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

合集下载

文言文管宁割席及翻译

文言文管宁割席及翻译

昔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烽火连天。

时,北海郡人管宁,少而聪颖,好学不倦,乃隐居山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一日,宁于山间结庐,遇一少年,姓华名歆,亦北海人也。

歆少年时,家贫力学,志向高远,闻管宁之名,遂往访之。

宁闻华歆至,欣然出迎。

二人相见,谈笑风生,意气相投。

歆见宁庐舍简陋,然宁怡然自得,不以富贵贫贱为意。

歆心中暗自佩服,遂留宿宁庐。

夜深人静,歆见宁灯下读书,专心致志,不觉自愧弗如。

自此,歆常随宁学,获益匪浅。

一日,宁与歆同游山林,忽见一物坠地,乃一金元宝也。

宁视之,曰:“此物非吾所欲。

”遂不取。

歆见宁不取,心中暗喜,欲试宁之志,遂拾金元宝而归。

宁归,见歆手中持金,问之,歆答曰:“宁兄,此金非吾所欲,然见之,心亦不恶。

”宁闻言,不禁愕然,曰:“金者,俗人之所爱,吾岂不知?然吾志在圣贤,岂以金银为重哉!”歆闻言,心知宁志坚定,非同小可。

又一日,宁与歆于林中结草为席,共谈学术。

时值盛夏,暑气逼人,宁裸体割席,以凉其身。

歆见之,惊讶不已,曰:“宁兄,割席非易事,吾恐难以胜任。

”宁笑曰:“吾非割席求凉,乃欲以此考验吾之志向耳。

吾闻古人云:‘心静自然凉。

’吾心既静,何惧炎暑?”歆闻言,深以为然,遂效仿宁之行为,割席以凉。

自是之后,宁与歆交情日深,然宁知歆心性不坚,难以共事。

一日,宁于庐中读书,歆来访,见宁正割席,遂曰:“宁兄,吾欲离去,另寻他路。

”宁问其故,歆曰:“吾见世人皆逐名利,而吾亦欲随波逐流,恐与宁兄之志不合。

”宁笑曰:“吾固知汝心,然吾之志向,汝未必能解。

吾非不欲求富贵,但吾志在圣贤,愿以清贫自守。

汝若离去,吾亦不强留。

”歆闻言,默然良久,终不忍离去,遂留宁庐。

然不久,歆又欲离去,宁曰:“汝欲离去,吾不强留。

然吾有一言相赠:人生在世,当立志高远,不以富贵贫贱为念。

汝若离去,愿汝勿忘吾言。

”歆感其言,遂留宁庐,共度时光。

译文:昔日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战火连天。

当时,北海郡的人管宁,年少时就聪明伶俐,好学不倦,于是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管宁割席文言文

管宁割席文言文

“管宁割席”是出自南朝刘义庆主持编著的《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的故事,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关于管宁割席文言文相关内容,欢迎大家欣赏。

管宁割席文言文1【管宁割席】管宁①(nìng)、华歆②(xīn)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④去⑤之。

又尝⑥同席读书,有乘轩服冕⑦(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⑧,歆废书⑨出观。

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②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依附曹操父子。

③捉:拿起来,举起④掷:扔。

⑤去:抛去。

⑥尝:曾经,从前。

⑦轩服冕: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

这里指贵官。

⑧故:原来一样。

如:像。

⑨废书:放下书。

废:放下。

⑩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⑩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心里高兴,偷看了管宁的脸色后又扔了它。

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 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寓意】: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但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管宁割席文言文2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的意思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的意思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仍旧挥动锄头,跟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

华歆拾起了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启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也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这样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

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

”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是只有弹琴像这样,贤德的人也这样。

即使是有贤德的人,如果不以礼相待,贤德的人如何尽忠呢?这就如同驾驭不好,良马也不能跟随他跑千里远一样。

胶漆之交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

故把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

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

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

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

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文言小故事
管宁割席 xīn 管宁,华歆①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 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②同席③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① 管宁、华歆:人名,均为三国时人。② 尝:曾经③同席:古人铺席于地,坐在上面, 好友同席读书。④轩冕:此处单指车子。
品质:爱读书、好学习、不贪钱财、专心致志、坚持原则、思想 纯正、交友慎重等。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 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 (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 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 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 若不见。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 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 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 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 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 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人名)侍立 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⒈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窃入学舍(偷窃) 偷偷地、悄悄地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2.“佛像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偶,狞恶可怖;冕小 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
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 “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 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 地不有!” 注[北人]北方人。

管宁割席【四字成语】出处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管宁割席【四字成语】出处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管宁割席【四字成语】出处|释义|押韵词|相近词|成语故事
【注音】guǎn níng gē xí
【出处】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割席分座
【押韵词】旁午走急、小学而大遗、学如不及、犬马之疾、和稀泥、积习渐靡、旧事重提、履险若夷、参差不齐、权均力敌、......
【成语故事】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成语举例】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

《管宁割席》原文及译文

《管宁割席》原文及译文

《管宁割席》原文及译文赏析管宁割席原文管宁、华歆共②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

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

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阅读练习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_给菜除草___(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____________(3)又尝同席读书。

____________(4)有乘轩冕过门者。

_____________3,翻译句子。

(1)华捉而掷去之。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5.本文写了哪两件事?【参考答案】2,(1)共同(2)没有差别(3)曾经(4)······的人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5.管宁与华歆锄地时发现了金子和豪车经过门前两个人的态度。

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A.又尝同席:B.宁读如故: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不要求加标点符号)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3.翻译“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一句。

4.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

参考答案1.A.曾经B.原来、以前2.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3.译:管宁把席子割开,两人分开而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4.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

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管宁割席原文及注释赏析
摘要:
一、管宁与华歆的友谊
二、管宁割席的起因与过程
三、管宁割席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结论:管宁割席作为一则寓言,传达出友谊的真谛和价值观
正文:
【一、管宁割席的背景介绍】
管宁割席,是中国古代一则脍炙人口的典故,讲述了东汉末年名士管宁与华歆因价值观分歧,毅然决裂友谊的故事。

这则故事源自《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管宁割席的故事详情】
据史书记载,管宁与华歆原本一同在山东莱芜求学,两人互相敬重,共同进步。

一次,他们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了一片金子。

管宁视而不见,继续专心劳作,华歆却兴奋地捡起金子。

管宁见状,深感惋惜,认为华歆已丧失了志同道合的品质,遂决定割席断交。

他割断了他们共同劳作的席子,以示与华歆分道扬镳。

【三、管宁割席的寓意及启示】
管宁割席的故事寓意着交友之道,贵在志同道合。

在面对金钱诱惑时,管宁坚守道德底线,对华歆的行为表示不满。

他认为,追求名利的人无法与他共同追求道德的境界。

这一举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友谊真伪的准则,启示我
们在交友时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

【四、管宁割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管宁割席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审视自己的朋友圈。

当面对金钱、名利等诱惑时,我们要像管宁一样,坚守道德信仰,不为所动。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割舍与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友谊,追求真诚、纯粹的关系。

总之,管宁割席这一典故,既展现了管宁坚定的道德信仰和崇高的品质,又为我们提供了交友的智慧。

61管宁割席

61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原文:管宁、华歆(xīn)共①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②而⑦掷去之。

又尝③同席④读书,有乘轩冕⑤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⑥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注释〕
①共:一起。

②捉:捡起,拾取。

③尝:曾经。

④席:古时人们坐或卧时铺在下面的垫子,用竹蔑、苇篾和草等植物编织而成。

⑤轩冕:轩,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子,供职位较高的官员乘坐。

冕,古代举行朝仪、祭礼时官员所戴的帽子。

“轩冕”在这里单指“轩”。

⑥废:旷废,懈怠。

⑦“华捉而掷去之”中的“而”是一个连词,此处连接两个动作,表示前后的承接关系。

⑧管宁,字幼安,三国魏人,学识渊博,性情淡泊,不仕而终。

⑨华歆,三国时期曹魏重臣。

【道理】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 -回复

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 -回复

《管宁割席》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管宁割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翻译】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注释】1.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2.共:一起。

3.捉:拿起来,举起,握。

4.掷:扔。

5.去:抛去。

6.尝:曾经。

7.乘轩服冕:复词偏义。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

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8.如故:像原来一样。

如:如同,好像。

9.废书:放下书。

废:停止。

10.观:观望。

11.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12.窥:偷看。

13.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子:指你。

14.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管宁割席》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古文原文】管宁①、华歆(xīn)②共③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④而掷⑤去之。

又尝⑥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⑦过门者⑧,宁读如故⑨,歆废⑩书出观⑪。

宁割席⑫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⑬。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

②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③共:一起。

④捉:拿起来,举起,握。

⑤掷:扔。

⑥尝:曾经。

⑦乘轩冕:指穿着华美的礼服坐着豪华的车子。

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这里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冕,本义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⑧者:……的人。

⑨如故:像原来一样。

如:如同,好像。

故:原来。

⑩废:停止。

废书,放下书。

⑪观:观望。

⑫割席:席,坐具,坐垫。

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

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⑬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子,指你。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赏析】“管宁割席”和“割席断交”,都是由这个故事产生的成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传统的观点认为管宁的做法是正确的。

但也有人认为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有点苛求于人,他无法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

学习故事,我们就要从故事里吸取经验和教训。

我们要怎么做呢?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则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选择朋友时应该谨慎,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

管宁割席的意思_管宁割席的成语解释

管宁割席的意思_管宁割席的成语解释

管宁割席
成语解释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

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
成语繁体管寍割蓆
成语简拼GNGX
成语注音ㄍㄨㄢˇㄋ一ㄥˊㄍㄜㄒ一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管宁割席主谓式;作宾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割席分座
成语例子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成语故事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管宁割席中文翻译

管宁割席中文翻译

管宁割席中文翻译
《管宁割席》的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草。

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仍旧挥动锄头,跟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

华歆拾起了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割席》的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管宁割席》的启发
《管宁割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

也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这样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管宁割席翻译和原文

管宁割席翻译和原文

管宁割席翻译和原文管宁割席原文:吾闻之,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而不治,则益求其次矣。

吾岂匪夷所思邪?岂无他故,其所废者必自其间来。

是故君子自修其身,以敬其终;又尊贤使能,以保其初;废不用,则焚香于祖庙而祷之;及其用也,不避委省之任,以终其身。

三年之丧,以孝从父之踵,非礼不入乡,名不正则言不顺。

既亲丧尽礼,又何忍乎?三年之外,又如之何其孝也?昔者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籍之间,胶鬲举于市。

三子者以其爱于其父,爱其兄弟,故能成其功。

故曰:爱必有方,恶必荡然。

传之不易,顺之不深,与之偕而不入其亲,其斯如已乎?管宁割席翻译:我听说有国家或家庭,不是因为物质上急需而烦恼,而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或安全不能保障。

真正的平等消除了贫穷,和谐排除了孤独,稳定杜绝了不公。

于是,虽远道而来的人也不肯不服,因而应该从提高文化道德水平入手;如果已到这里而不能建立和谐稳定,那就要更努力寻求原因和对策。

这种方法是不是匪夷所思呢?那是因为废弃掉的东西一定是由它自己中间产生的。

因此,君子必须修身养性,以答谢自己的人生;同时,尊重贤才使他们具备能力,以保证正义得以早日实现;如果因某种原因废用了有才干的人,就要去宗庙点燃香火祷告,最后让这些有才能的人能够发挥其长处。

在炼狱的三年里,必须紧随在父亲的脚步后面,发扬孝道,不穿非礼的衣服,不说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话语。

既然丧规盡礼,然后又去做什么呢?三年过后,又该怎样表现孝道呢?古时舜在畎亩之中开创了农业文明,傅说在树籍之间被发掘出来存在价值,胶鬲也被人们在市场上发现出来。

这三人都是因为爱他们的父亲、爱他们的兄弟姐妹,所以能够成就伟业。

所以说:爱必须得有方向,恶必须考虑后果。

接受传统不要漠视,顺从传统一定要深入骨髓,不同的人处在同一起点,一个人必须跟随团队,不然,会导致个人的失败。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一)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2、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慎其所处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颜氏家训》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

管宁割席的译文

管宁割席的译文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两人一起在园中锄草,突然俩人都瞧见地面上有一片金子。

管宁仍然挥动着锄头,视金子如石头;而华歆十分高兴地捡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以前,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前去观望。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管宁割席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华捉.而掷.去之()()
②歆废.书而观.()()
③又尝.同席()
④宁读如故.()
2、翻译句子: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假如你遇到如华歆那样的人,你会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
4、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5、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

答案:
1、①捉:捡掷:扔
②废:放下观:观看
③曾经
④原来、以前
2、管宁划开席位分开而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3、略。

言之成理即可。

4、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5、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

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原文和译文(南宋刘义庆)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

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xuan mian)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都是汉末人。

一天早晨,两个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当做没看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十分高兴,偷偷看看管宁的脸色,就扔掉了。

又曾经有一次,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学弈《孟子》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天鹅。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应该说:不是这样的。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 管宁和华歆一起到院子里锄地种不见;华歆却捡起来再扔出去。又有一次,
• 俩人共坐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人乘坐达官显宦的高车大马从门前经过,
• 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垫,分开座位,
• 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释
管宁:字幼安,东汉北海朱虚人。(今山东临朐(qú))人。 不异:没有差别。 捉:拿起。 掷:扔掉;抛弃。 席:席子,古人就席而坐。 轩冕:轩,指高级别官员乘坐的车子。冕,大夫以上的贵族戴的礼帽。 废:丢下,放掉。
谢谢观赏
--------《管宁割席》

刘 义 庆
世 说 新 语》
原文
•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 • 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彭州人,他所写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 魏晋士大夫玄学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小说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 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 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