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讲解
四重力弹力摩擦力
![四重力弹力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d1f713df89eb172ded63b7f3.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一、重力1.产生: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即G= .可用测量3.方向:总是.4.重心:其位置与和有关.知识点二、弹力1.产生条件:接触处有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几种典型的弹力的方向如下:(1)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2)细绳的拉力:.(3)轻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要根据运动状态具体分析.3.大小(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kx.(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弹力常考类型分析1.弹力有无的判断:“条件法” 、“假设法”或“撤离法”、“状态法”2.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例题1. 如图2-1-4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迁移应用】1.如图2-1-5所示,绳子竖直悬挂小球,球与光滑的斜面接触,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图2-1-5【答案】 A 2.如图2-1-6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在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B 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 与另一轻弹簧C 连接,当弹簧C 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a 点时它刚好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B 和弹簧C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和摩擦.将弹簧C 的右端由a 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 点时,弹簧B 刚好没有形变,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答案】 mg (1k 1+1k 2) 图2-1-6知识点三、 摩 擦 力1.产生:2.方向:3.大小:例题2. (多选)如图2-1-7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 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 受到C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 .C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 .B 受到的拉力一定等于A 的重力D .将细绳剪断,若B 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为0【答案】 CD图2-1-7【迁移应用】3.(多选)如图2-1-8所示,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将一麻袋包放置在倾斜的传送带上,麻袋包先加速然后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其间突遇故障,故障中麻袋包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传送带减速直至停止(不考虑空气阻力).对于上述几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B .加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图2-1-8 C .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 .在向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向上【答案】 AB1.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可用公式F f =μF N 计算.2.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例题3. 如图2-1-9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P 和Q 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 、Q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Q 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0 μ2(m +M )g cos θB .μ1mg cos θ μ2Mg cos θC .μ2mg cos θ μ2(m +M )g cos θD .(μ1+μ2)mg cos θ μ2Mg cos θ【答案】 C图2-1-9【迁移应用】4.如图2-1-10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12B.32C.22D.52【答案】 C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图2-1-10 例题4.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木块,如图2-1-11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另一端不动(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是下列选项中的( )图2-1-11【答案】 C【即学即用】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推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从t =0开始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是选项中的哪一个( )【答案】 B 图2-1-12 演练1.(多选)如图2-1-1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图2-1-1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有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C2.一铁块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铁块和桌面受力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铁块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铁块并未发生形变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了形变D.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铁块发生了形变【答案】 C3.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的作用B.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滑动趋势时,就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D.只有相互压紧且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作用【答案】 D4.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摩擦力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C.静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 C。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163cc74ed1f34693dbef3eb3.png)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考点概括弹力、重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三种最基本的力,是初中物理学习最基础的力学知识,只有透彻理解这三种常见力,才能对物体的运动形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点精析1、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比较:2、重心——重力的作用点:(1)重心的确定: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形状不规则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③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2)重心与稳定的关系:重心越低或者支面越大,稳定程度越高。
3、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2)使用方法:①测量前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前检查、调整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③测量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跟测力计外壳摩擦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④读数时,眼睛与指针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注意:①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是形变量,而不是弹簧长度。
②其他弹力,可以通过运动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
4、静摩擦力的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将要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它是一种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即外力)相平衡,所以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因此说静摩擦力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直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例如:用水平向左的1N的力推静止在物体A,物体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增大推力到5N,物体仍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推力增大到10N,物体A 刚好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为10N。
5、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和大小、变化(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题目中已知接触面光滑,就认为没有摩擦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重力、弹力、摩擦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重力、弹力、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7e5bdc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9.png)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点一重力和重心1.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②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1.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3.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与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有关.(√)例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地面上的同一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C解析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错误;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同一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C正确;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D错误.例2(2022·四川眉山市多悦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在水由小孔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先降低后升高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一直下降答案A解析装满水时重心在球心处,随着水从小孔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水流完后,重心又上升到球心处,故重心的位置先降低后升高,故B、C、D错误,A正确.例3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 错误;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二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形变.(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没有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3.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判断面与面点与面点与曲面曲面与平面垂直于接触面垂直于接触面垂直于切面垂直于平面4.弹力大小的计算(1)应用胡克定律F =kx 计算弹簧的弹力.注意:x 表示形变量.(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用共点力平衡来计算弹力.(3)物体不平衡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弹力.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2.轻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轻绳轻杆弹性绳轻弹簧图示受外力作用时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拉伸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受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小微小,可忽略微小,可忽略较大,不可忽略较大,不可忽略弹力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既能沿着杆,也可以跟杆成任意角度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考向1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例4下列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选项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则竖直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即选项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F N2应是沿着过小球与圆弧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球与球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连线上),且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例5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答案D解析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小,细绳的拉力F T=0;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绳的拉力不可能为零,弹簧弹力有可能为零,故D正确.考向2杆的弹力方向及大小计算例6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B.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向上C.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D.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mg)2+(ma)2答案D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当a大小不同时,杆上的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不同,方向不一定沿杆,但一定是斜向上,且F>mg,故选项A、B、C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F=(mg)2+(ma)2,选项D正确.考向3胡克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例7(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以确定()A.弹簧的原长为10c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C.弹簧伸长15cm时弹力大小为10ND.弹簧伸长15cm时弹力大小为30N答案ABD解析当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则原长为10cm,故A正确;当弹簧的长度为5cm时,弹力为10N,此时弹簧压缩量x=10cm-5cm=5cm=0.05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100.05N/m=200N/m,故B正确;当弹簧伸长量x′=15cm=0.15m时,根据胡克定律得,F=kx′=200×0.15N=30N,故C错误,D正确.考点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压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3.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大小(1)滑动摩擦力:F f=μF N,μ为动摩擦因数;(2)静摩擦力:0<F≤F max.5.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两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均选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2.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4.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5.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1.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四点”注意(1)首先分析物体的状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 f=μF N计算,而静摩擦力没有公式可用,只能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这是因为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大小随状态而变,介于0~F fmax之间.(3)“F f=μF N”中F N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2.计算摩擦力大小的思维流程考向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例8(多选)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所示.则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A.镇纸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毛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白纸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D.桌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答案BD解析白纸和镇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对镇纸受力分析知,镇纸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镇纸的作用是增大白纸与桌面之间的弹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故A错误;在书写的过程中毛笔相对纸面向右运动,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白纸与镇纸之间没有摩擦力,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毛笔对白纸向右的摩擦力以及桌面对白纸向左的摩擦力,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白纸对桌面的摩擦力向右,故D正确.考向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例9(2022·四川南充市白塔中学高三月考)木块甲、乙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A .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 .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 .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 .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答案C解析由于弹簧被压缩了Δx =2cm ,故弹簧的弹力F 弹=k Δx =400N/m ×0.02m =8N ,对于甲,弹簧对它的弹力向左,大小为8N ,甲最大的静摩擦力为:F fm 甲=50N ×0.25=12.5N>F 弹,则甲静止,则甲受到的静摩擦力与F 等大反向,F f 甲=8N ,方向水平向右,选项A 、B 均错误;对乙,其最大静摩擦力F fm 乙=60N ×0.25=15N ,木块乙受向右的8N 的弹力,还有向右的1N 的拉力,故两力的合力大小为9N ,方向水平向右,小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乙也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F f 乙=9N ,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 正确,D 错误.例10(2021·湖北省1月选考模拟·6)如图所示,矩形平板ABCD 的AD 边固定在水平面上,平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AC 与AB 的夹角也为θ.质量为m 的物块在平行于平板的拉力作用下,沿AC 方向匀速运动.物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拉力大小为()A .2mg sin θcos θ2B .2mg sin θC .2mg sin θ2D .mg sin θcosθ2答案A解析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 sin θ,支持力F N =mg cos θ,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mg sin θ,则拉力F =2mg sin θcos θ2,故A 正确.课时精练1.关于重力及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较大C.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答案D解析由于物体放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了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A错误;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值较小,导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共同决定,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2.(多选)下列各实例中力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半圆面对杆有弹力F N1,地面对杆有弹力F N2B.图乙中,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对篮球有弹力F NC.图丙中,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传送带对A有摩擦力F fD.图丁中,物体A匀速下滑时,固定斜面对A有摩擦力F f′答案BD3.(2022·山西稷山县稷山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B受到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的作用,物体C受到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2的作用,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物体C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与物体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ND.地面与物体C之间无摩擦力答案B解析因A静止,所以合力为零,隔离A受力分析可知B对A无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因AB整体静止,所以合力为零,对AB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C对物体B的摩擦力与F1等大反向,故选项B正确;因ABC整体静止,所以合力为零,对ABC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故C、D错误.4.(2022·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检测)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x1、x2,物块在A、B两点均能恰好静止,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F1 x2+x1B.2F1 x2+x1C.2F1 x2-x1D.F1 x2-x1答案C解析物块在A点和B点所受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弹簧原长为l0,由平衡条件,在A点处有k(l0-x1)=F1,在B点处有k(x2-l0)=F1,联立解得k=2F1x2-x1,故C正确.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各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答案A6.(多选)《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智能机械臂铁夹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后静止在空中,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铁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D.若铁夹水平匀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答案B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A错误,B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夹受到小球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C正确;若水平匀速移动铁夹,由于小球受力始终平衡,故摩擦力大小不变,D错误.7.如图所示为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将一物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与物块水平相连.现在用轻绳与木板连接,用手向右水平拉轻绳,使木板在桌面上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B.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答案C解析物块与木板间发生相对运动,是滑动摩擦力,只要两者间发生相对运动即可,木板不必一定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错误;物块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C正确,D错误.8.固定水平板的两端分别装有光滑轻质定滑轮A、B,物块P放在平板上,两段细线分别绕过定滑轮连接在物块P点,两细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质量为m的小球Q上,P、Q均静止,BQ 段的细线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P受到平板的摩擦力()A .为0B .等于mgC .小于mgD .大于mg 答案B 解析BQ 段的细线竖直,所以AQ 段绳子没有拉力,即BQ 段的细线的拉力等于mg ,根据平衡条件,物块P 受到平板的摩擦力等于mg .故选B.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竖直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 )()A.m 1gk 1 B.m 2g k 1 C.m 1g k 2 D.m 2g k 2答案C 解析初始状态时,下面弹簧压缩量为x 1=(m 1+m 2)g k 2,当上面的木块离开后,下面弹簧压缩量为x 2=m 2g k 2s =x 1-x 2=m 1g k 2,故选C.10.(2017·全国卷Ⅲ·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 .86cmB .92cmC .98cmD .104cm 答案B解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挂钩码后,弹性绳两端点移动前,绳的伸长量ΔL =100cm -80cm =20cm ,两段绳的弹力F =k ΔL ,对钩码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可知sin α=45,cos α=35.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钩码的重力为G =2k ΔL cos α.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时,受力如图乙所示.设弹性绳伸长量为ΔL ′,弹力为F ′=k ΔL ′,钩码的重力为G =2k ΔL ′,联立解得ΔL ′=35ΔL =12cm.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L 0+ΔL ′=92cm ,故B 正确,A 、C 、D 错误.11.(2017·全国卷Ⅱ·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3 B.36 C.33 D.32答案C 解析当F 水平时,根据平衡条件得F =μmg ;当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由平衡条件得F cos 60°=μ(mg -F sin 60°),联立解得,μ=33,故选项C 正确.12.如图所示,有8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板叠放在一起,每个木板的质量为100g ,某人用手在这叠木板的两侧分别加一大小为F 的水平压力,使木板在空中水平静止.若手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水平压力F至少为()A.8N B.15N C.16N D.30N答案B解析先把所有木板看成整体,由平衡条件知:2μ1F1≥8mg,得F1≥8N,以中间6块木板为研究对象,要使木板不滑下去,由平衡条件知:2μ2F2≥6mg,解得F2≥15N,故F≥15N,故选B.。
重力、弹力、摩擦力_知识点+题+填空
![重力、弹力、摩擦力_知识点+题+填空](https://img.taocdn.com/s3/m/1e215b44561252d380eb6ef2.png)
拉力的大小 (N)
0
2
4
6
8
弹簧的长度 (cm)
15
16
17
18
19
弹簧的伸长 (cm)
0
1
2
3
4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 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_____。 3.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8甲所 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钧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 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C、施力物体在前,受力物体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 不一定接触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 B、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 用,就可能产生力; C、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 D、以上说法都 正确。
6、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变物体的状态 B改变物体的形状 C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D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 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 。有时也可以
所用的力。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
高中物理 重力 弹力和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看看你都掌握了吗
![高中物理 重力 弹力和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看看你都掌握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2d5ff36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79.png)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知识点总结看看你都掌握了吗一、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二、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2、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等于kx计算,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
三、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c6787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c.png)
高中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 弹力:弹力是物体受力后产生的一种恢复力,它的方向与物体
的变形方向相反。
弹力的大小正比于物体变形的大小。
2.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引力,其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
止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4. 弹力与重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两个相等大小但
方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称为弹力与
重力的平衡。
5.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之间的粗糙程
度有关。
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可以由摩擦力公式计算得出,公式为:摩擦力 = 摩擦系数 ×法向压力。
6. 法向压力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7.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只与物体之间的粗糙度和摩擦系数有关。
8. 摩擦系数是一个无单位的常数,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材
料和条件。
常见的摩擦系数有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对
应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9. 静摩擦系数一般大于动摩擦系数,因此物体在开始运动时所需
的力大于物体在已经运动时的所需的力。
10. 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小于最大静摩擦力,而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动摩擦系数相等。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5b01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f.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物理现象。
它们贯穿了我们的生活,不仅在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存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重力。
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由于质量而产生的吸引力。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也就是说,离物体越近,重力就越大。
重力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量,也是我们平日里感受到的力量。
例如,我们在扔东西时,物体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使其具有下落的趋势。
这是重力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弹力。
弹力是物体在被扭动、拉伸或压缩后恢复原状的力。
它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力量。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物体的形变成正比。
也就是说,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刚度有关。
例如,当我们拉伸弹性绳子时,绳子会因受力而变形,然后产生反向的弹力使其恢复原状。
这是弹力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摩擦力。
摩擦力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力,它的大小等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上的正压力乘以静摩擦系数。
动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它的大小等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上的正压力乘以动摩擦系数。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压力。
例如,我们行走时,摩擦力使我们的脚能够牢固地站在地面上。
这是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我们需要考虑重力对建筑物的影响,以确保稳定性。
在工程领域,我们需要考虑弹力和摩擦力对机械结构的影响,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在运动领域,我们需要考虑重力和摩擦力对运动员的影响,以改善运动表现。
总结起来,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力量概念。
了解它们的定义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初步讲解正式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初步讲解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d627cc87c24028905fc34f.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初步讲解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弹力定义 :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装而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 :1、物体互相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其产生形变的物体上。
弹力有无的判断1、直接判断:对于形变较明显的情况,由形变情况直接判断2、利用“假设法”判断: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将接触面去掉,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弹力大小的计算1、非弹簧弹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结合力学规律求解2、胡可定律(弹簧弹力 :在弹性限度内 F=Kdx弹簧“串并联”后的进度系数1、串联弹簧串联后,每个弹簧所受的弹力是相等的,既 F 1=F2 =......从而得出1/K=1/K1+1/K2+......+1/Kn 2、并联弹簧并联后,每个弹簧上的弹力不等,但是伸长(或压缩量相等,既 X 1=X2 =......从而得出K=K1+K2+......+Kn场力重力1摩擦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较1、区分两种摩擦力: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 这里的“静”和“动”是针对接触面的相对运动而言的。
“运动”和“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不同。
2、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和运动方向相同——充当动力, 做正功; 可能和运动方向相反——充当阻力, 做负功;也有可能和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
3、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①假设法。
即假设接触面光滑。
若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 则说明他们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和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便可以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②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4、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
初中物理重力、摩擦力、弹力知识点总结含典型例题
![初中物理重力、摩擦力、弹力知识点总结含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5d197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6.png)
初中物理重力、摩擦力、弹力知识点总结含典型例题重力一、重力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2)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二、重力的三要素1.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 G=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牛顿,符号N;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单位是牛每千克,符号N/kg,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g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3.铅垂线: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我们通常把物体的重心当作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2)线的交点。
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采用支撑法和悬挂法来确定它的重心。
※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5.稳度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变化/不变);(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df80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a.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的现象无处不在。
而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为三种常见的力,对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三种力的相关知识。
一、重力重力,也被称为万有引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我们常说的物体的重量,实际上就是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处位置到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其计算公式为:G = mg,其中 G 表示重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g 约等于 98 米每秒平方。
这意味着,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比如,一个成年人的质量比一个小孩大,所以成年人受到的重力也更大。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重力的方向都不会改变。
正是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我们在建筑施工中,铅垂线被广泛用于确定垂直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被称为重心。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例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就在球心。
但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就需要通过悬挂法等实验方法来确定。
二、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图恢复原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有很多,比如弹簧的弹力、橡皮筋的弹力、桌面支持物体的力等。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弹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无法恢复原状,这个限度被称为弹性限度。
例如,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而当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可能就无法恢复原状了。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比如,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上,因为桌面受到物体的压力而向下发生了微小的形变,所以产生的支持力向上。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bd2f49282f60ddccda38a08c.png)
专题二:重力、弹力、摩擦力一、 知识概要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根据这个定义可知,只要有力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两个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一定要接触。
2.重力、弹力、摩擦力3.弹力的方向 (1)面和面接触:(2)圆弧(或球面)与平面接触:(3)点线、点面接触: 点线接线:两图中的A 、B 点,与过接触点的线(面)垂直,C 点是点与弧面接触,N 指向圆心,与过C 点的切线垂直。
(4)绳的弹力:由于重力作用,使绳子产生形变,绳子要力图恢复原状,∴拉力一般是沿着绳子的方向,如第1个图,在2图中,绳子对A点的拉力方向是过A点的切线方向。
二、练习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均为9.8牛顿B.支持力、压力、拉力都是弹力C.马拉车前进时,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D.只有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这两个力才相等2.如右下图,不计悬绳的重量,把B、C两个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点.当物体静止后,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A.天花板对绳的拉力和绳对B物的拉力B.上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C.下段绳对B物的拉力和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D.下段绳对C物的拉力和C物受到的重力3.用5N的力可以使一轻弹簧伸长8mm,现在把两个这样的弹簧串联起来,在两端各用10N 的力来拉它们,这时弹簧的总伸长应是()A.4mm B.8mm C.16mm D.32mm4.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重物G=1N,则弹簧A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 B.0,1NC.2N,1ND.1N,1N5.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式中的正压力F N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由μ=F/F N可知,μ与摩擦力F成正比,和正压力F N成反比C.μ与相互接触物体的材料有关D.μ与相互接触物体的面积有关6.如右图,木块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力F因物体悬空部分越来越大而变小B.推力F在物体下落前会变为原来的1/2C.推力F始终是μmgD.因接触面积变小,动摩擦因素μ会变大7.如右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A.8N,方向向右 B.8N,方向向左C.2N,方向向右 D.2N,方向向左8. 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如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不计。
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知识讲解
![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3cc29526fff705cc170a67.png)
中考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考纲要求】1、掌握力的初步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示意图;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3、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4、知道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
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符号和单位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6dcde427d3240c8447ef9f.png)
弹力重力摩擦力1、弹力(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后,又能恢复原状,如弹簧、橡皮筋等,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2)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大小:同一物体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它的形变大小成正比。
(4)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5)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a、使用前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b、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没对准的要先调零;c、使用前把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避免弹簧被壳卡住;d、使用时,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它的量程;e、测量过程中,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一致,避免由于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3、摩擦力(1)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互接触,接触面粗糙;b、在接触面上,两物体之间有挤压作用,即有压力产生;c、两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
(2)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者虽未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3)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a、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测摩擦力时,应匀速拉动木板,利用二力平衡知识,此时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b、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滑动代替滚动。
c、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如加润滑剂、气垫、悬浮等。
(4)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例如:地面滚动的足球受到的摩擦力),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例如,皮带轮上的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5)作用点:摩擦力的作用力在接触面上,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可以把摩擦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力上。
(完整word版)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文档
![(完整word版)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3863a16aef8941ea66e056a.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看法: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力的作用收效:〔1〕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方法:〔1〕看量程,分度值,指针可否指零(2〕调零〔 3〕应是弹簧测力计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一、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单位是N。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资料均匀、形状规那么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二、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点叫弹性。
塑〔 su〕性:物体变形后不能够自动恢还原来形状的特点。
2.产生条件:(1) 物体互相接触; (2)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大小(1) 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F= kx.(2)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5.常有的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三、摩擦力1.定义:互相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拦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 1〕两个物体要互相接触;〔2〕接触面粗糙;〔3〕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4) 两个物体之间要有正压力3.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用转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滑动摩擦力F=μF N,静摩擦力:0≤F≤F 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收效:阻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6、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用然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用然运动.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必然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7、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转动摩擦〔转动时〕、静摩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弹力、重力和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6f6fcd2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1.png)
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 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C )
A.4 N,0
B.0,4 N
C.4 N,4 N
D.8 N,8 N
3.小芳同学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C )
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
中,实验过程如图8-7所示。
(1)根据 二力平衡 条件,当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
匀速直线
运动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2)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发现较难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
定。于是,他与同学们一起改进实验,如图乙所示,固定弹簧测力计,
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 考点导航
◇ 考点回顾
◇ 夯实基础
◇ 优化提升
◇ 搏击中考
2022年新
课标要求
重力、弹力、摩擦力(认识);力的测量(操作)
年份
近三年广
东中考
考查情况
分析
2020年
题型
作图题、实验题
2021年
实验题
2022年
计算题
考点
重力示意图;弹簧测
力计的使用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
重力的计算
分值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
时,在接触面上会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接触面受到压力
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以及_____________
的大小有关。接触表面越 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
大 ;接触面
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
。
高考物理总复习之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知识讲解 基础
![高考物理总复习之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知识讲解 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3001f501ed9ad51f01df268.png)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纲要求】1.知道重力的特点,理解重心的概念;2.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3.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4.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5.能结合力学知识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考点梳理】考点一:力的基本概念要点诠释: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他力无关.4.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向心力……按作用方式分⎧⎨⎩场力:万有引力、电磁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考点二:重力要点诠释: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实际上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①由G=mg计算,g=9.8 N/kg.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的大小.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纬度越高,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赤道受到的重力大.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他力的作用也无关系.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在地球表面和在地球附近某一高度的地方,一般认为同一物体受的重力不变.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说明:①重力的方向沿铅垂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但在两极和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4.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说明:重力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决定,与其他因素都没有关系.要点三、弹力要点诠释: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这就给弹力是否存在的判定带来了困难.通常用以下两种办法可以解决:(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处有弹力,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与当前情况一致,若一致,则假设正确,接触处有弹力;若不一致,则假设错误,接触处无弹力.但是“假设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较简单的情况适用.我们深入思考弹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弹力是被动出现的,它属于被动力.弹力是否存在,是由主动力和运动状态决定的.(2)分析物体所受的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是判断弹力有或无的金钥匙.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的直线上,除弹力以外其他力的合力,看这些力的合力是否满足题目给定的状态,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4.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小.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计算出来;对于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5.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或者就是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的方向.弹力是接触力,不同的物体接触,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不同:例如,绳子只能产生拉力,物体受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子指向其收缩的方向.桌面产生的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杆的弹力比较复杂,不一定沿杆也不一定垂直于杆,需根据受力情况或物体运动状态而定.要点四、摩擦力要点诠释: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2)接触面粗糙;(3)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的特点:静摩擦力与外力有关,在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弹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两物体间实际的静摩擦力F 在零与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即max 0F F <≤. 4.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压力成正比.用N F 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则有N F F μ=,其中μ是比例常数(没有单位),叫做动摩擦因数. 要点五、关于摩擦力的几点说明 要点诠释:1.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确定方法判断物体间有无静摩擦力及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根据“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关键是搞清“相对”的含义.在具体应用时,可先假定接触面光滑,如果这时物体与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可知物体与接触面有相对运动趋势.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即为假定光滑时物体相对接触面运动的方向.(2)根据摩擦力的效果来判断:如平衡其他力、做动力、做阻力、提供向心力等来判断其方向;再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计算大小.用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关键是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a =)确定合力的方向,然后受力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如图中物块A 和B 在外力F 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使A 物体产生加速度,大小为ma ,方向水平向右.(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断.此法关键是抓住“摩擦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2.静摩擦力大小的确定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但其最大值与压力有关,静摩擦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大小使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其大小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断:(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与之平衡的外力大小.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 ma =.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还受其他力,则F ma =合,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这种与运动状态有关的特点,与滑动摩擦力不同.3.对滑动摩擦力公式N F F μ=的进一步理解(1)μ叫动摩擦因数,它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μ无单位. (2)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3)公式N F F μ=中的N F 是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大小也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要点六、常见三种性质的力的比较注意:压力与重力易混淆,误认为压力就是重力,或者知道压力和重力不是同一个力,但误认为二者总是等大,至少水平支撑面的压力与重力等大.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错的,压力与重力等大的条件是物体要静止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或与水平支撑面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不能受到在竖直方向有分力的其他力F是正压力,不是重力.又如用弹簧秤测的作用.分清压力和重力十分重要,例如:滑动摩擦力公式中的N量物体的重力,弹簧秤反映的是其产生的弹力大小,欲让弹簧秤能测出重力,物体必须静止竖直悬挂在弹簧秤下.【典型例题】类型一、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例1、质量为2 kg的物体被一根乡田绳悬吊在天花板下静止(g取9.8 N/㎏),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大小等于19.6 NB.物体对绳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力C.剪断细绳后,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答案】A==2×9.8N=19.6 N,A选项正确;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同一个力不【解析】由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知G mg能仅看大小、方向是否相同,还要看作用点、性质等因素.物体对绳的拉力,施力物体是该物体,受力物体是绳,作用点在绳上,属于弹力,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该物体,作用点在物体上,它们不是同一个力,B选项不正确;剪断细绳后,物体仍受重力作用,C选项不正确;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从“效果”上看跟重力作用在重心一样,D选项错.【总结升华】理解重力的关键:(1)方向竖直向下.(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但随高度和纬度的不同而不同.(3)拉力或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举一反三【变式】关于物体重心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集中于一点,该点即为物体的重心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即是其几何中心C.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该物体上D.物体的形状不变,当它被举高或倾斜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不变 【答案】ACD类型二、弹力的产生及方向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两种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方向: (1)小车处于静止状态;(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运动.【解析】(1)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 .(2)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假设小球所受杆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F ==θθcos ,sin两式相除得tan a gθ=. 【总结升华】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与球的运动状态有关,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这与轻绳所产生的弹力方向是有区别的.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各图中A 是否受弹力作用?若有,指明弹力方向,并作弹力的示意图.(图中各物体静止,①、②、③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答案】类型三、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例3、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答案】B、D【解析】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B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因此A对B没有作用力,同理,B对A也没有作用力,故选项A错,D对;若考虑空气阻力,则上升过程中,A、B整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A对B有向下的压力,选项B 对;在下降过程中,A、B整体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则B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故A对B有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相互性,B对A有向下的压力,故选项C错.应选B、D.【总结升华】本题易误选A、C.原因是没有正确判断物体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从而导致不能正确判断A、B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举一反三【变式】(2015 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5N、F 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则物体b受力的个数为()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 对a 的静摩擦力大小F f1=0,否则a 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F f2=F b =5N ,再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 f3=F c ﹣F b =10N ﹣5N=5N ,方向水平向左,所以F f1=0,F f2=5N ,F f3=5N 。
弹力重力摩擦力复习讲义
![弹力重力摩擦力复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715a785cc22bcd127ff0c0c.png)
弹力、重力、摩擦力复习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3)产生条件:①物体接触 ②挤压形变(4)常见的弹力:两物体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弹簧的拉力和压力。
2、重力⑴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⑵重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其中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10N/kg )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测量:弹簧测力计(二力平衡)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平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3、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作用点:接触面(2)分类: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通过受力分析由二力平衡求得,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
![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提高)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7efe915be23482fb4da4c83.png)
中考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提高)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考纲要求】1、掌握力的初步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示意图;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3、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4、知道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力(高清课堂力和运动专题《第二讲力》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运用物理研究方法:模型法。
考点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考点三、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使用方法:①看清量程,即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②认请它的分度值,以便读数时快速准确;③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若没有,则需要校零;④使用前轻轻拉动几次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⑤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⑥待稳定后读数。
考点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重力、弹力、摩擦力资料
![重力、弹力、摩擦力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0704e6cf7ec4afe04a1dfd0.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我们将在前一章学过的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最常见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二、重难点知识精讲(一)重力1、重力的产生及其大小(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产生。
牛顿发现,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按照这个理论,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
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g=9.8N/kg.说明:①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②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可取10N/kg.2、重力的方向与重心(1)重力的方向。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的方向。
(2)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来说,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物体的重心。
例1、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手向上的抛力,这句话对么?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几个力的作用?[解析]例2、用一个量角器、细线、重锤,自制一个简易的水平仪,用它来检验桌面是否水平,并说明测验方法及原理。
[解析](二)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有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物体”。
(2)塑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具有塑性的物体称为“非弹性物体”。
(3)弹性限度:对弹性物体来说,变形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2、弹簧测力计: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测力工具;或者说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初中物理“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剖析知识精讲
![初中物理“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剖析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180c6e1dbd64783e09122be7.png)
初中物理“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剖析考点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弹簧测力计上的字母“N”表示所测力的单位是“牛顿”;(3)明确实验室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与外壳不能有摩擦;(5)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的力,也可以测量水平方向的力。
例1、(2008年荆州市)如图1所示,如果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A. 0NB. 2NC. 4ND. 8N解析:初学者容易认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两边力的和或者差。
事实上,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一个力的大小,而不是两个力的合力。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当我们手拿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我们只要直接读数即可。
实际上弹簧测力计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拉力和物体对它向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而读数时我们并没有将手向上的拉力加上。
同理,本题中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也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所以此题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4N。
选C。
考点二、重力示意图的画法(1)找到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即物体的重心);(2)以重力作用点为始点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个箭头。
例2、(2008年台州市)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如图2中表示正确的是()解析: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是指重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置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三、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例3、(2008年无锡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3所示。
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B. 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大小只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C. 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 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解析:要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总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基础)【考纲要求】1、掌握力的初步概念,理解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示意图;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会用弹簧秤测力的大小;3、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方向;4、知道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的关系。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要点诠释:(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这就是力的物质性。
“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
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
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符号和单位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
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即施力的物体同时也受力。
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要点诠释: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力的物质性。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
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
因此,同一物体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同时人感到脚疼,球是施力物体,脚是受力物体。
这样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考点二、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符号:G。
要点诠释: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
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被研究物体本身。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或g=G/m,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其中粗略计算时g=10N/㎏。
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有些力(如摩擦力、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点上;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
重心的位置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考点三、弹力1、弹性、弹力定义(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能自动恢复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日常所称的拉力F、压力F压、支持力F N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例如:面团、泥团、橡皮泥等具有塑性。
2、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F=Kx(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拉力等。
要点诠释:(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应使指针指在零点;(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即测力计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考点四、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1、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作用点: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③表面粗糙;④两物体间有压力。
4、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5、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
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知道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重点是测滑动摩擦力大小。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要点诠释: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知道下列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减小摩擦方法举例方法举例增大压力用力捏闸减小压力推轻箱子使接触面粗糙鞋底刻花纹使接触面光滑磨光刀面变滚动为滑动刹车过程变滑动为滚动车轮使摩擦面分离加润滑油给机器点油加气垫气垫船磁悬浮磁悬浮列车【典型例题】类型一、力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拉拖车时,汽车总是施力物体,而拖车总是受力物体B.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C.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思路点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解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主要看以哪个物体为研究对象而言,因此A错。
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与同时性,在踢球的同时脚就会疼痛,不会等球飞出去之后才痛,故B错。
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也会发生力的作用,如磁场的作用,所以C错。
【总结升华】判断关于力的说法正确与否,必须准确把握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含义。
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队正在拔河比赛,这时绳子的中心慢慢向乙队一侧移动,则乙队队员手受到的力是()A.甲队施加的 B.绳子施加的C.地面施加的 D.甲队、绳子、地面共同施加的【答案】B2、(2015?益阳)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B.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C.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力不是弹力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思路点拨】知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什么是重力和弹力。
【答案】A【解析】A、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此选项正确;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力的作用,桌子同时对手施加反作用力。
此选项错误;C、被拉长的弹簧和悬挂着重物的钢丝绳,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都受到弹力的作用。
此选项错误;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此选项错误。
【总结升华】此题是一道与力现象有关的综合题,考查了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相互性、弹力和重力的方向,掌握并正确理解基本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则这两个力()A.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B.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C.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D.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答案】D【变式2】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答案】C类型二、重力3、探月过程时,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及其质量()A.重力变小,质量变大B.重力变大,质量变大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D.重力变大,质量不变【思路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重力与物体的位置有关,从月球运到地球时,g就会变大,即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
【答案】D【解析】重力与质量不同,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一种力;而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地球是否吸引物体无关。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概念,是对基本物理量理解的考查举一反三:【变式】一个鸡蛋的质量为60g,求它所受的重力是______,若运到月球上质量_____,重力_______。
(不变、变小、变大)g=10N/kg【答案】不变变小类型三、弹力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有弹力,棉线没有弹力B.弹簧被拉得越长,弹力越大C.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自动恢复原来形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D.面团、橡皮筋、跳板、弓弦具有弹性【思路点拨】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在弹性限度内被拉伸的越长,弹性形变就越大,弹力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