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毒内酯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蟾酥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摘要蟾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镇痛、消炎、麻醉等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蟾酥具有确切的抗肿瘤活性,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还有逆转耐药性、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增强免疫的作用。
本文主要就蟾酥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蟾酥;华蟾酥毒基;抗肿瘤药AbstractVenenum bufonis,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has functions in analgesia, eliminating inflammation and narcosisetal. Recent studies indicated that venenum bufonis has the distinguished anticancer activity. It could induce apoptosis, inhibit the cell proliferation, promote the cell differentiation, reverse the drug resistance, restrain neovacularization and enhance the immunity system. This review mainly summarizes the antitum or effects of venenum bufonis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s in recent years.Keywords venenum bufonis ; cinobufagin ; antineoplastic drug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课题背景(或引言) (1)2酥的化学成分 (2)2.1蟾毒配基类( Bufogenins) (2)2.2蟾蜍毒素类( Bufotoxins) (2)2.3蟾蜍色胺类(Bufotenines) (2)2.4其他化合物 (2)3蟾酥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3)3.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3.1.1白血病细胞 (3)3.1.2肝癌细胞 (4)3.1.3肺癌细胞 (5)3.1.4结肠癌细胞 (5)3.1.5骨肉瘤细胞 (5)3.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5)3.3促进或增强肿瘤细胞的分化 (6)3.4耐药性逆转 (6)4蟾酥新剂型的研究 (7)4.1脂质体 (7)4.2微球 (7)4.3β-环糊精包合物 (7)4.4白蛋白纳米 (7)4.5气雾剂 (7)4.6巴布剂 (7)4.7自微乳 (8)展望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4)1 绪论1.1 课题背景(或引言)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该品性温味苦辛,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0年第24期广东化工第47卷总第434期 · 61 ·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芮莹,陆云飞,覃昊,徐庆,韦京辰*(桂林医学院药学院,广西桂林541199)[摘要]中药是我国的巨大财富,具有药效广泛、毒副作用小的特点,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但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机制众多,目前对中药多靶点之间相互联系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研究进程缓慢。
本文整理归纳了近几年国内外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中药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机制[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4-0061-02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tumo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ui Ying, Lu Yunfei, Qin Hao, Xu Qing, Wei Jingchen*(Pharmaceutical College,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uilin 541199, China)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a great asset of our countr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nsive efficacy and low side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TCM is playing a role in tumor treatment.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numerou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TC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relation and influence among multiple targets of TCM is not deep enough, so the research progress is slow.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anti-tumor mechanism of action of TCM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is reviews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TCM.Keywords: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anti-tumor;mechanism of action恶性肿瘤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华蟾素抗肿瘤
华蟾素的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QQ978602878 (泰山医学院)摘要华蟾素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二类新药,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乙肝病毒的药理作用,在抗肿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及其他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深入药理机制的研究,探讨新的用药途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疗效,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抗肿瘤的机制主要为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的生物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免疫调节作用、影响癌基因表达、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1]。
关键词:华蟾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华蟾素(cinobufotalin)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二类新药,现已开发出注射液、口服液及片剂,已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华蟾素注射液(简称华蟾素,下同)是我国传统药材中华大蟾蜍阴干全皮加工制成的水溶性注射剂,从20世纪80年代上市,至今已广泛用于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癌性疼痛、肿瘤热、癌性胸腔积液、顽固性呃逆等肿瘤相关并发症的辅助治疗,已被列为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
华蟾素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溃坚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的两种生物活性成分是: (1)吲哚类生物碱(蟾毒色胺、蟾毒色胺内盐,去羟基蟾毒色胺等; (2)甾类强心苷(蟾蜍灵、华蟾蜍素、蟾蜍他灵等),目前主要测定华蟾素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来控制质量[2]。
现将其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药理机制1.1免疫调节作用赵兴梅等[3]报道, 12.5g/L(原液浓度)的华蟾素溶液能促进植物血凝素刺激健康献血者的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主要是由T辅助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B细胞等多种免疫效应细胞有促进其活化作用,并能增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的活性,具有很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华蟾素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华蟾酥毒基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3 3
【 综述 】
质组分测定和免疫荧光染色研究皮层蛋白的表达并观
察C B G治疗 细 胞 的位 置 变 化 , 发现 C B G抑 制 H C T 1 1 6 细胞 皮层肌动蛋 白的表达 、 m R N A转 录 、 蛋 白质合 成 ; 在 给予 C B G后 的 H C T 1 1 6细胞 中观察到皮层蛋 白核易位 , 表明 C B G干扰 了皮 层蛋 白共 定 位 到细 胞骨 架蛋 白 , 体
王 鹂 等 采 用 磺 酰 罗 丹 明 B( S R B) 和 噻 唑 兰 ( M T r ) 法观察 C B G对人 肝癌 细胞 ( B e l 一7 4 0 2 ) 、 宫 颈癌 细胞 ( H e L a ) 、 乳腺癌 细胞 ( M C F一 7 ) 、 胃癌细 胞 ( B G C一 细胞 坏死 、 内质 网肿 胀 、 线 粒 体 肿大 呈 空 泡 样 、 溶 酶体 增 多等 细胞结 构改 变 。
光度计测定细胞 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 a ] i 。结果显
示, 给予 C B G2 4 h后 , H e p G 2和 S MM C一 7 7 2 1 , 细胞从培 养板脱落 、 收缩 , 形 成 小凋 亡 体 , 细胞 内[ c a ] i 荧 光强 度 增加 。钙离子荧 光 探 针 ( F u r a一 2 A M) 结果 亦 显 细胞
目前 , 从 干蟾 皮 或蟾 酥 中提 取 得 到 的水 溶 性 中药 制剂——华蟾素… , 已被 国家 食 品药 品监督 管理 局 ( C F D A) 批 准上 市 , 广泛 用 于治 疗 各种 癌 症 , 具 有 显
蟾酥类制剂的研究进展
蟾酥类制剂的研究进展袁佳妮;李瑶;杨倩;周暄宣;谢艳华;张艺芳;王四旺【摘要】目的:为蟾酥类制剂的二次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蟾酥"、"蟾毒灵"、"制剂"、"Chansu"、"bufalin"和"preparation"为关键词,在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1991.01-2017.01),对蟾酥类化合物的制剂学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97篇,其中有效文献126篇.蟾酥类制剂主要以丹剂和丸剂为主,有效成分以蟾毒灵等为主,但存在溶解度差、毒副作用强和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近年来采用新制剂技术将其制备成纳米靶向制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对蟾酥类制剂的制备工艺、新剂型、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进行系统研究,以充分发挥蟾酥药材的功效,同时降低其毒副作用.【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09【总页数】3页(P1316-1318)【关键词】中药制剂;蟾酥;综述【作者】袁佳妮;李瑶;杨倩;周暄宣;谢艳华;张艺芳;王四旺【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咸阳712000;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西安710061;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蟾酥(Bufonis Venenum)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框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呈白色乳状液体或浅黄色浆液,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的功效,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材[1]。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
抗癌药物“华蟾素”的药理作用[拼音名] Chán Sū[英文名] VENENUM BUFONIS[别名] 蛤蟆酥、蛤蟆浆、癞蛤蟆酥[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产地分布]主产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省。
[药材特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
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6.0%。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吐泻,腹痛神昏,手术麻醉等。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归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用法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药理作用】1.强心作用: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素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但蟾毒配基类化合物作用更为明显,其化学结构与强心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对猫离体心脏乳头肌标本,蟾毒灵及日蟾毒它灵的强心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8)g/ml;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的强心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0(-7)g/ml。
华蟾毒与化蟾毒精的作用相似,以适宜浓度灌注蛙心,可使其停止于收缩期,给麻醉猫、狗静脉注射引起心博减慢,收缩振幅变大,心律不整,继而心动过速而死亡;在麻醉狗所得的心电图呈现P-R间期延长、心室率变慢、异性节律、期外收缩、束枝传导阻滞、T波变平或倒置,继而室性心动过速,室性纤维而死亡;认为蟾毒配基对心脏的作用系通过迷走神经中枢或末梢,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与洋地黄相比,可能因无糖基存在,蟾毒配基与蟾毒的强心作用较弱并缺乏持久性,因此无积蓄作用,亦有报告精氨酸能延长其强心作用。
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华蟾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华蟾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力、镇痛等药理作用。
临床上常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治疗,可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华蟾素在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华蟾素在临床抗肿瘤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现就近年来华蟾素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华蟾素;抗肿瘤机制华蟾素(cinobufagin)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etus Schneider)等的全皮提取制剂,主要成分蟾毒灵、脂蟾蜍配基等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软坚散结、抗肿瘤、止痛等作用,蟾毒灵可调节线粒体介导信号通路对骨肉瘤细胞抗增值作用,而脂蟾蜍配基则可对糖原合成激酶/细胞因子通路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1,2]。
有关药理研究结果,华蟾素具有升高白细胞和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并具安全、有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
随着对华蟾素不断地深入研究,已证实华蟾素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血管收缩、止痛等功能[3]。
1抗肿瘤机制1.1免疫调节作用华蟾素可以显著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力。
据报道,华蟾素注入荷瘤裸鼠体内发现T淋巴细胞增多,并且抑制肿瘤的生长,免疫功能提高[4],同时促进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在体内外华蟾素均可抑制胆囊癌QBC939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与TNF-α、IL-6有关[5]。
1.2作用于蛋白激酶受体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PK)。
一类催化蛋白质磷酸化反应的酶,包括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蛋白色氨酸/苏氨酸激酶(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PSTK)、蛋白组氨酸激酶(protein histidine kinase,PHK)等。
蟾蜍抗癌
抗癌中药蟾蜍蟾酥皮抗癌中药蟾酥皮蟾蜍[attachment=21034]具体信息请查看:化州艺术天地网»本草百科辨证应用»蟾酥-中药-性味-主治-配伍用法用量【英文名称】:Toad Venom【别名】:蟾蜍眉脂《药性论》,蟾蜍《日华子本草》,癞蛤蚂浆《新疆药材》,蛤蟆酥《山东中药》,蛤蟆浆《中药材手册》。
【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ra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动物形态】:1. 中华大蟾蜍体壮,长10cm以上,雄性略小。
头顶较平滑,全身皮肤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粒,腹部有小疣。
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明显,上下颌均无齿,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
眼大凸出,鼓膜明显,头顶部两侧各有一大而长的耳后腺。
躯体短而宽。
生殖季节雄性背面黑绿色,雌性背面色浅,瘰粒呈乳黄色;腹面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细花斑。
前肢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为3、1、4、2;后肢粗壮,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
2. 黑眶蟾蜍体型较小,长约7-10cm。
头部沿吻棱、眼眶上缘、鼓膜前缘及上下颌缘有十分明显的黑色角质棱或黑色线;身体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疣粒,疣粒上有黑点或剌;体色变异较大,一般背部有黄棕色略带棕红色的斑纹,腹面色浅;胸腹部具不规则灰色斑纹。
【药材产地】:团蟾酥主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辽宁、湖北、新疆也产;片蟾酥主产于江苏镇江、泰兴、吴县及浙江萧山、绍兴。
【采收加工】:多于夏、秋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或放入缸中,用竹丝搅动刺激或用蒜、胡椒等物塞入其口,使刺激而分泌白浆,用竹刀刮下。
将收集的白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为"团蟾酥";或将白浆直接涂在箬竹叶或玻璃板上晒干,为"片蟾酥",质量较佳。
制剂一般采用酒制品。
《蟾毒它灵诱导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蟾毒它灵诱导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一、引言蟾毒它灵(Cinobufacini)是一种从蟾蜍中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其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作为常见的黑色素瘤细胞系,是研究黑色素瘤的重要模型。
本文将深入探讨蟾毒它灵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机制,以期为蟾毒它灵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采用蟾毒它灵购自XXX公司,A375细胞来自ATCC 公司。
此外,还包括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等细胞培养所需试剂;细胞周期相关抗体如CyclinD1、p21等;以及细胞凋亡相关抗体如Caspase-3、Bcl-2等。
2. 方法(1)细胞培养:将A375细胞置于DMEM培养基中,加入胎牛血清和双抗,置于37℃、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2)蟾毒它灵处理: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蟾毒它灵。
(3)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蟾毒它灵处理后A375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
(4)蛋白表达分析: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三、实验结果1. 细胞周期阻滞实验结果显示,蟾毒它灵处理后,A375细胞的周期发生了明显变化。
随着蟾毒它灵浓度的增加,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S 期细胞比例减少,表明蟾毒它灵能够诱导A375细胞发生G1期周期阻滞。
此外,CyclinD1等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2. 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蟾毒它灵处理后,A37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
随着蟾毒它灵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升高。
同时,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加,而Bcl-2等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则减少。
3. 蛋白表达分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蟾毒它灵处理后,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
中药蟾酥的研究进展
蟾酥注射液能阻止金黄色葡球菌、甲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的扩散,使周围红肿消退。用滤纸片抑菌法显示,蟾蜍总甙对变形杆菌、四联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卡他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且蟾酥水溶性成分对人肺结核、淋巴结核、副睾结核等病的疗效较好。蟾酥制剂可通过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减少炎性渗出;能激活游走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直接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
癌性疼痛镇痛
临床应用蟾酥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较显著[8],如复方制剂蟾酥膏对肺、肝、胃等多种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作用强于WHO三阶梯药物。
人工流产镇痛
蟾酥对于人工流产镇痛具有以下特点 ①较强的镇痛效果;②降低宫颈口紧张度,便于扩宫及吸刮头的顺利出入;③降低刺激敏感度;④加快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子宫复原快,减少术中出血;⑤具有抗炎作用,也可预防术后感染[9]。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蟾酥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高效、多靶点的抗肿瘤作用[1011]。①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从蟾酥中分离出的抗癌有效单体,如蟾毒灵、华蟾毒精和脂蟾毒配基等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或直接杀伤作用。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蟾酥及其有效成分作用于细胞后,可转化为细胞凋亡信 ,并可通过细胞内和细胞外信 转导途径,导致细胞凋亡。③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分化 蟾酥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通过降低拓扑异构酶Ⅱ、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活性,抑制酪蛋白激酶2活力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也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Na+K+ATP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可通过增加抑癌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④抑制肿瘤细胞迁移、新血管增生和内皮细胞增殖等。
蟾酥Venenum Bufonis由蟾蜍科Bufonidae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耳后腺和背部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加工而成[1],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唐代甄权的《药性论》对蟾酥的描述为 其味辛、性温、有毒,具有开窍、解毒、消肿、止痛、消疳等功效,常用于疔疮、痈疽、发背、瘰疬、咽喉肿痛、各种牙痛、小儿疳积等疾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引入现代医学技术改变剂型、联合用药等,使蟾酥突破传统用法,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恶性血液病、顽固性皮肤病等,甚至用于局部麻醉[13]。近十余年来,对于蟾酥有效成分如蟾毒灵、蟾毒它灵等的研究不断深入,充分显示了单体成分抗肿瘤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蟾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蟾酥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 的研 究结 果表 明 ,蟾 酥及其 有效成 分 可用于 白 血病 、肝癌 、肺癌 、胃癌 、结 肠 癌等 肿瘤 的 治疗 。但 蟾 酥 对不 同肿瘤 细胞具 有不 同的敏感 性 。此外 ,蟾酥作 为药 物 使用可通过兴 奋迷 走神 经 ,影 响心肌 和传 导系统 ,引起 窦 性心动过缓 、房 室传 导 阻滞 、室 性早 搏 、心 室纤 颤 ,还 可 导致头晕 、恶 心 、四肢 发 凉 ,抽搐 ,甚至 死亡 J 。这些 毒 副作用大大 增 加 了临 床使 用 的风 险 ,所 以 临床 合理 用 药 , 制 药工 艺的改进 ,以及通 过 明确 蟾酥 的药 效成 分和毒 性成 分 继而提高药物安 全质 量控 制显 得尤为 重要 。蟾酥成 分复 杂 ,近年来 的研 究 已经 表明 ,蟾 酥及其 有效 成分 发挥抗 癌 作用具有多靶 点 的特 征 。 目前对 蟾酥 抗肿瘤 机制 尤其 是凋 亡信号转导 通路 的研究 较少 ,这就要 求 多层 次、多学科 合 作 ,全 面深入 的阐 明蟾酥抗 肿瘤 的作 用机 制 ,为研 制 出高 效低毒 的抗癌药 物提供理论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董文波 ,昊补领 ,朱明慧 ,等 .蟾酥制剂的临床疗效和作用特点 [ 】. 1 J 中华 医药杂志 , 0 3 2 0 ,2 (O : 6— 7 1) 2 2. [ ]卢香兰 ,许崇安 ,王萍萍 ,等.蟾蜍毒 素粗提物对 白斑病 K 6 2 5 2细胞 的 杀伤作 用.[ ] 中国医科大学学 报 , 0 3 2 ( ) 9— 0 J 2 0 ,3 1 :1 2 . [ ] 肖义秀 ,张瑾峰 ,吴白燕 .脂蟾毒配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3 仁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0 6 6 ( ) 3 — 9 J 2 0 ,2 6 : 6 3 . [ ] 黄应 申, 肖军军 ,孟书聪 ,等 .脂蟾毒配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 4 Bl 70 e 一 4 2细胞 凋 亡 的研究 [ ].中国肿 瘤 临床 ,2 0 ,3 ( 0 :14 J 06 3 2 ) 1 1
沙蟾毒精靶向PI3K_Akt_mTOR调控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相互作用
沙蟾毒精靶向PI3K/Akt/mTOR调控肝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相互作用刘俊珊,张冬梅,田海妍,叶文才*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Email: chywc@近年来,本课题组已从中药蟾酥和蟾皮中分离得到50余种蟾毒内酯类化合物,其中14个为新化合物(包括两种新骨架类型的化合物)[1, 2]。
体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中沙蟾毒精抗肝癌活性尤为明显[3,4]。
进一步研究发现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 3和caspase 9活化,DNA损伤修复蛋白PARP降解、Bax/Bcl-2表达比例增加,表明沙蟾毒精可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HepG及其耐药株HepG2/ADM凋亡。
沙蟾毒精作用HepG2/ADM细胞后,可诱导自噬小体及LC3 II表达的增加,提示自噬的出现。
且自吞噬阻断剂3-MA、氯喹、巴弗洛霉素及Beclin+/Atg5+ siRNA可明显提高沙蟾毒精导致的凋亡比率,表明自噬性死亡可能拮抗沙蟾毒精诱导的凋亡。
分子对接结果及体内外激酶活性筛选表明PI3K可能是沙蟾毒精潜在的作用靶点。
进一步的Wstern blotting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mTOR被特异性阻断剂Rampamycin或mTOR siRNA抑制后,沙蟾毒精诱导的凋亡及自噬作用明显增强。
体内试验表明,沙蟾毒精通过活化PARP和LC3及下调mTOR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HepG2/ADM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以上结果首次表明沙蟾毒精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凋亡及自噬进而发挥抗肝癌作用。
关键词:沙蟾毒精;肝癌;凋亡;自噬;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参考文献1. Tian H.Y., Wang L., Zhang X.Q., et al., Chem-Euro. J.2010, 16(36): 10989.2. Tian H.Y., Wang L., Zhang X.Q., et al., Steroids. 2010, 75(12): 884.3. Zhang D.M., Liu J.S., Tang M.K., et al. European J. Pharmacol., 2011 (in press, EJP-34348).4. Li M.M., Wu S, Liu Z, et al. Biochem. Pharmacol,2011 (in press, BCP-D-11-01095).Arenobufagin, induces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through inhibiting PI3K/Akt/mTOR pathwayJun-Shan Liu, Dong-Mei Zhang, Hai-Yan Tian, Wen-Cai Ye*College of Pharmac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Our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arenobufagin had potent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against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renobufagin induced mitochondria-mediated apoptosis, also induced autophagy which counteracted apoptosis in HepG2/ADM cells. PI3K/Akt/mTOR pathway was inhibited after arenobufagin-treatment. Finally, arenobufagi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epG2/ADM xenograft tumor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PARP cleavage, LC3-II activation as well as the inhibition of mTOR. In summary, we first demonstrated the antineoplastic potential of arenobufagin on HCC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elucidat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that involves induction of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via inhibition of PI3K/Akt/mTOR pathway.。
中药蟾酥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蟾酥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蟾酥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具有镇痛、消炎、麻醉等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蟾酥中活性成分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抗肿瘤活性主要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等。
本文对蟾酥不同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蟾酥;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蟾酥一词源于《本草衍义》属名贵中药,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制成。
主要产于中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本品性味甘辛、温、有毒,近年研究证明,蟾酥不仅可以镇痛、消炎、麻醉,还有抗癌、抗辐射、强心等多种生物活性[1,2]。
由于蟾酥在临床治疗癌症方面具有确切药理活性,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蟾酥的化学成分和有关抗肿瘤作用加以综述,旨在为蟾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蟾酥的化学成分蟾酥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蟾酥中主要含有多种强心甾体类化合物。
通过对蟾酥的分离和鉴定,目前已确定其主要化学成分按结构分类如下[3-5]:(1)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可分为:蟾毒配基类(bufogenins,BGs)、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RBG)、华蟾毒配基(cinobufagin,CBG)、远华蟾毒配基(telocinobufagin,TCBG)、蟾毒灵(bufalin,BL)、华蟾毒它灵(cinobufatalin)、日蟾毒它灵(gamabufotalinin)及南美蟾毒精等。
(2)吲哚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此类化合物含有吲哚环,是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水溶性吲哚生物碱,包含:蟾酥碱、蟾酥甲碱、5-羟色胺、去氢蟾酥碱等。
(3)甾醇类,蟾酥含有胆甾醇、7α-羟基胆甾醇、7β-羟基胆甾醇、β-谷甾醇、麦角甾醇等。
(4)其他类:近年来新发现的几种成分,有20,21-环氧蟾毒内酯、20S,21-环氧蟾毒配基、20R,21-环氧蟾毒配基、3-O-甲羧基-20S,21环氧蟾毒配基、3-O-20S,21-环氧蟾毒配基;蟾酥中尚含有肾上腺素及多种氨基酸。
干蟾皮的研究进展
干 蟾 皮 为 蟾 蜍 科 (3f i e 动 物 中华 大 蟾 蜍 (3f bf 1 od ) una / o uo u gr rasCno ) 干燥皮 。干 蟾皮 最早 记 载 于 《 经逢 原 》 a ai n at 的 g z r 本 , 是 蟾蜍 去 蟾 酥 、 内脏后 晒干 之物 , 经方 入 药 , 目的多为 以毒攻 毒 。现代 医药 学研 究 表明 , 蟾皮 中存 在多 种化 学成 分 , 干 具有 抗 肿瘤 、 乙肝 病毒等药 理作用 , 抗 临床 中用 于治疗 乙型肝炎 、 慢
【 基金项 目 四川省 中医药科学 院科研课题 ( ] 编号 :A 2 0 N 1 ) 一09 一0 成都 中医药大学2 0 级在读硕 士研究 生 09
通讯作者
③
图 1 蟾 蜍二 烯羟 酸 内酯 类化 合物
①一 ③结构母核
C I E IIE N H R A Y十 药 荸 2 HN M DCN DP A M C 一医 舛 A A 9
有 学者 在 干 蟾皮 中分 离得 到蟾 蜍 环 酰胺 类 化合 物, 此 类 化 合 物 分 为 含 有 内 酯 结 构 的化 合 物 , 蟾 蜍 环 酰 胺 B 如
( uoagr a eB) 蟾蜍 环 酰胺 D ( uoagr a eD) 和 b fgrai i 、 zn bfgrai i …】 zn
干蟾 皮的提 取物 中含有多 种蟾蜍二烯 羟酸 内酯类化 合物 , 现代 研究 表 明具有 一定 的药理作用 。蟾毒灵 能够 通过下调 细胞
周期相关 蛋白的表达 , 诱导人肝癌 细胞 H p 2细胞 阻滞 于 G / eG 2M
华蟾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的 Bcl-2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左小东等[18]研究 结果与此类似,华蟾素作用于胃腺癌 MGC-803及 人肝癌 SMMC-7721细胞同样可以诱导 Bcl-2表 达下降。韩仲明等 研 [19] 究发现华蟾素可以增加喉 癌 Hep-2细胞 p53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 c-myc 和 Bcl-2的表达,研究还显示,低浓度的华蟾素促 进喉癌细胞的分化。安德森癌症中心 Li等[4]进行 了华蟾素增强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发 现华蟾素可以依赖 p53增强人肺癌细胞株的放射敏 感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华蟾素可以通过调控抑 癌蛋白 和 促 癌 蛋 白 的 表 达 诱 导 肿 瘤 细 胞 凋 亡 的 产生。 2.3 华蟾素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长
中药蟾酥的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
中药蟾酥的药理作用及现代应用摘要本文从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使蟾酥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不影响疗效。
关键词蟾酥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引言蟾酥源于《本草衍义》,为名贵中药[1]。
其性味甘辛、温,有毒,具有解毒、消肿、醒神、开窍、强心和止痛等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结核病、心脏病、恶性血液病、顽固性呱逆、周期性面神经麻痹、急性咽炎和慢性乙肝等感染病,还可以用于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及慢性牙髓炎的无痛切髓术等。
因其药理活性较强,作用广泛,早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现将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化学成分蟾酥主要成分为蟾酥毒素类,蟾毒配基类、蟾毒色胺类三类。
蟾毒毒素类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蟾毒配基类、蟾毒色胺类为其加工过程中的分解物和分解产物的水溶性部分。
此外从蟾蜍中分离的化合物还有吗啡、肾上腺素、胆甾醇、B-谷甾类、蝶啶类和多糖类等化合物。
2 药理作用2. 1抗肿瘤作用蟾酥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显著疗效。
对胃癌、肺癌、肝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及急性白血病均有非常好的疗效,抗癌活性高于紫杉醇、阿霉素和喜树碱等常用抗癌药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2] 晚期恶性肿瘤使用蟾素并用化疗,不仅可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而且还能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3]。
2. 2 强心作用蟾酥及其二烯内酯化合物有类似洋地黄(与洋地黄相比,无蓄积作用)的强心作用,因为其结构与强心甙甙元相似,破坏其结构中的二烯内酯环,则丧失对心脏的作用。
蟾毒配基类和蟾蜍毒类化合物均有强心作用,前者作用更明显,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
2. 3 对呼吸、血压的作用蟾蜍灵、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华蟾蜍它灵及日本蟾蜍它灵静脉注射(0.05毫克/公斤),均可引起麻醉兔的呼吸兴奋和血压上升。
惹斯蟾蜍甙元除对兔外,对猫也能兴奋呼吸,其作用比尼可刹米、戊四氮、洛贝林等还强,并能拮抗吗啡的呼吸抑制。
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554388A [43]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21]申请号200910051876.8[22]申请日2009.05.22[21]申请号200910051876.8[71]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地址200032上海市零陵路399号[72]发明人朱晓燕 刘鲁明 孟志强 陈震 俞培忠葛勇前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吴桂琴[51]Int.CI.A61K 35/56 (2006.01)A61P 35/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5 页[54]发明名称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57]摘要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华蟾素注射液中的有效组份,分别用水、50%乙醇洗脱HP-20大孔树脂分离得到不同极性组份,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鉴别,制得蟾素注射液中含有亲脂性的蟾毒内酯类物质的非极性组份,含有水溶性的生物碱类物质的极性组份。
所述的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内外抑瘤实验证实,能抑制SW1990细胞生长,对荷人胰腺癌SW1990裸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进一步制备抗人胰腺癌药物,尤其制备含华蟾素注射液中的非极性组份的抗人胰腺癌药物。
200910051876.8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有效组份包括非极性组份和极性组份,所述的非极性组份含有亲脂性的蟾毒内酯类物质;极性组份含有水溶性的生物碱类物质。
2、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特征是所述的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通过下述方法制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华蟾素注射液中的有效组份,分别用水、50%乙醇洗脱HP-20大孔树脂分离得到不同极性组份,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鉴别,制得蟾素注射液中含有亲脂性的蟾毒内酯类物质的非极性组份,含有水溶性的生物碱类物质的极性组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名(中英对照) : 蟾毒内酯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Studies on the anti-tumor activiti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ufadienolides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及学位、职称: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英文缩写
ERK FADD Fas FasL FBS FRET IC50 IgG-HRP LPS MAPK MAPKK MDR MMPT MPF MTT OD PARP PBS PCD PCNA PI PKC PMSF PS PTPC PVDF RBG Rh-123
英文全称
Extra 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Ligand Fatal Bovine Serum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mmunoglobin G-Horseradish Peroxidase Lipopolysaccharide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Multidrug Resistance Mitochondria Membran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itosis-promoting Factor 3-(4,5)-dimethylthiazol -2-y1)-2, 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Oplical Density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ropidium Iodide Protein Kinase C 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 Phosphatidylserin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Combination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Resibufogenin Rhodamine123
中文全称
细胞外信号转导激酶抑 制剂 接合器蛋白 自杀相关因子 死亡相关因子配体 胎牛血清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半数抑制浓度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免 疫球蛋白 G 脂多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 激酶 多药耐药性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通 道 有丝分裂促进因子 四甲基偶氮唑盐 吸光度 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 磷酸盐缓冲液 程序性细胞死亡 增殖细胞核抗原 碘化吡啶 蛋白激酶 C 苯甲基磺酰氟 磷脂酰丝氨酸 通透性转换孔复合体 聚偏二氟乙烯 脂蟾毒配基 罗丹明 123
暨 南 大 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英文缩写
RNase A RT-PCR SDS TAE TBS-T TEMED TNFR VEGF Δψm
英文全称
Ribonuclease A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 Tris-Acetate-EDTA Tris-Buffered Saline-Tween-20 N,N,N",N"-tetramethyl Ethylenediamin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Mitochondrial Inner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英文缩写
AIF Apaf-l APS Bax Bcl-2 BL BSA CAKD CAM Caspase CBG CDK CDKI CK2 ConA Cyt C DcR DD DISC DMSO Dox DR DTT EB ECL ECM EDTA EGF
英文全称
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 Ammonium Persulfate 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 B Cell Lymphoma 2 Bufalin Bull Serum Albumin Caspase-recurimtent Domain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ce Cystein Asparate Protease Cinobufagin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Casein Kinase 2 Concanavalin A Cytochrome C Decoy Receptor Death Domain Dead Inducing Signaling Complex Dimethylsulphoxide Doxorubicin Dead Receptor Dithiothreitol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xtracellular Matrix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e Aci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中文全称
凋亡诱导因子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 过硫酸铵 Bcl-2 相关 X 蛋白 B 细胞淋巴瘤基因-2 蟾毒灵 牛血清蛋白 Caspase 募集结构域 鸡胚绒毛尿囊膜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 酶 华蟾素 周期蛋白周期依赖激酶 周期蛋白周期依赖激酶 抑制剂 酪蛋白激酶 2 刀豆蛋白 A 细胞色素 C 诱骗受体 死亡区域 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 二甲基亚砜 多柔比星 死亡受体 二硫苏糖醇 溴化乙锭 化学发光 细胞外基质 乙二胺四乙酸 表皮生长因子
中文全称
核糖核酸酶 A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十二烷基磺酸钠 Tris-乙酸缓冲液 缓冲清理液 N,N,N',N'-四甲基二乙胺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血管生长因子 线粒体跨膜电位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Ⅲ 1 前言 ........................................................................................................................................1 1.1 概述.......................................................................................................................................1 1.2 蟾酥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8 1.3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5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17 2.1 实验材料.............................................................................................................................17 2.2 实验方法 ............................................................................................................................22 3 实验结果 ..............................................................................................................................31 3.1 蟾毒内酯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31 3.2 BBGV-45 阻滞肿瘤细胞周期 ............................................................................................36 3.3 BBGv-45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40 3.4 BBGv-45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46 3.5 BBGv-45 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 ................................................................................47 4 讨论 .......................................................................................................................................50 4.1 蟾毒内酯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50 4.2 BBGV-45 阻滞肿瘤细胞于 G2/M 期 .................................................................................53 4.3 BBGv-45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56 4.4 BBGv-45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及抗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60 5 结论 .......................................................................................................................................62 参考文献 ..................................................................................................................................63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72 致谢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