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合集下载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的认识教案)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的认识教案)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熟悉厘米》教案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看、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受的制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预备:多媒体、米尺。

学生预备学生尺。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妈妈和教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详细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拟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创造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例如1情境图。

)观看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zhǎ)、一步、一庹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许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桌的长。

)沟通汇报:桌的长是几拃?生1:拃。

生2:拃半。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展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一样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一样的标准进展测量。

教师小结:由于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我们一起来熟悉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和认识长度单位,并初步了解厘米这一长度单位。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使用。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正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形成对长度单位的直观认识,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厘米这一长度单位,能够运用厘米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厘米这一长度单位,能够运用厘米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和认识长度单位;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厘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度物品,如尺子、绳子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长度单位,让学生认识厘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厘米的使用。

人教版(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共47页文档

人教版(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共47页文档
人教版(新)二年级上册数学《统一长 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

2.能够用尺测量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3.能够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4.能够相互转换长度单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识别并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米”。

2.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难点1.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单位方法。

2.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用途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尺子、米尺、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好练习册、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对其进行简单测量。

二、讲解新知识•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应用。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厘米表示。

四、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回顾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点。

二、引入新知识•讲解长度单位的转换方法,例如:1米=100厘米。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

四、绰解疑点•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进行解答和讲解。

第三课时一、小结•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二、讲解扩展•介绍长度单位的更深层次应用,如米和千米的关系。

三、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

2.测量家中任意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单元以“长度单位”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拓展长度单位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1 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依据估量的长度合理选取长度单位。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重点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线段。

2.建立长度观念,会选取合适的长度单位,会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指导】1.注意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来说明也是可以的。

如只让学生用“拃”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但不论哪一种情况,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

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4.注意让学生先估量物体的长度,再来选取合适的单位。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比较量较长物体长度和较短物体长度时所用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再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选取正确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够根据测量对象正确选择长度单位。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1课时第4课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1课时第5课时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的第1、2题。

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

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2023年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说课稿1一、说教材《认识厘米》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是借助学生生活经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国际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直尺进行简单的测量。

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认识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对目标的进一步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和一年级后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我通过以下教法和学法指导引导孩子学习。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本节课作为“空间与图形”模块学生接触长度单位概念和进行测量的重要开端,我通过操作演示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指导观察法认识直尺、建立一厘米长度的表象。

进而通过指导操作法、操作演示法引导学生用直尺进行测量。

指导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己认为表达的清晰,别人认为听得清楚,达到高效的沟通目的。

三、说学法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根据本节课知识内容多且抽象这一特点,课堂上更多的给学生提供操作和交流的机会,倾听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通过观察法和操作法感知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个问题时,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建立对“厘米”这个单位本质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案及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案及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案及设计意图一. 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意义,学会用厘米进行测量,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概念,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系统,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浓厚,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

2.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意义,学会用厘米进行测量,并能够进行单位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教学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如尺子、铅笔、书本等,以便于学生进行测量和观察。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把尺子,以便于进行测量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书比小红的书长,你能帮小明量一量吗?”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厘米的长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尺子进行测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的物品,并记录测量结果。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和用法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探究新知:介绍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讲解厘米的用法。

3.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和用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长度单位厘米的概念和用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长度单位厘米的定义2.厘米的用法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1.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1.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1.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概念2. 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3. 尺子的使用方法4. 长度测量与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以及如何进行长度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厘米的应用以及尺子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测量身边的物体,加深对长度单位和厘米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解释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的基本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3. 介绍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应用举例说明厘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书本长度等。

4. 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强调测量时要将尺子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从0刻度开始测量。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身边的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6. 长度计算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长度计算,如相加、相减等。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和厘米的概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测量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其测量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长度单位和厘米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练、清晰,确保学生能够听懂。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厘米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积极思考的热情。

教学难点:1. 厘米的概念及其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

2. 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长度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直尺、绳子、纸张等。

2. 学具:学生自备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介绍厘米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厘米刻度,了解厘米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

3. 演示与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学生跟随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尺子。

4. 练习与应用:布置一些测量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2. 板书内容:- 厘米的概念-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长度比较的方法和技巧作业设计:1. 测量练习: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进行测量,记录长度,并尝试进行比较。

2. 思考题:讨论厘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要布置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总结:本节课通过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掌握了厘米的概念,学会了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厘米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长。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需 要用什么来度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0厘米
{ { {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这都是1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
li mi
1厘米
也是1厘米
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请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看谁能 同学们想得真好,老师也在生活中 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 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 食指的宽度大约是 1厘米。 1厘米。 厘米。 找到我们身边更多的长度大约是 发现了一些长度大约是 1厘米的物 1厘米的物体。 体。我们一起来看看。
认识几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小正方体的边长1厘米
约1厘米
小正方体的边长1厘米
约1厘米 约2厘米
测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用直尺量物体, 左端要和零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你能用这根尺子量铅笔的长吗?
填一填
约 2 约 4 约
厘米 厘米
3 厘米
约 5 厘米
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看法: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实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视察、分析、探讨、培育学生视察实力,自主学习实力,估测实力,以及创建性思维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打算:教具:学生尺、课件。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小挚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挚友一起学习数学学问,老师感到特别兴奋,你们兴奋吗?我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

小挚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播放小裁缝的故事)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

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三、探究实践,建构新知1.相识尺。

小挚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视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发觉了什么?(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

还有呢?(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

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

刻度0表示起点。

(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细心的小挚友还发觉了什么?(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今日我们就来相识这个新挚友。

板书(相识)2.相识厘米。

(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认识厘米》ppt_图文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认识厘米》ppt_图文

完成课本“3”的练习。
长方体的长是多少?
长3厘米
纸条长( 6 )厘米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认识 厘米》ppt_图文.ppt
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想想还能用什么来量长度?你能用 自己的方法再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吗?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 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5拃长
4只铅笔长
6只铅笔长
3个文具盒长
小结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
准去量,这样才能知道物体到底有长。
认识尺子
钢卷尺 米尺
皮尺 软尺
认识直尺
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0刻度
刻度
刻度线
竖线——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都叫刻度线 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0刻度——标志着开始 cm——厘米(厘米也可以用“cm”来表示 。
这都是1厘米
{ { { { { { { { { { {
生活中的1厘米
图钉的长度是1厘米
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请小朋友用手指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是1厘 米?自己用尺子量一量。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注意:测量线段时线段的左边要对准 尺子的“0”刻度处的第一条刻度线,线段 右边对准几厘米,读出几厘米。
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 般将物体的左边和 “0” 刻度线对齐,物体 的右边对准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 。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并理解厘米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长度单位和厘米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厘米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2.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和厘米的概念。

2.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厘米的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应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长度物体,如直尺、铅笔、书本等。

2.准备一些厘米标尺,用于学生测量物体长度。

3.准备一些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长度单位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上有不同长度的物体,如桌子、书本、铅笔等,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并重点讲解厘米的概念。

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厘米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厘米标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长度不等的物体,让学生用厘米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这一课,是小学数学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长度单位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意义。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读取数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理解厘米的概念,掌握用厘米测量长度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厘米单位卡片、实物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测量物体长度时用的是什么单位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你们想不想知道厘米是什么样子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厘米。

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课本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厘米作为单位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如桌子、椅子、黑板等。

学生互相交流测量方法,并记录数据。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厘米的概念,明白厘米的大小和重要性。

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掌握用厘米量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教具:尺子、铅笔、纸张、实物示例等。

3.课前准备:布置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教具和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1.老师出示一张明显刻度为厘米的尺子,请学生注意尺子上的标志。

2.让学生猜测:这条尺子叫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3.谈论尺子的长度单位“厘米”,让学生意识到厘米的日常生活应用。

讲解1.讲解厘米的概念和大小,引导学生辨别尺子上的厘米刻度。

2.利用教具示范:用尺子量示例物体的长度,并让学生观察。

实践应用1.布置练习,让学生测量课桌、椅子等物品的长度,记录在纸上。

2.引导学生讨论测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巩固训练1.引导学生继续测量、比较不同物品的长度,培养其用厘米量长度的技巧。

2.老师辅导,纠正学生在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教学反思及展望:此课程通过引入厘米、实际测量和训练,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厘米的用法。

学生在观察、测量和记录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了解题的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课堂延伸:1.带领学生探索其他长度单位如分米、米的概念和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长度测量的游戏,巩固课上所学内容。

以上是本节数学课的教案设计,通过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实际操作,希望学生能够对厘米及其测量有更深入的认识。

感谢学生的配合与努力,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掌握更多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 时
本单元第1课时
课 题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厘米”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的过程,重点是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懂得可以根据一定的参照物比较物体的长度。教材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意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按照课程要求,要让学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3.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你能找到2厘米、3厘米、5厘米吗?
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尺上指2厘米、5厘米和其他的几厘米。
小组汇报:从0到2的距离就是2厘米,0到5的距离就是5厘米。
师质疑:有没有别的方法也找到了2厘米、5厘米呢?
生汇报:我还找到3到5的距离也是2厘米,5到10的距离也是5厘米。
4.用尺子量一量。
[设计意图:通过多元化、有梯度的设计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量出长度。]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和本领?
生: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 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师: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而生了。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3、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4、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5、一条彩带长1米,小丽用一把长20厘米的尺子量,量了5次正好量完,这条
彩带长( )厘米,也就是1米=( )厘米。
6、量一量,填一填。
大约( )拃是1米
大约( )步走1米
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长度的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 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还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还学 会了如何正确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 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在 教学中我主要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以激发他 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去充分感受、发现、获取新知识,此外 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等。本课结合厘米尺进行教学,通过让 学生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认识1厘米、几厘米的长度,建立 厘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经验。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1、指定身高不同的三名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察谁高、谁矮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你能比 画一下吗? 互动:学生可能会用手比画高多少或矮多少,合理即可。
举手发言:你认识这些文具吗?每种文具都是做什么用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 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和求知欲望]。

二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第1课时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材分析】知识解读: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教材以古代人们用身体尺为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得到不同的结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教材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尺子,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为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逐步让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长度表象。

这样的安排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测量的方法,经历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解读: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认识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节课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长度单位“厘米”。

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

对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1厘米有所长都缺乏准确的认识。

目标解读:1、创设情境,从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在观察、比较、估计、测量等活动中,实际感知1厘米有多长,通过具体方法,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测量长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预案】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教学预设〗1、师谈话引入,课件播放故事。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同样是5步,熊二却找不到蜂蜜呢?3、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思考〗以有趣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