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世界

在春天或者秋天,滂沱大雨下个不停,我便有了一些最愉快的时光,因为大雨把我拦在家里,或者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听着它们雨珠溅落如乱麻的声音,我便感到十分惬意;我从微明的早起就进入了漫长的黄昏,期间有许多思想扎下了根,开始延伸自己。在那种来自东北的倾盆大雨中,村中那些房屋都受到了考验,女佣人都已经拎了水桶和拖把,在大门口阻止洪水侵入,我坐在我小屋的门后,只有这一道门,有一丝被保护的感激。在一次雷阵雨中,曾有一道闪电击中湖对岸的一株苍松,从上到下,划出一个一英寸,或者不止一英寸深,四五英寸宽,很明显的螺旋形的大裂缝,就好像在一根手杖上刻的纹路一样。那天我又路过那里,一抬头看到这一个痕迹,真是惊叹不已,那是八年以前,一个可拍的、不可抗拒的霹雳留下的痕迹,现在却比以前更为清晰。人们常常对我说,“我想你在那儿住着,一定很寂寞,尤其晚上。”我忍不住总想这样回答:我居住的这个星球,也只不过是浩瀚宇宙空间里一个小小的点儿。那边一颗星星,我们的天文仪器还无法测量出它有多大呢,你想想它上面的两个相距最远的居民又能有多远的距离呢?我怎会觉得寂寞?我们的地球难道不在银河之中?在我看来,你提出的似乎是最不重要的问题。怎样一种空间才能把人和人群隔开而使人感到寂寞呢?我已经发现了,只靠两条腿不管怎么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的距离缩短。我们最愿意和谁紧邻而居呢?人并不是都喜欢车站啊、邮局啊、酒吧间啊、会场啊、学校啊、杂货店啊、烽火山啊、五点区啊,虽然在那里是人们最多的地方,人们倒是更愿意接近那滋养生命的大自然啊,在我们的经验中,我们时常感到有这么个需要,好像水边的杨柳,要向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人的性格不同,所以需要也很不相同,可是一个聪明人必须在不竭之源泉的大自然中挖掘自己的巢穴……有一个晚上在走向瓦尔登湖的路上,我碰到一个,他已经积蓄了所谓的“一笔很可观的产业”,我并没好奇地看看他的财富,那晚上他赶着两头牛去市场上,他问我,我是怎么想出来的,宁肯抛弃这么多人生的乐趣。我回答说,我确信我很喜欢我这样的生活;我不是开玩笑。便这样,我回家去,上床睡了,让他在黑夜泥泞之中走路到布赖顿去——或者说,走到光亮城里去——大概天亮的时候才能走到那里。

——选自索罗《瓦尔登湖-寂静》篇‘我是我见到景色的帝王,在那里我的权力毋庸置疑’--索罗,这是高中背作文题材名言中至今记忆的一句。自那时起对索罗的这本书根植心底。不时有一个腰弯背驼笑容满面的糟老头,一只毛茸茸的不是皮帽的揉眼睛的土拨鼠,还有一个可怜兮兮的土豆浮现于眼前。前段日子终是有幸拜读了这本书,李暮译的,上述气派的权语在此书中变更为‘我勘察一切,

像一个皇帝,谁也不能够否认我的权力’。在此不再深究其中的出入。这本书读了好长一段时间,应有一月多之久,为此赢来了同伴的嘲笑,解释说这书的哲理性太强,每看两三页,便想昏昏欲睡,所以每天只能看很少的几页。理由或是借口,事实就是这样。不得不佩服索罗他老人家的思维和逻辑。读罢此书,也没有记住什么哲理,也不过多进行探讨。不研究自然科学,就不知道海的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还是珊瑚的颜色,也就不要去诺诺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来彰显自己的知识。这本书给我的只是一篇篇画面,这画面高中时也有,此时只不过是二维的变为三维的,色彩由矢量图变为位图,像素也翻了几倍。所有画面整合在一起,累加起来的感觉是:一个人的世界挺好。

这书在家长眼里应算是可恨的,严重一些的应算是禁书,要烧掉的,就像和朋友谈及村上时,同学首先的反映是写小黄书的那个人,不得已在心里苦笑,觉悟好高,不去强加的解释和争辩什么,没有任何的意义。我没读过莎士比亚,所以我不知道哈姆雷特什么样子,任何人都可以去鄙视我,咦,莎士比亚都没有读过,有没有文化。我不会去反驳,因为我确实没有读过。但我不会用着什么口吻带着什么膜拜或者不屑的感情去描述哈姆雷特。由这本书的‘不思进取’角度应是‘腐蚀’了新中国建设的努力奋斗的四有青年,在这层次上应是美国向中国青少年极力推荐的‘好书’,你们都去当隐士去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望着庭院里的小水洼,歌唱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就不会发展了吧。若是这样想,那么我算是被美国的‘好书’‘腐蚀’到了。但在此基础上推理还是不对的,在中国你是不可能守着一个山头去当个正儿八经的隐士的,一是土地太贵,你租不起,这是国家的不能买的,二是中国为建设新农村会强制拆迁,异地重建的,你刚在山头山建造了十几方的瓦房,政府会一脚把你踢回几十层的几十平的钢筋水泥楼房里去。所以要当个干净利落的隐士,还得移民到美国或是加拿大去,去当美洲的不求上进的隐士,到头来还是美国苦逼。

笑话听多了笑点也高了,就像美女瞅的时间长了,也逊色的没有特色了一样。中国的隐士也不少,索罗在瓦尔登湖只不过呆了两年,陶渊明可是在xx地待了大半辈子,整天的种豆采菊,日子过得也甚是逍遥,令中国学生很是艳羡,每逢考试,都要请他老人家来现代走上一遭,让阅卷老师目睹一下那半遮半掩的芳容。看的次数多了,整的陶渊明也不再陶渊明了。即使这样,这么高的隐士造诣,在冥顽不灵的学生脑子里也仅存个影子,不会去深做研究,我反正不会拿陶渊明的书来读读吧,他老人家那超然的心境实在是愚钝学生模仿不来的,不得已而放弃。再老几辈的还有庄周,在河边钓几只鳖,在梦里捉几只蝴蝶,那羽化登仙的境界,就是仰其身子360度的角度也望不到那在云雾中的脖子啊,还是就让它仅存在梦里吧。同样是老头,还是有区别的,索罗这个小老头就不一样了,他会告诉你,盖房子花几块钱,

买吃喝,衣物花几块钱,然后种豆收获了几块钱,剩余多少钱,你看这就意义不一样了,他用实际的事例告诉你没有工作,没有老婆孩子,你是可以生活下去地;然后再写一些林子中的趣事,土拨鼠是怎么偷吃土豆的,猎狗是怎么追狐狸的,来告诉你,一个人是可以生活的很快乐地;再写一些哲理性的话语,来告诉你在大自然中你可以更好的做学问研究地。有了索罗之后,我就开始思索,当前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貌似很好回答的问题,其实也是纠结的很,父母说当官、找个好工作,朋友义愤填膺的说开创自己的事业。可是这权力,钱财,荣誉与我何加焉。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拼的你死我活的追逐这以上的一切,不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吗。说私欲很难听换个词“幸福”高大上了许多,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语言文字学家可能就会解释了‘幸福是两个字,幸与福,幸源于性,就是要找个好对象,福就是吃喝不愁,子孙满堂’。可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找对象呢,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理需求好办,花点钱就解决了,没有钱就手累点呗,有人就说这感觉不一样,是,过程和感觉是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在短时间内你不会在有这种生理上的需求了。倘若一个可以自娱自乐的人,他会有心理的需求吗,比如一个人,大哥对老二说,给爷把头抬起来,让爷好好瞅瞅,老二不听话,老大就开始动上手了。听到这懂段子的人肯定猥琐的笑了,不多说了,否则我也成了那xxx了,这种人会有心理需求吗,即使再假设有,那么有一两知己也就做够了,有必要非得娶对象吗。幸解决了,再说福,吃喝跳过,再说儿孙满堂,真的有这必要吗,这只是中国式窄思维,现在也不是流行丁克家族吗。凡事经不住细想。所以一个人,幸福来得也很容易,只要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就ok了。

不是去倡导去做隐士,当然倘若某一天我突然,背起包去远方尽兴地流浪,或是上山出了家当了和尚,或是像海子三毛那样自杀了(自然我不会去跳了河,死的太痛苦了,也不会拿绳子上了吊,死的太难看了,但服几片安眠药,安祥的死去还是有可能的)……亲爱的朋友不要瞪圆了眼珠,张大了口一副惊讶的表情,这很自然,我没有神经错乱,或是受了什么打击,对这世界失望之极。这只不过是内心的一种平淡的想法而已,就像埋在土里的种子有的会发芽,有的不会发芽一样正常。一个人,不为钱不为权,自由自在的去自娱自乐,简单快乐的生活,一个人的世界——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