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公共管理背景与能力的专业人才,涉及到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地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广阔的学科基础知识,能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2. 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能够独立开展研究与实践的专业人才;3.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具备跨学科、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专业人才;4. 培养具备高度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1. 学科基础知识教育:通过开设《公共经济学》、《政府管理学》、《社会事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2.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开设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等,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设置课程《创新管理与创业实践》、《公共事业管理创新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4. 跨学科教育:开展跨学科课程,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5. 国际化教育:开设英语授课课程,并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6. 实践教育: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社会责任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如《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解决。

8. 专业实习:组织学生参加政府机关、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公共事业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实习,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

9. 专业化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并提供相关奖励和荣誉,激发学生在学术和实践中的积极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码:1204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能胜任党政机关、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社区、公用行业等公共部门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以及企业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公共能力方面的要求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和译的基本能力,达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成绩相当的综合水平。

3.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与国家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水平一级测试合格成绩相当的综合水平。

4.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至少通过一项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

(二)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1.掌握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管理伦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专业认知实习训练,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与较强的行政价值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认知公共事务的能力。

2.掌握公共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等基本理论与知识,通过专业毕业实习训练,具有较强的公共组织协调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识,熟悉国家政策,通过专业综合实习训练,具有较强的公共政策解读能力。

4.掌握公共行政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概论、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基本理论与知识,参加过政府绩效评估项目,具有较强的公共行政综合能力。

(三)发展能力方面的要求1.掌握应用统计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等基本理论,在管理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基础上,通过学术论文专题讲座、专业文献综述写作等训练,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能力O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会计学、薪酬管理等基本理论,通过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平台训练,具有较强的人事行政管理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管理公共部门、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管理和领导人才,其中卫生事业管理方向针对卫生健康领域的管理需求,培养具备卫生事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以下是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和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得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知识,又具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技能和项目实践能力,适应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卫生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1. 具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具备跨学科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够结合卫生事业管理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卫生事业管理实际问题;3. 具备卫生事业管理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能够在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4.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国际化背景下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等;2. 专业课程:包括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领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财务管理、医院管理与运营、卫生信息管理等;3. 实践课程: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实习、卫生事业管理案例分析、卫生事业管理项目设计和实施等。

四、实践教学1. 实习实训:安排到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进行实习实训,深入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实际工作;2. 创新项目:开展卫生事业管理相关的创新项目和调研活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3. 毕业设计:完成卫生事业管理相关的毕业设计,具备独立开展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能力。

五、教学团队1. 专业师资:拥有卫生事业管理、管理学、卫生医学等领域的专业师资力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2. 实践导师:与相关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邀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3. 学科交叉: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应用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公共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熟悉相关法律政策,并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卓越公共管理者”;毕业后能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特别是面向社区、乡镇、村等各类基层组织,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具有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2.具备大学生所应掌握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3.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4.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基本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CET-4水平;7.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资料、检索文献,达到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六、专业主干课程社会学、管理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行政学、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案例研究方法。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31学分,基础教学课程32学分,专业教学课程50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1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素质拓展环节10学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安排表有关说明:1.周学时一般不高于23学时,最后一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课程。

2.专业主干课程以★号表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1. 基础课程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公共管理学科、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门课程:•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概论•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形势与政策1.2. 专业核心课程在学习基础课程后,学生将进入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了解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以下几门课程:•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社会保障与福利管理•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刑事司法制度•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管理•中国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3. 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的要求选择个人感兴趣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几门课程:•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社会心理学•中国法律文化•政府采购与供应商管理2. 实践环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经历实践操作环节。

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两者相结合,为未来职业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实习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家机关、所在企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等场合进行学习实习。

这些实习机构将为学生提供从事行政管理、决策执行、项目策划等实际工作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以及相应的管理知识。

2.2. 社会实践教育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当代社会变革及其背景,此外,社会实践还将帮助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特点,如公共经济、非营利组织、社区治理等。

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企业咨询2.3. 项目研究项目研究是指学生根据特定情况自行规划并实施项目活动,并在实践操作中获取、运用领导、组织、管理、访问和报道等管理技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学科代码:1204学科门类:公共管理类专业代码:120401校内专业代码:B2020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和调查研究、政策分析、写作、策划等工作的基本方法,具备坚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善于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基层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从事公共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一)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科学、人文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具有现代科学意识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精神;较强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具有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具有一定的管理学及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公共政策法规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规程,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发展动态;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部门财务管理、应用统计、管理文秘、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学科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公共服务意识,较强的公共政策分析和执行能力,较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调研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公共关系协调能力、项目策划和运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危机管理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国防、军事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工具,具备组织和管理公共事业的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专业课程:包括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与决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等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理论;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选修课程:包括公共危机管理、公共人际关系管理、公共服务营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拓展知识领域和提高能力的机会。

三、培养模式:1.公共基础阶段: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学习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在大三和大四阶段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理论;3.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在大四阶段进行实习和实训,参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知识和理论;2.问题导向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科研活动和论文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培养评价:1.学术成绩: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和论文成绩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2.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的实习成绩、实训成绩和社会实践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3.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4.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项目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ublic Affairs Administration Majors专业代码:110302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在社会保障、教育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社会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管理人才;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掌握如下知识与能力:1. 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2. 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方法;具备现代化的管理工作能力,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处理管理事务的能力;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及其定性、定量方法处理分析的能力;较强的策划、组织、执行能力;3.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4. 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我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基本政策和法规;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熟练应用外语的能力;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七、全学程时间分配八、毕业基本要求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表Ⅲ实践教学计划一览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02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02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024.4.8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制定本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素养,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公共事务管理、公共项目运作等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2)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趋势;(4)熟悉我国公共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

2.能力要求(1)具备较强的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能力;(2)具备公共事务管理能力;(3)具备公共项目运作能力;(4)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要求(2)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2)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3)数学、历史、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1)公共事业管理;(2)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3)公共事务管理;(4)公共项目管理;(5)政府经济学;(6)宪法与行政法;(7)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3.实践教学环节(1)课程实习;(2)毕业实习;(3)社会调查;(4)学术活动与竞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等;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2.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3.定期进行课程评估,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毕业要求1.修满规定的学分;2.具备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素养;4.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从事公共事业和公共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学科专业。

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机构从事公益事业的管理工作,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培养内容1.理论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法学基础、公共政策原理、统计学基础、社会学原理等。

2.专业核心课程公共经济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与策划、公共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组织行为学、公共事业管理与评估、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等。

3.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机构进行实习,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了解现实问题。

实训:在校内设置相应的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项目: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的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养方式1.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2.开设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如信息技术、创新与创业等方面的课程。

3.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提供国际化教育资源,开设国际课程,引进外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五、培养标准1.素质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知识要求: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3.技能要求:具备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

4.软技能要求:具备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培养质量保障1.设立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公共管理理论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其目标是为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培养具备科学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课程设置1. 增加公共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管理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设置公共财政、政策评估、组织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2. 强化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课程。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相关课程增加至学分要求中。

3. 扩展社会服务实践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强化公共管理理论课程。

增设公共管理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二、实践教学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推行校企合作项目。

与相关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强化实习环节。

通过安排实习环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业务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研究生培养1. 拓宽研究方向。

增设公共政策与治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问题研究等研究方向,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2. 增加科研训练。

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3. 加强实践环节。

增加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引导研究生参与具体实践项目,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四、师资队伍建设1. 引进优秀教师。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具备系统化的公共事务管理知识和综合能力, 能够在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公共领域从事管理、决策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学科知识, 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

2.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不同背景和利益相关方有效沟通和合作。

4.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对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和敬畏之心。

三、培养内容:1.公共管理理论: 学生将学习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发展历程。

2.政策分析与决策: 学生将学习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理论与方法, 掌握政策分析和评估的技能, 培养决策能力。

3.组织与领导力: 学生将学习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力理论, 培养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4.公共经济学: 学生将学习公共财政、公共经济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 了解公共部门的经济运作机制。

5.公共服务管理: 学生将学习公共服务的管理理论与技巧, 掌握公共服务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的方法。

6.信息技术与公共管理:学生将学习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了解信息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和挑战。

7.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学生将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调查统计分析技能,培养数据分析和研究能力。

8.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学生将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培养模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

具体包括:1.课堂教学: 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 教授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项目研究: 开展项目研究和实践,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401)一、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文教、体育、社会工作、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城乡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及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数据收集、处理与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专业主干课程政治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共经济学、社会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管理文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保障学、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四、学制四年。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毕业后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及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等从事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优良的学风、求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3、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相关制度;4、具有从事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组织、协调、沟通以及社会调查和写作的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70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管理文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学概论。

五、主要课程简介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8学时)见第1页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见第2页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见第2页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见第2页5、大学外语(288学时)见第2页6、体育(72学时)见第2页7、文献检索(18学时)见第2页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8学时)见第2页9、大学计算机基础Ⅰ(63学时)见第3页10、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63学时)见第3页11、高等数学Ⅱ(上、下)(117学时)本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有关结论以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对该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财务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3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现代公共事业管理及公共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种协会、社团、基金会等公共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及其他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人文底蕴深厚、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创业能力强劲、具有“信敏廉毅、慎独尚公”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1、基本素质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基本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基本知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与核算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3、基本技能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管理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掌握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制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技能。

4、基本能力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还应具备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现有的公共事业及公共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从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及其他工作能力。

三、培养特色1..培养目标特色本专业紧紧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公共组织经济财务核算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发挥我们财经院校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各课程模块和各教学环节之中,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营销与管理方面的教学,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毕业生具有更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Public Affairs Administration Majors)
专业代码:110302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在社会保障、教育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社会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三、基本规格
毕业生应掌握如下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2. 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方法;具备现代化的管理工作能力,包括: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以电子化、自动化手段处理管理事务的能力;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及其定性、定量方法处理分析的能力;较强的策划、组织、执行能力;
3.了解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了解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4. 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我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基本政策和法规;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熟练应用外语的能力。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五、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六、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
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4

.5
.6
.7
.8
.9
表Ⅱ选修课课程设置一览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12
表Ⅲ实践教学计划一览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