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课件或板书,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本学期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整理和复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可以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

2. 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本学期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 人教新课标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4年、月、日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基本概念2.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3. 时间的计算方法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时间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演示法:通过日历展示年、月、日的排列顺序。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和关系(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2)月: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9.5天。

我国农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月份的划分依据,分为大月和小月。

大月30天,小月29天。

(3)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4)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和4个小月。

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一年有365天或366天(闰年)。

3. 演示年、月、日的排列顺序通过展示日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年、月、日的排列顺序和相互关系。

4. 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1)计算某一天是星期几:根据已知日期,推算出所求日期的星期几。

(2)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将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相加。

(3)计算某一年的第几天:将所求日期的月份天数加上该年已过的月份天数。

5. 实际问题的解决(1)生日问题:计算自己或他人的生日是星期几。

(2)节假日问题:计算某一节假日是星期几,以及与该节假日相关的日期推算。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一、前言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儿童数学学习阶段中关键的一年。

本教案旨在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数学知识点回顾1.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通过数块、数带或大小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认识0-100以内的数,并进行准确、迅速的比较。

教师可采用字典的方式,将十以内的数字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

2. 超大数的认识与读法超过十万的数,可以通过分节记数、逗点记数等方式进行认识和读法。

通过生活实例等案例,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 算术运算三年级是加减法的学习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加减法的基础理解和能力培养上。

3.1 加法基础加法、进位加法、加数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加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加法知识点。

3.2 减法基础减法、借位减法、减数交换律、减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减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减法知识点。

4. 空间与几何空间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环,建议教师通过实物、生活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

4.1 画图作图通过简单形状的绘制、图形分析、对称轴的确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和几何意识。

4.2 方向与位置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课外图像等学生容易接触到位置与方向的基本知识点,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5. 分数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食物、水果、面包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应提倡学生将分数化为简介的分数。

6. 时间、长度和重量时间、长度和重量知识点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实用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始终记得“时间上的比较是比较分秒,长度上的比较是比较千米和米,质量上的比较是比较千克和克”。

三、总结通过此教案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期望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掌握数字及算术运算等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教案5篇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萝卜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大家能否经得起我的考验,请看大屏幕。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

(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师:如果2只鸟看成一份,有2份,我们可以说是()个()呢?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数一数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师:你是怎么数的?哦!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

你们认识它们吗?(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根据学生描述老师在黑板上粘贴萝卜)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边说边圈)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谁来圈一圈。

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也是3个2根。

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

(6是2的3倍。

)自主说一说、圈一圈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

胡萝卜2根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进一步理解“倍”。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在小组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7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7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45×12×5= 12×5×45=(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九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2.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运算方法;2.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4.掌握题型解题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理论证解决问题。

3. 知识点总结•分数运算规则;•百分数的意义;•数学运算规律;•知识点联系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复习与导入(1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40分钟)•根据课本内容,逐一讲解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设置相关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问题解决与拓展(20分钟)•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学生提问与解答环节,帮助学生澄清疑惑。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本次课程围绕数学第九单元进行了综合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美妙与实用。

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多的互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敬请学生们认真学习,定期复习,不断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六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整理复习课(教材第58及第59页练习十三内容)。

【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2.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正确口算、估算和笔算,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数字卡片【复习导入】1.请学生把课本从41页看到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3.交流矫正,优化再建: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

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①两位数乘两位数;②口算;③估算;④笔算: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⑤解决问题。

【复习讲授】1.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教学教材第58页第1题。

出示第1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求解答案。

完成后汇报,并说明你是怎样计算的?哪些是口算的,哪些是笔算的?计算都需要注意什么?2.口算练习(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1题)。

①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②总结口算方法:整十数和整百数相乘、两位数乘整百数,为了计算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笔算(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2题)。

①想一想,你是怎样进行笔算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②总结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笔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解决问题(教材第58页第2题)。

①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②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③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④总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位置与方向(一)(例1)》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页例1。

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学习难点: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描述方向。

学习准备:学习过程: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1、出示天安门广场主题图及示意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周围的著名建筑物?2、设疑,引出左右矛盾。

听完他们的描述,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要组织一次“天安门广场一日游”的活动,约定在广场的右侧集合,你知道具体的集合地点在哪里吗?学生回答,答案不一。

3、引入新课。

为什么大家理解的“右侧”位置各不同?怎样才能不出现这种误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

4、提问:你们谁认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用教材的上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兴趣。

提出问题后回答不统一,出现矛盾,刺激学习新知的需求。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傍晚,太阳在什么地方落山?引出东、西。

2、组织全班活动:起立,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3、和同桌说一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4、讲述前、后、左、右和东、西、南、北的关系。

5、观察例1示意图,完成课本填空。

问: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院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配合完成教与学的活动。

由身边事物引发东和西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南北;根据已有的上下左右的认知,体会东西南北,便于理解和记忆东西南北的分辨方法。

●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1、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教室的门朝什么方向?2、操场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办公楼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学生积极回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1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总复习、第110页第2题、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3题、第114页的“思考题”。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及笔算、除法估算,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知识,有序梳理1.今天,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请你来想想这部分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反馈,教师课件梳理。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教)2.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400÷2= 360÷4= 4000÷5= 8400÷4=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结: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另外需要注意特殊的情况。

②笔算: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486÷2= 249÷3= 506÷5= 780÷6= 327÷3= 635÷6=小结: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验算:怎样检验除法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呢?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 524÷4= 708÷7=④估算:PPT课件出示估算题目。

600÷19 5600÷69小结方法:除法估算时,先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二、综合练习,提升能力1.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会方向的相对性,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辨认方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三、教学难点能够区分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

四、教学具准备“东、南、西、北”四个字贴、课件。

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出示图片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周围的著名建筑物?听完他们的描述,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要组织一次“天安门广场一日游”的活动,约定在广场的右侧集合,你知道具体的集合地点在哪里吗?(学生有的说是天安门城楼,有的说是人民大会堂,有的说是正阳门,还有的说是国家博物馆……)为什么大家理解的“右侧”位置各不同?怎样才能不出现这种误会?2.初步感知东南西北(1)寻找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位置,我们通常会用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词。

怎样找到这四个方向呢?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生:太阳东升西落。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又有所区别。

坐在教室中,我们能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为什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指一般地图上的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一些生活常识来辨认方向。

就像第二位同学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我们可以通过太阳来辨认方向。

出示图片《方向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南西北分清方向,分清方向!(2)明确教室中的四个方向。

有谁注意观察了,每天早上太阳是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升起来的?你知道这是什么方向吗?面向东,背对着是西,伸开双臂左手指北,右手指南(教师随着学生说出方向,贴上东、西、南、北四个字。

)(3)观察学校的平面图,说一说:出示图3.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_____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9.3两位数乘两位数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阶段: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数位对齐、部分积的计算和进位等。

2. 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2. 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讲解和纠正。

第四阶段:实际应用(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阶段: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际应用题的解答,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体会,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练习环节,注重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3. 在实际应用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际应用”环节。

这个环节不仅是检验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掌握程度的重要步骤,而且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6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设计说明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世界通过游戏展如今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开展。

”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承受和理解。

上课伊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开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才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设计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络。

通过例题进展比拟,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拟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浸透比拟的数学思想。

3.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严密联络。

学生学习这局部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

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理解一天的开场;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进步学以致用的才能。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时钟模型学生准备时钟模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做游戏,认时间。

师: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时间,大家不用口述,用动作告诉老师这时你在做什么,看谁表演的好。

〔1〕老师先说一个时刻:中午12时,用动作示范一下。

〔2〕老师报出以下时刻:凌晨3时、早上6时、上午11时30分、下午4时、晚上9时。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2.导入。

师:刚刚我们说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

假如同学们用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那么应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词。

有没有一种不用加文字说明的计时方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和复习》篇1一、复习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二、复习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教师巡视并指导)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课件依次出示各题)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并指导)(3)点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

(教师订正)(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

(课件出示小结)(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共12篇〕篇1: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才能。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究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p 。

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场!(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

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答复)30+20=50 50+13=63 4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

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 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

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

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开展过程”的理念,老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才能,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三、练习1师:我们如今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假如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有哪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有哪些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复习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

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3)80张纸有( )沓;(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学例1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1)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

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 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0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1、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

2、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后比较哪一队高?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并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拓展与应用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四、小结:五、作业练习教学设计:1、通过解决问题,复习了上节课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创设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每组数据的总合不能反映总体的情况,而是用平均数才能反映每组数据体现的情况。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并验证,感受,某个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而平均数才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023最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2023最新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的方法难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基础铺垫,引入课题。

1、见课件(学生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一:(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提问题)1、出示:1套书有15本,问:(1)3套书有一共有多少本?(生:思考: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2)引导学生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连加计算(学生说算的过程)(2)用竖式计算(笔试)(3)用数的组成计算:①(教师引导学生表述口算的思维过程)②(小组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描述算法)。

11×5= 14×4= 15×6= 23×4=(4)学生交流,老师观察,并让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

(二)出示情境图二:1、买1套书需要120元,问:买3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学生观察图,说清图意,然后依问题列式)(1)学生思考并正确列式2:讨论算理:(1)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算理(见投影片)2、学生分组用数的组成描述下题的算理110×5= 140×4= 270×3=(2)方法二:将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添0法”的简算方法)(见板书)。

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的数分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3、同桌用“添0法”的算法再描述上题的计算过程。

三、应用测试题,1、学生分组进行测试练习(分两组测试,后学生相互评价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3、解决生活中的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导读:本文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与分享。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就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与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就是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她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与掌握。

本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

可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了解集合与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与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如第112页的第1题,既复习了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瞧简单的路线图。

另外,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如第112~113页的第2、4题,第2题设计了估算与笔算3个家庭平均每月用电数的题目,让学
生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如第113页的第5题,既复习了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如第114页的第7、8题,既复习有关面积的基本知识,也复习了估计给定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与测量图形的面积。

5.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用连乘、连除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复习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复习,教师应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其她内容的复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内容要重点复习,使学生都能够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有机动时间,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对第一学段(前六册教材)的内容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适当进行系统整理与复习,全面完成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2.复习位置与方向时,结合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然后再进行小组与全班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与用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瞧懂简单的路线图。

教师可以在图上加几条公共汽车路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绘制简单的地图,让学生描述。

3.复习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还应注意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

4.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习口算,结合第4题复习估算与笔算。

教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再通过练习二十五中的有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全体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5.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5题中的数据,对近年来该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办法减少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

6.复习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与有关知识,可借助表格进行系统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7.复习面积时,结合第114页第7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114页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估计,再合作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让估计得比较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就是怎样估计的,让估计得不够准确的学生说一说误差出现在什么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与测量的能力。

8.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除了结合第115页的第9、10题外,还可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含义,体会到小数与分母就是10与100的分数的联系。

9.复习解决问题时,可结合第115页的第11、12题,了解学生就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列式计算。

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注意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与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10.关于练习二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与教学建议。

第3题,先让学生估算,再用笔算。

有的学生可能估算的结果与笔算的答案不同,如把58瞧成60,11瞧成10,估算结果就是600,答案就是不能一次送走这批人;实际情况就是58×11=638,一次能送走这批人。

上面的估算方法按照一般思路就是没有问题的,但就是却得出了相反的答案。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估算策略,才能解决问题。

上面的估算方法问题出在:1辆车能坐58人,如果把11瞧成10,等于少运了58人,58相对于620人来说误差较大。

因此,估算时计算60×11=660比较合适。

因为把58瞧成60,1辆车多运2人,10辆车才多运20人,误差相对较小。

这样就能得出“一次能送走这些人”的正确答案。

第5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对人均消费粮食的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

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供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所以人均消费粮食越来越少。

第9、13题,教师注意结合题目进行环保教育。

练习二十五最后的思考题,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学段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下。

由题中的条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所以2杯水+440=600,2杯水=600-440,得出1杯水=80克。

空瓶=20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