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抗折试验机》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JJG476-2001抗折试验机检定规程自2001发布实施以来,为抗折试验机的检定检验和生产提供了依据,但随着社会发展,抗折试验机的型式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改变,JJG476-2001已经无法涵盖现在的抗折试验机的范畴,极大一部分抗折试验机的检校变得无法可依。
根据上述情况,由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修订计划,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监量函【2018】540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订制订、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表,项目组正式启动了抗折试验机校准规范的修订工作。
2 目的和意义本规范的修订中适用范围新增了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抗折试验机,涵盖了极大一部分2001版没有包含的新型抗折试验机,本规范的发布,将使得这部分抗折试验机的校检变得有法可依,更好地规范各种型号的抗折试验机的技术参数,规范地选择和使用适合的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试验步骤、完善试验方法,正确评价抗折试验机的技术性能。
确保我国量值溯源统一、准确、可靠,确保不致于因检定依据不当而带来影响,保证抗折试验机检测产品的质量及用于实验时所得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3 规程内容说明3.1 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变化规范的本规范代替JJG476-2001《抗折试验机》。
与JJG476-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耐火材料高温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增加了耐火材料常温抗折试验机的相关内容——增加了标准测力仪可以不具备速度测量功能——增加了使用速度测量功能标准测力仪校准施加试验力速度的方法——增加了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3.1 关于范围在本规范中范围既涵盖了476-2001年版本中电动抗折试验机、非金属薄板抗折试验机、数显陶瓷抗折试验机的同时又新增了混凝土抗折试验机、和水泥胶砂抗折强度试验机(包含水泥抗折抗压一体机(抗折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的具体内容如下:
1.准确度等级的划分:根据数字指示称的准确度要求,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如0.1级、0.2级、0.5级、1级等。
2.计量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允许误差、最小称量、稳定性等。
最大允许误差是数字指示称在称量点上的允许误差,最小称量是数字指示称能够准确测量的最小质量,稳定性则表示数字指示称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计量性能不变的能力。
3.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值是指数字指示称的刻度值,它反映了数字指示称的精度。
检定分度值越小,说明数字指示称的精度越高。
4.引用文件和术语:为了确保数字指示称的计量准确性,需要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如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术语和计量单位。
5.概述:对数字指示称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数字指示称是为了确保数字指示称的计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规范,对数字指示称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流量积算仪Flow Intergration Meters(征求意见稿)意见请返回:zyh1998@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流量积算仪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of Flow Intergration Meters归口单位: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本规程委托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G1003— 代替JJG1003—2005 规程正文部分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参加起草人:目录引言 (Ⅲ)1 范围 (1)2 引用文献 (1)3 术语及定义 (1)3.1 积算仪 (1)3.2 断电保护 (1)3.3 采样周期 (2)3.4 小信号切除 (2)3.5 补偿参量显示 (2)3.6 数字信号和通讯协议 (2)4 概述 (2)4.1工作原理 (2)4.2结构 (2)4.3流量信号输入形式 (2)4.4配套仪表信号输入形式 (3)5 计量性能要求 (3)5.1 积算仪的准确度等级 (3)5.2电源变化影响 (3)5.3 采样周期 (3)6 通用技术要求 (4)6.1 常规技术要求 (4)6.2用于贸易结算时的技术要求 (5)7 计量器具控制 (5)7.1 检定条件 (5)7.2 检定环境条件 (6)7.3 检定项目 (6)7.4 检定方法 (7)7.5 检定结果的处理 (11)7.6 检定周期 (11)附录A (12)附录B (14)附录C (18)引言本规程以国家标准GB/T13639-200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数字式指示仪表》、GB/T2624-2006《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所有部分)为技术依据,结合了我国流量积算仪的生产和使用现状,对JJG1003-2005版本《流量积算仪》进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69-1993互感器校验仪Instrument Transformer Test Set1992—11—24发布1993—06—01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Array verfication Regulation ofInstrument Transformer Test Set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24日批准,并自1993年6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国家高电压计量站起草单位:国家高电压计量站辽宁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庆余(辽宁省计量测试研究所)王乐仁(国家高电压计量站)参加起草人:杜汉玉(辽宁省计量测试研究所)王建(国家高电压计量站)目录一技术条件----------------------------------------------------(1)二检定条件----------------------------------------------------(1)三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2)四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5)附录检定记录格式--------------------------------------------(6)互感器校验仪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采用差值法原理且工作频率为50HZ的直角坐标型互感器校验仪(以下简称校验仪)的检定。
一技术要求1基本误差校验仪的基本误差不得超出下式给定范围:ΔX= + K ( X·a% + Y·a% +Dx)ΔY= + K ( X·a% + Y·a% +Dy) 式中:ΔX----同相分量基本误差允许值;ΔY----正交分量基本误差允许值;K----仪器常数;X----同相测量盘示值的绝对值;Y----正交测量盘示值的绝对值;Dx、Dy----测量盘最小分度值或量化值;a----校验仪准确度等级,分1,2,3三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基带衰落模拟器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aseband Fading Simulator(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Baseband Fading Simulator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隆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周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参加起草人:冉志强(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目录引言 (II)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概述 (1)4 计量特性 (1)4.1 参考晶体振荡器 (1)4.2 路径损耗 (1)4.3 多普勒频移 (1)4.4 频率响应 (1)4.5直流偏置电压 (1)4.6 频谱纯度 (1)4.7 路径时延 (1)4.8 I/Q不平衡 (1)5 校准条件 (1)5.1 环境条件 (2)5.2 校准用设备 (2)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2)6.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 (3)6.2 参考晶体振荡器频率准确度 (3)6.3 路径损耗 (3)6.4 多普勒频移 (3)6.5 频率响应 (4)6.6 直流偏置电压 (4)6.7 频谱纯度 (5)6.8 路径时延 (5)6.9 I/Q不平衡 (5)6.10 信道通路直通 (6)6.11 功能检查 (6)7 校准结果表达 (7)8 复校时间间隔 (8)附录A 校准记录表格 (9)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4)附录C 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19)引言本校准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3.1
a)
b)
c)
d)
3.2
a)
b)
c)
4
4.1
逻辑分析仪的外观应完好,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供电电源标志明确,并设置正确。附件及使用说明书应齐全。
4.2
逻辑分析仪通电后屏幕显示应正常,所有开关、按键和旋钮应装牢固可靠、定位准确、接触良好、调节平滑,通电后自检通过,各种指示灯显示应正常。
5
5.1
逻辑分析仪检定规程
1
本规程规定了逻辑分析仪的检定技术要求、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结果的处理与检定周期。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逻辑分析仪的检定。其它具有逻辑分析功能的仪器亦可参照使用。
2
逻辑分析仪主要用于数字电路硬件及软件调试,它具有多数据通道与多个同步时钟的特点,可以方便分析数字电路的逻辑程序。从原理上分为逻辑信号的定时分析与逻辑信号的状态分析,由多路逻辑探头输入数据信号,以逻辑“1”、“0”显示数据状态。能以多级触发方式采集数据,可以状态列表方式显示测试数据,也可以波形方式显示采集数据。
g)按附录A表A.1设置逻辑分析仪探头1的门限电平,重复步骤e)至f),检定探头1的其他各门限电平指标;
h)关闭直流电压源输出,断开多功能适配器与所选逻辑分析仪探头的连接;
i)更换探头,分别把逻辑分析仪的其他探头的数据输入端连接到多功能适配器的输出端,重复步骤d)至h)。
5.3.4
逻辑分析仪最小脉冲宽度的检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f)设置逻辑分析仪为最高采样率,采样触发方式为上升沿触发,触发位置为100%,采样深度为最大;
g)在逻辑分析仪上新建一个时间间隔测量任务,为光标1(M1)到光标2(M2)的时间间隔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主要用于环境安全检测和关于人身安全的射频和微波泄漏检测
5.计量性能要求
5.1.
线性区域内,最大允许误差:±30%
5.2.
100kHz~500MHz,最大允许误差:±30%;
6.通用技术要求
电场探头的前面板或后面板上应具有制造厂、仪器名称、仪器型号、出厂序号及电源要求。仪器不应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控制旋钮、按键开关和输入输出端口应有明确的标识。仪器送检时要带有使用说明书,后续检定时应备有上次检定的检定证书。
3.2.
根据应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率处执行检测。例如,有关发自于微波炉的场的测量的应用,有一个关注的频率,为了提供精确测量仅需在一个频率检测。又例如,有关EMI测试的应用(即,探头被用于整个宽的频率范围)可能需要在几个频率检测以提供精确测量
4.概述
4.1.
主要用于测量频率范围为100kHz~200MHz的近区电场强度,其原理是利用线性极化短振子天线拾取高频电场能量,检波后经斩波、调制、放大、解调,最后由表头指示被测电场强度值。
7.计量器具控制
7.1.
7.1.1.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23℃±5℃;
2)相对湿度:20%~80%;
3)电源要求:220(1±10%)V、(50±1)Hz;
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7.1.2检定用设备
1)信号发生器
a)频率范围:100kHz~200MHz;
b)最大输出功率:≥20dBm;
b)测试功率范围:≥30W;
c)最大允许误差:±0.1 dB。
4)横电磁波小室(TEM Cell)
a)用于场强标准装置的频率范围:100kHz~200MHz,最高工作频率需确保不能出现高次模;
计量校准管理办法
附件1计量校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规范计量校准相关活动及其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计量校准是量值溯源的一种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的名义量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计量校准机构,是指面向社会接受委托提供计量校准服务的法人或其他依法设立的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计量校准机构开展计量校准相关活动、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开展相关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在其系统以内开展的计量校准服务,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管理职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全国计量校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校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计量校准效力)计量校准机构提供计量校准服务不受行政区划限制。
第六条(基本原则)计量器具使用单位或个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行校准或者委托校准的方式,实现量值溯源的需求。
计量校准服务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诚实守信、科学规范、准确可靠的原则。
第七条(鼓励条款)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协(学)会在计量校准活动中发挥行业自律、专业技术指导、职业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作用。
(第二章计量校准机构第八条(能力和条件要求)计量校准机构应当具备与其开展计量校准服务相适应的计量标准、场所、设施、人员、环境条件和测量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质量、安全和风险管理体系。
第九条(自我声明公开)计量校准机构应当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计量校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声明其计量校准能力。
计量校准机构应当公开其配备的计量标准器具名称及其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开展的计量校准项目名称及其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实验室地址及联系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ata Network Performance Tester(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II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管媛(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曹晗(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周开波(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刘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张治兵(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卿瑾(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参加起草人:李莉(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梁仲华(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计量中心)目录引言 (1)1 范围 (2)2 引用文献 (2)3 术语和计量单位 (2)4 概述 (3)5 计量特性 (3)6 校准条件 (5)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6)8 校准结果表达 (12)9 复校时间间隔 (12)附录A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记录内容 (13)附录B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不确定度评定 (30)2引言本校准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编制。
规范中引用和参考的国际标准情况如下:——3.1中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背对背参考了RFC1242。
——5.3、5.4编解码部分,各协议包头字段定义引用了Ethernet II/ IEEE 802.3标准、RFC 791、RFC 793、RFC 768、RFC 826、RFC 792、ITU-T I.361、RFC 1661国际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5.3.7
单时钟下降沿时,状态时钟最高速率、状态时钟最小脉冲宽度和数据建立/保持时间窗口检定按以下步骤进行:
a)重复5.3.7.1中步骤a)至d);
b)选取探头1的时钟1为时钟通道,探头1的通道0(或其他任意通道)为数据通道,并把探头1的时钟1与多功能适配器的时钟输出相连,把探头1的通道0与多功能适配器的数据输出相连;
i)调整脉冲源通道1(时钟)延时,使示波器上测得的时钟上升沿至数据下降沿的延时量为TW,如图4所示,然后执行“连续运行”操作,观察显示结果,如果为“1”则合格,如果为“0”,则不合格,把测量结果记录到附录A表A.5中;
图4上升沿0/TW测试波形示意图
j)逻辑分析仪执行“停止”操作,恢复脉冲信号发生器通道1延时设置,使两路延时为0ns;
f)设置逻辑分析仪为最高采样率,采样触发方式为上升沿触发,触发位置为100%,采样深度为最大;
g)在逻辑分析仪上新建一个时间间隔测量任务,为光标1(M1)到光标2(M2)的时间间隔值;
h)设置逻辑分析仪光标1(M1)为上升沿触发,从触发位置开始,判断条件为第1个沿,设置逻辑分析仪光标2(M2)为上升沿触发,从光标1(M1)开始,判断条件为第N个沿(N≥2或按说明书要求设置);
b)按图2连接仪器,把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与多功能适配器的输入连接;
c)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输出高电平1.6V,低电平0V,脉冲宽度为逻辑分析仪毛刺检测宽度的指标值,信号重复周期为毛刺检测宽度的2倍;
d)选取探头1的通道0(或其他任意通道)为被检数据通道,并把探头1的通道0与多功能适配器的输出连接;
JJF与JJG的区别
JJF与JJG的区别2011-10-20 9:29:11来源:北京北方利辉试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JJF与JJG的区别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JJG: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计J-检G-规JJF: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计J-校F-范JJG的规程可以作为检定和校准的依据。
JJF的规程只能作为校准的依据。
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关于校准的概念ISO1OO12—1《计量检测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标准将“校准”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2.校准也可用以确定其他计量特性;3.可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有时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文件上;4.有时核准结果表示为修正值、校准因子或校准曲线。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校准和检定有本质区别。
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
(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校准除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和确定有关计量特性外,校准结果也可以表示为修正值或校准因子,具体指导测量过程的操作。
例如,某机械加工组织使用的卡尺,通过校准发现与计量标准相比较已大出O.2mm,可将此数据作为修正值,在校准标识和记录中标明巳校准的值与标准器相比较大出的O.2mm的数值。
在使用这一计量器具(卡尺)进行实物测量过程中,减去大出O.2mm的修正值,则为实物测量的实测值。
只要能达到量值溯源目的,明确了解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即达到了校准的目的。
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检定应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一 技术要求
· 1 误差限值
·
在额定频率、额定功率因数及二次
负荷为额定二次负荷的 25%~100% 之
间的任一数值内 ,0.001~1 级的测量用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不得超过表 1 的误差
限值。
· 表1
· · 注: 电压互感器的实际误差曲线 ,不应超 过上表所列误差限值连线形成的折线范围 。 · 2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必须符合本规程和相 应的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
a、x—— 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对应端子;
·
V—— 电压互感器校验仪的供电电压;
·
△V——标准电压互感器和被检电压互感器的差电压
·
Y——被检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纳。
·
c)标准器是电容式电压比例标准器的检定线路:
· 测量标准采用电容式电压比例标准器时,可参见附录1。
· 10.2 测量误差时所用的电压、负荷及功率 因数 。 · 10.2. 1 周期检定时, 电压互感器误差的测量按表2所
级电压互感器,额定电压 20% 和 50% 两点的误
差可不测量
· 10.2.3 具有特殊用途的电压互感器,可以在实 使用的负载及功率因数条件下进行互感器的误 差测试。
· 10.2.4 当检定大批新制造的同型号电压互感器 时,经计量机构或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检后,在确认 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减少误差的测量 点。
· 4.3 由外界电磁场引起的测量误差应不大 于被检电压互感器误差限值的 1/20。
三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 5 检定项目和程序 · 5. 1 外观检查; · 5.2 绝缘电阻的测定; · 5.3 工频电压试验; · 5.4 绕组极性检查; · 5.5 误差测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8-1998)(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年12月22日批准实施)一、概述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商品房销售活动中各类房屋销售面积的测量与计算。
2、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GBJ96-19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建设部建房[1995]517号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CH5001-1991 房产测量规范。
使用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定义本规范采用以下定义:3.1 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整幢出售,其销售面积为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的,应从整幢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中扣除)。
--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其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3.2 整幢房屋建筑面积整幢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
3.3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系指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及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3.4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线水平投影计算。
3.5 套内墙体面积商品房各套(单元)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和承重墙体,有共有墙及非共用墙两种。
商品房各套(单元)之间的分隔墙、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均为共用墙,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非共用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6 阳台建筑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系指阳台地面底板外沿在水平面的投影。
3.7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系指套内各阳台建筑面积之和。
3.8 共有建筑面积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
3.9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逆反射标准器校准规范
JT/T 688-2007 中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逆反射标准器 retroreflective Standard
用于校准逆反射测量仪的有证标准物质。 3.2 基准方向 datum mark
以箭头指向标记于逆反射标准器背面或适当位置,用于指示校准方向。箭头 方向为 0º 基准方向(简称“基准方向”),校准时可通过逆时针旋转相应角度来 改变基准方向。 3.3 逆反射 retroreflection【JT/T 688-2007,2.1】
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规范委托全国公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 ××××-201×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反射光从接近入射光的反方向返回的一种反射。当入射光方向在较大范围内 变化时,仍能保持这种性质。 3.4 入射角 entrance angle 【JT/T 688-2007,2.21】
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 ××××-201×
逆反射标准器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troreflective Standard
JJF ××××-201×
归 口 单 位:全国公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
5 计量特性 5.1 量值 5.1.1 逆反射标志标准器
一型、二型、三型逆反射标志标准器的量值,应分别满足 GB/T 18833 中Ⅴ类、Ⅲ类 、Ⅰ类反光膜 的光度性能要 求,其逆反射系数 RA 应不 小于表 1 规定。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196-200×常用玻璃量器Working Glass Container(征求意见稿)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Working Glass ContainerJJG 196-200代替 JJG 196-1990本检定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年月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濮阳市龙兴石油仪器厂本规程委托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G 196—200×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杜书利(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张志清(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张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王庆彬(濮阳市龙兴石油仪器厂)JJG 196—200×目录1 范围 (1)2 引用文献 (1)3 术语和计量单位 (1)4 概述 (2)5 通用技术要求 (4)5.1 材质与理化性能 (4)5.2 外观 (4)5.3 结构 (6)5.4 密合性 (6)6 计量性能要求 (7)6.1 水的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 (7)6.2 容量允差 (7)7 计量器具控制 (12)7.1 检定条件 (12)7.2 检定项目 (12)7.3 检定方法 (13)7.4 检定结果的处理 (19)7.5 检定周期 (19)附录A:衡量法用表(不同容量的纯水与砝码平衡质量值和差值) (20)附录B:纯水密度表 (58)附录C: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记录 (59)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JJF 838─XXXX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librator of Semiconductor Curve Tracer(征求意见稿)××××—××—××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Array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 cation ofCalibrator of Semiconductor Curve Tracer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年××月××日起实施。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科通电子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本规范委托全国无线电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刘冲(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张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曹玉峰(北京市科通继电器总厂有限公司)高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饶张飞(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目录引言 (I)1范围 (1)2概述 (1)3计量特性 (1)3.1 直流电压源 (1)3.2 直流电流源 (1)3.3 取样电阻 (1)3.4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 (1)3.5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 (2)3.6 偏差表 (2)3.7 阶梯电压表 (2)3.8 阶梯电流表 (2)3.9 脉冲电流表 (2)4校准条件 (2)4.1 环境条件 (2)4.2 校准用设备 (2)5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 (4)5.1 校准项目 (4)5.2 校准方法 (4)8 校准结果的表述 (9)9 复校时间间隔 (10)附录A 原始记录格式 (11)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容 (13)附录C主要项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5)引言本规范按照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制,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校准规范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与JJG 838-1993《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检定规程》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有:——涵盖了目前在用的所有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的型号。
——修改规范名称为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校准规范。
——重新编制了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补充了阶梯电压表、阶梯电流表和脉冲电流表的校准方法。
——补充了不确定度评定实例(见附录C)。
历次版本情况:本规范是对JJG 838-1993的修订。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的校准。
2概述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以下简称图示仪校准仪)是校准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专用校准仪器。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阶梯归一化图示仪校准仪和阶梯采样测量图示仪校准仪。
除设备另有规定外,一般常见信号输出端定义如下:1)比较信号:设备后面板“A”端子、“B”端子;2)校准信号:具体端口参照设备使用说明书;3)V C信号:设备前面板“C”端子、“E”端子;4)V B信号:设备前面板“B”端子、“E”端子;5)▽:回流端子。
校准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校准仪时,需按要求接入对应的端子。
3计量特性3.1 直流电压源电压输出范围:0.01V~5000V,最大允许误差:±(0.3~3 )%。
3.2 直流电流源电流输出范围:10nA~10A,最大允许误差:±(0.3~3)%。
3.3 取样电阻范围:0.005Ω~10MΩ,最大允许误差:±(0.01~1)%。
3.4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V0电压变换范围:0.1V~20V,最大允许误差:±0.3%。
3.5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I s电流变换范围:10μA~20A,最大允许误差:±0.3%。
3.6 偏差表量程范围:±(3~10)%,最大允许误差:±0.5%。
3.7 阶梯电压表V0电压变换范围:0.01V/阶~10V /阶,最大允许误差:±(0.3~1)%。
3.8 阶梯电流表I s电流变换范围:0.1μA/阶~10A/阶,最大允许误差:±(0.5~1.5)%。
3.9 脉冲电流表电流输出范围:10A~1000A,最大允许误差:±(0.5~1.5)%。
4校准条件4.1 环境条件4.1.1环境温度:23℃±5℃;4.1.2环境相对湿度:≤80%;4.1.3电源电压:(220±11)V;(50±1)Hz;4.1.4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干扰和机械振动。
4.2 校准用设备4.2.1数字多用表直流电压测量范围:±(0.01V~1000V),最大允许误差:±0.05%;直流电流测量范围:±(1mA~10A),最大允许误差:±0.1%;电阻测量范围:0.1Ω~10MΩ,最大允许误差:±0.1%。
4.2.2静电计直流电流测量范围:±(10nA~1μA),最大允许误差:±0.3%。
4.2.3数字化仪直流电压测量范围:±(0.1V~40V),最大允许误差:±0.3%;带宽:≥100kHz;采样速率:≥1×105S/s。
4.2.4高压分压器电压范围:1000V~5000V,分压比:100:1~1000:1,最大允许误差:±0.1%。
4.2.5标准电阻阻值0.005Ω、0.01Ω、0.1Ω、1Ω、10Ω、100Ω、1kΩ、10kΩ、100kΩ、1MΩ、10MΩ,最大允许误差:±0.05%;4.2.6直流标准电压源直流电压输出范围:±(0.1V~100V),最大允许误差:±0.05%。
4.2.7直流标准电流源直流电流输出范围:1µA~2A,最大允许误差:±0.05%。
4.2.8脉冲电流源脉冲电流输出范围:5A~1000A,最大允许误差:±(0.2~1)%;脉冲宽度:300μs;平坦度:0.3%。
4.2.9脉冲分流器阻值:0.005Ω、0.01Ω、0.1Ω,最大允许误差:±(0.3~0.1)%;功率:≥10W;带宽:≥10kHz。
注:电阻的选取原则为1V≤(I×R)≤10V。
5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5.1 校准项目图示仪校准仪的校准项目见表1。
实验室应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校准其中的使用项目。
5.2 校准方法5.2.1 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1)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应有全部配套附件;2)被校图示仪校准仪不应有影响工作的机械损伤,控制旋钮及按键应能正常动作,显示器能正常显示,各种标志应清晰完整;3)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及校准用设备应按规定时间进行预热;4)校准前,调整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各开关旋钮应置于初始位置或安全位置,偏差表置于关断位置,对于具有机内校准功能的仪器,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机内校准;5)记录检查结果于附录A表A.1中。
5.2.2 直流电压源a)当被校仪器输出电压范围≤1000V时,校准连接如图 1所示,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1 1000V 及以下直流电压源校准示意图b) 按照档位分别测量被校图示仪校准仪的直流电压输出值,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 表A.2中。
c) 当被校仪器输出电压范围>1000V 时,按图 2进行连接,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V 0,并记录于附录A 表A.2中。
图 2 1000V 以上直流电压源高压校准示意图d) 直流高压源的实际值按式(1)计算,并记录于附录A 表A.2中。
0FV V (1)式中: V —直流高压源的电压实际值,V ;V 0—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V ; F —高压分压器分压比。
5.2.3 直流电流源a) 当被校仪器输出电流范围为10nA ~1μA 时,仪器连接如图3所示。
将静电计置于直流电流测量功能。
图 3 10nA~1μA直流电流源校准示意图b)当被校仪器输出电流范围为1μA~10A时,仪器连接如图4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A”测量功能。
图 4 1μA~10A直流电流源校准示意图c)分别测量被校图示仪校准仪的直流电流输出值,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流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3中。
5.2.4 取样电阻a)仪器连接如图5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R”测量功能。
图 5 取样电阻校准示意图b)将数字多用表和取样电阻输出端相连。
测量1kΩ及其以下电阻时采用四线测量法,测量1kΩ以上电阻时采用两线测量法。
分别测量被校图示仪校准仪各档位(由低到高)取样电阻值,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阻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4中。
5.2.5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a)仪器连接如图6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6 阶梯电压归一化变换校准示意图b)将被校图示仪校准仪“阶梯负载”开关置于归一化档,按档位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按档位十阶的关系设置直流电压源输出(变换器输入)电压值,读取此时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5中。
5.2.6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a)仪器连接如图7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7 阶梯电流归一化变换校准示意图b)将被校图示仪校准仪“阶梯负载”开关置于归一化档,按档位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按档位十阶的关系设置直流电流源输出(变换器输入)电流值,读取此时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并记录于附录A表A.6中。
5.2.7 偏差表a)仪器连接如图8所示。
将数字多用表置于“DCV”测量功能。
图 8 偏差表校准示意图b)调准偏差表的机械零点,将被校图示仪校准仪的比较开关置于10V档位,功能开关置于阶梯位置,阶梯负载开关置于归一化位置。
按下被校仪器的“偏差”档位按钮,10%量程按校准点:-10%、-5%、0、+5%、+10%校准,3%量程按校准点:-3%、-2%、-1%、0、+1%、+2%、+3%校准,调节偏差微调旋钮,使偏差表指针准确指示到各校准点,分别读取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值。
并记录于附录A表A.7中。
5.2.8 阶梯电压表a)仪器连接如图9所示。
设置被校准图示仪校准仪工作于阶梯电压测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