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一寸虫教案
大班《一寸虫》教案

大班《一寸虫》教案大班《一寸虫》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一寸虫》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一寸虫》教案1设计意图: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如图),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活动过程: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师:我们都看过、学习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师:瞧,这就是一寸虫。
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
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
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寸虫》1活动目标:1、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2、学会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3、喜欢将自己探索的过程及结果和同伴交流分享,学会分析解决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一寸虫”卡片若干;小图片若干(知更鸟的尾巴、巨嘴鸟的嘴巴、斑鹭的腿、蜂鸟的全身)、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课件,提问:“这里是哪里,它是谁?”问:“一寸有多长”二、运用“一寸虫”测量不同动物的部位,探索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运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进行测量。
(一)运用多条一寸虫测量知更鸟的尾巴。
1、出示课件,介绍一寸虫,讲述知更鸟请一寸虫帮忙量尾巴的故事。
提问:猜猜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2、幼儿用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和方法,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二)出示课件,观看一寸虫测量知更鸟尾巴的片段,共同总结首尾相接的方法。
观察课件,引导幼儿总结一条一寸虫量知更鸟尾巴的方法。
提问:一寸虫是怎样量的?它把身体的什么地方连接在一起呢?(三)用一条一寸虫测量三种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
1、出示课件,提问:又有许多的朋友想找一寸虫帮忙,你认识它们吗?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鸟类图片测量长度。
要求:只能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总结测量方法,鼓励幼儿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5、看课件,幼儿检查自己测量的结果。
用一条一寸虫进行测量。
三、游戏:量一量。
1、用一寸虫量一量五官,再次体验测量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三节《一寸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一寸虫,学会用一寸虫进行测量,比较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一寸虫的概念,掌握用一寸虫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测量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一寸虫,学会用一寸虫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用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比较物体长度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模型,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尺子、书本等)。
学具:每组一份一寸虫模型,若干长度不同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寸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一寸虫的特点和作用。
2. 新课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一寸虫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一寸虫的长度。
(2)教师演示用一寸虫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示范解答。
例题:用一寸虫测量铅笔、尺子、书本的长度,比较它们的长短。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操作,用一寸虫测量组内物体的长度。
(2)小组交流,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的概念和作用2. 用一寸虫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3. 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一寸虫测量家中三种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一寸虫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工具(如尺子、绳子等)进行测量,激发幼儿探索欲望,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三节《一寸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一寸虫的测量概念;学会使用一寸虫进行物体的长度测量;掌握一寸虫与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一寸虫的概念,并运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2. 学会一寸虫与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培养长度比较与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寸虫的换算及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一寸虫的概念,并运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模型、直尺、幻灯片、教学课件。
学具:学生用直尺、一寸虫模型、彩色笔、测量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寸虫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寸虫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2.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一寸虫的测量方法。
(2)讲解一寸虫与其他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幻灯片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教室内各种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一寸虫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 物体长度的测量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三种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纸上。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作业题目:换算练习,将一寸虫长度转换为厘米或米。
答案:根据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千米、毫米等,并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幼儿园大班绘本数学教案《一寸虫》

幼儿园大班绘本数学教案《一寸虫》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本《一寸虫》的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习绘本中涉及到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分米等。
3.培养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绘本《一寸虫》的故事内容,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难点: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绘本《一寸虫》2.尺子、绳子、纸张等教具3.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寸虫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一寸虫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二)阅读绘本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一寸虫》,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
2.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一寸虫是用什么方法帮助其他动物的?它量了哪些动物?3.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中出现的长度单位,如厘米、分米等。
(三)讨论与操作1.教师出示教具,如尺子、绳子等,引导幼儿学习长度单位。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如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绳子表示长度等。
3.教师提问:你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四)绘画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一寸虫的故事场景。
2.教师提问:你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2.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觉得一寸虫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绘本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幼儿在家庭中运用所学知识。
2.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如用尺子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一寸虫》的阅读与讨论,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教案

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教案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活动准备:绘本《一寸虫》PPT,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1)草丛里会住着谁?(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1.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幼儿园大班《一寸虫》教案「篇二」设计思路:绘本《一寸虫》,讲述了森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求生的同时为森林里的其他伙伴带来方便和快乐。
与一般绘本不同的是,幼儿在阅读绘本的同时,不仅体验到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也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两次操作(测量)的机会,第一次操作是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或许方法并不正确,结果也不一致,但却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在幼儿尝试操作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相应的测量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测量,以达到掌握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可进一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不同的物品,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活动目标: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

大班《一寸虫》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主题为《一寸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一寸虫的身体结构及其特点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一寸虫的测量方法,并学会运用一寸虫进行简单长度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一寸虫的身体结构,掌握一寸虫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寸虫的测量方法,物体长度的测量。
教学重点:一寸虫的身体结构,运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寸虫模型、卡片、尺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寸虫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一寸虫的外形特点。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寸虫测量卡片,讲解一寸虫的测量方法。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一寸虫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测量卡片和一寸虫模型。
(2)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提示,运用一寸虫测量卡片上的物体长度。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结与拓展(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寸虫测量更复杂的物体。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寸虫》2. 板书内容:(1)一寸虫的身体结构(2)一寸虫的测量方法(3)物体长度的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一寸虫测量铅笔、橡皮、书本的长度。
(2)思考:如何用一寸虫测量一个弯曲的线条?2. 答案:(1)铅笔:5寸,橡皮:3寸,书本:10寸。
(2)将弯曲的线条拉直,用一寸虫测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寸虫的测量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操作的积极性。
大班数学有趣的一寸虫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有趣的一寸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一寸虫”的概念展开,通过对一寸虫的测量和比较,让孩子们了解长度单位,并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一寸虫的含义,能正确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寸虫的测量方法,长度单位的概念。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一寸虫的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寸虫模型、尺子、教学课件。
2.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盒彩色笔、一盒一寸虫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一寸虫的旅行》,引起孩子们对一寸虫的兴趣。
提问:一寸虫有多长?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一寸虫?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一寸虫的概念,引导孩子们了解长度单位。
演示一寸虫的测量方法,让孩子们动手操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孩子们用一寸虫测量不同的物体。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拓展:讨论一寸虫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一寸虫》2. 板书内容:一寸虫的概念测量方法长度单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一寸虫测量身边的三种物品,记录测量结果。
思考:一寸虫还可以用来测量哪些物品?2. 答案:测量结果示例:铅笔长5寸,书本长10寸,桌子宽15寸。
思考答案:一寸虫可以用来测量任何长度小于或等于一尺的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了一寸虫的测量方法和长度单位的概念,课堂效果良好。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更精确的测量,进一步了解长度单位。
幼儿园数学活动《一寸虫》大班优质教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一寸虫》大班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认识长度——一寸虫”。
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故事《一寸虫》引入长度的概念,学习使用一寸虫作为自然测量工具,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认识长度的单位,培养幼儿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一寸虫的概念,知道一寸虫可以用来测量长度。
2. 培养幼儿运用一寸虫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积极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一寸虫的概念,学会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测量长度,并理解测量结果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模型、故事课件、测量工具(尺子、直尺)、展示板。
学具:每组一份一寸虫模型、测量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故事《一寸虫》引入,让幼儿了解一寸虫的特点和作用。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寸虫模型,讲解一寸虫的概念。
(2)教师示范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并讲解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测量卡片,讲解测量方法。
(2)教师示范测量,并讲解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2. 内容:(1)一寸虫的概念(2)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的方法(3)测量结果的记录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一寸虫测量自己的小手指长度。
(2)用一寸虫测量桌面上的铅笔长度。
2. 答案:(1)小手指长度约为2寸。
(2)铅笔长度约为6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1)关注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在团队活动中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一寸虫测量,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长度吗?(2)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用一寸虫测量其他物品的长度,并与家长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涉及《测量》章节中的《一寸虫》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一寸虫的测量概念,学习使用一寸虫进行直线和曲线的测量,以及运用一寸虫测量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一寸虫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一寸虫测量直线和曲线长度,以及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长度。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测量的兴趣,培养幼儿勇于尝试、乐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寸虫的使用方法,曲线的测量。
教学重点:直线测量,一寸虫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教具,PPT,尺子。
学具:幼儿用一寸虫,画有直线和曲线的纸张,测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寸虫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我们可以用它来做什么呢?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出测量话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寸虫测量直线和曲线的图片,讲解一寸虫的使用方法。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一寸虫的测量方法,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例题,用一寸虫测量直线和曲线长度。
讲解测量步骤,引导幼儿注意一寸虫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随堂练习,使用一寸虫测量画有直线和曲线的纸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还可以用一寸虫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呢?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的测量方法2. 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3. 生活中的测量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一寸虫测量家中的一件物品,记录测量结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一寸虫的测量方法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幼儿在曲线测量时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一寸虫,了解其生长习性和特点,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一节《认识长度单位》,围绕“一寸虫”展开,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寸”,并学会使用直尺进行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长度单位“寸”,知道1寸等于多少厘米。
2. 培养幼儿使用直尺进行简单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寸”的概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玩具、直尺、PPT课件。
学具:每组一张测量卡片、直尺、一寸虫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寸虫玩具,讲述一寸虫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一寸虫的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长度单位“寸”(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1寸等于多少厘米,让幼儿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寸”。
3. 使用直尺进行测量(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让幼儿分组进行测量实践。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幼儿用直尺测量一寸虫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5.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发放测量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测量任务,并在纸上记录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长度单位“寸”2. 板书内容:1寸等于多少厘米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直尺测量家人的手指长度,并记录在作业纸上。
2. 答案:幼儿根据测量结果,填写作业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对长度单位“寸”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了解其他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
开展家庭测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实践情景引入: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物(如一寸虫玩具)进行情景引入,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详细内容为“一寸虫”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寸”,并学会使用直尺进行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长度单位“寸”,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寸”的认识,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寸”,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故事课件,直尺,彩色笔。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彩色笔,测量用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寸虫”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一寸虫,讨论一寸虫的长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直尺,讲解直尺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寸”,并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一寸虫的长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让幼儿用直尺测量身边物品的长度,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请各小组分享测量结果,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 情感教育(5分钟)强调合作意识,让幼儿意识到测量活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相互帮助。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寸虫2. 内容:(1)长度单位:寸(2)直尺使用方法(3)测量活动:一寸虫的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自己的手指长度,记录下来。
(2)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记录下来。
2. 答案:(1)手指长度:约2寸(2)物品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直尺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长度单位(如厘米、米)进行测量。
(2)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长度的概念。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数学教案《一寸虫》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数学教案《一寸虫》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寸虫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学会用一寸虫测量物体。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一寸虫测量物体,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掌握一寸虫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将测量结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一寸虫模型、各种物品(如铅笔、书本、玩具等)、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若干个测量区,每个区域放置不同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寸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一寸虫的特点。
(二)基本概念1.教师向幼儿讲解长度单位“寸”,让幼儿了解一寸等于多少厘米。
2.教师示范如何用一寸虫测量物体,讲解测量方法。
(三)实践活动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个测量区。
2.每组幼儿在测量区内选择一个物品,用一寸虫进行测量。
3.测量完毕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4.各小组轮流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四)交流分享1.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结果与实际长度之间的关系。
2.教师与幼儿讨论如何将测量结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购买合适尺寸的物品、制作手工艺品等。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一寸虫测量大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测量活动。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一寸虫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会了用一寸虫测量物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活动组织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测量区的设置不够丰富,导致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等待现象。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有趣的一寸虫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有趣的一寸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测量与比较》第三节《认识长度单位》,详细内容围绕一寸虫的长度测量展开,通过故事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长度单位,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一寸虫的长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寸”,并能运用到实际测量中,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长度单位“寸”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测量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教具、尺子、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用尺、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寸虫》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一寸虫的长度,引发学生对长度测量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一寸虫教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长度。
(2)引导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认识长度单位“寸”。
(3)讲解测量方法,强调测量时要对齐尺子的刻度,保持尺子平稳。
3. 随堂练习(1)发放白纸,让学生分组测量一寸虫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2)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讨论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弯曲的物体长度,如绳子、树枝等。
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的故事2. 长度单位:寸3. 测量方法:(1)对齐尺子刻度(2)保持尺子平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2. 拓展作业:思考如何测量弯曲物体的长度,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长度测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一寸虫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一寸虫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一寸虫的长度单位。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一寸虫的长度单位,学会用一寸虫测量物体。
2.活动难点:让幼儿学会用一寸虫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三、活动准备1.教具:一寸虫模型、长短不一的小棒、绳子、积木等。
2.学具:每组一套一寸虫模型、长短不一的小棒、绳子、积木等。
3.PPT:介绍一寸虫的特点和用途。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寸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一寸虫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一寸虫的了解。
(二)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一寸虫的长度单位,让幼儿了解一寸虫的长度是1厘米。
2.教师示范如何用一寸虫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小棒的长度。
3.分组讨论:如何用一寸虫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4.各组进行实际操作,用一寸虫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5.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结果,讨论哪个物体最长,哪个物体最短。
(三)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绳子,让幼儿用一寸虫测量绳子的长度,并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绳子。
2.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积木,让幼儿用一寸虫测量积木的长度,并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积木。
3.教师引导幼儿将测量结果进行排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测量经验和感受。
3.教师出示PPT,回顾一寸虫的特点和用途。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用一寸虫测量家中的物品,并与家长分享测量结果。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一寸虫测量区,让幼儿随时可以进行测量活动。
3.日常生活: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寸虫测量各种物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在拓展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一寸虫”。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一寸虫的概念,学习一寸虫的测量方法,掌握一寸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寸虫的概念,学会使用一寸虫进行测量,并能够运用一寸虫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寸虫的测量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一寸虫的概念,掌握一寸虫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一寸虫模型、尺子、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一寸虫模型、实践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虫子,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虫子的特点,进而引出一寸虫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寸虫模型,引导学生认识一寸虫,了解一寸虫的长度。
(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利用一寸虫进行测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利用一寸虫测量铅笔、书本等物品的长度。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加深对一寸虫测量方法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活动,测量教室内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的概念2. 一寸虫的测量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一寸虫测量家中的一件物品,记录测量过程和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完成测量后,将测量过程和结果以文字和图片形式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寸虫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一寸虫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测量曲线、不规则图形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新课导入中的一寸虫概念建立和测量方法教学3. 例题讲解的细节4. 随堂练习的分组实践活动5. 作业设计中的实际操作和记录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环节。
大班数学《一寸虫》教案

大班数学《一寸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长度》,详细内容为通过故事《一寸虫》引入长度的概念,学习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在实践中掌握比较长短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进行准确的比较。
重点:掌握长度概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比较长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一寸虫》、直尺、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直尺、彩色笔、测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一寸虫》,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一寸虫如何帮助其他小动物解决问题,引出长度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PPT课件,讲解长度的概念。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直尺测量长度,并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2)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检查,讨论答案。
(3)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5. 小组合作(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比赛。
(3)分享成果,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寸虫》——认识长度2. 主要内容:(1)长度的概念(2)使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3)比较长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直尺测量课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
2. 答案:(1)课本长度:20厘米,铅笔长度:15厘米。
(2)见附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长度概念的兴趣。
(2)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测量与比较》,以《一寸虫》为教学主题,通过对故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一寸虫的特点,从而深入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一寸虫;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比较物体长度;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寸虫的概念,能够准确地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比较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比较物体长度。
教学重点:认识一寸虫;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一寸虫模型、直尺、PPT课件。
2. 学具:直尺、彩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寸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一寸虫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认识一寸虫:展示一寸虫模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一寸虫的特点。
(2)使用直尺测量: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测量一寸虫的长度,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比较物体长度:给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使用直尺进行比较,并说出比较结果。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教室内的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寸虫的概念及特点2. 测量长度的方法3. 比较物体长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测量家中三种不同长度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更多关于长度测量的知识,如: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探索如何测量曲线长度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一寸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量的认识》第一节《认识长度》,详细内容为通过有趣的故事《一寸虫》引导幼儿认识长度单位“寸”,学会用“寸”来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长度单位“寸”,能正确使用“寸”来测量物体长度。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测量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寸”,掌握使用“寸”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测量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一寸虫》,测量工具(尺子、一寸长的绳子),示例图。
2. 学具:每组一张测量表格,若干长度不一的绳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一寸虫》,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一寸虫,了解一寸虫的特点,引出长度单位“寸”。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展示一寸长的绳子,让幼儿直观感受一寸的长度。
(2)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或绳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示范操作。
(3)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示例图,引导幼儿用一寸长的绳子测量示例图中的物体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表格上。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让幼儿相互合作,测量桌上的绳子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上。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条长度为一寸的线段,标注“1寸”。
2. 画出测量示例图,标注各物体长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一寸长的绳子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上。
2. 答案:家长辅助幼儿完成测量,表格如下:物品名称测量长度(寸)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了长度单位“寸”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寸”来测量长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

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一寸虫》中的基本数学概念。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探究《一寸虫》中的数学问题。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与《一寸虫》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具:《一寸虫》绘本、数学工具(尺子、卷尺等)。
2.学具:纸和铅笔。
三、教学步骤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数学词汇和概念。
–出示《一寸虫》绘本封面,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问学生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
2.观察与讨论–学生自由观察《一寸虫》绘本,根据表达要点合理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主角的尺寸问题、比较尺寸大小等。
3.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探究比较物体的尺寸大小。
–学生找到书中一个合适的比例尺,测量教室内外的物体尺寸并记录下来。
4.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物体,测量并比较大小。
–学生分别用纸和铅笔绘制所选物体,并给出实际尺寸。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不同尺寸的虫子来测量不同物体,会得到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自由探索,用自己喜欢的虫子尺寸测量物体,并记录下结果。
6.归纳总结–学生讨论自己的测量结果,并总结出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数学概念,如尺寸、测量、比较等。
7.拓展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可能存在的困惑。
8.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
四、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概念来描述。
2.提供更多相关的绘本故事,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鼓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以上是大班数学教案《一寸虫》的详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在观察中探究,通过测量与比较活动,深化对尺寸与比较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名称:一寸虫
活动目标:1、学习用首尾相接和做记号的方法测量不同动物身体各部位,能对 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记录。
2、在测量过程中养成做事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体验测量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尝试运用“一寸虫”进行测量。
活动难点:首尾相连及做记号的测量方法。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PPT ),幼儿两次操作的测量材料:橡皮纸制作的“一寸 虫”,知更鸟、巨嘴鸟、苍鹭、蜂鸟的图片。
活动过程:
环节任务 操作要点
意图:通过一寸虫的故事,幼儿初步感知寸,激发学习兴趣。
1、师:今天张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做:出示ppt1, 幼儿一起说:一寸虫 师:寸是一种表示长度的单位。
猜一猜一寸虫大概有多长?(请小朋友用手比划)
师:那我们看看一寸虫到底有多长?原来一寸虫是森林里
的小不点,这天一寸虫正在树枝上玩,突然碰到了知更鸟,
知更鸟看见一寸虫可乐坏了,正好可以当午餐。
一寸虫连
忙说:“别吃我,我有本领呢,我会量东西。
”知更鸟一听
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知道这条漂亮的尾巴有多长
呢?你来帮我量量吧。
你可要认真仔细的量,量错我可就
要吃掉你!”
意图:幼儿尝试用一寸虫测量物体的长度。
1、师:你们愿意帮助一寸虫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
吗?
(1)幼儿测量知更鸟的尾巴,教师观察指导。
分享交流:你用了几条一寸虫,知更鸟的尾巴有几寸。
(2)集体验证。
小结:用三条虫子测量,第一条虫子的尾巴和知更鸟的尾巴
对齐,其余两条虫子的尾巴分别和前面一条虫子的头
靠在一起。
用一条一寸虫量的时候要做好标记,这样
才能准确地量出结果。
2、出示PPT ,巨嘴鸟、苍鹭、蜂鸟的图片 引发兴
趣
故事导入 幼儿操作
尝试测量
(1)师:巨嘴鸟说:“我想知道我的嘴巴有多长。
”苍鹭说: 我想知道我的小腿有多长。
”蜂鸟说:“我这么小,我想 知道我的全身一共多长。
”你们想帮助他们吗?
(2)幼儿操作,每个人用一条虫子量。
把量好的结果记录下
来。
(3)集体验证。
意图: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测量的经验。
1
、师:一寸虫用自己的身体帮这么多的动物量出了他们身体 上喜爱部分的长度,想一想我们身体中的哪些部位也可以
用来测量。
活动结束后,请你们用身体的部位去测量你喜
爱的东西的长度。
活
动延
伸 扩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