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梳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理解并识记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3. 通过对文言文实例的分析,掌握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2.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举例分析。
3. 文言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阐述。
4. 文言文翻译的训练和指导。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
2. 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
3. 文言文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 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2. 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分析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
3. 练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学课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建议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和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题目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阅读文言文,如断句、推测词义、理解句式等。
3. 分析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举例讲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 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作品,阐述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
5. 翻译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或短文,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文言文的意思。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与概括(20张PPT)
原文信息
分析
锁定具体信息区间: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
晋文公的请求超越上下的名分,不合礼制。
结合材料一核心观点: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文本二
文言文阅读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节选自《王安石文集·伯夷论》)
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3.联系语境。在遇到阅读障碍时,要注意根据前后内容加以推断分析。可以从逻辑上推理,从情节上推断,从事理上分析,从侧面人物的表现上揣测,多方面理解,不能只盯一点,不顾全篇。4. 转换语言。文意理解题考查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意的梳理与概括。答题时既要忠于原文,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原句,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语法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一)——语法一、词类:(语法功能、语汇意义)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和句子成份[主、谓、宾]。
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不表实在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成份。
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3、代词(实词):具有代替作用的词,可分为人称代词(你、我、它们)、指示代词(这、那些)和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三类。
(1)主要语法功能:A、相当于它所替代的词。
B、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
C、可作句子成份,可独立成句。
4、副词:(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程度、时间、范围、否定、语气等。
A.表程度:最极太非常十分特别分外越越发相当很较比较略至少起码B.表时间:早已曾迟早已经曾经当即初预先马上刚便暂且正从来终于C.表范围:总共都全统统凡是大半一共只各自独自净仅仅一概单单D.表情貌:刚巧果然自然仍然忽然突然居然原来特意明明渐渐仿佛E.表重复\连续:一连连续不断屡次还又再再三重新反复随后F.表肯定\否定\估量:就是准准保一定确定诚然必然不非没有可能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想必G.表语气:难道岂幸亏到底反正简直却才宁愿偏偏也许竟然一旦索性何尝果真敢情H.表处所:到处处处满地满处(2)语法功能:A、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作状语。
例:他[早]去了。
他[非常]好学。
我[马上]去。
B、少数副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独立成句。
例:你什么时候走?——马上。
你同意吗?——不,不同意。
5、介词(虚词):A、表处所、方向:从自往朝向到在于沿着顺着B、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趁临随着C、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同跟和把被叫D、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E、表示比较:比同跟和与F、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开除去G、表状态、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据根据遵照本着经过通过凭靠(1)语法功能: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同其他词或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由介宾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例:我[在北京]住了两个月。
他[对人]很诚恳,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
考情分析
年份 卷别
出处
选材聚焦
材料一:《韩非子·难一》
新课标Ⅱ
202
材料二:《孔丛子·答问》
3 材料一:《百战奇略》(军事理
新课标Ⅱ 论专著)材料二:《唐太宗李卫
公问对》(军事问题言论辑录)
两则材料聚焦孔子称赞赵襄子善赏 一事,展现了儒、法两家的论辩交 锋。
两则材料聚焦“淝水之战”这一历史 事件,分析符坚失败的原因。
6.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及某些固定句式等都 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 疑问句,如“不亦……乎” “何……之有”“孰与……(乎)” 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 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当然, 文言文中还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找出省 略成分,方能正确断句。
1.比对时间 命题人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分析 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 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防止时间混乱。
2.比对地点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 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2.对话标志法 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等为 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 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 者、答者,明辨句读。
3.虚词标志法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 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 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 断句的地方。
备考策略
(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多义词、古今异 义词、通假字、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要逐项进行梳理归纳,总 结规律,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节教材文言重点篇目梳理1、《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衡乃拟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为..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左右。
尝问天下..,讽议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征拜..尚书。
..,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2、《指南录后序》(节选)〔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
”“四夷..未服邪?”曰:“服矣。
”“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
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
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
”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
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
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
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ꞏ唐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借指国家。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新课标卷地区选做】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徐渭,字文长,山阴人。
为诸生,有盛名。
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宪书记。
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
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
渭知兵,好奇计。
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
藉宗宪势,颇横。
及宗宪下狱,渭惧祸,遂发狂,引巨锥剚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
已,又击杀继妻,论死系狱,里人张元忭力救得免。
乃游金陵,抵宣、辽,纵观诸边厄塞,善李成梁诸子,入京师,主元忭。
元忭导以礼法,渭不能从,久之,怒而去。
后元忭卒,白衣往吊,抚棺恸哭,不告姓名去。
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
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
尝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当嘉靖时,王、李倡七子社,谢榛以布衣被摈。
渭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后二十年,公安袁宏道游越中,得渭残帙以示祭酒陶望龄,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
(选自《明史·徐渭传》,有删改)文本二: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
表上,永陵喜甚。
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皆曰:“如命。
”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
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文言文专题:文学文化常识(非常详细实用)(一)-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B.“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中的“土地、户籍等职事”错误。 礼部,不负责土地、户籍。礼部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 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
知识链接:
3.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 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作昃(zè,太阳 偏西)。如“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B.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 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 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 飞》) C.寒食,即清明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 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如“时当一百五。”(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 望》) D.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D
D.“带有褒奖意义”说法错误,谥号有褒也有贬。
1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可以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以指 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成为五更或五夜。一更为人定,即亥时,相当于 现在的19时至21时。 C.年号由西汉武帝首创。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朝之后(包 括明朝),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D.《诗经》“六义”中的“风、雅、颂”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指的 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7.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 用。 B.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 的。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孝文帝。 D.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
父灌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吴楚反时,颍阴侯为将军,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
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夫身中大创十余,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1)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2)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
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
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
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
”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
帝以问燮。
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帝从燮议。
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
忠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
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
”燮正色拒之曰:“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
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选自《后汉书·傅燮传》,有删改)(1)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2)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岂求私赏哉!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 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
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隆中对》
(确实、的确)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 7、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带—腰,佩带)
❖ 8、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幼—冲,年幼)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 四、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 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介宾短 语充当等。
❖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顾”通“雇”,雇佣)
❖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翼”通“翌”,第二天)
试 ❖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趣”通“促”,催促) 一 ❖ 4、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蚤”通“早”,早点)
试 ❖ 5、复之以掌
(“复”通“覆”,覆盖)
❖ 6、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 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固,形作名,险固的地势
坚、锐,形作名,坚硬 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判断下列句中红字解释的正误:
1、自放驴,取 樵炊爨。 樵:打柴。 (2000年全国)
“樵”作动词“取”的宾语,当为名词,“柴禾”。
2、鸣鹤在阴,其子 和之 和:和睦 (2004湖南)
实词的考查形式:
❖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和 错误的一项;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精选5篇)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精选5篇)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篇1】①败坏,毁坏。
“有难成而易败者”(北京卷)“于是纵散约败”(《过秦论》);“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②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③打败。
“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殺”(《殺之战》)。
④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篇2】①吝啬。
“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江苏卷);“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③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顾惜。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⑥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2.按:①查验,追究。
“上官按之不得实”(?·四川卷)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握住。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③控制,抑止。
“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④用手向下压或摁。
“则以平板按其面”(《活板》)。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篇3】①并列,靠近,相连。
“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天津卷);“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江西卷);“比岁蠲,比岁免”(·江西卷)。
②比较,相比。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③及,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④比拟。
“自名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⑤合。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道遥游》)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篇4】①答复。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全国卷I);“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②报告,告诉。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特殊句式-课件
如: 未之有也。
正常语序为: 未有之也。。
3.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
常见的介词有
“于”“以”“为”“与”“从”“自”“向”等, 它们
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 组成介词结构。介词
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 有些情况会放在介词前。。
①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赤壁之战》) ③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被”字句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无标志句(意念被动句)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 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③洎牧以谗诛(《六国论》)
【方法归纳】
被动句辨析 “3方法” 1. 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为被动句 这种技法即根据表被动的标志词,判定相关句子是否为被动句,以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3、贤哉回也!(《论语七则》) 译文:“颜回很贤德啊!”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百姓认为我舍不得是应该的啊!”
句式特点: “……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 译文: 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句式特点:“……为……”“……也”表判断,是判断句;“制”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安能蓄之”是反问句。 译文: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周围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参考译文] 宋朝陈谏议(“谏议”为官职名)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被人 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陈谏议进入马厩,没看到这匹 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为什么不见了?”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 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叫来儿子,说:“你是 朝中重臣,家里周围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 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赶商人 ,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要把那匹马养到老 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代仁人的品质。。
2024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真题与教考衔接+课件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2)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②〈助词〉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 士,能复饮乎?”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 候将相另有种乎?”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殽之 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 “则齐国其庶几乎?”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 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是,①〈形容词〉对;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又】〈形意动〉认为……正确;肯定。《问 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②〈代词〉这;这个;这样。《石钟山记》:“是说也,人常疑 之。” ③〈形容词〉凡是;所有的。《游园》:“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 早。” ④〈动词〉表判断。《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4.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 武传》 5.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 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武传》 6.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苏武传》
高考语文《文言简答题》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简答题》专题复习一、考点针对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皇考①讳承之,字嗣伯。
少有大志,才力过人。
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
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
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
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
”虏疑有伏兵,遂引去。
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②详之。
”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氐③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
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
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
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
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
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
相拒四十余日。
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
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贼不能当,乃焚营退。
梁州平。
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
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节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皇考:特指已故的父亲。
②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
③氐:当时的少数民族。
1.萧承之作为战将,军功显著。
文中是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元嘉七年,萧承之率数百人击退胡人进攻,保全了济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
文言实词
“常见实词” 的学习,我们可以以 课本附录中的“文言文常用实词表”及课 文注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 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 根据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
通假字
⑴可与不:通“否”。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通“捧”,用手托 。 ⑶拜送书于庭:通“廷”,接受朝拜和 处理政务的地方。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指示 指出, 给人看。
为指导工作而发出 璧有瑕,请指示王
的品头或书面意见
行为 行,品行; 为,是
举动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以为 把…当做 认为
以为神
可以 可以…凭 能够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从而
从 跟随; 而 而且。
连词
祖父
祖辈和父 辈
爷爷
吾从而师之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斩荆棘
词语 古义
山东省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 侯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故事
先例、 旧事
真实的或虚构的有 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南面 面向南而坐, 即称帝
可怜 1、可爱 2、可惜
南边பைடு நூலகம்值得怜悯
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可怜体无比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是 在此
承接连词 吾祖死于是
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用心
因为心思
读书用功或肯 蚓…上食埃土,下饮黄 动脑筋 泉,用心一也
美人 妃嫔 美貌女子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
鱼肉 鱼和肉
左右 侍卫人员
牺牲
作祭礼的 牲畜
山东 崤山以东、 函谷关以西
鱼的肉 1、方位词 2、控制 为正义而死
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 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 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 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
今义
例句
前进
走上前; 进献。
向前行进, 思想进步
相如前进缶,… …
不必 不一定
智力
智谋; 力量。
用不着,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
不需要
师
理解事物的 能力
可谓智力孤危
长者
有德行的 人
年长的人
以公子为长者
婚姻 姻亲
因结婚而产 生的夫妻关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系
一词多义
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一是要掌 握一个词的常见义项,注意与现代汉语 的区别较大的义项;二是掌握联系语境 推断的具体含义的方法;三是注意古义 与一词多义的交叉现象。
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豕人立而啼 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词语 古义
亲戚
父母兄弟, 统指亲人
今义
旁系亲属
例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妻子 妻子儿女 爱人(女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国 非常 所以
中原地区
意外事故 (名词)
1、缘故, 名词 2、表原因的虚词 3、用来,靠它来
中华人民共 和国
很、大 (副词)
表示因果关 系的关联词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 中国抗衡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 …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⑷召有司案图:通“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也:通“穆”。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 ,仔细。
直上载公子上坐(通“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通“向” ) 公子与侯生决(通“诀”)
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 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就: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嬴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存: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而君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信)
1、正本清源 2、祸国殃民 3、沉鱼落雁 4、敬而远之 5、不毛之地
1
4
形容词
9
使动词
3
动词
6
数词
8
意动词
6、一日千里 7、救死扶伤 8、拈轻怕重 9、是古非今 10、幕天席地
2
5
7
名词
10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置人所罾鱼腹中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顺流而东
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
辞:
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
臣等不肖,请辞去(告辞)
故: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掉转)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为公子先引(引路)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魏置相,相田文
名词的意动用法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