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健康宣教
高龄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前后的健康教育
![高龄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前后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f5cd85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f.png)
高龄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前后的健康教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患心脏病的比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而对于心脏病患者,心脏永久起搏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方式。
但是,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后,如何进行健康教育,以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来介绍一些关于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前后的健康教育的内容。
植入前的健康教育在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及询问病史等工作。
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
具体来说,植入前的健康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心理抚慰植入永久起搏器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抚慰就显得非常必要。
医生可以就植入过程以及后续的康复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告诉患者永久起搏器并不可怕,并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植入过程。
饮食指导患者需要了解的饮食知识是有很多的。
针对于疾病的饮食疗法及其注意事项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需要制定出相应的饮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量的大小等等。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的钠、不宜过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运动锻炼指导在植入永久起搏器之前,应该告诉患者如何正确地进行运动锻炼。
对于身体状况不太好的患者,建议以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进行。
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则可以进行跑步、游泳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但是要注意不要做过度剧烈的运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疾病宣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种类、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都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医生可以利用书籍、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
植入后的健康教育植入永久起搏器后,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健康保健和日常生活的调整。
本节将介绍一些植入后的健康教育内容。
护理指导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起搏器的护理。
医生应该向患者介绍如何正确清洗伤口、注意感染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指导,以及必要时的器件调节方法等。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永久起搏器患者需要做到合理的生活规律,对于工作和娱乐等方面适当的安排,如睡眠、饮食及活动量等都应有较好的管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健康教育指导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健康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1137b41767f5acfa1c7cd10.png)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健康教育处方(一)术前宣教1、保持心情舒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手术当天一般不需禁食。
3、对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3-5天要停药,以免引起出血。
病人练习床上排便。
(二)术后宣教1、体位与活动指导手术后卧床休息是预防电极脱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24-48小时可在床上翻身,48-72小时可在床上坐起活动。
卧床期间双下肢及健侧上肢可不限制活动,术侧上肢手术后当天可做握拳活动,第二天可做外展及轻度抬高,活动量每日逐渐递增,1周后可做触摸对侧耳垂活动。
下床活动时要有家人搀扶,防止因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摔伤。
2、饮食指导术后食用易消化、不产气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少腹胀,预防便秘。
三腔起搏器植入者,适当饮水、排尿,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避免便秘,以免造成电极脱落及原有心脏病加重。
3、术后沙袋压迫囊袋能防止囊袋出血,观察术区是否出血、血肿及感染迹象,敷料如有污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更换,禁止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三)出院健康指导1、休息与运动病人可从事日常活动,1-3个月后可做一些较缓和的体育运动,如散步、钓鱼、打保龄球等。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术侧手臂不要提重物。
洗澡、桑拿对起搏器没有影响,但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出院后可乘汽车、火车和飞机,但对机场等处的金属探测装置可能会有反应。
2、在家庭、工作和医疗设施场所中不能靠近有电磁场的仪器设备。
3、每日自测脉搏,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心率的变化,判断起搏器的工作状态。
如脉搏频率和节律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4、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到医院复查1次,1年后每年复查1次。
电池寿命的最后1年应经常复查,每月随访1次。
出院后出现气急、头晕、疲乏、晕厥、胸痛等,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231b7c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c.png)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
1.手术简介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电极导管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等处送至右心室或右心房,并将电极接触心内膜。
通过发放—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期心脏起搏的病人。
2.健康指导
(1)手术后72小时内忌右侧卧位,以避免电极脱位。
更换起搏器病人除外。
(2)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行术侧上肢及肩关节的前后运动,避免外伸、外展等动作,然后逐渐上抬术侧上肢直至摸到对侧耳朵。
避免植入侧肢体负重。
剧烈运动。
(3)保护好安装起搏器处的皮肤。
避免过度摩擦和外力矿撞。
如安装起搏器的部位出现发热,疼痛或流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学会自我监测脉搏,出现头晕、快速不规则的脉律或者脉率过缓应及时就医。
(5)生活中避免接近高压电场或强磁场区域,避免做各种电磁理疗和磁共振检查。
(6)一般家用电器可正常使用,使用手机时最好用对侧手接听,并保持手机和起搏器距离在15厘米以上,手机不应放在术侧胸前口袋中。
(7)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
(8)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电池寿命的最后一年应每月随诊1次,出现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起搏器使用年限依据不同类型约为6~10年。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ee5fb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5.png)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起搏器植入术基本知识•日常生活调整与适应•药物使用指导及注意事项•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目录01心理准备生理准备术前禁食皮肤准备术前准备01020304向患者解释手术必要性,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等。
根据医生指导,术前需禁食一定时间。
术前一日洗澡,保持手术部位皮肤清洁。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伤口护理避免过度活动,防止起搏器受到挤压或撞击。
起搏器保护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工作情况。
定期随访根据医生指导,按时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术后护理远离高压线、电磁炉等强磁场环境。
避免磁场干扰注明起搏器类型、品牌等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电池耗尽前,及时更换电池。
注意电池寿命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日常生活注意事项02引言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起搏器植入术的认知,确保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
目的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疾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背景目的和背景0102适应人群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拟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及其家属。
起搏器植入术的基本知识、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保健等。
采用口头讲解、图文资料、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方法教育内容03起搏器植入术基本知识起搏器定义及作用起搏器是一种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肌肉收缩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作用起搏器能够监测心脏节律,并在必要时发放电脉冲,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从而维持血液循环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植入手术过程简介术前准备01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如心电图、血液检查、备皮等。
手术过程02手术通常在导管室进行,医生会在患者的锁骨下或腋窝处穿刺静脉,并将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心脏内,然后将起搏器脉冲发生器植入皮下组织,并连接电极导线和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660e319e009581b6ad9eb1e.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电子脉冲发放器和电子脉冲传导器组成,它通过电子脉冲发放器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或长期的刺激心肌,使心肌产生兴奋、传导和收缩,完成一次有效的心脏跳动,从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全世界每年有40 多万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证明了其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 相关健康教育2.1. 运动: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可从事一般运动,不必太限制,尽量避免埋植起搏器一侧上肢上抬运动,术侧上肢不能做牵拉动作,避免过度外展上举,植入侧的手臂避免作剧烈活动及负重,术后 6 周内避免抬举大于 2.5kg 的重物,以免电极移位。
3 个月后可以开始轻中度活动,术侧肩关节活动要适度,避免用力或幅度过大的动作,能否从事家务量力而行;不要进行一些躯体接触的剧烈运动,活动时注意不要过分使用肩臂部位。
以免直接性损伤引起电极导线断裂或起搏器损害。
2.2. 生活和工作:告知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教会患者自数脉搏,出现脉搏明显过快或过慢(低于起搏频率 5 次/分以上),或者出现以前的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及时就诊. 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外出时随身携带;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可正常工作。
可以开车、游泳,乘坐汽车、火车、飞机或轮船等旅游。
适度饮酒不影响起搏器,起搏器本身不受饮食的影响。
起搏器患者应避免在高电压、强电磁场的环境下工作。
2.3. 环境:家里或办公室很少有电磁干扰;一般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电烤箱,微波炉等不会对起搏器有影响,但电磁炉避免靠近;电剃须刀、电理发推子不可直接接触埋植起搏器处的皮肤;尽量避免手机靠近起搏器,打手机时最好使用对侧手,并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保持在15 厘米以上;不要将磁铁靠近起搏器。
2.4. 避免医院电磁干扰源干扰起搏器工作:①电烙术:是最常见的医院电磁干扰源;②经胸除颤:③核磁共振MRI: —般不适用于带起搏器的病人;④体外冲击波碎石;⑤经皮电针刺激神经仪。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5a34d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4.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现代医学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但随着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普及,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介绍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问题,包括注意事项、日常保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一、注意事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患者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下:1、创口和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出现感染。
2、术后一周内需要保持平卧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扭曲伤害植入部位。
3、术后一个月内需要避免浸泡在水中进行洗澡和游泳。
4、术后两个月内禁止使用电磁波产生的设备,如手机、微波炉等,以避免对永久起搏器的干扰。
5、对于体重、药物的使用等生活方面的调整,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
以上注意事项有助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创口恢复,保证器件长期有效运行。
二、日常保养日常的保养对于永久起搏器的长期使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日常保养的建议:1、避免突然弯曲或扭曲手臂,以免过度拉伸造成永久起搏器脱落或移动。
2、避免使用手持式钻机等高压电器,以免过度刺激永久起搏器,影响器件使用寿命。
3、避免滤波阻塞,保持血管通畅。
保持良好的心率水平和心律的稳定。
定期复查心电图,进行调整和管理。
4、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器件正常使用寿命。
三、生活方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1、睡眠时需要平卧,保证睡眠质量。
2、饮食方面应注意低脂、低盐、低糖,以预防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发生。
3、尽量保持精神状态舒适,避免心理压力过大。
4、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调整药物,保持身体健康。
总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重要的医疗手段,但患者在术后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通过注意事项、日常保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调整,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
因此,患者应该积极参与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保证器件的长期有效使用,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风险。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全文)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6251eff111f18582d05ab6.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全文)一、术前评估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术前检査是否完善, 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3、有无药物过敏。
二、术前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采用适当的形式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取得最佳手术配合。
必要时手术前应用镇静药,保证充足的睡眠。
2.皮肤准备:通常经股静脉临时起搏,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植入式起搏备皮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备皮后注意局部皮肤清洁。
3.抗生素皮试。
4.训练病人平卧位床上排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而出现排尿困难。
5.术前应用抗凝药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如不能停用药物者,术前应准备止血药,以备术中使用。
6.术前在术肢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按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次。
沙袋备用。
三、术后评估1.了解手术情况:起搏器植入部位、型号,起搏信号、频率、术中出血2.观察意识、生命体征、脉律、血氧饱和度。
3.穿剌部位情况:有无出血、皮下血肿、红、肿、热、痛。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感染、血肿、电极脱位或导线断裂、心律失常、起搏器综合征。
5.心理支持四.术后干预措施1.休息和活动: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沙袋压迫囊袋切口4-6小时或加压包扎12小时,限制肩关节活动,上肢及肘关节适当运动,24小时后无不适者允许下床在室内轻度活动。
但术侧上肢应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使电极脱落。
电极脱位或导线断裂多发生于术后一周内,24小时内尤易发生,多表现为起搏失灵或感知不良。
经股静脉安置临时起搏器的病人需绝对卧床,术侧肢体制动至临时起搏器拆除为止,一般不能超过1个月。
2.饮食护理:多饮水、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产气食物,(牛奶)。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处方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a6d5863787c24028915fc35b.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健康教育处方
尊敬的___(女士/先生):
为了帮助您早日恢复健康,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积极配合。
1. 饮食基本不受影响,忌烟、酒,勿饱餐。
2. 术后早期可慢慢活动上肢,逐渐增加,拆线后可将手臂逐渐高举过头,以能触到对侧耳
垂为好,避免剧烈运动、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避免电极脱位、断裂等动作。
以后可增加活动量如散步、远足、钓鱼、爬楼梯等,以不过度疲劳为宜。
3. 不做核磁共振检查,避免高压电场、强磁场、电视台发射站场所,家用电器一般不受影
响。
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移动电话干扰很小,推荐将移动电话放置在远离起搏器至少15cm的口袋内,拨打或接听时采用对侧。
洗澡时勿用力揉搓埋藏起搏器及导管处的皮肤,自行检查该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或出血现象。
4. 随身携带本人信息卡及起搏器卡,以便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5. 每天至少早、晚各数脉搏一次,若比原起搏器心率少于10%,或感胸闷、头晕及其它不
适则应立即就医。
6. 定期复诊。
一般术后一个月内必须进行复诊,3个月左右测试起搏器的功能情况,如情
况正常,每半年复诊一次。
起搏器接近更换时间时,增加复诊次数。
祝您早日康复!
护士。
心脏起搏器病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
![心脏起搏器病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c00b1da9b89680203d825d2.png)
心脏起搏器病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
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现代医学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一种常用并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方法是:将起搏器(装有脉冲发生器及电池)埋藏于胸大肌前皮下,与起搏器相连的电极导线经锁骨下静脉送入心脏,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脉冲电流经导线传至起搏电极刺激心脏,引起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1.术前健康教育
(1)病人不随意单独外出。
(2)术前停用阿司匹林1周或遵医嘱停用。
(3)如果有头晕、眼前发黑、昏倒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4)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
(5)术前1-3天开始训练床上大小便,因术后为防电极脱位需卧床24-48小时。
(6)术前1天护士将给您准备手术区皮肤,请注意保持手术区皮肤清洁以防感染。
(7)术前1天晚上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帮助睡眠的药物。
(8)术前禁食6小时左右。
2、术后健康教育
(1)卧床休息24-48小时,平卧或斜坡卧位。
(2)起搏器伤口用砂带压迫24小时,减少出血、血肿危险。
(3)避免术侧上肢过度外展、外抬、上举、旋转、持重用力,以防电极折断或脱位。
(4)避免用力大便、剧烈咳嗽等可增加胸、腹内压因素。
请在咳嗽、解便、更换体位时用手固定砂带。
(5)保持伤口周围和敷料干燥,若感伤口不适或发现局部渗血、红、肿、热、痛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眼前发黑等症状时请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必要时做心电图或做起搏功能测试。
(7)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饮食,必要时可环形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
1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再置术前后的护理
![1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再置术前后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73444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4.png)
1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再置术前后的护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再置术是指将已经存在的心脏起搏器取出,再次进行置入的手术。
下面对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再置术前后的护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术前准备:1. 患者的健康教育:需要告知患者术前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2. 皮肤清洁:在手术前彻底清洁患者胸部和脖颈部位的皮肤,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3. 心电图和血液检查:为了评估患者心脏的状况,需要进行心电图和血液检查,以确保患者没有心律失常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
4. 术前禁食:患者需要在手术前8小时停食和停止饮水,以减少术中的呕吐和误吸风险。
术中护理:1. 安全位置:患者被安置在手术台上,并接受监测设备的监护,包括心电图、血压和氧饱和度等。
2. 局部麻醉: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3. 切口处理:根据医生指示,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皮肤切口,确保切口干净整洁,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4. 引线植入:将心脏起搏器引线植入心脏的相应位置,确保引线的稳固和正确连接。
5. 起搏器置入:将心脏起搏器植入切口处,连接好心脏起搏器的引线和电源。
术后护理:1. 术后监测: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 伤口处理:对术后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包括清洁和更换敷料,确保伤口干净无菌,避免感染。
3. 疼痛控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的疼痛感。
4. 患者卧床休息:术后的患者需要休息和卧床,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5. 心电监测:术后需要进行连续的心电图监测,观察起搏器的功能和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6. 患者教育:给予患者术后的护理指导和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起搏器注意事项和生活方式改善建议等。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再置术前后的护理需要注意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术前的清洁消毒等。
术中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位置和进行局部麻醉。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和伤口处理等,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和心电监测。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一)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一)](https://img.taocdn.com/s3/m/ae5804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e.png)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一)引言概述: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节律异常的患者。
植入术后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日常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药物管理、运动锻炼和饮食调理五个方面,为患者提供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
正文:一、术前准备1. 寻求专业医生建议:在决定进行起搏器植入术之前,应寻求专业心脏医生的建议,了解手术的目的、风险和预后。
2. 完成术前检查: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心电图、心脏超声波检查等,以确定患者适合进行起搏器植入术。
3. 了解手术过程:与医生详细了解手术过程,包括麻醉方式、切口位置等。
4. 术前禁食禁水:按照医生的建议,在手术前规定时间内停止食物和液体的摄入。
二、术后护理1. 观察伤口情况:患者应每天观察手术伤口,注意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2. 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
3. 避免过度活动:在术后几周内,避免过度活动或重负荷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起搏器的稳定。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避免伤口感染。
5. 定期复诊检查:根据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检查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池的使用情况。
三、药物管理1. 定时服药: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2. 注意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咨询并调整药物使用。
3. 药物存储和携带:正确存储药物,避免暴露于高温或潮湿环境,外出时携带所需药物。
四、运动锻炼1. 适量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静坐。
2. 注意体力负荷: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的体力负荷,定期测量心率,以确保运动不会引起心律不齐。
3. 动态监测运动效果:注意观察运动后的反应和体感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五、饮食调理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适量摄入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4f6e43fc77da26925c5b0b7.png)
起搏器植入术的健康教育【术前指导】1.术前更换病员服,不穿内衣,去除假牙及饰品,提前穿刺留置针,排空大小便,术前一晚保证充足睡眠。
2.您配合完成术前必须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部X片、心脏彩超等。
3.术前一天配合护士做好皮肤准备,特别是胸部及双侧腋下的皮肤清洁。
4.排尿训练: 手术后要求卧床1天,请您在手术前训练床上自行解尿排便,避免发生术后床上排尿困难。
5. 术日不需禁食,术前一餐以六成饱为宜,术前尽可能停用抗血栓药物,以防手术中及手术后伤口出血。
6.术前给与抗生素皮试,术前0.5-1小时应用抗生素。
【术后指导】1.术后局部盐袋压迫6-8小时,患侧上肢制动,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前臂可做屈伸,禁止外展,一周后上肢逐渐抬高,不高于肩膀,一个月后可随自身能力增加抬高幅度,但禁止拉伸运动。
2.术后第二天可下地活动,上肢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活动。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缓泻剂。
4.术后常规心电图检查、继续心电监护72小时以上,以观察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
5.出院前胸片检查了解电极有无移位,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律情况。
【出院指导】1.出院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果肿胀、出血、破损需立即入院检查,一般可在10天左右再次复诊让手术医生判断伤口情况。
2.植入起搏器侧手臂1-2周内最好不要高举,1-2月后电极基本固定,但半年内仍不要有剧烈手臂活动。
3.注意监测心率,如出现低于设定频率(一般为60次)情况需程控检查。
4.需要避开强磁场(比如雷达天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限制区域、大型电机、高压电力传输线等),以及机场或车站安检手持式扫描仪,避免使用电磁炉、低、高频治疗仪等发出强电磁波的电器。
而像日常吹风机、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则无影响。
经过超市、车站的探测器时应快速通过,起搏器工作状态是不受影响的。
5.现市面上一般移动电话不会影响心脏起搏器工作,但为安全起见,使用移动电话时应使移动电话距离心脏起搏器15厘米以上,尽量应用安装起搏器侧的对侧接听电话。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宣教内容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c895b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1.png)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宣教内容一、术前宣教1、全埋葬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将起搏电极导管经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其前端达右心室心尖部,其尾部与永久性起搏器相连,将过长的电极导管与起搏器全部埋于胸壁皮下。
人工心脏起搏器用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替代心脏的起搏点带起心脏的搏动。
2、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消除疑虑心理。
3、备颈、胸部皮肤。
4、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5、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
6、核对起搏器外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消毒日期。
二、术后宣教1、安置起搏器后卧床3~5天,勿右侧卧位。
2、术后可能出现胸痛、呃逆、发烧、呼吸困难等。
3、伤口疼痛:往往在术后一天内发生,一般可以忍受,若疼痛明显者可给予止痛药物。
4、排尿困难: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可给予热敷、诱导,必要时导尿。
5、腰部不适:卧床过久所致,可以腰部垫一软枕或进行按摩。
6、咳嗽:给予化痰药物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安装器搏器患者若咳嗽过频可给予镇咳药物。
7、教会患者自侧脉搏,一般为每分钟60~80次。
8、安置起搏器后若出现与安置之前相同症状:如头昏、晕倒,可能为起搏器功能障碍,应立即就诊。
9、后1个月1次,以后每2~3个月1次,1年以后半年随访1次。
当接近起搏器寿限后期时,应加强随访,每月甚至每周1次。
10、电极移位:术后48h内电极导管前端易移位。
预防措施:术后当日取平卧位,限制手术侧肢体活动;次日至术后5d,取半卧位或头下垫高枕平卧位;拆线后可下床活动。
11、防出血:术后刀口敷料上压沙袋6h,防止血肿形成。
拆线前每日换药1次,观察局部有无渗血、肿胀。
12、防感染:测量体温、脉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痛等情况。
如有低热、体温不超过38℃,不做特殊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起搏器植入术健康宣教
![起搏器植入术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b3a329f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2.png)
起搏器植入术健康宣教一、概述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功能障碍。
临时起搏器永久起搏器二、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晚上:请您好好休息,注意保暖,按护士的术前宣教禁食水。
并记得洗澡,或擦拭手术部位皮肤,保持清洁,练习床上大小便。
手术当日:清晨洗脸、刷牙、上厕所;请您将假牙,手表,发卡取下,身上不要带钱及贵重物品,耐心等待手术。
三、术中注意事项当你进入导管室时:护士会与您核对身份信息及术前相关评估工作,请您配合,医护人员会协助您上手术床,取好手术体位,接下来会进行术前准备工作(行静脉输液,心电监护,术区的皮肤消毒,必要时吸氧等),手术医生会对您进行局部麻醉,手术过程您全程是清醒的,请您静卧手术床,不要紧张,保持平和心态、平静呼吸,四肢不可随意移动,有不适和需求时及时告知手术间医护人员。
四、手术结束时1、临时起搏器常规在右下肢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因股静脉处留置了鞘管、起搏电极尾线和临时起搏器固定在体外,过床时穿刺处肢体需保持平直,医护人员会协助您平移至平车送至病房。
术后为防止起搏器电极移位和穿刺处血肿,穿刺处肢体仍需制动,不可屈曲,勿用力咳嗽,防止切口出血和电极移位。
回病房后,需继续行心电监测,了解临时起搏器的工作状态,临时起搏器会固定在床旁,不可自行拿取移动临时起搏器,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护士会再向您行术后健康知识宣教。
2、永久起搏器常规在左锁骨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结束后,左侧上肢需制动,避免外展和牵拉,前臂可放于腹部;医护人员会协助您过床起搏器植入处会使用盐袋压迫6--8小时,防止切口出血,勿用力咳嗽,防止切口出血和电极移位。
回病房后,需继续行心电监测,了解永久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术后3天内需卧床休息,左上肢仍不宜过度活动、不宜做外展运动,当切口处有渗血和有不适时请及时告知病房医护人员予处理,护士会再向您行术后健康知识宣教。
起搏器术病人的健康宣教
![起搏器术病人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6ddd2b86f524ccbff12184e0.png)
更换敷料观 察伤口有无 渗血、 红肿
无特殊情 况可拆线, 择期出院
完成必要的 实 验 室 检 查如血、尿 常规,血型、 其 出 凝 血 时 间、胸片、 心电图等。 做抗生素皮 他 试并训练病 人平卧床上 大小便,以 免术后由于 卧床体位而 出现排便困 难。留置静 脉留置针
术后描记心电 图,行心电监 护,监测脉搏、 心率、心律、心 电变化及病人 自觉症状, 常规应用抗生 素,预防感染
备皮范围是 皮 左上胸部包 括颈部和腋 下,备皮后 肤 注意局部皮 肤清洁
保持受压部皮 肤清洁干燥,防 止压疮的发生
同 前
保持伤口周 围皮肤清洁 干燥
保持伤口 周围皮肤 清洁干燥
伤 口 护 理 与 观 察
伤口局部以沙 袋加压 6 小时, 观察伤口有无 渗血、红肿
更换敷料,观 察起搏器囊袋 有无出血或血 肿
休 息 与 活 卧床休息 动
保持平卧位或 向左侧卧位,禁 止右侧卧位,术 侧肢体制动
保持平卧位或 左侧卧位,可 适当抬高床头 30 度~60 度, 术侧肢体不宜 过度活动
下床活动,第 1 次活动应缓 慢,防止跌 倒。术侧手臂 轻微活动,不 要高举
术侧肢体 轻微活动, 肩部轻度 运动勿做 抬高外展 动作
停心电监护, 常 规 应 用 抗 常规应用抗生 生素,预防感 素, 预防感染。 染。
常规应用 抗生素,预 防感染。来自 起搏器术病人的健康宣教
术 前 饮 术前少量进 食易消化食 食 物 术后第 1 天 清淡易消化饮 食,进食六成 饱,少食多餐 术后第 2-3 天 术后第 4-6 天 术后第 7 天 出院宣教 (1 )嘱患者日常需随 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 卡上有患者的姓名、 年 龄、 起搏器生产厂 家、 型号、 何时安装、短期寿命及各种 参数,以便就医时供医生 参考。 (2 )教会患者测定、 记录脉搏的方法, 每日 早、晚各测 1 次脉搏, 若 比原心率少 5 次 /min 以上,感到胸闷、 心悸、 头晕等要马上到 医院就诊。 (3)指导患者熟记并 能观察起搏阈值、 起搏 功能、电池耗竭情况。 (4 )注意保持心脏起 搏器植入部位 皮肤清 洁干燥,衣着宽松,减 少摩擦,避免撞击。 (5 )凡植入人工心脏 起搏器的患者 禁止进 入强磁和高压电区, 如 核磁共振、微波炉,禁 做热透疗法、电针灸刺 激、电按摩器、电吹风、 牙科 电钻等,防止引起脉 冲停止。一般家用电器的使 用不受限制,手机应在对侧 手臂接听,不能放在同侧上 衣口袋内。手臂不宜过度伸 展,不宜做重体力劳动。 (6 )指导睡眠姿势, 心脏起搏器植 入术后 患者 1 月内的睡眠姿势 为平 卧 位或 左 侧 卧 位, 严 禁 右 侧 卧 位 , 以 免 起 搏 电 极 脱 位 。 术 后1 个月内避免术 侧手臂过度伸 展及负 重。 (7 )定期到医院复诊 或接受随访。 (8 )积极鼓励患者独 立生活,告诉其家属、 子女为患者提 供安静 舒适的环境, 以利身体 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同 前 同 前 同 前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期健康教育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期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e561e3284254b35effd343e.png)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手术期健康教育一、术前健康教育1、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
2、为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备皮范围:左或右侧颈部、腋下及胸部。
备皮后,患者需清洁沐浴,病情不允许者应用温水擦洗手术区域。
3、术前1—2天患者需练习床上解大小便,对于高龄、床上排尿困难的患者应留置导尿。
4、饮食宜低脂、易消化、清淡、高营养食品,少食多餐。
5、减轻对手术的恐惧紧张心理,手术前晚或术前可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6、术前左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手术中用药。
二、术后健康教育1、术后患者回病房,将患者平移至床上,并保持上身不动,术后卧床1—3天,如患者对平卧不适应,可抬高床头30°,双下肢可以活动。
2、心电监测:术后持续24h心电监测,观察起搏心律和自主心律的情况,进行手术前后的心电图对比。
3、砂袋压迫伤口6-8h,一般术后24h内应取平卧位或轻度左侧卧位,尽量减少活动,24h后可适当床上活动。
术后第一天,由于电极头端与心肌尚未完全固定,应使患者尽量保持左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电极头端尽可能与心肌保持充分的接触,避免翻身活动。
术后三天内尽量卧床,三天后可下床活动,可以坐起,在此期间应避免植入起搏器一侧肢体进行大幅度、剧烈的活动,尤其是拆线后可以进行轻度、适当的上肢和肩关节的活动。
在术后1-2个月后可进行上肢活动,以能摸到对侧耳垂为好。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高举过头或过伸等动作,因为电极周围的瘢痕组织一般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形成。
4、切口护理:术后切口处用小砂袋或盐袋0.5kg,压迫6-8h,并观察切口处有无出血、肿胀等。
应严密观察伤口局部皮肤颜色、温度,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遵医嘱给予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并监测体温3天。
5、饮食及排便护理: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禁食易产气、刺激性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院宣教
请您避开以下环境: 防止医院环境的干扰:告诉病人及家属, 医院中多种诊断和治疗仪器如核磁共振、 手术电刀、碎石震波、电灼等均会对起搏 器造成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可能会造成严 重后果,因此安装起搏器者原则上禁止接 受以上检查和治疗,如确实需要者,则要 在严格的心电监护下,并与起搏器保持一 定距离方可进行,所以因病到院就诊时, 应事先告诉医务人员。
出院宣教
1.安置起搏器后,心脏无其他问题,心 脏功能就恢复了,可正常生活。 2.每天按照病情自我监测方法进行记录。 3.不能随意按压起搏器植入位置,若有 红肿热痛或出血渗液现象,及时就医。 4.避免剧烈运动或较重体力劳动,术肢 避免做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 打网球、举重物等),以免影响起搏器 功能或使电极脱落。
4:起搏器植入处伤口,使用盐袋压迫6--8小时,防止 切口出血;
5:您在平躺时,为防止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士会指导并协助您做必要的床上肢体活动:足背向 上回勾运动,健侧肢体运动等。
术后宣教
住院指导
住院期间,教会张大爷及其家属测 脉搏,最好于每天同一时间在安静 状态下测量,测量时间为1分钟。 并且记住安置起搏器的日期、型号、 生产厂家、起搏器工作方式。注意 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引起感染。 住院观察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作环境的干扰,不能靠近 的仪器:感应炉,雷达天线,广播天线, 发电设备,大型电机,高压设备,强磁 场地方,开盖检查汽车发动机等。 靠近会有影响的:电磁灶,电焊,低高 频治疗仪,电割刀电钻,高频率对讲机, 防盗器,金属探测仪,磁共振检查仪, 电手术刀,电针灸治疗等。
前言
那么,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安装起搏器?
(1)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 晕厥发作,黑朦,头晕,活动耐量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 (2)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严重的心动过缓及由于心动 过缓而引起的明显症状及活动能力受限者。 (3)症状性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4)永久性Ⅱ度Ⅰ房室传导阻滞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5)病窦(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有晕厥,近似晕厥,头 晕,重度疲乏无力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些症状被明确 证明与心动过缓有关。
出院宣教
5.随身携带起搏卡。 6.请定期到专科医院检测起搏器功 能,一般半年内每月随访一次,以 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在使用年限 将近时应缩短随访周期,发现电池 耗尽及时更换起搏器。
出院宣教
请您避开以下环境: 要注意居住环境,有无磁场干扰, 绝对禁止接近强磁场、电场,一般 的家居电器不会影响,但注意如电 吹风不要频繁开关,接触家电如感 异常时要注意远离。
术前宣教
1.手术当日清晨 洗脸刷牙。
2.术日晨请您将 假牙,手表,贵 重首饰取下,身 上不要带钱、手 机及贵重物品。
术后宣教
术后为防止起搏器电极移位,所以会采取制动措施:
1:术后平卧或者向左侧卧位1-3天;
2:术侧上肢避免外展和牵拉,术侧上臂紧贴胸壁,前 臂可放于腹部;
3:勿用力咳嗽,防止切口出血和电极移位;
前言
那么,什么样的病人需要安装起搏器?
(6)由于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引起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又不 能停用药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7)虽无症状但起搏心率小于40次/分或心搏间歇大于3秒者。 (8)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完全性或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终止时有大于3秒的室性停搏 者。 (9)心内手术及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 滞,经临时起搏持续3-4周无恢复迹象者。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健康宣教
前言
72岁的张大爷最近觉得头晕有黑曚、 活动耐量下降,到心血管门诊检查 后发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后收 治入院,拟行永久性起搏器入。
前言
管床护士小李在宣教前查阅了张大爷的病例,查阅资料。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 它能替代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地跳动起来。 由电池和电路组成的脉冲发生器,能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 流,通过起搏电极导线传输到心房或心室肌,使局部的心肌细胞 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通过细胞间的传导扩散传布,导致整个心 房和(或)心室的收缩。 心脏的电信号使心脏跳动。当运行时,心脏跳动加速;当睡眠时, 心脏跳动减慢。如果心电系统异常,心脏跳得很慢,甚至可能完 全停止,人工心脏起膊器发出有规律的电脉冲,能使心脏保持跳 动。
小结
在起搏器植入术发展迅速的今天, 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和适当的健康指 导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士不断更 新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及指导 方法,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并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谢聆 谢
听
前言
前言
除了特殊型号起搏 器外,一般单腔起 搏器(VVI(右室心 尖部)/AAI(右心 耳))电池寿命≥8 年,双腔起搏器电 池寿命≥6年,三腔
起搏器≥4年。
术前宣教
手术前一天,管床护士小李来到床 边向张大爷进行术前宣教和准备的 相关事宜。
术前宣教
完成术前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胸片、 心电图、Holter。备颈、胸部皮肤。 做抗生素过敏试验。指导患者训练 平卧位床上大小便。术前6-8小时 不能进食,必要时术前晚给予口服 睡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