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精选10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全(精选10篇)

【导语】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于现实。

数学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帮助幼⼉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幼⼉园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活、游戏之中。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幼⼉园⼤班数学活动教案:连加和连减 活动⽬标: 1、初步感受3个数的连加连减,并能计算出得数。

2、能积极思考,提⾼理解与运算能⼒。

3、培养合作意识,喜欢参加数学计算活动,体验活动的成功感和趣味性。

4、培养幼⼉⽐较和判断的能⼒。

5、发展幼⼉逻辑思维能⼒。

活动准备: 1、教具:仿真⼈民币,超市⽤品若⼲,捐款箱,⼈物胸牌,统计格,题卡,⼩票,红旗,奖品,购物篮,塑料袋6个。

2、学具:仿真⼈民币,铅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 1、师幼问好,⾛线。

师:⼩朋友们中午好!今天教师⾥来了好多的客⼈⽼师,和她们打个招呼吧,好,打过招呼之后呢,就不要看客⼈⽼师了,转过来和陈⽼师做好朋友吧,陈⽼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个很好玩的地⽅。

师:HELLO,我是好上好超市的陈经理,今天特地来邀请⼩朋友去参加我们超市举办的"超市⼤赢家"的游戏⽐赛,想参加吗? 师:让我们⼀起先排好队,顺时针⽅向站在安全通道上,脚尖亲脚跟,安安静静地⾛去超市吧。

2、线上游戏:快乐⼤巴 师:好上好超市到了,好多健⾝器材呀!咦,还有玩具汽车呢!我们先来玩玩开汽车的游戏好吗? 师:这是⼀辆开往北京的"快乐⼤巴",被我摸过头的⼩朋友,请你们先上车吧。

师:⼩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车上现在有⼏⼈? 师:⼩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就要开,嘟嘟嘟、嘟嘟嘟,你们⼏个快上来,车上现在共⼏⼈? 师:⼩朋友,快坐好,我的汽车要到站,嘟嘟嘟、嘟嘟嘟,你们⼏个请下车,车上现在剩⼏⼈? ⼆、集体活动 1、学习3个数连加 师:我们的⽐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朋友⼿上已经戴好了"爸爸""妈妈""宝宝"的胸牌,请你们选择和⾃⼰相同颜⾊的胸牌,组成⼀个幸福的三⼝之家,并且,请根据你们胸牌的颜⾊,选择相应的家庭代号,轻轻的坐下来。

幼儿园大班下册数学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下册数学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下册数学教案(通用5篇)幼儿园大班下册数学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

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6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

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组成,掌握7的6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7的6种分法2、总结归纳7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7的分解式)、7个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每人7个小批每个苹果卡片、铅笔、橡皮、1—6数字卡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秋天来了,树上的平果熟了,树妈妈要把苹果送给两只小猴子。

出示挂图、苹果树、7个苹果问:树妈妈要把它送给小猴子,怎样分呢?2、出示大挂图引出“7的分解组成”师:把苹果分到小猴家里,一共有几各苹果(和幼儿一同点数共7只)出示“7的数字卡。

师:7个苹果怎样分,树妈妈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二)、基本部分1、幼儿将7个小苹果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

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7”的6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7”的分解组成(1)、教师演示给7个苹果的分法,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苹果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 4、4和3、5和2.6和1(2)、幼儿观察“7”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7”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中奖了真高兴》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中奖了真高兴》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中奖了真高兴》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概率和机会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概率的概念2.机会的判断3.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1.教具:抽奖箱、奖品、数字卡片、颜色卡片2.学具:数字卡片、颜色卡片3.课件:中奖动画、抽奖场景图片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猜猜我是谁”、“数字接龙”等,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主题活动1.引入话题教师出示抽奖箱,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抽奖活动,看看谁会中奖。

2.讲解概率和机会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中奖动画,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有些人中奖,有些人没有中奖?引导幼儿理解概率和机会的概念。

3.实践操作(1)教师将数字卡片和颜色卡片放入抽奖箱,让幼儿轮流抽奖。

(2)幼儿抽取卡片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数字和颜色,判断自己是否中奖。

(3)教师记录幼儿的中奖情况,分析中奖概率。

4.团队合作解决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更多的人中奖?(2)幼儿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延伸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抽奖”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2.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抽奖游戏。

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概率和机会的概念时,要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2.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关注每个幼儿的想法。

3.在延伸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加强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1.概率和机会概念的理解难点: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概率和机会的抽象概念。

补充:教师通过具体的抽奖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每次抽奖的结果,并提问:“为什么小明这次抽到了奖品,而小花没有?”“这是因为抽奖箱里的卡片有的是奖品,有的不是,所以抽到奖品的概率并不高。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顺数和倒数》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顺数和倒数》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顺数和倒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顺数和倒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锻炼耐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顺数和倒数的定义顺数:从左到右依次数的数叫做顺数,如1、2、3、4、5等。

倒数:从右到左依次数的数叫做倒数,如5、4、3、2、1等。

2. 顺数和倒数的关系顺数与倒数是互相关联的,例如:•1是顺数,也是倒数。

•2是顺数,3是它的倒数。

•3是顺数,2是它的倒数。

•4是顺数,1/4是它的倒数。

•5是顺数,1/5是它的倒数。

3. 顺数和倒数的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们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顺数和倒数概念,如按逆序排队、倒数第二名等。

•通过练习加深对顺数和倒数的理解,如完成数字填空、阅读排队人数表格等。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顺数和倒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顺数和倒数的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对话、口算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讲授环节2.1. 顺数和倒数的定义在黑板或PPT上向学生介绍顺数和倒数的定义,并让学生在书写中实际体验顺数和倒数的含义。

2.2. 顺数和倒数的关系在黑板或PPT上向学生展示顺数和倒数的关系,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到顺数和倒数的互相关联关系。

2.3. 顺数和倒数的运用在黑板或PPT上向学生展示顺数和倒数的运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如地运用顺数和倒数。

3. 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填数、排队、阅读题目等,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顺数和倒数的掌握。

4. 归纳总结环节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巩固顺数和倒数的概念和运用。

5.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实际测试,以及课堂中的问答、表现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材第3章《图形与空间》和第4章《量的比较》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拼组和分解、空间方位的认识;量的比较、长度和重量的测量、时间与货币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常见图形,理解图形的属性和特征。

2. 学生能够通过拼组和分解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量的概念,掌握比较、测量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形的拼组和分解、空间方位的认识、量的比较和测量。

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与属性、量的概念和计算、时间与货币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形卡片、拼图、量尺、天平、时钟、货币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如窗户、桌子、书本等。

2. 教学新课(20分钟)(1)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介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并进行分类。

(2)图形的拼组和分解:给出几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尝试拼组出新的图形,并分解图形为基本形状。

(3)空间方位的认识: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

(4)量的比较:介绍长度、重量、时间、货币等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进行比较。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图形分类: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2)量的比较:给出几个物体的长度、重量等,让学生进行比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进行分类。

(2)测量课桌的长度和书本的厚度,进行比较。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分类与属性2. 图形的拼组和分解3. 空间方位的认识4. 量的比较和测量5. 时间与货币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用尺子测量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分类结果: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教学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确保教学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数学教案40篇

大班数学教案40篇

大班数学教案40篇这是大班数学教案40篇,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活动目标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重点难点熟练10以内的加减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号码.活动准备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活动过程一、导人局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号码的游戏.〔一〕看式题破译号码.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活动中: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吗?幼:幼儿园.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号码是几?〔二〕心算破译号码.1.老师出示第二个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2.老师出示第三个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密码破译出来.二、学习局部:为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号码又快又准确.2.各组交换检查.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号码设置密码, 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 1 10、119、120)o 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号码贴在黑板上.教学反思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开展的空间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工程,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第2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宽窄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继续比较宽和窄,能正确地表达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物体宽窄的相对关系.2.除了目测比较外,引导幼儿尝试用物品作自然测量比较.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作宽窄比较的兴趣.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宽窄不一的毛巾、围巾、手绢、纸板假设干.2.幼儿挂书第16页.活动过程:1.使用幼儿用书第16页.〔1〕请幼儿看一看:图中有哪两个动物?它们长得怎样?〔2〕请幼儿观察比较:哪张床最宽?哪张床最窄?它们分别是谁的?请把动物与相应的床连线.2.使用准备好的物品作宽窄比较.〔1〕教师两两拿出物品,请幼儿说一说:这两个物品哪个宽?哪个窄?你怎么知道的呢?〔2〕教师提问:我们除了用眼睛看,还能够用其他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宽和窄吗?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思考.〔3〕请幼儿尝试用书本、积木等物品来对对别的物品作宽窄的测量.教学反思:继续引导幼儿关注教室里面、幼儿园里面、家里面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请幼儿用绳子或者其他东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妈妈的大床,餐桌、书桌和茶几.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学习用跨步、脚印、竹竿、绳子等在户外进行自然测量,比较路的宽窄、墙的宽窄等.小百科:宽是三维空间里相对较短的某一维尺寸.其他含义有广阔面积大、度量宽宏、舒缓、富裕等.第3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单双数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在一次音乐律动表演活动中,为了扩大活动空间,我让幼儿排成一排,从一开始报数,然后我请单数的小朋友上前一步,小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所措,最后他们问我:老师,什么事单数啊?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还没有单数这个概念.『刚要』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事物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认识单双数的活动内容.活动目标1.通过创设情景,游戏化的教学,幼儿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2.培养幼儿的思考归纳及探索能力.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响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幼儿理解并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难点: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幼儿自己根据规律,归纳出20以内的单双数.活动准备1.黑猫警长头饰,歌曲『黑猫警长』.2.纸盒做的房子,房里装有假设干鸡蛋3.110的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套120的数字卡片.骰子假设干.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小老鼠偷走了鸡妈妈的蛋宝宝,被黑猫警长调查出来了.请小朋友来当黑猫警长,去小老鼠的家把蛋宝宝救出来.二,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1 老师把小朋友救出的蛋宝宝一排排粘贴在黑板上,在后面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2.请小朋友给鸡蛋宝宝找朋友,两个两个的圈起来.3.请幼儿观察思考,是不是每个鸡蛋宝宝都有朋友呢?引导幼儿说出: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的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是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两个两个的叫双数.4.师小结:A,10以内有五个单数,五个双数.B,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是好朋友.三,在游戏中区分单双数.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2,扔骰子,幼儿说出自己扔的是单数还是双数.3.集体游戏:找朋友.单数抱抱自己,双数找一个朋友抱抱.四,拓展练习.要求幼儿能根据自己总结归纳的规律,找出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120的数字卡片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五,延伸活动.集体游戏:钻山洞.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到达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根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开展和提高.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第4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然测量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教师用具:记录纸、水彩笔.2、幼儿用品: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3、环境创设: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活动过程: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1、导入:师: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1〕师: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2〕教师提问:你是怎么量的?量了几次?〔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师: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师: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二、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1、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①教师介绍自由探索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现在教室里有许多物品都需要小朋友们来测量和记录?我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小方篮,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篮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你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测量起来比较快.②根据幼儿的测量情况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师:你量了什么?你用了几种工具来量?还可以用哪些工具?2、引导幼儿通过再次的探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①猜想及讨论.师:刚刚我们已经用正确的方法来量了一条直线的长度.现在,小动物们想知道我们桌椅的圆边也就是那圈圈〔曲线〕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来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更适宜?②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索.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那么,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圆边的,它们到底有多长呢?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好伙伴一起合作,选出适宜的工具,互相帮助,完成测量的任务.你们能做到吗?如果你们在活动中碰到了什么困难,又没方法解决.那么,没关系,呆会儿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师:你和谁一起合作?量了什么东西的圆边?用什么工具量的?为什么你们会选择用这种工具?你们又是怎么合作的?④幼儿演示,教师小结.三、结束语:教师:今天大家学会了怎样来测量物品;又帮助小动物们测量了教室里的这么多东西;还知道了不同的东西应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这样才能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延伸活动:想一想、记一记:如果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如:用脚步量操场的距离;用帽子测量头的大小等〕师:现在又有一个难题了:如果小动物想测量我们的大操场,但又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呢?呆会儿小朋友们可以用你的方法去试一试,然后告诉小动物们,帮助它们建造一个和我们幼儿园一样美丽又好玩的动物学园.好吗?活动反思: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泼多了.幼儿通过屡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开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第一环节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缺乏之处: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问题: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对策: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第二个环节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缺乏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问题: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对策: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稳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第5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类教案设计意图: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开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红、黄、蓝不同颜色的伞图片各2张,小动物图片各一张,各种水果图片假设干、大小不同的球假设干.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说呀!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营业员小熊把一堆乱乱的伞放好,可突然听见这些伞说话了,喂喂喂,你可别把我们这么放,我们不这样住,我们要一样得住一家.听伞们这么吵,小熊可急坏了,呀!这,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熊,好吗?1、出示图片红、黄、蓝不同样色的伞2、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擦亮你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下我们该把伞怎么放更适宜呢?(要求幼儿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贴)3、让幼儿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二、森林超市开业,许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小喜鹊、小山羊、大老虎、大狮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助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小朋友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下吧!三、游戏分球游戏要求:找三组幼儿进行比赛,把放在一起的球按大、中、小不同分类,那组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花.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各种水果、文具、球类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3、师总结:我们应该按照水果类、文具类和球类,也可以说是吃的、玩的、用的分类.五、结束活动: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决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做游戏,小朋友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游戏.第6篇、大班数学活动顺数与倒数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开展.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活动难点:学习倒数、倒接数活动准备1、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2、青蛙10个,荷叶假设干个3、相同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4、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5、『开火车』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始局部:(一)教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二)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行知识铺垫.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二、根本局部:(一)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l,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二)教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通用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

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

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幼儿园大班下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6的分解、组成。

2、能找出按顺序分的递增、递减规律。

活动准备:1、6的分解、组成式一套,圆片6个。

2、幼儿画册《数学》下。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一、谈话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

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

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二、认读加法题1、认读加法题:1+5=6,5+1=6,2+4=6,4+2=6,3+3=6,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

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

在算式题中“+”读“加上”,“=”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5等于6。

1、4、6各表示什么意思?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

例如“2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6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2盏大灯笼等于6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

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延伸:生活中的算式题。

思考:3+3=6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许多忙,我们平时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教学反思:美人鱼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

2、激发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兴趣。

活动准备:1、6的加减算式提卡一套。

2、幼儿画册《数学》下。

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

二、学习6加法。

1、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又来了?”“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一共有?”“谁和谁合在一起?”“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从画面中,对应出每个人钓鱼的数量,并转换成数字。

2、让幼儿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1、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海报纸、笔、大水盆。

2、1-5数字卡三份,减法卡、等于卡。

活动过程:引起兴趣1、问幼儿有没有看过钓鱼告诉幼儿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这样就可以准备进行钓鱼比赛了。

2、教师示范一次钓鱼道具的制作:⑴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⑵接着,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

如果担心不牢,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团体活动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水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

但同时要告诉幼儿,现实生活中钓鱼,不能钓太多,够吃就好。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带着钓到的鱼,请教师帮忙把数量记录在海报纸上。

3、教师回收所有的钓鱼道具,请幼儿集合,让幼儿专心于学习数学活动。

4、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5、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幼儿可能会以手指头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师可加入表达式,让幼儿学习抽象符号,并说明,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7、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8、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和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图形的测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图形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以及图形特征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图形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模型,尺子,量角器。

2. 学具:学生用尺子,量角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并区分它们。

a. 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b. 立体图形的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测量方法。

a. 平面图形的测量:周长、面积等。

b. 立体图形的测量:表面积、体积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测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立体图形的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3. 图形的测量方法: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平面图形和三个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测量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c. 计算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测量掌握情况较好,但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图形的测量方法,如圆形、梯形等,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以及图形特征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大全(5篇)【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的组成、分解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重点分析: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

难点分析: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两个苹果,两个果盘,雪花,小木棒,小积木等小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1-部分数。

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2 1 1∧∨1 1 2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让孩子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小木棒等。

开展作文练习,老师会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字的构成。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4.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活动准备:每个孩子有四张萝卜的照片,一张记录卡,四个兔子胸针,一些写着数字的叶子,两个光秃秃的树背景(3号和4号)。

活动过程:1、表演《合拢分开》。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1设计思路:“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一)活动前的讨论1、选择购物区域: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对称图形,了解其基本特点。

2. 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对称图形。

3. 学会画出一个给定图形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学会画出一个给定图形的对称轴。

2. 教学重点:掌握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和判断对称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它们看起来这么美观?2. 探索新知(2)学生尝试用彩纸、剪刀等工具制作对称图形,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3)教师讲解对称轴的概念,并演示如何画出一个给定图形的对称轴。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2. 对称轴的定义及画法3. 例题解析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2)观察下列图形,判断它们是否为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3)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对称现象,并简要说明。

2. 答案:(1)见下图。

(2)图形1和图形3是对称图形,因为它们沿某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3)示例:①衣服的扣子;②汽车的轮子;③窗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材第四章《图形的认识与分类》,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学会对这四种图形进行分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征。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将这四种图形进行正确分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能够正确分类。

难点: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若干,磁性白板,挂图。

学具:A4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2)请幼儿分享他们找到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教师通过挂图,讲解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

(2)教师讲解分类方法,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A4纸,让幼儿在纸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白板上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

2. 在旁边标注每种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出家中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物体,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无固定答案,只要幼儿能够正确找出并记录即可。

大班数学教育下学期教案20篇

大班数学教育下学期教案20篇

大班数学教育下学期教案20篇这是大班数学教育下学期教案20篇,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1篇、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反思设计意图: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不太容易的.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学习记录的方法.2、探索用不同长度的量具进行测量,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用笔代替尺子测量教室内的桌椅,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2、教师用记录纸、记录笔、小棒、磁带.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挂饰〔兔、猫、鸡、狗等〕及测量用具.幼儿分组材料:吸管棒、笔、小木棒、线、积木、铁丝、抹布、记录纸等.3、将教室布置成小熊乐园的环境.〔乐园大门、小火车、小熊家等〕活动过程:一、教师以到小熊乐园参观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小结幼儿尝试测量活动的结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1、师:小熊请小动物们到小熊乐园参观学习,看看小熊乐园是怎么建造的,学会后回到森林里建造自己的乐园.你们听,小熊乐园的火车来了,让我们坐着火车去吧!〔幼儿做开火车律动入室〕2、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小棒测量大门.3、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小结.示范讲解用小棒测量大门的方法及记录的方法.4、教师让小动物学习用笔测量自己坐的积木椅子,教师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5、教师提问:你测量的椅子有几根笔这么长?为什么用一样的笔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教师根据幼儿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引导幼儿发现用同样的测量工具测量积木,积木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多,积木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少.二、教师指导幼儿在自由分组活动中继续学习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测量用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1、教师介绍分组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A组:让小动物们用吸管棒测量小熊家里的桌椅和床铺有多长.然后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B组:请小动物们分别用长短不同的小棒分别测量一下大门的一块砖有多长,然后将结果记录在纸上.C组:小动物们可以自由选择盘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小熊火车的一节车厢有多长,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比拟方便测量.2、教师交待分组活动的要求.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活动,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在B组活动的幼儿思考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1、教师展示A组幼儿的测量结果.2、教师根据B组幼儿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为什么一块砖测量的次数会不同?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砖块时使用的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的工具短,测量次数就多.3、教师提问:你选择了什么测量工具测量火车的车厢,你喜欢用哪种工具进行测量?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为测量工具?4、师:小动物们测量了小熊乐园里的这么多东西,现在知道怎么建造动物乐园了吧,让我们回到森林里动起手来,建造我们的动物乐园.幼儿律动出室四、延伸活动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利用各种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活动.2、寻找哪些工具进行测量更方便.活动反思:『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拟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泼多了.幼儿通过屡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拟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开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第2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方位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中班的孩子平均年龄已经有四岁多了,大局部孩子已经能掌握一定的方位知识,但是有少局部孩子对方位的感知还是比拟困难,在教学序数时就遇到分不清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的概念,所以我设计了这个找方位的活动加深孩子对方位的认识.活动目标1、能借助物体来区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2、能听懂老师的语言做出相应的动作.3、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完整的复数教师的句子,能学习完整讲述句子.4、学习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重点难点1、借助物体区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2、听懂教师的语言复述句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活动准备兔妈妈的头饰,兔宝宝的头饰活动过程1、课前互动:老师一边说一边做,学生也一起学做.〔请跟老师这样做,然后手拿铃鼓拍手.学生会学着说:我跟老师这样做,学生也拍手,分别在自己的前后左右拍,一直到说: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上面、下面,说的同时也要在相应的方位上做拍手动作.让孩子初步感知方位的概念〕2、初步识别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你的鼻子在哪里?〔耳朵、屁股、脚〕在哪里?〔幼儿开始会说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在下面等〕3、找朋友的游戏说出比方〔某某小朋友在我前面等〕,教师示范,幼儿很快就能学会4、游戏找方位教师做兔妈妈,幼儿做兔宝宝,教师捏鼻子幼儿就到教师前面来,拍屁股就到后面来,拉左耳朵就到左边,拉右耳朵就到右边5、结束教学活动再做一次课前互动的活动.稳固教学教学反思1、在备课过程中准备查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去创设肢体操导入,这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这点在上课的课程中效果还是很好的.2、经过这次的上课,幼儿对方位知识的感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面的序数教学帮助很大.3、从备课到上完课,对走自己的启发还是很大的,认识到了幼儿教学的游戏性很重要,把游戏带到课堂中,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是比拟适合的.4、总体来说,这节课的目标根本到达了,但是在课堂时间的掌握上海不是很好,在导入的时间花的时间长了点,如果再上多一次这节课,我会从新设计好点精简点.第3篇、大班数学活动数的快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方法计数.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能力.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活动单1〔数的快1〕〔笔自备〕: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两个〔自备〕多用插板1个,已插好的29个组块〔如图〕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约10分钟〕师派派麦麦带来了许多围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数一数〕派派和麦麦想请你用一种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棋子,这种方法叫两个一数,你们知道两个一数是怎么数的吗?教师:教师双手用两个,两个同时摸幼儿的头:我依次摸了几个人〔2个〕那我们就要直接说 2.又摸了几个人〔两个〕那我们就要说几了〔说4〕对接下去6、8、10.... 大家会数了吗?2、演示规则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来做数数的游戏.〔请一名幼儿配合,边说边演示下面的操作〕,两人分工,一个数白棋子,一个数黑棋子,一个数白棋子.数之前先在活动单上的方框先画出你数的是那种棋子,然后开始两个两个数,数完之后在活动单上圈出你的总数,然后两人交换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两人圈出的总数是否一样.教师: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数的快.大家会玩了吗?3、介绍稳固活动出示底纸1〔排座号〕:今天我们可以接着玩排座号的游戏,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请幼儿复述规则.4、分组操作〔约10分钟〕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理解规则,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合作游戏和两个一数的表现,并做个别指导.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观察幼儿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将两个数,选择指导对象,适时提供帮助.5、提示换组教师:做完一个活动的小朋友请你先把材料复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组去玩一玩.6、交流评价〔约5分钟〕交流教师:今天都玩过数的快的游戏了吗?你和谁一起玩的?你们两个是怎么合作的?你们两个数出的结果一样吗?如果结果不一致,请幼儿课后再去数一数.评价教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那个方面做的比拟好呀?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目标为三点: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方法计数.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操作,兴趣点很高.但是对于两个一起数的方式,很多幼儿还是在这节活动中很难掌握,我发现大局部幼儿在操作活动环节还是会一个一个的点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减少棋子的数量,比方一开始各投放20个黑白棋子,然后通过幼儿的掌握水平,再逐渐增加棋子的数量.第4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我的一天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体验时间的行程.2、初步认识时钟,正确地识别整点.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能力.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挂图第10号:我的一天.2、挂钟一个,长针、短针做成手状.3、幼儿自制的时钟人手一个.4、『小闹钟的音乐』5、大鼓一个.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活动过程:1、小闹钟你好.听听音乐看看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教师念绕口令:长针长,短针短;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步.教师边念绕口令边拨钟.如:如长针短针握握手,12点钟;长针短针排一排,6点钟;长针握12,短针握1,1点了.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出与教师相同的钟点,并读出时间.3、说说我的一天.与幼儿一起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将卡片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排好队.看教师的钟面,幼儿在自己的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并举起相应的卡片.4、游戏:小闹钟听一遍音乐,教师敲鼓数下,幼儿拨出钟点.教师拨出钟点,幼儿用肢体表现相应的生活情景.如:教师拨12点,幼儿做睡觉的动作.活动反思:本堂课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准备充分,层次清楚.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了看整点.本堂课的开始局部我以听音乐唱『小闹钟』歌曲,引出主题,我提问:刚刚唱的是谁呀?小朋友都能说出是小闹钟.随后我通过念绕口令让幼儿了解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很浓厚.本堂课的第二局部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我通过让幼儿说说『我的一天』,说说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猜猜看那些事情是在几点钟做的,为下面的活动:幼儿在钟面上拨出钟点做铺垫.但是我在引导他们说出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时,讲得过于细致、所以占掉的时间比预设的多了几分钟,因此,把最后一个环节:幼儿练习〔活动材料第二册第9页〕改为了延伸活动.从整堂课来看,幼儿的学习兴趣很浓,尤其是在游戏『小闹钟』时,他们能根据我拨出的时间用肢体做出相应的生活情景.孩子们在这堂课的出色表现,比我预想的要胜出一筹.第5篇、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开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根底.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课件、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活动目标1.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使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幼儿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4.开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重点难点1.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2.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活动准备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2.数字卡片、5根小棒.活动过程复习旧知:1.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家听?2.复习比拟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进行新课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让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儿到前面来展示.①刚刚大家想了那么多方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方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在发散的根底上组织幼儿交流,引导发现.给幼儿充分展示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拟扎实. c.全班幼儿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有几个?②右手藏1个③右手藏2个刚刚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得这样准?有什么方法? b.抢答.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响快!对口令.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刚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b.填方框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幼儿的特点,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幼儿,采取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幼儿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4.指导看书.边说边填.指名板演.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幼儿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根底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教学反思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首先要为幼儿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情境.这节课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分一分的游戏,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在这种气氛下,幼儿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练习的设计上,先让幼儿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幼儿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幼儿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清楚的练习让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开展了抽象思维能力.只是个别能力较弱的小朋友,要多加练习了.第6篇、大班数学活动学习逐级分类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找出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2、引导幼儿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从不同特征、范围进行分类.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师:在森林里,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造了三幢小洋房.小动物们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讲述〕有狐狸、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猫头鹰、小喜鹊、小山羊、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小麻雀、百灵鸟、小蜻蜓、大象.......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狮子大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助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3、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4、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1、师: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后,觉得不舒服.它们请狮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狮王为每一间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动物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 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3、师小结:小朋友分的方法很多:有的按动物翅膀多少分,有的按动物脚的多少分,有的按动物的叫声分我们发现只要找到动物的一个特征就可以将它们分开来.三、幼儿自主分类: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狮王再请你们帮它一个忙.兔妈妈生了许多小兔子,长得差不多分也分不清,请你们分一下,一样的放在一起.2、幼儿电脑上操作.3、幼儿自由交流分法.兔子长得都差不多,但是有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这是按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眼睛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耳朵长短分;有的按兔子的体重分.......活动反思: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们乐于参与课堂游戏,喜欢听老师指挥.到达了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孩子们始终在我创设的具体环节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第7篇、大班数学活动旅游统计表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2、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活动准备:1、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2、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3、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4、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活动过程:一、问题讨论,集体探索1、提出问题:今年国庆节,很多小朋友都跟着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师问我,你们班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出去了,有几个人没去?都到哪几个地方去过了?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我一下子答复不出,小朋友,你们帮帮助,你们能帮我算一算吗?2、展示幼儿有关旅游去的绘画作品以及交来的表格.告诉幼儿但凡旅游去的孩子都交来了一张表格,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统计.〔1〕逢双数〔2〕5个5个数〔3〕逢单数〔4〕6个6个数〔5〕一个一个数3、我们班共有35个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个,那么没有出门的有几个呢?〔1〕减一减〔2〕数用来表示没去的人的花片等4、26个出去玩的小朋友当中,有的去的地方是一样的,那么26个人一共去了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1〕教师出示空白统计表格.告诉幼儿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点,用标记表示,大格子里用画勾的方式统计去过的人数.〔2〕按着顺序统计,从第一张第一个景点开始统计,再一张一张往下.〔3〕统计人数时,也要挨着顺序往下找,有1个人打一个勾.〔4〕不重复景点,也不重复人数.5、观察得出结论:一共去过18个地方,到杭州去的人最多.验证:看一共有几个勾,是否是26个?二、提出问题,小组积累资料1、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弟弟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妹妹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2、分成弟弟组,妹妹组,分别把自己旅游去的景点和弟弟妹妹的标记做出来,分别帖到两块黑板上去.三、个别探索,集体交流,了解统计小方法1、弟弟拿着表格,统计妹妹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2、妹妹拿着表格,统计弟弟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3、两个两个交流检查,看统计结果是否一样.4、小组绘制成一张大统计表.5、交流弟弟组和妹妹组的统计结果.假设发现不同答案,则及时寻找原因:景点重复记或去过的人重复统计等.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图形与空间》第三节《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如圆柱体、球体、正方体和长方体等;学习通过观察和触摸来区分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立体图形名称和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区分,理解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体图形模型(圆柱体、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图片、卡片、磁性白板。

学具:学生用立体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立体图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0分钟)(2)学生分组讨论,给立体图形起名字,并说出其特征。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立体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制作立体图形,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立体图形名称和特征。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描述其特征并画出其展开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立体图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小组合作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下期数学学目标-五篇大班第二学期学计划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下期数学学目标-五篇大班第二学期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下期数学教学目标-五篇大班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篇一】一、情况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形产生了浓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手操作,自己尝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学期目标: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

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三、教学进度表:2月1.学习园务计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组实际情况确定本学期教研组特色及研究重点。

2.实践活动——斜坡与球及评析研讨。

3.进行混班主题游戏内容的商讨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3月1.策划、组织植树节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2.交流各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研讨主题的选择和确立。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材第四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第一节“有趣的对称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对称图形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创造对称图形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提高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卡片、剪刀、彩纸等。

学具:彩笔、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服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之处吗?”2. 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对称图形例题,讲解对称轴、对称点和对称图形的分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对称图形卡片,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5. 创作环节(10分钟)学生利用彩纸、剪刀等工具,创作自己的对称图形作品。

7. 课堂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对称图形2. 板书内容:对称图形的定义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图形的分类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找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窗户、蝴蝶、心形等都是对称图形,它们具有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较好,但在判断对称图形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设计具有创意的对称图形作品,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生活联系和实际应用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判断和应用是难点,因为这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第二学期数学教案
【篇一:大班第二学期数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蒙氏学期计划
第二周:第三周:
1、物体二等分1、感知过去、现在和将来
2、物体四等分2、认识
日历(一)
第四周: 1、认识日历(二) 2、认识钟表(一)
第六周: 1、感知数位 2、100以内数量对应
第八周: 1、按数群计数(二)2、复习 10以内的加法、减法
第十周: 1、20以内的减法(一)2、20以内的减法(二)
第十二周: 1、相同数连加(二)2、连加、连减
第十四周: 1、平均分配(二) 2、分类计数
第十六周: 1、运用货币(二) 2、认识圆柱体
第五周:
1、认识钟表(二)
2、100以内数的认读第七周:
1、数的比较大小
2、按数群计数(一)第九周:
1、20以内的加法(一)
2、20以内的加法(二)第十一周:
1、20以内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2、相同数连加(一)第十三周: 1、整10的加减法2、平均分配(一)第十五周:
1、简单的统计
2、运用货币(一)第十七周:
1、体积守恒
2、容积守恒
【篇二: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大班数学科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大班数学科总结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工作结束了,本学期我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认真实施了本班的数学教学方案。

大班幼儿处
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为
幼儿创设蕴含数量关系的具体情景,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操作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地凸现出来,
帮助幼儿在具体情况和材料的支持下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本期我
担任幼儿班大班的数学教学。

本班孩子们都很活跃、聪明,各有千秋。

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反应能力,加强思维敏捷的学科。

在实施过程中,我认真落实各项实验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本期实验任务,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本学期的数学主要内容是:认识数字0--10;10以内的分解组合和
加减法;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三角形和梯形;学
着根据物品大小、颜色、形状等找到排列规律;复习相邻数、序数、单数和双数;学会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以及球体;1--50的
计数。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挂图,准备好所需教具。

以培养孩子“主
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活动以“游
戏式数学”的精神为主轴,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在轻
松、快乐的情境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习历程中积累足够
的操作经验,建构完整的数理概念,让孩子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良好品质。

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抓住孩子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做
中学、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的方式,以“手、眼、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学具教学操作活动。

通过对学具的
嵌入、翻转、排列、组合,将所需传授的知识展开,螺旋式深化,
运用学具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把零散的感性知识概括化,促进学习的
迁移,形成举一反三的认知能力。

并且在活动中我注重增强教学的
多样性,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自学的能力。

针对幼儿
的情况,我采用多形式的具体教学指导,其教学步骤适应性,针对
性强,能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教学活动大多以幼儿喜闻乐
见的游戏和操作活动呈现,体现引领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快乐情景中
主动思考,积极动口,愉快学习。

不过大部分幼儿们思维活跃、回答问题大胆积极、善于动脑,对数
学学习兴趣浓,特别是有些幼儿反应特别快。

根据所学知识,家长
开放日时,我在课堂上发现大多数幼儿复习得比较好,而且知识掌
握得比较牢固。

只有个别幼儿反应稍微慢点,注意力不集中,须加
强辅导,多做多练。

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并愿意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相信自己的
数学能力。

他们主动自学的能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
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思考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有探新的
强烈愿望。

不足之处就是本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还须加强,要学会独
立思考,那就应让幼儿多搞些智力游戏,多发散他们的思维。

另外
还要养成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在听故事、玩游戏的快乐环境中学习了量、数、计数、空间与数概念,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
了一生都受用的基础.
【篇三:大班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
大二班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
一、正确书写数字11—20。

1、复习数字1—10的书写格式。

(2.22.—2.25.)
2、正确书写数字11—20(2.26—3.10.)
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10以内数的连加。

(3.11.—3.12.)
2、10以内数的连减。

(3.15.—3.16.)
3、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17.—3.18.)
4、综合练习。

3.19.(学前必备p35—p36、p39—p40)
三、认识人民币(3.22—3.23)
1、认识硬币:1分、2分、5分,1角、5角、1元。

2、会10元以内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灵活换算。

四、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1、11—20各数的认识。

(3.24.)
1)认识位数:个位、十位
2)知道11—20每个数有几个十、几个一
3)数学练习一、二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

(3.25.—3.26.)
1)10加几。

(10+1=、10+2=??10+10=)
2)十几加几。

(个位数相加得数小于、等于10)
3、20以内不退位减法。

(3.29.—3.30.)
1)十几减几、十几减十(如:16-6=、17-10=)
2)十几减几(如:18-5=、17-3=)
4、复习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3.31.—4.1.)
5、综合练习:数学练习三、四(4.2.)
五、、认识钟表。

1、整点(4.6.)
2、半点(4.7.)
3、复习整点、半点(4.8.)
4、几月几号:认识月历、星期(4.9.)
六、20以内进位加法。

1)9加几(4.12.—4.14.)
2)8加几(4.15.—4.16.)
3)7、6、5加几(4.19.—4.20.)
4)4、3、2加几(4.21.—4.23.)
七、逐级分类(4.26.)数学练习五
八、学习二等分、四等分(4.27.)
九、根据钱币主题活动选择教材中关于钱币的有关内容:
1、买时钟(4.28.)
2、海边的秘密基地(4.30.)注:4.29.春游
十、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九(5.4.—5.10.)数学练习六
2、十几减八(5.11.—5.14.)
3、十几减七、六、五(5.17.—5.18.)
4、十几减四、三、二(5.19.—5.20.)
5、二十减一位数(5.21.—5.24.)
6、综合练习《学前必备》p41—p42、p43—p44(5.25.—5.26.)十一、认识球体、圆柱体(6.2.)
十二、物体间的等量关系
1、比较物体的轻重(6.3.)
2、物体间的等量换算(6.4.)
十三、看汉字写数字(6、7、)
1、认汉字“一”至“二十”
2、看汉字写阿拉伯数字
十四、总复习
《学前必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