来哪些变化?
发展
传播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东汉 蔡伦
北宋 毕昇
合作探究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
1.便于保存 2.可以反复利用
3.灵活排版,减少错误 4.提高了印刷效率
沈括评论说:“若只印三、二本,未为 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发展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东汉 蔡伦
北宋 毕昇
指南针
火药
传播
朝鲜 印度 欧洲
日本 阿拉伯 非洲
发展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南宋广泛用 于航海
宋朝
阿拉伯 欧洲
阿拉伯 欧洲
三大发明意义
英国近代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这样 评价: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 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上, 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并 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利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
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任务二:探究宋词和元曲
宋夏战争 抗金斗争 恋情相思 身世感伤 新旧党争 宋金对峙 市民生活
《全宋词》中记录了 词20000余首, 作家1430余人。
(3)派别
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 剑,梦回吹角连 营。八百里分麾 下炙,五十弦翻 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
豪放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课件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希望生在 中国宋朝。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 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 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封, 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都市生活
(1)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 生活丰富起来。出现了娱乐兼营商 业的场所“瓦子”,里面专供演出 的圈子称“勾栏” (2)形成于宋代的杂剧是宋元时期 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为广大民众 所喜爱
民等成为市民阶层的③组成市部民分阶。层
壮大
你知道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 是什么吗?
唐_诗__ 宋_词__ 元_曲__
二、宋词和元 曲
1、词的定义及发 展
词:特点: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 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在唐朝己经出现, 经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 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 叫做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
一、繁华都市生活
宋
1、大都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
元
时 期
2、都市生活:娱乐场所——瓦子、勾栏;
的
特点:繁华热闹、丰富多彩。
都
市 和
3、节日:春节、元宵、中秋、端午。
文 化
二、灿烂文学艺术
1、宋词:新体诗歌。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元曲:关汉卿《窦娥冤》;元曲四大家。
板书设计
宋都 元市 时文 期化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①他是一个美食家
②生活在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
③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1(隐藏分)演唱一段宋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5、今天的哪些节日在宋代已经有了?
6、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分别有哪些?
7、什么是元曲?它和杂剧有什么关系?
8、元曲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
9、元曲四大家指哪些人物?
ppt展示苹果树,每个苹果对应一个问题。
规则:答对的同学可以摘下任意一个小苹果送给其他组同学,请他回答哟!回答限时10秒,回答正确加5分,答错不扣分。
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有哪些?
2、北宋的开封哪里最为繁华?
3、瓦子和勾栏分别指什么地方?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5、宋元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分别是什么?
6、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是?
规则:站起来后说出答案,回答正确加5分,答错扣2分。
注意:等题目出来后,才可以开始抢答,否则扣2分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通过古今节日习俗的对比,体会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传统节日历久弥新;通过苏轼人物介绍,学习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诗词赏析和故事介绍明白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通过设计开封一日游感受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活跃,且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逐渐养成预习习惯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因此本课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呈现,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高高兴兴中学。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思维导图)素材 华东师大版

火药 武器
人们制成爆炸性武 器、管型火器。元
朝发明了火铳
传播
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 地区,14世纪传到了
欧洲
意义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 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
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
术
思维导图
活字印 刷术的
发明
宋元时
火药
期的科
的发
学技术
明及 应用
指南针 的发明 及应用
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时间、 发明者
后又发明了木活字, 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 排字法,元朝中期出
现铜活字印刷术
发展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意义
活字 印刷 术的 发明
13世纪传入朝鲜,后传到 日本、东南亚及欧洲
传播
汉代利用天然磁铁做的指 南工具叫“司南” 宋代发明了罗盘
发明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 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应用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 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后传到欧洲
传播
指南 针的 发明 及应 用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 航明了火药
应用
宋代开始运用到 军事领域
火药的 发明及 应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6、传统节日 ①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在宋代就有了 ②传统习俗: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 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 今
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1、概念: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2、发展: 词在唐朝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到宋代成 为其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词牌: 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如《念奴 娇》、《满江红》、《蝶恋花》
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苏轼
1、文学评价: 北宋文学家 2、文学贡献: 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 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3、风格特点: 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4、代表作品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繁华的都市生活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 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 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三:应知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户繁多,有若干城 门即有若干附郭。此十二大郭之中,人户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 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所以城内 外皆有华屋巨室,而数众之显贵邸舍尚未计焉……” ——《马可·波罗行纪》
大相国寺简述
大相国寺 原名建国寺, 位于开封市, 是中国著名的 佛教寺院,始 建于北齐天宝 年间,后唐睿 宗因纪念其由 相王登上皇 位,赐名大相 国寺
傀儡戏
说书棚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❶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概况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课(共25张PPT)

= 四、说教学
PART 4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 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通过学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 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体会其风格特色。
——摘自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p55
材料五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 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 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水陆交通的便捷,统一的货币制度, 铸钱量的增加及纸币(交子、会子)的创设与发行,坊市制度破 坏后带来的沿街开店,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统一的商税制度, 以及与辽、金、夏的“榷场”贸易和兴盛的海外贸易,都为宋代 城乡的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促使宋代大小城市及乡 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
材料二 坊市制的核心是对城市中的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实行时
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制约。这一制度盛行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
城市场偏于西北一隅;唐长安城中,全城商业仅限于东、西两市。
北宋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东京城的商业活动已突破时间和空
间限制,城市不再有坊、市的严格区分。南宋时,临安城的商业
十分兴旺,城市中部是工商业集中地区,坊制不复存在。此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在PPT中运用 大量的图片,再现宋元时期 的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知 识展现更加直观、感性,符 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利 用图片把握知识。)
(3)合作探究
问题一:“根据材料分析,唐代的长安城和北宋的东京城,在商 业活动的设置上代词人是谁?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内容,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辉煌。
内容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宋元时期其他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四大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科学技术的名称和原理感到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就。
2.教学难点:对一些科学技术的名称和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2.示例法:教师通过展示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科学技术的名称和原理。
3.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理解。
4.合作探讨法: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四大发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大发明,那么在宋元时期,这些发明有哪些新的发展和应用呢?”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包括四大发明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就。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省优质课⼀等奖教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学成就;(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化⽣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的审美观,提⾼学⽣的鉴赏⼒。
2.过程与⽅法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分析和讨论,提⾼对作品的鉴赏能⼒;充分利⽤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的观察⼒,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代社会⽣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激发学⽣热爱祖国的优秀⽂化,弘扬优秀的民族⽂化。
感受⽂学作品体现出的个⼈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些⽂化名⼈不仅1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与都市⽣活的关系。
【教学⽅法】应⽤多媒体课件,运⽤启发式和问题⽬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相关图⽚、史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展⽰《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图⽚,让学⽣回顾其出处及其表达的内涵,引出宋代时期经济繁荣,从⽽导⼊本课内容——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
展⽰本课学习⽬标,并让学⽣齐读。
2(⼆)讲授新课预习检测:根据学⽣的导学案内容,设计七个问题,教师提问,学⽣以⼩组的形式抢答。
1、宋元时期的⼤都市有哪⼏个?答: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都。
2、北宋开封最繁华的地⽅是哪⾥?答:⼤相国寺。
3、什么叫“⽡⼦”?答: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4、什么叫“勾栏”?答:⽡⼦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统编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师: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哪个?生:春节。
师:人们在春节里都有哪些习俗?学生畅所欲言(吃、穿、行、娱乐等方面)师:好,刚才几个同学从办年货、吃年饭、放爆竹、拜年等方面讲述了我们过年的情景。
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
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广告旗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