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腰背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xx人民医院xx510080xx栋
腰背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
因各家标准及调查方法不同,腰背痛的发病率差异很大,腰背痛发病率与工业劳动及工种有关:
搬运、翻砂等弯腰体力劳动较强的工种腰背痛发病率高达60.9%;机械工人的震动、汽车司机的颠簸,腰背痛几乎是职业病。腰背痛是一组疾病的共有症状,而非独立的疾病,目前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案。先按解剖、再按病因的分类方法较为适用。腰背痛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查体资料、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微创治疗、脊髓电刺激疗法、鞘内药物输注等。
腰背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病人常以此为主诉就诊。
腰背痛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即成为慢性腰背痛。
一、流行病学
因各家标准及调查方法不同,腰背痛的发病率差异很大。
人一生中患腰背痛者有60%~90%。
多数工业国家统计:
约70%的人曾患过腰背痛。
xx:
患病率为16%(25~74岁,以症状存在2周计),约1200万人,每年平均丧失约1700万个劳动日。
xx:
每年发病率为2%。70%的男性一生中有腰背痛。
xx:
的男性工人患腰背痛,其中需卧床休息。
德国:80%的人曾患过腰背痛,其中4%持续3个月以上,成为慢性腰背痛。
xx:
xx(1961年):
平均发病率为13.7%。
xx(1987年):
平均发病率为11.5%。
腰背痛发病率与工业劳动及工种有关:
搬运、翻砂等弯腰体力劳动较强的工种腰背痛发病率高达60.9%;机械工人的震动、汽车司机的颠簸,腰背痛几乎是职业病。
腰背痛各主要病种发病率:
类风湿性关节炎:
日本/芬兰:4.2~4.5人/10万;美国:29人/10万;中国:
0.35%~0.4%,致残率达15%,每年新增病例400万左右。
骨关节炎:
全世界45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为14%~30%;50岁以上的人中,患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中,患病率为80%;白人远高于黑人。(WHO)强直性脊柱炎:
xx:0.22%~0.23%;xx:
约0.3%。
痛风:
英国:0.25%~0.35%;中国:3%~9%。
致腰背痛主要病种:
年轻人:
以畸形、腰扭伤、强直性脊柱炎较多。
中年人:
以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肌筋膜痛较多。
老年人:
以脊柱退变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为多。
从解剖方面考虑腰背痛产生原因:
1.椎管:
当各椎骨由椎间盘、关节突、韧带等连结在一起时,被连接成的连续椎孔管道即为椎管,以适宜的空间对走行其内的脊髓起保护作用。正常胸椎管矢状径13~14mm,横径14~18mm;腰椎管矢状径>15mm,横径>20mm。
a.矢状径<10 mm为椎管狭窄,临床易发生椎管狭窄症。
b.下部腰椎三叶草形椎管两侧(侧隐窝)易发生狭窄,压迫走行其内的神经根,产
生类似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称“侧隐窝狭窄症”。
2.椎间xx:
上下界为相邻椎骨椎弓根上、下切迹,前为椎体后缘及纤维环,后为关节
突及关节囊。相应脊神经根紧贴椎弓根下缘(椎间孔上部)出椎管。椎间盘退变使相应椎间隙狭窄时,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可向上嵌入上位椎弓根的下切迹中,造成椎间孔狭窄,可能压迫脊神经根。
3.关节突关节:
由椎体的下关节突与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为磨动关节,有典型的软骨关节面、关节囊,关节囊内层为滑膜层,上下两端较松弛,可有软骨样半月板。
a.脊柱后伸时关节囊变松弛,易造成内层滑膜的嵌压;人体从屈曲变直立位时偶可出现软骨样半月板结构被关节突嵌压。
b.在腰椎间退变狭窄或腰椎过度前凸时,下关节突尖部与相应椎板处可形成假关节。
c.关节突关节由脊神经后内侧支支配,关节的炎症、创伤、退变均可导致腰痛。
其关节面与水平面几乎成垂直甚至稍向后倾,以d.典型的骶
1xx关节突呈冠状位,
利腰骶后关节的稳定,防止前滑脱。两侧关节面不对称时可导致腰痛。
4.横突与棘突:
a.腰
3横突最长,是腰部肌肉的主要着力点,其肌肉、筋膜的附着处易产生劳损产生疼痛,称“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b.过大的腰
5横突可造成第4腰神经根的压迫。
c.骶
1棘突常缺如,造成两侧椎板不连接,形成隐裂碰到向下弯曲成钩状的腰5棘突(“铡刀棘”)时,伸腰时腰
5棘突可压迫硬膜引起腰背痛。
5.椎间盘:
共23个,界于颈
2至骶
1间,颈
1、2和骶尾骨间无椎间盘。椎间盘由位于中间的髓核及包绕其四周的纤维环构成。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及纤维软骨组成,在横断面上呈层状排列,共约12层。髓核在胸段位于椎间盘中央,在下腰段位于椎间盘中央偏后,为透明半胶状体,内有细小的胶原纤维纺织的网和少量软骨母细胞及纤维母细胞。
a.在水平面上,纤维环的前部及两侧厚而坚固,其前面尚有坚而厚的前纵韧带加强;后部则较薄,大部分纤维附着于椎体软骨板,后纵韧带仅在中线呈条状,特别在腰4~5处更弱,失去对纤维环的保护作用,成为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好发部位。
b.腰
5骶
1椎间盘最厚,呈前高后低的楔形,所受剪力最大,成为易退变突出的间隙。
c.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层数减少、单个层厚度增加、层内束不规则分布。从中年开始
层就发生渐进性退变(磨损、裂痕、胶原纤维丢失)。大约10%的纤维基质由弹性纤维组成,随年龄增加弹性纤维数量减少。损伤的椎间盘在3.5kg/cm2压力下即可破裂(正常椎间盘可承受70kg/cm2压力而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