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1 34例临床分析

1.3 观察指标 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 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 胰岛素(P2hINS)等指标,并计算稳态胰岛 素评价指数(HOMA-IR)。 1.4 统计学处理
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FPG、P2hBG 及HbA1C等血糖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 对照组,组间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指标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前FINS、 P2hINS及HOMA-IR等胰岛素指标组间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P2hBG及HbA1C等血糖指标组间比 较 组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 . 0 5 ) ; 经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FPG、 P2hBG及HbA1C等血糖指标较治疗前
损 害 [9~10]。故 2 型 糖 尿 病 治 疗 应 当 将 保 护 胰岛B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作为关键。 二甲双胍作为常用口服降糖药物,能够过 恢复胰岛素对于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减少
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FPG、P2hBG及HbA1C等血糖指标以及FINS、P2hINS及HOMA-IR等胰岛素
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实验组患者FPG、P2hBG及HbA1C等血糖指标以及FINS、
P2hINS及HOMA-IR等胰岛素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术后不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对 照组患 者在治疗后 的空腹 血糖为 ( 6 . 7 9 4 - 1 . 1 0 ) m mo l / L ,甘
双 胍 与 吡格 列酮 对 于 2型糖 尿病 患 者血 糖 、血 脂及 胰 岛素 抵 油 三 酯 为 ( 2 . 1 3±0 . 4 7 ) m mo l / L,H O MA — I R为 4 . 1 2 ±2 . 7 6 。 研 究 组 患 者 治疗 后 空 腹 血糖 为 ( 6 . 0 1 ±0 . 7 8 ) m mo l / L ,甘 油 三酯 为 ( 2 . 0 3 ±0 . 4 5 ) mm o l / L ,HO M A — I R为 3 . 3 2 4 - 2 . 4 3 。经过统计学分析 ,
【 关键词 】 2 型糖尿病 ; 二甲双胍 ; 吡格列酮
中圈分类号 R 5 8 7 .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1 1 — 0 1 3 8 — 0 2
糖 尿病 是一 种 在 临床 十分 常 见 的 内分 泌 疾病 ,在 全 球范 围 内 ,糖 尿病 的发 病率 呈 现上 升趋 势 , 目前据 相 关统 计显示 平 的提 高 ,饮 食结 构 和生 活 习惯 逐渐 向西方 人 靠 近 ,糖 尿 病 的 发病 率 呈现 上 升趋 势 ,据相 关 调查 ,糖 尿 病在 我 国 的发病
率 大约 在 9 . 7 % 左右 】 。2 型糖 尿病 是 糖尿 病 的分 型之 一 ,主
要 特 征是 胰 岛 素抵 抗 ,在 肥 胖 人 群 中较 为 多见 ,2型糖 尿 病 发 展到 一 定 阶段 之后 ,可 累及患 者 的 眼部 、血 管 、足等 部 位
从 而产 生严重 的并 发症 。本文选 取 2 0 0 9年 1月 一 2 0 1 2年 3月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i a e at gS cs d o a e lcs lrne J . i mpi dfsn l oe / rmp rdguoet e c[ ] Da 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 n a i i o a -
e e ,0 6 5 ( 2 :5 634 . bts2 0 ,5 1 ) 33 -5 9
[] 6 蒋升 , 李素华. 老年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前期及胰 岛素抵抗 的关
摘要 : 目的 比较吡格列酮和二 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 安全性 。方法 将 6 例 2型糖尿病 患者 分成 0
试 验组和对照组 , 分别给予吡格列酮 、 甲双胍 口服 , 二 疗程 1 。观察两组 治疗前后血糖 、 2周 血脂 、 血压 、 岛素敏感 胰
性等指标 。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 、 化血红蛋 白 明显下 降( 00 ) 糖 均 P< .1 。试验 组胰 岛素、 明显下 降( c肽 P均 <
[ . e ea M] G nv :WH rs。0 6 1 4 O Pes2 0 :4 .
[ 2]Y maaiT,T mt K ea osi bten hprr e aa d a sk o i .R linhp e e y eui mi n a t w e m tbl ydo e[ ] Np o iso20 6 ( )7 67 0 eaoi snrm J . ipnRnh ,08,6 4 :6 - . c 7
初 诊 2型糖 尿病 患 者采用 胰 岛素强 化治疗 不但 可 以获得 良好 的血 糖 控 制 , 著 延缓 糖 尿 病 慢性 并 显
平下降亦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有关。本研究例 数 较少 , 有待 进一步 深入研 究 。 参 考文 献 :
[ ]Ma u aM, rA, e oz A. r el rai t n&It - 1 t d Ma D FnoR Wo H ahOgnz i s i d t ao ne r
糖尿病患者中吡格列酮和阿格列汀的疗效比较

糖尿病患者中吡格列酮和阿格列汀的疗效比较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中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片对降糖的疗效比较。
方法选取内分泌科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
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为对照组,口服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片实验组,两组分别化验静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开始服药后12周再次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结果两组在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降糖疗效相同。
标签:2型糖尿病;阿格列汀;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糖尿病是在遗传和环境综合影响下,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增高的异质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病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糖尿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发病率10.9%,其中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6.9%,既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4%[1],及时的治疗非常必要。
在糖尿病“五架马车”之一“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二甲双胍是一线治疗的基药。
无论是联合口服药或联合胰岛素,二甲双胍都是首选。
因为如此,现在复合制剂逐渐崭露头角。
该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单制剂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降糖方面的疗效,其意义十分巨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首先选取2型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
选取患者在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制剂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为实验组,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为对照组。
两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59岁,实验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57岁。
排除I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恶性肿瘤、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心功能不全、肾衰竭、严重骨质疏松、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者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1. 引言1.1 背景肥胖型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二甲双胍是首选的口服药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药物,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对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考虑加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是两种主要的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西格列汀或吡格列酮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控制水平。
目前关于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比较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治疗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分别加用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在于探讨这两种药物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选择,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还将评估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对比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指导。
1.3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符合以下条件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超过半年,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且在二甲双胍治疗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仍高于7%。
这些患者应该没有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肺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且未接受任何其他抗糖尿病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例中的应用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自2 0 1 2年 3月至 2 0 1 3年 3月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二 甲双胍 和吡格列酮进行 治
p e p t i d e ,空腹 C肽 ) 、P—C P( p o s t p r a n d i l a 2 h C p e p t i d e ,餐 后两小时 C肽 ) ;同时采 用 葡萄 糖 氧 化法 测 量患 者 血糖 , 采用放射 免疫测定法对 患者 C肽和胰 岛素进行 测量 。H o ma
2 . 1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胰 岛素和 C一肽等指标 的变化
情况 两组患者 进行 治疗后 空腹及 食用 l O O g馒 头后 2 h内
静脉血浆血糖相 对服用 药物前 都有 明显 的降低 ,但 是两组
患者之 间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与患
1 . 3 观察 指标
・
9 2・ 中国 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5年 8月第 2 4卷第 1 5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5 , V o 1 . 2 4 , N o . 1 5
一
I R( 胰 岛素抵抗指数 ) = ( F P G×F—I n s )/ 2 2 . 5 ;H o ma p( 胰 岛素分泌指数 ) = 2 0× F—I n s /( F P G一3 . 5 ) 。 本观察数 据统计应用 S P S S 1 7 . 0软 件进
—
1 . 4 统计学分析
二 甲双胍 和 吡格 列 酮在 2型 糖 尿病 胰 岛素 抵抗 5 0例 中 的应 用 比较
二甲双胍和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和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目的:通过对比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与二甲雙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降低肝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升高体内胰升糖素样肽-1的浓度并恢复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等途径来控制血糖,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Alogliptin Benzoate and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through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52 case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0% 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plasma glucose after 2 hours of meal(2 h PG),body mass index(BMI)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of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treatment,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G),body mass index(BMI)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glycemic index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by reducing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improve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ancreatic liter increase in vivo concentration of glucagon-like peptid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and restore its role and other ways to control blood sugar,a significant effect,with some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Pioglitazone;Type 2 diabetes糖尿病属于中老年多发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疾病,以血糖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分为1型和2型两种,90%以上属于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其常见类型,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两者均可引起脂肪、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紊乱,造成血糖、血脂的异常,增加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风险[1]。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复合制剂降糖药物,西格列汀能够调节肠促胰岛素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以Excel 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组。
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50.3±6.5)岁;入院时体重指数(BMI)23.0~33.5kg/m 2,平均(28.2±1.0)kg/m 2。
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36~75岁,平均(51.0±7.0)岁;入院时BMI 23.2~33.0kg/m 2,平均(28.2±1.1)kg/m 2。
两组的基础资料比较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 >0.05)。
出院后门诊随访。
方法:两组均予以同样的低糖饮食及运动方案。
对照组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口服,1片/次,2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口服,1片/次,1次/d。
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疗程。
观察指标:⑴比较治疗后临床指标。
对比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 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另外以反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
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
⑵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消失,血糖指标及BMI 恢复正常;②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血糖指标及BMI 有所降低,但未降至正常范围;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摘要目的:了解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
方法:将5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BP、PG、BMI、HbA1c、Ins、血脂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两组治疗均可使BP、PG、BMI、HbA1c、LDL-C下降(P<0.05,)但B组同时可使Ins水平下降(P<0.05)HOMA-IR降低(P<0.01)。
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降压、减重,同时改善IR。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对改善T2DM各项相关指标水平的疗效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旨在了解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T2DM合并肥胖及血脂、血压等异常时血糖和其他指标的变化,并与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相比较。
资料与方法对象:T2DM患者53例,病程均在2年之内,并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MS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未服用过磺脲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及调脂药物,并排除不宜使用降糖药物病例。
53例分为两组:格列吡嗪联用二甲双胍组(A组)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组(B组)。
A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50±5岁。
B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50±4岁。
两组例数、性别组成、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二甲双胍0.5g,3次/日,同时A组服用格列吡嗪5mg,2次/日,B组服用吡格列酮4mg,1次/日,为期6个月。
除药物外,均行饮食控制,并进行强度适中的运动。
指标测定:患者在试验前及试验6个月时测定SBP、DBP、BMI、HbA1c、FPG、2hPG、FIns、2hIns、TG、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IR 公式)。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及效果的影响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4.100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及效果的影响韦建忠,张凌曦,郑淑婷柘荣县中医院药剂科,福建柘荣355300[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柘荣县中医院内科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吡格列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糖控制情况、脂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各血糖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观察组的血脂4项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效果确切,且在改善糖脂代谢方面作用更加显著,同时联合用药也不会过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尿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b)-0100-04Effects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on Blood Glucose Lev⁃els, Adverse Reactions, and Outcomes in Diabetic PatientsWEI Jianzhong, ZHANG Lingxi, ZHENG Shut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er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rong, Fujian Province, 355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to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Zher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ugust 2022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by sam⁃pling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odd-even number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etformin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The clinical effects, blood glucose control, lipid metabolism indexe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4.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results of 4 terms of serum lipi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more significant in improv⁃ing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drugs will not increas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Metformin; Pioglitazone; Clinical effect; Adverse reaction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疾病群,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标志和特征,多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利[作者简介]韦建忠(1990-),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药学。
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对我院 内分泌科 门诊单 用二 甲双胍 治疗 2个 月以上血糖控 制
盐酸 吡格列酮 1 mg每 日2次 ; 5 , B组联用格列 齐特 8 g 每 日 0m , 2次 , 连续治疗 6个月 。
欠佳 的 TD 2 M患者 5 6例进行 临床观察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Hale Waihona Puke TDM 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 岛素敏 感性 , 2 其作用优 于二 甲
双 胍 联 用格 列 齐特 组 。
【 关键 词 】2 型糖 尿病 盐酸吡格 列酮 格 列齐特 二甲
双胍 胰岛素敏 感性 为观察二 甲双 胍联用盐 酸吡格 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 的疗
2 硝酸甘油耗量情 况 :治疗组 治疗 后每月硝 酸甘 油耗 . 4
痛 。 中医认为心绞痛为 “ 而 胸痹心痛” 主要是心血淤 阻, , 气滞 血
淤, 不通则痛 , 治则益 气 、 活血 、 化瘀 。 而降脂通络软胶囊其 主要 成分为姜黄素 , 具有破血 、 行气 、 络 、 通 止血 、 降压 、 抗凝 等功能。
现代研究证 明 , 黄素使肝脏 过氧化脂 含量降低 , 纤维蛋 姜 血浆
组( B组 )进 行 6个 月治 疗 , 察 治 疗 前 后 F G、h G、 A C , 观 P 2 P Hb 、 Fn、 脂 、 MI 变化 。 果 is血 B 的 结 2组 治疗 后 F G、h G、 AC P 2 P Hb ,、
血 脂 、 M I 较 治 疗前 下 降 ( < . )但 A 组 同 时可 使 Fn 水 B 均 P O 5, 0 is 平 下 降 ( < . ) 结 论 二 甲双 胍 联 用 盐 酸吡 格 列 酮 可 改善 P 00 。 5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观察倪雪松【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临床上使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肯定吡格列酮和对治疗糖尿病的积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并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将采取将二甲双胍治疗法,观察组则采取吡格列酮治疗法,为期12周的治疗和监督,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数、血压、血脂浓度以及胰岛素含量等进行测试.结果经过观察组的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和血红蛋白下降.各项血糖和血红蛋白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压,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2【总页数】1页(P29)【关键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糖尿病治疗;效果观察;安全性【作者】倪雪松【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药学部,辽宁鞍山 1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史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常是由于血糖机制被破坏而导致体内血糖升高,糖尿病病程长,难治愈,患者苦不堪言。
另外,常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多数具有心脏类、血压类并发症,严重威胁其健康,一般糖尿病患者对其自身生活习惯尤其是对其饮食是具有很大讲究的。
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具有多尿、多食但体质量却不断下降的特点[1]。
本次研究是对比我国产的吡格列酮片和二甲双弧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重点强调吡格列酮片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并将相关结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共20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8例。
观察组共20例,男15例、女5例。
所有患者都是经过专业的诊断判断为糖尿病,其中大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少部分患者伴有心脏疾病。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3-06-05T15:33:35.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蒋云芹[导读] 本组3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联合服药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后经减少二甲双胍服用量后,低血糖症状均好转。
蒋云芹(南京长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0000)=【摘要】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间服用单一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老年人38例,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疗程12周,记录服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结果:①患者服药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②治疗过程中有3(7.9%)例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给予二甲双胍减半处理后症状好转,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对单纯服用双胍类、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老年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是降糖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167-02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其基础治疗方案是在由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服用有效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并减少胰岛素抵抗。
近年来,笔者对部分采用单一药物降糖效果不佳的老年T2DM笔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效果较为可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南京红十字老年康复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间收治并入选的T2DM患者38例。
男21例,女17例;年龄62-74岁,平均65.7±4.1岁;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T2DM标准,糖尿病史6-13年,平均9.8±3.5年;体重指数(BMI)24.1±2.5,合并高血压10(26.3%)例。
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观察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p i o g l i t a z o n e .O n e mo n t h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c o n t r o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b l o o d l g u —
[ 摘要]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与二 甲双胍 分别治 疗 2型糖 尿病 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9 6例首 次就诊
列酮治疗 。治疗 1 个月后 , 对两组 的临床疗效 、 血糖水平 改善情况及不 良反应进行对 比观察 。结果
诊断为 2 型糖尿病的患者半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治疗 组 , 各4 8 例 。对照组采用二 甲双胍治疗 , 治疗组采用吡格 对 照组
i t e n t s w 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 Me t h o d s Ni n e t y - s i x p e t i e n t s w 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a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a
二 甲双 胍 、 吡格列 酮均 能 有效 控制 2型 糖尿 病患 者 的血
b e t e s p a i t e n s t Z H A N G D e — c h e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Z h a n g q i u , S h a n 一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_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7.110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袁晓东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江苏苏州215231[摘要]目的研究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时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前后顺序将前25例纳入对照组、后25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检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1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有效率;血糖水平;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9(a)-0110-04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YUAN Xiaodo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Wujiang District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2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oglitazone and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A total of fift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Wujiang District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first twenty-five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ast twenty-five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table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glucose metabolism indexe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detect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0%, which was lower than 12.00%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 with metformin, pioglitazone metformin has higher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index of patients, and has higher safety[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Pioglitazone; Metformin;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lood glucose level; Adverse reac⁃tion[作者简介]袁晓东(1978-),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67期95投稿邮箱:sjzxyx88@·药物与临床·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高娟(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6)0 引言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特意选取了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把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56-79岁,平均(65.4±5.9)岁;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57-80岁,平均(63.9±6.3)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口服的方式服用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23371),一天三次,一次1.5 mg ,持续用药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30天。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吡格列酮(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60)进行治疗,与二甲双胍合用时,盐酸吡格列酮初始剂量可为15 mg 或30 mg ,1次/日,与此同时,具体的药量要根据患者血糖的实际水平来进行适当的调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患者每天服用瑞格列奈的剂量不可以大于45 mg 。
患者要坚持连续用药3个疗程,30天为一个疗程[1]。
1.3 观察指标(1)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分为: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没有不适的感觉;②有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与改善,出现轻微不适;③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同时出现严重不适感。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在糖尿病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23.096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在糖尿病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马家军1,李莹2,王东远11.郓城诚信医院急诊科,山东菏泽274700;2.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济南250031[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2月郓城诚信医院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包含对照组(58例,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58例,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状况,降低不良反应,效果确切。
[关键词] 糖尿病;二甲双胍;西格列汀;吡格列酮[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2(a)-0096-04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Pio⁃glit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MA Jiajun1, LI Ying2, WANG Dongyuan11.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Yuncheng Honest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700 China;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 Jinan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Jinan, Shandong Province, 25003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pioglitazone therapy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16 patients of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to Yuncheng Integrity Hospital from March 2022 to February 2023,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different drugs, including the control group (58 case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58 case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pioglitazon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postprandial 2-hour blood glucose,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otal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triacylglycer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itagliptin and pioglitazone treatment for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improve the status of patients'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in‐dexes,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effect is precise.[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Metformin; Sitagliptin; Pioglitazone[作者简介]马家军(1973-),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急危重症。
浅析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

浅析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8-04-27T11:18:13.7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期作者:李秋芹[导读] 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联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质量的效果较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优。
黑龙江省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158100[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利格列汀对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2例服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4周后病情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
对照组患者在前药的基础上增加安慰剂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除空腹血糖外,相关指标水平无变化(P>0.05)。
结论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联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质量的效果较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利格列汀;二甲双胍;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联合[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eigh Glenn Dean on type 2 diabetes with poor control of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treated 92 cases of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after 4 weeks of poor disea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lacebo on the basis of the prodru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Leigh Glenn Dean. The changes of 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body mass index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change in the related indicators except for fasting blood glucose (P>0.05). Conclusion Leigh Glenn Dean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and pioglita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s superior to metformin plus body weigh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leglipine; Metformin; pioglitazone; type 2 diabetes; combination2型糖尿病多发生在35~42岁的人群,因此其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病患者体内并非完全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而是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差,可利用的少,因此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
糖尿病患者中吡格列酮和阿格列汀的疗效比较

·药物与临床·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3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是在遗传和环境综合影响下,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增高的异质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病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糖尿病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发病率10.9%,其中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6.9%,既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4%[1],及时的治疗非常必要。
在糖尿病“五架马车”之一“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二甲双胍是一线治疗的基药。
无论是联合口服药或联合胰岛素,二甲双胍都是首选。
因为如此,现在复合制剂逐渐崭露头角。
该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单制剂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降糖方面的疗效,其意义十分巨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首先选取2型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的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
选取患者在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制剂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为实验组,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为对照组。
两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59岁,实验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57岁。
排除I 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恶性肿瘤、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心功能不全、肾衰竭、严重骨质疏松、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选取糖化血红蛋白在8.5%~9%糖尿患者共60例,两组分别化验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给予分别服药12周后,再次测定以上指标。
实验组中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mg/次,早晨服,1次/d,二甲双胍肠溶片500mg/次,早晨服,1次/d。
对照组给予复合制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其中吡格列酮含量15mg/片,二甲双胍含量,500mg/片,早晨服1次/d。
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李丹丹【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SOD活性、MDA含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SOD活性较治疗前升高(P<0.05);MDA含量、FBG、2 hPBG及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②治疗后上述指标,A组患者优于B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提高患者体内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控制血糖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片.【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6(028)005【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阿格列汀;氧化应激;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糖化血红蛋白【作者】李丹丹【作者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活性氧(ROS)使整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过度生成活性氧及氧化应激会导致包括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膜脂质、蛋白质损伤及DNA、细胞死亡[1]。
活性氧存在的浓度和时间长短与各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2型糖尿病[2]。
Alogliptin, 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是一类相对较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及磺脲类均有好的疗效。
Alogliptin主要是由细胞色素P450(CYP2D6)和CYP3A4代谢,通过抑制DPP-4活性,减慢肠促胰素GLP-1和GIP的降解调控血糖[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临床疗效的标准如下 血糖下降30%以上、FPG小于6.60 mmolL以及2 h PG小于8.33 mmolL的为显效 FPG在6.60~8.33 mmolL、2 h PG在8.33~10 mmolL为有效 治疗后FPG大于8.33 mmolL、2 h PG大于10 mmolL的为效果差[4]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发生1例低血糖,未出现不良消化道症状以及明显水肿症状。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消化道反应,中途停止治疗,5例低血糖,未出现明显水肿症状。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水肿可能与吡格列酮剂量偏小有关。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障碍造成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分泌缺陷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中胰岛细胞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是至关重要的[57]。绝大多数降糖药物只能起到短期内控制血糖的目的,不能阻止胰岛细胞功能的衰退,不能起到长期有效控制血糖的作用,进而造成大量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病程较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病、糖尿病眼病以及糖尿病足等多种疾病[810]。
25例接受治疗,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为68.26.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患者患有严重的肿瘤类疾病、严重肝肾不足、血液类及免疫类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3次d,0.5 g次,盐酸吡格列酮北京太平生产,1次d,30 mg次。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武田制药生产,1次d,25 mg次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卡波糖中美华东制药50 mg,1片,3次d随餐嚼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各项血糖指标。
2.2 两组患者血糖各项指标统计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 PG、BMI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FPG、2 h PG、BMI及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 h PG、BMI及HbA1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经过血糖及临床症状相结合均符合WHO于1999年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测定为FPG7.0 mmolL或者餐后2 h血糖
2 h PG11.1 mmolL。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2~74岁,平均67.85.2岁 对照组27例患者由于中途出现2例胃肠反应停止治疗,最终
【】 目的 通过对比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与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试验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质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联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降低肝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升高体内胰升糖素样肽1的浓度并恢复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等途径来控制血糖,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在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需要结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11]。膳食不合理是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饮食文化不同,关于糖尿病膳食结构合理性宣传不全面,因此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的升高[1213]。国家应该加大开展糖尿病正确饮食的教育工作,从传统医院的言传身教,发展到各个社区的家庭健康保健中。运动治疗通过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而控制血糖 同时运动中可消耗肌糖原和肝糖原,随着糖原的不断消耗开始消耗血糖,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传统的降糖药物有不同的治疗机制,其中二甲双胍是通过降低肝糖生成来控制血糖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释放来控制血糖 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1415],盐酸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苯甲酸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属于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升高人体内胰升糖素样肽1的浓度,恢复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二肽基肽抑制剂是由766个氨基酸组成的锚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在血浆以及很多组织的细胞上广泛存在,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在免疫系统中存在重要作用。二肽基肽酶是体内外胰升糖素样肽1降酶失活的主要关键酶之一,因此可以提高胰升糖素样肽1的浓度,促进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同时降低胰高血糖素浓度。笔者所在医院选择二甲双胍、苯甲酸阿格列汀以及盐酸吡格列酮三者联合用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高于使用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血糖各项指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服用二甲双胍、盐酸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由于选取的病例较少,下肢浮肿及心功能恶化症状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苯甲酸阿格列汀 盐酸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编 1674680520165001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Alogliptin Benzoate and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through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and Metformin,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thod 52 case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Pioglitazone combined with Acarbos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6.0% and that of control group was 80.0%,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plasma glucose after 2 hours of meal2 h PG,body mass BMI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 of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treatment,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G,body mass BMI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glycemic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Metformin,Alogliptin Benzoate combined with Pioglitazone Hydrochloride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by reducing hepatic glucose production,improve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pancreatic liter increase in vivo concentration of glucagonlike peptide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and restore its role and other ways to control blood sugar,a significant effect,with some clinical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