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修改版
1-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
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
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中风诊疗方案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进行诊断。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治疗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康复重点专科中风病诊疗方案拟订。
1.诊断明确;2.生命体征平稳;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2、康复科住院患者,病情稳定;3、除外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塞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的糖尿病等患者;4、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患者同意接受治疗。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急性期1.康复评定选择的量表包括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berg平衡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效价评定等。
如果发现存在抑郁以及运动、感觉、认知、交流和吞咽功能缺损,应由来自康复治疗小组的相应医师进行正规的评定。
2.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在内科治疗,以确保并发症风险的降低。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治疗。
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被动运动、早期床上活动(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等康复训练。
避免患侧肢体输液。
(二)中经络〔软瘫期〕1.康复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首选Brunnstrom评价法、Fugl-Meyer量表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首选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功能评定。
此外,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选择相关评定内容,如认知功能的评定包括失认症、失用症评定等;在康复训练中还应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评定。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临床路径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印发。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神经病学》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缺血中风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缺血中风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塞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 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风阳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暗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一、喘病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
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诊断依据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
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
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
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
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
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
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
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
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
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
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痰湿蕴肺:化痰行湿、止咳肃肺,方用三子养亲汤。
水气凌心:温阳利水、益气宁心,真武汤合五皮饮。
肺脾两虚:补肺益气、健脾温阳,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肺肾两虚:滋补肺肾、百合固金汤,二冬二母汤。
疗效评定1、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2、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中风单元-中风病多学科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修改
中风单元-中风病多学科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1中风单元形成的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加之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中风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显示,无论是城市或农村,中风近年在全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
城市居民中风病死亡已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风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
中风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
在存活的中风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中风病的费用估计要在100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200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风病又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总数的55%~80%,因此,缺血性中风是我国中风病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已经对中风有了一些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治疗方法,分别是卒中单元(OR=0.71)、溶栓治疗(OR=0.83)、抗血小板治疗(OR=0.99)和抗凝治疗(OR=0.99)。
不难看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它来自于欧洲。
卒中单元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作为根本,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达到改善病人预后的目标,使病人有更多的信心康复和生活。
基于卒中单元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的优势,我们提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多学科综合一体化诊疗模式——“中风单元”模式,凸显以病人为中心的独特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综合的诊疗服务。
通过实施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打造中医服务品牌,推动科室发展。
2中风单元模式的构成基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脑病科整合多学科资源,创建了中风单元模式,为中风病病人提供了一站式的疾病诊疗服务,使患者在一个科室、一张病床上就能实现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服务全过程。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制定。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制定。
(1)急性起病,经内科治疗发病2周到6个月。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痰瘀阻证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推荐方药:解语丹加减。
主要成分:白附子,石菖蒲、远志、天麻、全蝎、羌活、胆星、木香等。
加减:瘀血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加桃仁、红花、赤芍;舌苔黄腻、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加黄芩、山栀。
中成药:华佗再造丸等。
2.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主要成分: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归尾、川芎、地龙等。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言语不利,加远志、石菖蒲、郁金。
中成药:芪参还五胶囊(院内制剂)。
3.肝肾亏虚证治法:滋养肝肾。
神经内科1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神经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定义】中医定义:本病多属“中风”范畴,指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西医定义:脑梗死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的坏死。
一般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和血栓栓塞性脑梗死。
前者简称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是供应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狭窄、阻塞,引起急性的局灶性脑缺血,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体征。
后者指各种栓子(血液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体)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脑功能障碍而言。
【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病名诊断(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助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主症:偏瘫、神志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分期(参照1986年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3.中医鉴别诊断:中风与口僻、厥证、痉证的鉴别要点(1)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口僻之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于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2)厥证: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9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7.03.13
【实施日期】2017.03.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
疗方案(2017年版)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20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组织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修订了中风病(脑梗死)等92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现予以印发,供各级中
1 / 1。
2017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2017)疾病名称(ICD 码)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针灸治疗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说明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从本科实际出发,经过近1年的学习、实施、评价,整理编印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3、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1、穴位按摩2、艾灸3、耳穴贴压(埋豆)4、穴位贴敷5、中药熏洗6、药熨7、中药外敷8、中药离子导入9、中频、低频治疗仪10、拔罐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七、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一)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2.痰热内闭证3.元气败脱证(二)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2.风痰阻络证3.痰热腑实证4.气虚血瘀证5.阴虚风动证(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1、风痰瘀阻证2、气虚血瘀证3、肝肾亏虚证(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四、健康指导五、护理要点六、护理难点七、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说明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江油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二〇一一年度二〇一一年一月目录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3)一、病名 (3)二、诊断 (3)三、中医治疗 (4)(一)辨证施治 (4)(二)特色疗法 (4)四、疗效评估及评价: (9)五、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9)(一)难点分析: (9)(二)应对措施: ..................................................................................... (10)中风病(脑梗死)一、病名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 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设计
脑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优化设计
优化方案设计:
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将病人的病情、体质、心理状况等因素纳入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脑病,中医可以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判断病人的体质特点,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进行调理,针对不同的脑病病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 统合治疗:中医强调综合治疗,将中药、针灸等多种疗法相结合,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脑病,中医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相结合,提高治疗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注重病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
3. 强调整体观念: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认为脑病是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治疗应通过调理整体机能来达到疾病的治愈。
因此,在优化脑病科诊疗方案时,中医可以综合考虑病人的脑病症状、体质特点等,制定针对性的整体调理方案,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优化设计:
1. 建立针对不同脑病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加强病种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管理。
2. 提倡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建立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
3. 增加对中医治疗脑病的科学研究,提高中医在脑病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
4. 加强对中医脑病科的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中医诊疗能力和水平。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优化中风(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部缺血或出血导致的突然性脑功能障碍。
中风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属于急症范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能够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以下是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及其优化的详细介绍。
中医方面,中风病属于中风证的范畴,中医将其归类为脑病,常见风痰、瘀血两种证型。
风痰证以中风突然发作、偏瘫、言语不清、舌体红胖等为主要特征;瘀血证以发病急、面部或四肢麻木、舌质紫暗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治疗可采用清热化痰、散寒化瘀等方法,主要药物可选用通窍活络中药,如天麻、川芎、白芷、防风、丹参等,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西医方面,中风病的治疗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和康复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凝血药物和溶栓药物等药物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的病因,如颈动脉狭窄、动脉瘤等。
康复治疗则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旨在通过训练和康复措施来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功能。
中西医结合方案主要是针对中风病的病因、病程和病情进行综合治疗。
具体方案如下:1.急救阶段:在发现中风症状后,需要立即就医,尽快进行急救。
急救包括确认病因、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等。
中医急救可采用清热、化痰、疏风、活血等方剂,如清脑汤、颠茄合剂等,以及经络穴位刺激。
2.中期治疗:中期治疗主要是针对中风引起的脑部功能损害进行治疗。
西医可通过药物治疗,如神经保护剂、脑血管扩张剂等,以及手术治疗,如动脉狭窄、动脉瘤的处理等。
中医可采用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如艾灸、拔罐、推拿等。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中风病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方面。
中医可采用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手段,以及经络疗法、按摩和音乐疗法等辅助治疗手段。
总的来说,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能够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中风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中风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中风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1.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2.中风的定义和分类2.1 中风的定义2.2 中风的分类2.3 中风的流行病学特征3.中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 主要病因3.2 发病机制3.3 相关风险因素4.中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1 中风的典型症状和体征4.2 临床评估和诊断方法4.3 影像学检查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5.中风的治疗原则和现有疗法5.1 急性期治疗5.1.1 静脉溶栓治疗5.1.2 血管内介入治疗5.1.3 其他药物治疗5.2 康复期治疗5.2.1 早期康复治疗5.2.2 长期康复治疗6.中风临床路径的分析6.1 现有临床路径的概述6.2 评估现有临床路径的优缺点6.3 需要改进的问题和挑战7.中风临床路径改进方案7.1 制定改进目标和指标7.2 提出改进策略和措施7.3 实施中风临床路径改进方案的步骤8.改进方案的评估和效果8.1 评估指标和方法8.2 数据分析和结果8.3 改进方案的效果分析和总结9.讨论和展望9.1 讨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9.2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附件:附件一:相关统计数据表格附件二:临床路径改进方案详细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临床路径:指在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序列,确定患者经过的重要诊疗过程、标准和基本操作等内容。
2.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或改善血管的通畅,在中风急性期可能用于恢复血液供应受限的脑部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脑梗塞)诊疗方案一、概述:中风就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㖞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 CI)就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与脑栓塞等,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中风病范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与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与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1.中脏腑(1)痰热内闭证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与温胆汤加减。
羚羊角粉3g冲服、生地12g、钩藤15g后下、菊花10g、茯苓12g、白芍12g、赤芍12g、竹茹10g、川牛膝12g、川芎12g、丹皮10g、半夏9g、陈皮10g、栀子10g 中成药: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口服局方至宝丸、牛黄清心丸、紫雪散等。
(2)痰蒙清窍证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导痰汤加减。
制半夏10g、制天南星3g、陈皮12g、枳实12g、茯苓12g、甘草6g、生姜3片中成药: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等。
(3)元气败脱证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方药:急予以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人参另煎兑服、附子先煎半小时以上)等。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治法:清热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5g 川牛膝12g 桑寄生12g 栀子12g、黄芩8g、杜仲12g、益母草10g 、夜交藤15g、朱茯神10g。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等。
(2)风痰阻络证治法:息风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
法半夏10g、生白术15g、天麻10g、紫丹参15g、香附10g、酒大黄9g、天南星3g中成药:华佗再造丸、通脉胶囊等。
(3)痰热腑实证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9g后下、芒硝10g冲服、天南星3g、瓜蒌15g痰热较重者加竹茹,川贝。
中成药:安脑丸、牛黄清心丸等。
(4)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息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代赭石20g先煎、龟板12g先煎、白芍12g、玄参12g、天冬12g、川牛膝12g、川楝子10g、茵陈10g、麦芽10g、川芎12g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
中成药: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
(5)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全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10g、地龙10g中成药:消栓通络片、脑心通胶囊等。
3.常见变证的治疗中风急性期重症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呕血等变证,需及时救治。
(1)呃逆如呃声短促不连续,神昏烦躁,舌质红或红绛,苔黄燥或少苔,脉细数者,可用人参粳米汤加减(西洋参,粳米)以益气养阴,与胃降逆。
如呃声洪亮有力,口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便秘尿赤,腹胀,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滑而大者选用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厚朴、枳实、沉香粉冲服以通腑泄热,与胃降逆。
如烦热症状减轻,但仍呃声频频,可予平逆止呃汤(经验方)治疗。
炒刀豆、青皮、枳壳、旋覆花(包)、制半夏、枇杷叶、莱菔子,鲜姜以与胃理气降逆。
兼有气虚者,可加生晒参。
(2)呕血:出现呕血,神识迷蒙,面红目赤,烦躁不安,便干尿赤,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无苔,脉弦数者,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先煎,生地、赤芍、丹皮以凉血止血,或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可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生大黄粉等鼻饲。
如出现高热不退,可予以紫雪散以清热凉血。
(二)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中脏腑痰蒙清窍证:选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痰热内闭证: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元气败脱证:选用参麦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2.中经络: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如:丹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等可以选择使用。
(三)并发症治疗脑梗塞后多出现偏瘫肢体异常改变(关节痉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及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即抑郁、焦虑等症状)成为妨碍病人进一步配合治疗、生理心理康复的重要原因。
第一要重视心理治疗与护理观察,第二可以中医辨证治疗(多属风痰阻络或气阴两虚),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本院特色治疗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是多因素的,因此,治疗必须就是多靶点的,赵步长教授提出了“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的理论,认为多靶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稳定动脉硬化斑块、抑制斑块的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慢性炎症的发生,调节血压,血糖,血脂就是治疗的关键,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中药多靶点联合用药方案,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用步长脑心通胶囊1、6g口服 3次/日,步长丹红注射液20-40ml静滴 1次/日,迅速改善供血不足,标本兼治,提高激活脑细胞内的多元活化素,降低血脂、稳定血压,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对溶解栓塞、缩小并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防止血栓的再形成,提高人体自身内环境的调节能力等,并针对患者兼杂病症辩证施治,方案如下:伴肢体活动障碍者加服步长脑心通1号胶囊0、8-1、6克,每日3次,并佩戴步长中风健脑帽。
伴心脏疾患者加服步长脑心通2号胶囊0、66-1、32克,每日3次。
伴失语者加服步长失语灵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伴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加服步长稳心颗粒9-18克,每日3次,如糖尿病患者可口服步长无糖型稳心颗粒5-10克,每日3次。
伴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加服步长参仙升脉口服液10ml,每日3次。
伴糖尿病患者可加服步长通脉降糖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伴脑萎缩,老年痴呆症患者可加服步长健脑丹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伴神经衰弱症,抑郁症患者可加服步长解郁安神胶囊0、8-1、6克,每日3次。
(五)针灸治疗1.应用时机:针灸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
2.治疗原则:按照经络理论,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合理的穴位配伍与适宜的手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梅花针、耳穴敷贴、灸法与拔罐等。
3.针灸方法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辨证取穴与循经取穴。
主穴: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冲、太溪;闭证加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便秘、尿失禁、尿潴留、复视、语言障碍等加减穴位。
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元等,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也可按照软瘫期、痉挛期与恢复期不同特点与治疗原则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技术、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等。
(1)醒脑开窍针刺法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
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中脏腑闭证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太冲、合谷;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穴,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操作1分钟;再刺水沟,在鼻中隔下向上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佳。
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度角,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
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1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l—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度角,直刺l寸,提插泻法,使前臂与手指抽动3次:委中采用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O、5-l 寸,用提插泻法使下肢抽动3次。
风池、完骨、天柱均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分钟,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l-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展开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