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1 湘美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课瞬间的精彩 第1课时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二课瞬间的精彩 第1课时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学会用摄影来表达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重点
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摄影的方式去捕捉并表现身边的精彩。强调画面的构图、光线和色彩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难点
通过观察方能力。
教学用具
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请同学们介绍拍过的最满意的作品,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归纳学生的体会,并加以补充、升华,导出摄影就是捕捉瞬间的精彩。)
3.逆光: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
小结:不同光线下的场景或人物给人的感受不同,光线要为表达主题服务。摄影人要经得起等待,善于捕捉,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作业与课堂评价
1、学习活动一
请用草图方式分析一幅摄影作品,并针对这幅作品写出100——200字的短文。
2、学生作品展示、互评,老师点评。
3、拓展:请同学们课后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画面的形式美感
方法指导
1、探讨构图
(1)《嬉戏》(摄影),现代,李舸。
画面具有动感美,冲突的一瞬间,颇具爆发力。动势的冲突运用得当,画面会更为生动。
(2)《海潮》(摄影),任国恩。
精彩源自那一瞬间点(海鸟)和线(海浪)的交集。线的律动、点的节奏、点线结合构成画面的韵律。
(3)“思考。练习”:同一场景,比较两者构图的差别并说说它们各自给你的感受。构图的基本原则:
直观感受:
1、摄影的定义借助于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经过拍摄和暗房工艺或电子技术的制作,塑造真实、生动、具体,并有感染力的艺术画面。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因借助光线所以又称“光的绘图”。
2、希望工程系列(摄影)解海龙
A、《大眼睛》:你看到的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如果画面中前面的人物清晰,你感觉会怎样?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1 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1 湘美版

瞬间的精彩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摄影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能分析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2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有审美情趣。

现在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3重点难点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部分学生拍摄的照片,请作者谈谈自己拍摄时的想法和情感。

导语:摄影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倾注的是摄影者的情感,体现的是摄影者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

摄影就是用相机等捕捉瞬间的精彩。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二、摄影的定义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三、探究活动一:善于捕捉精彩瞬间解海龙希望工程系列作品①《大眼睛》思考1: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画面前面的人物清晰,感觉会怎样?(小结:女孩的形象贫困、质朴,眼睛充满灵气、渴望。

侧逆光的拍摄,使女孩形象逼真,桌面白纸的反光,又使得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

明暗对比、虚实处理,突出了主体的形象。

)思考2: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小结: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②《大鼻涕》画面中被抓拍的小男孩流着鼻涕,长大着嘴巴,专注读者字词,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九年级美术上册《瞬间的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上册《瞬间的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3.介绍摄影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如相机的操作、镜头的选择等,为学生实践拍摄打下基础。
4.针对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讲解基本的图片编辑技巧,如剪裁、调整曝光、对比度等,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摄影主题,讨论如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拍摄。
2.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拍摄想法和构思,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摄影技能。
3.分组合作,共同进步: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在拍摄实践中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摄影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摄影作品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提升鉴赏能力:
教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用光、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创作实践,展示成果:
1.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激发他们对摄影的热情和兴趣。
2.学生的技能水平:针对学生摄影技巧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拍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拍摄和作品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拍摄中,创作出自己的摄影作品。最后,组织一次摄影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升自信心。
6.教学评价,反馈提高: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和发展性,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摄影艺术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四)课堂练习

【优质部编】2019-2020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1 湘美版

【优质部编】2019-2020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1 湘美版

瞬间的精彩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摄影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能分析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2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有审美情趣。

现在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3重点难点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部分学生拍摄的照片,请作者谈谈自己拍摄时的想法和情感。

导语:摄影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倾注的是摄影者的情感,体现的是摄影者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

摄影就是用相机等捕捉瞬间的精彩。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二、摄影的定义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三、探究活动一:善于捕捉精彩瞬间解海龙希望工程系列作品①《大眼睛》思考1: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画面前面的人物清晰,感觉会怎样?(小结:女孩的形象贫困、质朴,眼睛充满灵气、渴望。

侧逆光的拍摄,使女孩形象逼真,桌面白纸的反光,又使得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

明暗对比、虚实处理,突出了主体的形象。

)思考2: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小结: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②《大鼻涕》画面中被抓拍的小男孩流着鼻涕,长大着嘴巴,专注读者字词,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学设计1湘美版.doc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学设计1湘美版.doc

第2课瞬间的精彩1教学日标1、通过赏析摄影作品,理解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历史价值。

2、初步了解摄影的基本表现方法,并在模仿拍摄中加深体会。

3、培养观察能力,学会用摄影来表达情感,提髙艺术修养。

2学情分析初中生上美术课并不是培养艺术家,他们也不可能以后都是艺术家。

其实美术课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画画,而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以及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作为农村学校虽然是九年级的学生但绘画基础较差。

但思维活跃,愿意参与活动。

所以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尽量的设置有趣的情境,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启智。

多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交流,培养自我学习思考的能力。

3重点难点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

2、在扌n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摄影作品(包括大师作品、校园景色、学生自己的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今天带你们欣赏的是怎样一个展出?生:摄彫展。

师: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一聊摄影,多媒体和板书同时出示课题一一《瞬间的精彩》。

活动2【讲授】一、初识摄影1、摄影的定义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摄影?多媒体展示摄影的定义(学生大声齐读)借助于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等,以客观事物为对彖,经过拍摄和暗房工艺或电子技术的制作, 塑造真实、生动、具体、并有感染力的艺术画面。

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由于借助光线因此又称“光的绘图”。

2、希望工程系列八、《大眼睛》: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如果画面中前面的人物清晰,你感觉会怎样?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一-组看图片,分别回答一个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再请学生代表冋答。

(讨论时间为5分钟)根据学生冋答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B、《大鼻涕》、《小光头》。

学生欣赏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归纳总结时进行情感教育更应该珍惜现在,努力学习)C、摄影家解海龙与三位照片主人公最近的合影图中三个小主人公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都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

瞬间的精彩美术教案

瞬间的精彩美术教案

瞬间的精彩美术教案教案标题:瞬间的精彩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瞬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捕捉瞬间美丽瞬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瞬间艺术的概念介绍:通过展示一些瞬间艺术作品,向学生解释瞬间艺术的定义和特点,如动态、瞬间性、生动感等。

2. 瞬间美术作品欣赏:选取一些著名的瞬间美术作品,如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瞬间美感。

3. 观察与捕捉瞬间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具有瞬间美感的场景或瞬间动作,并用素描或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

4. 瞬间美的表现技巧:向学生介绍一些绘画技巧,如运用线条表现动态、使用色彩表现光影等,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现瞬间美。

5. 创作瞬间美术作品: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瞬间美场景或动作,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可以选择绘画、摄影、雕塑等形式进行表现。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瞬间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对瞬间美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瞬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一些著名的瞬间美术作品。

3. 欣赏与分析: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一些瞬间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瞬间美感。

4. 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具有瞬间美感的场景或动作,并用素描或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

5. 技巧讲解:向学生介绍一些表现瞬间美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

6. 练习与创作: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瞬间美场景或动作,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练习和创作。

7. 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瞬间美术作品,并与同学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瞬间美术作品时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完成的观察记录和创作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在分享中表达自己对瞬间美的理解和感受的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美术家或摄影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瞬间美术的认识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摄影展,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和欣赏瞬间美术作品。

瞬间的精彩教案

瞬间的精彩教案

瞬间的精彩教案教案标题:挖掘瞬间的精彩——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 主题:瞬间的精彩——捕捉和表达瞬间的美好。

2. 学科:语文(或美术、摄影等相关学科)。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精彩瞬间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瞬间的感受和想法。

2. 引入新知(10分钟):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瞬间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捕捉瞬间的精彩。

3. 学习与实践(30分钟):a. 学习观察技巧:- 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瞬间场景,如学校操场上的快乐瞬间、自然界中的美丽瞬间等。

- 指导学生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瞬间的细节和特点,记录在笔记本中。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瞬间,提出各自的见解。

b. 创造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或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等)来展现他们对瞬间的理解和表达。

-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作文字作品或绘画、摄影作品。

- 学生之间交流并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4. 总结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所创作的瞬间的精彩。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对方作品的长处和独特之处。

5. 拓展延伸(5分钟):学生被鼓励将所学技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积极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并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教学资源:1. 精彩瞬间图片或视频片段。

2. 学生的笔记本。

3. 绘画、摄影工具和材料(如绘画纸、画笔、颜料等)。

评估方式:1. 基于学生的观察笔记和作品评价其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和建议提供了一个评价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机会。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湘美九上 2瞬间的精彩 教案设计

湘美九上 2瞬间的精彩 教案设计

《瞬间的精彩》教学目标:1.了解并且掌握摄影的定义。

2.掌握摄影的基本表现方法。

3.通过赏析作品,理解摄影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1.了解摄影的定义。

2.掌握光线塑造的种类。

3.掌握摄影构图原则。

教学难点:1.光线塑造形体的一般规律。

2.理解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摄影机,照相机。

3.优秀摄影作品。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欣赏多媒体课件《时间都去哪了》设问:⑴.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一去不回?⑵.什么能让这种东西定格,让瞬间成为永恒?新课教学:1.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优秀摄影作品。

2.设问:⑴.摄影的定义是什么?⑵.摄影的三要素是哪三要素?⑶.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新课教学:摄影的定义:摄影师借助于照相机客观事物为对象,经过拍摄和暗房工艺的制作,塑造真实生动具体并有感染力的艺术画面,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由于借助光线,因此又称为“光的绘图”。

摄影的三大要素:⑴.构图1.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光线.2.画面简洁3.充分利用背景⑵.光线1.顺光2.逆光3.侧光⑶.色彩1.色彩鲜亮2.画质清晰3.对比强烈构图遵循的基本规律:1.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

2.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事物。

3.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

光线造型的一般规律:1.顺光:对象体积减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

2.侧光: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比较强烈。

3.逆光: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

学生练习:1.欣赏多媒体课件中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述。

2.学会拍摄摄影作品。

课堂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需要,摄影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学会摄影,我们可以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以及动手能力,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得以应用。

教学反思:该节课学生表现积极,对摄影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扬积极,在下一节课时中,我将丰富教学内容,加大学生的练习时间。

九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案 第二1范文

九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案 第二1范文

九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案第二课《瞬间的精彩》备课教师:胡巧莲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掌握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的方法,掌握突出主题的方法;2、能认识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掌握分析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懂得艺术作品的价值。

3、能运用所学知识把握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艺术感受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学会如何欣赏摄影作品,学会运用摄影的表现方法记录情感,反映生活。

三、学情分析:通过摄影作品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感人的故事,充实讨论的内容,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录历史瞬间的意义。

教学中还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这种图片比照的方法,收集一些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料。

考虑教学过程各个部分的衔接,做到井然有序,自然流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布置学生准备有关自己和他人、家庭与社会的生活照片和反映过去生活的摄影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一组摄影图片,让同学欣赏。

小结:摄影把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和我们的情感都记录下来,永恒地留下那一瞬间的精彩。

(二)新授1、摄影相关知识a、什么是摄影:英文摄影Photography 一词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b、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发明者、老式相机、现代摄影器材、胶片等图片的展示。

2、作品《大眼睛》欣赏(1)介绍希望工程系列摄影大眼睛的由来,及作者解海龙: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著名摄影家。

生于1951年,1990年开始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用相机记录希望工程。

1991年,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其中有广为人所知的<大眼睛>),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解海龙用自己的照片去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

(2)学生认真观察这幅作品,思考讨论下面问题:你看到的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

《大眼睛》解析:逆光经过桌面反射到人物面部,突出了人物那双渴望的大眼睛,表现了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现状和对知识的渴望,让人感动,引人深思。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2 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案2 湘美版

瞬间的精彩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能够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学会观察。

通过教学活动,体会摄影师用照片传递出的情感,学生能在拍照过程中体验摄影在一瞬间捕捉画面的乐趣2.知识目标:了解摄影能通过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来构图,传达感情与意图,反映生活;掌握摄影取景构图的特点,开阔眼界,丰富拍摄内容。

了解摄影构图的瞬间性特征。

3.技能目标:欣赏、讨论、操作实践,能用运用所学的摄影知识,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自己或周围人们的生活照,创作一件“有趣的校园生活”的照片。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欣赏摄影作品,感受精彩瞬间,培养对摄影的兴趣。

教学难点:1、在摄影过程中怎样通过构图突出画面中表现的主体2、掌握摄影取景构图的特点3教材分析《瞬间的精彩》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对于拍摄照片,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本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相机(或手机的照相功能),通过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感受摄影者在一瞬之间传递出的情感,体会照片的价值和意义;重点讲解学习拍好照片的三大要素,在此也将美术中的构图、光线、色调知识贯穿其中,进一步体现美来自于生活;对于运用电脑软件处理照片这部分内容简单处理,主要通过欣赏图片来进行学习;课后作业安排为:拍下校园的角落,展示学生眼中不一样的校园。

4学情分析通过小学和初中七、八年级的美术课程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但对于理论知识还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加强。

九年级学生正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感情充沛、热情活泼,喜欢在课程中能亲自动手实践,对贴近生活的新知识有很高的学习热情。

《精彩的瞬间》这一课通过课前精心准备,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技能水平。

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投影仪、数码相机、多媒体学生准备:教材、自己喜爱的摄影作品、相机6教学过程6.1 第一学时6.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第2课 瞬间的精彩-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 瞬间的精彩-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瞬间的精彩-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瞬间画的概念和艺术特点;
2.掌握瞬间画的构图技巧和色彩运用方法;
3.提高学生对瞬间生活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瞬间画的构图技巧和色彩运用方法;
2.学生如何通过绘画表达瞬间生活的精彩瞬间。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
1.讲解瞬间画的概念和艺术特点;
2.显示几幅瞬间画,引入本节课话题。

3.2 讲解
1.讲解瞬间画的构图技巧和色彩运用方法;
2.对比生活中的瞬间和画家的瞬间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瞬间画的魅力。

3.3 练习
1.学生观察图片,自行构思描绘瞬间画的主题;
2.指导学生进行构图设计和色彩运用;
3.学生完成瞬间画。

3.4 展示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瞬间画作品;
2.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生活中的瞬间,培养了学生对瞬间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瞬间画的构图技巧和色彩运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展示环节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别人的作品,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水平。

整体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瞬间的精彩》资料

《瞬间的精彩》资料

《第2课瞬间的精彩》教学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已成为一种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活动。

面对诸多的场景,按下快门之前的审美思考非常重要。

摄影者要思考什么是自己需要的,如何抓住它的主要部分并反映在画面中。

形式美感来自于摄影者对构图的考究,对光线的捕捉和对色彩的选择。

面对复杂的场景,需要合理取舍,精心构图,即便最简单的事物也可以拍得很美。

以线条为主组织的画面,要处理好线条曲直的组合、硬软变化的层次关系。

摄影的灵魂就是用光,是光把物体雕塑出来,光的魅力无穷无尽。

阳光照射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丰富的明暗关系又产生了虚实、主次、冷暖等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摄影作品就会鲜活生动、意味绵长。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色彩被赋予了感情,成为代表某种事物和思想情绪的象征。

如红色象征喜悦,黑色象征恐怖等。

在摄影中必须懂得色彩与情感的联系,有目的地运用色彩,才能更好地为表达作品的主题服务。

皮包骨与可怕的干旱(摄影)王春林(摄影)杰伊▪加纳(美国)(摄影) Niko Si(意大利)(摄影)王春林有时候摄影并不是一个简单记录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镜头和独特的思维,通过电脑软件进行二次创作。

要使作品新奇而有思想内涵,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因为新奇是要有灵魂的,主题就是作品的灵魂。

TIMES(摄影) 梁多米远影(摄影)谢子龙升起的星球——8(摄影)正值万家灯光时(摄影)金石头米哈伊尔▪邦达(乌克兰)摄影是世界语言,无需文字的表达。

摄影者用镜头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记录生活,表达自我。

光与影交织的美无处不在,摄影人要经得起等待,善于捕捉,捕捉精彩的瞬间。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 瞬间的精彩教学设计3 湘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 瞬间的精彩教学设计3 湘美版

第2课瞬间的精彩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摄影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能分析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2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认识,但初三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3重点难点通过大量资料欣赏与分析,并配合学生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摄影的技巧。

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展示一组摄影图片,这些图片具有不同的题材、光感等。

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使得摄影作品成为优秀的、成功的作品?(答有:光线、拍摄角度、取景构图、拍摄内容、瞬间捕捉精彩等。

)那么这些因素在摄影过程中该如何把握和运用呢?这节课我们通过一些作品共同分析学习。

活动2【讲授】现代摄影是用纪实手法,再现世界;用艺术手法,表现世界。

摄影是利用照相机作为工具,运用摄影技术和摄影技巧创作作品。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除了有一个好的题材和创意外,还须讲究构图、用光、影调或色调、曝光等摄影造型要素,以及后期制作技巧,它们共同构成了摄影艺术的特征。

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情与教学设计有侧重地选择讲解)摄影创作原则1. 主题突出原则2. 突出重点原则3. 创新原则分别通过作品来感受、分析、说明。

可以提问、讨论、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理解。

摄影用光光是摄影的重要因素,也是造型手段之一,没有光就没有影。

摄影常用的光源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大类。

最后,利用对比的方法打出中世纪圣母像和《椅中圣母》的对比图片,利用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循序渐进的得出拉斐尔作品的艺术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瞬间的精彩
1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摄影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能分析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2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有审美情趣。

现在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3重点难点
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
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部分学生拍摄的照片,请作者谈谈自己拍摄时的想法和情感。

导语:
摄影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倾注的是摄影者的情感,体现的是摄影者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

摄影就是用相机等捕捉瞬间的精彩。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二、摄影的定义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三、探究活动一:善于捕捉精彩瞬间
解海龙希望工程系列作品
①《大眼睛》
思考1: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画面前面的人物清晰,感觉会怎样?
(小结:女孩的形象贫困、质朴,眼睛充满灵气、渴望。

侧逆光的拍摄,使女孩形象逼真,桌面白纸的反光,又使得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

明暗对比、虚实处理,突出了主体的形象。

)
思考2: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小结: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
②《大鼻涕》
画面中被抓拍的小男孩流着鼻涕,长大着嘴巴,专注读者字词,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③《小光头》
主体与客体的神情一致,都那么专注而生动,让观者对这些孩子心生爱怜。

④解海龙简介
中国著名摄影家。

1991年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系列纪实作品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

他一直和照片中的每个孩子都有联系,和他们照了很多照片。

2009年这个大眼睛照在《中国青年报》上以30.8万元进行拍卖,解海龙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学。

“大眼睛”苏明娟提议解海龙,就取名叫“解海龙希望小学”吧,虽然很感动,但解海龙说:“咱们谁的名字都别叫,干脆叫’大眼睛希望小学’吧”。

2009年“大眼睛希望小学”在西藏落成!
(小结: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有独特审美的摄影家。

)
2、画面的构成部分
主体:画面结构中心、视觉焦点。

客体:画面中陪衬主体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揭示内容的成分,在构图中有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①《巴黎穆夫塔尔街》
思考1:分析作品中哪是主体、客体与背景?
思考2: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是怎样突出主体的?
(小结:小男孩神气十足,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昂扬的步伐,充满感情的笑容与眼神读出。

轻松、跳跃的步伐,得意的眼神,双手环抱两个大酒瓶。

与身后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体人物清晰,客体人物与背景的虚化,也形成了对比。

)
②小组成员互做表情,并猜一猜。

思考:你会用怎样的人物和场景表现“幸福”这个主题?
③《幸福》
这是一幅网络上的图片,一名年近六旬、身穿橙色马甲的男清洁工,趁着休息的空隙跟坐在腿上的孙女逗乐。

老人的慈祥,孩子的纯真,由于包含着发自内心的情感,深深的出动了每一位观者,让人感同身受。

(小结:生活感动心灵,镜头记录感动。

瞬间的捕捉,倾注了摄影者的情感, 体现了摄影者的知识和审美修养以及技术掌握程度。

摄影不是相机在表达,而是摄影者的自我表达。

摄影具有语言的功能:记述事实、表达情感、阐述观念。

)
四、衔接导入
作品《林中》赏析
思考: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势,说一说,如果女孩笔直的站在树间,会有什么效果?
(小结:女孩的身体微微倾斜,右脚抬起打破了画面的呆板,使画面更有形式美感。

)
五、探究活动二:画面要有形式美感
1、探讨构图
①《嬉戏》
思考:分析画面中主体、客体的动势有和特点?
(小结:动势冲突运用得当,使画面更加生动。

)
②《海潮》
尝试用点线面的知识分析这幅作品。

③思考与练习
同一场景,比较两者构图的差别并说说它们各自给你的感受。

(小结:这两张作品分别是远景、中景构图。

远景中交代了环境,但画面元素多,略凌乱。

中景表现了氛围,构图简洁,主题突出。

)
构图的基本原则
①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

②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事物。

③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

3、感悟色彩
①冷色调、暖色调
②以黄建国的作品为例,体会作者在色彩搭配上的合理安排。

4、选择光线
思考:三幅作品(分别为顺光、逆光、测光)对比,请找出不同光线下,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结:1.顺光:对象的体积感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

2.侧光: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强烈。

3.逆光: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

)
(小结:不同光线下的场景或人物给人的感受不同,光线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摄影人要经得起等待,善于捕捉,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
活动3【练习】练习
六、课堂练习
请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一幅摄影作品,并针对这幅作品写出100—200字的短文。

活动4【作业】作业
七、课后拓展:
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