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 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0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对 农产品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 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实现农业 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环境污染
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 等物质的使用,对环境造 成了严重污染。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日 益显著,如极端天气、病 虫害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 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推广生态农业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 环保意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安吉县以竹林资源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了农业 的绿色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农业合作模式
都江堰灌区通过推行农业合作模式,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 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0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前景与挑战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01
02
03
农业科技革命
生态要素
生态平衡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以维护生态平衡 为前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 系统的破坏,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 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时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和增强土地、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获得高质量的食物和农产品的发展方式。
其关注的重点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具体概念包括:
1. 高效利用资源:采取可持续的土壤管理、水资源管理、能源利用和投入品使用,以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程度。
2.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等。
3. 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4. 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社会公平和公正。
5. 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下的粮食供应充足,可持续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业的长期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为未来世代提供可持续的食物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目标是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现。
一、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果为了短期利益而滥用土地、水资源或者是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将会极大地削弱资源的可持续性。
因此,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采用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建设高效的节水灌溉设施、节约用水等方式来降低对资源的过度压力。
二、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不仅依赖于自然资源,还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因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都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就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尤其是保护水源地、植被覆盖及土地保护。
可通过节约用水、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开展环境治理等方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业要想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效率、质量和安全。
可通过创新科技、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例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智能化的农机或者是适合当地情况的经济途径来提高生产效率。
四、促进农村发展农村是农业生产的基地,同时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方式来促进农村的发展。
只有让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得到改善,才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目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在加强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提高效率、促进农村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农业的长远发展。
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标准
农业可持续发展标准
农业可持续发展标准是一个多元化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农业生产方面的指标:包括农产品产量、作物品种多样性、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投入品利用率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农业生产能力、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效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
2. 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农药使用量、生态系统保护等。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土壤肥力和污染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
3. 农业经济指标:包括农业投入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农产品单产、农产品商品率、农林牧副渔产值比重、农村产业结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农业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4. 农村社会指标:包括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农业人口每百人受过中技以上教育人数、每万农业人口农技人口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人口比重、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农村劳动力剩余率、农村劳动力就业比重、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人均和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及比率等。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农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也非常重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之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人民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但随着经济发展,农业活动也
带来许多社会和环境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
展战略是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
首先,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科技和管理能力的体现,加大对相关技术的
投资,推动高效、绿色、节能的技术实施和创新,进一步改进农业生产和经营能力,使农
业收入最大化,减少农村贫困。
同时,要科学的选择农业种植技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不
同时期农业生产的需要,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
其次,发展农业社会组织。
要进一步建立现代市场机制,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扩大社会和政府的金融保障,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技术服务的投资。
同时,要推动农业社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农业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再次,加强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利用
政府货币政策等政策工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农村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创新,减
少农业污染,促进农业发展。
最后,要科学有效地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开发农业地质资源,对土壤进行有效的的保护,促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控制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降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本。
总之,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出合理的发展方案,积
极实施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环境可持续性和劳动力分配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首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
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研发适应性强、高效节水、生产能力稳定的新品种。
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型。
开展农业合作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化经营。
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农业经济规模。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
第四,加强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提供贷款、扶持政策等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推动农民合作社、农业合作组织等发展,提供农业专业化服务。
通过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可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户持续增收。
第五,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
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农技推广力度,推动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现代化水平。
综上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措施。
农村政策学
农村政策学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农业政策2.市场失灵答案:1.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内农业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规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2.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或局限性,对某些经济活动领域无法实施有效调节。
二、简答题:1.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主要有哪些?答案:1.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是农业政策的重要目标。
②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的同步增长,是农业政策的根本目标。
③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④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长期目标。
2.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农业信贷服务政策;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政策;土地资源和环境政策;农产品储备制度和政策;食物分配计划。
三、思考题:1.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是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两种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市场机制是有效且成本较低的手段。
但是,市场机制存在着无法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带有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因此,“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农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接入社会经济生活,并不意味着要由政府完全取代市场,政策的应用也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消除市场机制的失灵。
农业自身特点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但是,政府的干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力的问题,政府要积极主动采取政策措施。
第二章政策及其基本要素一、名词解释:1.政策目标2.政策手段3.政策对象答案:1.政策目标是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2.是指实现政策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维持农田生产力和实现农业经济的合理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态效益,达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目标。
针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存问题,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以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策略和模式选择:一、尊重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建立正确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制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法规。
我们可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并采用新型的农业科技进行信息管理。
尊重自然规律,还要保障生态平衡,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二、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行农业科技和高效化生产技术,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农业的生产技术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农村地区的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更多地参与国际贸易。
通过政策引导,加强农产品贸易,增加出口农产品的比重,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贸易规模,打造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的农业,其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紧密相连。
生态农业可以通过适应农业资源的利用,节约用地和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的深加工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延长了农产品的供需周期,利用农村地区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农产品产业,以此为基础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
综上所述,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促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推广生态农业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做到多方面实施,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现代农业中,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农业中,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农业中,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推广可持续农业实践:鼓励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可持续农业模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研究和创新,开发更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促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质量。
5.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修复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6. 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环保意识,培养新型农民。
7.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产业,也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发展。
下面将介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相应的措施。
一、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
首先,农业生产要注重保护土壤。
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少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
其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
另外,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二、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农业生产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首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发展农业产业链,提供农民多元化的经济收入来源。
通过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社会原则社会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农业生产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农民的福祉。
首先,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农民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保障。
其次,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另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利益。
四、文化原则文化原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
农业生产要注重传承和保护农耕文化,以及农民的传统知识和技能。
首先,加强农业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
其次,鼓励农民参与传统农耕活动和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另外,保护农村传统建筑和风貌,维护农村的文化特色。
总结起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社会原则和文化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政府支持和农业政策的引导,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整体福祉。
专题一:高中地理常用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专题一:农业知识框架1.农业的区位含义2.农业的区位因素3.农业区位选择(分析)的基本原理——重要考点4.农业的地域类型5.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重要考点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总结:①天堂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措施:1.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2.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3.推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形成自主品牌5.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②季风水田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轮资料P105页)1.促进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商品率3.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兴农,提高产量4.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③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轮资料P109页)1.围栏限牧,划区轮放,种植饲料,防止草地退化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对牲畜病害的研究3.开辟水源,保证人畜及草地的用水需求4.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④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混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课本必修二P46页)1.推行休耕、轮耕政策,保持土壤肥力2.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农业3.有效合理安排农事4.根据市场灵活进行生产选择⑤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课本必修三P68页)1.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农业2.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⑥江西省泰安县千烟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课本必修二P43页)合理利用土地坡度,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山地,丘陵地带农业发展考虑此观点)⑦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轮资料P155页)6.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7.控制农业规模,避免过度放牧,避免过度开垦8.围栏限牧,划区轮放,种植饲料,防止草地退化及土地荒漠化9.调整农、林、牧用地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牧10.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封沙育林,封沙育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⑧苏联垦荒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课本必修三P24页)6.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如带状种植7.推广农田休耕、轮耕政策,保持土壤肥力8.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9.保留残茬,积雪保墒⑨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轮资料P175页)(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 科学规划农田:通过科学合理的区划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例如,根据土壤类型和水资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避免过度开垦土地造成的土地退化问题。
2. 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智能化农业设备、遥感技术和农业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发展有机农业: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的产品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为农民增加收入。
4. 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灌溉水利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避免因水资源短缺导致的农田干旱。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1. 合理利用化肥农药: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方法,减少对农作物的过度施用,以及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同时,加强农药和化肥的质量监管,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2. 提倡农田生态工程:在农田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小气候调控。
例如,植树造林、建设河道湿地、修筑沟渠等措施,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鼓励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的粪便等,可以通过堆肥、生物气化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4. 引导农民转向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转向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推广种植轮作、间作和休耕制度,改变单一作物连续种植的模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安全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检测和评估,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和追溯体系。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环境的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大难题。
在实践中,农民们面临着市场变化、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的不足、土地污染、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等种种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理论上的思考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具体的做法。
一、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障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的同时,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平衡与和谐。
它着重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农田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产效率、健全农村社会、增强农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责任。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现状。
(一)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农业需要土地、水、空气和阳光这些基本元素,可是当这些元素遭受了污染、过度使用或过度提取时,就会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土地、水和环境的保护策略必将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适应以及生态修复是现代农业技术的核心内容。
(二)农业生产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些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现代化种植、精细化育种、可持续化养殖、更为高效的农业机械装备和使用等新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更为高效、更为可持续。
例如,使用生态农业技术,通过进行科学养殖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消耗,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农业灾害应对农业产品生产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风险因素往往表现为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等等。
为了应对这种不稳定性,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风险管理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三、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一)中国实践2002年,中国启动了“绿色长江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进行植树造林、改造畜禽养殖方式、实施高效用水、水土保持及污水处置等措施,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生态质量改善。
农业经济学-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长期以来,人类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人 类中心论”,人类以征服者的形象出现,虽 然极大地获得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 掠夺式地对待自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 资源的尖锐矛盾。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 可持续发展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
2018/6/1 23
我国于1980年代初起正式开始这项工作。
叶谦吉: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
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 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
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
绿色生态度假村
2018/6/1
30
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人口战略
资源战略
战略 措施
环境战略
2018/6/1 31
科技战略
2018/6/1
一、人口战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我国人口数量大、农村人口比重大、文化素 质低,发展可持续农业必须牢牢把握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战略方针。 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16 亿,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 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最适宜的人口承载 量是8亿,最大承载量是17亿。
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2018/6/1 24
二、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 农业的比较
西方的生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 短缺、效益下降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替代农业模式而产 生的,故他们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 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 接受的小型农业”,他们反对化学物的投入。 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优点 ,利用生物和自然协调发展起来的农业新模式,在技术 上并不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而是强调因地制宜,科 学、合理、高效率地投入,并重视环境生态工程建设, 重视农田生态工程与技术以及信息方面的投入,具有中 国传统农业中有机肥投入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满足人口需求为根本目标,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它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性、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修复自然资源,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推动区域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系统整合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生态系统整体框架下进行。
农业生产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尊重生态系统的自发性和稳定性;通过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促进资源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2.农业现代化理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产、高效和生态友好的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3.农业生态化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为基础,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农业生态化要求促进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生态适应性,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4.资源综合利用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最大化地利用和保护丰富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通过科学管理土壤和水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5.农民主体性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要加强农民的参与和意识提高,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发展动力。
通过以上基本理论的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稳定农业生产: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作物和畜禽养殖的产量和稳定性,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供应。
2.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农田污染和生态破坏。
4.促进农村发展:通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应坚持农业生态化、循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减排工作,推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农田生态修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国家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法规制定、技术支撑和监督检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实施。
第二章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第四条对农田面源污染进行治理,应当综合施策,采取农业措施、治理设施、减排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第五条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农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集中处理率;(二)推行农田具体管理制度,加强水旱轮作、轮作休耕等农田制度改革;(三)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四)加强农业面源减排工作,推动农业面源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五)加强农田防渗漏、滞水、排水和沼气利用设施建设。
第三章农田生态修复第六条开展农田生态修复工作,应当综合施策,采取生态修复、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促进受损农田的生态功能恢复。
第七条农田生态修复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河湖源头生态保护和农田水源涵养工作;(二)加强土壤修复,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湿地水质;(三)恢复受损农田植被,推进农田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第四章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第八条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九条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农田水资源利用,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发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农副产品综合利用;(三)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推进农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第一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特制定本条例。
农业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
农业可持续发展名词解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将资源、环境、人类社会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社会的综合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现代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也叫生态农业或农业生态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足够的食物给世界人口,以及如何改良土壤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污染。
也就是说,农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平衡问题。
它包括保护耕地和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培育健康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内容。
自然资源基础:是指维系农业生产的天然物质或自然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热量(光能)、水分、空气、养料等,通常用有机物和矿物质来表示。
自然资源基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尽量保持和扩大自然资源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使之成为有效的生产手段。
但不能认为只要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就可持续发展了。
只有人类在生产中改善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农业资源管理或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与非农化相对应的“城市化”,也称“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是密切联系的。
这是因为农村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资源,这些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市去寻找新的出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乡村人口的转移,农村人口增加了,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另外,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必须要有农产品作原料,这样,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必然超过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目前,各国学者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的方向,已从单纯的资源节约转向以农民权益为核心的多功能发展模式。
农业可持续性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农业可持续性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产业之一,其可持续性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农业可持续性的社会影响,并分析与之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农业可持续性的社会影响1. 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性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农业持续发展保证了农产品的持续供应,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确保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
同时,农业可持续性还提供了多元化的食物选择,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们的健康与营养。
2. 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农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可持续的农业能够扩大农业产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农业可持续性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减少了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
3. 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减少对土地、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性有助于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
二、农业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农业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以下几个目标:1. 零饥饿农业可持续性是实现零饥饿的基础。
通过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确保农产品的充足供应。
此外,农业可持续性还提供了多元化的食物选择,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
2. 消除贫困农业可持续性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可持续的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3. 保障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农业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基础。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4. 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农业可持续性对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生计保障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生计保障一、引言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
保障农民的生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生计保障的关系,并探讨有效措施以实现这一目标。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充分保护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满足当前需求,不损害后代农业生产能力的目标。
它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社会公正。
三、农民生计保障的重要性农民是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保障农民的生计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生计保障的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如高效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土地管理。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产能力,增强他们的生计保障。
同时,保障农民的生计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农民的生计得到保障,他们才会有动力积极参与可持续农业生产。
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计保障的目标,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农民提高耕作技术和管理水平。
此外,农民还应该通过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加强组织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六、促进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农民生计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应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民之间的合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七、发展农业旅游农业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为农民提供额外收入来源,同时也能促进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农家乐、观光农园等形式吸引游客,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民生计保障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交通、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条件。
九、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是农民生计保障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征,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保护政策。
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详见讲稿)
本章共分三节,三学时
第一节、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1学时)
1、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第二节、农业环境保护政策(1学时)
1、我国面临的环境危机
2、农业环境政策
第三节、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政策(1学时)
1、我国面临的资源危机
2、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保护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介绍农业政策的评估与调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征
3、农业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4、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保护政策
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在教学中讲授时引导学生结合资源环境经济学中对再生性资源与不可再生性资源的利用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保护政策。
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以课堂讲解为主,在讲授基本内容加入提问或学生讨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1] 王金南,田仁生,洪亚雄,中国环境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代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模式选择,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9卷1期,p112-113,139
[3] 王东升,杜砚如,鲍建梅,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8期,p11-14
[4] 王雅芹,刘顺英,李树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生态经济,2005年8期,p74-77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书后习题和题库
教学进程(具体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