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分站停靠设计及其仿真开题
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1f7f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5.png)
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和车辆数量的增加,城市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和扩充,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交通的优化管理,特别是公交停靠站的线路容量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优化城市交通流动性,服
务社会公众出行。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优化问题,对现有公交站点、公交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探索提高公共交通效率的途径。
三、研究内容
1. 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2. 现有公交站点和线路的运行情况分析,包括客流量、运行时间、停靠次数等。
3. 影响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的因素分析,如公交站点的位置、规模和配套设施等。
4.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优化的建议,如加大站点规模、提高配套设施、优化线路方案等。
四、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法:收集公共交通相关的数据,例如公交站点位置、客流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实地调查法:对公共交通线路、车辆、车站等进行实地调研,综合解决方案。
3. 模拟仿真法:基于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公共交通运行模拟分析,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得出优化方案。
五、研究意义
公交停靠站线路容量的优化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重要方向,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和效率,优化城市交通流动性,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本研究将
探索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的优化策略,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基于排队论与LINGO仿真的公交站台的优化与改善
![基于排队论与LINGO仿真的公交站台的优化与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e06eb7d45022aaea998f0fe3.png)
编号:基于排队论与LINGO仿真的公交站台的优化与改善内容平均等待队长L_Q=0.9182802,较未改善前缩短了28.02%。
(2)将本站的直线式车站改为港湾式车站改建后港湾式车站如右图所示由表1可知,港湾式停车位的利用率较直线式高,改建后有效停车位c=2.6,λ和μ均没有变化,仿真结果如下图Variable ValueS 2.600000LAMDA 0.4750000E-01MU 0.3477051E-01RHO 1.366100RHO_S 0.5254231P_WAIT 0.3246159P0 0.3625602L_Q 0.963186L_S 2.125495W_Q 7.566215W_S 36.32621将本站的直线式车站改为港湾式车站后,公交车的等待概率P_W AIT=0.3246159,较未改善前降低了13.89%,平均等待队长L_Q=0.963186,较未改善前缩短了24.50%。
(3)增加停车位假设增加一个停车位,即实际停车位变为4个,则由表1可查得有效停车位变为2.65,仿真结果如下:Variable ValueS 2.650000LAMDA 0.4750000E-01MU 0.4750000E-01RHO 1.366100RHO_S 0.5155094P_WAIT 0.3074148P0 0.3505209L_Q 0.8766409L_S 2.293197W_Q 6.886245W_S 35.64625增加停车位后,公交车的等待概率P_W AIT=0.3074148,较未改善前降低了18.45%,平均等待队长L_Q=0.8766409,较未改善前缩短了31.28%(4)现场管理(人因工程)一、公交车停靠随意性很大,乘客追随、跑动现象也非常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乘客的服务满意率。
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设置栅栏(如图所示)在待车区边缘设置带有通口的栅栏,在整个栅栏上设置与停车位相同数量的通口,以供车辆进行上下客。
基于VISSIM的公交停靠站点优化研究
![基于VISSIM的公交停靠站点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9aa6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9.png)
基于VISSIM的公交停靠站点优化研究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对于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减少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VISSIM软件对公交停靠站点进行优化研究。
首先介绍了VISSIM软件的功能和优势,然后分析了公交停靠站点的影响因素,包括站点位置、站点设计、停靠时间等,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公交停靠站点进行优化设计,并探讨了优化方案的效果。
VISSIM软件是一种用于模拟交通流和进行交通仿真的软件,可以模拟不同交通工具在道路上的运行情况,包括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等。
通过VISSIM软件可以对公交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其优势在于精确的模拟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为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
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涉及多个方面,站点位置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站点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交通流量和周边道路环境等因素。
合理的站点位置可以提高乘客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减少公交车辆的停靠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另外,站点设计也是影响停靠站点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站台长度、站点标识、候车设施等,合理的站点设计可以提高乘客等候和上下车的效率。
停靠时间是影响公交车辆运行速度和运行频率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停靠时间可以保证乘客的上下车效率,同时不会过长影响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
在VISSIM软件中可以对停靠时间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设计。
首先通过VISSIM软件对原有站点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包括调整站点位置、优化站点设计和合理设置停靠时间等。
最后通过VISSIM软件进行优化方案的仿真模拟,评估优化效果和可行性。
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使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为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b18c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png)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需要设计合适的停靠站。
下面我将从站点设置、站牌设计和站点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站点设置1.选址合理: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应尽量接近主干道,方便乘客换乘。
此外,站点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停靠车辆和候车乘客。
2.站点规划:根据停靠车辆的数量和乘客流量,站点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和候车区域。
停靠位宜设置在站台的一侧,并根据车辆的长度和数量进行合理划分。
3.乘客便利设施:站点应设置候车亭或候车棚,提供遮蔽、防雨等功能。
候车区域应设置座椅,方便乘客等候。
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动售票机、公交线路查询等乘客自助设施,方便乘客获取相关信息。
二、站牌设计1.合理布局:站牌应设置在候车区域的显著位置,方便乘客查看。
站牌的高度和角度要适中,以便乘客站在候车区域能够轻松看到站牌的信息。
2.信息明确:站牌上应标示该站点的名称、公交线路以及各线路的停靠时间和发车间隔等信息。
站牌的字体和颜色要清晰可辨,方便乘客查看。
3.公共广告:站牌的后部可以设置公共广告位,用于发布城市宣传、公益广告等信息。
这不仅可以为广告商提供宣传渠道,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知识。
三、站点管理1.安全管理:站点应设立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维护站点的秩序和安全。
岗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2.卫生管理:站点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站台和候车区域的卫生和环境整洁。
此外,站点还可以设置垃圾桶和公共厕所,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
3.信息管理:站点管理者可以使用智能化系统管理站点信息。
通过公交车GPS定位、监控摄像等设备,实时掌握站点的乘客流量和车辆情况,及时调整线路和班次,提高服务效率。
总结起来,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便利和舒适度,以及站点的安全和管理。
合理的选址、规划和设置候车设施,清晰的站牌信息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都可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
公交站场布局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交站场布局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e328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5.png)
公交站场布局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密集区域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公交交通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而公交站场作为公交交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划和布局将直接影响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因此,对公交站场的布局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能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公交站场布局规划的相关问题,包括公交站场的选址、布局形式、站点设置、乘客流量预测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分析,结合实际调查数据,提出适合我国城市公交系统的站场布局规划方案,以提高公交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常见公交站场布局规划方案的综述与分析,包括站场选址、站台形式、站点设置、运营模式等方面内容,总结各方案的优缺点,为制定适合我国城市的站场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2. 站场布局规划的实证研究,考察不同城市、不同时期的公交站场布局规划实践情况,分析站场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和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3. 基于实际调查数据的公交站场布局规划方案设计,采用多种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乘客流量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站场布局规划方案。
4. 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城市公交系统建设中,提高公交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各种站场布局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确定适合我国城市公交系统的站场布局规划方案。
五、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 对我国城市公交站场布局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公交系统的站场布局规划方案,为城市公交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总结公交站场布局规划方案的相关因素及其作用,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3. 加深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内涵和特点,提高公共交通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基于Flexsim的城市公交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
![基于Flexsim的城市公交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b4f8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e.png)
基于Flexsim的城市公交系统仿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交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城市公交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路线不合理、车辆拥堵、站点拥挤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公交系统的运作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因此,如何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交系统的研究中。
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对城市公交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通过仿真技术,还可以构建虚拟环境对方案进行优化和测试,降低方案的实施成本和风险。
本课题拟基于Flexsim软件,建立城市公交系统仿真模型,探索并优化城市公交系统的运作模式,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建立城市公交系统仿真模型本课题拟通过建立城市公交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城市公交车辆的运行及乘客的上下车过程,对公交系统运作情况进行模拟。
2.数据收集及仿真参数设置本课题拟通过现场调研和相关资料搜集,收集公交线路、站点、车辆、乘客等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设置仿真参数。
3.仿真分析及方案优化本课题拟通过运行仿真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公交系统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方案优化策略。
(二)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本课题预计从公交系统建模、城市交通规划、仿真模型技术等方面进行文献调研,为仿真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数据收集本课题预计通过现场调研及相关机构、部门提供的公交系统相关数据,获取公交线路、站点、车辆、乘客等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设置仿真参数。
3.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本课题预计采用Flexsim建立城市公交系统仿真模型,并针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和建议。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1.研究意义本课题将通过城市公交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探索城市公交系统的运作模式,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和运作效率。
公交线网优化中的仿真与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交线网优化中的仿真与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c44b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f.png)
公交线网优化中的仿真与评价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公交线网优化中的仿真与评价方法研究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公交是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公交线网的优化可以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及污染,提高居民出行质量。
目前,国内外对公交线网优化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线路选取、公交车辆调度、站点位置等方面。
然而,优化效果的评价和仿真验证方法相对薄弱,限制了公交线网优化的进一步推进。
因此,开展公交线网优化中的仿真与评价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公交线网优化中的仿真与评价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包括公交线路选取、公交车辆调度、站点位置等方面的模型。
2. 采用仿真模拟手段对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进行验证。
3. 评价公交线网优化效果,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4. 对比不同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的优劣,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公交线网优化领域的研究现状。
2. 分析已有的公交线网案例,调研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
3. 建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包括线路选取、车辆调度、站点位置等方面的模型。
4. 采用仿真模拟手段对公交线网优化方案进行验证。
5.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对公交线网优化效果进行评价;6. 对比不同优化方案的优劣,提出可行的优化建议。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建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采用仿真模拟手段验证优化方案,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公交线网优化效果进行评价。
最终,结合不同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提出可行的公交线网优化建议,并为公交线网优化的实际推进提供参考。
设计分析公交站台 (5)
![设计分析公交站台 (5)](https://img.taocdn.com/s3/m/5be775e15ef7ba0d4a733b87.png)
设计分析公交站台目录一、摘要二、关于公交站台设计调查三、公交站台设计构思四、设计人群调查五、参考作品六、电子站牌功能规划七、设计初步方案八、设计说明九、最终方案选定十、最终方案效果图十一、设计总结摘要室外是无限的,室内是有限的。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机系统包括人和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中,对人的视距、视角、方位的限制都不尽相同。
人和事物都是通过在空间中和由空间做出的各种程度的分隔所联系,具体的人和事物只有在一定的空间里才能存在。
随着时代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身边的事物,质量要求也随着变高,特别对于服务行业和出行的便捷等等要求变的更加的高了。
随着国内大中城市的高度发达,城市的不断扩张,人口的不断增多及车辆的不断增多所带来的不便,堵车是常有的事,公交车的使用渐渐的受到的人们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选坐公交车出行,上下班,上下学。
随之而来对于公交车系统的服务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需要更好的公交站台,能够抵抗经常性的风吹、日晒、雨打等,站牌的呼声越来越高。
现在的公交站台暴露的问题有太多,比如站牌本来是为了让坐公交出行的人能更好的乘坐,但是却出现了广告占用的太多好的位置。
把站牌指示坐车的站地、及路线图放在上面看不见。
关于公交站牌的设计调查调查结果:一位小朋友希望公交牌上能注上拼音,因为她不认识太多字,拼音可以帮助她更好地乘车;那位年轻人希望注上英语,这样外国人也可以方便地坐车,他还希望站牌能显出一些青春活力,不要死气沉沉;中年人认为应该将站牌制成电子站牌,智能化的;而那位老人只是希望站牌的字大一些,让老年人看清楚,有语音提示的更好。
深圳已开始使用电子站牌,电子站牌分四部分:顶部写着站名;下面是液晶电子屏幕,滚动发布途经该站点的公交车线;第三部分是用LED发光二极管显示的电子线路图,可实现公交行车的动态显示,以红蓝灯光反映线路车辆分布站点,电子站牌中部的小电子显示屏每显示一个公交车线路,红蓝灯就亮起来;第四部分则是延袭老站牌的做法,安装用中文书写的小站牌。
公交发车计划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交发车计划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2580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7.png)
公交发车计划的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基于仿真的公交发车计划研究研究背景公交运输是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公交车的发车计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公交运行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目前,国内外针对公交发车计划的研究较多,但是由于城市交通环境、车辆管理、乘客需求等因素的不同,直接将国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仿真方法,以实际路况和乘客需求为基础,构建公交发车计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探索公交发车计划的最优化方法,提高公交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研究内容(1)搜集公交运输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公交发车计划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根据区域的交通环境、公交线路和乘客需求,构建公交发车计划模型。
(3)使用仿真软件,对构建的公交发车计划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公交车在不同交通环境下的运营情况。
(4)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公交发车计划的优劣,探索公交发车计划的最优化方法,为公交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5)编写开发文档和使用手册,最终形成一套可操作实用的公交发车计划仿真工具。
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仿真方法,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公交运输的情况,为公交发车计划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究成果能够为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仿真方法。
文献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公交发车计划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构建公交发车计划模型奠定基础。
仿真方法则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公交运输情况进行模拟,从而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
预期结果(1)构建一套可操作实用的公交发车计划仿真工具。
(2)对不同交通环境下的公交发车计划进行仿真分析,找出最优的公交发车计划。
(3)探索公交发车计划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公交运输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时间安排第1-2个月:搜集文献资料,了解公交发车计划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4个月:根据区域的交通环境、公交线路和乘客需求,构建公交发车计划模型。
第4节公交停靠站设计-09
![第4节公交停靠站设计-09](https://img.taocdn.com/s3/m/ce0e78a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7.png)
第4节公交停靠站设计-09第⼋章公共交通优先通⾏交通设计第四节公交停靠站设计⼀、公交停靠站分类1.公交停靠站的定义及类型在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公交停靠站作为⼀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到了提供公交车辆停靠、乘客上下车服务的作⽤。
根据公交停靠站的所处位置、设置⽅法及站台形式,公交停靠站具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法。
1)根据所处位置分类根据公交停靠站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交叉⼝上游公交停靠站上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上游区域进⼝道的公交停靠站,⼜被称为近端公交停靠站(Near-side bus stops,NS)。
对于交叉⼝上游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点受交叉⼝信号灯和进⼝道机动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与控制。
(2)交叉⼝下游公交停靠站下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下游区域出⼝道的公交停靠站,⼜被称为远端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3)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两个交叉⼝之间,公交车辆运⾏、停靠不受交叉⼝影响的纯路段的公交停靠站,⼜被称为中端公交停靠站(Mid-block Stops,MS)。
在保证公交线路站点平均站距最优的基础上,具体某⼀个公交站点的定位是有较⼤弹性的。
不同所处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位于交叉⼝附近的公交停靠站在减少了乘客公交换乘距离的同时加剧了交叉⼝的瓶颈效应。
设置在交叉⼝上游、交叉⼝下游及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的优缺点总结见表8-4-1所⽰。
不同所处位置公交停靠站优缺点⽐较表表8-4-12)根据设置⽅法分类根据公交停靠站设置⽅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路侧型公交停靠站路侧型公交停靠站是指沿城市道路⼈⾏道或机⾮分隔带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1所⽰。
对于三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机⾮分隔带宽度满⾜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机⾮分隔带上,这是我国最常见的⼀种设站形式。
当不存在机⾮分隔带或机⾮分隔带宽度不满⾜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道上,对于这种形式的公交站,公交停靠要占⽤和穿过⾮机动车道,容易与⾮机动车产⽣⼲扰。
关于城市公交车停靠问题研究PPT 精品
![关于城市公交车停靠问题研究PPT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9f4df6c8e9951e79b8927a7.png)
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最小设计尺寸(大于52米)
由于公交车站多为直出直入,对大型车道和快车道的影响 很大,不仅减慢了行车速度,而且公交车突然拐入车站,容易 引发车辆事故。
我的措施
措施
公民自身 的防护
公交线路网 的合理规划
公交停靠点 形式改进
加强交通的 管制
实现智能化交 通管控
合理控制公交 路线规模
公交停靠点形式改进
港湾式 •减小公交车停 靠对其他机动 车的影响和对 非机动车的影 响
立体式
•完全隔离公交 车与其他车辆, 最大程度上保 证乘客安全
公交设计 蓝图
•公交整体走入 底下,实现与其 他公共交通的 无缝对接
核心思想:我们每个人,每种交通公交都享有平等的道路使 用权,不是说我们要缩小某一种车辆行驶畅通的权力而给 与公共交通最大的权益,我们要使各种车辆行驶畅通,就必 须通过有限制的扩大和合理的调控来实现交通的畅顺!
立体式公交停靠站
在乘客集中地区,例如商业地区,地铁站 与公交结合处等,通过地下公交停靠站形 式,实现地铁站与公交站台的无缝对接, 乘客全部转入地下,公交车同时也转入地 访谈结果与析 下,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地面交通:私家车,出租 车与非机动车
地下交通:公交车与地 铁相结合
创新
BRT(城市快速公交)
(3) 在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道路上, 公交中途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应采用港湾式 布置。在机非混行道路,采用沿人行道边布置停 靠站或专设机非分隔带布置停靠站;机动车专用 道,采用沿人行道边布置停靠站;有机非分隔带 的道路,沿分隔带设置停靠站。
(4)新建、改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应设置在 平坡或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上;当地形条 件受限制时,坡度最大不得超过2%。例如拉 萨路的坡道上、城市高架桥、隧道的辅道出 口 (5)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总长度应大于57m, 站台宽度应大于2.0m;改建及综合治理交叉 口,当条件受限时,站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1.25m。
公交站台系统设计
![公交站台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c2f51e6bd97f192279e9d4.png)
公交站台系统设计姓名:成治富学号:2008074115日期:2011年11月目录一.设计调研及分析 (03)二.初步方案设计 (05)三.初步方案材质分析及评价 (12)四.功能分析 (13)五.人机分析 (13)六.色彩分析 (16)七.材质分析 (17)八.尺寸图 (17)九.效果图 (17)十.纸质模型图 (20)公交站台系统设计一.设计调研及分析(一)调研提纲1.调研目的公交站台作为乘客和公交车接触的平台,与乘客和公交车的关系十分密切,怎样式公交站台的设计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是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义务。
2.调研对象。
1)乘客(老年人、中年人、儿童、青年、孕妇、残疾人等)2)公交车司机3.调研内容1)公交车站台的风格。
2)公交车站台是否便于乘客小憩。
3)公交车站台是否能够遮阳挡雨。
4)公交车站台上的的空间是否足够大。
5)公交车站台上有无防止乘客拥挤的栅栏。
6)公交车站台的高度是否和公交车的踏板高度相匹配。
7)公交车站台是否方便公交车停靠。
8)公家车站台广告的显示方式。
9)公交车站台车次的显示方式。
10)是否能够显示公交车还差多长时间到达站台。
4.调研方式1)在公交车站实地调查;2)在公交车上调查;3)发问卷调查;4)网上问卷。
5.分析调研结果,列出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二)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乘坐公交车环境,我们要对现有的公交车站台做一定的改进,现在希望了解一下现有站台存在的优缺点,能否占用您几分钟时间,做一下这张问卷呢?我们真诚的希望您给出好的意见和想法。
谢谢!问卷编号:XXXX 日期:2011年9月调研员:成治富Ⅰ.基本信息1.姓名:2.性别:A.男 B.女3.身体状况:A.健康 B.偶尔患病 C.经常患病 D.残疾人4.年龄:A.5—15岁 B.16—25岁 C.26—45岁 D.46—55岁 E.56岁以上5.月收入:A.1000元一下 B.1000—1999 C.2000—2999 D.3000—3999E.4000以上F.秘密6.职业:A:待业 B.中小企业职员 C.部门管理者 D.个体经营者E.企业主管F.秘密Ⅱ.调研问题7.您通常乘车的距离:A.<2kmB.2—5kmC.5—10kmD.10—20kmE.>20km8.您乘坐公交车的频率:A.1天4次B.1天2次C.2天1次D.2天以上1次E.其它9.您能接受的等车时间:A.<5minB.5—10minC.10—15minD.15—20minE.>20minF.无所谓10.您喜欢怎样待车:A.站着B.蹲着C.看报D.玩手机E.其它11.您认为公交站台的人流度:A.非常宽松B.宽松C.一般D.拥挤E.非常拥挤12.您对公交站台的卫生状况: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13.您认为公交站台应该多长时间清理一次:A.1日3次B.1日2次C.1日1次D.2日一次E.3日以上1次14.您对公交车的支付系统: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15.您喜欢的售票方式:A.无人售票B.刷卡C.人工售票D.其它16.您喜欢的站牌现实方式:A.招贴性B.语言性C.电子显示性D.其它17.您认为公交站台应不应该有椅子: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18.您认为公交车站台应不应该有广告: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19.你乘坐公交车的目的是:A.上班B.上学C.购物D.其它20.你乘坐公交车的时间一般是:A.早上B.中午C.下午D.晚上E.周末21.您认为站台的高度和公交车门的高度:A.非常满意B.站台过低C.站台过高D.没留意22.你认为公交站台的安全性如何:A.很安全B.一般C.很不安全23.你认为公交车站台应不应该设立报警按钮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24.你认为公交车站台应不应该有栅栏: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25.你认为公交车站台应不应该占用绿化带:A.应该B.不应该C.根据情况而定D.无所谓26.你赞不赞成在站台出设立快餐车:A.赞成B.不赞成C.根据情况D.无所谓27.你喜欢的公交车站台的类型是什么样的:A.中国古代长廊式的B.中国现在的C.国外的D.无所谓28.你喜欢公交车站台的主要制作材料是:A.不锈钢B.钢筋水泥C.木材D.树脂玻璃E.其它29.你喜欢公交车站台的主色调是:30.您对现在公交车站台的建议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调研总结1.站台颜色:凸显站台信息,方便乘客读取显示的信息,以哈尔滨站牌的颜色为例:①.绿底白字。
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d915d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2.png)
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固定的公交线路和站点安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采用更加智能、人性化的公交服务来缓解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多线路公交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公交方式,它不仅可以明显减少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还可以提高公交服务的效率,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
对于多线路公交而言,公交车停靠点的合理设置至关重要,合理设置停靠站点可以提高公交线路的利用率,也可以增加乘客的出行便利性。
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问题,为城市公交发展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以深圳市龙华区为实验样本,通过对区域内多线路公交的站点分布、客流量、终点站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讨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多线路公交的线路规划、站点分布和乘客出行特征的分析。
2. 挖掘多线路公交站点所存在的问题,如站点拥堵、候车时间过长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建立多线路公交站点优化模型,以提高公交的服务效率、减少乘客的出行时间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技术和规划分析方法等。
三、预期成果1. 建立多线路公交站点优化模型,提高公交服务效率,加快城市公交服务的步伐。
2. 对多线路公交站点的停靠设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3. 为城市公交服务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城市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对深圳市龙华区的多线路公交线路规划、站点分布和乘客出行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
预计完成时间:2个月。
第二阶段:对多线路公交站点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研究解决方案。
预计完成时间:2个月。
第三阶段:建立多线路公交站点优化模型,并进行验证。
预计完成时间:2个月。
第四阶段:论文撰写和结果分析。
预计完成时间:2个月。
五、研究团队该项目的研究团队由多名公共交通管理专家、数据分析师、城市规划师等组成。
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6dd9a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9.png)
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停车问题,成为城市交通瓶颈的一个重要方面。
宏观上,城市停车问题不仅涉及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以及整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因此,本文选取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
西安市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人流和车流。
而城市中心区域因为狭小的空间限制,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
此外,西安市交通设施不完善,与城市发展速度和人口增长率不匹配,因此,如何优化城市交通、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以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展开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西安市现有停车换乘设施的分布情况及利用状况分析。
2. 城市停车需求的分析及预测,包括停车需求的数量、地点、停车时间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3. 根据停车需求,设计可行的停车换乘设施方案,包括泊位规划、停车设备选择、换乘配套设施设计等。
4. 借鉴其他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经验,结合西安市实际,提出优化方案。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实地调研法:通过在西安市城区的各个停车场和换乘站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
3. 数量分析法:分析停车需求,制定泊位规划方案等。
4. 经验借鉴法:对其他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经验进行研究借鉴,为西安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三、预期目标和研究价值本研究旨在针对西安市城区停车换乘设施规划问题,分析其现状,调查停车需求,设计可行的规划方案,并借鉴其他城市的停车换乘设施规划经验,提出优化方案。
预期目标如下:1. 着重分析西安市城区停车换乘设施现状,了解停车需求,设计可行的规划方案,提高城市停车设施利用率。
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1f013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b.png)
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城市常规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场站作为公交车辆的停靠、调度和乘客换乘的重要节点,直接关系到公交运营效率和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常规公交场站,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优化,对于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城市效率,实现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目的和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公交场站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研究目标如下:1. 探究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现状和问题;2. 分析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设计标准和方法;3. 以典型城市为例,评估现有常规公交场站的规划情况和存在的问题;4. 提出优化城市常规公交场站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措施。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常规公交场站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2. 常规公交场站布局的优化设计3. 常规公交场站设施建设的优化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现场调研等方法,从经验总结、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等角度深化对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研究。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的探讨,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了解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现状和问题,确定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设计标准和方法;2. 分析典型城市场站规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措施,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城市效率。
3. 总结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经验和教训,为优化城市公交场站规划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优化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研究对于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优化城市交通流动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能够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城市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优化和改进,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进城市低碳、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9cb7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2.png)
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愈加突出。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优化城市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2. 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重点研究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及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交出行交通流理论及模型。
(2)公交路网建模和精度评估。
(3)公交车辆模型和行驶规律建模。
(4)公交站点模型和乘客行为建模。
(5)公交线路运营模式仿真实验设计和实现。
本文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准确、可靠的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用于预测和评估公交出行的各个环节,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3. 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数据采集:采集公交运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如车辆运行轨迹、乘客流量、交通流等。
(3)公交出行交通流理论及模型:建立公交出行交通流理论和模型,分析公交线路运营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4)公交路网建模和精度评估:通过GIS等工具对公交路网进行建模和精度评估,保证公交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公交车辆模型和行驶规律建模:对公交车辆的特性和行驶规律进行建模,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6)公交站点模型和乘客行为建模:对公交站点特征和乘客行为进行建模,分析公交站点运营状况及乘客出行行为规律。
(7)公交线路运营模式仿真实验设计和实现:通过仿真实验对公交线路运营模式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
(8)论文撰写: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撰写出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4. 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科学、准确、可靠的公交出行交通仿真模型,旨在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预期结果如下:(1)建立较为完善的公交出行交通流理论与模型,可以较好预测和评估公交出行的各个环节。
公共交通运营系统GPSS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共交通运营系统GPSS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93f7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d.png)
公共交通运营系统GPSS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密度和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探索使用GPS系统进行公共交通运营的监管和管理,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和效率。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GPSS仿真模型,以研究该系统的运行规律、优化策略和性能评估,为城市交通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城市交通运行的整体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建立GPSS仿真模型;(2)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采集,掌握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规律;(3)分析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中的瓶颈问题,提出优化策略;(4)基于仿真模型和实际运营数据,评估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性能。
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收集公共交通相关信息和GPSS仿真模型的研究成果,建立研究依据。
(2)模型设计法:模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真实情况,设计GPSS仿真模型。
(3)数据采集法:采集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4)性能评估法:通过实验和仿真,评估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性能。
四、预期成果和进展计划1.预期成果(1)完成公共交通运营系统GPSS仿真模型的设计和实现;(2)掌握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性能;(3)提出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优化策略和建议;(4)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2.进展计划(1)第1-3个月:文献调研,确定GPSS仿真模型的设计方案;(2)第4-6个月:实现GPSS仿真模型,采集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3)第7-9个月:数据分析,研究公共交通运营系统的运行规律,提出优化策略;(4)第10-12个月:模型评估和实验验证,撰写学术论文。
五、参考文献[1] 王阳波,范峰,徐格华.城市公共交通GPS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32(8):1746-1751.[2] 张建林,高明军,何艳红.公共交通GPS监管运营系统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1):184-186.[3] 熊庆华,肖丙舫.基于GPSS仿真技术的公共交通系统性能评估[J].控制工程,2008,15(4):539-543.[4] 金鹏,敖颖明.GPSS仿真在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5,17(4):12-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葛宏伟、王炜、陈学武、梅振宇《城市公交停靠站规划设置方法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11期
五、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
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第1—2周
查阅资料,熟悉课题背景,了解该领域国内外发展状况。
2
第3周
继续查询相关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理工类)
设计题目
公交站台分站停靠设计及其仿真研究
学生姓名
孙大侠
学号
0612106803
专业
交通工程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交交通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仍然是绝大多数出行者的首选交通方式。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经济和民众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更有其重大现实意义。
3
第4周
完成开题报告,开题答辩。
4
第5—8周
进行交通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与资料,并完成论文的主题框架。
5
第9—12周
仔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完成论文的核心内容。
6
第13周
第一次提交论文初稿,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一次修改。
7
第14—15周
提交修改后的论文,指导老师再次审阅,修改后排版打印,毕业答辩。
1、可行性分析:首先柳泉路这一路段同一停靠站停靠线路太多(如市青少年宫站、中国银行站,其线路到达了10条),容易导致公交进出站困难,导致市民乘坐不便,该问题亟待解决。其次
2、预期目标: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进行交通问题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应用VISSIM进行方案验证比选,找出最佳方案,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
城市的发展,使人们公交出行的次数也不断加大,多路公交车停靠在同一站点这种现象随之也出现,在商业中心区等交通集中场所较为普遍。当这类站点有6条以上公交车经过时,往往会发生前车尚未离站而后车已经进站,甚至有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导致多辆公交车排队继而引发交通拥堵的现象。其中张店柳泉路现象比较突出。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柳泉路的实地交通调查,找出柳泉路公交站台存在的不足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学习和研究的资料,也可以为道路施工单位提供适当的指导。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4]王炜,徐吉谦。《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5]郭冠英。《中途停靠站公交线路数上限的确定及驻站时间计算模型》[J]《上海公路》2000年02期
[6]曾涛沈文。《城市公交密集线路设站方式探讨》[J]。《综合运输》2011年06期
[7]杨晓光。《公共汽车交通专用道及其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法》[J]。
从上述总结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站点单体设计方面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于多泊位之间的距离以及相应的线路停靠次序方面。另外混合交通的特有特征,也使得国外站点设计研究成果在我国的推广有待斟酌。
2、国内研究情况简介
相较于国外,国内关于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如1982年前后,长沙市开展的“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工程”工作,在公共交通调查、需求预测、线网设计优化、调度优化和网络流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近年来,随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的确立,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国内诸多高校、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及研究生等以国内城市为依托,在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香港地区,某些路段早在十年前就尝试公交站点错位停靠,在同一站位上设置若干个上车点,每个点不超过5条线路,进站车辆根据线路的位置错点停靠,即停即开。香港公交的错位停站最长的延长数百米。在大陆,广州深圳地区率先实现公交站分站的停靠。将原来交站将一分为二,实行分站停靠。
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期目标:
四、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
计算机、地观察记录材料、打印机,相关文献等。
[1]王炜、徐吉歉等,《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编著,杨晓光,滕靖等译,《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王炜。《城市交通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需要;
(2)城市公共交通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3)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需要。
二、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情况简介
国外对于公交站点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公交站点站距优化方面,1981年,加大S.C.Wirasinghe以公交运营成本与乘客出行费用作为出发点,建立了以时间为衡单位的站距优化模型,但存在参数标定难问题,实用性差;2001年,AnthonyA.Saka基于公交运营成本限制提出相应的站距优化模型。在站点选址方面,1997年tzpatrick通过对乘客问询调查、现状站点观察以及公交企业站点布设经验汇总,提了指导公交站点选址与设计指导准则;1998年,Kollaros A.George采用定性描述法对不同情况下的公交停靠站选址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合理关系进行了讨论,为站点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站点微观设计方面,1999年,Maryvolme Dejeammes等通过析直线式停靠站和港湾式停靠站两种站点形式的影响与调查公交车在港湾式停靠站的停靠能力和停靠特征,对公交停靠站和公交停靠导向系统提出了改良设计方案,确保公交车辆停靠时与站点之间的间距尽量最小;2001年,Redrigo Femandez通过对公交的运行特性、上下游交叉口的交通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改进了计算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的方法,为公交站点容量设计提供有力参考。
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200年月日
在公交系统规划方面,胡启渊提出的对乘客直达率最大、线网的日均满载率最大、乘客的总出行时间最小、路线网络覆盖率最大、路线重复系数最低和公交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好等六个目标进行多目标规划;林柏梁等以乘客的出行时间最短和实现公交网络的资金投入最少为目标函数,从组合优化的角度,提出了公交网络优化设计的非线性0一l规划模型;单连龙等提出了用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连续平衡公交网络设计问题;王炜提出以直达客流量最大为目标,采用“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思路进行线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